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含答案

合集下载

课外文言文(知识难点梳理)20篇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课外文言文(知识难点梳理)20篇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进阶练07 课外文言文(知识难点梳理)20篇一、课外阅读师经,战国时期魏文侯的乐师。

①无见违:没有人违抗我。

①中旒(liú):击中了冠冕上的玉串。

①溃之:把玉串撞散了。

①符:凭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叔敖为.楚令尹为:担任B.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担心C.师经鼓.琴鼓:弹奏D.是.寡人之过也是:这5.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6.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B.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C.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D.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7.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众人向孙叔敖祝贺,一位老人对此极为不满,穿粗布衣服来吊唁斥责。

B.从甲文中孙叔敖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虚怀若谷、为民着想的官员。

C.乙文中师经用琴撞了魏文侯后,努力劝谏魏文侯要做尧舜那样的明君。

D.乙文中魏文侯勇于改过,可以看出他包容的胸怀和从谏如流的品质。

【注】①勒兵:操练士兵。

①末:解决问题的下策。

①夫椒:地名。

①保栖:退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2)遂.兴师10.对文中画曲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B.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C.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D.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A.“官治以法”的“以”字可联系成语来理解,与“绳之以法”的“以”意思相同。

B.词典解释“尤”主要有四个意思:①突出的;①更加,尤其;①过失;①怨恨,责怪。

“捕其尤者四人”的“尤”字根据上下文语境,应为解释①的意思。

C.“檄诸绅投谒”的“谒”字可联系课内所学来理解,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生以乡人子谒余”的“谒”意思相同,都是“拜见”之意。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24篇(含答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24篇(含答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24篇(含答案)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24篇(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①不,没有②阻止)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有。

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注释】①族;灭族。

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

③弃市:死刑。

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

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B.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问其故C. 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D.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落而石出者(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答案】(1)B(2)①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②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里的王。

(3)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解析】【分析】(1)A……的人。

B原来;原因。

C好像。

D连词,表并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时时:不时。

间或:偶然。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③连月不开________④春和景明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浩渺的景象。

B.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是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政绩显著的充分肯定。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 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 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橄榄时珍曰:橄榄名义未详。

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

其有色黄者不堪,病物也。

王祯云: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

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

时珍曰:《名医录》云,吴江王顺福家人,食鳜鱼被棘,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

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为食。

时无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

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1)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故人名为谏果。

(2)用自己的话说说橄榄为什么又叫做“青果”。

(3)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答案】(1)故/ 人/名为谏果。

(2)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3)橄榄能之一切鱼、鳖之毒。

【解析】【分析】(1)根据句意划分朗读节奏。

这句话的大意是:所以,人们给它命名叫青果。

故可知其停顿为:故/ 人/名为谏果。

(2)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橄榄叫做“青果”原因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语言即可。

这句话是: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3)结合此段的关键句和引用的内容分析,文中引用的是渔人张九用橄榄治愈鳜鱼被棘的事例,该事例说明了橄榄的作用: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

