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合集下载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高校校园景观格局分析——以沈阳农业大学校区为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景观生态评价的指标设计和评价的基本方法。

学会评价景观的空间格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不同分析角度对景观组分进行评估,掌握科学的评价手段。

6 月13 日高校校园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介绍及研究区概况资料查阅6 月14 日景观斑块与廊道调查6 月15 日景观斑块分类与基质确定6 月16 日景观单元特征指数分析6 月17 日景观格局分析获取高校校园影像图,室内判读结合实地调查确定其空间斑块与廊道构成,斑块面积由数字化求积仪测定。

校园景观中的斑块,是指具有不同生态学属性和功能,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的空间单元,如绿地、道路、学生公寓等。

景观斑块的分类是景观结构分析的基础。

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校区景观中的斑块划分为六大类:1 教学设施斑块:指具有教学功能的斑块,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行政机关、以及相关辅助建造等。

2教学实践设施斑块:包括试验地、温室、气象观测场等3 生活设施斑块:指具有生活服务功能的斑块,即维持学生、教职工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各项生活服务,包括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如教师公寓等)、食堂、校医院、商服用地。

4 娱乐设施斑块:指具有娱乐功能的斑块,为学生、教职工等人员提供娱乐设施的场所,包括大学生活动中心、会堂及田径运动场地、广场、篮球场、游泳池等。

5 绿地斑块:指具有绿化功能的斑块,包括草地、林地、人工草坪等。

6 水域斑块:指景观中成片状的自然和人工水体,如眼镜湖。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者带状结构。

就其结构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类型: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

在校区景观廊道中,主要是线状廊道,而道路廊道是最主要的线状廊道,除此之外,还包括绿化带、水体廊道如满堂河、输电路线、输水路线、输气线路、通信路线等。

除按斑块类型划分的六大类景观以外,还包括道路景观。

(1)斑块平均面积C=Ai/ni 反映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ni ——景观i 的斑块数Ai ——第i 类景观元素斑块总面积(2)斑块密度指数K=ni/Ai =1/C 反映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值越大,破碎化程度越高,表示受干扰程度越大(3)均匀度指数E= (H/Hmax) *100% 反映景观各元素的分配均匀程度Hmax= ln m ——最大可能均匀度m ——景观元素(类型)数目(4)多样性指数H= —ΣPi*ln(Pi) 反映景观元素的多少和各景观元素所占比例状况Pi ——景观元素i面积(如某教学楼斑块面积) 占景观(如教学景观)的面积比(5)优势度指数D= Hmax —H 即D = H + m p ㏑p表示景观多样性与最大性之间的偏离max i ii = 1程度(6)分离度指数Fi=Di/Si 反映某景观类型不同元素分布的离散程度Di=1/2 (ni/A) 1/2Si=Ai/Ani ——景观i 的斑块数A ——总景观面积.Ai ——第i 类景观元素斑块总面积;影像图获得斑块分类景观构成分析廊道辨识基质确定景观分析指标选取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从表3.3中可知,在该校园景观中,斑块数最大的是生活设施景观,其次是娱乐设施景观,分别为54 和36 个;斑块总面积最大的是绿地景观,其次是生活设施景观,分别为284819 平方米和247996.01 平方米,最小的是水域景观,为36838 平方米,且斑块面积最大的也是绿地景观;斑块平均面积和斑块密度指数最大的都是水域景观,分别为9209.50 平方米、0.3 (块/平方公里),平均面积最小的为绿地景观,为2906.32 平方米;斑块密度指数最小的是绿地景观,为0.11 (块/ 平方公里),最大的是水域景观。

高校校园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解析

高校校园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解析

高校校园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解析作者:陆滢春周泽群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16期摘要:对于城市生态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景观是重要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因为高校校园本就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更因为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当今全球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构建生态格局良好的高校校园景观环境,是当今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校园景观;生态;空间格局1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的生态性概念1.1 可持续发展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要强调环境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

在规划中协调并利用人与资源(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并提出整体、可持续发展、可控的方案。

1.2 自然生态性建立多层次绿化廊道完善生态网格,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生态稳定。

强调资源的循环再生,涉及到水域的自然或人工循环,水生植物对富营养物质的转化、分解与再生等其它相关问题。

1.3 人文生态环境校园规划建设不能盲目追新求异,既要传承老校区深邃的“历史文脉”,又要根据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展现现代校园建筑水平。

人文生态性环境是便于师生学习、生活、交流和满足多样性要求的校园景观。

2 不合理的高校校园景观2.1 不符合当地的地域特征高校校园景观要实现生态格局上的优化,首先要考虑高校校园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和气候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的植被类型。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但很多高校校园在建设校园环境时容易忽略这一点,最终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2 校园资源利用不合理构建生态环保的校园环境,还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使用方面。

高校校园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循环使用,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也是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2.3 校园垃圾利用率低校园不同于社会环境,产生的垃圾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如纸张、塑料制品等,但学校在设计中没有加入合理的垃圾分类装置,所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所以,在构建高校校园景观中,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必不可少。

校园景观设计造型分析报告

校园景观设计造型分析报告

校园景观设计造型分析报告1. 引言校园景观设计是为了创建一个美观、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场所。

