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二则《四知》教案
四知(公开课教案)
21、古文二则——《四知》执教者:xxx 班级:九(12)时间:2011、12、2教学目标1、翻译理解课文。
2、掌握重点词语及句式。
3、分析杨震的性格特点,学习杨震廉洁自律的高尚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积累重点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还说:“吾日三省吾身。
”古人是多么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人的故事,以期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二、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
邓骘辟之昌邑谒见遗震2、检查学生阅读课文的情况。
并予以点拨纠正。
三、作者、作品简介及解题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
他早年曾任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后官至尚书吏部郎。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有人告发他密谋拥立刘义康,于是以谋反的罪名被处以死刑。
范晔一生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是撰写了被后人称之为“前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之一的《后汉书》。
《后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包括十记、十志、八十列传,共百篇。
著名篇目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解题:“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题目是编者加的。
四、学习课文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要求学生自己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老师统一解答。
3、出示卡片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翻译。
(1)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2)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
【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他】(3)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4、结构分析:本文分成两层:一、杨震拒金。
二、杨震拒绝了为子孙置办产业的建议。
5、内容分析(1)从全文来看,作者开头写“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避之”的目的是什么?【从侧面说明杨震的贤明是远近闻名的。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古文二则《四知》说课稿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剪短发的故事作文剪短发的故事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最近剪了一头超酷的短发哦,感觉整个人都焕然一新,简直不能更爽了!来来来,让我给你们讲讲这件趣事吧。
说实话,剪头发这个决定可是费了我好一番犹豫。
毕竟我从小到大都留着一头及肩的长发,那已经成了我形象的一部分了。
但最近看到不少明星博主都剪了利落的短发型,戴着棒球帽、身着宽松T恤的酷酷女孩形象,实在让我太心动了。
于是在某个周六的早晨,我突然来了个大决心,便立马拨打了理发店的预约电话。
进了理发店,我只说了四个字:"剪一个超短的!"剪头发的师傅看着我的长发犹豫了一下,确认道:"真的要剪这么短吗,会不会后悔?"我斩钉截铁地说:"当然,就剪得这么酷吧!"说完,便闭上了眼睛,只听到"沙沙"几声,大把大把的头发已被剪落。
我的心也开始怦怦直跳,实在有些承受不住这种大改造的心理压力了。
但当理发师把镜子一递过来时,我顿时眼前一亮,大吃一惊又完全被吸引住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活力十足、神采奕奕的新面孔!这个陌生又亲切的面庞,仿佛正在用灿烂的笑容对我说:"嗨,我就是新的你啊!"由于发型的剪裁比较极短,我的五官也立马被勾勒得十分精致、利落。
那双闪亮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还有性感的下颌线条,无不让我爱不释手。
这时师傅又笑着对我说:"真是块上好的材料呀,剪个短发立马就帅气起来了!"我当即对着镜子里的自己使了几个眼色,露出自信满满的酷女孩模样。
出了理发店,我便立马去商场给这个新形象换上合适的衣着,开启了我的时尚新生活。
从那时起,我总能以一身利落的打扮示人,散发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个性魅力。
同时我也发现,剪短发的动机并非单纯为了时髦漂亮,更让我重新认识了内心深处那个勇敢、率真、不做作的自己。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你们应该也理解到我为什么这么激动雀跃了吧。
人生的一小步,就是开启了个人形象和心智的全新蜕变。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一、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
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
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
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
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
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
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
二、生字、词语识记骘(zhì):安排;定。
如:评骘。
辟: 1.(pì)①开辟。
如:各家开辟出绿地。
②透彻。
如:精辟。
③驳斥或排除。
如:辟谣。
2.(bì)①排除。
如:辟邪。
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如:辟举。
本文取此义。
谒(yè):谒见。
涿(zhuō):地名。
辄(zhé):总是,就。
便(biàn): 1. 方便,便利。
如:轻便。
本文取此义。
2. 非方式的,简单平常的。
如:便饭。
3. 排泄屎、尿。
如:大便。
悫(què):恭谨,诚实。
藉: 1.(jiè)垫在下面的东西。
如:枕藉。
2. (jí)①践踏;侮辱。
②盛多;杂乱。
三、原文(一)四知(原文)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二)私心(原文)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案语文版
1.对比分析:
学生可自主寻找其他关于“清廉”“私心”主题的文章或故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作者在表现主题上的不同手法。
2.深度阅读:
鼓励学生深入阅读《资治通鉴》《后汉书》《史记》等历史著作,了解更多历史人物和故事,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历史知识。
3.写作练习:
以“清廉”“私心”为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所见所闻,写一篇短文,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5. 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小组讨论:
组织课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课后学习的收获和感悟,互相启发,共同提升。
5.课外阅读推荐:
推荐阅读《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了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观念,与本节课内容进行对比和思考。
