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剧院设计规范及案例

合集下载

电影院设计要点与规范

电影院设计要点与规范

二)、人流疏散的要求
四、楼座、池座应分别布置疏散口,楼 座设2个,若是跨跃式楼座(楼座由踏步 伸入池座),要求两股人流不交叉,最 好做成跨跃部分通过池座疏散,楼座仍 有疏散出口。
二)、人流疏散的要求
五、观众的疏散分为直接疏散和间接疏 散,间接疏散中总的疏散口宽度应大于 等于分疏散口之和,如果达不到,就需 要设置观众停留面积。
1、地面升起曲线 2、解决视线遮挡 3、控制最远视距、视角 4、视听质量(核心问题)
与视线设计相关的一些符号
h:视点高度 a:第一排到视点的距离 f:排距 o:视点 c值(△):视高差值 h’:人坐着时眼睛到地面的距离
一)地坪起坡的影响因素
1、a值的远近: a值越小,升起越大, a值越大,升起越小。 2、c值的大小 c值越小,升起越小, c值越大,升起越大。
公式二
N W D TA
D:观众厅内门疏散口总宽度 W:每股人流的通行能力
公式二
上题中,最小宽度:
N W 1200 0.5 D 5M TA 4 30
计算出来的宽度是净宽,所以施工 图中的宽度还应再加大。
二、间接疏散
左图:间接疏散示 意图,从观众厅出 来需要经过房间、 楼梯才能走到室外 空地。
三)、人流疏散时间的计算
一、直接疏散
T=N/A×B 式中:T:疏散总时间 N:疏散总人数 A:单股人流通过能力 B:外门可以通过的人流股数 观众疏散的人流密度、速度和通行能力
人流密度 状态 行走速度(m/s) 单股人流通行能 力(人/分) 人/m2 平地 下楼梯 3 16 10 饱和 30~40 1 不饱和 60~65 60~65 75
四)席位设计参数
2、边座斜视角 通常斜视角用45 度控制,变形法宽银 幕也用普通银幕的45 度线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
2. 一般垂直 方向设两 道,间距3 米左右。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33
影剧院建筑设计
吊杆:
1. 平行于台 口,悬挂 用水平杆 件。
2. 分类:手 动和电动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11
影剧院建筑设计
剧场的功能关系
功能组成:
演出部分
观众部分
管理辅助部分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12
影剧院建筑设计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 要求
1. 与舞台有便捷的联 系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37
影剧院建筑设计 演员在演出准备中的活动路线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38
影剧院建筑设计 服务用房的三种布置方式
46
影剧院建筑设计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47
影剧院建筑设计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48
影剧院建筑设计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电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设计规范

× 人流组织应符合下列要求: × 1观众厅人流组织应合理, 确保观众旳有序入场及疏散, 观众入场和疏散人流不得有 交叉; × 2应合理安排放映、经营之 间旳运营路线,观众、管理 人员和营业运送路线应便捷 通畅,互不干扰。 × 各个观众厅、放映机房旳 层高设计应根据观众厅规模、 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综 合拟定。
型电影院旳集散空地旳深度 不应小于10m;特大型电影
3
总平面
4
× 3.2.1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为将来旳改建和发展留有余地; 2 建筑布局应使基地内人流、车流合理分流,并应有利于消防、停车和人 员集散。 × 3.2.2 基地内应为消防提供良好道路和工作场地,并应设置照明。内部道 路可兼作消防车道,其净宽不应不大于4m,当穿越建筑物时,净高不应 不大于4m。 × 3.2.3 停车场(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新建、扩建电影院旳基地内宜设置停车场,停车场旳出入口应与道路连 接以便; 2 来宾和工作人员旳专用停车场宜设置在基地内; 3 贴邻观众厅旳停车场(库)产生旳噪声应采用合适旳措施进行处理,预防 对观众厅产生影响; 4 停车场布置不应影响集散空地或广场旳使用,并不宜设置围墙、大门等 障碍物。
× 1.0.3 当电影院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 应按其主要用途拟定建筑原则。
× 1.0.5 电影院建筑设计应遵照电影产 业可连续性发展旳原则,并应与电影 院工艺设计紧密配合。
× 1.0.6 电影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 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原则旳 要求。
2
基地
× 3.1.1 电影院选址应符合本地总体规 划和文化娱乐设施旳布局要求。
× 3中型电影院旳总座位数宜为
域需求、使用性质、功能定
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