本报告对某校园的景观设计造型进行分析和评估,旨在提供改进建议和优化方案。

2. 整体审美效果该校园的景观设计造型整体上给人以舒适和和谐的感觉。

建筑物与自然环境融合得很好,使用了大量的绿化植物和花卉,增添了校园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设计师运用不同的材质和颜色,形成了丰富的层次和对比,使整个校园显得更加有趣和富有视觉冲击力。

3. 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建筑与场地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该校园的建筑与场地的关系较为和谐。

建筑物的布局和形状都与场地的地形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了场地的优势,也满足了建筑的功能需求。

整个校园建筑和场地的结合,使得校园呈现出统一而有序的整体效果。

4. 绿化设计绿化设计是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校园的绿化设计相对较好,充分利用了空地和庭院,种植了大量的花卉和绿色植物。

绿化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和愉悦感是无法替代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空气环境。

然而,在绿化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区域的绿化植物过密,导致通风不畅和阳光照射不均匀。

建议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植物布局调整,以获得更好的绿化效果。

5. 道路和人行通道设计道路和人行通道的设计对于校园景观的整体效果和流线有着重要的影响。

该校园的道路和人行通道相对合理,安排得比较有序。

在设计上,考虑到了交通流量和行人的需求,宽度和走向符合规范和实际情况。

然而,在某些区域,通道较为狭窄,导致行人拥挤和不便。

建议对狭窄的通道进行扩宽,增加行人的通行舒适度。

6. 建筑物外立面设计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是校园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

该校园的建筑物外立面设计独特、多样化,使用了各种材质和颜色,形成了丰富的造型和纹理。

外立面的设计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感和视觉效果,并与场地的自然环境相互呼应。

然而,有一些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表达不够清晰,形象不够突出。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景观生态学论文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专业:景观建筑设计1001班学生姓名:***学号:**********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摘要:选取沈阳建筑大学为研究区域,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对校区进行了景观结构的定性分析,并根据景观功能差异,进行了景观斑块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校园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规划高校校园景观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的改造重塑出的独特景观类型。

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校园景观独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最主要的生态组合。

本文在对高校特有的景观结构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景观空间格局的定量分析,总结出高校校园景观中不同的景观类型内部以及景观类型之间的结构特征,并提出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1、校区概况沈阳建筑大学坐落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宁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沈阳。

本校区位于沈阳浑南新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

2、校园景观设计特点1大量使用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如蓼、杨树),为景观的基底,显现场地特色。

不但投资少,易于管理,而且形成独特的、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

收获的稻米——“建大金米”目前以被作为学校的礼品,赠送给到访者。

2便捷的路网体系。

遵从两点一线的最近距离法则,用直线道路,连接宿舍、食堂、教室和实验室,形成穿越于稻田和绿地及庭院中的便捷的路网。

3空间定位:重复的九个院落式建筑群,容易造成空间的迷失,景观设计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为此,应用自相似的分形原理,进行九个庭院的设计,使每个庭院成为空间定位的参照,使用者可以通过庭院的平面和内容,感知所在的位置。

高校地域性校园绿地空间与景观格局分析_以海南大学为例

高校地域性校园绿地空间与景观格局分析_以海南大学为例

且应将生态原则和环境伦理运用到大学校园总体规 划中,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整合将会持续对校园 规划设计产生影响并使其受益。 国内对于校园绿地 的研究,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 事业的飞速发展而逐步增加, 并在 90 年代以后的 研究理论直接指导和影响了校园建设和发展, 且逐 渐加以实践, 开始就某一具体高校校园绿地的景观 进行研究。 例如有学者对 沈阳大学[3]、 杭 州大学[4]、 内蒙 古科技大学[5]、 复旦大学[6]、 华 中 师 范 大 学[7]等 校园进行了校园景观规划、 空间与建筑设计、 景观 格局等方面的研究, 分析和总结了其校园景观的特 点及问题。
果表明, 海南大学校园绿地景观特色突出, 景观多样性较高, 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同时造景形式多样, 体现出
强烈的热带滨海校园风光和浓郁的地域性特征。 但同类型绿地斑块之间应该加强内部联系; 在植物造景突出校
园热带特色的同时, 应把握其自然性与人工性的结合。
关键词 地域性; 高校绿地; 景观格局; 造景艺术; 海南大学
中图分类号 S732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is of Green Space and Landscape Pattern in the Regional University Campus: A Case Study for Hainan University
SONG Jianhan, LEI Jinrui, SONG Xiqiang, HE Rongxiao*
根据我国普遍采用的绿地分类标准[12], 参照城 市园林绿地规划[13]中对校园绿地的分类方法, 结合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现有绿地系统特点及功能性需 求, 将其分为门户区绿地斑块、 教学科研区绿地斑 块、 生活区绿地斑块、 集中休闲活动绿地斑块和防 护绿地斑块五大类。

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校园景观中的外部空间设计

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校园景观中的外部空间设计

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校园景观中的外部空间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特别关注校园景观中的外部空间设计。

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大学校园已不再是单纯的教育场所,而是集教育、生活、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

因此,对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教育功能的需求,还要兼顾师生的生活体验和心理需求。

外部空间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关系到校园的整体风貌、生态环境以及师生的日常活动。

良好的外部空间设计能够提升校园的整体品质,增强校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出发,分析外部空间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践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设计,打造出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大学校园。

