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装调与维护》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专业教学标准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专业教学标准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化工、轻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培养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及营销等工作,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3. 基本学制:3年。
此外,具体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也应当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合理安排,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并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只是一般性的教学标准,具体实施还需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典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
《典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专业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代码:09021002课程名称:典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所属系部:机电装备系XXXXX学院教务与科研处2011年3月10日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 (1)二、课程目标 (1)三、课程设计 (1)1. 教学设计 (2)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5)3. 课程考核 (9)4. 教学环境及设备 (9)5. 教师队伍 (10)6. 教材选用 (12)四、实施建议 (12)《典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本课程立足于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一线工作的核心岗位,围绕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等核心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与操作、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处理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掌握以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专业能力1、具备正确使用工量具和相关检查、维护设备的能力;2、具备目视等感观检查设备的能力;3、具备识别磨耗、破损、泄露、损坏等现象的能力;4、具备静态调整和测试受电弓的能力;5、具备维护保养受电弓的能力;6、具备塞拉门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7、具备电梯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能力;8、具备电梯的保养与维护能力;9、具备数控机床静态精度和动态精度指标的检测能力;10、具备数控铣床电气控制和驱动系统调试能力;11、具备机床安装调试过程中各种工量卡具的选用和使用能力;12、具备机床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基本能力;13、具备分析机电设备常见故障表现形式及故障处理的能力。
(二)方法能力1、善于观察,故障的识别、分析、判断能力;2、动手操作能力;3、信息收集、归纳能力;4、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5、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6、学习掌握新技术能力;7、革新创造能力;8、在生产组织、品质控制、工艺文件实施等方面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
典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
《典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XXXXX学院教务与科研处2011年3月10日专业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代码:09021002课程名称:典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所属系部:机电装备系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教学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课程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课程标准
《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适用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课程性质《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课程主要介绍企业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线路以及设计方法,通过各种控制线路板的制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L熟悉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用途、型号,并能正确选用。
2.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对一般电气控制线路具有独立分析能力。
3.初步具有对不太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设计的能力。
4.初步具有对一般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检查能力。
5.具备对电气控制线板安装的工艺要求。
由于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本课程前承了《电工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电工识图》《常见低压电器设备安装与维修》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工作过程采取“阶段性、梯次递进”的由简到难的原则,以学习领域为平台,以学习情境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目标,设立课程教学项目。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
《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强、针对性强,应用面广的特点,该课程是学生考取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毕业后就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学生掌握了《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课程以后,能够从事电气控制设备和机床类电气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工程项目的电气设备施工、维护和技术服务;电气类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生产一线从事技术管理、操作、维护检修及质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因而我们课程的项目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专业领域:机电一体化课程代码: 02021012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所属系部:机电装备系山东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2011年3月10日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三、课程设计1. 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3. 课程考核4. 教学环境及设备5. 教师队伍6. 教材选用四、实施建议《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代码:02021012 学分:3学时:48授课时间:第5学期授课对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分析与实践、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液压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PLC与检测技术、机械制造与装配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课程性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基于机修钳工的工作过程来讲授机械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常用的维修知识,失效零件的测绘设计,零部件常用修复工艺,机械设备维修中常用的精度检查方法,典型机械设备拆卸、清洗、检验、修理、装配和试运转等内容以及企业设备管理常用知识。
