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实验基础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课件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课件
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
• 在急性非致死性毒性试验中,可应该得到急性可观察到有害
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

• 在亚急性、亚慢性及慢性毒性试验中,可得到相应的LOAEL和 NOAEL。
• 在致突变、致癌和致畸等特殊毒性试验中,剂量-反应(效 应)研究将为确定受试物是否具有这些特殊毒性提供依据。在致畸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课件共80页
第二个原则是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这是发现对人 潜在危害的必需的和可靠的方法。
• 毒理学试验中,一般要设3个或3个以上剂量组,以观察剂 量-反应(效应)关系,确定受试化学物引起毒效应及其毒性参数

• 引起毒效应的最低剂量(LOAEL)与人的暴露剂量接近时,
说明该化学物不安全。当该剂量与人的暴露剂量有很大的 距离(几十倍,几百倍或以上),才认为具有一定安全性,此距离
NOAEL外,还可获得“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小剂量(LOAEL)”


亚慢性毒性试验一般选择2种动物(大鼠和狗),采用与
预定实际接触相一致的染毒途径(常为经口途径)。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课件共80页
• 慢性毒性试验

除了实验期限超过3个月以外,长期或慢性毒性
试验的进行在其他方面都类似于亚慢性实验。慢性毒
性试验染毒期间对啮齿类一般为6个月至2年的时间
,对非啮齿类通常为1年甚至更长。染毒持续时间
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实际接触时间。

目的是评价化学物的蓄积毒性。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课件共80页
• 致突变试验
• 致突变作用是化学物引起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 。这种改变是可以通过细胞分裂传递给下一代细胞的。突 变可以发生于两种类型的细胞,产生本质上不同的后果。

补:毒理学动物实验基础PPT课件

补:毒理学动物实验基础PPT课件

重复性原则
实验应进行多次重复,以提高结果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实验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确定研究目的
明确实验的目标和研 究问题,为后续实验 设计提供指导。
选择实验动物
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 需求选择合适的动物 种类、品系、年龄、 性别和数量。
设计实验分组
根据实验需求将实验 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确保两组 动物具有可比性。
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
实验动物福利
关注实验动物的福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护理,尽可能减轻动 物的痛苦和不安。
伦理审查
进行实验动物伦理审查,确保实验方案符合伦理原则,审查实验的 必要性、替代方法、动物数量、痛苦程度等方面。
记录与报告
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实验动物的基本信息、实验操作、药 物使用、动物反应等,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准确、及时的报告。
补毒理学动物实验基础
目 录
• 毒理学动物实验概述 •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管理 • 毒理学动物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毒理学动物实验的安全与防护 • 毒理学动物实验的评估和报告 • 毒理学动物实验的伦理和法规
01 毒理学动物实验概述
毒理学动物实验的定义
毒理学动物实验是指通过使用动物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外来物质对动物和人类的 毒性作用、作用机制和剂量-反应关系的实验方法。
应急处理
实验室应制定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实验人员在遇 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正确地应对。
05 毒理学动物实验的评估和 报告
实验结果的评估和分析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 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以评 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结果,解读其对毒理学 研究的意义和潜在影响,以及其 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毒理学基础 PPT课件

毒理学基础 PPT课件

(二)细胞瞬息活动的调节障碍
1 电可兴奋细胞的调节障碍 2 其他细胞活动的调节障碍
毒物引起细胞维持功能障碍 (一)细胞内部维持的损害 (二)细胞外部维持的损害
第四节 修复障碍
损伤修复机制 (一)分子修复(蛋白质、脂质、DNA修复) (二)细胞修复(巨噬细胞、施旺细胞) (三)组织修复(细胞的凋亡、增殖、分裂及胞外基质替代) 修复障碍及其引起的毒作用 (一) 修复障碍 (二) 修复障碍引起的毒性 1 炎症 2 坏死 3 纤维化 4 致癌作用
1. 神经毒性随年龄不同而异; 2. 神经系统的损伤持续存在; 3. 神经细胞损伤的缓冲作用; 4. 进行性的神经毒性反应; 5. 神经系统对不同剂量药物的不同反应; 6. 化学物质联合接触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神经毒性作用机制
神经递质与神经毒性 通道与神经毒性(Na+、Ga2+通道) 受体信号转导与神经毒性(受体、信号转换因子) 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毒性 细胞骨架与神经毒性
第十四章 生殖毒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生殖毒理学:生殖医学和毒理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 重要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对生殖系统产生损害作 用的原因、机制和后果。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一大类在环境中天然存在或污 染的,可模拟天然激素生理、生化作用,干扰或 抑制生物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和生殖系统功 能,产生可腻或不可逆性生物学效应的化学物。 生殖危害:外源化学物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对 生殖细胞的遗传损伤。
第一节 毒物的ADME过程与靶器官
二 从血液循环进入靶部位
(二)妨碍毒物分布到靶部位的机制 1 血浆蛋白结合 2 专一化屏障 3 贮存部位的分布 4 与细胞内结合蛋白结合 5 从细胞中排出 (三)排泄与重吸收 1 排泄 2 重吸收(肾小管、肠粘膜)