课后拓展
(一)拓展内容
1. 阅读材料:
(1)《四知》相关阅读材料:《资治通鉴》中的“杨震却金”故事,了解杨震的清廉品行。《后汉书·杨震传》,深入了解杨震的生平和事迹。
八、教学反思
1. 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拓展学习中的表现,针对学生的疑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4.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朗读练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案语文版
1. 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帮助学生掌握古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2.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材或学习资料。
8. 作业布置:提前准备课后作业,包括古文翻译、思考题等,以便于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确保所有教学资源准备充分,以便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四知》《私心》这两篇古文。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一个人在行事时,应该以什么为重?”(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文中的智慧和道理。
(2)思考题:布置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思考题,如询问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的看法,以及古文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对现实生活的启示等。
(3)写作练习:鼓励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四知》《私心》的读后感或评论文章,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小组讨论: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学习,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古文中的智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一篇讨论报告。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案 语文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课古文二则《四知》《私心》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期
《四知》《无私》
教学设计:古文二则《四知》《私心》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准确朗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能自主阅读理解翻译课文;通过思考、交流,能够辩证评价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过程:一.作者、作品简介1.范晔(398—445)字蔚宗。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2.《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为我国史学名著。
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3.《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二.读一读:《四知》1.读课文:读准音、懂停顿、读得流畅、有感情。
四分钟后,看谁读得好!2.比一比:1清:看谁理解下列红色字的意思?(1)闻其贤而辟之。
(2)举茂才(3)四迁荆州刺史。
(4)当之郡(5)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6)以遗震。
(7)暮夜无知者。
(8)后转涿郡太守。
(9)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10)以此遗之。
2清:翻译下列句子。
(1)大将军邓騭闻其贤而辟之。
(2)暮夜无知者。
(3)后转涿郡太守。
(4)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5)子孙常蔬食步行。
(6)以此遗之。
3.想一想:《四知》八分钟后,看谁答得好!(1.)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作者如何刻画杨震清官形象的?(写了几件事?刻画人物的方法?)(3.)您想用什么词来概括这个清官形象?(4.)为人处事,你怎样理解”天知,神知,我知,子知“?4. 搜一搜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西门豹、狄仁杰、包拯、海瑞……“循吏”、“良吏”、“廉吏”5. 搜一搜“一钱太守”——刘宠(后汉)“二不尚书”——范景文(明朝)“三汤巡抚” ——江宁巡抚唐斌(清朝)“四知太守”——杨震(东汉)“留犊太守”——时苗(三国时期魏国)“悬鱼太守”——羊续(后汉)“强项令”——董宣三.想一想:《四知》小组讨论:”时人“认为第五伦毫无私心,而他认为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有私心?你怎么看第五伦的这些”私心“?(四分钟后,看谁答得好!)四.练一练:《四知》《私心》三清.翻译下列句子:(1)闻其贤而辟之。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古文二则《四知》说课稿语文版
1.教学重点
(1)理解“四知”的含义:课文的标题为《四知》,因此,理解“四知”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所谓“四知”,即知恩图报、知错就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四个方面是课文所要传达的主要思想,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这四个方面的含义。
(2)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本节课的文言文,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丰富,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能够分析并理解这些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四知》的基本内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答案:知恩图报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写作题型
题目:请以“知恩图报”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四知》,这是一篇关于个人品德修养的古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实践“四知”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理解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四知》,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分析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学习“四知”的传统文化内涵,使学生能够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同时,通过欣赏和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美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语文版《古文二则·四知·私心》_九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语文版《古文二则·四知·私心》_九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古文二则》.教案泉州外国语中学刘顺玉教学目标:1、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私心”的寓意。