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进行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能正确进行设备精度检测;掌握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掌握以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专业能力1、掌握机械设备维修工艺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设备维修中失效零件测绘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步骤,能正确选用测绘工具并使用手册资料,具有测绘设计正确机械零件工作图的能力。
3、掌握机械零部件修复技术的常见工艺和修理方法,并了解先进的修理工艺技术。
4、掌握机械设备维修精度的检验方法。
5、具有分析和解决机械设备维修作业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能正确选用设备修理中常用的工具、检具及量具。
6、熟悉典型机械设备拆卸、清洗、检验、修理、装配和试车验收等维修工艺过程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机械装调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所属系部:机械维修系课程名称:机械装调课程性质:核心能力课课程学时:805适用专业: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代码:0116)版本:V1.1-20160621《机械装调》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定位《机械装调》是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融钳工工艺理论与技能操作为一体,培养本专业钳加工方面的核心专业能力,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钳工划线、錾削、锯削、铿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等基本操作方法,熟悉机械装配与维修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固定连接、传动机构、轴承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装调技能,培养学生对设备故障的分析能力,并能完成相关机构的装拆与调整。
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1.2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通过学习项目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学习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须的“综合加工、装配调整”工作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机电类专业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
因此,必须熟悉机械装配与维修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机构的装调技能。
同时,也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专业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同时遵循技工院校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内容,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项目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应使项目任务具体化。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传统的学习内容表述是学科系统化的,而学习领域课程的工作与学习内容必须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即用工作中的工作对象,使用的工具、方法、组织,和工作的要求来表达。
《机电设备装配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装配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本课程是针对机电类专业学生从事机电设备维护岗位而定的,是机电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任务是促使学生掌握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港口常用低压电器、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港口大型电动机械电气设备的原理、特性,同时培养学生从事设备管理,应用及售后服务打下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电器产品的制作与调试、电动机控制及选配,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及选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机械与电气方面的基本维护能力。
本课程为后续课程为港口设备及建筑设备相关拓展课程内容,在为其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将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应用、维护、维修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是:能按照技术标准及规范,对机电设备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等。
(一)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零部件的装配工艺;2.掌握设备的安装基础知识;3.掌握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修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1、能对常用机械零部件进行拆装;2.2、能对常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及精度检验;3.3、能对常用设备的零部件进行维修、维护。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课程内容《机械系统的装配与调试》课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将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序化,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学习规律,精心设计了九个学习主情境,分别是:1、机械系统常用装调工具使用;2、联接类零部件拆装;3、传动类零部件拆装;4、轴承和密封件的拆装;5、二级减速器拆装与调试;6、车床主轴拆装及精度检验;7、弯管机液压系统故障处理;8、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维护、维修;9、车床主要零部件维修与设备管理表1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四、课程实施(一)课程设计坚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专兼教师共同参与建设,行业企业共建教学环境的原则;以生产性行业企业的需求为逻辑起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真实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及维修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
机电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考核原则:
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突出实践能力评价。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和手段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理论教学、一体化教学、企业实践采用不同的考核及评价方案。
参考性学习任务
序号
名称
学时
1
送料机构组装与调试
30
2
机械手搬运机构组装与调试
30
3
物料搬运及物料分拣机构组装与调试
42
教学实施建议
1.建议采用一体化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实物训练结合。
2.多媒体动画教学以强化学生对工艺过程的了解为主。
3.授课教师应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的实际工作经验,能满足一体化教学工作任务驱动的要求,必要时建议引进企业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授课
3.按照作业规程应用必要的标识和隔离措施,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4.依据《电气设备安装国家职业标准》施工
5.按照现场6s管理的要求,作业完毕后能清点工具,收集剩余材料,清理工程垃圾,拆除防护措施
6.为操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7.按照企业管理制度,正确填写维修记录并归档,确保记录的可追溯性,为以后维修提供参考资料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按照作业标准对YL-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等装置进行组装与调试。
具体目标:
1.能识读气路、电气系统图以及装配文件;
2.能根据行业标准进行气动回路连接和元件、贿赂故障判断;
3.能根据电气接线图要求正确进行电气控制回路连接,能正确拆装电器元件;
4.能正确连接PLC与气动设备、与PC,并能通过程序进行调试;
《机电一体化技术(Ⅰ)》课程标准
