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合金及其熔炼---第1章 铸铁的结晶及组织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是,逆向求解似乎可得到材料的制备的关键参数
⎡化 学成 份 ⎤ ⎡微观组织 ⎤ ⎢ ⎥ (力学)性能 ⎡ ⎤ ⎣ ⎦ ⇒ ⎢晶 粒 度 ⎥ ⇒ ⎢热处理工艺 ⎥ ⎣ ⎦ ⎢制 备工 艺 ⎥ ⎣ ⎦
遗憾的是自然界大大小小的系统,大多数都是不可控 的,不可逆的,即使可控,也不是一一对应的。 可观,可测,可控的概念 于是,材料科学唯一可行的研究方法就是上述过程的 反过程。

三、共晶的凝固过程

� � � �
(一)稳定系共晶转变(A、G)
1、共晶团生长模式 晶核:亚微观 G聚体、细微 G颗粒、 高熔点夹杂物( S、 N、 C、O化物) 长大: G先长, A 后长,相伴生长,形成共晶团。图 1-7

� �
2、共晶团的数量
决定于成核及生长条件, 遵守结晶规律(过冷度大,非均质晶核多)


“专头”能够借助于经验和第六感觉可以将这个 过程分解细化成几个环环相连的子过程。 普通研究者大多数就是反反复复从头试验到尾
组织类型形状大小多少; 气体含量;夹杂;偏析
化学成份
热处理工艺
制备工艺
微观组织
晶粒度
加工各种 试 样
判 断 性 能 No
Y es
结束研究
反复试验 调整参数
升温,保温 和冷却时间
, Mn , P, S Si, Mn, 五大元素: C, Si
⎧ ⎧ ⎧灰铸铁 � ⎪ ⎪ ⎪ ⎪ ⎪铸铁 ⎪球墨铸铁 ⎨ ⎪ ⎪ ⎪蠕墨铸铁 ⎪ ⎪ ⎪可锻铸铁 ⎪铸造铁合金 ⎪ ⎩ ⎨ ⎪ ⎪ ⎧铸造碳钢 ⎪ ⎪ ⎪ ⎪铸钢 ⎪ ⎧低合金钢 ⎨ ⎪ ⎪ 铸造合金钢 ⎨ ⎪ 铸铁 � ⎪ ⎪ ⎩高合金钢 ⎩ ⎩ ⎪ 含碳量大于 2.14 wt% ⎪ ⎧ ⎧铝硅合金 铸造成形方法是一种很古老的金属热成形方法。 铸造合金 ⎨ ⎪ 或者组织中具有共晶组 ⎪ ⎪ 与其他热和冷成形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 ⎪铝铜合金 ⎪ 铸造铝合金 织的铁基合金 ⎨ ⎪ ⎪ 1 )合金成分基本不受限制 ⎪铝镁合金 ⎪ ⎪ � 铸钢 ⎪铝锌合金 ⎪ ⎪ ⎩ 2 )零件形状基本不受限制 ⎪ 在凝固过程中不经历共 ⎪ ⎧青铜 ⎪铸造非铁合金 ⎨ 3 )精密铸造,近终一次成形(零加工余量) 晶转变的鉄基合金 ⎪ ⎪铸造铜合金 ⎨黄铜 ⎩ ⎪ ⎪ 含碳量小于 2.14 wt% ⎪ ⎪ ⎧镁铝 ⎪ ⎪铸造镁合金 ⎨ ⎪ ⎪ ⎩镁锌 ⎪ ⎪ ⎩铸造锌合金 ⎩
(三) A 枝晶中成分偏析 1、 C偏析:先析 C%低、后长 C%高 逐渐增高 2、其它元素偏析 初析 A 中 Si高、 Mn低, 液体 Si低、 Mn高 分配系数 Kp:=XA/XL ( 相间不均) 偏析系数 Kl: =A中心浓度 /A边缘浓度 (相内不均) Kp﹥1 Kl﹥1反偏析 ( Si、Al、 Cu、 Ni)(与 C亲和力小的元素) Kp﹤1 Kl﹤1正偏析( Mn、W、 Mo、 V)(与 C亲和力大的元素) 偏析对铸铁质量影响很大
大范围调整
小范围调整
化学成份
铸(初)态 组 织 铸(初)态 晶 粒 度
制备工艺 热处理
微观组织 晶粒度
力 学 性 能
所以,我们这门课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金属材料的熔化、精炼—如何得到高质量的金属液体? 金属液体的冷却、结晶—如何得到期望的微观组织和晶粒度? 金属零件的制备、处理—如何得到满意的金属制品?
� � � �
1、A和Fe3C以片状协同生长(莱氏体) 侧向蜂窝状结构
� � � �
2、板条状Fe3C+A(离异型共晶体) 过冷度大时易形成 3、加稀土元素变质处理细化 图1-21

