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新潮小说——八九十年代小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童的创作
苏童这个时期的“枫杨树乡村”系列作品充满极强的 形式主义色彩。在历史与现实、城市与乡村的巨大叙 述空间里,通过展现发生在枫杨树这个神秘的乡村的 种种事件,回溯生命的源出形式,以此再现历史的另 一种真实状态,揭示人性面对历史、 面对灾难时的惶惑与无助。主要 有《1934年的逃亡》、《飞越我 的枫杨树故乡》、《罂粟之家》 等。
2.新历史主义长篇小说
八九十年代重要的新历史主义长篇小说主要有格非的 《敌人》、《边缘》,苏童的《米》、《城北地带》、 《我的帝王生涯》,叶兆言的《花影》、《1937年的 爱情》,以及由苏童、格非、北村、赵玫、须兰五人同 时创作的同题小说《武则天》等。 这些长篇小说以较大的规模和更加深入的视角,致力于 探究历史的“真相”和人物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的命运, 体现了作家们对人性和人类存在境遇的重新思考与进行 文本化归纳的倾向,即“将纵向历史共时化,把历史压 缩抽取为文化、人性与生存的内容”。 通过特定的历史情境表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人性的丰富 内涵,这是80年代中、后期新历史主义小说大体一致的 倾向。表现在这些小说中的历史是小说家们某种“历史 想像”的产物,他们也在这种“想像历史”的活动中努 力表达着自己所理解的真实的历史。
3.刘索拉、徐星等人的心态小说创作
他们延伸了心理小说的视线,更多地从成 长的层面和人物内心情绪变动的角度对年 轻一代的文化心理进行刻绘,不再将特定 的社会历史造成的人的性格畸变和人性扭 曲作为中心主题,而是转向了当下社会中 青年人在成长当中的困惑与苦恼,表现他 们在寻找自我、实现自我过程中的迷失与 皈依。
徐星同样把目光对准城市青年的生活状态和 心理结构,力图反映他们在成长中的一些共 性问题。《无主题变奏》中第一次在新时期 文学中出现了“多余人”形象,把社会生活 的荒谬性通过现代主义手法内化为人物自身 存在的主体荒谬性,主题表现为“一种对存 在、对人生、对青春以至对自身的整体荒谬 感”。
二 、“先锋派小说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被誉为“第一次看到的真正 的中国现代派文学作品。小说表现了音乐学院里的一 群青年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剧烈的心理冲撞以及在躁 动不安的心灵状态下他们对自我角色所进行的种种思 考与尝试。 其他尚有《蓝天绿海》 、《寻找歌王》、《多余的故 事》、《最后一只蜘蛛》等。 刘索拉的小说创作融会了西方现代主义中的滑稽感、 荒诞感以及存在主义式的无可归依感,抒发现代青年 人面对人生和社会时产生的种种精神症状。用情绪的 流动来贯穿文本的全程,这使得她的小说呈现出一种 接近于无框架式的结构形态。
格非的创作
格非的中、短篇作品实验色彩依然十 分鲜明,大多以诗化、玄奇的语言描 写某一种生活状态与情绪体验。短篇 代表作有《褐色鸟群》、《傻瓜的诗 篇》等。 发表于1990年的《敌人》,是格非的也是新时期“先 锋派小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标志着“先锋派小说” 的创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部作品继承了他中、短篇小说的语言和结构特点, 并借用家族小说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作家为精神 作写照的载体,从而达到心灵的底部和细微之处,揭 示了恐惧、绝望、孤独这些沉埋在人性深处的精神思
孙甘露的小说创作
孙甘露的小说创作有着鲜明的诗化的特点,文 本表面朦胧晦涩,极力拉开与读者传统的接受 方式的距离,制造新颖的阅读载体,达到生疏 的、奇异的审美效果。代表作有《我是少年酒 坛子》、《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 女人猜谜》、《岛屿》、《仿佛》《夜晚的语 言》以及长篇小说《呼吸》等。
2.王蒙小说创作的文体探索
王蒙新时期较早的文体探索集中表现在所谓的“老六篇”中,即 《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布礼》、《蝴蝶》与 《风筝飘带》。大体上都是采用意识流手法,从人物的内心出发, 展现他们的心理活动。(p170) 小说《春之声》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史意义: 首先,在现实主义精神与现代主义手法的结合上,王蒙采用了民 族化、本土化的立场,在集中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的前提下, 对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手法积极、大胆地加以应用。 其次,在心理刻画与环境描绘的成功结合上,成为 “中国式现代 派小说”的美学规范和新时期文学的宝贵资源。 再次,在思考社会现实的同时,小说面向历史与未来,既有冷峻 的反思,又有热切的展望,传达出来的情感十分丰富、真挚。