《机电一体化技术(Ⅰ)》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定位《机电一体化技术(Ⅰ)》课程是一个具有极强实践性和工程性的专业核心课程, 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
主要通过学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达到对工业控制要求完成编程设计, 调试的能力。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于传统的顺序控制、闭环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以及复杂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工厂自动化网络等。
被誉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技术, 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之一。
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急迫任务。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相衔接, 与后续课程《机电设备组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等相衔接, 共同培养机电一体化综合应用分析能力。
三、设计思路通过教师到企业对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必备的能力和素质需求进行调查, 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为服务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岗位能力, 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 设计教学内容。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注意培养学生面向工程的思维习惯,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 使学生掌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理论的精髓。
本课程设计主要应用模块以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程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主要应用方向分为以下四类:1.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特点、结构组成、工作原理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指令系统、编程方法、PLC系统的设计3.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调试和维护方法4.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网络连接等可编程序控制技术根据各模块内容的特点施教, 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在教学过程中会充分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一个PLC控制系统的整体角度下手分析问题并解决, 引导学生能够解决应用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通过各项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四、课程培养目标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7010008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参考学时:72学时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本课程内容以机械技术为主体,以机电为两翼,机电气光一体化并举,以C5W技术特别是工控技术作为技术支撑,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全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以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和各种应用软件为教学载体,将前期专业课程的知识、技能和企业规范、安全操作、团队协作等内容梳理整合加以综合运用,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工作在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制造、装调、维修与保养等相关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是前导课程理论的实际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表1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前导课程本课程后续课程PLC技术应用变频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和各种应用软件为教学载体,将前期专业课程的知识、技能和企业规范、安全操作、团队协作等内容梳理整合加以综合运用,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工作在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制造、装调、维修与保养等相关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过程中,根据岗位职责及职能力要求,基于典型项目案例教学这一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和创新实践过程中。
一直以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学生的培养重点。
课程设计整体思路:本课程通过以工作任务导向及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分析与装调的实际工作项目活动,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建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思维基础,学会分析和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针对岗位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为将来胜任机电一体化技术岗位群职业需要、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和突出的岗位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1 .专业名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2 .专业代码:3 . 学制年限4 .就业方向: 主要是培养面向机电设备生产制造、安装维修以及机电设备使用企业,能完成机电设备安装、维修、调试、售后服务及人员培训等工作。
5 .职业资格:机修钳工、维修电工。
二、人才培养目标1、中级工层次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面向机电设备生产制造、安装维修以及机电设备使用企业,能完成机电设备安装、维修等工作,根据设备安装工艺及操作规程完成简单机电设备的安装与维修等工作,并能在工作过程中自觉遵守企业操作规范、熟悉工作流程、掌握一定专业知识能、正确理解领导工作要求等的技能人才,最终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四级(中级工)的技能要求。
2、高级工层次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面向机电设备生产制造、安装维修以及机电设备使用企业,能完成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调试、售后服务,以及指导一定数量的中级工等工作,并能在工作过程中自觉遵守企业操作规范、熟悉工作流程、具有良好的机电专业知识素养、与团队成员默契配合、根据现场情况解决具体问题等的技能人才,最终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三级(高级工)的技能要求。
3、预备技师层次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面向机电设备生产制造、安装维修以及机电设备使用企业,能指导中级工和高级工完成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调试及售后服务,根据工作需要编制设备大修与保养方案、完成对中/高级工的技能培训等工作,并能在工作过程中自觉遵守企业操作规范、熟悉工作流程、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自主学习能力、能与客户有效沟通交流等的技能人才,最终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二级(预备技师)的技能要求。
四、一体化课程标准零件的基础加工课程标准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在企业生产中,机械设备会出现零件损坏或磨损情况,在缺乏机械设备或机械设备无法完成的情况下,需要维修人员使用钳加工或焊接等基础手段完成零件的制作和修复,以提高效率。
《机电一体化》课程标准
《机电一体化》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课程性质《机电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机学生电一体化的系统知识,将所学“机”和“电”的知识和技能融合使用,凭借着对常用的机电一体化的操作、调试和维护,全面提高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
