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文集

合集下载

陶行知教育名篇(全集)

陶行知教育名篇(全集)

陶行知教育名篇(全集)陶行知,1891年生,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

安徽歙县人。

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系。

后留学美国,曾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学习。

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推动平民教育运动,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

陶行知原籍浙江绍兴府会稽县陶家堰,后迁居安徽古溪地方,不久又移居古城徽州(歙县)城西黄潭源村。

陶行知的父亲名位朝,字槐卿。

接管了祖上的一片酱园,后因社会经济萧条而破产倒闭。

母曹翠(Lè)。

陶行知生活的年代,是祖国的危难之际,多事之秋。

自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由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到被帝国主义列强们用枪炮打开国门,被迫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陶行知,亲眼见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们过着贫穷、愚昧、落后,受压迫、受欺凌的悲惨生活,,出过洋,亲眼见到了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中的先进的东西。

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强烈反差,重重地刺激着陶行知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陶行知自小十分聪敏好学。

六岁时,曾在邻居家厅堂玩耍,看见厅堂墙上挂着对联,便坐在地上临摹起来,被邻村方庶咸秀才看见,以为神童,免费为其开蒙。

后入家乡蒙童馆吴尔宽处就读。

十五岁时,其母在歙县一所教会中学"崇一学堂"帮佣,陶行知经常到那儿帮母亲做些事,被学校校长英国人唐敬贤看中,免费让他入学读书。

他在睡觉的宿舍墙上,挥笔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壮语,抒发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并激励自己为祖国早日走向现代化而发奋学习。

他三年的课程两年学完,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

想通过学医来解除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志向。

但是,因这所教会学校歧视非入教的学生,他不愿意自己思想受外国人的随意摆布,入学仅三天,他即愤而退学。

1909年他考入南京汇文书院,次年转入金陵大学文科。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二篇)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二篇)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陶行知文集》所收录的文章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些代表作品,其中包含了他关于教育、学习、人生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这些文章,我深深被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所吸引,也从中受到了许多启发和教益。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首先,我对陶先生独特的教育理念深感敬佩。

他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而非简单地灌输知识。

在《我对教育的看法》一文中,他写道:“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智力、体力、情感和意志。

要变成这样的人,首先他的智力要有发展,开始悠久的未工程。

其次,他的体力要好,要身强体壮,一切都容易。

”陶先生的教育理念远见卓识,超前于时代,一直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也深信,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现行教育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

其次,我被陶先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努力所感动。

《我的学习》一文中,陶先生透露了自己对于学习的渴望和追求。

他认为学习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

他写道:“我的学习,是我的快乐。

我不知道活到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快乐。

我独自在笔记本上写些方程式,自己又消还,独自数学,独自写文章,独自看这一本又那一本书,……只有独自方会有荣光,……“这段话深深震撼了我,也让我反思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

陶先生以自身的努力和毅力成就了伟大的学业,他的榜样使我更加坚定了追求学识的信念。

此外,我也被陶先生对于生活的智慧和理解所触动。

陶先生非常注重平凡生活中的点滴,他深知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幸福和快乐的源泉。

在《人的幸福》一文中,他写道:“我明白,一个人的幸福,不在于他是否能够拥有很多很多的财产和受人们钦佩的地位,而应该找到一个能够使他内心快活平安的地方。

”这一观点让我深思。

陶先生的智慧告诉我们,生活的幸福源于内心的牢固和满足,而非外在的物质和地位。

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并决心更加懂得珍惜和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最后,我也惊叹于陶先生对于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的关注与投入。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
1. 教育可不是那闷头闷脑的老学究,它像个调皮的精灵,在孩子的心田里蹦跶,一会儿播下好奇的种子,一会儿撩拨起创造的小火苗。

