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大学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大学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b8259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c.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机械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3. 通过实验,加深对机械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受力、强度、稳定性和优化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本实验主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三、实验器材1. 打点计时器;2. 自由落体实验装置;3. 纸带;4. 尺子;5. 秒表;6. 计算器。
四、实验步骤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架上,调整好计时器的高度;2. 将自由落体实验装置固定在打点计时器下方;3.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轮,并将纸带固定在实验装置上;4. 将自由落体实验装置释放,让纸带随实验装置一起下落;5. 观察纸带在打点计时器上打点的痕迹,记录下落高度和打点时间;6. 根据纸带上的打点痕迹,计算出物体的瞬时速度;7. 利用计算器,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实验数据:下落高度(m):h = 2.0打点时间(s):t = 0.5瞬时速度(m/s):v = 3.0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如下:重力势能(J):E_p = mgh = 1.0 × 9.8 × 2.0 = 19.6 J动能(J):E_k = 1/2 × mv^2 = 1/2 × 1.0 × 3.0^2 = 4.5 J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等非保守力的影响,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
但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加深了对机械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2. 操作打点计时器时,要确保纸带平稳下落,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3. 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准确无误,以便后续分析;4.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整理,保持实验室整洁。
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d554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4.png)
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引言: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中的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学习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北航机械原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实验一:简单机械原理的验证本实验通过搭建简单的杠杆、滑轮和斜面等机械结构,验证机械原理中的力的平衡和力的传递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矩的大小和方向相等;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斜面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机械原理中的力的平衡和传递原理。
实验二:力的分解与合成本实验通过使用力的分解和合成原理,研究力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力的合成可以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而力的分解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力的合成和分解不仅可以简化力的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力的作用。
实验三:力的测量本实验通过使用测力计和弹簧测力计等仪器,研究力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测力计可以通过读取刻度值来测量力的大小,而弹簧测力计则通过弹簧的伸长量来测量力的大小。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力的测量是机械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准确的力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力的分析和计算。
实验四:摩擦力的研究本实验通过使用倾斜面和测力计等仪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物体的质量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摩擦力是机械原理中常见的一种力,对于机械系统的运动和能量转换具有重要影响。
实验五:机械传动的研究本实验通过使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等机械结构,研究机械传动的原理和特点。
实验结果表明,齿轮传动可以实现不同转速和转矩的传递,而皮带传动则可以实现远距离和大功率的传递。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机械传动是机械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机械原理课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课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1897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0.png)
机械原理课实验报告标题:摆线齿轮副的运动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摆线齿轮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了解其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能,掌握机械原理中摆线齿轮的使用及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摆线齿轮副是由摆线齿轮与摆线架构成的齿轮副。
摆线齿轮由一对圆弧法线生成,具有平稳传动、无滑动的特点,因此在某些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1. 摆线齿轮副的运动规律摆线齿轮副的运动规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是直线传动和曲线传动。
直线传动时,摆线齿轮的齿线是直线,从而使得摆线齿轮与摆线架之间的滚子运动成为直线运动。
曲线传动时,摆线齿轮的齿线是曲线,从而使得摆线齿轮与摆线架之间的滚子运动成为曲线运动。
2. 摆线齿轮副的力学性能在传动中,摆线齿轮副的力学性能表现为传动效率、干扰等。
传动效率是指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其数值一般在95%以上。
