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研究论文
魏晋玄学与绘画理论
魏晋玄学与绘画理论作者:韩震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4年第07期摘要:魏晋之际,干戈不息,社会的动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玄学的兴起。
伴随着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此时出现了一大批书画家,他们的绘画理论,使中国绘画真正摆脱了原始审美情趣而逐步走向成熟。
关键词:玄学绘画理论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大分裂的时代,此时专制王权衰退,氏族势力扩大,特权世袭,形成门阀政治。
无休止的战争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陷于深重苦难之中,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这时,儒家名教失去了它原有的维系人心的力量,玄学思想风靡一时。
一、何为玄学?玄学,亦可称其为“形而上学”。
它是一种抽象出来的理论哲学,其研究方法即是以生动的方式或方法对抽象的内容加以概括、解释和发展。
一般认为,“玄”这一概念最先出现在《老子》文章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
玄学大师王弼解释“玄“字说:“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
”这里的“玄”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难以言喻的“无名”存在状态,这种“无名”无法通过人的感官具体去感知,而是需要借助一种无”我”的“冥”的方法去感悟。
虽然“玄”可“冥”状,但是这种本原又是非常玄妙的。
表面看上去“默然无有”,似乎什么也没有,根本不存在,是一种原始的“无名”。
然而就是这个看似不存在的“无名”却能真实地产生天地万物,主宰着这个世界的运动变化,这是第一个层次的“玄”,不过这个抽象出来的“无名”仍然亦非本原本身,它也仅仅只是人们为了认识本原所“冥”想概括出的名词,而并非本原本身。
这就是第二个层次的“玄”,一玄加二玄便是“玄之又玄”。
二、魏晋清谈“玄之又玄”,这个深奥精微的玄理世界,为整个魏晋士人提供了无限自由徜徉的精神乐土,令他们无不心驰神往。
此时玄学的盛行,同时推动了清谈的兴起。
魏晋清谈承袭于东汉的清议,亦可以称为玄谈。
清议是流行于东汉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一种品评人物与议论时政的风气,“品核公卿,裁量执政”为其评价衡量标准。
魏晋玄学与传统服装文化
的探索 , 并取 得 了成绩 , 中包括 天意 品牌设 学和艺术提供 了形式上 的方法论 基础 , 其 逐步塑 计 师梁子 、例外 品牌设 计师马 可 。但是大 多 造了中 国艺术 自觉的特性 , 造成 了中国几千年 数 设计 师在 探索 中国传 统服 饰文化 的时 候把 文化艺术超越 有限而追 求无限 , 超越 物质而追 眼光仅 仅局 限在西 方设 计 师眼中 的东方 服装 元素 上 , 如 :旗袍 、盘扣 、刺绣 花纹 、镶 例 滚工艺 、少数 民族 服装 、京剧 脸谱 以及各 种 字体 的汉 字 ;或 有限 的 几种 符 号 化色 彩上 , 例如 :红 、黑 、黄等 等 , 认为 这便 是 中 国几 千 年服 装文 化的精 髓 。虽然 这些都 是传 统服 装元 素 中的一 部分 , 但这绝 对不是传统 服装文 化的全 部 。众所 周知服 装是 一种 文化艺 术的 反映形式 , 仅从形 式出发 的研究毕竞 不能触及
科 教 论 坛
魏 晋玄 学与传 统服装 文化
孟君
( 西南 大学育才学 院美术院 重庆合 川
412) 0 4 5
摘 要 : 本论 文 旨在 为研究传 统服 装提 供一个新 的视 角。笔者认 为对传统服 装文 化的研 究不应该 单纯从 面料 和工 艺层面研究 ,深入 到其 背 后的文 化和 艺术 层 面更 重要 。通过 对魏 晋玄 学 的分析和 了解 ,发现 其对 中 国传统 文化 . 艺术 的 影响极 为深 远 ,这 也 包括其
一
服装 设计 , 在研 究学 习古 代艺术 时 , 不应该把 工 艺 、结构 作 为研 究 的唯 一对 象 , 应该 以 而
1目前对传统服装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
题
随 着 中国经济实 力和 国际地 位的提 升 , 中 华文 明再 次受到 世界的关注 , 其中包括传 统服 装文 化 。世界上越 来越 多的顶级 服装 设计 师 频繁 使用 中国传统 服装 中的 素材进 行时 装设 计 。 中国服装要 立足 于 世界必 需具 备本 民族 文 化特 征 , 渐 成为 一 种行 业 共识 。 逐 许 多本土 服装 设计 师致 力 于对 传统 服装
浅论魏晋玄学
QUN WEN TIAN DI群文天地·2011年第11期魏晋南北朝长期处于战乱,国家也处于长期分裂的状态中,而此时期的玄学被称为“魏晋南北朝艺术的灵魂”,是中国哲学和文化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玄学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如此,玄学在中国文化、哲学等多方面都有过诸多影响。
一、时代背景东汉末年,阶级矛盾尖锐、王朝衰微,爆发了黄巾起义,促使汉王朝灭亡。
而随后的魏晋南北朝,全国长期处于战乱和分裂,虽然西晋实现过统一,但也仅仅是短暂统一。
此外,从社会思想来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这就使得思想活跃,各种学说同时并兴,也使得人们更加重视个体价值,这推动了社会思想和学术文化等多样化的发展。
正是在战乱与分裂、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以及社会思想活跃、个性价值得到充分重视的社会背景下,玄学产生了。
二、玄学的产生玄学出于《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玄远、深远的意思,体现了无穷万物变化的奥秘,玄学是种智慧的哲学。
魏晋玄学大多被认为源自刘邵的《人物志》,代表人物有正始名士何晏、王弼,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阮籍、嵇康,西晋时期的郭象,东晋时期的葛洪、王坦之等。
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
(一)魏晋玄学的产生是儒释道文化糅合的结果东汉末年阶级矛盾尖锐以及黄巾起义给东汉王朝毁灭性打击,东汉政权最终土崩瓦解,因此上层统治的理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天人感应”的神学论也随之消散。
此时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入世儒学,逐渐脱离现实社会,失去了其原有的旺盛生命力,两汉经学走向了死胡同,这为玄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佛学自西汉末年有西域传入中国。
作为一种陌生的异域文化,佛学的传播者势必结合中国的本土文化———魏晋玄学中盛行的老庄学说。
