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及其作用效果》力和运动
第六章 力和运动——章复习与知识点总结(正式)
第六章 力和运动 ——章复习与知识点总结 2012.3第六章 力和运动——章复习一、基本知识自测并复习 (一) 力及其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物体间的 。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3、单位: ,托起一个大苹果的力大约为5N 。
4、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二) 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性:受力时 ,不受力时 的特性。
2、塑性:变形后不能 的特性。
3、弹力: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
4、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 ,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5、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
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三观察: 和 。
(2)使用时,①要注意所测力不能超过 。
②在 时才能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 。
(三) 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的 的力。
2、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3、大小:重力的大小是 。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
4、公式: (g= )。
g 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 的物体,在地面附近受到的 。
5、方向: 。
应用:重垂线。
6、重心:重力的 。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上。
(四) 摩擦力1、概念:两个相互 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就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的力。
2、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1)实验方法: 法。
(2)因素:① 大小。
②接触面的 。
3、减小方法(1)变滑动为 。
(2)使两个接触面 。
(3) 压力。
(4) 按触面的粗糙程度。
(五) 运动和力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 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 不变的特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
3、二力平衡的条件(1)作用在 上;(2)大小 ;(3)方向 ; (4)作用在 上。
二、重点知识理解 (一)对惯性的理解1、对惯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任何情况下的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的状态如何等因素均无关。
第一节 力及其作用效果
第六章力和运动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知识点津自学检测1.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_____,可以使静止的物体_____,也可以使物体速度的______和______发生改变;还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
2.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力的单位是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
4.物理学中经常用__________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5.力是______对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学测同步例1.在磁铁吸引铁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铁吸铁钉的力大于铁钉吸磁铁的力B.在磁铁和铁钉直接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磁铁和铁钉虽没有直接接触,但也会有力的作用D.是磁铁吸引铁钉,而不是铁钉吸引磁铁点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产生只取决于两个物体是否发生作用,而与是否接触无关,所以本题选C。
练习1:1.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B.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C.任何一个物体,它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例2.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从车站开出的汽车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静止在桌面上的铁块用细线拉,但铁块未动D.掷出去的铅球向前运动落回地面点拨: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方向的改变以及速度大小、方向同时变化。
A选项是速度大小在改变;B选项是速度方向改变;D选项是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C。
练习2:1、手用力拉弹簧,感到弹簧也在拉手;手扣排球时,手也会感到疼痛,这些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起动;B.汽车拐弯;C.汽车减速上坡;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A.F 1>F 2;B.F 1=F 2C.F 1<F 2;D.无法确定例2、试分析挂在竖直墙上、质量为3kg 的球受到的力(如图所示),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球受到的力.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度的大小和方向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一现象说..下列哪个例子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 .茶杯放在桌上也能使桌子发生形变D .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6.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地完成了数百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姿态确定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________的原理. 7.下列一些例子都是力作用所产生的效果,请你将产生相同效果的例子的序号归纳在一起,并说出共同点。
力及其作用效果
让我们 一起来 探究
力
生活中有哪些 与“力有关的现象”
——人对物体的作用 人对物体的作用
其他物体 之间的力的作用
类似的力还有哪些? 类似的力还有哪些?
探究一:力的作用效果
• 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 铁靠近小钢球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什么是力?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练习 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力,力的效 果是_______________。 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 是__________________ 。 玻璃杯落在地上,杯子给地一个 力,同时杯子也会破碎,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回忆一下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即: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练一练:
• 物理学中研究的力是指_______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 也可以引起物体_____的改变。 _____ •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__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受力物体 是___;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___力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受力物体是 ____。
猜想: 必须是接触的物体 才有力的作用吗?
实 验:
磁铁对铁钉的作用
结 论:
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 别的物体对它施力。
实验探究:
两个弹簧之间的力的作用
想一想:
为什么鸡蛋掉在水泥地上会碎?
做一做:
用手轻拍桌子,手有什么感觉?