影剧院设计案例分析

影剧院设计案例分析

2021/6/5
51
“wave wall”和大剧场内墙的材料最终选定为橡木
木雕内墙分割演出厅和休息大厅
2021/6/5
楼座的装饰带和护墙同休息大厅一样由 波罗的海橡木制成,其不同之处是设计 师赋予它们一种稳重的深色调,令人感 觉温馨而亲切。
52
出于对美学、寿命、力度和制作成薄金属板的可能性方面的考虑,最终选定为铝板。
多功 能厅
门厅 餐厅
7
外型追随功能 功能适应外型
2021/6/5
8
3.室内与室外
扎哈·哈迪德试图通过刻意地切割与联接,使室内与室外、建筑与景观之间,
形成一种融合共生的关系,仿佛是城市意象的不同但连续的片段。
2021/6/5
9
2021/6/5
10
4.室内空间
在广州歌剧院的内部空间,也同样使用混凝土,建筑风格会变得多样而 统一 。
2021/6/5
3
珠江
广州歌剧院
2021/6/5
4
场地的设计顺应 水流方向
2021/6/5
5
场地中的“水”,与珠江呼
应,形成“水落石出”
的效果。
2021/6/5
6
2.功能与造型
排练室
餐厅 表 演 区
观众厅
办公
入口大厅
外型追随功能 功能适应外型
排练室 表
演 区
排练室 录音室 设备室
2021/6/5
38
2021/6/5
39
2021/6/5
公共区域与舞台区
演员准备区
40
功能分析
2021/6/5
演出准备部分 舞台部分 观众厅部分 会议室 大厅 歌剧院廊道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现批准《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58—2008,自2008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2.7、4.6.1、4.6.2、6.1.2、6.1.3、6.1.5、6.1.6、6.1.8、6.1.12、6.2.2、7.2.5、7.3.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试行)》JGJ58—8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8年2月29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6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行业标准《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试行)》JGJ58—88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声学设计;6.防火设计;7.建筑设备。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基地和总平面、建筑设计、声学设计、防火设计和建筑设备;2.增加了术语、建筑设计一般规定、室内装修、噪声控制和扬声器布置等内容。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13号,邮政编码:100045)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44号,邮政编码:100086)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世强乔柏人邱正选黄义成罗燕翎陈钧王振颖马思泽郭晋生宋娜目次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3.1基地3.2总平面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2观众厅4.3公共区域4.4放映机房4.5其他用房4.6室内装修5声学设计5.1基本要求5.2观众厅混响时间5.3噪声控制5.4扬声器布置6防火设计6.1防火6.2疏散7建筑设备7.1给水排水7.2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7.3电气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保证电影院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满足适用、安全、卫生及电影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电影院设计规范范文

电影院设计规范范文

电影院设计规范范文电影院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了提供良好的观影体验,保障观众的安全和舒适,电影院设计规范至关重要。

一、空间规划电影院的空间规划应该充分考虑观众的观影需求和体验感受。

观众席应该合理布局,舒适度和视野应该得到充分关注。

在空间布局上,应该考虑到动线的合理性,观众进出影厅、买票、购买食品等过程应该流畅无阻。

二、座位布置座位布置是电影院设计中重要的环节。

首先,座位应该与观众的视野有较好的呼应,确保每个座位都能看到银幕,视觉上无遮挡。

座位之间的间距应该足够,以保证观众的舒适度和私密性,同时,应考虑到残障观众的需要,设置无障碍座位和设施。

三、声音与画面效果电影院的音响设备和时尚设计至关重要。

影厅的声音要求应根据细节丰富度、高低音的要求进行配置。

同时还应考虑周边环境的噪音控制,确保观众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音效。

而对于画面效果的要求上,应选用具有高分辨率、良好颜色还原能力的影像设备,以确保观众能欣赏到清晰、逼真的画面。

四、安全设施电影院的安全设施是保障观众安全的重要条件。

首先,建筑物的结构应该坚固稳定,能够承受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

在电影院出入口、观众席区域、卫生间等位置,应设置充足的疏散通道,并保持通畅。

其次,应配备适量的灭火器材和紧急疏散标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五、通风与空调电影院的通风与空调系统是保持观众舒适的关键。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观众席的通风情况,保证空气流通,并防止异味和污染物的扩散。