干扰是指摆线齿轮与摆线架之间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接触失配,一般不应产生变位。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 实验内容通过摆线齿轮副装置的调整和测量,得到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2. 实验步骤(1)调整摆线齿轮副装置,使之工作平稳、不卡滞。
(2)测量输入齿轮(摆线齿轮)和输出齿轮(摆线架)的齿数。
(3)使用光电测速仪测量输入齿轮转速,使用电磁测力仪测量输出齿轮所承受的力。
(4)记录测量数据,计算传动效率和干扰。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摆线齿轮副的直线传动情况进行研究。
测得输入齿轮的齿数为20,输出齿轮的齿数为30。
通过测量输入齿轮的转速为300rpm,输出齿轮所承受的力为6N。
根据公式,我们可以求解出传动效率和干扰:传动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100%=(输出力×输出转速/输入力×输入转速)×100%=(6N×300rpm)/(20N×300rpm)×100%=90%干扰=(输出齿数-输入齿数)/输入齿数×100%=(30-20)/20×100%=50%通过计算可知,本次实验得到的摆线齿轮副的传动效率为90%,干扰为50%。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341f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4.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验证机械原理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定律。
通过设计和搭建不同的实验装置,我们能够观察和测量力的大小、方向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
引言:机械原理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是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和应用机械原理中的一些基本定律和原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一:力的平衡和合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平衡力实验装置,通过调整不同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通过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应用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验证力的平衡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当所有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二: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杠杆装置,通过改变力臂和力的大小,观察物体的平衡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当力臂和力的乘积相等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这个实验不仅验证了杠杆原理,还帮助我们理解杠杆的应用和工作原理。
实验三:摩擦力的测量摩擦力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摩擦力实验装置,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和施加的力的大小,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施加的力的大小成正比。
这个实验不仅验证了摩擦力的存在,还帮助我们理解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
实验四: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定律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碰撞实验装置,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在碰撞过程中,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个实验不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还帮助我们理解碰撞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验证了机械原理中的一些基本定律和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掌握了实验操作的技巧。
这些实验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原理实训报告
![机械原理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0a224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f.png)
一、实训名称机械原理实训二、所属课程名称机械原理三、学生姓名、学号、合作者及指导教师学生姓名:[您的姓名]学号:[您的学号]合作者:[合作者的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姓名]四、实训日期和地点实训日期:[年、月、日]实训地点:[实训室名称或地点]五、实训目的1. 通过实训,加深对机械原理课程中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2. 掌握机械原理中常见机构的拆装、调试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了解机械设计的初步流程和基本要求。
六、实训原理本次实训主要涉及以下机械原理内容:1. 机械运动学:研究物体在机械中的运动规律。
2. 机械动力学:研究物体在机械中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3. 机械设计基础: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七、实训内容1. 实训一:简单机构的拆装与调试- 拆装和调试斜面、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构。
- 分析各机构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
2. 实训二:复合机构的分析- 分析复合机构如曲柄滑块机构、齿轮机构等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 通过绘图和计算,验证理论分析结果。
3. 实训三:机械设计初步- 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如齿轮减速器、曲柄摇杆机构等。
-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尺寸和制造工艺。
八、实训环境和器材1. 实训环境:机械原理实验室2. 实训器材:斜面、杠杆、滑轮、齿轮、曲柄滑块机构、绘图工具、计算器等九、实验步骤1. 实训一:简单机构的拆装与调试- 观察并了解各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按照指导书的要求,拆装和调试各机构。
- 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2. 实训二:复合机构的分析-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复合机构。
- 分析复合机构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 通过绘图和计算,验证理论分析结果。
3. 实训三:机械设计初步-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尺寸和制造工艺。
- 设计并绘制机械装置的图纸。
-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作。
