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合集下载

《旅游心理学》教学课件第2章

《旅游心理学》教学课件第2章
物的形象进一步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
3、思维
(1)概念:
思维是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 物本质特征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2)类型
根据思维活动的形式,
根据思维的品质,
① 形象思维:
① 常规思维:利用已获得的知识
是指利用直观形象对事物 和经验,依照原来的模式所进行
3、经验效应 经验效应指的是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
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
4、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社会上部分人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
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感觉阈限:能够引起感觉持 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3)旅游感觉的应用
视觉应用 嗅觉应用 听觉应用 触觉应用 味觉应用
2、知觉 (1)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 体反映。
思考: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2)知觉的特征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解释性 知觉的恒常性
《旅游心理学》
课件制作人:唐秀丽 2021年6月
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
第一节 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一、旅游者的感性认识阶段 1、感觉
(1)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2)感觉的特征
感觉的适应性 感觉的对比性 感觉的补偿性 感觉的联觉性
包括:识记、保持、提取
(2)类型:
① 根据记忆的内容 形象记忆 情感记忆 逻辑记忆 动作记忆
② 根据记忆时间的长短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3)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
➢ 记忆的目的性 ➢ 记忆的理解性 ➢ 记忆的活动性 ➢ 记忆的系列位置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旅游者的知觉课件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旅游者的知觉课件

该对象的知觉仍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大脑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对感觉信息进行修正。
知觉的生理机制
神经元
神经元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位,通过 突触传递信息。多个神经元共同作用 ,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实现对感觉 信息的加工和整合。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处理高级认知功能的主要 区域,包括感觉、知觉、思维、记忆 等。不同区域的大脑皮层分工不同, 共同协作完成复杂的知觉过程。
总结词
旅游者在知觉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情感和情绪的影响,对信息进行情感性的评价和判断。
详细描述
旅游者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对其知觉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当旅游者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 可能更加关注旅游产品的积极方面;而当旅游者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可能更加关注旅
游产品的不足之处。这种情感性偏差会影响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和评价。
知觉与旅游体验
知觉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
旅游者的知觉对其在旅游过程中的体验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知觉体验能够增强旅游者的 满意度和愉悦感。
知觉的持久性影响旅游回忆
旅游者的知觉不仅在旅游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且在旅游结束后仍然影响着他们对旅游经历 的回忆和评价。
知觉的偏差影响旅游体验
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旅游者的知觉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旅游体验, 如对旅游设施的不满、对导游服务的不满意等。
知觉的特性
01
整体性
人们总是将感觉信息整合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的各个部分,这是因
为大脑倾向于将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形式。
02
选择性
人们在面对大量感觉信息时,会选择性地注意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
这是因为大脑无法同时处理所有信息。Fra bibliotek03恒常性

第2章 旅游知觉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第2章 旅游知觉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2.1 旅游知觉概述
• 2.1.4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2)主观因素
• (1)兴趣 • (2)需要动机 • (3)个性 • (4)情绪 • (5)经验
2.1 旅游知觉概述
• 2.1.4旅游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影响人对时间估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 (1)活动的内容 • (2)情绪和态度 • (3)时间标尺的利用。
旅游心理学
第2章 旅游知觉
2.1 旅游知觉概述
• 2.1.1感觉的特性
–1)感受性 • (1)绝对感觉阈限 • (2)差别感觉阈限
–2)适应性 –3)对比性
2.1 旅游知觉概述
• 2.1.2旅游知觉的特性 • 旅游知觉是指旅游者为了赋予旅游环境以意义而解释
感觉印象的过程。 –1)旅游知觉的选择性 •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 (2) 对象的运动 • (3) 对象的组合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2.1 旅游知觉概述
• (6)习惯定向 • (7 )假定相似性偏见 • (8)行动者──观察者偏见 • (9)错觉思维
2.2 旅游中的社会知觉
• 2.2.2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就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
2.2 旅游中的社会知觉
• 2.2.3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 己心理状态的认识。 –1)生理的自我 –2)社会的自我 –3)心理的自我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29页
分析提示
这个案例说明知觉恒常性的形成是经验 的结果。当现实距离超过了这些土著人的通 常经验的范围后,他们就没有正常人在这个 距离上所具有的知觉恒常性。相信如果他们 走出森林,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这 方面的事物,就会逐渐建立起这种知觉能力。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 觉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9页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二节 知觉的的心理定势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9页
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概念 二、知觉的特性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29页
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
一、首因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刻板印象
心理定势指人 在认识特定对象时 心理上的准备状态 ,即心理上的定向 趋势。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29页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 人们在首次接触某种事物时所形成的印象。
时间
速度
舒适度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29页
三、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三)旅游者对旅游巴士的知觉
下列因素影响旅游者的知觉印象:车窗的宽敞程 度,座椅的舒适性,车上减震装置的性能,车上视 听系统的效果如何,车上是否配有导游员,导游员 是否提供优质服务,等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PPT课件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PPT课件