同时,空调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温度控制能力,根据观众人数和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

六、照明设计电影院的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观影环境的要求。

首先,应保证观众席区域的照明柔和均匀,以免影响观影体验。

其次,对于过道、出入口等位置,应设置足够的照明,以确保观众的安全和舒适。

在照明设备的选用上,应考虑节能环保,选用高效、低耗的LED灯具。

七、无障碍设施电影院应该充分考虑到残障人士的观影需求,并设置相应的无障碍设施。

影剧院设计规范(大全)

影剧院设计规范(大全)

影剧院设计规范(大全)第一篇:影剧院设计规范(大全)影剧院设计规范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应能使观众及工作人员迅速疏散至有照明的安全地带,并为消防作业提供合适的通路及场地;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5m;三、合建、附建的电影院除以防火墙与毗邻建筑划分成独立防火分区外,其余临空部分仍应按上款执行;四、设备用房应置于对观众干扰最少的位置,且应注意安全、卫生、消声、减振和设备安装维修的方便;五、总平面内宜设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场,或由城镇交通规划统一考虑;六、总平面内尚应满足排水、隔噪、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据条件布置绿化。

《影剧院设计规范》课件

《影剧院设计规范》课件
影剧院声学设计
声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01 02
保证良好的音质效果
影剧院作为观影和听音的场所,音质效果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声 学设计应确保观众席有良好的听音环境,声音清晰、饱满、无回声和颤 动。
满足不同类型节目的需求
不同类型的节目对声学设计的要求不同,如音乐会、歌剧、话剧等。声 学设计应能够适应不同节目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混响时间和音响效果。
舞台结构与承重设计
01
02
03
舞台基础设计
根据舞台设备的重量和动 荷载要求,进行舞台基础 的结构设计。
舞台承重框架
选择合适的承重框架材料 和结构形式,确保舞台承 重能力。
舞台设备支撑
根据舞台设备(如灯光、 音响、布景等)的重量和 布置要求,设计合理的支 撑结构。
观众厅结构与承重设计
观众厅梁板结构
03
影剧院建筑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安全可靠
确保影剧院结构安全,能够抵 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影响

经济合理
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 合理控制结构造价,提高经济
效益。
适用性与耐久性
确保结构设计能够满足未来影 剧院的功能需求,并具有较长
的使用寿命。
环保节能
采用环保、节能的结构设计, 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防火分隔
影剧院应设置防火分隔,将不同 区域分隔开来,防止火势蔓延。
防火门和防火窗
影剧院的门和窗应选用防火门和 防火窗,以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05
影剧院节能环保设计
节能环保设计的基本原则
节约能源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设备选型,降低影剧院的 能源消耗。

〖万达院线〗影剧院设计规范

〖万达院线〗影剧院设计规范

〖万达院线〗影剧院设计规范影剧院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影剧院设计要点设计规范设计案例案例分析

影剧院设计要点设计规范设计案例案例分析


• 面光 第一道面光光轴与大幕线夹角应为50°,射至表演区 中心为30 ° ~45 °。第二道面光光轴与大台唇前沿夹角为
人的视觉生理机能——水平视角
视线设计——视角

水平视角控制——
θ

* 偏座的水平控制角θ :由台口两侧向观

众厅同侧各引一直线,二线相交的夹角。观

众席应布置在此区域内,根据不同剧种宜控

制在 28° ~ 50°之间

* 首排观众水平角β:不应大于120°
线


视线设计——升起
无阻挡视线控制——
舞台设计——侧台外门的处理
侧台地面一般应高于室外地面1米左右,应设门直通室外。 在门外设装卸布景用的平台,其台面与运景卡车底板同高;
也可设坡道,汽车开进侧台,外门宽3.5米,高4.5米
五 、 其 他
乐池
乐池设计——乐池的平剖面
一般中型综合性使用剧场 大型歌舞剧场 特大型剧场
55~60平方米 75~80平方米 100~120平方米

一排观众视线与舞台口上沿连 线以上,并扣除结构厚度。

* 挑台以下空间应满足:

