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与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与意

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

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

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

石,百兽率舞” 。

——《尚书•尧典》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

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

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陆机《文赋》

子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

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以尽

其言。”

——《周易•系辞》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

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庄子•秋水》

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

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

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庄子•明道•••》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

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

之言哉?

——《庄子•外物》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

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文之英蕤,有秀有隐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义为工,秀以卓绝为巧。

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玉也。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康乐公,览而察之,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

——皎然《诗式》 诗有义例七,说见不得言见……说闻不得言闻……说远不得言远……说静不得言静……说苦不得言苦……说乐不得言乐……说恨不得言恨。

——白居易《金针诗格》 夫缘情蓄意,诗之要旨也。高不言高,意中含其高,远不言远,意中含其远。闲不言闲,意中含其闲。静不言静,意中含其静。

——唐•僧淳《诗评》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 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转苏轼语 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

——清•袁枚《随园诗话》 一览而尽,言外无余,不可为诗。

意尽于此,不通于彼,胶柱则合,触类则滞。不可为诗。

清•田同之 ——《西圃诗说》

诗缘情而生,而不欲直致其情,其蕴含只在言中,其妙

会更在言外。

——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话》 虽离方而遯员,期穷形而尽相。

——陆机《文赋》 假象尽辞,敷陈其志。

——晋•挚虞《文章流别论》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

神用象通,情变所孕。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

——日•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然后为至矣。

——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 言征实而寡余味,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使

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 。

——明•王廷相《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比 兴

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

颂。

——《周礼•春官》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

曰雅,六曰颂。

——《毛诗大序》

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

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

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

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

——孔颖达《毛诗正义》

“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无诗不有,才

无,则不成诗。盖不是赋,便是比;不是比,便是兴。如风

雅颂却是里面横串底,都有赋、比、兴,故谓之“三纬”。 ——朱熹《朱子全书》

六义次第如此者,以诗之四始,以风为先,故曰风。风

之所用,以赋、比、兴为之辞,故于风之下即次赋、比、

兴,然后次以雅颂。雅颂亦以赋、比、兴为之,既见赋比兴

于风之下,明雅颂亦同之。

——孔颖达《毛诗正义》

张逸问:“何诗近于比、赋、兴?”答曰:“比、赋、

兴,吴札观诗时,已不歌也。孔子录诗,已合风、雅、颂

中,难复摘别。篇中义多兴。”

——东汉•郑小同《郑志》

此谓比、赋、兴,各有篇什。自孔子淆杂第次,而毛公

独旌表兴,其比、赋俄空焉。……则比、赋、兴被删,不疑

也。

——章炳麟《检论•六诗说》

孔子删诗,取风、雅、颂,而不收赋、比、兴。

——清•庄有可《毛诗说》

所谓‘六义’者,风雅颂乃是乐章之腔调,如言仲吕

调,大石调,越调之类;至比、赋、兴又别。直指其名,直

叙其事者,赋也;本要言其事,而虚用两句钩起,因而接续

去者,兴也;引物为况者,比也。立此六义,非特使人知其

声音之所当,又欲使歌者知作诗之法度也。

——朱熹《朱子语类》

赋之言铺,直陈今之政教善恶。

——郑玄《周礼注》

赋者,敷陈之称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