十、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训一:简单机构的拆装与调试- 成功拆装和调试了斜面、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构。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11a8b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e.png)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
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工作载荷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装置负载调节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2)计算机一台;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
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自动步行车学生创新实验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三)PLC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自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焊接站等工业模型的组装设计,控制原理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2)了解和熟悉PLC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掌握以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与调试。
机械的构成实验报告(3篇)
![机械的构成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af50e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7.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2. 掌握机械零件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3. 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动力传递。
4. 增强对机械工程实际应用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原理机械是由多个零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这些零件包括:基础零件、传动零件、执行零件、控制零件等。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机械的构成原理,掌握各种零件的功能和特点。
三、实验器材1. 机械原理实验台2. 钢尺3. 钩码4. 弹簧测力计5. 螺丝刀6. 橡皮筋7. 滑轮组8. 链传动9. 带传动10. 机械图样四、实验步骤1. 观察机械原理实验台的结构,了解其组成和功能。
2. 分别对基础零件、传动零件、执行零件、控制零件进行观察和了解。
3. 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动力传递过程。
4.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类型机械零件的应用和特点。
5. 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动力传递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数据1. 基础零件:观察实验台上的支座、支架、底座等基础零件,了解其作用和特点。
2. 传动零件:观察实验台上的齿轮、链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了解其传动原理和特点。
3. 执行零件:观察实验台上的电机、液压缸、气动缸等执行零件,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4. 控制零件:观察实验台上的开关、传感器、控制器等控制零件,了解其控制原理和特点。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础零件:基础零件是机械的基础,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支座、支架、底座等基础零件的结构稳定,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
2. 传动零件:传动零件是机械的动力传递部件。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齿轮、链轮、带轮等传动零件的传动比、效率、承载能力等性能。
3. 执行零件:执行零件是机械的工作部件。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电机、液压缸、气动缸等执行零件的输出力、速度、稳定性等性能。
4. 控制零件:控制零件是机械的控制部件。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开关、传感器、控制器等控制零件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抗干扰能力等性能。
同济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同济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127cb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7.png)
一、实验模块机械原理实验二、实验标题验证机械效率及功率计算三、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四、实验操作者张三五、实验目的1. 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效率及功率的计算。
六、实验原理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完成某一工作过程中,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机械效率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机械效率η = 输出功 W2 / 输入功 W1功率 P = 输出功 W2 / 时间 t七、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滑轮、钩码、秒表、卷尺等。
2. 将滑轮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滑轮转动顺畅。
3. 在滑轮的轴上挂上弹簧测力计,并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端。
4. 记录钩码的质量 m(单位:kg)。
5. 用卷尺测量滑轮半径 r(单位:m)。
6.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沿滑轮上升,同时用秒表计时。
7. 记录钩码上升的高度 h(单位:m)。
8. 计算输入功 W1 = mgh,输出功 W2 = F2r,其中 F2 为钩码上升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9. 计算机械效率η 和功率 P。
八、实验环境实验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台稳固,实验器材完好。
九、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1. 钩码质量 m = 0.5 kg2. 滑轮半径 r = 0.1 m3. 钩码上升高度 h = 0.2 m4. 弹簧测力计读数 F2 = 2.0 N5. 时间 t = 10 s根据实验数据计算:1. 输入功W1 = mgh = 0.5 kg × 9.8 m/s² × 0.2 m = 0.98 J2. 输出功W2 = F2r = 2.0 N × 0.1 m = 0.2 J3. 机械效率η = W2 / W1 = 0.2 J / 0.98 J ≈ 0.2044. 功率 P = W2 / t = 0.2 J / 10 s = 0.02 W十、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验证了机械效率及功率的计算方法。
机械实验报告(18篇)