2. 有些书本知识啊,就像没放盐的菜,看着有模有样,可吃起来寡淡无味,要是不把它们放到生活的大锅里翻炒翻炒,就永远只是些干巴巴的菜叶子。

3. 那些死读书的人,脑袋就像个塞满稻草的麻袋,看似鼓鼓囊囊,可风一吹就瘪了,啥有用的东西都倒不出来。

4. 学校不是囚禁孩子灵魂的笼子,而是放飞想象的飞机场,要是把它变成了鸟笼,那飞出来的只能是些没精打采的小麻雀,而不是展翅翱翔的雄鹰。

5. 老师要是只会照本宣科,那简直就像个只会念咒的老和尚,学生们在下面听着就像听天书,脑袋里全是嗡嗡作响的苍蝇。

6. 教育的真谛可不是把孩子捏成一模一样的泥娃娃,那是扼杀个性的刽子手所为,教育应该像个神奇的魔法师,让每个孩子都绽放出独特的花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紫的像梦。

7. 传统教育里的一些规矩,就像紧箍咒一样套在孩子的头上,稍微一动就头疼欲裂,哪还有心思去探索那十万八千里外的精彩世界。

8. 学知识要是不懂得联系实际,那就像在沙漠里种庄稼,白费力气,最后只能收获一捧捧干巴巴的沙子,还幻想着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呢。

9. 有些家长只看重分数,眼睛里的分数就像那能点石成金的魔法石,孩子其他的闪光点都被这石头的光芒给掩盖了,仿佛孩子是个只会生产分数的机器。

10. 真正的教育者不能像个木头人一样站在讲台上,而应该像个活力四射的小丑,用各种有趣的方式把知识的糖果抛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欢笑中一口吞下。

陶行知文集主要内容

陶行知文集主要内容

陶行知文集主要内容
陶行知文集收录了陶行知写就的百余篇文章,内容涉及社会思想、政治、史学、文学评论、哲学、礼乐、舆论活动、地理学、法律、教育、军事、农林渔牧等领域,被誉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社会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化
家的经典著作。

文集体现了陶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刻认识,表现了他
的严正的道德态度、正确的政治观、宽厚的爱国情怀、开创性的教育思想,是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发展史上的瑰宝。

文集包括“今朝法令”、“性论”、“读书记录”、“备考”、“校刊”、“读英公论”等重要著作,内容主
要涉及对政治、社会、经济、教育、文学、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的批判
与研究,表现出他的深刻思想批判力、独到的文学表达力以及独特的历史观。

陶行知文集读书笔记摘抄

陶行知文集读书笔记摘抄

陶行知文集读书笔记摘抄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他的文集时,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从其中摘抄的一些精彩片段及个人的感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无私奉献的教育精神。

他倡导教育者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不为名利,只为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这种纯粹的教育情怀让我为之动容。

在当今社会,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各种诱惑和压力,但我们应当始终铭记这一理念,坚守教育的初心,用爱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真实、正直、有道德的人。

这让我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诚实守信、有责任感的人。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教育的契机。

这让我想到,我们不能把教育局限在课堂和书本中,而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学生可以学会自理和承担责任;通过社区服务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做合一。

”这一观点指出了教、学、做三者应当紧密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学生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

例如,在科学课上,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科学原理,这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这句话强调了提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善于提问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先生强调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实践 来获得知识和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突出了实践在教育中 的重要性,对于我们今天的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教育文集》中的这些精彩摘录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 强的实践意义。它们是我们今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培 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理论基础。
陶行知教育文集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社会
通过
教育
思想
著作
实践
可以
文集
先生
学生 具有
许多
教育
科学
提倡
儿童
文字
文集
这些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陶行知教育文集》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著作,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多年来的教育思想和教 育实践经验。这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阐述,也有实践指导,是学习和研究陶行知 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教育要与生活、社 会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他提倡“因材施教”,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 独特的天赋和兴趣,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在实践方面,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措施。他主张“解放儿童”,反对束 缚和压迫儿童的教育方式,提倡让儿童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成长。他还强调“科学教育”,认 为科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陶行知教育文集》的目录分析揭示了一个核心思想: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培养有文化、有能力、有道德的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 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现代教育问题,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仍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集《彷徨》、《生活的艺术》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在阅读陶行知的文集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同时也受到了他的文字魅力和情感的感染。