3.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基本特征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它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把握截然不同 于前此的小说形态,具体有以下的表现: ①这些小说不再沿用传统的宏大叙事,而是将视角下移, 多从家族甚至精神个体的心路历程来再现历史的真实情境, 即由英雄的历史观转向了人性的历史观; ②小说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切割、细化历史的趋向,历史 不再作为一个逻辑严密、过程完整的整体出现,即是说作 家们对历史的理解具有了个人化、随机化、感性化的特点; ③在认识、表现历史的过程中,作家们不再操持一种先验 的启蒙理性,而是更多地将历史视做人性、文化、美学价 值的复杂载体,即削弱了对历史认知的工具理性,力图还 原历史自身的审美价值。
1.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小说
主要包括《状元境》、《追月楼》、《半边营》、《十字 铺》、《桃叶渡》以及《枣树的故事》和发表于1994年的 《花影》等 。 这些作品把情境设置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在历史的风云 流转中刻画人性的微妙变化与生动的情感形态,艺术地再 现那些过往的真实情态;同时,这些作品又不为宏大的历 史所压制,而是采取了鲜活的文化或者人性视角,从容地 讲述在颠簸飘摇的环境下人心深处的每一丝细微的悸动。 首先,作家对历史主体有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历史首先应 该是平凡人的历史。如张二胡(《状元境》)与丁老先生 (《追月楼》)。其次,作家有意识地对历史的必然逻辑 进行解构,人物命运常常发生戏剧性的转变。再次,作家 屏除了笔下的启蒙主义激情,以平实、淡然的笔致细细描 摹人物的生存状态与文化心理。
3.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
1989年前后,随着新时期文学的某种转变, 先锋小说的本体形态也随之转化,先锋小说阵 营在此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其中,一些 作家继续把文本实验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兴趣 和旨归,另一些作家则对自己的创作观念进行 了一定调整,更多的注意文本所要面对的现实 生活,使得他们的创作具有了更加开放的状态 和开阔的视野。
余华的创作
余华在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创作是当时先锋派小说
的高峰之一,至90年代,余华在长篇小说领域为先锋 小说的发展贡献尤巨。从《呼喊与细雨》、《活着》 到《许三观卖血记》,他在小说艺术上的探索逐步深 入与推进,小说形式也逐渐走向成熟。 此时,余华的作品已经与此前的先 锋派作品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再专 注于形式实验,而是将重心转向了 对现实人生的深沉与博大的思考。
洪峰是这一时期“先锋派小说”的另一个重镇。 1986年发表的《奔丧》描写了面对死亡时人们复杂 的心理,从深层意识的角度对人性进行细致入微的体 察,由此达到对生命与死亡的全新认识,其文化和哲 学意味十分明显。其创作主题为“借纸笔以悟死生, 以看清人 的处境,以不断追问那个俗而又 俗却万古难灭的问题——生之意 义”。另有如《瀚海》和《极地之 侧》等。