结 论: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就是说,一个物体对别的物施力 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与运动教学反思
力与运动教学反思力与运动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力与运动教学反思,一起来看一下吧。
力与运动教学反思篇一一、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
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
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
我在教学时,有时还会不自觉地侧重知识地教学,而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所欠缺。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可以是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归纳能力的好机会,而我匆匆地用投影将其打出,减少了学生的思维含量。
我应有意识地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反观我这堂课,我与学生虽有沟通,但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在深层面上沟通。
三、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
教学过程中,学生偶尔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我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
例如,对于如何设计验证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有的学生提出了通过改变压力的方法来改变阻力,有的学生提出改变斜坡的粗糙成度的方法来改变阻力。
其实第一种方法是不可行的,因为在改变压力的同时,该方法也同时改变了物体到水平位置时的初速度,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变量。
课堂教学中首先鼓励学生的创新,然后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哪两个方面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哪两个方面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具有多种作用效果,可以体现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变程度上。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力所带来的影响,它在物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导致各种效果的表现。
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力对物体的形变。
力对物体的运动力对物体的运动产生重要影响,它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和位置。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到合力作用时,如果物体原本静止,则会产生运动;若物体原本在运动,则会产生加速度或减速度的变化。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受力后的动作方式,例如一个推力能够使物体加速运动,而一个拉力能够使物体减缓运动。
通过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会产生变化,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多种情况。
力对物体的形变除了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外,力还会对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产生作用效果。
在弹性体中,力的作用会引起物体产生形变,体现为拉伸、压缩、挤压等效应。
例如,橡胶绳受到外力拉伸后会变长,而压缩弹簧则会变短。
在固体中,力也会引起形变效果,表现为材料的塑性变形或断裂。
例如,在金属材料中,外力作用下会引起局部变形,产生弯曲或扭曲等结果。
通过对物体施加力,可以观察到不同形变效果,并研究物体的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
综上所述,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力对物体的形变两个方面。
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运动或形变,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运动状态和形态变化。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力的作用效果是物体行为和现象的重要基础,深入研究力的作用对于理解物体之间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力及其作用效果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力的两个关键概念。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单位是XXX,符号是N。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力的示意图是一种表示力的方法。
用一根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的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上箭头所指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它对于分析一个力来说,既形象又直观。
弹力及弹簧测力计弹性是指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原状的特性。
弹力是指弹性物体受到外力后产生的力。
弹簧是一种典型的弹性物体,它可以用来测量力的大小,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来测量力的大小。
当外力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发生弹性变形,变形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量各种物体的重量、拉力、压力等。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根据需要测量的力的大小来选择不同的型号。
其次,要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不能超过其额定测量范围,否则会对弹簧测力计造成损坏。
最后,要正确读取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注意单位的转换和精度的保留。
2.塑性是指物体受力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特性。
3.对弹性物体来说,形变后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最大限度称为弹性限度。
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能回复到原来的形状,称为弹性形变;超过弹性限度的形变则不能回复到原来的形状,称为非弹性形变。
4.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比如拉弯的弓,这种形变我们很容易观察到。
还有些形变我们不易观察到,比如把书放在桌子上,书和桌子都发生了弹性形变,只不过这种形变量很小,我们不易观察到。
因此,书和桌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压力和支持力,还有拉力、推力、张力等等,它们实质上都是弹力。
高三物理单词表:力学中的运动与力的效果
高三物理单词表:力学中的运动与力的效果一、运动1. 运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
2. 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移动。
3. 曲线运动:物体在曲线轨迹上移动。
4. 匀速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相同距离的情况下进行运动。
5. 变速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不同距离的情况下进行运动。
二、力的效果1. 力: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也可以使物体产生运动或停止运动。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3. 弹力:由于物体形变所产生的恢复力。
4. 摩擦力:物体在接触面上的相互作用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力。
5. 合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合成。
6. 分力:合力分解为多个共线力的效果。
三、运动与力的关系1. 牛顿第一定律:如果物体受力合力为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F = ma。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总是有一个力与之相互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动能和势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改变等于该物体所受合力在运动方向上的功。
3. 势能:物体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4.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五、摩擦力与运动1. 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阻碍力。
2. 动摩擦力:物体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3. 滑动摩擦力:物体在表面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4. 滚动摩擦力:物体在表面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5. 摩擦力与重力: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垂直于表面的合力。
这是一份高三物理单词表,涵盖了力学中的运动与力的效果的关键词汇。
通过学习这些单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中与运动和力有关的概念和原理。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在物理学中,力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是力学中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是指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或效果,力可以产生三种作用效果,分别是使物体运动、改变物体的形状和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1. 使物体运动当有外力作用于一个静止物体时,物体将会开始运动。