陶行知的作品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用平实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在《彷徨》中写道,“生活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我们都是在路上的人。

”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生活就像一条没有终点的路,我们都在不断地前行,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体验,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深受启发。

陶行知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关于人性、情感、生活的深刻见解。

他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生活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

”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生活就像一种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品味,用心去体验。

在这个物质丰富而精神贫乏的时代,我们往往忽略了生活的美好,忽略了人性的温暖,忽略了情感的真挚。

陶行知的作品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重新审视了人性,重新审视了情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感受到了情感的真挚。

这种对人性、情感、生活的深刻见解,让我深受启发。

陶行知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关于人生态度、人生观念的思考。

他在《彷徨》中写道,“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我们往往只注重结果,只注重目的地,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忽略了看风景的心情。

陶行知的作品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生,重新审视了人生态度,重新审视了人生观念,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感受到了人生态度的重要,感受到了人生观念的深刻。

这种对人生态度、人生观念的思考,让我深受启发。

总的来说,陶行知的作品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感悟。

他用平实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重新审视了人性,重新审视了情感,重新审视了人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感受到了情感的真挚,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感受到了人生态度的重要,感受到了人生观念的深刻。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1. 教育就像一场奇妙的魔术,陶行知先生仿佛那手持魔法棒的魔术师,轻轻一点,便能让知识在学生心间开出绚烂的花,那花大得像能装下整个宇宙的奥秘。

2. 生活即教育,这理念好似一阵怪风,吹进那传统教育的沉闷小屋,把那些古板的观念吹得七零八落,就像被龙卷风席卷过的破旧茅屋。

3. 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这就如同要打开那被紧紧锁住的宝藏箱,孩子们的头脑里装着无数颗比星星还闪亮的奇思妙想。

4. 先生倡导的教育是一场热闹的集市,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独特货品的小商贩,他们叫卖着自己的创意,那声音大得像要冲破九霄云外。

5. 他的教育思想像一把奇特的梳子,把那些杂乱无章的教育乱发梳得整整齐齐,每一根发丝都代表着一个清晰的教育理念,仿佛能闪闪发光。

6. 按照陶行知的想法,培养孩子如同种一棵超级大树,这棵树的根须深深扎入生活的土壤,那根须壮得像能撑起整个地球。

7. 教育不应该是沉闷的监狱,陶行知先生想把它变成欢乐的游乐场,孩子们在里面像自由的小鸟,欢快的笑声震得云朵都要掉下来。

8. 他的教育理论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孩子内心那扇紧闭的大门,那扇门后面是一个比童话世界还精彩的知识王国。

9. 陶行知觉得教师应该是个超级厨师,把知识这道菜烹饪得色香味俱全,那香味飘得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远。

10. 生活教育如同一个大染缸,孩子们在里面染上生活的各种色彩,那色彩斑斓得像天上的彩虹喝醉了酒。

11. 先生眼中的孩子像一群精力无限的小怪兽,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小怪兽对能量的贪婪,永远也填不满。

12. 他的教育理念像一阵调皮的风,在传统教育的湖面吹起层层波澜,那些波澜大得像一座座移动的小山丘。

13. 陶行知要让教育成为一场盛大的狂欢,每个孩子都是狂欢中的精灵,他们跳跃着、欢笑着,那笑声能把月亮都震得晃三晃。

14. 教育在他看来是一场奇妙的旅行,孩子们是无畏的探险家,他们的行囊里装满了梦想,那梦想大得像一个个膨胀的热气球。

《陶行知教育名篇》(全集)

《陶行知教育名篇》(全集)

