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海洋生物变化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海洋生物变化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作者:胡志鹏

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学号: 5140809039

摘要:本文对海洋生物与海洋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作了较详尽的论述,其中包括污染物的海洋生物学过程、海洋生物对污染物分布和归宿的作用以及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此外,作者还就知何保护海洋环境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时常在说我们人类的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比如我们的工厂直接排放的污水,比如我们的轮船所泄露的原油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再比如我们的对海底资源的开采业造成了很多的环境破坏。海洋的环境破坏会对生物的数量造成一定损伤,但是,这些都是直接的影响,我同时还对海洋的生物进行了捕杀和狩猎,那么海洋生物的数量锐减和种群环境失衡会不会反过来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呢?

海洋对人类现代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福利需要方面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

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海洋开发热潮也日益高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

因此,开发海洋就必须保护海洋,开展海洋生物与海洋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调查与

研究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其成果不仅能为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而

且可为其未来作出有效的预报服务.本文就海洋生物和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作一概述,为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1.1污染物的海洋生物学过程

海洋生物对污染物的首要作用是摄取,包括吸附和吸收两种情况.吸附是物质结合于体

表细胞壁的过程,既有可逆的物理吸附,也有可逆性较小的化学吸附.吸收则是污染物穿过

体表(通过鳃、消化道的壁)进入体内,主动或被动地转移(经血液、血淋巴的循环)到其

它组织和器官的作用.

生物通过被动机制吸附并结合于细胞表面的金属量,比通过代谢或依靠能量作用所吸收

的金属量少得多.吸附污染物的多少,与生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比例有关,个体小的生物

如浮游植物比表面较大、代谢率高、吸附量也多,而且在较短时间内(从几分钟到几小时)

即可达到平衡,浮游动物的平衡时间也较短(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一般每单位时间内污染

物的穿透量是表面吸附量的函数.生物的生理状况、生活周期、摄饵习性和种群密度等对吸附作用会产生显著影响.如活的比死的刚毛藻能更有效地吸附甲基汞、生物种群密度大吸附量就相对的少.水的pH值、硬度、温度、盐度、水中通气情况、生长调节物质、有机物、

污染物在海洋中的第二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积累,它取决于生物对污染物的同化效

率、浓缩程度、急性或慢性污染作用等因素.例如,短期严重污染时,污染物的浓度较大,

从水中浓缩是积累的主要途径,这在低营养阶层的生物特别明显,如聚球藻对金属的积

累24小时就可达到平衡,并且其积累程度与溶解的金属浓度成比例.如果是长期轻度污染,

则摄饵是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的基本途径,特别是处于营养级顶端的海洋生物,污染物沿食

物链转移占绝对优势,如海鸟对DDT的积累等.

不同生物对污染物的浓缩程度不同,如贻贝和多毛类浓缩多氯联苯的系数分别为390和3830.浓缩系数受脂肪含量的影响,而且一年中不同时期的浓缩系数也有很大差别.有的生

物浓缩污染物的系数很高,如挠足类、鱼类和裸鳃类软体动物浓缩磷的系数分别为2.4lX 106、2.66xlo6和6x10吕.同是软体动物,扇贝、牡蚜和贻贝浓缩镐的系数各为 2.26火10.3.18xl.‘和1.0x106.因此测定生物的污染物含量,可作为评价海洋环境质量和海产品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污染物在体内的平衡因生物而异,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至于生物放大(如甲基汞)一般存在于有食物链关系的生物中,但也有污染物在食物

链中逐级减少的情况,例如砷在藻类、螺和绘鱼中的含量分别为119.1、39.1和1.13群2,/9。污染物在海洋中第三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向体内各器官的转移分布.由子生物内环境的特