本文还将关注外部空间设计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以及如何通过空间设计来传承和弘扬大学的特色和精神。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原则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应以创建具有教育意义、生态可持续、文化丰富、功能多样且美观宜人的校园环境为目标。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功能性与实用性原则:校园景观的设计应满足师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如提供足够的绿地、运动场所、休息区域等。

同时,景观设施的设计也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方便使用。

教育性原则: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校园景观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元素。

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景观,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生态性原则: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生态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通过植被覆盖、雨水收集等手段,提高校园的生态质量,为师生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文化性原则:大学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在设计中融入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摘要:选取湖北民族学院主校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对其进行空间格局的定性分析,并对景观格局中的斑块进行分类,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校区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定量分析。

关键词:空间格局指标斑块景观格局指标大学校园景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的改造衍生出了独特的景观类型。

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校园景观独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最主要的生态组合[1]。

本文以恩施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高校的景观结构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其校园景观中不同景观类型内部及景观类型间的结构特征。

一、研究区域概况湖北民族学院位于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湖北民族学院的主校区(桂花园),校园占地面积为578028.59平方米,土壤以红壤为主,地貌属于红层丘陵。

整个校园内水域面积为6433平方米,绿地面积为17692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0.6%。

二、校区景观结构分析景观结构的组成要素主要有斑块、廊道和基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和自由组合形成的空间格局即为景观结构。

在景观的组合模式中最普遍的为斑块——廊道——基质,因此在校园景观中的模式,也属于这一模式。

研究区域的各斑块示意如图1所示。

1、基质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2]。

在高校景观中景观基质已经与景观中的斑块和廊道融为一体,没有发生独立作用,所以在本次研究分析中,不对基质再进行考虑和研究。

2、斑块斑块是指具有不同生态学属性和功能,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的空间单元,如绿地、道路、学生公寓等。

景观斑块的分类是景观结构分析的基础[3]。

根据斑块在高校校园中的功能划分为五大类:a、教学设施斑块(黄色),这一类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机关和相关辅助建筑。

b、生活设施斑块(红色),这一类斑块主要包括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以及食堂浴堂和商业用地。

校园景观生态分析

校园景观生态分析

校园景观生态分析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偏离“以人为本”一词成为规划设计的流行语,但是对于人的关怀和对于其生活的关注并没有在设计和实践中具体化。

由此产生了新建大学校园建设重景观而轻使用的状况,建成后的校园空间中,大片的广场、草坪往往被闲置,甚至有座椅的地方也很难让人满意地停留。

这些空间往往尺度与位置不合时宜,形式也很难满足人的不同心理要求,对于遮阳避雨的要求考虑得不够,景观的文化内涵与环境没能很好地融合其表达不能引起人的共鸣。

2、特色不明显部分国内大学创建之初采用了苏联模式,加上后来国际化风格的泛滥以及造价限制,大学风格除了几所名校外,几乎都显示出特性的缺乏,呈现千篇一律的格局,这与大学多样化、个性化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

同时大学的管理阶层中缺乏具有一整套办学的教育家来对大学发展的全局进行统筹,建立大学发展的长远方针,每一届领导都有自己的一套。

使得大学的发展缺少一贯的方向,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大学环境的特色,这种环境很难激起人的情感,起到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品格的作用。

3、“失落的空间”过多近些年,国家为支持教育产业,给各城市、各高校划拨大面积用地新建高校园区,但造成了空间大比例尺度,仍然需要注重各建筑组团的相对集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校园的长期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

如盲目地强调气派,布局夸张的空间和广场,开挖大面积人工湖面,建造城市尺度的马路,设计难以维护的观赏型草坪,对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张的我国,在节约用地与可持续发展上留有后患。

许多校园修建大面积的入口广场,由于尺度大又缺少围合,空间超出了人的感知范围,师生很少在这样的空间停留,平日显得空旷无物。

二、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校园环境是多种文化知识渗透交融的环境,是多元文化的组合。

通过校园环境设计多样化的形式,体现大学广泛吸收各种知识、文化、人才,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胸怀和本质,形成多样统一的园林化校园环境。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风景园林调研报告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风景园林调研报告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风景园林调研》报告摘要:调研通过对长安大学校园总体景观格局的分析思考, 归纳出六大类绿化景观的现状和布局特点, 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不足之处, 以求对以后的课程设计和专业学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长安大学风景园林调研报告一、校园环境概况渭水校区位于西安市北郊的北三环路北侧, 坐落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生态产业园的交汇处。

东侧毗邻规划中的 8 0 m宽的朱宏路中央绿化带 , 周围有万亩果园, 鱼塘连片, 绿树成荫, 环境优美 , 空气清新, 非常适宜读书学习, 是办学的理想场地。

校区占地面积1703亩, 学校的总建筑面积约3 6万平米 , 1 .2万人。

渭水校区东北角是原交通部重点学科实习基地——筑机、汽运试验基地 , 校区东西总长1600余米, 南北最宽698m, 最窄仅406m。

主要建筑物有:修远、明远两座教学楼, , 逸夫图文信息中心, 13幢标准化大学生公寓, 滋兰苑、树蕙园两个学生餐厅, 大学生活动中心, 教师公寓, 办公楼, 校区医院, 两个运动场及其他基础设施。

初步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适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代化大学校园格局。

二、校园新区景观规划总格局将长安大学渭水校区的绿化景观进行归类分析, 共总结出六大类绿化空间: 校园广场绿化空间、湖岸水景绿化空间、学生生活区绿化空间、道路廊道绿化空间、中庭院落绿化空间、预留用地绿化空间。