《陶行知教育名篇》(全集)《陶行知教育名篇》(全集)《陶行知教育名篇》(1—25)01、陶行知教育名篇——序一02、陶行知教育名篇——序二03、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学合一04、陶行知教育名篇——第一流的教育家05、陶行知教育名篇——新教育(上)06、陶行知教育名篇——新教育(下)07、陶行知教育名篇——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08、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09、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与科学方法10、陶行知教育名篇——学问之要素11、陶行知教育名篇——社会改造之出发点12、陶行知教育名篇——预备钢头碰铁钉13、陶行知教育名篇——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14、陶行知教育名篇——师生共生活15、陶行知教育名篇——平民教育概论(上)16、陶行知教育名篇——平民教育概论(下)17、陶行知教育名篇——学生的精神18、陶行知教育名篇——整个的校长19、陶行知教育名篇——学做一个人20、陶行知教育名篇——我之学校观21、陶行知教育名篇——我们的信条22、陶行知教育名篇——无锡小学之新生命(上)23、陶行知教育名篇——无锡小学之新生命(下)24、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25、陶行知教育名篇——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陶行知教育名篇》(1—25)《陶行知教育名篇》(26—50)26、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改进27、陶行知教育名篇——答石民佣等的信28、陶行知教育名篇——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29、陶行知教育名篇——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30、陶行知教育名篇——给全体同学的信31、陶行知教育名篇——行是知之始32、陶行知教育名篇——从野人生活出发33、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34、陶行知教育名篇——如何教农民出头35、陶行知教育名篇——“伪知识”阶级(上)36、陶行知教育名篇——“伪知识”阶级(下)37、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学做合一38、陶行知教育名篇——以教人者教己39、陶行知教育名篇——答朱端琰之问(上)40、陶行知教育名篇——答朱端琰之问(下)41、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即教育42、陶行知教育名篇——儿童用书选择标准43、陶行知教育名篇——师范生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44、陶行知教育名篇——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45、陶行知教育名篇——送科学丛书46、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上)47、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下)48、陶行知教育名篇——注重养生而不杀生49、陶行知教育名篇——儿童科学教育50、陶行知教育名篇——国难与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26—50)《陶行知教育名篇》(51—86)51、陶行知教育名篇——从教育上谋国难的出路52、陶行知教育名篇——创造的教育53、陶行知教育名篇——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54、陶行知教育名篇——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55、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的新生56、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与用书57、陶行知教育名篇——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58、陶行知教育名篇——小先生与民众教育59、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教育之特质60、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上)61、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中)62、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下)63、陶行知教育名篇——每天四问64、陶行知教育名篇——致育才之友书65、陶行知教育名篇——育才十字诀66、陶行知教育名篇——育才二十三常能67、陶行知教育名篇——创造宣言68、陶行知教育名篇——民主的儿童节69、陶行知教育名篇——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70、陶行知教育名篇——创造的儿童教育71、陶行知教育名篇——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72、陶行知教育名篇——民主73、陶行知教育名篇——民主教育74、陶行知教育名篇——民主教育之普及75、陶行知教育名篇——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76、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77、陶行知教育名篇——试验主义与新教育78、陶行知教育名篇——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79、陶行知教育名篇——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80、陶行知教育名篇——评陈著之《家庭教育》81、陶行知教育名篇——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82、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83、陶行知教育名篇——幼稚园之新大陆84、陶行知教育名篇——平等与自由85、陶行知教育名篇——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86、陶行知教育名篇——社会大学颂《陶行知教育名篇》(51—86)。

陶行知教育文集原文摘抄

陶行知教育文集原文摘抄

陶行知教育文集原文摘抄摘要:一、陶行知教育文集概述- 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六个方面二、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民主教育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个性- 培养民主精神四、科学教育理论- 科学的方法论- 科学的人文精神- 科学的教育理念五、艺术教育理论- 艺术的审美价值- 艺术的教育功能- 艺术的生活意义六、道德教育理论- 德育为首- 德育为本- 德育为魂七、终身教育理论- 活到老,学到老- 全民教育- 终身学习正文: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的理论观点。