毒理学基础(全套课件250P)PPT课件

毒理学基础(全套课件250P)PPT课件
该途径接触的持续时间可依据试验要求而定。毒性 大的接触时间可短些,毒性小的可长些。国内一般 在求LC50时为2小时。
1.3.5.3 经皮肤接触
液态、粉尘态和气态外来化学物均有接触皮 肤的机会。不仅与外露皮肤接触并被吸收, 有的还能穿透衣服经皮肤吸收。
外来化学物经皮肤吸收是指角质层完整的皮 肤,若皮肤破损,化学物经真皮直接吸收, 而与静脉吸收的机制相似。
具体观察指标见P123表6-1。
1.3.7.3 死亡及其时间
观察试验动物接触受试物后的死亡过程有利 于探讨其中毒机制或死因。
在同系化学物中,有些在致死量下表现出动 物先兴奋后抑制,死亡时发生抽搐;而有的 则只引起抑制症状,表现精神萎靡、反应迟 钝,并在抑制状态下慢慢死亡,表明同系物 之间的毒作用有差别。
影响肾功能可使水盐代谢的紊乱而可影响体重。
1.3.7.5 其他指标
根据上述某些指标的阳性结果可进一步扩大观察项目,如测 定体温、心电、脑电等生理学指标或某些生化指标,有利于 深入探讨受试物的毒作用特征。
对死亡动物要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解剖学检查,记录各器官 系统肉眼可见的病变;停止观察后也应抽取部分存活的动物 进行病理解剖学检查。
1.3.7.2 中毒症状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动物的中毒症状及死亡一般出 现在给予受试物24-48小时内,故观察1周即可。
如中毒反应出现较迟,主要在给受试物后48小时-4 天,则观察期也应相应延长至2-4周。特别在4872小时内要仔细观察各剂量组动物的一般反应、临 床表现、死前表现及这些反应出现的时间。
1.3.1 试验动物的选择
原则是所选动物应使试验的结果能反映或预 测人体接触时的反应。要求动物健康,体重 差异不超过10%,试验前应禁食16小时。同 时尽量选用饲养管理方便、成本低的动物。

《毒理学实验基础》课件

《毒理学实验基础》课件

通过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散点 图等)直观地展示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05
毒理学实验的应用与展望
毒理学实验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安全性评价
毒理学实验是药物研发过程中评 估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 动物实验观察药物对机体的毒性 作用,为新药上市提供安全性依
据。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毒理学实验可以帮助研究药物的 作用机制,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 谢、转化和毒性作用机制,为新
生态风险评估
毒理学实验可以帮助评估人类活 动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预测 污染物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提供支持。
环境修复与治理
毒理学实验可以用于环境修复与 治理过程中,研究生物修复技术 的有效性,评估治理措施对环境 的影响,提高环境治理的效果。
毒理学实验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实验动物的选择
实验动物种类
01
选择适合的实验动物种类,如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等,以
满足实验需求。
实验动物品系
02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不同品系的实验动物,以确保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动物年龄与性别
03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实验动物,以确
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染毒方法与途径
盲法原则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盲态,避免主观偏见对实 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记录
准确、完整地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对象的基本信息、实验条件、观察指标等。
数据整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排序、筛选等处理,使其更易于分析和解释。
数据核对
对实验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保密