故答案为:⑴ 故/ 人/名为谏果。

⑵ 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⑶ 橄榄能之一切鱼、鳖之毒。

【点评】⑴ 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

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⑵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筛选出有关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语言即可。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
[注]①刘子骥:南阳(今属河南)人。②阳岐:村名。③临江:指兵临长江。④讦谟(xū mó):宏图大计。⑤赠贶(kuàng):赠送礼物。⑥上明:东晋时曾是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南。⑦翛(xiāo)然:超脱自在的样子。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缘道以乞穷乏缘:__________②甚厚,为乡闾所安:甚:__________
21.谚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成功与失败都是因为萧何。为什么说韩信的成功是因为萧何?请联系选文内容作具体说明。
嫦娥奔月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嫦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嫦娥。逢蒙①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②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遂催吴刚③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鼎从小酷爱学习,遭到父亲的反对仍苦学不辍,终于让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B.詹鼎先是与吴氏孩子们一起学习,后来老师离开,詹鼎成为了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C.有人犯法,平章事的妻子向詹鼎行贿替那人求情,詹鼎没有答应,遭平章事妻诬陷。
D.选文表现了詹鼎刻苦好学、清正廉洁、执法不阿的品质。
(有删改)
【注释】①衖(lòng):通“弄”,小巷。②馌(yè)妇:给种田人送饭的妇女。牧子:放牛羊的孩子。③窥:偷看。诧:惊异。④颠:通“巅”,山顶。⑤踵:脚后跟。⑥踄(bù):行步。⑦郭索:蟹爬行的样子。⑧自汲:自己在井中取水。⑨敌楼:城楼。⑩睥睨(pìnì):城上短墙。栏循(shǔn):即栏杆。⑪趺(fū):花萼。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②靖康:宋钦宗年号。③磁州:今河北磁县。④率:都。⑤开德:今河南濮阳。⑥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⑦生兵:指生力军。⑧潜善:人名,即黄潜善。⑨薨(hōng):死亡。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选自《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②微斯人________③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________④有粮者亦食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3)【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4)【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请写下来。

【答案】(1)探求;如果没有;派,让;吃,给……吃(2)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②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3)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4)要以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

【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与之照应。

【解析】【分析】⑴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

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

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

① 求:动词,探求;② 微:表假设,如果没有;③ 使:动词,派,让;④ 食:动词,吃,给……吃。

⑵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附参考答案)(一)【浙江湖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韩魏公在相为“昼锦堂”①,欧公记之“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韩公得之爱赏。

后数日,欧复遣介②,别③以本至,曰:“前有未是,可换此本。

”韩再三玩之,无异前者,但于“仕宦”“富贵”后各添一“而”字,文义尤畅。

先子云:“前辈为文,不易如此。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注释】①韩魏公:韩琦,封魏国公。

相:相州。

欧阳修曾为他写《相州昼锦堂记》,首句就是“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②介:传宾主之言的人。

③别:另外。

◎材料二欧公晚年,尝自窜①定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

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

”(选自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注释】①窜:改动。

1.给材料一中“韩再三玩.之”中的“玩”字选择合适的义项,并结合文意写出理由。

()A.玩弄,戏弄 B.观赏,欣赏 C.琢磨,研究2.某同学正想写一篇以“好文章是怎么来的”为论题的议论性文章。

你认为他可以从上面材料提炼出什么观点?为什么?3.请你结合下面链接材料,推断上面材料中欧阳修“别以本至”“用思甚苦”的深层原因。

【链接材料】唯有文章烂①日星,气凌②山岳常峥嵘。

贤愚自古皆共尽,突兀空留后世名。

(选自欧阳修《感二子》)【注释】①烂:灿烂,有光芒。

②凌:乘,凌驾。

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①,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②。

(选自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注释】①“修之于身”三句:加强自身修养,用来建立事功,进而体现在文章中。

②“是三者”句:指“三不朽”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

(二)【四川甘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

②病:担心,忧虑。

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有馈一木者馈:________②木小不堪也堪:________③为余生炭满炉余:________④乃尽湿之乃:_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

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3)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分析】⑴①有人送来一根木料。

馈,赠送。

②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

堪,能承受。

③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

余,我。

④就都用水浇灭了。

乃,就。

⑵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

岂只是木料呢!⑶本文通过同一木料“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

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亦若是则已矣B. 是进亦忧,退亦忧C. 是谓大同D. 今夕是何年(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 困于心,衡于虑D. 其人舍然大喜(3)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

【答案】(1)B(2)B(3)鹏程万里(或九万里风鹏正举)。

【解析】【分析】⑴ A 亦若是则已矣,B“是进亦忧,退亦忧,C 是谓大同,三句中的“ 是”的意思都是:代词,这,这样,这种情况。

D是:表判断,故选D。

⑵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

C 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D其人舍然大喜。

舍然:释然。

谓疑虑隔阂顿消。

舍,通" 释 "。

B 项没有通假字,故选B。

⑶来自于本文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鹏程万里(或九万里风鹏正举),意思是大鹏从北溟往南海迁徙,水击三千里,乘风上行达九万里。

