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简答题第三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简答题

第三编文学创造

1、“艺术生产”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关系如何?

答: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劳动”,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又称之为“艺术生产;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A、文学创作作为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B、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它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1、文学创造活动与科学活动的本质区别: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提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文学创造是对世界的审美掌握,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

2、文学创造活动与宗教的本质区别:文学创造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它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宗教活动却是建立在对世界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文学言语是创造性的语言,原因:1、文学言语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常常通过语言学用语的变形和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的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甚至房间追求使用阻挠性的言语;2、从具体操作意义上说,同一种民族语言在不同的作家手中,在不同语境中,其运用千变万化,它是不断创新的。

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答:整体性、审美性和体验性。

5、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的现实客体?

答:1、认识论的意义上,作为文学创造客观的社会生活虽然是整体性的和具有审美性的,但是,这种特殊生活当它还处于自在状态时,仍不能成为文学创造的真正的现实客体;2、审美心理的意义上,在文学创造中,作家对生活的体验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6、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为什么?

答:不能;1、总体意义上,文学创造的主体作为具体的社会人,他不仅要处于具体的文学创造活动中,他还必须是一个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2、从审美主体自身的内在规定性来看,在文学创造活动中,如果作家完全是被动的,或成为自然的奴隶,或他的活动完全从属于别人,那么,他就是”自身的丧失“,就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

7、文学创造材料的来源及其特征是什么?

答:来源:客观的社会生活。特征:1、精神性;2、心理性;3、实践性和存储的积累性。

8、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

答:1、文学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2、作家的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以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和内容,进行主体性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创造性产品。

9、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答:1、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2、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3、虽然是对外在事物的一种独物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4、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有事物,只是把自己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自己的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10、简述灵感的特点,并尝试与直觉比较。

答:1、灵感,直觉;2、区别:A、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突兀判断;B、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C、灵感是为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推测性的洞察。

11、为什么说即兴不是凭空出来的?

答:1、即兴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2、即兴创作要有气氛和契机;3、即兴在外在表现是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冲动,但实际上却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久酝酿的产物。另与作家的禀赋、气质和后天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

12、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答:1、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2、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

3、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气氛的艺术真实”造形“,体现为”文体升华“。

13、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一段话作出评述:“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语)答: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存在方式,而艺术概括则是实现这一方式的基本途径。14、理智与情感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怎样?

答:1、理智、情感;2、在艺术构思中,情感是动力因素而理智是约束和规范力的嚼勒,二者缺一不可。15、艺术真实有哪些基本特征?简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答:内蕴性、假定性、主观性、诗艺性;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不同。

16、文学对社会生活的情感评价为什么应该具有诚挚性与高尚性?

答:1、真情来自体验,真情是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2、对于严肃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创造来说,”真“是手段,而”善“与”美“才是目的。能否以高尚的情感把握生活,最终取决于创作主体的人格。

17、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答: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和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18、阐明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诠释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示之含义。

答:1、高尚的品格指情感的态度方式给社会生活作了的”诗意裁判“,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美好情操、美好生活和美好理想的守望与追求,以及对丑恶、腐朽和阴暗事物的拒斥;文学作品对表现对象的情感态度高尚与否,归根到底是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生幸福为价值标准的。”美“不仅根植于”真“,它还源于”善“,而”善“是对社会人生有实际意义的价值追求。2、诚挚的感情,指文学作品的情感评价属真情而非假意,不是”无病呻吟“。诚挚性与反映生活的真实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善“的价值取向,不是教义式的赤裸裸的直白,而是艺术方式的呈示,即把情感评价寄寓”境“的创造之中,并与”理“的诠释相交融。

19、为什么说人文怀是“善”的终极体现?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答:1、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当文学步入作家时代后,人文关怀遂成为作家的自觉的价值追求和神圣的社会职责。

2、关系:A、历史更改存在着人文的维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维度,是真与善的两个价值取向的交汇;B、文学价值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真善美固然需要历史理性的支撑;C、在肯定社会发展的前提下,用审美的视角,对”恶“予以揭露和鞭挞。

20、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答:1、形式创造是文学真善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2、任何精神作品都有它的存在形式,否则它的内容就无以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