![机械实验报告(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7de04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3.png)
机械实验报告(18篇)篇1:机械实验报告机械实验报告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一、实验内容:1、传动系统的功能能量分配转速的改变运动形式的改变2、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二、自行设计及组装的实验台结构图:1、综合实验台的系统原理图2 实验台结构示意图3、实验台各构成模块的'功能三、实验测试数据:(要求每组打印一份,每位同学复印附于报告后)P1、P2——输入端、输出端功率(kW);n1、n2————输入端、输出端的实际转速(r/min);n2/ n1——转速比;η——V带传动及链传动功率;ε——带传动滑动率;四、绘制各传动的效率曲线(η-F)及V带的滑动曲线(ε-F)五、思考题: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与打滑有何区别?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带传动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当D1 = D2时,打滑发生在哪个轮子上?3、影响传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M1与η间是什么关系?可以采取什措施提高效率?4、啮合传动与挠性传动各有何主要特性?啮合传动外壳尺寸小,效率高,传动比恒定,功率范围广等特性,小的制造误差及齿壳变形,在高速运动将引起冲击和噪声;挠行传动:载荷能缓和冲击,运行平稳,无噪声,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那样搞。
传动同样大的圆周力,轮廓尺寸和轴上的压力更大,效率低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
篇2:机械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1、传动系统的功能能量分配转速的改变运动形式的改变。
2、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自行设计及组装的实验台结构图:1、综合实验台的系统原理图。
2、实验台结构示意图。
3、实验台各构成模块的功能。
三、实验测试数据:(要求每组打印一份,每位同学复印附于报告后)P1、P2——输入端、输出端功率(kW);n1、n2————输入端、输出端的实际转速(r/min);n2/n1——转速比;η——V带传动及链传动功率;ε——带传动滑动率;四、绘制各传动的效率曲线(η-F)及V带的滑动曲线(ε-F)五、思考题: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与打滑有何区别?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带传动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当D1=D2时,打滑发生在哪个轮子上?3、影响传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M1与η间是什么关系?可以采取什措施提高效率?4、啮合传动与挠性传动各有何主要特性?啮合传动外壳尺寸小,效率高,传动比恒定,功率范围广等特性,小的制造误差及齿壳变形,在高速运动将引起冲击和噪声;挠行传动:载荷能缓和冲击,运行平稳,无噪声,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那样搞。
机械原理实习报告
![机械原理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728cd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05.png)
一、实习目的本次机械原理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习深入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了解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增强对机械专业的认识和兴趣。
二、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2021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单位和部门单位:x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址:xxx部门:生产部、技术部四、实习内容1. 工厂简介x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
公司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
2. 实习过程(1)参观生产现场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参观了公司的生产现场,了解了各个生产车间的布局和设备。
通过参观,我们了解了机械制造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装配、检验等环节。
(2)学习机械原理在生产现场参观后,我们开始学习机械原理。
在技术部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各种机械传动方式、机械结构、机械强度计算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对机械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动手实践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们在技术部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动手实践:① 机械零件的加工:我们学习了车削、铣削、磨削等基本加工方法,并亲自操作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② 机械装配:我们学习了各种机械结构的装配方法,并亲自动手进行机械装配。
③ 机械故障排除:我们学习了机械故障的常见原因和排除方法,并尝试解决了一些简单的机械故障。
(4)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们实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① 机械原理是机械制造的基础,掌握了机械原理,才能更好地进行机械设计、制造和维修。
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验证,才能转化为实际技能。
③ 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ca229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f.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原理的相关理论。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运动学: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 机械动力学:研究机械运动与外力、质量、摩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 机械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
三、实验器材1. 机械原理实验台2. 机械部件(如齿轮、链条、皮带等)3. 力传感器4. 速度传感器5. 计算器6. 数据采集系统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一:机械运动学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运动学的基本规律。
(2) 实验步骤:a. 安装实验台,连接相关传感器。
b.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设置实验参数。
c. 启动实验台,记录机械部件的运动数据。
d. 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e.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机械运动学的基本规律。