汉末、魏晋时期的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生命脆弱等现象,使人们期望安宁的生活,佛教中的某些思想与老庄相结合,被人们接受,并给予长期处于痛苦、不安的人们以极大的精神和心灵慰藉。
关于魏晋玄学浅论_刘倩
些思想成分深入民心, 并且作为一种独立的宗教逐渐在民间 广泛流传起来。 由于魏晋时期, 般若佛学的中国化大力借助于本土的玄 学思想。 而时代的动乱、 思想的大解放, 玄学也需要般若空学 的积极参与。 于是, 佛学和玄学的关系逐渐亲密化, 并呈现相 互融合的趋势。 在这个时期, 魏晋名士研究佛理佛义, 深受佛 教思想影响。像魏晋名士代表竹林七贤领袖阮籍、 嵇康就喜 读佛学。 山水派大家谢灵运一生好佛, 与佛教有深厚的渊源。 谢灵运常与当时高僧慧远交往。如 《高僧传 慧远传》 载: 陈郡 谢灵运负才傲俗, 少所推崇, 及相见 (慧远) , 肃然心服。一些 佛家子弟和士族知识分子经常乐于交往,互相研究、 切磋思 想, 这也说明佛家和玄学的密切关系, 从而也加速了二者的融 合。 像东晋时期的著名僧人支遁就是一个代表。 与支遁交往 将佛理引入文学之中。在人生观方面, 他主张超越物质世界 的绝对自由, 玄学色彩极其浓厚。 西域的佛学思想在汉魏之际,主要是魏晋之际魏晋玄学 盛行之际冲破异域文化的障碍, 打通与中原学术的隔膜, 以一 种最好的方式与魏晋玄学思想融合起来。 谈玄和悟空合一, 名 士与高僧交流, 佛教在魏晋文人中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丰富了 魏晋玄学思想, 又进一步传播了佛学。 而魏晋知识分子在接受 佛学的过程中, 也是非常注重思辨的、 有理性化色彩的。玄学 与佛学的结合有重要因素在其中, 汤用彤先生概括为: 一为玄 理之契合, 一为文字之表现。 二者的某些思想可以说是殊途同 归。而佛学本身所具有的浓厚的艺术氛围, 对于文学, 对于文 人的生命意识深处, 都和玄学一样, 产生了作用。佛家学说还 与儒家学说相结合, 儒释逐渐倾向于调和, 像山水诗名家东晋 的名门望族谢灵运就将佛家心性学说与儒家正心诚意说相牵 连相沟通。于是, 玄学和佛学中的某些思想成分契合起来。 四、 结论 玄学作为一种 “玄之又玄” 的哲学, 是一种思想成分极为 丰富的学问, 它将儒释道三家紧密结合起来, 在魏晋以及以后 的那个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其中的某些成分也有 诸多的不合和矛盾,但在时代的大潮中, 各自顺应社会的需 求, 在相互的起伏运动轨迹中, 尽管有相互排斥的因素和过 程, 最终也走上了一条整合的道路。
浅谈魏晋玄学论文
浅谈魏晋玄学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的动荡时期,处在当时的文人们思想各异,而受那时的思潮影响,玄学成为了一道文人之风。
魏晋玄学是继两汉经学之后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发展阶段和一种意识形态,与两汉经学相比,它提出并探讨了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的“有”、“无”、“独化”等本原、本体类问题,以正始玄学、竹林玄学、元康玄学和江左玄学的思想为代表,较为全面的发掘和彰显了玄学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思辨性,对当时及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产生发展影响现实意义题纲:一魏晋玄学的产生:时代背景代表作二魏晋玄学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主体思想三魏晋玄学的影响:近代评论的转变创作形式四魏晋玄学的现实意义:玄学中人对学儒精神的认识现实意义魏晋玄学的产生玄学的产生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汉末随著儒家经学的衰微,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另一个原因就是魏初正始年间的改制运动,倡自何晏,夏侯玄.作为一种新思潮的魏晋玄学,它吸收道家精神形态,所讨论的问题,是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经典而来.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究极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其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分裂﹐社会危机日益尖锐,名教理论开始破产。
到了党锢之祸发生后,传统的价值体系也开始崩溃,“自然”﹑“无为”的老庄思想开始抬头,人们开始崇尚贵生、避世。
在思想价值体系崩溃的同时,士族社会开始形成,而在士族知识分子之间,一种相对平等的社会关系也开始行成。
在这个阶层平面,它要求在学术上平等交谈,自由聚会;在思维方法上尊重理性;在人性论上要求“自然”;在政治上要求君主“无为”。
从《世说新语·雅量》看魏晋玄学“有情无情”之辨
从《世说新语·雅量》看魏晋玄学“有情无情”之辨杨化剑有情无情之辨出自何晏、王弼,核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圣人,然则这也是魏晋时期玄学的现实主题,这种对现实的思考探讨,在雅量篇里有明确体现,同时,透过分析《雅量篇》的每一则记载,可以看出有情无情之辨已具有不同于辩题出现之初的特点。
本文溯及辩题的起源、因由,以展现魏晋士人雅量的论述。
对有情无情,通过具体篇章的阐释得到剖析。
何晏等虽以圣人为有情无情之辨的焦点对象,却勾连现实,与世俗契合,落实到士人。
士人有情是必然的,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圣人以道德修养制之,而魏晋士人,以自身特质与修为,以无情形式隐藏有情。
在这背后,是这一时期士人的心态的变化发展,一改此前的克制、节制情感,走向了重感情道路,从以礼节情,变为以性节情。
在这过程中,士人的心诞生的情,走向逐志历程。
一、有情无情之辨的主体转向情这一现实性概念,人之所属,在情与物,在物质与精神层面。
论题重点在情,却基于时代社会,有现实意义。
以圣人为范式,但内在囊括了魏晋士人群体,圣人、士人有极大的互通性,这就是关于情的哲理探讨基于现实。
从《雅量篇》具体人事物,有情无情之辨的对象、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向,从圣人到士人、从神圣到世俗。
从圣人到士人。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何邵《王弼传》: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锺会等述之。
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
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於物者也。
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
[1]795有情无情之辨对象是圣人,以孔子为代表,是超出世人的完美形象,随着时代演变,渐被神圣化,成为理想载体,“内圣外王”[2]1069的典范。