本课程的前叙课程是:机械制图、电机拆装维修、机床电气控制、PLC可编程技术、单片机技术,机电一体化课程是将综合应用上述课程的知识,让学生科学地建立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和结构,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操作、调试、维护方法,培养机电一体化岗位素质,为后续的顶岗实习做准备。
二、课程设计思路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企业机电岗位群,岗位人员持有电工上岗证和维修电工证书。
机电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之一是对机电一体化的安装、调试和操作,常用的仪表有万用表、钳表、兆欧表、示波器等,常用的工具有电烙铁、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剪线钳、验电笔等。
完成岗位工作任务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一体化三年制中职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集合了机械知识、电力电子知识、自动控制知识于一体的课程。
课程从工作过程分析出发,根据企业机电岗位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使课程的目标、内容、设计和评价贴近真实的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
工作项目是课程实施的载体,《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工作项目的内容选取应当具备以下特点:选用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工作项目中应当使用岗位常用的工具、有操作规范的训练;工作项目应当尽量使用机电一体化各种常用的器件,例如:电机、变频器;工作项目中应当包含典型机电一体化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各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机电一体化》本课程开设一学期,教学课时数为80学时,4学分。
三、课程培养目标通过对常见典型机电一体化的分析、安装、调试和操作等活动,使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学习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装调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群职业素养。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总学时: 78学分: 3.5开设学期:15年秋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高度“机电”结合的课程,将学生所学“机”与“电”的知识与技能,在实践的基础上高度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
本课程开设一学期,教学时数为78学时,3.5学分。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是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技术课程,是其它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的集成和技能汇总。
(二)设计思路根据教学的基本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组合设计,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六个具体的教学项目单元。
1) 按照项目驱动、完成任务的设计思想,依据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行动能力,由理论和实训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以学习者为主体,让学生在学院里就可以接受到“职业化“的培训,并着重强调学员知识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升,实现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统一。
2) 本课程全面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法、角色变换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参照“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由理论和实践教师共同制定课程质量标准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机械设备维护与检修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零部件维修技能和设备故障的检测水平。
掌握正确使用检测和维修的常用器具、方法,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分析、诊断及排除。
能够制定通用机械设备检修方案,制定机械设备维修计划;掌握通用机械设备的维修、安装与调试等技能。
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一)知识目标1、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础知识:2、了解机电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工艺:3、掌握机械零件的修复技术:4、掌握机电设备修理精度的检验:5、了解典型零部件及电器元件的维修:6、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维修等(二)能力目标1. 会使用计量、检测仪器;2. 会分析、调试、维修步进驱动系统、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变频调速系统;3. 会分析、调试、维修能使用、调试、维修通用设备;4. 能维修机/气/液综合控制部件与系统。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类别:专业拓展平台课程适应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时学分:180学时(理论60学时,实训120学时),10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二、课程概述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我校机电专业群中其他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通过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实践动手能力,会简单的气路、电路识图及布线;能正确分析自动生产线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掌握自动线的安装和调试技能;学会自动线运行过程的监控、故障检测和排除技能;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分析能力、团队协助、沟通表达等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其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前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是学生在校的一次大练兵。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机械、气动、传感器、电机与拖动、电子电路、电气控制、PLC及网络控制等诸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技术综合应用水平,锻炼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同时养成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具备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的交际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
(一)素质1、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稳重踏实、勤恳厚道的职业道德观念;2、培养学生好学、严谨、谦虚的学习态度;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和严肃认真,并养成爱岗敬业、不断进取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5、培养学生创新、竞争意识;6、培养学生项目管理应用的能力。