2. 实验二:机械动力学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机械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2) 实验步骤:a. 安装实验台,连接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
b.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设置实验参数。
c. 启动实验台,记录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数据。
d. 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e.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机械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3. 实验三:机械设计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
(2) 实验步骤:a.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机械结构。
b. 选择合适的机械部件。
c. 计算机械部件的尺寸和参数。
d. 安装机械结构,进行实验验证。
e. 分析实验结果,改进设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械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实验结果表明,机械运动与外力、质量、摩擦等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实验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械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b7211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4.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本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习旨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加强社会活动能力,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为以后专业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单位与简介实习单位: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型企业,主要产品有各类机械设备、零部件等。
公司创建于1990年,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员工总数3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人。
公司始终贯彻科技创新,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内容(1)了解公司产品线及市场定位;(2)学习公司产品的设计原理、结构及工作原理;(3)参与产品研发项目的部分设计工作;(4)跟进生产过程,了解生产工艺及流程;(5)学习公司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
2. 实习过程(1)实习初期,通过对公司产品线的了解,明确了公司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
同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公司的主要产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续参与产品设计打下了基础。
(2)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设计软件的操作。
参与了一个正在进行中的研发项目,负责部分结构设计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3)实习中期,跟随生产部门了解了生产工艺及流程,参观了生产现场,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了直观的认识。
同时,学习了公司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对公司的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
(4)实习后期,对所参与设计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完成了实习任务,提交了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实习使我真正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实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运用到了实际产品设计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实习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成果。
《机械原理学习报告25篇》
![《机械原理学习报告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6eac87312b3169a551a494.png)
《机械原理学习报告25篇》第一篇:机械原理学习报告2机械原理学习报告第5章齿轮系及其设计1.定轴齿轮系及其传动比一对齿轮的传动比i12w1w2z2z1w:齿轮角速度z:齿数w1wkn1nk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成积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成积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一般公式i1k一对相啮合的齿轮的首、末轮的转向关系与齿轮的类型有关。
2.周转齿轮系及其传动比两个周转齿轮的转化后的传动比i h13w1whh3w1whw3wh z3z1的传动比周转齿轮系中任意两齿轮ih1k1、k w1hhwk w1whwk wh z2z3zkz1z2 zk1在周转齿轮系中,如果有一个中心轮固定,该齿轮系自由度为1,称为行星齿轮系;如果两个中心轮均不固定,该齿轮系自由度为2,称其为差动齿轮系。
3.复合齿轮系及其传动比在计算复合齿轮系及其传动比时,关键是先拆分出周转齿轮系,剩下的几何轴线不动而互相啮合的齿轮便组成了定轴齿轮系。
计算传动比的基本过程。
(1)拆分齿轮系;(2)分别列出传动比计算公式;(3)联立解方程式。
4.齿轮系的应用1.在体积较小及质量较小的条件下,实现大功率传动。
2.获得较大的传动比3.实现运动的合成4.实现运动的分解5.实现变速传动6.实现换向传动5.行星轮系设计1.传动比条件:z3i1h1z12.同心条件:z z3z12z1i1h2 23.装配条件。
对于装有多个行星轮的轮系,要求在转臂上的所有行星轮能严格均匀地装入两中心轮之间。
个数为k,则z1z3 k4.邻接条件z z1sin k2ha1sin k6.新型行星传动1.渐开线少齿差行行星传动。
两轮齿数差越小,传动比就越大。