自然声时H:L=1:1.2;
采用扩声系统时H:L=1:1.5;
线
* 楼座栏杆应不遮挡视线。


视线设计——视距

视距控制——

• 视距超过 15m 时,对演员的面

部表情很难看清,对话剧、小

品、滑稽剧等剧种,演员的面


* 把最远视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视距
线


视线设计——视角

影剧院设计规范及案例

影剧院设计规范及案例
• 要求:单独对外出入 口。要有专门的停车 场、回车场、警卫室、 司机休息室、卫生间 等。要靠近贵宾席。
h
96
影剧院建筑设计
h
97
影剧院建筑设计 贵宾席
• 池座前3-5排中 间。
• 楼座前部中央。
h
98
影剧院建筑设计
h
99
影剧院建筑设计
观众用卫生间设计
• 位置:
– 室内和室外 – 楼上和楼下 – 明厕和暗厕
h
5
影剧院建筑设计
h
6
影剧院建筑设计
h
7
影剧院建筑设计
第1节 总平面设计
• 设计要求
– 观和演要有适当分 区
– 要组织好人流及交 通运输等流线。集 散用地:0.2M2/人
– 热、电、空调、水 等配套设施易靠近 负荷中心,并注意 隔震、隔声。
– 演员宿舍、餐厅、 厨房等,如果附建 时,应形成独立的 防火分区。
h
59
影剧院建筑设计
垂直控制角
• 俯视角:
– 检验楼座后排观众的观看条件 – 介于20-30o(戏剧) – ≤15o ( 电影)
• 仰视角
– 检验池座前排观众的仰视条件 – ≤45o( 电影)
h
60
影剧院建筑设计
水平控制角
• 控制偏座区 • 戏剧时:天
幕中心与台 口相切的连 线夹角, ≤45o • 电影时:
防火与疏散
• 舞台防火
– 设防火幕 – 杜绝火路,
提高墙体和 结构耐火度。
– 舞台上部社 排烟口。设 消防控制值 班室等。
h
102
影剧院建筑设计
h
103
影剧院建筑设计
• 人流组织 – 人流流线要明确、短捷,进场口要明显易找,并有足 够的数量和宽度。

综合性多厅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与装修方案

综合性多厅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与装修方案

综合性多厅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与装修方案第一篇:综合性多厅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与装修方案综合性多厅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与装修方案Multiplex——综合性多厅影院综合性多厅影院的英文是Multiplex,指的是在同一屋顶下有多厅放映电影,同时又往往与其它娱乐业、餐饮业、零售商业等统一综合经营。

多厅影院无论从影片节目的数量和时间上都为观众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也为影院提供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规模化经营的条件,由综合性影院组成的规模化的院线已经构成了现在电影放映业的新格局和发展趋势,是电影放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志。

多厅影院的发展全世界第一座具有标志性的达6张银幕多厅电影院是由美国AMC 国际院线集团于1969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建立的Six West 影院,后更名为Westroads Theatre;亚洲的第一家综合性影院是在1992年在新加坡由国际院线集团Golden Village(GV,金色村庄)兴建的GV Yishun影院,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综合娱乐影院,在一所建筑中容纳了10张银幕,以及购物中心、饮食中心等其他的娱乐设施。

新加坡的Golden Village也因此被称为“亚洲综合影院的鼻祖”。

中国影院的多厅化也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经过多次改建,到1994年成都两个影城各已经拥有十几张银幕。

之后是常州的亚细亚影城、新昆明影城;如今最出名也最成功的要算是杭州庆春电影大世界、广州天河电影城等;1997年开始,外资院线进入中国,环艺、鑫乐、嘉禾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建立了真正现代化的多厅影院。

近两年,多厅影院的建设成为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主流,一大批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多厅影院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大城市中,如北京的新东安影城、华星影城,武汉的武汉影城、湖北剧场,杭州的翠苑电影大世界,广州的中华广场、深圳的城市广场等等。

中国多厅影院的差距将1000条舢板捆起来不会造成一艘航空母舰,将办公室挂上银幕,架上放映机变成放映厅,这些放映厅组合起来绝对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综合性多厅影院。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影剧院建筑设计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张建新副教授2008年9月本课主要内容概论功能设计防火疏散常见结构形式设计案例第一章概论主要内容:1、概念2、演变历史3、剧场的分类与规模4、剧场的等级概念:观看演出和电影的室内空间和环境进行戏剧表演和放映电影的室内空间和环境演出和电影为主,会议为辅。