魏晋时新的社会思潮、时代风气、学术思辨的发展,给予解读圣人的新思路。
论辩主体发生了转向,从圣人到士人。
圣人有着普通人情的特质,这是人的共同属性,“圣人有五情,有正常人和谐的生命情感, 这是人正常、自然的人性”[3]78,但圣人以“应物”对待情,“应物”是说对待人间事务接洽之意,无累于物是说这种接洽不给圣人劳苦压抑,而是身体冲和,达到无的境界。
魏晋玄学本体论与陆机《文赋》美学观
魏晋玄学本体论与陆机《文赋》美学观作者:张焱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8期摘要:《文赋》是由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陆机所作,深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其创作论的研究方法和美学形态均显示出魏晋玄学的理论精神。
陆机《文赋》提出的“缘情而绮靡”的美学主张,改造了自古以来“诗言志”的美学命题,将文论研究的重心转到了文学本身。
关键词:玄学本体论审美自觉美学观《文赋》《文赋》是由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陆机所作,其上承曹王的《典论·论文》,下启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问题的理论专著,它标志着魏晋时期文学观、美学观的转型。
鉴于《文赋》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所具有的不朽价值。
《文赋》深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其创作论的研究方法和美学形态均显示出魏晋玄学的理论精神。
《文赋》改造了自古以来“诗言志”的美学命题,而以“诗缘情”理论对文学的本体特征做了新的概括,将文论研究的重心转到文学本身。
陆机《文赋》所提出的“缘情而绮靡”的美学主张,奏响了华彩文学到来的先声。
一、玄学本体论与陆机陆机生活的年代正值西晋玄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了从王弼‘有无’本体到郭象‘性’本体的玄学本体论体系完全确立的时期”[1]。
在玄学本体论中,“无”作为万物的本体,与观念、精神有关,却又不是观念、精神的本身。
它当然不是现代哲学意义上的物质,而是在万物之中起作用,却又看不见,能感受得到,但又无形无声的一种力量,这种东西很神秘,故称之为玄。
王弼注《老子》四十二章时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
”他认为“无中生有”,宇宙万物皆归于一,而这共同的本原只有一个,就是“无”。
王弼继承了老子“无”的思想,在他的哲学中,认为无形之象,无声之音,无呈之味,是品物之宗主,事实上是包罗天地的最高的美。
这种美既体现于具体物象,又不拘守于某一物象。
由此可见,在王弼的本体论哲学中,“无”并不是宇宙万物生成之前所存在的先验观念,所谓的“虚无”只是形容一种状态,事实上他的“无”指的是万物的自然之本然。
魏晋玄学
玄学兴起的原因
三家归晋以后,司马王朝内部政治斗争非常激烈。 三家归晋以后,司马王朝内部政治斗争非常激烈。曹氏代 集团与司马集团争权夺力,以曹爽失败告终。 集团与司马集团争权夺力,以曹爽失败告终。司马集团清 除曹氏党羽,政治上屠杀异己,造成恐怖。 除曹氏党羽,政治上屠杀异己,造成恐怖。文化上提倡名 儒学) 不孝”之名乱杀无辜。 教( 儒学),以“不孝”之名乱杀无辜。 割据形势下,士阶层为追求功名,不得不依附军阀豪强, 割据形势下,士阶层为追求功名,不得不依附军阀豪强, 豪强势力倒台文人受牵联,不勉产生富贵如浮云之感。 豪强势力倒台文人受牵联,不勉产生富贵如浮云之感。险 恶的政治环境使得知识分子(士阶层)深感生死无常, 恶的政治环境使得知识分子(士阶层)深感生死无常,无 法驾驭自己的命运。 人生若尘露” 人命若朝霜” 法驾驭自己的命运。“人生若尘露”,“人命若朝霜”。 经学崩溃,文人开始寻找新的精神支柱。 经学崩溃,文人开始寻找新的精神支柱。司马政权提倡名 正始名士却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 教,正始名士却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从以德配天转 向以人为中心的思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 向以人为中心的思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纯 哲学,纯文学在这一时代诞生。 哲学,纯文学在这一时代诞生。
有无之争——对宇宙本体的探索
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这是哲学 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高的问题。 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高的问题。 道家《老子》认为,宇宙的本体是“ 道家《老子》认为,宇宙的本体是“无”,没有具体的存 而是无形、无音、无名、无为的存在。 在,而是无形、无音、无名、无为的存在。可它又无所不 包容万千。 所谓“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在 , 包容万千 。 所谓 “ 道可道 , 非常道 ; 名可名 , 非常 的确很玄。 名。”的确很玄。 当时, 儒道合流趋势 玄学家既尊孔又崇老。 趋势, 当时,呈儒道合流趋势,玄学家既尊孔又崇老。王弼妥善 地摆正了孔子与老子的地位,把儒道融为一体, 地摆正了孔子与老子的地位,把儒道融为一体,既照顾到 当时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 引道入儒, 当时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又引道入儒,建立了 以道为主、儒道结合的新思想。 以道为主、儒道结合的新思想。来自阮籍的思想核心——庄子逍遥
课题研究论文: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哲学意蕴
103272 哲学其它论文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哲学意蕴“言意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代表了魏晋玄学的巅峰,是魏晋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弼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他的思想更是对魏晋玄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言意之辨”的历史溯源以先秦时期为萌芽,以名家和法家为代表的关注问题,开始了“名”“实”之辩,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儒家有所关注的“言”“意”问题,有所论述,但并未深入阐述,但是诸子对名实关系,言意关系的论述,开启了人们认识的关系的新领域,人的认识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之间有着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二、“言意之辨”的发展与演变(一)道家学说的发展对“言意之辨”的影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出自《道德经》的名句,体现了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道”。
