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实习调研报告工作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m=m’s=s‘=πm/2
α=α‘sa=da(s/mz + invα-invαa)
r=r‘=mz /2sa’=da’(s/mz + invα-invαa)
rb-rb’=mzcosα/2da=d+2hada’=d+2ha’
ha=ha*m ha’=m(ha*+x) ∴ha≠ha‘∴sa≠sa’
hf=m(ha*+c*) hf’=m(ha*+c*-x) ∴hf≠hf’
2、在用齿条刀具加工齿轮过程中,刀具与轮坯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哪些要求?
答:当齿条刀具的分度线(中线)与齿轮毛坯的分度圆相切做纯滚动时,刀具的线速度v等于轮坯分度圆的线速度wr,即v=wr。
3、用同一把齿条刀加工标准齿轮和正变位齿轮,定性分析以下参数 , , , , , , , , , 的异同,试解释原因。
3.联系人类的生产、生活,提出一种可以完成某些功能的机械结构,并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实 验 设 备:
多功能护理床、球杆系统、机加设备、缝纫机、内燃机等机器和机构的实物或模型
实 验 用 具:
草稿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游标卡尺等用品
三、实验结果
机构名称
机构运动简图
比例尺
自由度计算
运动是否确定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2、进行机构分析:高副低代、杆组划分,简要说明机构杆组的拆组过程,并画出所拆机构的杆组简图。
机构分析
机构杆组简图
3、利用你所拆分的杆组,按不同的顺序排列杆组,可能组合的机构运动方案有哪一些?要求用机构运动简图表示出来,就运动传递情况作方案比较,并简要说明。
机构运动简图
说明
四、创新机构运动方案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
实验地点
工业中心C楼206室
实验日期
2013年3月10日
指导教师
赵爽 邓亚
班级
BJ0907
小组成员
崔亚飞 杨龙 陈欢欢
报告人
杨龙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根据实际的机械或机械模型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学会用机构运动简图来表达机械系统设计方案。
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和机构运动是否确定的判定方法。
答:1.根切现象是因为刀具齿顶线(齿条形刀具,不包括圆角部分)或齿顶圆(齿轮插刀)超过了极限啮合点(啮合线于被切齿轮基圆的切点)而产生的。
2.避免方法
1)选用Z>Zmin的齿数 2)采用X>Xmin的变位齿轮
3)改变齿形参数,如减少ha*或加大a均可使Zmin减小以避免根切,由于又可以提高齿轮承载能力 当Z<Zmin时为避免根切,须采用变位根切,即X>0:;而当Z>Zmin时,也许一定的负变位(X<0)也不至于产生根切。
2、机构自由度大于或小于原动件数时,各会产生什么结果?
答:1)若F>0,而F>原动件数,则机构可以运动,但构件间的运动不确定。
2)若F<0,而F<原动件数,则构件间不能实现确定的相对运动或产生破坏。
3、在本次实验中是否遇到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等情况。在机构自由度计算中你是如何处理的?说明它们在实际机构中所起的作用。
2.观察渐开线齿轮加工时的根切现象,了解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
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实 验 设 备:
齿轮范成仪、渐开线齿轮、模型、挂图
实 验 用 具:
圆规、绘图纸(或200×200白纸)、三角尺、游标卡尺、剪刀、铅笔
三、原始数据
齿条刀
模数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活动构件数
低副数
高副数
机构自由度数
原动件数
活动构件数
低副数
高副数
机构自由度数
原动件数
活动构件数
低副数
高副数
机构自由度数
原动件数
四、问答题
1、一个正确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
答:它能准确的表达机构运动特征以及机构中的活动构件,运动低副,高副的个数,还能以此计算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2、齿轮公法线长度公式 是根据渐开线的什么性质推导得到的?