2、结合文中注释,通过查阅有关工具书加以翻译,培养和提高阅读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为文章的写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和内容:一、导入:以目前的社会现状为楔子,列举贪官污吏的种种行径加以导入成克杰,男,出生年月:1933年11月,职务:原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触犯罪名:受贿罪,刑罚:2000年9月14日被执行死刑。
(成克杰通过批项目、要贷款、提职级等多种方式,伙同李平或单独非法收受贿赂款、物合计人民币4109万余元。
)二、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
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
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
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
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
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
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
三、讲解《四知》1、杨震简介:杨震(?一124),东汉大臣,弘农华阴(属今陕西)人,字伯起。
少好学,博览群经,当世誉“关西孔子”。
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大尉等职。
安帝乳母及中常侍樊丰等贪侈骄横,他多次上疏劝谏,樊丰诬之罢官,自杀。
九年级语文下册 21《古文二则》教案 (新版)语文版
21.古文二则第一课时四知【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课文中重点字词的意义。
(重点)3.品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还说:“吾日三省吾身。
”古人是多么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人的故事,以期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二、预习展示1.介绍作者。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
2.读准字音。
邓骘(zhì) 谒见(yè) 以遗震(wèi)涿郡(zhuō) 称为(chēng)3.理解文题。
明确:“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三、合作探究(一)朗读课文,积累词汇。
小组合作,整理本课的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一词多义。
知君不知故人(了解)何谓无知(知道)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代词,你)子孙常蔬食步行(名词,子女)为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介词,替)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动词,担任)2.词类活用。
至夜怀十斤以遗震(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怀里揣着”)(二)朗读课文,疏通大意。
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注意以下重点句的翻译。
1.(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明确:(杨震)多次升迁,从荆州刺史转任东莱太守。
2.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
明确:在他赴任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
3.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明确:让后代被称作廉洁守正的官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三)分析人物形象。
本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刻画形象传神,请从下面语言中分析杨震的人物形象。
1.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这句话表现了杨震怎样的品质?明确: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表现了他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2.“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这句话表现了杨震怎样的品质?明确:杨震拒绝利用手中的权力去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在他看来让后代做清官的子孙是对他们最大的馈赠。
22《古文二则——四知》(教案)
第22课《古文二则——四知》(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句,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的寓意。
3、学习课文对人物精练而传神的语言刻画及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4、培养和提高阅读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联系写作背景合作交流文章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学习杨震廉洁自律的高尚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句,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的寓意。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对人物精练而传神的语言刻画及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搜集《后汉书》的资料,结合“思考与练习”自学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汉代的杨震,是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百姓拥戴的好官,曾有人为感谢他的恩情,在深夜送金,他会如何处理呢?让我们走进《后汉书》,学习课文《四知》去寻找答案,来感受杨震的无私胸怀。
板书课题《四知》。
二、出示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的寓意。
3、学习课文对人物精练而传神的语言刻画及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说说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介绍作者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文二则教学设计语文版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理解翻译课文。
2、能够评价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3、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私心”的寓意。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文章的写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课时讲解《四知》一、导入:以目前的社会现状为楔子,列举贪官污吏(胡长清、成克杰为例)的种种行径加以导入。
二、题目解说:“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