老子的是“道”并非虚无的东西,是有实在实体的事物,强调“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
“道”是无限运动着的。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整个宇宙的万物随着“道”周而复始、循环运动、生生不息,可是事物是会消失熄灭的,而“道”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是永恒存在的。
“道”是永恒存在的,有了名就会被限定住,由此,“道”是无形的、无限的。
老子“道”的本质就是无形、无象,不可琢磨,这是用任何语言和华丽辞藻都无法描述出来的一种本原,这就与语言所追求的确定性和有限性相冲突,由此看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言不尽意”的开端。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
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庄子对言意关系也有着自己的辩证,他认为“道”是无法用语言所表述的,这就继承了老子对“道”思想的论述,但庄子明确指出了语言的片面与匮乏,语言所代表的东西是表面的,肤浅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来论述的。
庄子对言意关系的观点,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哲学“言不尽意”论的发展,为“言意之辨”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魏晋玄学
太极图所谓魏晋玄学,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
观念应出自《老子》,王弼注《老子》时,曾提出「玄者,物之极也。
」「玄者,冥也。
默然无有也。
」,乃是探索万物根源、本体等层次的观念。
对于当时所流行的相关论题,魏晋人又称为「名理」之学,详加分析事物观念,考究「形名」、「言意」等论题。
玄学由来汉末随着儒家经学的衰微,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另一个原因就是魏初正始年间的改制运动,倡自何晏、夏侯玄。
作为一种新思潮的魏晋玄学,它吸收道家精神形态,所讨论的问题,是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经典而来,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究极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
其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可概括地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时期,在理论上有老或庄之偏重,但主要的仍是对于儒家名教的态度,即政治倾向的不同。
正始时期玄学家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从研究名理而发展到无名;而竹林时期玄学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宗,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元康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玄学分期(一)正始时期代表人物:何晏重要著作:《道德论》,《论语集解》核心思想:1,本末有无:「贵无论」宇宙本体是超言绝象的,是无名无誉的,是天地万物形成以前就存在著. 「无」具有主宰天地万物的作用,是阴阳万物赖以化生成形的始基.2,自然名教:「名教本于自然」名教的衰败是由于只注重形式的缘故,崇仁义,愈致斯伪.故必须抓住根本来维护纲常名教,这个根本就是「无」,「无名」或「道」。
魏晋玄学选修论文——阮籍 昔日济世三分意
昔日济世三分意,终入杜康话猖狂张家瑞纵观天下,先秦诸子,两汉经学,皆以正行教化为主,转至魏晋,却独生另途,究极宇宙之间,查探玄冥之极,盛奉老庄,成名理之学,考究形名、言意。
名士清淡,心诟官场,开玄学之道,成就了一个是真名士自风流的年代。
经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在集权而统一的中国已经运行了400余年,其理论缺陷暴露无遗,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虚伪人性”问题,人们已经变得愿意从俗,个体自身的自然本性消耗殆尽,金字塔式的强权统治使官僚体制中的名士君子们“心若怀冰,战战栗栗”,“束身修行”,“为礼是克”。
两汉以经学为宗,流于烦琐,皓首穷经作一字之解,而不能在义理上有所突破,这种情况直至汉末也未尝变化。
儒学的教化与僵固和经学的烦琐固旧激发了老庄思想的流行,魏晋玄学成为了魏晋时期的思想主流。
说到魏晋玄学,作为魏晋玄学时期主要的竹林时期就不得不提,竹林七贤我独爱阮籍,故不得不借阮籍以论玄学。
阮籍作为竹林七贤里的一大代表人物,他的思想颇具特点,由他恰可了解魏晋思想的转变,阮籍的思想演变很值得研究,初存入世之举,终成出世之名。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到:阮籍他们内心深处还是相信礼教儒学的,并把儒学礼教当作宝贝来看待的。
这按阮籍自己的话来说,其小也正是雅好儒学的诗书,并好学不倦,还能以古代的道德高尚,安贫乐道的贤者为自身学习的榜样。
这在他的《咏怀诗》十五中有叙述:“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因为从小就学儒学,通六艺。
这样也就在脑海中形成了儒教观念,并必然地以儒教来约束自己,这在他的《咏怀诗》六十中讲到:“儒者通六艺,立志不可干。
违礼不为动,非法不肯言。
”在阮籍前期的很多诗赋中可以见到他的儒学观念与济世之志。
看阮籍的前期思想,以晋书里阮籍传的一句话叫“本有济世志”。
然而,这一切随着阮籍所处“天下多故”的魏晋时代而被纷纷打破;从阮籍所怀有的儒学观念和济世立忠的这种“圣人之意”来看待物象世界,这物象世界非但没有纪刚、次序、有常、百姓熙怡和民性纯朴,反而是糟糕透顶,按阮籍的《大人先生传》的话来说是:“反覆颠倒”、“失度”、“失理”。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课件
3.挚虞
挚虞《文章流别志论 》: 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 类为佐;今之赋,以事形为本, 以义正为助。
辞赋之有“害政教”有 “四过”:“假像过大,则与 类相远;逸辞过壮,则与事相 违;辩言过理,则与义相失; 辞赋应服务政教 丽靡过美,则与情相悖。”
4.葛洪
《抱朴子外篇·尚博》:文
章之于德行,犹十尺之与一丈,
