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功夫熊猫中的文化意义.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功夫熊猫中的文化意义

电影是一种视觉娱乐,但是从文化意义的角度而言,其功用绝不仅仅在娱乐。电影不仅仅是用高科技和影像手段精致包装的视觉玩具,也不只是专门牟取大众财物的视觉商品,更不是专门用来插科打诨、嬉笑怒骂的杂耍舞台。而是一个“充分化的电影文本”,有其深刻的文化意蕴和意义指向。电影的发展历史表明:一部成功的影片必然显示出它的文化意义。这些意义包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敏感、对现实社会主题的洞悉、对大众心理的体察,等等。因为观者的兴趣中心时常是处于现实与历史的双重坐标上,离开现实和文化的观照,一个单纯的故事往往很难获得观者普遍的认同。这是电影的国家/社会/文化属性,也是其彰显的文化意义。从20XX年开始,美国好莱坞连续推出了系列电影《功夫熊猫》,引发了观影的热潮。《功夫熊猫》系列以熊猫为主角,运用动画的性质、喜剧的基调、功夫的题材,讲述了一只肥胖可爱的熊猫成长、拯救世界的简单故事。借助影像制造的虚幻世界,影片貌似只是一个单纯的童话故事。而依据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理论,从深层次的文化结构而言,影片则是一个传达信息的文化工具和文化手段。《功夫熊猫》系列不啻为电影展示其文化意义的典型样本。

一、文化的借鉴:东方想象与符号构建

《功夫熊猫》系列创造了一个经典的东西文明互相借鉴、想象,乃至符号构建的视觉载体。它是西方世界首度把人见人爱的大熊猫与传说中神乎其神的中国功夫搬上银幕作为故事主线开展。对于其中的重头戏可说非常重视,如特意请了中国最受欢迎的功夫明星成龙来声

演灵猴,在华丽炫彩的动画包装下,其潜藏的内核是关于中国文化、历史的想象和暗喻,而绝非仅是一只熊猫的个人成长史。浣熊、残豹、龟仙人的夺权与叛乱、“太监小张的一缕羽毛”、平淡无奇三教九流、美味的面条、流传已久的秘籍、无极拈花指、胖熊猫几天之内悟道、中国风音乐、禅灵鹤用毛笔写下的“禅”字……《功夫熊猫》系列可以说是用影像作为载体的方式,用一种完全西方化的技艺演绎出一段有关中国及其文化的动人故事,既是中西合璧,又超越归属,因为其中淫浸着来自西方世界的想象和符号构建。作为视觉文化所承载的功能和意义是迈向国际的,它所呈现的是对于不同文明与文化,既做沟通、借鉴,也无时无刻不在展现误解、想象、符号构建。一方面,《功夫熊猫》系列是作为中西文明、文化之间相互了解、沟通、借鉴、阐释的媒介而出现的,它利用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潮流消除国族、文明之间的边界。这是在“文明冲突”的时代,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和大众文化形态,最为彰显也最值得珍视的文化意义。大众媒介,特别是电影艺术,利用影像、音响的“中立价值”和普世性,令全球和中国产生联系,把中国想象带到了好莱坞、西方人的生活与想象空间。

《功夫熊猫》里,充斥了西方人最喜闻乐见的中国事物:熊猫、中国功夫、武林江湖、神秘莫测的武功典籍、中国传说、温暖的人情味道、中国美食、中国禅宗、中国音乐、皮影戏、古典建筑、八卦图……影片仿佛是中国元素与中国文化的集体展示,当导演努力营造出一个个西方世界所陌生而好奇的中国影像和聚焦于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时,实质上也展示了试图了解和沟通东西文明的善意。它所承担的是

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相遇。另一方面,功夫、熊猫与电影本身,一开始就是作为传统的东方文化及想象的承载对象而被制造产生的。《功夫熊猫1》的开头,导演迫不及待地用三个镜头完成了看似深具仪式的开场:一家热闹十足的中国风情的面条店俯瞰镜头、仿佛中国某地公园酣睡中的熊猫的头像特写,中国功夫的拳头晃动的特写,在这样的一系列镜头中,熊猫、面条、中国功夫与其说是作为故事的主线呈现给观者,不如说是将充满了东方想象与符号的古代中国印记粗略而笼统地展现给西方观者。在以后的剧情里,故事的主题转向了“宫廷政变”、权谋的较量、黑暗的专制隐喻、愚昧的民众———这是对古代中国政Z、文明最为普遍的解读和想象———此刻,熊猫和其“功夫”实质上被意义搁置,熊猫本身的成长、对恶势力的抗争的剧情反倒成为一种插曲存在,甚至是合理的点缀和推动力量。此时的“中国形象”与“中国文化”不过是西方人眼中“合适的存在”,是重新编码后的西方意识形态展露,是文明优越感的俯视。明白至此,方能透视电影展示的是文化解读的媒介功能,是不同文化、文明之间试图互相阐释又充满错位的机制存在。

二、文化的隐喻:意识形态编码与历史文化消费

任何电影制作都可以说是语言与图像编码的产物。意识形态编码与历史文化消费的一体化是《功夫熊猫》展现出的特点,也是其文化意义的展露。电影的生产与意识形态的制造本身有着深刻的渊源和附属关系,《功夫熊猫》这类“侠义文化”“动漫文化”的兴起和流行源自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耽想、图解,乃至自我安慰。虽然它还是

一部带着西方人理解的侠义片,一部习以为常的动漫,但显然已经不再是表现“锄强扶弱”“践行正义”这些传统的侠义片或者好莱坞惯用主题所能完全解读的了,它对政Z、人性、功夫的反思,对权谋争斗的批判,对平静生活向往,已经超越了其表面内容所能涵盖的意蕴。它展现出电影在文化上的隐喻功能:一套无时不备的意识和道德编码及文化消费机制。当为拯救苍生,熊猫阿宝苦练“功夫”,与父亲踏上归途之时,也是在走向观者的意识形态灌输和历史文化消费之路。

首先,电影文化在意识形态编码上展现为一场视像狂欢。如今是视觉主导文化的时代,电影成为主导潮流上的领军。电影是文化的视觉化和具象化最好的负载对象。它渗透着“狂欢节一般的世界感受”,是对被日常生活抑制的宣泄,及体制构筑的理性世界的一种彻底的反叛和颠覆。从文化意义考察,《功夫熊猫》系列是狂欢化的样本展示。它所有的组织构XXX是笑谑的、诙谐的、戏仿的、通俗的,乃至非理性的超越、颠倒逻辑与无节制,抑或梦幻荒诞与怪异扭曲的结合,所有种种无一不是展示电影文化的狂欢特征。《功夫熊猫1》中熊猫的父亲是一只鸭子,胖熊猫几天练就了“无极拈花指”,毫无武功好吃懒做的肥仔被指派为拯救天下苍生的龙战士;《功夫熊猫2》里鹤兄一激动就下巴坠地,阿宝立在高处与沈公子不着边际地对话……都展现了电影的后现代文本的解构颠覆精神,也是其文化意义的展示:运用自由狂欢的姿态,破坏传统叙事范式,剥夺传统伦理道德的伪装,参与建构意识形态的编码。

其次,电影的文化意义表现为对历史文化本身的消费功能。从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