在这本文集中,陶行知先生从生活、民主、科学、艺术、道德和终身教育六个方面论述了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首先,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教育,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成长。

同时,社会也是一个大课堂,人们在社会中实践、体验,从而获得知识。

教学做合一,意味着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其次,陶行知先生倡导民主教育理论。

在这一理论中,学生被视为教育的主体,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

通过培养民主精神,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从而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在科学教育方面,陶行知先生强调科学的方法论和人文精神。

他认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人才。

对于艺术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艺术具有审美价值、教育功能和生活意义。

艺术教育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从而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道德教育理论中,陶行知先生提出德育为首、为本、为魂。

这意味着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德育不仅关乎个人的品质,还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陶行知先生提倡终身教育理论。

他认为人们应该在一生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

这样,人们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陶行知文集名句

陶行知文集名句

陶行知文集名句陶行知(1890-1979),原名陶子立,字行知,湖南安化人。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思想家,实用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的文集“陶行知文集”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经典深刻的名句,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世人皆浅薄,孰能无过”了。

这两句名句从深入浅出地反映了陶行知的思想和价值取向。

首先,“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指的是每一个人都有一项特殊的使命要完成,这使得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这句名言也暗含了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观念:每一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位置;但也要顺应社会需要,做实事,才能发挥潜能,实现位置,完成使命。

此外,“世人皆浅薄,孰能无过”反映了陶行知追求实践净化内心的思想。

他认为,人生总是在波折中前行,经历艰辛,奋发拼搏才能取得成功。

因此,面对挫折,他坚持“胸怀天下事,脚踏实地人”的思想,既要有大的抱负的,又要有谨慎的行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从现实生活中,也能体会到陶行知文集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世人皆浅薄,孰能无过”的重要思想,比如在职场中,一个人要发挥自身的能力,按照规定把事情做好,但也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让自己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比如在学习中,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迈出坚实的步伐,避免被世俗思想给牵拉,要有信心去践行。

整体来看,“陶行知文集”中的名句至今仍然引发热烈的共鸣,其中的经典名句也被大家广泛引用。

通过对陶行知文集中名句的思索,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把握住生活的方向,从而追求更高的价值。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1. 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就像那些无私奉献的老师,一心扑在教育上,从不计较得失。

我的邻居张老师就是这样,每天早早到学校,很晚才回家,心里只想着学生的成长,自己累得生病也不抱怨。

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奉献精神,纯粹又伟大。

2. 陶行知文集里有这么一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嘿,这就好比学骑自行车,你光在那儿看别人骑,看再多理论知识,不亲自上去踩两脚,能会吗?反过来,你骑多了,自然就知道怎么掌握平衡,怎么转弯了。

我有个朋友小王,想创业,光研究别人的成功案例,就是不敢动手。

我就拿这句话劝他,后来他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还真做出点成绩了呢。

3.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这话太在理了。

你想啊,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哪样不是在教我们东西呢?就像做饭,从买菜、洗菜到最后做出一道美味佳肴,这里面有数学(计算食材用量),有科学(食材的搭配和烹饪的原理),还有美学(摆盘好看)。

我和妈妈一起做饭的时候,她就总跟我说这些生活里的小知识,这不就是生活中的教育嘛。

4. 陶行知曾写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的学校。

有个同学考试作弊,老师发现后,并没有简单地批评他,而是跟他讲了这句话的含义。

老师说,分数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一个诚实的人。

从那以后,那个同学再也没有作弊过,一直努力做一个真实的人,就像陶行知先生希望的那样。

5.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多有力量的一句话啊!我表弟就是个反面例子,都十几岁了,还什么事都依赖大人。