第二,由于历史观念的变化,这些小说对历史的讲还 方法也有别于其他历史题材的小说。一方面,这些作 品不再侧重表现人物的外在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历时 性结果,而是把笔致转向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物 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发生的心灵嬗变;另一方面,它 们不再采取完全认同于历史必然逻辑的立场去评判、 分析人物的行为,更多的是站在人物自身的立场上客 观地讲述人物心灵变动的每一个细节,揭示他们独特 的情感逻辑与思维方式。 第三,在小说文本的呈现方式上,作为现代主义文学, 这些小说在形态、结构上都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或革命 浪漫主义小说有着很大的差异。新历史主义小说不再 以模仿论、再现论的观念为指导,而是充分发挥创作 主体的能动性,超越主流意识形态对历史的政治化、 功利化理解,形成自己对历史的非决定论的理解与阐 释;在叙事方法上,这些小说以隐喻、寓言、荒诞、 戏拟、反讽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建构起完全不同于 传统小说的小说体式,达到对历史的当下理解。
80年代小说
一、 “中国式现代派小说”
在新时期文学开端期,一部分作家以中国式 的文学观念为本位,大胆地吸收、借鉴西方 现代主义的创作观念及创作方法,在融会中 西两种文学形态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强烈 民族色彩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其中的小说 创作被称为“中国式现代派小说”。
1.“中国式现代派小说”的两个派别
1.滥觞期(1984~1987)
1984年,马原发表的一篇实验色彩相当浓烈的作品《拉 萨河的女神》,成为“先锋派小说”的先声。 马原的作品在形式上第一次把叙事放置在故事之上,突出 地强调叙述者对文本的调控功能,由中国小说传统中的 “故事中心’’演化为“叙事中心”, 是对中国小说观念的一次巨大的突破和 创新。同时,在小说的深层内涵上,它 汲取了拉丁美洲文学的魔幻现实主义风 格,注重从边域民族的生活中寻找民族 文化的灵性所在。马原的重要作品还有 《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船》、 《上下都很平坦》等。
2.壮大期(1987~1990)
在马原、洪峰(还应包括残雪等人)等“先锋” 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先锋派小说” 于1987 年达到辉煌,涌现出孙甘露、余华、苏童、格 非、残雪、北村、潘军、吕新等许多新的先锋 派作家,创作形态也精彩纷呈,为以后的现代 主义文学发展留下了许多的成功范本和经验模 式。
一是以王蒙、宗璞、谌容、张辛欣等为代表的心理小 说派。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基础之上,独辟蹊径地将西 方现代派的内视角引入自己的创作,力求细腻、真实 地再现人物的隐秘心理,在荒诞的小说形式之下,掩 藏着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严肃思考和他们用文学的形式 对社会问题进行关注的小说观念。 二是以刘索拉、徐星为代表的心态小说派。把青年一 代的成长经历和情感流程用小说的形式进行放大,着 力地刻画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烛 照下的人性变异,从而完成对当时整个中国社会情绪 的某种文字写照。
20世纪末中国的“先锋派小说”有着广义和狭 义两种概念:广义的包括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 在新的文学观念烛照之下的各个流派的新潮作品; 狭义的则指的是1985年前后崛起的一种特定的 文学思潮与创作形态,包括了马原、洪峰、格非、 苏童、余华、潘军、北村等一批作家的创作实践。 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派小说”是当时先锋艺 术“爆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富有实 绩的部分。 “先锋派小说”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三 新历史主义小说
新历史主义小说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主要对象是指那 些以新的史观、用新的叙述形态对历史进行追溯的小 说。 在对历史客体的定位时,新历史主义小说将其等同于 小说本文所进行的表述,认为“什么可以算做过去要 取决于历史知识范畴中运作的意识形态模式的内容”。 在叙述方式的选取上,它“瓦解由大事和伟人拼合的 宏伟叙事,以消除人们对历史起源及合法性的迷信, 重现它们被人为掩饰的冷酷面貌。” 新时期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是对此前的启蒙主义式的 历史叙述的某种反拨与重构。它通过降低叙述主体的 姿态,更新再现历史的感性途径,最终达到对历史的 非功利的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