毒理学实验设计ppt课件

毒理学实验设计ppt课件
6
3.随机原则
为了减少个体差异这种非处理因素的干拢, 应于实验前将实验动物依统计学原则进行 随机分组,以此达到尽可能降低非处理因 素的混杂效应,从而提高每组动物间均衡 性的目的。 (1)随机分组方法: ①随机数字表法; ②计算机软件(如SPSS、SAS、Excel等)方法 。
(2)例子:将32只动物按体重每4只组成一个区组, 随机分配到4种处理中,共组成8个区组。
10
Log[Dose]
3.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
4.确定损害的可逆性
5.其它 毒作用的敏感检测指标和生物学标志 毒作用机制研究 受试物的毒物动力学和代谢研究 中毒的解救措施
11
三、毒理学动物实验设计内容 1. 实验动物选择: 2. 实验动物分组与剂量选择、实验期限:
12
Biological Response
毒理学动物实验设计
外推
1
一、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原则
毒理学实验通常是毒性评价或安全性评价试验, 通常由权威机构规定评价程序。 在描述毒理学的试验中,有三个基本的原则:
1.外来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 外推于人
基本假设为: 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 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学物的 代谢,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
17
通常实验记录的项目和内容为: (1)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者; (2)受试对象:动物种类、品系、编号、体重、 性别、健康状况、饲料、离体器官名称等; (3)实验药物或试剂:名称、来源(生产厂)、 剂型、批号、规格、含量、浓度、给药体积、给 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间隔、疗程等; (4)实验仪器:主要仪器名称、生产厂、型号、 规格等;
09
Compute II=Uniform(1).

毒理学实验基础PPT课件

毒理学实验基础PPT课件
适当重复、盲法观察等。 结果统计分析:方法选择,可用不同方法处理.
毒理学实验结果评价
• 结果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
– 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 – 是否具有生物学意义 义的相关p131表6-6 – 是否具有毒理学意义
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判断生物学意义的必要条件之一; 判断生物学意义时要:(1)纵向比较:剂量-反应关系;
• 阳性对照:剂量反应的直线部分 • 重复:可疑结果要重复,但非简单重复
七、实验动物染毒和处置
• 尽可能模拟人接触毒物的方式 • 不同途径的吸收速率为:静注>吸入
> 肌注> 腹腔注射> 皮下注射> 经 口> 皮内注射> 其他
实验动物染毒和处置
一、染毒
• 经口染毒:(1)喂饲、(2)灌胃、(3) 吞咽胶囊;
(四)、个体选择
• 性别:初次试验雌雄同用;存在差异分开统 计;选敏感性别。
• 年龄和体重:动物年龄依实验类型选择,取 成年期数据。体重可作为判断年龄的指标。
• 生理状态:避免激素影响,雌雄分开饲养; 繁殖实验、致畸试验适时合笼交配。
• 健康状况:用健康动物,提前观察确认。
(五)实验动物管理
• 动物管理:动物的接受、适应、饲养、鉴 别和记录(动物来源、处理、其它资料).
• refinement优化:必须 使用动物时,减少非人道 程序的影响
四、实验动物的选择
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 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 清楚,可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
(一)物种选择
基本原则: • 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及代谢特点
与常人规类实接验近选的择物两种个(物很种难,满分足属):; • 自然寿命不太•长啮的齿物类种; • 易于饲养和实•非验啮操齿作类的物种; 1. 经济并易于获得的物种。