3.悲:内容能够打动人心
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而逐微。 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 犹弦幺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
4.雅:思想内容雅正
或奔放以谐和,务嘈躜而妖冶; 徒悦目而偶俗,固声高而曲下。 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
5.艳:文词华美
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 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 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从“言志”到“缘情”
2.重视作家的创作个性
《毛诗大序》:先 王以是经夫妇,成 孝敬,厚人伦,美 教化,移风俗。
《典论·论文》: 文以气为主,气之 清浊有体,不可力 强而致。
从“天理”到“人欲”
3.重视创作特点与规律的研究
曹丕《典论·论文》; 挚虞《文章流别集》、《文章
流别志》、《文章流别论》; 陆机《文赋》; 刘勰《文心雕龙》; 钟嵘《诗品》;
谓之余事,未之前闻。
推崇文章
《抱朴子外篇·尚博》:俗 士多云今山不及古山之高,今 海不及古海之广,今日不及古 日之热,今月不及古月之朗。
今胜于古
《抱朴子外篇·钧世》: 《毛诗》者,华彩之辞也,然 不及《上林》《羽猎》、《二 京》《三都》之汪濊博富也。
讲究华艳
· 第四节 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
一、沈约与声律论的兴起
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 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 轻弃也。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 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 先朝执戟之士耳,犹称壮夫不为 了;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 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 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 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
魏晋玄学与阮籍的游仙诗的开题报告
魏晋玄学与阮籍的游仙诗的开题报告【背景介绍】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大流派之一,它源于汉末的道家思想,又吸收了佛家、儒家、名家等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
魏晋时期是玄学盛行的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玄学大师王充、班固、王弼、郭象、陶渊明等人。
阮籍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咏怀十九首》和《临江仙·滁洲西辛》等诗歌都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他文学上的成就和社会地位都为后代所推崇和尊敬。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魏晋玄学和阮籍的游仙诗之间的联系,分析阮籍作品中玄学思想的体现以及其与游仙诗之间的关联。
【论文内容】一、魏晋玄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魏晋玄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哲学体系,它融合了佛家、道家、儒家、墨家、名家等各种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它的基本特征是崇尚玄妙,强调永恒不变的真理,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
二、阮籍的游仙诗中玄学思想的体现“游仙”是魏晋时期士人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境界。
阮籍诗中“游仙”多指超脱世俗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他的诗歌中体现了玄学思想的精髓,如“道不存,道可道,非常道;名不名,名可名,非常名”、“二十四史,尽成草木,三千五百,万口传说”、“岁华忽如飞,几度遥天寿?三山无人迹,百年与谁同?”等等。
三、阮籍游仙诗与魏晋玄学的关联阮籍的游仙诗是魏晋时期诗歌中的一大代表,具有浓郁的玄学色彩。
他的诗歌中表现出超脱俗世的意境和玄妙的思想,这种思想与魏晋玄学的核心思想相契合。
同时,阮籍在文学创作中也广泛吸收了玄学思想的精华,体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创作能力。
【结论】阮籍的游仙诗中体现了魏晋玄学的核心思想,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浓郁的文学魅力。
阮籍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更是一位广泛吸收玄学思想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的诗歌在魏晋时期具有极高的地位和重要性,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和壮大有着深远的影响。
浅谈魏晋玄学论文
浅谈魏晋玄学论文时期,儒家经学的衰落更加明显。
同时,魏晋时期的改制运动也为玄学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魏晋玄学吸收了道家的精神和思想,以老庄思想为基础,探讨宇宙人生的哲学问题,通过修辞和论辩的方式进行学术社交活动。
它的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魏晋玄学的发展魏晋玄学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分别以正始玄学、竹林玄学、元康玄学和江左玄学为代表。
正始玄学注重对“有”、“无”、“独化”等本原、本体类问题的探讨,竹林玄学则更加注重对人性、道德、自由等问题的思考。
元康玄学强调“心即是佛”,强调个体内心的修养和发展。
江左玄学则更加关注政治和社会问题,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都在不同的方面对魏晋玄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魏晋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对当时及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思想影响了文化、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一种意识形态。