其中校园广场绿化空间和湖岸水景绿化空间对外展示作用强, 容纳活动人数多, 为校园景观规划的重心。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一)校园广场绿化空间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在较为规整的平面布局中, 并不过于强求图面的多重轴线关系, 只用一条突出的轴线显现出大学校区的理性色彩。

以校园新区南入口、入口广场, 水景广场, 图文广场、图书馆、构成校区的景观主轴线。

其中, 图文广场为校园的主要公共活图表 1 长安大学平面图动场所, 用于举行大型校园展示活动, 图书馆定位为渭水校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浅谈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提升学校形象、改善师生学习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整体布局、环境特点和具体需求,并结合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创造出一个美观、功能完备、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关注学校整体布局。

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其布局应该合理、便利,使学生能够方便地到达各个教学楼和活动场所。

校园道路的设置应考虑人流量和交通流线,减少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校园的绿地和建筑空间应该协调统一,形成一个整体的美观景观。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特点。

每个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可能靠近山水,有的可能靠近城市,不同的环境特点要求不同的景观设计。

在靠近山水的学校,可以利用山水资源,打造出一个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景观;而在城市学校,可以利用现代建筑和绿植搭配,创造出一个现代化、绿色化的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需要满足学生和教职工的需求。

校园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和教职工休闲娱乐的场所。

设计师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职工的工作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宜居、舒适、乐于居住和工作的校园环境。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也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老年人、残疾人等。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需要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技术手段。

现代景观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注重创造出一个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的景观。

设计师可以从景观的材料、形式、色彩等方面入手,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到校园景观中,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富有创意的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分析

校园景观分析

校园景观分析我校校园景观分析简介作为以林学为特色的院校,我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是非常有特色的,尤其经历几十年的积淀,我校校园绿地逐步发展丰富而稳定的景观,体现了设计之初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这些绿地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学习与休憩的场所,而且绿地中的一些景观小品作为我校悠久办学历史的载体,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景观之中每天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我校的校园绿地中,以0号楼向西的绿地带最富有特色。

是我校的中心绿地,在这条绿地带也是主要的公共空间和人流聚集中心,其类型和场所一般决定该校的风貌与特色。

现将这四块绿地自西向东标注为1、2、3、4号绿地,以便在后面容易表达。

这几片绿地所体现的自然式设计思想比较突出,形成了丰富的植物景观群落。

深绿色的主色调显得安详静谧,同时在绿地内部又有许多开花灌木和地被植物,显得活泼可爱,同时内部设有许多小品、雕塑,增添了校园的文化内涵,使师生在优美的景观中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

道路、空间分析由学校西门进入学校,跨过紫湖溪间的桥,首先进入视野的是四片绿地组成的景观轴线,在这条轴线两侧分布着各学院的办公楼。

首先1号绿地入口处是弧形绿篱环绕的景观小品,小品前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小品所在的地势高出几十厘米,在开阔草坪的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出。

小品的造型是一个掌状的托盘托起一个地球仪,地球仪上是一个展翅飞翔的鸽子,寓意南林学子能够在学校老师的帮扶下展翅高飞,走向世界。

以这个小品为中心,两边是用绿篱修剪成的校训“团结朴实,勤奋进取”。

用绿篱修剪造型出校训,既美观又体现出我校的办学特色。

在校训的后面是第一片绿地,这片绿地承接前面弧形绿篱,主要运用弧线勾勒出景观。

由大小不同圆柱形石块组成汀步,显得沉稳又不失活泼,体现出南林学子的精神面貌。

中心是一个四分之三圆的小型广场,其西北角种植洒金桃叶珊瑚,阻挡了西北面的视线,广场中设置许多圆柱形座凳,供师生休憩,广场用石块板铺装,以这个小广场为中心,有来自西北、东北、东南方向的三条汀步,这三条汀步旁种植八仙花等地被,开花时十分美观且将此绿地划分成不同的空间。

浅谈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校园景观的设计规划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仅是校园的美化,还涉及到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精神、身体健康的保障。

本文从设计理念、功能分区、建筑风格等方面,浅谈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一、设计理念1. 环保、可持续当前,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校园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环保功能。

如,栽植多样化的绿植,利用雨水进行浇灌,净化空气,提高校园氧气含量等。

2. 人性化、舒适校园景观设计更应注重人性化,关注人们的感受和需求,使校园景观设计更加舒适,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如健身娱乐区设计、文化广场设计等。

3. 融自然于建筑建筑与自然要相互融合,深化自然人文内涵,使校园更具人文气息。

同时校园内自然环境可以更好地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让他们更好地放松身心。

二、功能分区1. 教学区作为高校的主体功能区,校园景观设计应注重教学区的环境设计,包括教学楼、实验室等。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 生活区生活区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需要设计集休闲、文艺、娱乐、学习为一体的多功能场所。

如校园广场、食堂、文化中心等,这些地方的设计和布局更能体现出学校的人文特色。

3. 校园连接区如小路、人行道、健身区、停车场、车道等,这些区域的规划将人们从一个地方引向另一个地方,它们的设计应具有导航功能,使人们方便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三、建筑风格1. 现代风格如现代化造型、开放式空间等。

这种风格可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校园现代化的面貌,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2. 中式风格如中式宿舍楼、健身房等。