点及代谢的变化,各种污染物在体内的分布并不一样.例如,对脂类有较强亲和力的有

机氯,主要贮存于脂肪组织中,铜和汞主要与蛋白质的琉基结合,锌和锡主要与亚胺哇结

合,钻的结合则与氨基酸有关,这些物质在软组织中较多,钙和铭主要积累在海洋动物的骨

骼或介壳中.污染物在体内的分布变化,反映了生物对污染物的代谢和转移情况,可用作评

价环境污染变化的依据.例如,当汞主要分布在鱼的肝和肾中时,表明水体正在受到汞的污

染,若发现肌肉中汞的含量较高时,表示水体中汞的污染已减轻,鱼在不断地把汞排出体

外.污染物在体内各器官的分布,还因生物种类不同而异.例如,铅在加州海狮、紫贻贝、

巨鳌虾和沙蚕中分别分布于骨骼、肾、鳃和表皮中,这种情况对水产品的加工利用具有参考。

1.2海洋生物对污染物分布和归宿的作用

海洋生物对污染物分布和归宿的反馈作用,包括生物之间、生物和水与碎屑(含溶解性

有机物)之间的物质交换及一定水平或垂直距离上的载带.生物对污染物转移与解毒的机理

本质上决定于能量,但有时这种过程可因纯粹物理的或化学的过程而促进或加强,如股流扩散、潮汐交换、海流运动或溶解、络合、沉降等,从而使生物学过程转移和搬运污染物的速度与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速度不相上下,构成了海洋中的一个快速运转系统.

(一)生物运动对污染物的转移

生物主动或被动地水平运动,可把污染物载带到很远的地方,有的长达数千公里,如鱼

类的徊游、海鸟的迁徙或人类对海洋生物的捕捞等.这种搬运对半衰期长的污染物很重要,

估计以这种方式搬运的生物量每年可达60xlo7t.被污染的浮游生物在海区可漂移一定的

距离,马尾藻和水母还能远距离地载带污染物海洋生物的垂直游动,可从每天的数米(浮

游植物的沉降速度)到达千米的深度(深海鱼类的徊游)运4000一5000m,底栖动物的幼体也能垂直弥散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食物链甚至可向下搬游泳力强的生物如乌贼,既能远距

离游动,又能垂直下游到很深的水域,这类生物转移污染物的潜力也不能忽视.

(二)食物链传递对污染物的转移

食物链传递是污染物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海洋生物经滤食或捕食摄饵的逐级作用,可

将污染物高度地浓缩于最高食性层次的生物中.如大家熟知的例子,美国长岛河口区水中DDT的浓度为..Oo005mg/L,浮游生物的含量为0.04mg/kg,经食物链了个营养级的递

增,到最高食性层次鸥鸟时的含量达75.5mg/kg,相当于水中浓度的151万倍.一些食腐的

和深海悬浮索饵的动物、深海底栖鱼类和底栖动物的幼体,都能把污染物载带到上层水域或转移到较高层次的食物链,因此对污染物的再分布起了重要作用.

(三)生物沉积对污染物的转移

生物沉积作用对污染物的转移也有很大的影响.摄食粪粒和沉积碎屑的底栖动物,可将

浓缩了的各种污染物经排粪、蜕皮、产卵、分泌粘液和足丝分泌等排出体外.另外,生源性

颗粒、细胞或碎屑的溶解渗出和尸体的自溶作用等释放的污染物,通过沉积作用也能转移到很深的水域,从而促进了污染物在底栖边界层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沉降中的生源性颗粒和

碎屑,还能把多种污染物不断地释放到各水层中,进一步扩大污染的范围.上述诸因素的重

要性决定于生源性颗粒和碎屑的产生率、沉降率和污染物的浓度等.3期王明俊: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质量I

(四)微生物降解对污染物的转移

海洋生物转移污染物的又一重要方式,是通过水域中特别是沉积物中微生物的降解使污

染物的毒性降低、污染程度减弱变成无毒或消失的自净作用,加速了这些物质在环境中的再循环和再矿化,这是因为微生物具有高效的分解有机物或转化重金属化合物的酶系.例如,

沉积物中的微生物是促使汞甲基化的主要原因;氧化菌能造成硫化氢的还原环境,从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