答:法线切于基圆,基圆切线必为两侧齿廓的法线。
3、在测量齿根圆直径 时,对奇数齿和偶数齿的齿轮在测量方法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当被测齿轮齿数为偶数时,可用卡尺直接测得齿顶圆直径da及齿根圆直径df;
如果为奇数时,则应先测量出轮轴孔直径d,然后再测量孔到齿顶的距离ha和轴孔到齿根的距离hf。
建议:希望可以多几次这样的实验安排,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结合理论。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齿轮范成原理
实验地点
工业中心C楼206室
实验日期
2013年3月10日
指导教师
赵爽 邓亚
班级
BJ0907
小组成员
崔亚飞 杨龙 陈欢欢
报告人
杨龙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渐开线齿廓的形成过程,掌握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
六、体会与建议
体会:此次实验使我们对齿轮齿廓的形成有了形象的认识,也了解了产生根切的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对我来说结合《机械原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对齿轮这一章有了感性的认识。
附图:范成齿形图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齿轮参数的测定
实验地点
工业中心C楼206室
实验日期
2013年3月10日
指导教师
赵爽 邓亚
班级
BJ0907
小组成员
崔亚飞 杨龙 陈欢欢
报告人
杨龙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应用游标卡尺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方法;
2.通过测量和计算,熟练掌握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明确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渐开线的性质。
3.熟练掌握测量工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实 验 设 备:
该齿轮为:
齿根高
计算数据
齿顶高系数 ;
顶隙系数
标准中心距
实际中心距
啮合角
齿轮传动类型为:
其主要特征:实际中心距 标准中心距
啮合角 标准压力角
四、问答题
1、在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时,为什么要对跨测齿数 提出要求?
答:在测量公法线时,必须首先确定跨齿数K,当齿数Z一定时,如果跨齿数太多,卡尺的卡爪就可能与齿轮顶部的棱角接触,如果跨齿数太少,卡爪就可能与齿根部的非渐开线接触,其测量的结果都不是真正的公法线,为了使卡尺的卡爪与分度圆的渐开线齿廓接触。
被测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实 验 用 具:
游标卡尺和公法线千分尺计算器及笔、纸等文具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试和计算结果
测量数据
齿轮编号
齿数
跨齿数
测量次数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齿公法线长
齿公法线长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距离
孔径
尺寸 (两轮孔壁距)
计算数据
项目
计算公式
结果
基圆齿距
模数 ;
压力角
基圆齿厚
公法线长度
变位系数
或
该齿轮为:
五、体会与建议
体会:再次使用游标卡尺,加强了使用卡尺的熟练度,对一对啮合齿轮的各项基本尺寸也加深了印象。熟悉了计算公式,对今后的课程设计也打好了基础。
建议:个人认为本实验应该穿插在其他实验中进行,无需单独进行。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班级
小组成员
报告人
一、实验目的
顶隙系数
被加工齿轮
模数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顶隙系数
齿数
分度圆直径 (mm)
四、实验结果
尺寸名称
符号
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 (精度0.01mm)
标准齿轮
变位齿轮( = )
分度圆半径(mm)
最小变位系数
最小变位量(mm)
基圆半径(mm)
齿顶圆半径(mm)
齿根圆半径(mm)
五、问答题
1、齿轮切齿时,什么条件下产生根切?如何避免?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实 验 设 备:
实 验 用 具:
三、实验内容与结果
1、按拟定的功能要求自主拼装能够满足要求的机构,并按规范绘制实际拼装机构的运动简图。分别标出活动构件、原动件、移动副、转动副、低副、高副、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等的位置和个数,以及机构的运动学尺寸。计算自由度。
机构名称
机构运动简图
h=m(ha*+c*) h’=ha’+hf’∴h≠h‘
p=p‘=πm
4、若加工负变位齿轮,其齿廓形状是否会发生变化?如何发生变化?为什么?
答:不会发生变化
对于负变位齿轮;X<0其分度圆齿厚比标准齿轮小,变位齿轮的齿形随变位系数的改变而变化较大,实际上其分度圆压力角仍等于刀具节线压力角,即等于刀具的齿形角α,其基圆半径不变,因此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齿廓曲线,均应为同一基圆所产生的同一条渐开线,只是它们分别应用同一渐开线的不同段而已。
答:没有
1)复合铰链:由m个构件汇集而成的复合铰链应当包括(m-1)个转动副
2)局部自由度:计算机构自由度是局部自由度应当合并不计,可减少高副元素接触处的磨损。
3)虚约束:预先将生产虚约束的构件个运动副去掉,然后进行自由度计算,可改善构件的受力,增加机构的刚度。
五、体会与建议
体会:在进行试验时,深刻体会到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从人们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要得到真知就必须进行实物上的操作,这点特别是在绘制“创新机构”的简图中体现出来,有些部件的运动状态并非靠个人的 想法便能描绘出来,各个构件间的关系也要在相当谨慎的态度下才能确定,否则之后的自由度计算便会出现差池。
利用不同的杆组进行机构拼接,你得到了哪一些有创意的机构运动方案?用机构示意图表示创新机构运动方案。
简述
示意图
五、体会与建议(或实验曲线)
α=α‘sa=da(s/mz + invα-invαa)
r=r‘=mz /2sa’=da’(s/mz + invα-invαa)
rb-rb’=mzcosα/2da=d+2hada’=d+2ha’
ha=ha*m ha’=m(ha*+x) ∴ha≠ha‘∴sa≠sa’
hf=m(ha*+c*) hf’=m(ha*+c*-x) ∴hf≠hf’
2、在用齿条刀具加工齿轮过程中,刀具与轮坯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哪些要求?