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 征,就象月晕一样,由于光环的虚幻作用,使人看 不清其真实面貌。晕轮效应可能从对象的某种特征 推及出美化或丑化、夸大或缩小整体特征。
“一叶障目” “100 – 1 = 0” 特点:从内容上由于对对象部分特征印象深刻,从 而使着部分印象泛化为全部印象。
4 情绪和情感
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除上述外,人的个性、经 济收入、年龄、性别、职业、社会阶层、态 度、信仰等也都会对人的知觉产生影响。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
一、首因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经验效应
三、刻板印象
心理定势指 人在认识特定对 象时心理上的准 备状态,即心理 上的定向趋势。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四、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知觉
通常,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主要受下 列三个因素的影响:旅游景观、旅游设施和旅游 服务。
旅游景观
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
三、经验效应
经验效应是指人们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 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p46)
“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四、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呆板、机 械、没有变通的印象。刻板印象不是一种个体现 象,而是一种群体现象,是对某一群体的共同看法 和印象。
1 旅途要快
2 游览过程要慢
3 旅游活动安排要准时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类型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形状知觉、大小 知觉、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
3.运动知觉
精品文档
(三)知觉的特点 1.整体性 2.选择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精品文档
三、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2.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
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精品文档
第一节 旅游感知觉概述 第二节 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精品文档
第一节 旅游感知觉概述
精品文档
一、感觉及其特点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类型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肌体觉 )
(一)第一印象 (二)晕轮效应 (三)刻板印象 (四)心理定势
精品文档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精品文档
一、对旅游时间与季节的知觉 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一)阻止作用 (二)促进作用 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四、对旅游景点及设施的知觉 (一)安全 (二)速度 (三)服务水平
精品文档
(1)图形错觉 (2)形重错觉 (3)大小错觉 (4)时间错觉 (5)运动错觉 (6)方位错觉
精品文档
第二节 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
精品文档
一、人际知觉及其途径
(一)人际知觉的概念 人际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二)人际知觉的途径 1.仪容 2.表情 3.角色
精品文档
二、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1)对比鲜明的 (2)运动变化的 (3)旅游对象的组合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旅游者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旅游者知觉

第二章旅游者感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心理认知过程所包含的内容2、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及其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理性认识感觉、知觉的能力,能够科学地看待人的心理认知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和知觉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感觉的概念、分类及规律,知觉的概念和特性,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难点:知觉的特性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PPT演示,课堂讨论新课导入:第一节感觉人类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以认知过程为基础的,而感知觉是认知过程的开始。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识和审美判断,也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的,不同的人面临相同的风景会产生不同的旅游感知觉反应。

因此,要理解人们的旅游行为,就要首先懂得感知觉。

旅游经营者做广告,搞宣传,及旅游产品开发,实际上都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感知觉进而影响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评价及旅游态度。

