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改)(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计算机应用(网络管理),代码0901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适应全面社会发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三年学习,学生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及多媒体应用软件,具有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硬件、管理网络设备及初、中级程序开发能力,掌握开发与维护的方法,并能及时关注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
3.具有网络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意识。
4.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正确理解合同、工程方案、技术支持文档的能力。
6.初步具有编写工作日志、实施计划、验收报告的能力。
7.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知识。
(1)文化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军事教育、形势与政策、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等;
(2)专业基础知识:Photoshop平面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数据库基础、Flash动画制作、Linux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3)专业核心知识: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SQL Server程序设计、3DS MAX三维设计、影视剪辑和视觉特效技术、动态开发等;
(4)其他相关知识:物联网、电子商务、创业与就业方面的基础知识等。
3.能力。
(1)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2)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
(3)初步掌握阅读和翻译本专业有关外文资料的能力;
(4)具有计算机硬、软件的选购、安装、调试、维护与销售的基本能力;
(5)具有中、小型网络组建与管理维护的能力;
(6)具有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的能力;
(7)具有使用常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平面设计、二维动画制作、三维设计及影片剪辑和视觉特效制作的能力;
(8)具有操作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和维护常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技能;
(9) 具有静态和动态设计、开发与维护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室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容,含校外实训、顶岗实行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程。
(二)专业课程。
六、学时安排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为30(含班会活动),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600。
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少于176。军训、社会实
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允许根据实际需要在规定的围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
课程设置中设选修课、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其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2018级专业教学计划表
修业年限:3年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执行年级:2018级制定日期:2017年5月
◎考证课程,★核心课程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应满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要求,应该满足教学安排的需要,应该满足学生的多样学习需求,应该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专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网络相关工种中级(含)以上职业资格,能够适应网络技术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计算机网络相关企业情况,参加企业系统集成、方案设计等实践和技术服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聘请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应具有高级(含)及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能够参与学校授课、课外活动、讲座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应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其中实训(实验)室面积、设施等应达到国家发布的有关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要求。信息化条件保障应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三)教学资源。
教材、图书和数字资源结合实际具体提出,应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区、市)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健全本校教材选用制度。根据需要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培养。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通过加入企业成功的实训项目与案例,使学生在每个阶段达到指定目标,训练学生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规性,通过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构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导、有企业专家参与、与网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