� � � � � �
(六)磷共晶的形成(>0.05%)
1、磷共晶 二元( Fe+Fe3P ) 三元( Fe+Fe3P+Fe3C) 2、形成及形状 熔点低,晶界处形成。 (正偏析 , 偏析系数 60左右 ) 不连续网状、孤岛状 3、性能及作用
1、碳:越高越易得石墨 (1)共晶点、共析点随硅的增加而减小 2、硅 、硅( (2)共晶、共析转变存在三相共存区 (3)共晶、共析转变温度提高了 (4)缩小了相图的A区(硅提高)
四、铸铁中常见元素对铁碳相图上的临界点的影响
五、碳当量、共晶度
� � � � � � �
1、碳当量: CE=C+1/3(Si+P) 2、共晶度: Sc=C铁/C理论=C铁/(4.26%-1/3 (Si+P)) Sc>1 Sc <1 Sc=1
第一章:灰铁的结晶及组织的形成
第一节:铁-碳双重相图 第二节:铸铁的一次结晶过程 第三节:铸铁的二次结晶过程
第一节:铁 -碳双重相图
� � �
一、铁碳相图的二重性 Fe3C不稳定 Fe-C是稳定的 从热力学观点: Fe-Fe3C相图只是介 稳定的,而 Fe-C相图是稳定。 从动力学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相 变可能按 Fe-Fe3C相图转变。


二、铁 -碳双重相图及分析
� � � � � � �
1、共晶系:L----A+G L----A+Fe 3C 2、共析系:A----F+G A----F+Fe 3C 按那个转变与什么有关? 3、应用: 应用:按那个转变与什么有关? 冷却速度 化学成分 C Si
三、铁 -碳-硅准二元相图
� � � � �
螺旋位错理论 其他理论有待验证



(四)蠕虫状 G的形成过程
两种方式: 1、先生成小球-畸变-沿没被A包围的出口与铁液接触 长大而成 2、先生成小片-蠕化元素富集逐渐演变而成
一般:浓度大时 按前一种生长(蠕化元素) 浓度小时 按后一种生长


� �
最常见的解释
其它有待研究

� �
(五)亚稳定系共晶转变过程


(四)影响A枝晶数量、粗细的因素
(骨架 对组织性能影响很大)

� � � �
1、合金元素的影响
Si/C比的影响(相同碳当量) 越大,初析 A 增多 图 1-5 C%增大,枝晶细化 图 1-6
� � � � � �
其它元素: S的影响:增大,粗化 V、Ti促使A形成并细化 其它元素有待研究 2、冷却速度 越大,A越多,并细化 (五)初始A的显示方法(自己看)
第二节 铸铁的一次结晶过程
� � � � � � �
(过 共晶)粗大片状 一、初析 G的结晶 的结晶(过 (过共晶)粗大片状 二、初析 A的结晶(亚共晶) (一)初析 A枝晶的凝固过程 形核、长大 (二)初析 A型态 枝晶不平衡生长 二维切面各种形态(形态不同)
� � � � � � � � � �


3、影响
共晶凝固膨胀力大, 增大了缩松倾向 ( 由于G形成)
� �
� � �

(二)G的晶体结构 及片状G长大 1、G晶体结构 六方晶格结构
存在缺陷:旋转晶界,螺旋位错,倾斜孪晶

2、长大 : 螺旋晶界长大 图1-10


3、G片的分类及分级
表1-6 表1-7 图1-12


(三)球状G形成过程(球化处理)
第三节 铸铁的固态相变


一、A中碳的析出
稳定系 A A+ G 亚稳定系 A A+ Fe3C



二、铸铁的共析转变
1、形貌 片状Fe3C G (难存在) 2、形核 白口铁 先Fe3C、后F 灰口铁 先G 、后F 3、生长 过冷度大、片小、晶细
� � �


三、过冷A的中低温转变
(以 C曲线介绍即可) A B下、 B上、 M、 A
铸造合金: 可通过铸造成形 方法制备的合金
� �
Why? 为什么学? 性能的 � What? 学什么? 数学描述 � How? 怎么学? 研究材料科学的目的:制备满足人类需求的材料 (或合金) 人类对材料的需求随使用场合(工况,环境,部位) 而不同,即不同的场合,要求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力学,电学,磁学,光学和介电,热力学),如: 航空航天—硬,韧,轻而耐高温,航海—硬,韧,耐 腐蚀,核工业—硬,韧,防辐射,……
1、球状G结构


2、球状G的形成条件
两个必要条件 较大过冷度 较大铁液与G界面张力 球化剂:消除S、O的作用 (减小张力) 一定残留量
� � �
� �
3、球墨铸铁的共晶转变
生核 长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4、球状 G形成机理 ( 1)G晶核的产生及性质 Mg、 Ca形成 O、S化物, 消除 O 、S有害作用, 做 G的核心,形成晶核 (2) G长大机理
什么是相?相是材料中在化学和 结构上均匀的区域
研究工具:合金相图,具体说:铁碳相图 � 研究内容: 1. 液态金属在共晶线以下冷却结晶时微观组织的变 化---- 金属凝固得到铸态组织 2. 固态金属在共析线以下冷却结晶时微观组织的变 化---- 热处理调整微观组织和晶粒度 研究问题主要包括: (1)微观组织的类型、形态、大小、多少 (2)成分偏析(晶内和晶间) (3)微观组织的形核、生长和形成过程 (4)合金元素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课件教材: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陆文华(西安交大),机械 工业出版社

强力推荐材料科学学习资料:
The Science and Design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James P. Schaffer et al,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机械工业出版社已出版了中译本,国外高校优秀 教材系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