一、感觉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到“感觉”这个词,如“我对他的感觉不太好” “我感觉完成这项任务挺困难的”等等,这里的“感觉”的意思是“觉得” ,与心理学的专有名词“感觉”的意思并不相同。

1.感觉的概念:在心理学中,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功能感觉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通过感觉,人们既能认识外界事物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属性,也能认识自己机体的状态,如饥、渴等,从而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借助于感觉获得的信息,人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世界。

其次,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

实验表明,在动物个体发育的早期进行感觉剥夺,会使动物的感觉功能产生严重缺陷;人类也无法长时间忍受全部或部分感觉剥夺。

感觉剥夺会使人的思维过程混乱,出现幻觉,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还会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3、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和皮肤感觉(触觉、温度觉、痛觉);内部感觉是由来自身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等感觉)(1)视觉:很多商家在广告设计、营业场所的设置及产品包装上·都非常倚重视觉因素。

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二、旅游感觉的基本规律
1.旅游感觉的适宜刺激
适宜刺激是指对特定感觉器官的特定性质与特定程度的刺激。


2.旅游感觉的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在旅游过程中,由于某种刺激持续作用于旅游者 的感官而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旅游感觉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旅游感觉相互影响,从而使旅游者对 某种感觉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旅游者的感觉内容也包括对物和对人的感觉两个方 面。 对物的感觉既包括对与旅游者食、宿、行、娱、购 等相关的景观环境及各种配套设施等产生的感觉。 也包括对各种旅游规章制度、政策方针等产生的感 觉。 对人的感觉包括对旅游从业人员和对其他旅游者的 感觉。 (三)旅游感觉的特点 直接性、个别性




2.内部感觉 (肌体感觉) 是指来自肌体内部的刺激直接作用于内脏器官所产 生的各种感觉。 3.本体感觉 是指由于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或位置的改变所产生的 感觉。 (二)旅游感觉的含义 作为感觉的特殊领域与内容,旅游感觉是旅游者在 旅游活动中,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的反映。 【请思考】:通过2-1案例分析什么是旅游感觉? 旅游感觉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类型?
2003年6月16日,著名喜剧演员赵本山被沈阳市人 民政府正式特聘为沈阳旅游“形象大使”。著名演 员的广泛影响力以及浓厚东北文化特色的影视作品 是其当选旅游形象代言人的主要原因。赵本山担任 旅游形象大使后,刘老根大舞台被定为沈阳市旅游 定点演出场所。由赵本山及辽宁民间艺术团合作, 向国内外游客推介“二人转之旅”这一全新的旅游 产品。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的旅游形 象大使选拔活动。例如,桂林的“刘三姐”旅游形 象大使选举,上海的旅游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大湘 西旅游形象大使等。也有类似聘请赵本山这样的名 人做形象大使的。如,牛群受聘任首位安徽“旅游 形象大使”。显然,国内旅游已进入到轰轰烈烈的 形象代言人时代。

第二章旅游者感觉和知觉

第二章旅游者感觉和知觉
第二章旅游者感觉和 知觉
二、人到底有多少种感觉?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
三、具体感觉解析
1、视觉
(1)适宜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
长380nm(毫微米) -780nm之间的电磁振荡, 即可见光谱。
(2)视觉经验
可见光谱具有三维特点: 波长、强度和纯度
视觉经验: 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3)色调及心理联想
是否为正圆呢
Muller-Lyer illusion
幻觉:在没有刺激作用时,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 觉。
七、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他人、自我、角色等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一些效应
社会知觉效应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
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
(4)视觉中的空间因素
1、视觉对比
现细腻安静的氛围 画面的生动活泼
2、马赫带 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
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 的线条。
3、视敏度
(5)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视觉适应 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
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
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
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3、社会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或人产
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over
Thank you
谢谢观赏
超过这个限度,就是记忆中的体验或同钟表、日历等所衡量 的时间比较的结果,叫做时间记忆。