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四、生字、词语识记骘(zhì):安排;定。
如:评骘。
辟:1.(pì)①开辟。
如:各家开辟出绿地。
②透彻。
如:精辟。
③驳斥或排除。
如:辟谣。
2.(bì)①排除。
如:辟邪。
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如:辟举。
本文取此义。
谒(yè):谒见。
涿(zhuō):地名。
辄(zhé):总是,就。
便(biàn):1. 方便,便利。
如:轻便。
本文取此义。
2. 非方式的,简单平常的。
如:便饭。
3. 排泄屎、尿。
如:大便。
悫(què):恭谨,诚实。
藉:1.(jiè)垫在下面的东西。
如:枕藉。
2. (jí)①践踏;侮辱。
②盛多;杂乱。
五、交流翻译《四知》文章注释: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德才兼备就征召他,举荐他为“茂才”。
经过四次的升迁,做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原来由杨震所推荐为茂才的王密现任昌邑县的县令,(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前来拜见,深夜带着十斤黄金用来赠送给杨震。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教学目标1、翻译理解课文。
2、掌握重点词语及句式。
3、分析杨震的性格特点,学习杨震廉洁自律的高尚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积累重点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还说:“吾日三省吾身。
”古人是多么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人的故事,以期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二、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
邓骘辟之谒见遗震2、检查学生阅读课文的情况。
并予以点拨纠正。
三、介绍作者及解题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题目是编者加的。
四、学习课文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要求学生自己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老师统一解答。
3、出示卡片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翻译。
(1)(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2)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
(3)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4、结构分析:本文分成两层,一、杨震拒金。
二、杨震拒绝了为子孙置办产业的建议。
5、内容分析(1)谈谈你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理解,并说说你是怎样看待“杨震拒金”的。
(2)(杨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6、写作特点(1)人物形象鲜明。
本文只有146个字,非常鲜明的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高尚思想品德。
(2)语言刻画形象传神。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
五、布置作业翻译课文。
要求:(1)准确。
(2)句子优美流畅。
(3)最好能体现原文的特色《四知》原文和译文四知(原文)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初三语文古文二则 四知 私心教案 语文版 教案
初三语文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私心”的寓意。
2、结合文中注释,通过查阅有关工具书加以翻译,培养和提高阅读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为文章的写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和内容:一、导入:以目前的社会现状为楔子,列举贪官污吏的种种行径加以导入成克杰,男,出生年月:1933年11月,职务:原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某某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某某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触犯罪名:受贿罪,刑罚:2000年9月14日被执行死刑。
(成克杰通过批项目、要贷款、提职级等多种方式,伙同李平或单独非法收受贿赂款、物合计人民币4109万余元。
)二、作者、作品简介:X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某某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任某某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
名篇有《班超传》、《X衡传》等。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
本纪、列传部分为X晔撰,志未作完,X被杀。
南朝梁X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
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
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
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
三、讲解《四知》1、杨震简介:杨震(?一124),东汉大臣,弘农华阴(属今某某)人,字伯起。
少好学,博览群经,当世誉“关西孔子”。
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大尉等职。
安帝乳母及中常侍樊丰等贪侈骄横,他多次上疏劝谏,樊丰诬之罢官,自杀。
2、题目解说:“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题目是编者加的。
3、文章注释: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德才兼备就征召他,举荐他为“茂才”。
《古文二则》之《四知》
《古文二则》之《四知》教案德胜中学苏雨晴教学目标:1.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私心”的寓意。
2.结合文中注释,通过查阅有关工具书加以翻译,培养和提高阅读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为文章的写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和内容:一、导入:中国有一句俗语“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大家知道它出自哪里,又是由什么故事引出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
二、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
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
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
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
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
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
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
三、讲解《四知》1.杨震简介:杨震(?一124),东汉大臣,弘农华阴(属今陕西)人,字伯起。
少好学,博览群经,当世誉“关西孔子”。
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大尉等职。