毒理学实验基本技术与方法.ppt

毒理学实验基本技术与方法.ppt
18 2021年3月22日星期一6时41分42秒
(二)动物实验设计的主要方法
1.配对设计:将受试动物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再随机分配每 对中的两个受试动物到不同的处理组。 2.随机区组设计:将受试动物按一定的特征划分为若干配伍组 或区组,再将机每一配伍组中的各受试动物随机分配到不同的 处理组。 3.完全随机设计:将受试动物随机地分配不同的处理组。 4.拉丁方设计:按拉丁方阵型将受试动物随机的分配到各个处 理组(涉及多个因素,且各个因素无交互作用、水平数相等)。
7 2021年3月22日星期一6时41分41秒
3 .动物实验的局限性
➢种属外推的不确定性 ➢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的不确定性 ➢样本量到大样本外推的不确定性 ➢无法观察主观指标
8 2021年3月22日星期一6时41分41秒
二、 动物实验的职业道德-3R原则
实验动物在人类认识生命、预防与治疗疾病的医学发展
5
6
7
8 9 10 11 12
随机数字 07 81 63 77 86 82 74 64 40 42 23 71
除3余数
1
0
02
2
1
2
01
0
2
2
组别
A C CB B A B CA C B B
随机数字表
以3除各随机数字,若余数为1,即该鼠归A组;余数为2,归人B组;余数 为0,归人C组。随机分组结果如下:
4 2021年3月22日星期一6时41分41秒
一、动物实验的目的、要求、局限性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是专门培育供实验用的动物,主 要指作为医学、药学、生物学、兽医学等的科研、教学、医 疗、鉴定、诊断、生物制品制造等需要为目的而驯养、繁殖、 育成的动物。

毒理学实验ppt讲解共73页文档

毒理学实验ppt讲解共73页文档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毒理学实验ppt讲解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毒理学基础课件

毒理学基础课件

Why Melamine discover in Milk Powder?
Milk powder is produced by milk, the most important of milk ingredient is protein.
Melamine and protein also have the same N
毒理学动物实验基础(补)
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
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概述 急性毒性作用 局部毒性作用 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 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 第九章 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 第十章 毒理基因组学与系统毒理学(自学) • 第十一章 管理毒理学
Definition of Toxicology
The more descriptive definition of toxicology
"the study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hemicals,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gents on living organisms, and the mechanisms of such effects , safety evaluation and risk analysis(evaluation). ---Basis of Toxicology 5th Edition
Definition of Toxicology
“Toxi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gents on living organisms and the ecosystem, including the prevention and amelioration of such adverse

毒理学实验 ppt课件

毒理学实验  ppt课件

15
3. 经皮肤染毒
① 斑贴法(家兔)
被毛的去除:剪毛、拔毛、脱毛
② 浸尾法(大、小鼠)
4. 注射染毒: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 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
ppt课件
16
(七)生物标本采集
1.血液采集:
① 大、小鼠鼠尾采血法
② 眼眶静脉丛采血法
③ 腹主动脉或股动(静)脉采血法 ④ 断头采血法
⑤ 家兔耳缘静脉采血法
6.麻醉后急性放血法 7.空气栓塞法 8.化学药物致死法 9.开放性气胸法
ppt课件
19
微核实验动物染毒
• 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 • 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60mg/kg • 高剂量组:敌敌畏20mg/kg • 中剂量组:敌敌畏10mg/kg • 低剂量组:敌敌畏5mg/kg
ppt课件
20
实验二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ppt课件
40
• 强酸或强碱物质如pH≤2或pH≥11.5, 由于可预见其腐蚀特性,不必做本试验;
• 若已知受试样品有很强的经皮吸收毒性 (LD50≤200mg/kg bw)的物质不必 进行本试验;
ppt课件
41
试验方法
1、受试样品
• 液态受试样品采用原液或人类实际应用浓度
• 固体受试样品经研磨,过100目筛后用水或 适当的赋形剂(如凡士林、阿拉伯树胶、乙
ppt课件
45
2) 染毒
• 受试样品0.5ml(g)直接涂布在皮肤上, 用二层纱布(2.5cm×2.5cm)和一层玻 璃纸或类似物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 绷带加以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对照。采 用封闭试验,敷用时间为4h。
ppt课件
46
• 对化妆品产品而言,可根据人的实际使用 和产品类型,延长或缩短敷用时间。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优秀课件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优秀课件


-- 影响毒物毒性的因素
影响毒物的因素
(1)理化性质:溶解度、解离度、pH、旋光 度等
(2) 化学结构: 功能团与毒性的关系 基团电荷性与毒性的关系 光学异构与毒性的关系
❖ 功能团与毒性的关系:
卤素有强烈的吸电子效应,增加卤素,会使分子的极化性增加,更 易与酶系统结合,使毒性增大。CH4不具致癌作用,而CH3I,CH3Br、 CH3Cl均有致癌作用。 ❖ 基团电荷性与毒性的关系:
• 接触相(exposure phase) • 毒物动力相(toxicologytic phase) • 毒效相(toxic effect phase)
毒物
毒物存在的 剂型和剂量
可吸收的毒物
吸收、分布 代谢、排出
活性物质的 靶器官中与 有效剂量 受体相互作用
出现
效应