演变历史中国传统的戏台古西腊传统的剧场南京中山陵音乐台国家大剧院某影剧院方案剧场的分类与规模分类歌舞剧场话剧剧场戏剧剧场其他音乐厅木偶剧场杂技、马戏场书场、曲艺场规模特大型:1601座以上大型:1201--1600座中型:801--1200座小型:300--800座剧场的等级不低于III级20--50年一般性文娱团体演出的一般剧场丙等剧场不低于II级50--100年省、市、自治区一般剧场乙等剧场不低于II级100年以上省、市、自治区一般剧场甲等剧场国家级剧场、国际性文娱建筑特等剧场耐火等级耐久年限特征等级第二章功能设计设计要求功能关系总平面设计演出部分设计观众厅设计辅助部分设计设计要求良好的演出条件良好的视听条件保证安全与舒适剧场的功能关系功能组成:演出部分观众部分管理辅助部分第1节总平面设计设计要求观和演要有适当分区要组织好人流及交通运输等流线。

集散用地:03>.2M2/人热、电、空调、水等配套设施易靠近负荷中心,并注意隔震、隔声。

演员宿舍、餐厅、厨房等,如果附建时,应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

要处理好环境设计。

前部设置广场结合内院设置室外休息场所文化娱乐综合区(体)第2节舞台演出部分舞台演出部分主台侧台及后舞台舞台设备乐池与台唇后台设计舞台及其空间尺寸一般舞台平面基本比例关系台口的宽度:D(台口宽度)是关键舞台的基本尺寸深度:大幕区表演区中景区天幕灯光区天幕至后墙宽度表演区侧幕演员活动区单式吊杆装置舞台的高度台高计算公式:H=2h+2-4m主台宽度、进深及台口宽度、高度参考表任务书的要求1.台口宽:10---14M2.台口高:6-8M3.台深:12-14M4.台宽:20-24M5.台高(包括舞台、格栅以上空间):18M.侧台的位置、功能、要求位置:位于主台的一侧或两侧功能:存放布景、道具箱包和迁换布景。

影剧院设计规范0304191404

影剧院设计规范0304191404

影剧院设计规范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 特大型1201座以上; 大型801座~1200座; 中型501座~800座; 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 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 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 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 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 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
座位数:w500座。
进场:在中间为宜。
楼座挑台的结构形式
纵向悬臂梁式
横向刚架(或大梁)支撑加悬臂梁。
挑台拦板处理
垂直式
倾斜式
曲面式
观众厅视线设计
视距:
最小视角:1'
最小物象:1cm
最远视距:33。3m
建议值:25---36m
视角
水平视角:30o-40o-60o
电影院水平视角:25o-55o(宽银幕)12o-37o(—般银幕)
2、高度大于7米,开口大于6米高 任务书要求
侧台:1.台宽:6M
2.台深:8-12M
3.
表演区的延伸,展示深远壮丽的场面 平时可作为排练房使用。 特大型剧场一般都 设。
舞台设备
舞台灯光
面光
耳光
天幕灯光
其他灯光
脚灯
天桥侧光
顶光 台口内侧面光及梯子光 灯光控制室 三道面光
耳光室的位置及其放大 灯光控制室的位置,及其要求 位置有三种 计算机程序控制和可控硅调光设备 面积12M2左右 隔栅、天桥、吊杆 位置 作用: 打灯光 布景 要求
舞台的高度
台高计算公式:
主台宽度、进深及台口宽度、高度参考表 任务书的要求
1.
2.
3.台深:12-14M
4.
5.台高(包括舞台、格栅以上空间):18M.侧台的位置、功能、要求
位置:位于主台的 一侧或两侧 功能:存放布景、道具箱包和迁换布景。
要求:
1、宽度大于或等于台口宽度, 深度等于表演区深度或为台口宽的
20--50年 一般性文娱团体演出的一般剧场 丙等剧场 不低于II级
50--100年 省、市、自治区一般剧场 乙等剧场 不低于II级100年以上 省、市、自治区一般剧场 甲等剧场 国家级剧场、国际性文娱建筑 特等剧场 耐火等级 耐久年限

影院设计规范范文

影院设计规范范文

影院设计规范范文影院作为一个集观影、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在设计上既要满足观影者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工程的实施、运营和管理方面的要求。

因此,影院设计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从空间布局、座位设计、音响设备和灯光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空间布局1.观众安全:设计应保证观众的安全,包括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观众能够迅速有效地离开影院。