这是因为外力改变了物体的状态,使物体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2. 改变物体的形状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种力称为变形力。
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但没有发生位移,就产生了形变。
例如,拉伸弹簧、挤压弹簧等都是形变的力的作用效果。
3. 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会产生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和所产生的加速度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这种情况下,力不仅改变了物体的速度,还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
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是力作用于物体的具体位置,力可以在物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因此力的作用点对物体的运动和变形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1. 作用点与作用效果的关系力的作用点决定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同一力在不同作用点作用于物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一个水管在两端施加相同大小的力,如果作用点靠近一端,容易使水管产生扭转;如果作用点居中,水管将产生弯曲;如果作用点在另一端,水管可能会发生压缩。
2. 合力的作用点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合力的作用点是所有力的作用点的叠加,根据平衡力和力矩的原理,合力的作用点决定了物体的平衡状态和转动状态。
合力的作用点越靠近物体的一个端点,物体就会朝着这一端旋转。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变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作用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力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力及其作用效果教案
力及其作用效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培养学生运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
2. 培养学生运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的内涵。
2. 运用力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道具(如弹簧、气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力的实验,引发学生对力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力的概念:介绍力的定义,解释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演示力的作用效果:通过道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 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进行力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5. 总结力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设计一个简单的力的应用实例。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作用效果及运用力解决问题的方法。
9.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的理解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a)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
b) 分析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着重检查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能力。
c) 审阅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评价内容:a) 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b) 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认知。
c) 学生运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力的单位:介绍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让学生了解力的计量方法。
2. 生活中的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力的应用,如体育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工程机械的力的作用等。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八章《力和运动》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和合作表现,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
5.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讲授摩擦力的定义,讲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等,并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针对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如“力是如何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平衡的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共同探究、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如物体形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4.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惯性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5.结合学生的作业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贴近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现象,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力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针对本章知识点设计了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力的作用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力及其作用效果教案
力及其作用效果教案第一章:力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力的表示方法,如箭头表示法。
1.2 教学内容: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表示方法:箭头表示法,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
学生练习用箭头表示法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第二章:力的作用效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点的概念。
2.2 教学内容: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哪个点上。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力改变物体形状和运动状态的过程。
学生练习确定力的作用点,并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第三章:力的合成与分解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知道如何求解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
3.2 教学内容:力的合成:两个力的合力是指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力的分解:一个力的分力是指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通过图示或实验让学生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学生练习求解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使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公式进行计算。
第四章:摩擦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4.2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两个接触面之间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存在相对滑动或试图相对滑动。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阻止物体滑动或使物体加速。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实际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现象,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第五章:重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产生和作用效果。
《第六章 力和运动一》导学案
《第六章力和运动一》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2、了解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原理
3、了解生活中各种与力有关的现象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了解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原理。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用这个测力计测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球受到的力
3)车向前加速运动,悬 4)静止在墙角的球板书设计:。
(中考物理必刷题)专题12 三种常见的力及其作用效果(解析版)