2.摆线针轮行星传动3.谐波齿轮传动4.活齿传动第6章其他常用机构1.间歇运动机构1.槽轮机构几何关系:2o-2o122z z为槽轮的槽数,应大于或等于3运动系数:2o12k k z22z运动系数大于零,小于12.棘轮机构(齿式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3.不完全齿轮机构4.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圆柱形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蜗杆形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2.广义机构1.电磁机构1)电磁传动机构a.电磁回转机构b.电锤机构c.电磁气动传动机构2)变频调速器3)继电器机构a.线圈式快速动作继电器机构b.凸轮式火灾报警信号发生机构c.杠杆式温度继电器机构4)振动机构电磁振动机构、音叉振动机构、超声波机构5)微位移机构6)光电机构光电动机、光化学回转活塞式行星马达7)液、气动机构3.具有其他功能的机构1.组合机构:齿轮-凸轮机构、齿轮-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2.机构的组合1.机构串联式组合:构件固接式串联、轨迹点串联2.机构的并联式组合3.机构的混接式组合4.螺旋机构:单螺旋副机构、双螺旋机构5.万向联轴节1.单万向联轴节传动比i31w3w1cos1sin cos01222.双万向联轴节传动比恒为1时:1w1w3tan m cos1tan1,tan m cos3tan 3第7章机构系统运动方案设计1.机构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功能原理方案设计、运动规律设计、运动方案设计、运动简图设计2.执行机构运动规律设计3.执行机构运动协调设计4.机械运动循环图设计第8章机构创新设计1.机构选型基本原则:满足工艺运动和运动要求、结构简单传动链短、原动机的选择有利于简化结构和改善运动质量、机构有尽可能好的动力性能、加工制造方便经济成本低、机器操作方便调整容易安全耐用、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机械效率2.机构构型的创新设计1.基于组成原理的创新设计平面机构中高副低代2.机构构型的变异创新设计机构的倒置、扩展、局部改变、移植模仿3.基于功能分析的机构设计4.机构设计方案的评价第9章机构系统的动力学设计1.平面机构的平衡设计22mblb js1.质量代换法ma mb mmala mblb0mala2.完全平衡用质量代换法求出各构件上的平衡质量3.部分平衡2.机构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系统运动方程med d 3.机构系统的动力学设计不均匀系数12jew2feds d mev221wmax wmin wmn为系统所做的功nmax jwm转动惯量jf900nmax n22m飞轮的转动惯量jf22m d1d2m22d1d2248初定飞轮的尺寸后,应校验飞轮的最大圆周速度,若此圆周速度大于安全极限速度,则必须修改飞轮的结构尺寸。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c4197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3.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机械原理的学习和实践,掌握机械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
二、实验器材及仪器1.简单机械模型(包括滑轮、斜面、杠杆等)2.测力计3.直尺4.卡尺5.万能表三、实验原理1.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简单机械是指由几个基本部件组成的机构,其结构简单,但具有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滑轮、斜面和杠杆等。
滑轮是一种圆形物体,通常用于改变力量方向或大小。
斜面是一种平面呈倾斜状态的物体,通常用于减小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杠杆是一种刚性棒,在支点处旋转,可用于增加或减小力量。
2.测力计测量法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大小和方向的仪器。
它利用弹簧伸长或缩短来反映力的大小,并通过指针或数字显示力的大小。
在机械原理实验中,测力计常用于测量斜面上物体的重量,以验证斜面的减力作用。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滑轮实验将一根细绳套在滑轮上,然后将两端拉直,使滑轮旋转。
通过测量细绳两端所需的力量和滑轮旋转的速度来验证滑轮改变了力量方向和大小的作用。
结果:当细绳两端所需的力量为10N时,滑轮旋转速度为2m/s。
2.斜面实验将一块物体放在斜面上,并固定一个测力计在斜面下方。
通过测量物体重量和斜面长度来验证斜面减小了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结果:当物体重量为5N时,在10cm长的斜面上所需的力量为2N。
3.杠杆实验将一个木板固定在支点处,并在木板上放置一个物体。
通过调整支点位置来改变物体平衡时所需的力矩,从而验证杠杆增加或减小了力矩。
结果:当支点位置距离物体较近时,平衡所需的力矩较小;当支点位置距离物体较远时,平衡所需的力矩较大。
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机械原理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滑轮、斜面和杠杆等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测力计测量法,并在实验中使用了它来测量斜面上物体的重量。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滑轮可以改变力量方向和大小。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e8686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0.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一、实验原理1、观察几种典型机构及运动,了解其特点。
2、掌握依据实物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即通过查看抽象图形(运动简图)想象出实物机器的运动关系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简要了解各种泵体和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机构。
2、从JG C—A型模型中任选两种,从JG C—B型模型中任选一种,进行机构分析、尺寸测量,绘制简图。
3、在机构运动简图上进行自由度的计算。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JG C—A型、JGC—B型机构简图测绘模型。
3、直尺、纸、铅笔、橡皮等绘图工具(自备)。
四、模拟实物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基本原理机构运动简图是指反映机构运动情况的简单图形,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间所组成运动副的数目、种类、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机构运动简图中可以撒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以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来说明实际机构的运动特性。
2、测绘方法1)分析运动情况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要把该机器或模型的实际构造和运动情况搞清楚。
为此先应确定出其原动件和从动件,再使被测机器或模型缓慢运动,然后按照运动的传递路线把原动件和从动件之间的各构件的运动情况观察清楚,尤其应注意有微小运动的构件,分清各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联接次序和运动副数目、种类等。
2)选择投影面投影面的选择应以能简单清楚地把机构运动情况正确地表达出来为原则。
一般应先确定机构原动件的位置,原则是选择机构中的每一构件均能清楚地表达出来的最佳位置(避免构件间的交叉和重叠),然后将机构投影到与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相平行的平面上。
必要时可就机器的不同部分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影面,不过应尽量减少投影面。
3)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在确定了原动件和投影面以后,就可以测量机构的运动尺寸了,按着一定的比例尺画出各构件和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
机械原理参观实验报告(3篇)
![机械原理参观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15b16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5.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分析技巧。