体现中华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独具中华特色的校园景观,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3. 混合风格校园景观设计更应该是“混合风格”,较好地结合了现代化和传统文化,融合多种设计元素,多角度展现校园的独特特色。

同时,这种风格也更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湖南文理学院校园景观的空间格局分析

湖南文理学院校园景观的空间格局分析

湖南文理学院校园景观的空间格局分析蒋稀西刘杰刘志冰何娟慧(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08101班)摘要:目前,高校的吸引力已不仅由师资力量决定,校园环境、合理的景观布局也成为招生的主要吸引源之一校园景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师生的活动与行为,构建一个风景优美、格局合理的校园非常重要。

另外,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解决人地关系的矛盾,建设与人和谐的校园已成为各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针对湖南文理学院校区的生态景观实际,运用斑块、基质、廊道理论,对景观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景观规划;校园景观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space analysisof the landscape patternAbstract:At present, the university has not only the attractive force,school teachers to the environment,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enrolment shall be the main attraction of the source of a landscape in various degree of influence and activities and behaviour, and build a scenic and pattern of the campus is very important. in addition, the constant expansion of institutions and the people of the relationship,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in the school has become the universities must face the problem. In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of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practical and patch, the base, inspection gallery theory,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spac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s, and the university campus in landscape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reasonable proposals.Key words: Ecological landscape; Space pattern; Landscape planning;Camp landscape 高校校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场所,人口密度相对较高。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校园景观格局分析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校园景观格局分析

表 2 校园总体景观空间格局指标表
项目
指标
斑块类型数
5
最大斑块指数 斑块平均面积/m2
0.46 42 891
多样性指数
1.211
均匀度指数
0.753
优势度指数
0.பைடு நூலகம்98
2.2 各功能区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针对不同功能分区进行相关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从
图 1 可知,教学办公区的多样性指数为 1.078,在四大分 区中相对较高,总体来说较为合理。因教学办公区对场 地的功能要求相对较多,其均匀度为 0.67,对比来看, 在所有区域中排名第二,其景观元素相对平衡发展。从 最大斑块指数来看,教学办公区的指数最小,仅为 0.388, 说明在整体布局中教学办公区所占比例最小,这是不合 理的,教学办公区作为高校校园重点功能分区,为更好 地实现“育人于景”的目的,应适当增加教学办公区及 景观布局面积。
5
总计 61 353 47 463 37 034 68 606 214 456
100
收稿日期:2020-12-16 作者简介:罗小娇(1987—),女,四川广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 方向为景观设计。E-mail:2315656991@。
9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罗小娇,陈 希,黄莞迪 .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校园景观格局分析[J]. 南方农业,2021,15(03):97-99.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校园景观格局分析
罗小娇,陈 希,黄莞迪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 要 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针对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景观空间格局现状情况展开定量评价研究。根据 校园现状,将其分为教学办公区、生活服务区、体育运动区、游憩休闲区,借助测量和设计软件对四大功能分 区的各类景观斑块进行数据采集与调研分析,并从各分区的最大斑块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 指数等方面评价校园景观空间格局。 关键词 景观格局;校园景观;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中图分类号:TU2;TU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1.03.045

校园总体布局和景观特色剖析

校园总体布局和景观特色剖析

校园景观分析目录校园总体布局和景观特色1、校园规划: (2)2、绿化与景观: (3)校园空间环境1、线性空间 (4)2、庭院空间 (6)3、广场空间 (7)景观设置1、几何性主题 (9)2、蜿蜒的曲线(受古典园林---含蓄的影响) (9)3、聚合和分散 (10)4、实体空间的加法和减法 (10)5、张拉膜结构 (11)6、亭的运用 (11)7、喷泉 (11)8、铺装 (12)9、色彩 (12)感想与意见校园总体布局和景观特色1、校园规划:依据自然地势与校区校园功能的要求,把校区按功能规划分成几个组块。

生态区、教学区、、校大门、教职工宿舍区、学生宿舍区、体育活动区,各功能区充分考虑了校区建设的可实施性及学校发展的灵活性,规划具有弹性发展模式,可按近期、中期、远期规划实施。

一期可形成校园的相对独立完整性,二期形成校园的规模,远期预留有校园可持续发展空间。

将教职工的生活区布置在靠近主干道上,靠近主入口,同时分布在养心湖两侧。

这样不仅避免了车流人流的穿插,又有很好的景色以及微气候。

教学区在最南侧,更好的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保持了一片学习的净土。

学生生活区靠近运动区,不与其它分区产生干扰。

2、绿化与景观:绿化、水系分散分布,改善整个校园的气候环境,养心湖的小气候,影响着整个周围的建筑群。

绿化采用分层布置,由广场等延伸出绿轴,到达校园各功能区,由各功能区绿地到达各楼群内部绿地,使整个校园镶嵌在如花似锦的绿色原野之中。

绿地、水系、楼群建筑创造了校区的良好视觉景观,形成视线走廊,使景观具有递进的层次性和向心的格局。

产生了一种由内向外放射、由外向内收敛、其妙无比的自然景观。

养心湖土木楼运动区教学区教职工生活区学生生活区校园空间环境1、线性空间校园环境中的线性空间有着交通、交流、休闲、观赏等功能,一个学校的线性空间,必须具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线性景观,线性空间也是校园景观环境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空间的体验是随着体验的时间展开,也可以说随着人们的“步移”而“景异”,然而“步移”的载体就是道路,“景异”是人们体验到的不同的空间环境。