后用以比喻前程远大。

故答案为:⑴B;⑵B;⑶鹏程万里(或九万里风鹏正举)。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

答题时应注意,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的知识。

词义的分化衍生是有基本规律的,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与原有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意义联系。

⑵本题考查表现解释通假字。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

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

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

③寝:停止。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固不可彻________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③鲁公治国________④公犹夷不能决________(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B. 汝心之固公善之C. 以残年余力以君为长者D. 而山不加增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

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

年四十,为蒲亭长。

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

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

”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

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

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为蒲亭长________②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__(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2处)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则》)(4)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答案】(1)担任;栖息,停留(2)吾近日过元舍 /庐落整顿/ 耕耘以时(3)①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③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①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②亲民;③不慕名利;④讲究仪容仪表。

【解析】【分析】(1)结合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担任蒲亭亭长。

为:担任;②句意为: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

集:栖息,停留。

(2)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1篇汇编【包含答案,译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1篇汇编【包含答案,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③故欲杀之④天下无冤狱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4分)参考答案:1. 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每题1分,共4分。

2.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每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

(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

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余拏一小舟________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苏的生活方式。

B. 文章白描雪景后,详写喜遇知己,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

C. 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得前后矛盾。

D. 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答案】(1)撑(船);哪;尽力(2)①在湖上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②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散粒人影罢了。

(3)C【解析】【分析】(1)第一句话的大意是我撑着一叶小舟。

故“拏”的意思是撑(船)。

第二句话的大意是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故“焉”的意思是哪。

第三句话的大意是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故“强”的意思是尽力。

(2)第一句的重难点词语有:焉,哪;更,还。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一)(6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舍生而取义者也/其人舍然大喜B.呼尔而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是亦不可以已乎/惧其不已也D.故患有所不辟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2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文章开篇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

B.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时,应“舍生而取义”,这表现在“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C.“本心”即本性。

作者用“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威武不能屈”的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想法进行了尖锐嘲讽和批评。

D.第二段分析了见利忘义之人“不辩礼义”就接受厚禄的三种行为表现:“为宫室之美为之”,“为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①嫚: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将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肽: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单于/尝为书熳吕后B. 欲/以为御史大夫C. 上默/然惭D. 故/特召君耳(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是________②贤________③恐__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词句。

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②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答案】(1)C(2)这;才能;担心,害怕(3)①(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

②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

(4)①匈奴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恼,面对着樊哙的“勇猛”想要横扫匈奴,吕后欣慰至极,可是季布却义正言辞摆事实讲道理,勇敢指出樊哙的弊病。

(语文)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

(语文)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

(语文)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耕者王清臣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

一日,携榼①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②间,听之,皆杜诗也。

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佣耕。

少曾读书。

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

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③,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①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②瞳:村庄。

③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少曾读书________②故尝歌________(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一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B. 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C. 过几天张远度经过他家D. 这一天张远度经过他家(3)张远度来到“________”(用本文语句回答)的“颖南之中村”,见到王清臣,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________。

(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1)年幼;所以(2)B(3)地多桃花林;王清臣边耕种边吟唱杜甫的诗,令张远度很是惊奇【解析】【分析】(1)根据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

注意“少”这是是年幼的意思。

(2)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前面写张远度有一天见到耕者王清臣读杜甫的诗,对他非常好奇,过了几天就专门到他家里去拜访,因此划线句的理解应为: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3)由“ 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可知第一问答案为:地多桃花林。

结合内容分析,一日,张远度带着水壶独自出游,见到一个边耕种边吟诵的种田人,而且读的还是杜甫的诗。

张远度没想到一个种田人这么喜欢杜甫的诗,非常的惊奇。

据此可概括为:王清臣边耕种边吟唱杜甫的诗,令张远度很是惊奇。

故答案为:⑴年幼;所以⑵ B⑶地多桃花林;王清臣边耕种边吟唱杜甫的诗,令张远度很是惊奇【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 3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总 含参考答案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   3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总 含参考答案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 3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总含参考答案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3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总含参考答案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3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总(一)蒙骜①南征魏②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