穿衣服要妈妈帮忙,作业不会做就等着爸爸来辅导。

我就拿陶行知先生这句话跟他说,他开始还不以为然,后来看到别的小伙伴都很独立,他也慢慢改变了,现在自己的事情都能自己做了,这才有点小男子汉的样子嘛。

6. 陶行知文集里提到:“爱满天下。

”这是多么伟大的情怀啊!你看那些慈善家,他们到处奔波,就是为了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陶行知课文

陶行知课文

陶行知课文1.《人有两个宝》1.原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2.《创造宣言》1.原文: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

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现成之神来崇拜。

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

笨人借恋爱之名把爱人造成丑恶无耻的荡妇来糟踏,糟踏爱人者不是奉行恋爱无上主义,而是奉行万恶无底主义的魔鬼,因为他把爱人造成魔鬼婆。

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

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

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未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

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

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

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陶行知文集经典段落

陶行知文集经典段落

陶行知文集经典段落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著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文集包含了大量经典段落,这些段落充分展示了陶行知思想的深刻和博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展示陶行知文集中的经典段落,以期让您对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长,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教育就是真理的显摆。

”这是陶行知对于教育的深刻理解。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仅限于课堂和书本,而应该贯穿于整个生活之中。

因此,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为人们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

他认为,教师不仅应该是一个好的思想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好榜样。

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

他还指出,教师要具备“教学相长”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得到更好的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强调实践和创造。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学生个体经验的丰富和扩展,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因此,他强调了实践和创造的重要性。

他提倡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知识,通过探索来创造新的东西。

他还指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还强调了个体差异和多元化。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和不足,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差异。

同时,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

总之,陶行知文集中的经典段落充分展示了陶行知深邃的教育理念。

这些段落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他教育思想的凝练。

它们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是多元化的,应该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的。

我们应该牢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努力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陶行知文集》心得体会(精选15篇)

读《陶行知文集》心得体会(精选15篇)

读《陶行知文集》心得体会(精选15篇)读《陶行知文集》心得体会(篇1)陶行知先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向人类贡献的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教育家。

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大家景仰的"万世师表"。

先生的名言虽然朴实,却极富哲理,并且贴近我们的教育世界,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灵。

先生的"为人、为学、为师" 这六个字不知什么时候已悄然印入我的心田,深入到骨子里,给我强大的精神动力,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为师先为学,为学先为人。

(一)"为人"诚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意即身正才能师为人范。

他道出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

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道德育人;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陶行知主张教师要以身作则,“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

”他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以不倦的教诲,谆谆善诱,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陶行知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一生以身立教,辛勤耕耘,培育桃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是啊!在学生面前,教师是一个榜样,是一本书,是一幅画,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风尚是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

(二)"为学"严谨教师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因此必须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

陶行知文集读书笔记摘抄

陶行知文集读书笔记摘抄

陶行知文集读书笔记摘抄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陶行知文集》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摘抄的一些精彩内容及我的感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无私奉献的教育精神。

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这种纯粹的教育情怀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反思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态度和动机。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真心关爱学生,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

他认为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教育的机会,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而应与生活紧密结合。

比如,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这让我明白了,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价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诚、正直、有道德的人。

在当今社会,诚信和道德的培养尤为重要。

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只有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立足,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又一重要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与学生一起做,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实践。

这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

例如,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验,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陶行知先生对实践和创造的重视。

他认为只有通过行动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而创造则是在实践和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陶行知教育文集原文摘抄

陶行知教育文集原文摘抄

陶行知教育文集原文摘抄摘要:一、陶行知教育文集原文摘抄概述1.生活教育2.教学做合一3.社会即学校4.教学做合一与生活教育二、生活教育1.教育的根本意义2.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3.培养生活力和生活智慧三、教学做合一1.教学做合一的意义2.做是学的中心3.做是学的起点和终点4.做是学的深入和教的发挥四、社会即学校1.学校与社会的关系2.学校所学的东西与社会接轨3.将所学运用到社会上去五、教学做合一与生活教育的联系与促进正文:一、陶行知教育文集原文摘抄概述本文集摘抄了陶行知关于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与生活教育之间的联系与促进的观点。