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组织了一次机械原理参观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操作,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机械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增强对机械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
2. 了解不同类型机械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参观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机械传动系统参观- 观察并了解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机械传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 分析传动比、效率等参数对机械传动系统性能的影响。
2. 机械运动机构参观- 观察并了解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棘轮机构等机械运动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 分析机构的运动规律、受力情况及运动副的约束条件。
3. 机械设计参观- 观察并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强度校核等。
- 分析机械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4. 机械加工参观- 观察并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
- 分析不同加工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加工精度。
四、实验过程1. 机械传动系统参观- 参观了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机械传动系统,了解了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认识到传动比、效率等参数对机械传动系统性能的影响。
2. 机械运动机构参观- 参观了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棘轮机构等机械运动机构,了解了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掌握了机构的运动规律、受力情况及运动副的约束条件。
3. 机械设计参观- 参观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了解了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强度校核等环节。
-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认识到机械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4. 机械加工参观- 参观了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了解了车削、铣削、磨削等加工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加工精度。
机械原理小实验报告(3篇)
![机械原理小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6f9b0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b.png)
第1篇实验名称:机械原理小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观察机械结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1. 机械原理实验箱2. 螺旋千斤顶3. 压力传感器4. 磁力计5. 万能试验机6. 螺纹连接件7. 测量工具(尺子、游标卡尺等)三、实验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机械结构设计的学科。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箱中的机械结构,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实验箱中的螺旋千斤顶,分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测量螺旋千斤顶的螺距和螺纹升角,记录数据。
3. 使用压力传感器测量螺旋千斤顶的输出力,记录数据。
4. 分析螺旋千斤顶的输出力与输入力之间的关系。
5. 观察磁力计在实验中的表现,分析磁力对机械结构的影响。
6. 使用万能试验机对螺纹连接件进行拉伸实验,观察其断裂情况。
7. 分析螺纹连接件的受力情况,总结螺纹连接的特点。
五、实验数据1. 螺旋千斤顶螺距:L = 10mm2. 螺纹升角:α = 30°3. 螺旋千斤顶输出力:F = 500N4. 磁力计测量值:m = 0.1T5. 螺纹连接件断裂载荷:F = 2000N六、数据计算和处理1. 计算螺旋千斤顶的输出力与输入力之间的关系:F = L F_输入sin(α)F = 10 500 sin(30°) = 250N2. 分析螺纹连接件的受力情况:螺纹连接件在拉伸实验中,当载荷达到断裂载荷时,连接件发生断裂。
这说明螺纹连接件的强度取决于其材料、尺寸和加工质量。
七、实验结论1. 螺旋千斤顶是一种常见的机械结构,其输出力与输入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磁力对机械结构有影响,需要考虑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3. 螺纹连接件在受力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强度,但需要注意其断裂载荷。
八、实验误差分析1. 实验过程中,由于测量工具的精度限制,导致实验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
【免费下载】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免费下载】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4276ee3240c844769eaee76.png)
通过德国慧鱼工业模型模拟工程实际背景的机械设备,了解自动生产流水线的结 构、运行模式与操纵大型机械设备技能,掌握综合运用光电传感技术、可编程控制器 (PLC)的控制原理与编程方法,培养机电一体化的综合能力。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 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 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 线等功能。
全自动焊接生产线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
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
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
变频 电机
ZJ 扭矩 传感器
ZJ 扭矩 传感器
工作载荷
扭矩测量卡
转速调节
机械传动装置
负载调节
工控机
扭矩测量卡
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
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
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 2)计算机一台;
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 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
“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
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
自动步行车 学生创新实验