安帝乳母及中常侍樊丰等贪侈骄横,他多次上疏劝谏,樊丰诬之罢官,自杀。
2.题目解说:“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题目是编者加的。
3.文章注释: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德才兼备就征召他,举荐他为“茂才”。
经过四次的升迁,做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原来由杨震所推荐为茂才的王密现任昌邑县的县令,(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前来拜见,深夜带着十斤黄金用来赠送给杨震。
语文版《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案
语文版《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古文二则》中的《四知》和《私心》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2.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四知》和《私心》两篇文章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2.教学难点:文言文中难句的解读,文章情感态度的体会。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2.引出《四知》和《私心》两篇文章,介绍作者和背景。
二、课堂讲解1.讲解《四知》a.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b.对文章中的难句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
c.分析文章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讲解《私心》a.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b.对文章中的难句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
c.分析文章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就《四知》和《私心》两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四、作业布置1.让学生熟读《四知》和《私心》两篇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课堂检测1.检测学生对《四知》和《私心》两篇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2.检测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二、课堂讲解1.对《四知》和《私心》两篇文章中的难句进行深入解读。
2.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就文章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四、课后延伸1.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相关的古文文章。
第三课时一、课堂检测1.检测学生对《四知》和《私心》两篇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2.检测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二、课堂讲解2.分析文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就文章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下《21古文二则》word教案 (2)
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理解翻译课文。
2、能够评价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3、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私心”的寓意。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文章的写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课时讲解《四知》一、导入:以目前的社会现状为楔子,列举贪官污吏(胡长清、成克杰为例)的种种行径加以导入。
二、题目解说:“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
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四、生字、词语识记骘(zhì):安排;定。
如:评骘。
辟:1.(pì)①开辟。
如:各家开辟出绿地。
②透彻。
如:精辟。
③驳斥或排除。
如:辟谣。
2.(bì)①排除。
如:辟邪。
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如:辟举。
本文取此义。
谒(yè):谒见。
涿(zhuō):地名。
辄(zhé):总是,就。
便(biàn):1. 方便,便利。
如:轻便。
本文取此义。
2. 非方式的,简单平常的。
如:便饭。
3. 排泄屎、尿。
如:大便。
悫(què):恭谨,诚实。
藉:1.(jiè)垫在下面的东西。
如:枕藉。
2. (jí)①践踏;侮辱。
②盛多;杂乱。
五、交流翻译《四知》六、结构分析:本文分成两层,一、杨震拒金。
二、杨震的清廉及对子孙的教育。
七、写法全解:课文以杨、王二人的对白勾勒人物形象,寥寥数语,却将人物描写的有血有肉。
并以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表现出杨震的公正廉洁,自律慎独的清官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二则《四知》教案
Two teaching plans of Si Zhi in ancient Chines e
古文二则《四知》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1、翻译理解课文。
2、掌握重点词语及句式。
3、分析杨震的性格特点,学习杨震廉洁自律的高尚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还说:“吾日三省吾身。
”古人是多么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人的故事,以期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
邓骘辟之谒见遗震
2、检查学生阅读课文的情况。
并予以点拨纠正。
三、介绍作者及解题
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题目是编者加的。
四、学习课文
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要求学生自己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老师统一解答。
3、出示卡片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翻译。
(1)(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2)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
(3)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4、结构分析:本文分成两层,
一、杨震拒金。
二、杨震拒绝了为子孙置办产业的建议。
5、内容分析
(1)谈谈你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理解,并说说你是怎样看待“杨震拒金”的。
(2)(杨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6、写作特点
(1)人物形象鲜明。
本文只有146个字,非常鲜明的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高尚思想品隆?nbsp;
(2)语言刻画形象传神。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
五、布置作业
翻译课文。
要求:(1)准确。
(2)句子优美流畅。
(3)最好能体现原文的特色。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