二.毒性、危险性、及安全性
1.毒性

2.最小致死剂量
• 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LD01)指化学物质引 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 剂量。从理论上讲,低于此剂量即不 能引起死亡。
内毒素
外毒素
(exotoxin)
霉菌毒素(mycotoxin)
动物毒素(zootoxin)
(1)植物毒素(phytotoxin)
(2)细菌毒素(bactrial toxin)
内毒素(endotoxin): 在细菌生活时不扩散、不释放 到环境中,仅当细菌死亡后崩解释放出来,其毒作用无 特异性(毒性及病理变化相似)。如鼠伤寒杆菌等。
⑴物种和细胞学差异: ⑵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生物转化 过程的差异: ⑶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亲和力的差异: ⑷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所致损害的修复 能力的差异:

学生11实验基础PPT课件

学生11实验基础PPT课件
26
四、随机化(randomization)原则分组
随机化是指用随机数字或其他随机化的电脑程序将 选定的实验单位进行随机分组或随机抽样。
实验设计中的随机化就是将实验单位进行随机分组。 例如,将一批受试者按等概率分为A和B两组,可 以用随机数字的奇偶决定每个受试者的组别。
27
五、对照(control)原则
自然寿命不太长的物种; 易于饲养和实验操作的物种; 经济并易于获得的物种。
2
(二)实验动物品系的选择
品系(strain)是指用计划交配的方法,获得起 源于共同祖先的一群动物。
3
作为一个品系应具备以下条件:
相似的外貌特征 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稳定的遗传性能 具有共同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
4
第一节 毒理学实验设计要求
目的和意义 毒理学实验设计内容
✓ 确定实验动物及数量 ✓ 确定剂量或浓度 ✓ 重复原则 ✓ 随机分组原则 ✓ 对照原则 ✓ 伦理原则
1
一、确定实验动物 (一)实验动物物种的选择
对实验动物物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选择对受试物在代谢、生物化学和毒理学特征 与人最接近的物种;
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 研究干扰大的病原。来源于SPF动物或剖腹产动物。
血清病毒抗体检测可检测出一定滴度的抗体,病理切片应无 病变。
小鼠病原菌应排除10种,病毒5种;大鼠病原菌应排除10种, 病毒2种。
21
5、普通物(conventional animal CV )
19
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SPF) :
指动物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寄生虫存在,但带有 非特定的微生物、寄生虫的动物。主要指不携带潜 在感染、条件致病和对实验干扰大的病原。来源于 剖腹产动物。

《毒理学基础》课件

《毒理学基础》课件

06
毒理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与监测
总结词
检测与监测是毒理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应 用,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 定量和定性分析,了解污染物的来源、分布 和浓度,为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 持。

详细描述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与监测是毒理学在环境保 护中的基础应用。通过对环境中的水、土壤 、空气等介质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可以 了解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这些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潜 在的健康风险,为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经口或注射给予实验动物能引起某种可观察到 的生物学效应的最低剂量。LOAEL是评价毒物毒性作用阈值的重
要参数。
最大无作用剂量(NOAEL)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经口或注射给予实验动物未见任何可观察到的 生物学效应的最高剂量。NOAEL是评价毒物毒性作用阈值的重要
参数。
03
毒作用机制
毒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水溶性
一些毒物易溶于水,如重金属离子,容易通 过饮水进入人体。
腐蚀性
一些毒物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酸、碱等, 容易引起皮肤和消化道损伤。
毒物的毒性参数
半数致死量(LD50)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经口或注射给予实验动物能引起50%动物死 亡的毒物剂量。LD50是评价毒物毒性强度的重要参数。
最小有作用剂量(LOAEL)
05
毒理学评价与风险管理
毒理学评价的原则和程序
总结词
毒理学评价原则和程序是确保化学品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毒理学评价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公正性、个案性、前瞻性和公开性,这些原则是确保评 价结果可靠和准确的基础。毒理学评价的程序通常包括危害识别、剂量-反应评估、暴 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等步骤,这些步骤有助于全面了解化学品的潜在危害和风险。