通过这些观点,陶行知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教育的新思考和新理念。

二、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生活之变化。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旨在培养生活力、启发生活智慧。

生活教育教人做人,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三、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非三件事。

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做是学的起点,也是教的终点。

做是学的深入,也是教的发挥。

这一观点强调了实践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更具实用性。

四、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因为学校里所学的东西都是社会的,为社会的。

学校里所学的东西都要能够运用到社会上去,实现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无缝对接。

五、教学做合一与生活教育的联系与促进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与生活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生活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要立足于生活;教学做合一注重实践,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读陶行知文集心得(精选5篇)

读陶行知文集心得(精选5篇)

读陶行知文集心得(精选5篇)读陶行知文集心得【篇1】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有如下深切感受:一、要用爱心滋润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朴实的语言蕴含着淳朴、真挚的师爱。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我要像陶先生那样,用伟大的爱心去滋润无数颗童心,培养出无数颗爱心。

爱师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情感。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很爱学生,爱成绩优秀的学生,爱乖巧听话的学生,爱漂亮、可爱的学生……可是比比陶先生,觉得自己太渺小了。

陶先生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

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做到了“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

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褒贬之,把“差生”视为“朽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例如我所教学的班级有个学生叫陈小东同学,他特别调皮,谁都不愿意和他同桌,但我知道这样的学生如果调皮就一顿呵斥,或者简单粗暴的教育或者挖苦只会适得其反,使他的逆反心理更强,而我在课堂中总是树立他的自尊心,让他知道自己也是有优点的同学并不是什么都是缺点,然后我注重鼓励他发扬优点逐步改正缺点,现在他比以前进步多了。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

即老师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师也想到了。

教师要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

当然,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

陶先生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看到学生出现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江安镇南城小学徐万洁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是陶行知这位中国教育家教育践行的真实写照。

读了陶老的文集,“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的教育思想让我受益颇多。

这位教育家的真知远见,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教育新理念。

一、生活教育
陶老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它是陶老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陶老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只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

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生活教育其实也是在告诫我们,教育要为生活服务,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

反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教育,反对纯知识的教育,这正是我们语文的大教育观的精髓。

我敬佩陶老的精辟与深刻。

陶老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树立大教育观,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

小到拼音字词,修辞手法,大到句段篇章,研究学问,都不是单纯的为知识而学习知识。

所谓学以致用也是这个道理,生活就是一个大讲堂,我们要从生活中获取于我们有用的部分,摒弃糟粕,取其精髓,再去发扬光大,才会让我们的语文更具独特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不能单一地让他们以考试为目的去死读书,老师更不能以分数高低来判定学生。

我们的教育不能禁锢学生的发展。

所以我们推崇生活教育,教人做人,教人生活。

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注重健康的教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地学习。

“生活教育”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何等重要?
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做中学”的灵魂。

做就是行,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手的操作和心的跃动,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条件。

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验证或是改变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获取的知识,会为孩子创造出一片更具生机的学习天地。

正是有了“亲知”,才有爱迪生方面的电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我们要像爱迪生母亲宽待爱迪生那样,要像利波老板宽容法拉第那样……为孩子提供“亲知”的广阔天地,让孩子在爱的力量中成长,教育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在做中学,强调的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己去寻找和发现。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就要引领孩子们去探寻知识,主动去获取知识,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实践出真知。

正是有了老师的放手实践,才能让学生体验出真知,正是有了孩子们自己的操作,才会形成孩子们自己的知识。

三、教学合一
“教学做合一”,用陶老的话来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学做是同一件事情,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从先生对学生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关系说,做便是学。

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

”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陶老所说的“做”,是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心与劳力脱节。

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

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教学一方面要教师负责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用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培养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自己去探求知识。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让教学推陈出新,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是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尽好教师职责,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带着一颗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在实践中去解读陶老的教育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