专题12 三种常见的力及其作用效果【核心考点讲解】一、力的三要素及作用效果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二、三种常见的力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例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弹簧测力计①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②弹簧测力计(弹簧秤)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③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力及其作用效果
力及其作用效果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是衡量物体或系统运动状态改变的物理量。
力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物体的运动和形态上。
力的作用效果一般有三种:1.使物体运动2.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3.改变物体的形状首先,力可以使物体运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然而,一旦有外力作用于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将产生加速度,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例如,我们用手推一个静止的小车,小车就会开始向前运动。
这就是力使物体运动的作用效果。
其次,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当物体的质量不变时,施加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运动速度改变的越快。
此外,当物体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时,物体的速度会增加,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反时,物体的速度会减小。
例如,一个运动员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冲击力会使足球的速度发生改变,而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也会因此发生变化。
这就是力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作用效果。
最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当外力对物体施加压力或拉力时,物体可能发生形变。
根据胡克定律,物体的形变与施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弹性系数成反比。
当物体的弹性系数越大时,物体的形变越小。
例如,当我们用手把一张纸从两端拉开时,纸就会发生形变,变长而变窄。
这就是力改变物体形状的作用效果。
除了以上三种作用效果,力还可以引起其他一些效应,例如摩擦力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重力可以使物体向下运动,弹力可以使物体恢复原状等等。
总之,力的作用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它可以使物体运动,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以及改变物体的形状。
在物理学中,力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两个方面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两个方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
力的作用效果在物体运动和结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力的作用效果对物体的两个方面产生的影响。
1. 运动效果力对物体的运动产生直接影响。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会产生加速度,并相应地改变速度和方向。
这种运动效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种情况下,物体的速度和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加速运动:当外力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速度会发生变化。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运动状态变化:有时外力的方向或大小会导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如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或者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等。
2. 结构效果除了对物体的运动产生影响外,力的作用效果还会影响物体的结构稳定性。
在工程和建筑领域中,结构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力的作用效果对结构的影响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张力和压力:力的作用效果会在构件的内部产生张力和压力。
当构件受到拉力作用时,会产生张力,而受到压力作用时会产生压力。
合理设计结构能够有效分散力的传递,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变形和变位: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会发生变形和变位。
弹性力学理论描述了物体受力后的变形情况,结构的刚度和弹性特性会影响这种变形情况。
充分考虑变形和变位对结构的影响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破坏分析:当外力超过物体的承受极限时,结构可能会发生破坏。
通过对结构的受力分析和破坏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综上所述,力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对物体的运动和结构的影响上。
在物理学、工程学和建筑学等领域中,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物体的行为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利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更好地设计和构建各种复杂的系统和结构。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力及其作用效果)力和运动教学课件
F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他的 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 顿,简称“牛”,符号“ N ”。
通常用F表 示力
1牛顿的力多大?
➢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就是1 N。
画出题中的力的示意图:用200N的力提起一袋粮食.
F=200N
1、找出作用点(就是施力物体作用在 受力物体上的点).
2、在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学的情示分意析图
力的相互作用
力
五、力的相互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什么是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力的相互作用
手拉弹簧,手有
力
五、力的相互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什么是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力的相互作用
游泳 火箭
划船 推墙
长征三号乙运
1 什么是力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同时发生改变 ➢形状改变 (拉伸、压缩或弯曲)
➢体积改变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得越远。
——力的大小
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 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棒球击出。
静止 运动 运动
静止 棒球的运动方向 发生了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怎样使小车完成以下运动?
➢由动到静 ➢由静到动
小车自己慢慢停 用力拉小车
➢ 运动方向改变 改变用力方向
第6-7章 复习提纲
第六章力和运动复习提纲6.1力及其作用效果一.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 (运动的物体、静止的物体、改变速度的 , );②改变物体的 (使物体发生 )。
二.力的三要素(能影响力的 )① ,② ,③。
三.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的线段把力的、、表示出来。
力的单位: ,简称 ,符号 ,用手拿两个鸡蛋的力大约 N四.力的概念:对的作用。
①一个物体产生力,②两个物体不接触产生力(磁铁吸引铁钉),③两个物体接触产生力(必须相互作用)。
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举例:、。
6.2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性:物体受力时 ,不受力时的性质。
2.塑性:形变后,不受力时的性质。
3.弹力:的力。
种类:、、、、。
4.测力计①种类:、②构造: 、、、。
③原理:在内, 。
测量步骤:①使用前,要估计一下所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测力计。
②使用时,认清和 ,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 ,把指针调到位置。
③拉力与测力计的要一致,避免指针、弹簧与摩擦。
④弹簧静止或相对 (平衡)时读数,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取该刻度线的数值,并加上单位。
6.3重力1.万有引力:①概念:宇宙间任何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的力。
②公式:F=Gm1m2/r22.重力:①现象: ②定义: 物体由于吸引而受到的力。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力。
)、施力物体: 。
③符号: 又称: 、。
④大小:和成正比,⑤公式:G= ,m= ,g= 。
g= ,物理意义: 。
粗略计算时,g的值也可以取做。
⑥方向: (指向地心)。
应用: 线,建筑、。
⑦作用点: 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上.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唱片的重心在它的上.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法确定.⑧月球吸引力是地球的。
6.4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的物体,当他们做 (或具有的趋势)时,在上产生一种阻碍(或趋势)的力。
2.分类: 摩擦力:(传送带传输货物);摩擦力: 动摩擦力、动摩擦力3.方向:f静:与物体趋势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