第二章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第二章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旅游知觉 是指直接作用于 旅游者感觉器官 的旅游刺激情境 的整体属性在人 脑中的反映。
二、旅游知觉及其特征
(一)旅游知觉的选择性
所谓选择性,就是指从众多的事物中选择反映一 定的对象,而对其它的对象则不留意,就是说旅游 者往往对注意或知觉到的对象是清晰的、有意识的, 而对其背景是模糊的、甚至是无意识的。
一、感觉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一)感觉是什么?
1、觉得,认为。 【示例】: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
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接触事物所产生的知觉。 【示例】:毛泽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有一
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 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 中国 人民从 此站立起来了。”
2、感觉后象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我们对刺激的
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 时间。后象有正、负两类之分。 3、感觉适应
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 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 3、感觉对比
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
哈尔滨街景
(四)直觉、错觉、幻觉
1、直觉: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
很多游客选 择除夕到寒山寺 听钟声。听一听 钟声,念一念佛 经,用最纯净的 心灵,来迎接新 的一年。
(三)感觉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用颜色就可以激发干劲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现象:
1、感觉的相互作用 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如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看见 黄色产生甜的感觉,看见绿色产生酸的感觉。

A、理解使知觉更为深刻: B、理解使知觉更精确: C、理解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旅游心理学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雪 地 中 的 狗
知 觉 的 理 解 性
影响旅游者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 经验: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 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 语言:在知觉环境复杂、陌生或者知觉对象特征 不明显的情况下,他人使用语言进行指导,可以 补充知觉的内容,引导知觉的过程,使人们迅速 获得完整的知觉印象。 • ‚知觉失真‛或者‚知觉歪曲‛ :旅游者在理解 知觉对象时,有时只会重视它的某些特征,缩小 甚至完全忽视另外一些特征,从而形成与实际情 况不相符的知觉印象,即‚知觉歪曲‛。 • 人们通常说的‚月是故乡明‛就存在知觉歪曲的 因素。旅游者往往根据自己的旅游需要、动机、 偏好、目的等因素,有选择地感知与理解旅游活 动中的各种信息。
(二)知觉理论
•布鲁纳和格雷戈里——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知觉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刺激形成假设、 期望或图式,再将现实刺激与记忆信息相结合的一种再 造 –在大草原上,突然看到天空有一个飞翔的物体,你会 认为是什么? 飞鹰?塑料袋?
•吉布森——知觉的刺激物说理论
知觉不需要知识经验的作用,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刺激物 产生知觉经验
1.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性,使对物体的感受 性交替而短暂的下降 2.由于有机体的机能活动的节律性引起 一般地,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 ~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10~12岁的儿童可 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 稳定性。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人 像 与 花 瓶
双 关 图 形
画中画
爱因斯坦和洗澡的女人
女 人 花
树叶还是人体
玫 瑰 花 还 是 一 对 情 侣
几只鹿?
影响旅游者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第2章 旅游者的感觉与知觉ppt课件