近代的评论也对魏晋玄学的价值做出了重新评价,认为它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同时,魏晋玄学的思想也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
魏晋玄学的现实意义魏晋玄学中的人对学儒精神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们强调个体内心的修养和发展,注重人性、道德、自由等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这些思想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魏晋玄学的思想,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庸之学的批判和“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点的提出为代表。
在竹林时期,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玄学家更加注重人性的探讨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政治和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元康时期的玄学家则更注重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和发展,提出了“因循”政治哲学和“各尽其能”的人才观。
而江左玄学则更加注重实践和行动,强调“真人无己,天地为公”的理念。
这些阶段的玄学发展,都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人文科学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有别于在中世纪教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篇一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阵地1、先秦哲学研究首先,通过出土文献的研究,对先秦思想史上的许多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探讨。
“性与天道”的问题。
此问题属儒家的“形而上”思想,传世的先秦儒家文献虽有之,但为孔子所“罕言”,一般认为至宋明理学才把这一问题突出出来。
但郭店楚简中的《五行》、《性自命出》等篇,集中论述的就是“性与天道”。
因此,学界对此问题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有了新的认识。
“性与情”的关系。
郭店楚简中的“性与天道”思想重视“情”,《上博简(一)》将《性自命出》改名为《性情论》。
对“情”以及对“乐”之作用的重视,反映了先秦儒家思想与社会生活和人的情感的密切关系,这与宋明理学的重“性”贬“情”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
因此,“理性与情感”遂成为先秦儒学以及宋明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儒学与经学的关系。
儒家的“六经”体系以前一般认为至汉代才形成,但郭店楚简中的《六德》和《语丛一》已将《诗》、《书》、《礼》、《乐》、《易》、《春秋》并列。
郭店简文中频繁地引《诗》、《书》,有的是引所谓“《古文尚书》”的内容,几篇文献与《礼记》(包括《大学》与《中庸》)有密切关系,《上博简(一)》中有前所未见的《孔子诗论》,这些都使学界更为重视对先秦儒学与经学关系的重新认识。
儒学与治道的问题。
郭店简《唐虞之道》篇集中论述“禅而不传”的思想,认为君位的继承若不是“禅让”而是“传子”,则不能“化民”。
《上博简(二)》中的《子羔》和《容成氏》也是主张“禅而不传”,大意是说“至于禹而德衰”,这与孟子所说禅让与传子“其义一也”以及荀子否认“禅让”说有明显的不同。
因此,对于儒学的民本主义与君主制“家天下”的关系问题,学界已有新的认识。
另外,郭店儒家文献强调君主自身要率先做到“忠信”,君对臣应该“忠敬”,父子关系高于君臣关系,这对于重新认识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和君臣关系理论也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
文化毕业论文西方学术背景下的魏晋玄学研究
西方学术背景下的魏晋玄学研究“清谈误国”是自两晋当朝以至20 世纪前中国上大多数史家与学者对魏晋玄学的总体评价。
随着历史进入20 世纪,随着中者对了解的深入,受西方文化学术的影响和启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评价魏晋玄学。
由晚清、民国以及建国后数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作为中国现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玄学同周秦诸子、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以及清代学术一样,成为中华学术、思想、文化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获得了全新的肯定和评价。
我们根据20 世纪魏晋玄学研究在各个不同的时间阶段上所呈现出来的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特点,以及这种研究同中国现实的、、文化生活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将魏晋玄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予以评述,以求得对于20 世纪魏晋玄学的研究有一总体把握。
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正如侯外庐在其《中国思想通史》中所指出的那样:清以前各家对清谈的评价,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多不究其学术内容,而将之与所谓内乱外患相系在一起,以明因果。
这个弱点,到了清代汉学家,便起了反动,多为魏晋学者辩诬。
[1]这种为魏晋学者辩诬的新的倾向得到愈来愈强烈的呼应与支持,直至历史进入清末民初的20 世纪。
刘师培于1907 年撰《论古今学风变迁与政俗之关系》一文,在指呈诸多史家与学者,包括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亭林) ,对魏晋六朝之学的否定性评价之后,指出他们皆“不知两晋六朝之学不滞于拘墟,宅心高远,崇尚自然,独标远致,学贵自得,此其证矣。
故一时学士大夫,其自视既高,超然有出尘之想,不为浮荣所束,不为尘网所撄,由放旷而为高尚,由厌世而为乐天。
朝士既倡其风,民间浸成俗尚,虽曰无益于治国,然学风之善,犹有数端,何则? 以高隐为贵,则躁进之风衰,以相忘为高,则猜忌之心泯,以清言相尚,则尘俗之念不生,以游览歌咏相矜,则贪残之风自革。