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

信陵君.畏得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

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③“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公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④驾为还魏。

魏王抱持⑤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

信陵君并使人求救于诸侯。

诸侯言信陵君复置魏将,皆遣兵救回魏。

信陵君率为五国之师大败蒙骜于河外,蒙骜来攻。

(Lizier《资治通鉴》).【注释】①蒙骜(ào):秦国大将。

②高都、汲:地名。

③恤:体恤,顾惜。

④趣(cù):催促。

⑤持:握着……的手。

1.表述以下加点词。

(3分后)帅师伐魏?徒以有魏也?蒙骜遁走...2.下面句中的“数”与“魏师数败”中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夹岸数百步b.珠可历历数也c.扶苏以数谏故d.数月之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乃使人恳请信陵君于赵。

?诸侯言信陵君复置魏将,皆遣兵救回魏。

8.阅读全文,说说信陵君为什么能成功救魏?(3分)(二)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存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花尾蝠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天下矣,君姑等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回去就是亡吾信也得原惩戒吾不为也。

”遂退兵而回去。

原人言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以无归乎?”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以难以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就是()(3分后)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精]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20篇(含答案)

[精]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20篇(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20篇(含答案)1.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景德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谥元献。

公以文章名誉,少年居富贵,好贤,奖掖后进,一时名士多出其门,范仲淹、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笃学工诗,凡书简【1】及公家文牍,未尝弃一纸,皆积累以抄书,遇纸张不平者,则手执熨斗熨平,聚图书盈一室。

子晏几道,聚书益多,每有迁徙,其妻厌之,谓有类乞儿搬漆碗。

晏元献虽早富贵,而奉养极约。

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

每有佳客必留,但人设一空案一杯。

既命酒,果实蔬茹【2】渐至,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至。

数行之后,案上已粲然矣。

稍阑即罢,遣伎曰:“汝曹呈艺已毕,吾亦欲呈艺。

”乃具笔札【3】,相与赋诗,率以为常。

晏元献赴杭州,道过维扬,憩大明寺,瞑目徐行,使侍史读壁间诗板,戒其勿言爵里姓氏,终篇者无几。

又俾诵一诗,大为赞赏,徐问之,江都尉王琪诗也。

召至,同饭,饭已,又同步池下。

时春晚,已有落花。

晏云:“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

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对也。

”王应声曰:“似曾相识燕归来。

”自此辟置【4】馆职,遂跻侍从矣。

——以上语段均选自《宋人轶事》注释:【1】简:书信;信函。

【2】茹:蔬菜的总称。

【3】笔札:毛笔与简牍,亦泛指书具。

【4】辟置:征聘人才,置为僚属。

1.给文中划线的语句断句,停顿处用“/”断开,限断三处。

从他“喜宾客”“每有佳客必留”“相与赋诗,率以为常”可见他谈笑之间有鸿儒,喜欢与同道之人切磋技艺,在切磋中得以长进。

从他“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可见他非常在意对诗词的推敲和斟酌,不肯轻易对句。

从他听到王琪的诗作大为赞赏并力邀其同食同游,还向王琪请教“弥年不能对”的词句可见他求贤若渴,能虚心向有才能的人请教。

2.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0分)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余服①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②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注释①服:被任用。

②坠: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望:(2)不敢稍染.官宦习气染:(3)尔年.尚幼年: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2分)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余为.少慰余不愿为.大官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今为宫室之.美为之C.可以.处乐何以.战D.太丰则.吾不敢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3分)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结合你对全文内容的理解说说信中所提“家风”具体指什么?(1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4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②成列,楚人未既济③。

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⑥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⑦,不禽⑧二毛⑨。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⑩也。

寡人虽亡国之馀⑾,不鼓不成列。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河名。

②既:尽,全部。

③济:这里指渡过泓水。

④司马:统率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⑤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