(二)知识1、熟悉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功能;2、掌握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常用机械结构和装置的工作原理;3、掌握传感器等电气元件的结构、特性、应用和选择规则;电气元件安装工艺,调整、检测元件安装精度方法;4、掌握步进电机定位控制和变频器参数设置方法;5、掌握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PLC控制程序的设计及调试;6、掌握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常用电路、电气、传感、控制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与选用;7、能够读懂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操作、拆装、调试、控制软硬件设计、维护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电子产品装配》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装配》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产品装配适用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课程性质《电子产品装配》本课程是我校电子技术应用、物联网、机电技术应用、智能维护、机器人、电气专业“以实际动手为导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电子产品装配的方法,本课程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典型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与调试作为教学项目,以电子产品加工生产的顺序为导向组织教学,打破原有理论体系结构框架,根据教学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取舍和补充,弱化繁琐理论推导,简化原理阐述,适当降低理论难度,突出技能训练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充分体现“教学训做评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组织中引进现代企业5S生产管理要求,考核中引进美国电子制造业协会IPC-610C、IPC7711电子产品验收标准,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学项目安排基本实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力求做到学以致用,满足企业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物联网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培养应用型中职技校人才为指导思想,本课程主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在做中学,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布置一定数量的实操作业,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大量通过阅读与本课程相关的课外资料,以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知识储备结构。
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严格把握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基本标准,所以在研制前期要充分对学生的基础、起点,应用型中职技校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等进行调研、分析,经过校内外专家(包括本校任课教师、兄弟院校教学同行、企业相关人士等)进行探讨分析,确定应用性中职技校人才对本课程的掌握和学习的最低标准或基本标准,然后在本专业实施,对存在的问题或标准的高低等进行修订、改进。
三、课程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物联网、机电技术应用、智能维护、机器人、电气专业核心技能课,课程要求结合企业电子产品制造岗位的生产实际及技能需求,突出核心技能训练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兼顾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将专业理论知识及岗位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各训练项目,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并掌握基本理论,通过反复强化训练,最终达到国家中级电子产品维修工(或电子产品装配工)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设备装调与维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
学时:108学时
开课学期: 第2、3学期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普通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2.了解典型机械传动的原理和机械传动比的计算与图形绘制。
3.掌握典型机械传动零件的传动特点、性能以及作用。
4.掌握拆装计划的编制方法。
5.了解典型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二)能力目标
1.会执行与职业相关的保证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规章制度。
2.会使用机械拆装工具。
3.懂得机械传动原理,能读懂机械装配图。
4.能识别典型机械零部件并了解其作用。
5.能正确编制拆装计划。
6.能拆装机电设备机械系统。
7.能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良好的小组成员协作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2.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处理能力,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负责任的工作习惯。
4.有良好的节约与保护环境的意识。
5.具备整体与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自主正确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设计
(一)课程教学设计
6.能进行安全操作、文明
操作。
机械系统
安装与润
滑6
1.润滑的相
关知识。
1.能按装配图编写工作
计划。
2.能正确装配机械系统。
3.了解润滑介质的类型
和使用方法。
4.能正确使用润滑工具。
5.能按润滑图表进行机
械系统润滑。
6.能进行安全文明操作。
说明: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讲授法、启发法、案例法、演示法、示范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实操法等教学方法,亦可采用其他教学方法。
(二)训练项目设计
本课程训练项目应包括柴油机拆装、减速器拆装、机床机械拆装等基本操作,教师根据产业特点和就业岗位需求,参照训练项目示例合理设计训练项目和方法。
训练项目三示例:滚珠丝杠副的拆装
训练要求:
1.了解滚珠丝杠传动类型。
2.了解滚珠丝杠结构和特点。
3.能正确拆装滚珠丝杠传动装置。
4.能进行安全文明操作。
四、教学组织与评价
(一)教学组织
在本课程的教学组织中贯彻“专业+工厂+顶岗实习”的理念,根据《机电设备装调与维护》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和企业岗位特征,采用集中教学、分组技能训练、现场实践和讲
座等来具体实施。
1、集中教学
在教室以班级建制为一个整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互动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提供的产品图样作为教学案例,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转绕案例开展,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来厘清知识点,从而在互动过程让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
2、分组技能训练
在技能室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教学,根据场地、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协同能力,可以2—4人为一组,以学生小组协同为主,教师为指导为辅的方式。
教师将训练项目制作任务书,由小组长组织其成员采取相互讨论、查阅资料、咨询等方式来主动学习,在提问——释疑——提问中去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3、现场实践
在企业以4-6人为一个小组,按照岗位要求,由企业专家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与示范教学,学校带队教师进行管理,由企业与学校老师共同进行评价。
4、讲座
定期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进行技术经验交流或收看竞赛视频
同时,教师对每次项目训练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既作为衡量学生们的依据,也能在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为下一次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信息。
(二)教学评价
为全面、综合地考核学生课程学习的情况,课程成绩考核由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学生训练的作品考核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综合评定课程成绩。
1、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40%;即对学生完成每个项目学习的过程给出评价,包括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职业素养等,所有项目评价的平均成绩作为过程考核的总成绩。
过程考核的具体评分标准:
2、技能考核: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60%,采用平时技能训练考核、技能抽查考核和企业现场实践考核三项综合评定,其中平时技能训练考核评定占50%;技能抽查考核占30%;企业现场实践考核占20%。
五、其他说明
1.本课程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修订。
2.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更加详细、完善的单元教学方案,教学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周数浮动10%左右。
3.本课程训练项目考核方案没设计具体考核表格,任课老师可以设计更加详细、易于实施的考核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