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实验资料整理52页PPT

合集下载

第七章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ppt

第七章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ppt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结束
13
一、常用实验动物特征 ➢实验动物特点
2020/11/1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结束
14
一、常用实验动物特征
常用实验动物生物学和生理学参数表
参数
小鼠
大鼠
豚鼠

成体体重(kg)
0.035
0.45
0.43
3.7
平均寿命(年)
1.5
3
4~5
8
水消耗(ml/d)
6
35
145
23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处理
个体差异,应注意实验动物的个体选择。重点是动物的性别、 年龄、体重、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
初次试验的受试物,应该采用两种性别。
动物年龄取决于试验的类型。
– 急性试验----成年动物;
– 慢性试验-----较年幼或初断乳动物,以使实验周期能复盖 成年期。
– 常以动物体重粗略地判断动物的年龄。
2020/11/1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结束
12
一、常用实验动物特征 ➢实验动物特点
具有较小的个体差异,较强敏感性,较好 的重复性与较一致的反应性。
一些遗传背景不清楚,携带病原微生物不 明确,健康状况及个体差异较大,反应性 不一致,一般不作为实验动物,其所取得 的数据不被科学界所公认。
2020/11/1
血压mmHg(收缩/舒张) 120/75
130/90
77/50
110/80
出生体重(g)
1.5
5~6
75~100
100
断乳时体重(g)
10-12
40-50
250
100-1500
2020/11/1

食品毒理学基础教学课件PPT

食品毒理学基础教学课件PPT

2 遗传组成的独特性
在一个近交品系内,所有动物个体都可追溯到 其原始的一对共同祖先。但它们只是从祖先的 整个基因库里获得极少部分基因,这些基因的 组合构成了品系的遗传组成。近交品系内的所 有个体在遗传上完全相同,具有独特的表型特 征,而不同的近交系之间的差异又非常明显, 由于近交系的遗传同源性,若对近交品系中的 某一个体进行基因分析可得知整个品系的基因 类型。
制备样品制剂时的要点
加热样品时不应接近改变样品化学性质或物理 性质的温度
如样品为固体评价其对皮肤的毒性时,应保持 其形状和颗粒大小
多成分的样品应按配方配制 如可能,制剂pH应为5-9 不应用酸或碱使样品解离 如应用非胃肠道途径,终溶液尽可能接近等渗
染毒途径
静脉注射、吸入、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皮下 注射、口服、皮内注射、经皮
普通动物
是在微生物控制上要求最低的动物,饲养在开 放系统,空气未净化,可饮自来水,房舍要求 有通风设施,人员进入要穿工作服专用鞋帽。
实验动物设施的分类
开放系统:饲育环境与外界相同;有强力通风 设施、饲料饮水和垫料要求不被污染,应防鼠 和防昆虫措施。
屏蔽系统:洁净度万级,环境封闭,送入的空 气要过滤。饲料饮水和垫料要灭菌,饲养人员 要经过淋浴、穿无菌工作服,戴口罩手套。
经口染毒特点
喂饲:动物自行摄入,一般最高含量<5%,营 养成分可更高,不适宜于口感差,易挥发水解 的样品,实际染毒量计算需单笼饲养。
灌胃:操作前禁食空腹,大鼠隔夜,小鼠4个 小时,均不停饮水,灌胃后2-4小时提供饲料, 经口多次染毒一般不禁食。
吞咽胶囊:适用于易挥发水解和有异味的样品。
操作要点
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应用。 裸鼠
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是指以实验方法导入的外源基因在 动物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整合并能遗传给后代 的一类动物。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PPT课件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PPT课件
No
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
Image
第一节 毒物、毒性及毒性作用 第二节 剂量、剂量-反应关系 第三节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第四节 安全限值
1
No
第一节 毒物、毒性及毒性作用
Image
一、毒物 二、毒性 三、毒性作用及其类型 四、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五、毒效应谱 六、靶器官 七、生物学标志
2
一、毒物
No Image
毒物和非毒物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同一种化学物质,由于使用剂量、对象和方法 的不同,则可能是毒物,也可能是非毒物。
例如,亚硝酸盐(nitrate)对正常人是毒性物质, 但对氰化物中毒者则是有效的解毒剂。
3
No Image
在自然界中,物质的有毒有害特性同有益特 性一样,都是同剂量紧密相联系,离开剂量便无法 讨论其有毒有害或有益性。

环境中的铅
体液及组织(如头发、指甲、牙齿)
4-A*
TNT
体液(血液、尿液)
DDE
DDT
脂肪组织
黄曲霉毒素 食物中的黄曲毒 体液
霉素
致突变实验 化学性致突变物 体液
* 4-氨基-2,6-二硝基甲苯
41
②生物学有效剂量标志物
No Image
与重要的亚细胞靶结构相互作用的暴露 物质剂量即生物学有效剂量。
33
No Image
死亡 临床中毒 亚临床改变 意义不明的生理生化改变
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效应谱
34
六、靶器官
No Image
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