第2章 旅游者的感觉与知觉ppt课件

(三)嗅觉
气味可使情绪激动,也可使情绪缓和。
《华尔街日报》报道:令人喜悦兴奋的香味使人延长在商店闲 逛的时间。
有报告指出,马里奥特饭店门厅走廊发出来的扑鼻香味,可以 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
一项研究表明,有香味的娱乐场所的投币机的使用增加了 45%。
第二节 旅游者的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 体的反映。
知觉规律 (1)接近律
人们对知觉场中客体的知觉,是根据它们各部分彼此接近或邻 近的程度而组合在一起的。各部分越是接近,组合在一起的可 能性就越大。
(2)相似律
人们在知觉时,对刺激要素相似的项目,只要不被接近因素干 扰,会倾向于把它们联合在一起。换言之,相似的部分在知觉 中会形成若干组。
(3)闭合律
(2)告诉顾客他还需要等多久。
不确定的等待使顾客不能形成对等待时间的合理期望,会使顾 客产生焦虑与不满。使客人明确还需要等多久,使他相信到某 一时刻等待就会结束,就能够有效地消除其顾虑。 David Maister在其关于等待心理的论文中指出,一些餐厅甚 至故意告诉顾客需要等待很长时间,这样当实际的等待时间比 被告知的时间要短时,顾客就会高兴。
选择( 1 )的人,很多是对自己的健康没有信心,或是处于不具道德感,但是容易流于固 执。
回答( 4 )的人较知性,脑筋灵活且容易涌现出栩栩如生的想 像。
选择( 5 )的人则是有不满足感的人,对什么事情都觉得无法 落实。 回答( 6 )的人和周围的人处得并不怎样好,喜欢变化或是想 要事情有什么转变,对于社会总有些不满而陷于进退维谷之境。
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 ,需要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 ,以便 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

旅游心理学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2)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3
二、 知觉的过程
知觉链的定义:知觉过程通常被视作一条紧密衔接的锁链。 这条锁链从客观事物延伸,通过我们每一个知觉者,然后再 回到客观事物中去。
知觉链的组成:五大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个人形成正确 知觉不可或缺的要素。第一个环节是客观环境。第二个环节 是中介物。第三个环节是客观事物作为刺激物与人的感觉器 官相互作用的过程。第四个环节是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系 统向大脑传递各种信息的过程。第五个环节是大脑对传入到 皮层相应投射区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过程。
4
…信息 …信息
【例】旅游知觉的过程

注意
解释
意义
输出 (反应)
…信息
态度
学习


旅游行动 旅游行动 旅游行动
5
三、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 知觉的整体性
旅游知觉的整体性指旅游者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 够把由多个部分和多种属性构成的旅游刺激物知觉为一个统 一的整体方面的特征。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的知觉研究发现,个 人在对来自客观事物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整合时,通常遵循 以下四种基本规律。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知觉选择性是个人的一种感知防御形式。 个人通过主动的知觉选择,可以排除那些非本质的、无关 的、或从个人角度、文化角度出发难以接受的事物。与此 同时,由于人的感官功能有限,个人能够同时清晰感知的 事物很少,而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交织共存,只有发挥知 觉的选择功能,才能使知觉过程顺利进行,保护自己的身 心安全。
综观知觉的基本特征,作为旅游从业者,我们应该 能够从中找到很多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心理 规律。旅游从业者应该尽量使每一个工作环节,从 资源开发,到接待服务,都符合旅游者的知觉规律, 吸引他们的注意,引导他们的知觉方向及过程,力 争使自己的旅游产品与服务给旅游者留下最清晰、 深刻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第一节 旅游感知觉概述 第二节 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第一节 旅游感知觉概述
二、知觉及其特点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类型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形状知觉、大小 知觉、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
(三)错觉
1.错觉概念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2.错觉产生的原因 3.错觉的种类
(1)图形错觉 (2)形重错觉 (3)大小错觉 (4)时间错觉 (5)运动错觉 (6)方位错觉
第二节 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
一、人际知觉及其途径
(一)人际知觉的概念 人际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3.运动知觉
(三)知觉的特点 1.整体性 2.选一)客观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2.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
(1)对比鲜明的 (2)运动变化的 (3)旅游对象的组合
3.刺激物的反复出现
4.旅游者的生理条件
(二)主观因素 1.需要和动机 2.兴趣爱好 3.情绪 4.游客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人际知觉的途径 1.仪容 2.表情 3.角色
二、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一)第一印象 (二)晕轮效应 (三)刻板印象 (四)心理定势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一、对旅游时间与季节的知觉 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一)阻止作用 (二)促进作用 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四、对旅游景点及设施的知觉 (一)安全 (二)速度 (三)服务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