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三)
PLC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全自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焊接站等工业模型的组装设计,控制原理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
2)了解和熟悉PLC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3)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掌握以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与调试。
二、实验设备
1)慧鱼工业模型;
2)PLC可编程控制器一台;
3)PC/PII编程电缆一条;
4)安装有编程软件的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通过德国慧鱼工业模型模拟工程实际背景的机械设备,了解自动生产流水线的结构、运行模式与操纵大型机械设备技能,掌握综合运用光电传感技术、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控制原理与编程方法,培养机电一体化的综合能力。
全自动焊接生产线搬运机械手
机械原理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认识机械原理课程中基本机构的类型、运动特征与应用。
2) 认识机构中运动副的类型、构件的形态。
二、实验设备
机械原理陈列柜10个。
三、实验内容
通过观察机械原理陈列柜中各个机构的运动,结合图片与文字注释,认知机械原理课程中将要讲述的常用的平面、空间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齿轮系、间歇运动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的类型与运动情况,以便对机构、机器、运动副、构件有初步直观的认识。
通过听声控解说,了解它们的组成与应用。
机械原理陈列柜1
机械原理陈列柜2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对典型机构的观察,认识运动副与构件的实际形态。
2) 分析机构的组成,绘制机构的简图并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二、实验设备
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正弦机构、刨床机构等典型机构。
三、实验内容
观察至少6种机构,识别运动副的类型与相对位置,把实际形态的构件抽象为杆、块或高副,用构件与运动副的简图绘制机构的简图,分析机构的组成,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机构测绘室发动机模型
齿轮范成及参数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
2) 了解齿轮根切现象和变位齿轮的概念。
3) 了解齿轮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齿轮范成仪、游标卡尺、齿轮。
三、实验内容
1) 使用齿轮范成仪画出被加工齿轮的2个标准齿形,2个负变位齿形,2个正变位齿形。
2)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齿轮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与公法线长度,计算齿轮的基本参数。
齿轮范成加工虚拟实验
齿轮参数测量实验
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七)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2) 掌握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原理,通过动平衡试验机达到动平衡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YYW-160型、YYQ-50型、YYQ-5型硬支承平衡试验机。
三、实验内容
1) 熟悉动平衡试验机电控箱上用于设置被平衡转子左、右校正面的尺寸与位置参数的功能。
2) 按转子的质量、转子最大外径,初始不平衡量等,参照平衡机说明书中Gn 2及GD 2n 2限制值图表,选择平衡转速。
3) 打开电控箱上的总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表明电控箱和电测箱通电。
电测箱开始自检,最后显示屏显示 “test E”自检结束。
4) 输入支撑与转子参数a 、b 、c 、r 1、r 2,启动电机,等待显示屏不再闪烁,则表示测量完毕,按停止按钮,电机制动结束。
5) 显示屏显示左、右平衡面上不平衡量所在的角度与质量,在天平上称得同等重量的胶泥补充在相应的角度位置上,再启动电机,反复校正,直至剩余不平衡量小于≤1gmm/kg 。
YYW-160型硬支承平衡试验机 动平衡试验机的原理图
Ⅱ ω
Ⅰ
V 1
V 2
i P
i ⅠP
ZC 1
ZC 2 Ⅱi P 1i P
2i P
L
L Ⅰ
L Ⅱ
θi
L 1
L 2
θi θi
L Z
x 2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方法,加深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的理解;
2)设计组装一个机构运动方案,分析它的工作特点。
二、实验设备
ZBS-C2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
1) 掌握实验原理,熟悉实验设备的硬件组成及零件功用。
2) 自拟机构运动方案或选择实验指导书中提供的机构运动方案作为拼接实验题目。
3) 正确拼装杆组,将杆组按运动的传递顺序依次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
4) 完成实验报告。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台
机械系统动力学调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机械系统稳定运转时速度出现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
2) 掌握利用飞轮进行速度波动调节的原理和方法。
3) 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数据的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二、实验设备
.JTS -A 调速实验机。
三、实验内容
对于单自由度周期性速度波动的机械,只要增加或减少其中的转动惯量,速度波动的大小就随之变化,若增加或减少的转动惯量适当,则速度波动的大小就能满足工作需要,机械系统动力学调速实验通过对机械的测试与软件分析的方法,展示机械的速度波动与飞轮的调速效果。
机械系统动力学调速原理图
1
2
3
4
6
7
5 a
e
A B
C k
机械系统动力学调速实验台
摩擦磨损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结构及试验原理。
2) 了解四球法测定润滑油抗磨损性能的试验方法。
3) 测定摩擦系数及其变化规律。
4) 测定磨损率及其变化规律。
二、实验设备
MMW-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
三、实验内容
对运动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摩擦与磨损,合适的润滑油能减少摩擦减轻磨损,润滑油发挥润滑作用既与物体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几何形状、表面形貌相关、也与相对速度、载荷大小与变化性质相关。
寻找合适的润滑油只能通过实验或实践来实现。
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实验主要测定润滑剂的磨损特性、相关材料的磨损率与摩擦系数。
(1)轴向试验力P为10≤P≤1000 N
(2)摩擦力矩T最大值为2 500 Nmm,
(3)摩擦力矩示值相对误差±2%,
(4)主轴转速n1为1≤n1≤2000 r/min
(5)加热器室温至200℃,
(6)试验机时间为1/6~9 999 min
(7)主电机输出最大力矩为5 000 Nmm
(8)试验介质为油、水、泥浆、磨料等
(9)专用显微镜,专用标准钢球。
MMW-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