故托身虽鄙,立志则高。
被以一言,则魏晋六朝之学,不域于卑近者也,魏晋六朝之臣,不染于污时者也。
”[2]同历史上范宁诸人目王何为桀纣、顾亭林以王何嵇阮诸人为罪人的批评迥然相异,刘师培肯定了魏晋六朝时期的士格之高、学风之善,他认为汉魏之际家国的倾覆、俗尚的衰败,政治家的政治行为应负主要的责任,而文人学士放旷的作派、厌世的态度不过是为了避祸(“远害”) 而不是为了趋利,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尽管对国家的治理没有直接的益处,然而他们宅心高远、崇尚自然的作风与品格对峻严的政风、贪鄙的俗尚则多少具有正面的示范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玄学研究论文正式玄学:何晏王弼的贵无论玄学。
我们今天研究一位哲学家,主要应该着重于他的著作而不是生平。
因为著作是他思想的记录,是他把自己的个性完全融化在普遍性的结局,也是他之所以成为“理性思维的英雄”的本质所在。
而生平则不过是体现了他的非本质特征,一种无法超越的特殊的境遇。
关于何晏王弼的生平略去不论,总之暗淡无光。
但是他们独创性的思想却影响深远,甚至改变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玄学思潮,完全有资格配得上黑格尔在《哲学讲演录》导言中说的“理想思维的英雄”的称号。
在贵无论玄学的建立过程中,何晏作为倡导者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他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汉代神学目的论和元气自然论的本体论的哲学思想。
例如他在《道论》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
夫道之而无语,名之而无名,视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则道之全焉。
故能昭音响而出气物,包形神而章光影;玄之以黑,素之以白,矩之以方,规之以员。
员方得形而此无形,白黑得名而此无名也。
“有之为有,恃无以生”,这个命题承袭了汉代宇宙生成论的传统说法,而以“无”作为“道之全”则是玄学独创性的命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宇宙生成论到玄学本体论的关系。
何晏及后来的王弼都特别强调天下殊途同归,百虑而一致,他在解释孔子的“予以一贯之”时说:善有元,事有会。
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
知其元,则众善举矣。
故不待多学,而一知之。
为了适应玄学初创的需要,何晏着力于确立本体比现象更为根本的观点,因而把圣人的人格提到半人半神的高度,和常人完全对立,以致于它最杰出的弟子也不能理解。
在谈论本体时却遗忘了现象,在谈论现象时又丢到了本体。
再解释《老子》上,只是把纷然杂陈的众多现象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无。
这就既不能圆满解决贵无论玄学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也无法全面解释,《老子》。
还有他因为“不解《易》九事”没有写出关于《周易》的著作,屈服于象数派易学。
尽管何晏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其贡献还是主要的,并且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是他豁达大度虚怀若谷,把未完成的工作真诚地让给王弼去做。
《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
见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因以所注为《道德之论》何晏注《老子》未毕,见王弼自说注《老子》旨。
何意多所短,不复得作声,但应诺诺。
遂不复注,因作《道德论》。
这两条记载,一云“始成”,一云“未毕”,但都表明,何晏却是由衷的承认自己对《老子》的理解比不上王弼,而甘拜下风。
在中国学术史上,能够具有何晏这种真正学者风度的人,大概并不是很多。
由于何晏的解释存在偏颇,也未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历史便把这个工作交由王弼继续完成。
王弼的解释学的基本思想集中体现在《周易略例》和《老子指略》这两部著作中。
王弼在《老子指略》说:《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
噫!崇本息末而已矣。
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
文虽五千,贯之者一;义虽广瞻,众则同类。
解其一言以蔽之,则无幽而不识;每事各位意,则虽辩而愈惑。
然则《老子》之文,欲辩而诘者,则失其旨也;欲名而责者,则违其义也。
故其大归也,论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演幽冥之极以定惑罔之迷。
因而不为,损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贱夫巧术,为在未有;无责于人,必求诸己;此其大要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弼对《老子》的理解为“崇本以息末”,比何晏的“以无为本”更进一步。
王弼解释《周易》所依据的原则集中表现在《明彖》和《明象》中。
他在《明彖》中所提出的“以寡治众”,“以一制动”,“统宗令无”,“约以存博”,“简以济众”,从思想实质来看,和他解释《老子》所遵循的“崇本息末”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着眼于解决本体和现象的关系。
在《明象》中,他指出,“言生于象”,“象生于意”,“意以象若”,“象以言著”,在“言”,“象”,“意”三者的关系中,意义是第一性的,所说的“意义”指的是思想,关于人事的智慧。
王弼的这种本体思维同时也就是他的解释学思想。
大体上说,由于《老子》原文偏于说无,王弼在解释它时着重于由体以及用;《周易》原文所谈的是六十四卦的卦义,属于有的范畴,王弼则着重于由用以求体,致力于发掘其中本体论的哲学意义。
通过王弼这种新的解释,《周易》和《老子》的矛盾得到顺利解决,形成了一种有无互补的关系,在贵无论玄学的理论基础上获得有机的统一。
但是王弼的玄学体系有和无仍分为两部分,只得到了外部的松散联结,而没有达到紧密联合的水平。
无与有的对立,逐渐扩展为崇有和贵无两种理论形态的直接尖锐的对立。
裴頠提出的崇有论标志着王弼贵无论玄学体系的正式解体。
由于他的本体论尚未达到“体用一如”或“体用一源”的高度,把有无分为两部分,名教与自然也仅仅只做到了外部松散的联结。
阮籍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和裴頠的重名教而轻自然的思想便是王弼体系矛盾的外在化,也同样是一种逻辑的必然。
竹林玄学:阮籍嵇康的自然论玄学玄学到了魏晋禅代之际,司马氏集团打折名教的旗号,罗织罪名,诛锄异己,把名教变成残酷毒辣的权力争夺工具。
人们被迫在名教与自然之间做出选择。
表面看来这是一种政治性的选择,拥护司马氏政权的选择了名教,反对派则选择了自然。
同时儒家贵名教,道家法自然,这也是对儒道两家思想的选择。