2.舒适度:观众在影院中观影的时间一般较长,因此座椅和走道的设计应考虑到观众的舒适度,如座椅宽敞舒适、视线良好、走道宽阔等。

3.视觉效果:影院设计应注重观影效果,包括选择合适的屏幕尺寸和高度、安排观众席的观看角度、减少光线干扰等。

4.影音隔离:应对音响设备和放映机进行隔离,以减少噪音对观众的干扰。

二、座椅设计1.座位间距:座位之间应保留足够的间距,以确保观众能够自如地出入座椅,并避免头部和膝盖间的碰撞。

2.坐姿舒适度:座椅设计应考虑到观众的舒适度,包括座位的宽度、角度、颈椎和腰椎的支撑等。

3.观看角度:座位的高低应适当调整,以保证观众能够有良好的视觉效果,避免因身高差异而影响观影体验。

4.优先座位:应设立优先座位,以方便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观众就坐。

三、音响设备1.声场设计:影院的音响系统应能提供清晰逼真的声音效果,包括平衡的音量、立体的声场和清晰的对话声。

2.设备布置:音响设备应根据影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以保证音响效果的最佳体验。

3.声音控制:应设置合适的声音限制,确保影院内的声音不超过观众可以接受的范围。

4.音响维护:应定期对音响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持久使用。

四、灯光设计1.舞台照明:灯光设计应满足影片放映和表演的需求,包括背景灯、特效灯、聚光灯等。

2.观众照明:观众席的照明应舒适柔和,既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又不影响观看屏幕的效果。

3.紧急疏散照明:应设置紧急疏散照明装置,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观众能够迅速有效地离开影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后舞台
• 表演区的延伸,展 示深远壮丽的场面。
• 平时可作为排练房 使用。
• 特大型剧场一般都 设。
21
舞台设备
• 舞台灯光
– 面光 – 耳光 – 天幕灯光 – 其他灯光
• 脚灯 • 天桥侧光 • 顶光 • 台口内侧面光及梯
子光
– 灯光控制室
22
• 三道面光
•耳光室的位置及其放大
23
灯光控制室的位置,及其要求
水平控制角
• 控制偏座区 • 戏剧时:天
幕中心与台 口相切的连 线夹角, ≤45o • 电影时:
61
地面坡度设计
1. 视线设计的目的:保证观众在观剧时,视线不受 或少受前排观众的遮挡。
2. 办法:座位逐排升高。 3. 第一排座位的位置:离开乐池1米。 4. 排距:800-850。 5. 设计视点的位置:
• 视角 – 水平视角:30o-40o60o – 电影院水平视角: 25o-55o(宽银幕) 12o-37o(一般银幕)
59
垂直控制角
• 俯视角:
– 检验楼座后排观众的观看条件 – 介于20-30o(戏剧) – ≤15o ( 电影)
• 仰视角
– 检验池座前排观众的仰视条件 – ≤45o( 电影)
60
• 短排法 – 座位排距为 50cmx85cm – 走道宽度 60cm/100人, 且≥1.0 米。边 走道≥80cm,第 一排≥1.0米。
• 长排法: – 排距≥90(105) cm,每排座位 数≤50.边走道 时≥1.2米。
观众厅座位排法
47
48
座位的横排曲率和错位布置
49
50
楼座的设计
35
观众厅的平面形式
1.矩形 2 .钟形 3.扇形 4.六角形 5 .马蹄形 6.复合形
36
37
38
39
40
41
42
• 无楼座 观众厅
≤1000座
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 设楼座 观众厅
>1000座
43
观众厅楼座形式
• 全挑式
部分悬挑式
双层出挑式
44
跌落式楼座
45
跌落式楼座室内效果
46
12
• 深度:
– 大幕区 – 表演区 – 中景区 – 天幕灯光区 – 天幕至后墙
• 宽度
– 表演区 – 侧幕 – 演员活动区 – 单式吊杆装