浅谈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在高校校园建设过程中,对校园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和功能,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美观、功能完善的学习、生活和活动的场所。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兼顾校园的整体性和个性化。

整体性指整个校园环境的规划和设计要有统一的风格和氛围,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个性化指校园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空间布局。

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场所,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空间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校园中应有广场、花坛、树林等公共空间,供师生休憩和交流;同时还需要有教育场地、实验室、图书馆等学术空间,供师生学习和研究;还应有体育场馆、运动场地等体育空间,供师生进行体育锻炼。

空间布局应注重整体性和相互衔接性,师生能够方便地在不同的空间之间进行活动和移动。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景观元素的选择和配置。

景观元素包括建筑、植被、水体等,它们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影响到校园的美观和气氛。

建筑宜坚固耐用、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进行设计;植被宜绿化密集、品种丰富,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清新宜人的氛围;水体宜清澈明亮、布局合理,可以增添校园的灵动和生气。

景观元素的选择和配置要根据校园的整体风格和氛围进行,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注重美观效果。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交通和环境的结合。

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场所,交通便利和环境良好是校园的基本要求。

交通便利包括交通线路布局的合理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环境良好包括空气清新、水质干净和垃圾处理等。

交通和环境的结合要在规划和设计中充分考虑,力求做到交通便捷和环境美观共存。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校园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校园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需要从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创新和更新,不断引入新的理念和技术,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高校的发展需求。

高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规划分析

高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规划分析

高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规划分析摘要: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为师生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至关重要。

主要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原则进行简要阐述,并以天津某大学为例,依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学校现状进行校园景观提升,该方案以“以绿为魂”为研究核心,将校区规划为几个功能区进行景观设计。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规划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圣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坚强后盾,其校园环境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为师生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发展的需求。

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各地高校不断新增、扩建,为吸引广大学子的加入,校园景观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国内比较有名的有“北大的未名湖畔”“清华的荷塘月色”“武大的樱花园”等,良好的校园景观不仅能为学校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也能为高校建立良好的形象。

1高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规划1.1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1.1.1注重视觉美感。

校园景观作为整体形象,各要素之间应按照形式美法则进行规划设计,为师生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愉悦人们的心情。

将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有机结合起来,体现校园视觉美感。

(1)“多样与统一”是指将校园景观中的众多事物景象通过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景观,通过“多样”改变单调和乏味,通过“统一”来协调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视觉美感;(2)“对称与平衡”是以中心为轴上下或左右呈对称关系,可在视觉上起到整齐一致的效果、使得景观有秩序且对称、可呈宁静的静态之美,如行道树的排列;(3)“对比与调和”是将形成鲜明对比特征的事物、颜色、行为等进行调和,将对比因素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加强或减弱,从而达到“多样统一”的构图手法,例如花蕊颜色的对比形成百花争艳的效果;(4)“节奏与韵律”是通过景观有规律、反复的出现,从而形成一种富有律动感的视觉艺术;(5)“比例与尺度”体现了事物与参照物之间的对比关系,通过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也是不同的,例如,断臂的维纳斯、就因为她身体的黄金分割给人一种完美的视觉效果[2]。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摘要:本文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为例,以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对校园景观构成的定性分析及指标的定量计算,结合空间格局的理论基础进一步针对分析并得出结论,对川大江安校区的景观空间格局得出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本文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川大江安校区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

理解好景观生态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校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从而创造出各方面都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校园景观。

1 校区概况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位于成都市双流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校区周边环绕着大件路、黄河路、川大路、长城路等四条主要道路,全长约6.4公里。

总占地3641亩,其中教学、学生生活区3000余亩,教师住宅区240余亩,待征地400亩。

图1 CAD绘制的1:1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总平面图2研究方法2.1 校园总图获得方法和数据来源根据现场调研测绘及拍照的校园概况,结合网上的资料,运用AutoCAD 软件描图得到较标准的1:1校园平面图(图1),计算景观类型的斑块面积,作为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数据,再计算得到各景观格局指数。

2.2 景观构成分析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做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基质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

斑块:根据功能将校区景观中的斑块分为五大类:教学斑块、生活版块、运动斑块、绿地斑块、水域斑块。

廊道:校区景观中的廊道以线状廊道为主,其中最主要的线状廊道是道路廊道,另外还包括水体廊道如江安河等。

基质:高校景观的基质在高校景观结构中已经和斑块、廊道融为一体,不对系统独立发生作用。

因此本次调研分析时,不考虑确定基质分类。

2.3 景观格局指标的选取景观空间格局指在某特定尺度的空间结构特征。

浅析大学校园景观空间塑造——以天津高校校园景观空间为例

浅析大学校园景观空间塑造——以天津高校校园景观空间为例
由地 形 、 物 、 植 建筑物 、 筑物 、 构 绿化 与小 品等 围合 而
图 2 南 开 大 掌 主 校 门
成 , 校 园最受 欢迎 的空 问 , 用者通 过行走 能充 分 是 使
感受 校 园 内不 同层 次 的景观空 间 。
有些 校 园入 口更 注重实 际使 用功 能 。天津财 经
元素 对其进 行二 次划 分 。这些 空间集 中在教 学 区或 生活 区 , 由建筑 物 围合 , 具有 较 好 的 空 间封 闭性 , 气 氛亲 切宜 人 , 接近人 的尺度 , 合使 用者 的心理 需 更 符 求 。其 间设 置 必要 的休 息 设 施 和体 育 设 施 , 结合 常
疏林 草地 来布 置林 下空 间 , 便于 学生 聚集交 流活 动 。
2 4 绿 化 休 闲 空 间 .