其实,从深层的含义来看,这种选择反映了魏晋禅代之际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已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险恶的政治环境迫使人们或者放弃理想与现实妥协,或者坚持理想与现实抗争。
阮籍嵇康的思想也由前期的儒道结合到崇道反儒,遵循了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方向,但是由于现实世界的自我分裂和二重化,他们的玄学思想不能不从自然与名教的结合演变为自然与名教的对立。
玄学思想的发展是在既同世界对立又同世界统一的矛盾中进行的。
就本质而言,玄学是一种阐发内圣外王之道的政治哲学,它力求与世界协调一致,为当时不合理的政治局面找到一种合理的调整方案。
但是当现实变得更不合理,连调整的可能性也完全丧失时,玄学从世界分离出来退回到自身,用应该实现的理想来对抗现实不合理的存在。
玄学发展到了这个阶段,给自己披上了一层脱离现实的玄远之学的外衣,由政治哲学变为人生哲学,由外向变为内向,由积极入世变为消极避世。
虽然如此,由于哲学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哲学不可能脱离现实,正如人们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所以阮籍嵇康的玄学思想一直是承担着巨大痛苦,在对立的两极中动荡不安。
他们把外在的分裂还原为内在的分裂,并且极力探索一种安身立命之道来恢复内心的宁静,为的是使世界重新获得合理的性质,在更高的层次上适合人们的精神需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阮籍嵇康思想的演变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逻辑的必然。
玄学发展到了这个阶段,自我意识与精神境界的问题变得突出了。
阮籍嵇康的自然论玄学以人的问题取代了宇宙问题,以主题自身的问题取代了世界本源问题,以人生哲学取代了政治哲学。
由于他们把自身的处境以及对异化的感受带进了玄学思维,切合当时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忧患意识和人生追求,对社会风尚的影响远远大于贵无论玄学。
于是玄学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深入到自我意识与精神境界的问题中。
阮籍嵇康所提出的自我意识与精神境界的问题,虽然在裴頠看来是偏离了玄学的主流,却在后来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的深厚的土壤,塑造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所谓的魏晋风流和名师风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阮籍著有《咏怀诗》《达庄论》《大人先生传》,在《大人先生传》里,阮籍树立了一个确定的精神境界,自我意识已与宇宙的最高自然本体合而为一,现摘录如下: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
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
其视尧舜之所事,若手中耳。
......先生以为中区之在天下,曾不若蝇蚊之着帷,故终不以为事,而极意乎异方奇域,游览观乐非世所见,徘徊无所终极。
嵇康的文学作品如《声无哀乐论》《答难养生论》《养生论》《难自然好学论》《释私论》,在《释私论》中,他说: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呼道者也。
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量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
矜尚不存乎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意思是超越自我,否定自我,把自我投身到宇宙本体去,与本体合而为一。
西晋玄学上:裴頠得崇有论玄学在阮籍嵇康死之后,西晋逐步完成了统一,在思想上也该有一种统一的思想,显然竹林玄学和正始玄学由于各自的弊病无法承当这个重任。
于是西晋裴頠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发表了《崇有论》,正式提出了崇有论思想。
《崇有论》全文仅一千三百六十八个字,虽然文约义丰,逻辑严密,但用如此简短的篇幅来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毕竟是相当困难,或者完全不可能。
总看全文,意在说明崇有论高于贵无论,崇有论应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其优点是直接就社会存在说明社会存在,试图以“有”为最高范畴引申出一条更为切实可行的内圣外王之道,突破了传统思维的“天人感应神鬼学说”。
囿于篇幅,缺乏具体的说明和充分论证,晦涩难懂。
并且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其上述优点也成为缺点,既缺乏外在的内圣外王之道因而不能有效地起到限制君权的作用,也不能充分论证名教的合理性。
仅仅在理论探索上开拓新的思想,就其批判调整功能而言,却显得苍白无力。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实的多元化与思想的多元化是同步的,动乱分裂的时代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了苦难,但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了自由。
裴頠对贵无论玄学的指责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人们都去“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个名教社会就要崩溃了。
为了挽救名教必须先肯定名教。
裴頠这一思路,后来发展为玄学的主流,其有失偏颇之处在郭象的“独化论”中得到了纠正。
西晋玄学下:郭象的独化论玄学郭象一生经历了西晋王朝从建立到走向灭亡的全过程。
这个时候,“大晋龙兴”没多久,很快为亡国破家的惨祸所取代,战乱频繁,生灵涂炭,一大批名士也都死于非命。
知识分子感受到一系列尖锐的矛盾,思维陷入内在的不安,处于一种辩证法的紧张之中,由此而凝结为一种弥漫于全身心的极为深重的忧患之感。
郭象正是在这种忧患之感下,积极从事综合总结工作,极力把现实是不能超越的与现实是必须超越的这两个对立的命题统一起来。
一方面针对阮籍嵇康一派着眼于超越的玄学,指出现实是不能超越的;另一方面又针对裴頠一派着眼于现实的玄学,指出现实是必须超越的。
由于当时的“八王之乱”和“石勒之乱”以后来的南北方对立,历史并没有呈现任何转机,使得其玄学风格既无王弼的慷慨,也无阮籍嵇康的悲凉。
郭象的独化论体系庞大而完整,及超越了偏题的阮籍嵇康与裴頠,也超越了正题的王弼。
实际上,阮籍嵇康与裴頠并没有形成体系,只是提出了问题。
阮籍嵇康着眼于超越,提出了自我意识与精神境界的问题;裴頠着眼于现实,提出了有必要维护名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