毒理学实验基础ppt课件

毒理学实验基础ppt课件
毒理学实验基 础
前 言
• 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有害的交互作用 • 毒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研究的主要手段是动 物实验。 • 体内实验:是以实验动物为模型,通过外源化学 物对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向人外推,以评估对 人的危害及危险性 • 体外实验:主要用于筛选和预测急性毒性和机制 研究
主要内容
3.安死术
尿液采集-----代谢笼、膀胱穿刺术
胆汁采集-----插胆管
粪便采集----代谢笼采集
2.麻醉
麻醉过程的注意事项
在麻醉过程中,必须确定麻醉深度;对麻醉动物多个系统(如:心率、 脉搏、血压、心电图、体温、呼吸频率等)仔细监测,并作出针对不同情况 作出相应措施。
常用的麻醉药物
短效:乙醚 中效:赛拉嗪+氯胺酮 长效:戊巴比妥钠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低、中、高剂量组的剂量一般按等比计算,剂量间距一般为2或 10
Page 17
未处理对照组 (空白对照组)
阴性(溶剂) 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
历史性对照
Page 18
实验动物染毒和处置
实验动物染毒 • 在毒性实验中染毒途径的选择,应尽可能模拟人 在接触该受试物的方式。
• 常用的染毒途径有:经口、经呼吸道、经皮及注
实验动物 和人对外 源化学物 的反应敏 感性不同, 甚至存在 质的差别
存在高 剂量向 低剂量 外推的 不确定 性
存在小 数量实 验动物 到大量 人群外 推的不 确定性
实验动物 对外源化 学物的反 应单一
Page 5
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
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 和性质
剂量---反应(效应) 研究
实验动物物种的选择 基本原则: 1.对受试物在代谢、生物化学和毒理学特征与 人最接近的物种 2.选择自然寿命不太长的物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D大鼠:白色,产仔多,生长发育较 Wistar大鼠为快,对疾病的抵抗力尤以呼 吸道疾病的抵抗力强。自发肿瘤发生率较 低,对性激素感受性高。
• Lewise大鼠:近交系大鼠,白化,对诱发自身免 疫心肌炎高度敏感,可诱发过敏性脑脊髓炎、过
敏性关节炎和自身免疫复合物血管球性肾炎等立 刻移植多种肿瘤,高脂肪食物容易引起肥胖症。
• BALB/c小鼠:对致癌因子敏感,对放射性 照射极为敏感。生产性能良好,繁殖期长,
广泛应用于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核
医学和单克隆有抗力。对自家免疫性复合性肾小球肾炎也 具抗力。平均31月龄大鼠心内膜疾病的发生率为 7%,先天性高血压为30%。
毒理学实验基础优秀课件
教学目标
• 1.掌握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 2.掌握实验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 3.掌握食品毒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 4.了解量反应资料和质反应资料的统计方法
一、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1. 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中产生的作用可以 外推于人:(1)人是最敏感的动物;
四、实验动物的选择
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 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 清楚,可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
(一)物种选择
基本原则:
1. 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及代谢特点 与人类接近的物种(很难满足);
2. 自然寿命不太长的物种;
3. 易常于规饲实养验和选实择验两操个作物的种物,种分;属:
(3)封闭群动物:指在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进 新血缘,仅由同一品系的动物在固定场所 保存随机繁殖的动物群.
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学差异.
昆明种小鼠、NIH小鼠、LACA小鼠、 SD大鼠、青紫蓝兔、新西兰兔等均属封 闭群动物.
动物品系的遗传均一性
• 遗传均一性排序:近交系>杂交群 >封闭群