般 为校 园里 的小 游园或 小花 园 , 由树 林 、 坪 草
图 1 天津大学主校 门
等植 物进 行空 间 限定 , 学生休 息 、 思 和小集体 活 供 静
动 。具有 良好 的通 达性 和开放 性 , 利用 一些 地形 、 植
物造 景 塑造静 谧 的空 间 。配置 乔 、 、 灌 草多 层 结 构 ,
河畔 。天津 大学 主校 门是为 纪念建 校一 百周 年而设
广场是 校 园 中的公 共 空 间 , 般设 在 校 园 的几 一
何 中心 , 各个 区域 的人能 以最 短距离 到达 , 使 方便 使 用 。既要保 证校 园的各 类 活 动 具有 有 效 使 用空 问 ,
又要 避免广 场 尺度过 大而缺 少宜 人尺度 的中小型 空
2 2 公共 集散 空 间 .
大 学 的第 一 印象 。给人深 刻 印象 的人 口区常 常是这

实验三 校园景观规划分析

实验三  校园景观规划分析

教学区、 体育区、生活 区都围绕生态 核心展开布局, 形成建筑与环 境相互渗透的 结果,使校园 的整体环境得 到提升。
不同主 题的广场与 廊道散布整 个校园,给 校园的室外 公共活动提 供了场地, 增添了校园 活力。
将体育 活动嵌入苗 圃,进一步 深化了“生 态校园”的 主题。
谢 谢!
实例:四川大学双流校区
四川大学 双流校区以 “生态校园” 为主题,结合 川大人文精神, 把环境和景观 的塑造做为校 园规划设计的 核心。
在现状水体基础上,形成一岛一湖 的格局,营造一个生态公园贯穿南北。 并以此作为校园的核心,进而向周边延 伸出数条绿化走廊形成网络状绿化体系。 建筑做为环境的界面以整体的形态出现, 并以几何开放的姿态与整体环境相融合, 与风景相互对话。
归属感;自我确定需要—个人空间,自我意识,支配环境表达自
己感情。
五、实验步骤
3、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功能性:公共、半公共、私密空间 安全性:植被、照明、监控等 文化性:校园人文环境 生态性:自然环境优美 艺术性:形式美
五实验步骤
4、大学校园景观要素 校门:文化背景、现代构成、大学内涵 道路系统:人行、车行 广场与空地:校园人文环境 植物景观:四大功能 历史性场所:历史遗留的建筑、树木等,反映悠久的历史。 景观小品
实验三
校园景观规划分析
一、实验类型
综合性
二、实验目的
校园景观绿地应当自成系统,主次轴线应相互结合渗透, 景观绿地分析有助于校园景观系统的设计。
三、实验仪器
绘图桌、透光描图桌、针管笔、丁字尺、三角板、圆规、 硫酸纸、拷贝纸、计算机。
四、实验要求
从总体结构上分析校园景观绿地主次轴线是如何设计的, 以及主次轴线上的主要景观节点的设计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项目:高校校园景观格局分析——以沈阳农业大学校区为例
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景观生态评价的指标设计和评价的基本方法。

学会评价景观的空间格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不同分析角度对景观组分进行评估,掌握科学的评价手段。

实习内容:
6月13日高校校园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介绍及研究区概况资料查阅
6月14日景观斑块与廊道调查
6月15日景观斑块分类与基质确定
6月16日景观单元特征指数分析
6月17日景观格局分析
研究方法:
获取高校校园影像图,室内判读结合实地调查确定其空间斑块与廊道构成,斑块面积由数字化求积仪测定。

斑块分类:
校园景观中的斑块,是指具有不同生态学属性和功能,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的空间单元,如绿地、道路、学生公寓等。

景观斑块的分类是景观结构分析的基础。

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校区景观中的斑块划分为六大类:
1 教学设施斑块:指具有教学功能的斑块,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行政机关、以及相关辅助建筑等。

2教学实践设施斑块:包括试验地、温室、气象观测场等
3生活设施斑块:指具有生活服务功能的斑块,即维持学生、教职工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各项生活
服务,包括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如教师公寓等)、食堂、校医院、商服用地。

4娱乐设施斑块:指具有娱乐功能的斑块,为学生、教职工等人员提供娱乐设施的场所,包括大学生活动中心、会堂及田径运动场地、广场、篮球场、游泳池等。

5绿地斑块:指具有绿化功能的斑块,包括草地、林地、人工草坪等。

6水域斑块:指景观中成片状的自然和人工水体,如眼镜湖。

廊道分类: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

就其结构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类型: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