舞台的基本尺寸
13
14
舞台的高度
台高计算公式:H=2h+2-4m
15
主台宽度、进深及台口宽度、高度参考表
16
任务书的要求
1.台口宽:16---18M 2.台口高:9-12M 3.台深:24M 4.台宽:32M 5.台高(包括舞台、格栅以上空间):18M.
– 演员宿舍、餐厅、 厨房等,如果附建 时,应形成独立的 防火分区。
– 要处理好环境设计。
8
前部设置广场
结合 内院设置室外休息场所
9
文化娱乐综合区(体)
10
第2节 舞台演出部分
舞台演出部分 主台 侧台及后舞台 舞台设备 乐池与台唇
后台设计
舞台及其空间尺寸
• 一般舞台平面 基本 比例关 系
• 台口的 宽度 : D(台口宽度) 是关键
26
吊杆:
1. 平行于台 口,悬挂 用水平杆 件。
2. 分类:手 动和电动
27

1. 幕的位置: 2. 幕的种类:
– 台口 大幕及台口 檐幕
– 纱幕及衬幕 – 顶幕及边幕 – 银幕 – 天幕 – 防火幕及水幕
28
乐池和台唇
1. 乐队分类: 管旋乐队 民族乐队
2. 面积和进深: 大型 75-80 5.4米 中型 55-60 4.2米 小型 35-40 3.6米
剧场的等级
等级
特征
耐久年限 耐火等级
特等剧场 甲等剧场
国家级剧场、国际性 文娱建筑
省、市、自治区一般 100年以上 剧场
不低于II级
乙等剧场 丙等剧场
省、市、自治区一般 50--100年 剧场
一般性文娱团体演出 20--50年 的一般剧场
不低于II级 不低于III级
2
功能设计
1. 设计要求 2. 功能关系 3. 总平面设计 4. 演出部分设计 5. 观众厅设计 6. 辅助部分设计
3
设计要求
1. 良好的演出条件 2. 良好的视听条件 3. 保证安全与舒适
剧场的功能关系
• 功能组成:
演出部分
观众部分
管理辅助部分
5
6
7
第1节 总平面设计
• 设计要求
– 观和演要有适当分 区
– 要组织好人流及交 通运输等流线。集 散用地:0.2M2/人
– 热、电、空调、水 等配套设施易靠近 负荷中心,并注意 隔震、隔声。
32
化妆室的布置
• 分类:
– 男、女化妆室 – 一般演员与主要演员
化妆室
• 面积大小:
33
间接为演出服务
• 排练室位置
– 舞台后面 – 侧台或后舞台的上部 – 观众厅两侧上部 – 单独设置
• 美工室 • 库房 • 其他房间
– 演员用 – 宿舍、 – 食堂、 – 办公等
34
第3节 观众厅设计
1. 观众厅的平面形式 2. 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3. 观众厅楼座形式 4. 观众厅座位排法 5. 楼座的设计 6. 挑台拦板处理 7. 观众厅视线设计 8. 观众厅声学设计
17
侧台的位置、功能、要求
• 位置:位于主台的 一侧或两侧
• 功能:存放布景、道具箱包和迁换 布景。
• 要求:
1、宽度大于或等于台口宽度,深 度等于表演区深度或为台口宽 的3/4左右。
2、高度大于7米,开口大于6米高
18
19
任务书要求
侧台:1.台宽:6M 2.台深:8-12M 3.台高:8-18M.
1. 位置有三种 2. 计算机程序控制和可控
硅调光设备 3. 面积12M2左右
24
隔栅、天桥、吊杆
1. 位置 2. 作用:
– 打灯光 –布景
3. 要求
– 隔栅顶面 离屋面结 构底面大 于1.8米
25
天桥
1. 天桥宽度 为 600+1800+ 500
2. 一般垂直 方向设两 道,间距3 米左右。
• 座位数: ≤500座。
• 进场:在中 间为宜。
51
楼座挑台的结构形式
• 纵向悬臂 梁式
• 横向刚架 (或大梁) 支撑加悬 臂梁。
52
53
54
55
56
57
挑台拦板处理
• 垂直式 • 倾斜式 • 曲面式
58
观众厅视线设计
• 视距: – 最小视角:1′ – 最小物象:1cm – 最远视距:33。3m – 建议值:25---36m
3. 台唇:1.5-2米,直线 型或弧线形,报幕或 讲话用
29
演出部分---后台
1. 直接为演出服务的 各种用房:
1. 化妆室 2. 服装室 3. 道具室 4. 候演室 5. 抢状室 6. 跑道场
2. 要求
1. 与舞台有便捷的 联系
30
演员在演出准备中的活动路线
31
服务用房的三种布置方式 • 舞台后面 • 舞台侧面 • 舞台的前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