作用❖并不一样,往往有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 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

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_PPT幻灯片

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_PPT幻灯片
所引起的损害作用总称为毒作用或毒效应。 剂量是衡量毒物毒性的指标。剂量相同时,对机体损 害能力越大的化学物质,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 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大。 传统上,人们习惯按照毒性大小将毒物分为剧毒、高 毒、低毒等。
第一节 定义与术语
3.中毒(toxication,poisoning):指机体受到毒物的作用 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的病变。
第一节 定义与术语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可逆毒性(reversible toxicity):指停止接触毒物后,毒性作 用可逐渐消退。
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的浓度愈低,时间愈短,造成的损伤 愈轻,则脱离接触后其毒性作用消失得就愈快。 不可逆毒性(irreversible toxicity) :指停止接触毒物后,毒 性作用继续存在,甚至损害可进一步发展。高剂量、长时间 接触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致畸、致癌作用一般为不可 逆损伤 例如,外源化学物引起的肝硬化、肿瘤等就是不可逆的
<1
1~50 51~500 501~5 000 5 001~15 000 > 15 000
相当于人的致死量
mg/kg
g/人
0.05
0.05
500~4000 4000~30 000 30 000~20
0.5 5 50 500 2 500
第一节 定义与术语
损害作用的特点: 机体的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寿命亦将缩短。 机体功能容量或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降低。 机体维持稳态能力下降。 机体对其他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
第一节 定义与术语
表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
级别
极毒
剧毒 中毒 低毒 实际无毒 无毒
大鼠口服LD50 /mg/kg体重

食品毒理学PPT课件免费

食品毒理学PPT课件免费
感谢观看
01
02
03
科普宣传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 向公众普及食品毒理学的 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食 品安全的认识。
教育培训
加强学校和培训机构在食 品毒理学领域的课程设置 和培训,培养更多的专业 人才。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食品毒 理学的研究和监督工作, 提高社会整体对食品安全 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THANKS
详细描述
亚慢性毒性实验通常以较长时间和较低剂量暴露的方式进行,观察受试动物在 较长时间内出现的毒性反应和生理变化,以评估食品中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长 期影响。
慢性毒性实验
总结词
慢性毒性实验用于研究食品中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长期影响,特别是致癌、致畸 和致突变作用。
详细描述
慢性毒性实验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和低剂量暴露,观察受试动物在长期接触食品中 化学物质后出现的生理和生化变化,以及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作用,为评估食 品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目的
评估食品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作用和风险。
研究食品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和污染途径,提出 预防和控制措施。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开展食品安全性评价,为新食品的开发和上市提供科学 依据。
食品毒理学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毒理学为食品安全监管提 供科学依据,确保食品的安全
化学有毒物质
化学毒素
指人工合成的有毒物质,如农药、工业污染物等。
化学毒素的危害
长期摄入或接触低剂量的化学毒素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影响人体健 康。
化学毒素的控制
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限制化学毒素的生产和使用,同时 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降低化学毒素对食品和环境的污染。

第五章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ppt文档

第五章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ppt文档

• 在亚急性、亚慢性及慢性毒性试验中,可得到相应的 LOAEL和NOAEL。
• 以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作为一般人 群的代表性实验模型,而将幼年和老年动物、妊娠的 雌性动物、疾病状态作为特殊情况另作研究。这样可 降低实验对象的多样性,减少实验误差。
➢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局限性
用实验动物的毒理学实验资料外推到人 群接触的安全性时,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实验动物和人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敏感性不同, 有时甚至存在着质的差别
第一节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
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于人
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
成年的健康实验动物(雄性和雌性未孕)和人可 能的暴露途径是基本的选择 代表性、可重复性
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于人
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
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学物的代谢, 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

2. 剂量-反应(效应)研究。剂量-反应(效应)研究是
毒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的基础。
• 在急性(致死性)毒性试验中,应该得到LD50(半数致死 剂量/浓度),也可以得到LD01(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 )和MTD(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
• 在急性非致死性毒性试验中,可应该得到急性可观察到 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 量(NOAEL)。
第三,毒理学实验所用动物数量有限,那些发
生率很低的毒性反应,在少量动物中难以发现 。而化学物一旦进入市场,接触人群往往会很 大。这就存在小数量实验动物到大量人群外推 的不确定性。
• 四,实验动物一般都是实验室培育的品系,一 般选用成年健康动物,反应较单一,而接触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毒理学实验资料整理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END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