在校区景观廊道中,主要是线状廊道,而道路廊道是最主要的线状廊道,除此之外,还包括绿化带、水体廊道如满堂河、输电线路、输水线路、输气线路、通信线路等。

本实习景观类型分为7类:除按斑块类型划分的六大类景观以外,还包括道路景观。

分析指标:
(1)斑块平均面积C=Ai/ni 反映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
ni ——景观i 的斑块数
Ai ——第i 类景观元素斑块总面积
(2)斑块密度指数K=ni/Ai =1/C 反映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值越大,破碎化程度越高,表示受干扰程度越大
(3)均匀度指数E=(H/Hmax)*100% 反映景观各元素的分配均匀程度
Hmax= ln m ——最大可能均匀度
m ——景观元素(类型)数目
(4)多样性指数H= —ΣPi*ln(Pi) 反映景观元素的多少和各景观元素所占比例状况
Pi ——景观元素 i 面积(如某教学楼斑块面积) 占景观(如教学景观)的面积比
(5)优势度指数 D= Hmax — H 即∑=+
=m i i p H D 1max ㏑i p 表示景观多样性与最大性之间的偏离
程度
(6)分离度指数 Fi=Di/Si 反映某景观类型不同元素分布的离散程度
Di=1/2(ni/A )1/2
Si=Ai/A ni ——景观i 的斑块数
. A ——总景观面积
Ai ——第i 类景观元素斑块总面积;
技术路线:
实习报告格式: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还要包括选取的指标及其公式)
3. 技术路线
4. 景观结构分析(斑块与廊道分类,基质确定)
5.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作“校园景观格局指标”和“校园景观类型的数量特征”表格,对数据进行简要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从表3.3中可知,在该校园景观中,斑块数最大的是生活设施景观,其次是娱乐设施景观,分别为54 和36 个;斑块总面积最大的是绿地景观,其次是生活设施景观,分别为284819 平方米和247996.01 平方米,最小的是水域景观,为36838 平方米,且斑块面积最大的也是绿地景观;斑块平均面积和斑块密度指数最大的都是水域景观,分别为9209.50 平方米、0.3(块/平方公里),平均面积最小的为绿地景观,为2906.32 平方米;斑块密度指数最小的是绿地景观,为0.11(块/ 平方公里),最大的是水域景观。

数据结果表明,水域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是最大的,且分布是最广的,从校区总体平面图中可看出,最大的水域景观斑块为明湖水域,其他水域景观都分布在教学楼前。

而绿地景观是面积最大的景观类型,被分割的破碎程度最小,整体性比较强,主要原因是在建设改造时,学校保持了大部分原有的绿地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该地区的植被资源,为全校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而且绿地景观的斑块密度指数最小,说明学校很好地保护好了绿地景观。

在各类景观类型中,教学景观分布密度相对较小,景观斑块集中,如教学楼、体育学院和图书馆,及音乐、美术等各学院都相对集中,不容易受到人为的干扰和破坏。

1 景观多样性指数
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取决于斑块数量的多少以及各类斑块所占比例的均衡性。

当景观是由单一元素构成时,景观是均质的,其多样性指数为0;当各景观元素所占比例相等时,其景观的多样性指数最高。

表3.2 表明,生活设施景观多样性指数最大,水域景观的多样性最小,且教学、绿地、道路景观的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

而且各个景观类型的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因此,该校校园景观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都基本一致。

因水域景观的斑块数最小,所以该景观类型的多样性最小。

2 景观相对均匀度指数
均匀度是描述景观中不同景观类型元素的分布的均匀程度,其指数是景观多样性指数的一种常用形式,为了增强其可比性,使用相对性指数,即标准化后取值为0- 1 (或0- 100%)的指数。

本研究即引用相对均匀度指数来分析该校区不同景观类型分布的均匀程度。

表3.2 表明,绿地景观的相对均匀度指数最大,其次是教学景观,娱乐设施景观的相对均匀度指数最小,说明绿地景观各组成成分分配最均匀,教学景观次之。

3 景观优势度指数
景观优势度指数表示景观多样性对最大多样性之间的偏差。

表明景观组成中某种或某些景观类型支配景观的程度。

表3.2 表明,水域景观的优势度指数最小,最大的是娱乐设施景观。

说明在该校校园景观中,娱乐设施景观支配整个景观的程度最大。

4 景观分离度指数
景观分离度指数是指某一景观类型中不同元素个体分布的分离程度。

分离度越大,表明景观在地域分布上越分散。

由表3.2 可知,景观分离度指数最大的是水域景观,表明水域景观在地域分布上很分散,进一步说明其景观破碎化程度高,各组成成分之间彼此分散。

最小的是绿地景观,表明绿地景观在地域分布上集中,整体性强。

结论与讨论:
1 绿地景观所占面积最大,各斑块集中,整体性强,奠定了校园的生态环境基础,提高了校园的环境质量;
2 教学、生活设施、娱乐设施这三大景观类型,整体上布局合理,各个指数相差不大,有利于教学、生活和娱乐的正常进行,尤其是教学景观分布集中,便于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3 景观类型多样化,构成高校校园特有的生态景观,使得校园景观结构趋于稳定。

高校校园景观格局规划对校园环境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

因此,构建一个风景优美、格局合理、景观错落有致的校园任重道远。

本文分析的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布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除了水域景观外,其他各景观类型的分离度指数都很小,虽然分配均匀,但各景观斑块之间过于集中,这样会导致学校在作息时间内,人员过于拥挤,给广大师生交通出行带来不便。

如何规划好校园景观的格局分布,调节景观斑块之间的距离,注重道路廊道网络的架设,以避免人车混行、保持交通的畅通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构建和谐、可持续校园景观中必须要考虑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