答:当齿条刀具的分度线(中线)与齿轮毛坯的分度圆相切做纯滚动时,刀具的线速度v等于轮坯分度圆的线速度wr,即v=wr。
3、用同一把齿条刀加工标准齿轮和正变位齿轮,定性分析以下参数 , , , , , , , , , 的异同,试解释原因。
3.联系人类的生产、生活,提出一种可以完成某些功能的机械结构,并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实 验 设 备:
多功能护理床、球杆系统、机加设备、缝纫机、内燃机等机器和机构的实物或模型
实 验 用 具:
草稿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游标卡尺等用品
三、实验结果
机构名称
机构运动简图
比例尺
自由度计算
运动是否确定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2、进行机构分析:高副低代、杆组划分,简要说明机构杆组的拆组过程,并画出所拆机构的杆组简图。
机构分析
机构杆组简图
3、利用你所拆分的杆组,按不同的顺序排列杆组,可能组合的机构运动方案有哪一些?要求用机构运动简图表示出来,就运动传递情况作方案比较,并简要说明。
机构运动简图
说明
四、创新机构运动方案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
实验地点
工业中心C楼206室
实验日期
2013年3月10日
指导教师
赵爽 邓亚
班级
BJ0907
小组成员
崔亚飞 杨龙 陈欢欢
报告人
杨龙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根据实际的机械或机械模型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学会用机构运动简图来表达机械系统设计方案。
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和机构运动是否确定的判定方法。
答:1.根切现象是因为刀具齿顶线(齿条形刀具,不包括圆角部分)或齿顶圆(齿轮插刀)超过了极限啮合点(啮合线于被切齿轮基圆的切点)而产生的。
2.避免方法
1)选用Z>Zmin的齿数 2)采用X>Xmin的变位齿轮
3)改变齿形参数,如减少ha*或加大a均可使Zmin减小以避免根切,由于又可以提高齿轮承载能力 当Z<Zmin时为避免根切,须采用变位根切,即X>0:;而当Z>Zmin时,也许一定的负变位(X<0)也不至于产生根切。
2、机构自由度大于或小于原动件数时,各会产生什么结果?
答:1)若F>0,而F>原动件数,则机构可以运动,但构件间的运动不确定。
2)若F<0,而F<原动件数,则构件间不能实现确定的相对运动或产生破坏。
3、在本次实验中是否遇到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等情况。在机构自由度计算中你是如何处理的?说明它们在实际机构中所起的作用。
2.观察渐开线齿轮加工时的根切现象,了解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
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实 验 设 备:
齿轮范成仪、渐开线齿轮、模型、挂图
实 验 用 具:
圆规、绘图纸(或200×200白纸)、三角尺、游标卡尺、剪刀、铅笔
三、原始数据
齿条刀
模数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活动构件数
低副数
高副数
机构自由度数
原动件数
活动构件数
低副数
高副数
机构自由度数
原动件数
活动构件数
低副数
高副数
机构自由度数
原动件数
四、问答题
1、一个正确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
答:它能准确的表达机构运动特征以及机构中的活动构件,运动低副,高副的个数,还能以此计算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2、齿轮公法线长度公式 是根据渐开线的什么性质推导得到的?