• 实验动物选择:适宜品系、固定品 系
2.
在急性或慢性实验中观察动物异常,发现
有害作用
3. 剂量-反应(效应)研究 4. 毒通性过参毒动数以性物和期评对剂评价外量价和源-化安反化学全应学物性(物对评效的价人应毒的的)性基危线反础害的应;和斜,得危率向到险人多性外种推,
5. 确定毒作用的器官
6.
阐明毒作用特点,为机制研究和毒性防治
提供线索
2. 使用少量动物、采用较大剂量,使对群体的代表 性较差,可能造成高剂量与低剂量的差异;
3. 动物数量较少,对低概率毒效应难以发现; 4. 实验动物为纯系,成年动物,反应较单一,与接
触人群的复杂性不匹配,对外源化学物的易感性 存在差异。
二、毒理学实验的目的
1. 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描述毒理学)
4.
经济并易于获•啮得齿的类物种。 •非啮齿类
大鼠
小鼠
兔子
豚鼠
• 豚鼠:特点是毛短而光滑,生长快,抗病力强, 繁殖性能好。广泛用于药物学、传染病学、免疫 学、营养学、耳科学等各项医学及生物学的研究 中。
• C57BL/6J小鼠:黑色,对放射物质耐受性强,但 照射后肝癌发生率高。眼畸形,对结核杆菌有耐 受性嗜酒精性高,是肿瘤学、生理学、遗传学研 究常用品系。
无胸腺裸鼠:免疫系统缺陷可接受人类多种 癌细胞移植。
免疫毒理学、化学致癌作用等研究领域
(2)杂交群动物:指两个不同近交系之间有目 的地进行交配所产生的第一代动物,即杂交 第一代动物。
具两系双亲所有的遗传特性,杂合程度一致, 个体差异小;具备杂交优势,生命力强,无 近亲衰退现象。
不能继续繁殖育种,因在子二代会发生遗传性 状分离。
五、受试物样品的准备
• 了解其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挥发性、 溶解性、稳定性;
• 纯度及杂质成分; • 采用同一种同一批号受试物; • 毒性资料查阅(形似化学物); • 制备成一定剂型:水溶液、油溶液、混
7. 确定损伤的可逆性
三、动物实验的职业道德
一般原则
• 人道主义的管理 和处理
• 使痛觉和不适感 减到最小
• 避免不必要的使 用动物
3R 原则
• replacement替代:用无 知觉材料的科学方法替代 有知觉脊椎动物的方法
• reduction减少:保证数 据信息前提下,尽量减少 动物使用数量
• refinement优化:必须 使用动物时,减少非人道 程序的影响
长爪沙鼠
• 长爪沙鼠:被毛棕灰色,对许多需氧及厌 氧菌敏感,对多种病毒、寄生虫等敏感, 也常用于脑神经病、内分泌学、代谢病、 肿瘤学等方面的研究。
(二)品系选择
品系:实验动物学的专用名词,指用计划交配 的方法获得的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群动物。
同一品系的动物具有共同的遗传来源、相似的 外貌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稳定的遗传性 能
(2)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 学物的代谢,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
2. 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这是发 现对人造成潜在危害的可靠方法。
3. 染毒途径的选择,应尽可能模拟人接 触该受试物的方式
毒理学实验的局限性
--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的不确定性
1. 动物与人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敏感性可能不同, 甚至存在质的差别;
(三)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的选择
按照微生物控制分类,实验动物分为四级
(四)个体选择
• 性别:初次试验雌雄同用;存在差异分开统 计;选敏感性别。
• 年龄和体重:动物年龄依实验类型选择,取 成年期数据。体重可作为判断年龄的指标。
• 生理状态:避免激素影响,雌雄分开饲养; 繁殖实验、致畸试验适时合笼交配。
• 健康状况:用健康动物,提前观察确认。
(五)实验动物管理
• 动物管理:动物的接受、适应、饲养、鉴 别和记录(动物来源、处理、其它资料).
• 环境条件管理:气候(温度、湿度、通风、 光照)、其它条件(噪音、气味、垫料、 群体密度、空间限制)、饲料、饮水等.
• 设施管理:清洁卫生、废弃物处理、害虫 控制、突发事件管理.
(1)近交系动物:指采用连续20代以上兄妹 交配或亲子交配而培育的纯品系动物。
基因纯合度98.6%~99.8%
适用于涉及组织或肿瘤移植的实验.
津白Ⅰ、津白Ⅱ、615、BALB/c、C3H 小鼠
突变系动物:动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通过 自然突变或人工定向突变的方法,使其某基 因发生突变并丧失原有的正常功能,该突变 基因可以世代相传并保持遗传基因特性的品 系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