⑥门官:国君的卫士。

⑦重(chónɡ)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

⑧禽:通“擒”。

⑨二毛:指头发斑白的人。

⑩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

⑾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1)又何间.焉间:(2)肉食者鄙.鄙:(3)公伤股.股:(4)门官歼.焉歼: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一处)(1分)宋公及楚人战于泓8.下列选项中,与“既济而未成列”的“而”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泉香而酒洌 D.出淤泥而不染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0.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2分)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卫懿公好之。

所畜之鹤,皆有品位俸禄。

厚敛于民,以充鹤粮。

民有饥冻,全不抚恤。

大夫石祁子,贤臣也。

进谏屡次,俱不听。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谍报:“狄人入寇。

”懿公大惊,即时敛兵授甲,为战守计。

百姓皆逃避村野,不肯即戎①。

石祁子亲往街市,述卫侯悔过之意,百姓始稍稍复集。

大夫渠孔为将,命鼓行而进。

狄人诈败,引入伏中,将卫兵截做三处,你我不能相顾。

卫兵原无心交战,见敌势凶猛,尽弃车仗而逃。

懿公被狄兵围之数重。

须臾,懿公与渠孔先后被害,全军俱没。

(选自《东周列国志》,有删节) 注释①即戎:指参军。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1)倶.不听倶:(2)即时敛兵授甲.甲:(3)百姓始.稍稍复集始:(4)命鼓.行而进鼓:12.下列选项中,与“述卫侯悔过之意”的“之”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妾妇之道也 B.策之不以其道C.山间之朝暮也 D.前人之述备矣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厚敛于民,以充鹤粮。

(2)须臾,懿公与渠孔先后被害,全军俱没。

14.文中卫国全军覆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4分)蔡邕①字伯喈,陈留②圉③人也。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

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

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

邕不得已,行到偃师⑤,称疾而归。

感东方朔《客难》及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吴人有烧桐以爨⑥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注释①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②陈留:古地名。

③圉(yǔ):县名。

④擅恣:放纵,不受约束。

⑤偃师:县名。

⑥爨(cuàn):烧火做饭。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1)未尝.解襟带尝:(2)远近奇.之奇:(3)作《释诲》以戒.厉云尔戒:(4)闻邕善.鼓琴善:1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四处)(2分)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17.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庐于.冢侧战于.长勺B.名曰“焦尾琴”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称疾而.归温故而.知新D.邕闻火烈之.声何陋之.有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2)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

19.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蔡邕是个怎样的人。

(2分)五、阅读《食喻》,完成11—15题。

(10分)食喻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

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

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

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

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嘉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⑤。

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

”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⑥责人。

【注释】①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

②直指使:官职名。

③属吏:部下。

④款:款待。

⑤箸:筷子。

⑥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郡县患之.()②直指谕.其训()12.下面句子中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知困,然后/能自强也C、以饮食/苛求/属吏D、罗列/盈前,不/能下箸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14.选文和《虽有嘉肴》虽都出现了“嘉肴”,但所讲道理各不相同,请简析回答。

(2分)15.你觉得直指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2分)六、阅读《养竹记》,完成11—15题。

(10分)养竹记【唐】白居易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

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①,无声无色。

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

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②者斩焉,彗帚③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④焉,数无百焉。

”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

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

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

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略有删改)【注释】①殄瘁:此指摧残。

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

③彗帚:扫帚。

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以贻.其后之居斯者()②此相国之.手植者()12.下面句子中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居易/以拔萃选及第B、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C、由是/筐篚者/斩焉D、唯/用贤者/异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14.本文与《爱莲说》在写法上有略有区别,周敦颐借莲花抒发自己洁身自好的志向,这种写法叫;本文借养竹这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这种写法叫。

(2分)15. 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分)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1-15题。

(10分)祜①与陆抗②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会吴人寇弋阳、江夏,略户口,诏遣侍臣移书诘祜不追讨之意。

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使者不能诘。

祜寝疾,乃举杜预③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

帝素服哭之,甚哀。

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

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

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

遗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

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谥曰成。

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①祜(hù):羊祜,曾坐镇襄阳,魏晋时期大臣,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②陆抗: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③杜预: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帝素服.哭之服.②遗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以.1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A、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B、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1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