答:法线切于基圆,基圆切线必为两侧齿廓的法线。
3、在测量齿根圆直径 时,对奇数齿和偶数齿的齿轮在测量方法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当被测齿轮齿数为偶数时,可用卡尺直接测得齿顶圆直径da及齿根圆直径df;
如果为奇数时,则应先测量出轮轴孔直径d,然后再测量孔到齿顶的距离ha和轴孔到齿根的距离hf。
建议:希望可以多几次这样的实验安排,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结合理论。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齿轮范成原理
实验地点
工业中心C楼206室
实验日期
2013年3月10日
指导教师
赵爽 邓亚
班级
BJ0907
小组成员
崔亚飞 杨龙 陈欢欢
报告人
杨龙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渐开线齿廓的形成过程,掌握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
六、体会与建议
体会:此次实验使我们对齿轮齿廓的形成有了形象的认识,也了解了产生根切的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对我来说结合《机械原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对齿轮这一章有了感性的认识。
附图:范成齿形图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齿轮参数的测定
实验地点
工业中心C楼206室
实验日期
2013年3月10日
指导教师
赵爽 邓亚
班级
BJ0907
小组成员
崔亚飞 杨龙 陈欢欢
报告人
杨龙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应用游标卡尺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方法;
2.通过测量和计算,熟练掌握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明确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渐开线的性质。
3.熟练掌握测量工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实 验 设 备:
该齿轮为:
齿根高
计算数据
齿顶高系数 ;
顶隙系数
标准中心距
实际中心距
啮合角
齿轮传动类型为:
其主要特征:实际中心距 标准中心距
啮合角 标准压力角
四、问答题
1、在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时,为什么要对跨测齿数 提出要求?
答:在测量公法线时,必须首先确定跨齿数K,当齿数Z一定时,如果跨齿数太多,卡尺的卡爪就可能与齿轮顶部的棱角接触,如果跨齿数太少,卡爪就可能与齿根部的非渐开线接触,其测量的结果都不是真正的公法线,为了使卡尺的卡爪与分度圆的渐开线齿廓接触。
被测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实 验 用 具:
游标卡尺和公法线千分尺计算器及笔、纸等文具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试和计算结果
测量数据
齿轮编号
齿数
跨齿数
测量次数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齿公法线长
齿公法线长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距离
孔径
尺寸 (两轮孔壁距)
计算数据
项目
计算公式
结果
基圆齿距
模数 ;
压力角
基圆齿厚
公法线长度
变位系数
或
该齿轮为:
五、体会与建议
体会:再次使用游标卡尺,加强了使用卡尺的熟练度,对一对啮合齿轮的各项基本尺寸也加深了印象。熟悉了计算公式,对今后的课程设计也打好了基础。
建议:个人认为本实验应该穿插在其他实验中进行,无需单独进行。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班级
小组成员
报告人
一、实验目的
顶隙系数
被加工齿轮
模数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顶隙系数
齿数
分度圆直径 (mm)
四、实验结果
尺寸名称
符号
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 (精度0.01mm)
标准齿轮
变位齿轮( = )
分度圆半径(mm)
最小变位系数
最小变位量(mm)
基圆半径(mm)
齿顶圆半径(mm)
齿根圆半径(mm)
五、问答题
1、齿轮切齿时,什么条件下产生根切?如何避免?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实 验 设 备:
实 验 用 具:
三、实验内容与结果
1、按拟定的功能要求自主拼装能够满足要求的机构,并按规范绘制实际拼装机构的运动简图。分别标出活动构件、原动件、移动副、转动副、低副、高副、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等的位置和个数,以及机构的运动学尺寸。计算自由度。
机构名称
机构运动简图
h=m(ha*+c*) h’=ha’+hf’∴h≠h‘
p=p‘=πm
4、若加工负变位齿轮,其齿廓形状是否会发生变化?如何发生变化?为什么?
答:不会发生变化
对于负变位齿轮;X<0其分度圆齿厚比标准齿轮小,变位齿轮的齿形随变位系数的改变而变化较大,实际上其分度圆压力角仍等于刀具节线压力角,即等于刀具的齿形角α,其基圆半径不变,因此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齿廓曲线,均应为同一基圆所产生的同一条渐开线,只是它们分别应用同一渐开线的不同段而已。
答:没有
1)复合铰链:由m个构件汇集而成的复合铰链应当包括(m-1)个转动副
2)局部自由度:计算机构自由度是局部自由度应当合并不计,可减少高副元素接触处的磨损。
3)虚约束:预先将生产虚约束的构件个运动副去掉,然后进行自由度计算,可改善构件的受力,增加机构的刚度。
五、体会与建议
体会:在进行试验时,深刻体会到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从人们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要得到真知就必须进行实物上的操作,这点特别是在绘制“创新机构”的简图中体现出来,有些部件的运动状态并非靠个人的 想法便能描绘出来,各个构件间的关系也要在相当谨慎的态度下才能确定,否则之后的自由度计算便会出现差池。
利用不同的杆组进行机构拼接,你得到了哪一些有创意的机构运动方案?用机构示意图表示创新机构运动方案。
简述
示意图
五、体会与建议(或实验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