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案.doc
欧阳修《醉翁亭记》教案
欧阳修《醉翁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和写作风格。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2.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2 重点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3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
三、教学难点3.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习俗的理解。
3.2 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4.1 教材《醉翁亭记》。
4.2 相关参考资料。
4.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引入话题,简要介绍作者欧阳修及其作品《醉翁亭记》。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引起学习兴趣。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5.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解析课文内容,解释重点字词的含义。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示例讲解。
5.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艺术特色和写作风格。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5.5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学生互相批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5.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练习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2 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6.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阅读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反思6.1 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集合3篇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集合3篇醉翁亭记优秀教案1【学习目标】1、培养文言语感,理解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含义;2、学习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的写法,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3、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单元我们学过了两篇以记为体裁的文章,《小石潭记》先借尤为清冽的潭水、参差披拂的青树、往来翕乎的游鱼,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又借四面环竹,空寂无人的环境道出了自己孤独无助、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岳阳楼记》借迁客骚人的忧喜之情,展示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
由此可见,记这一文体,明为记,实为寄也。
它们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借题发挥,融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为一体的名篇佳作。
下面我们学习《醉翁亭记》,且看作者欧阳修如何借题发挥吧!二、朗读指导1、教师范读。
学生给生字词注音并注意语音停顿:学生齐读、听录音读、个人读,理解重点字词句:⑴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⑶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⑷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⑸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⑹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特别提示:也字的用法,而的轻重读法。
三、课文理解,学生带问题朗读课文问题设置:1、结合课文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恰当的修饰语:之琅琊;之酿泉;之醉翁亭;2、醉翁及醉翁亭的来历是什么?醉翁的乐趣在不在酒?3、作者在写醉翁亭之前写了哪些景物?它周围的景色如何?面对此情此景作者的心情如何?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朗读中讨论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四、他山之石我初中时有一个老师性情豪爽,嗜酒如命,每餐无酒不食,每饮四两,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不间断,常常容光焕发,心乐之,口歌之,手舞之,足蹈之,且自号曰醉翁,他的宿舍被我们戏称为醉翁亭。
醉翁亭记教案优秀教案6篇
醉翁亭记教案优秀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致辞演讲、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汇报材料、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written documents, reporting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醉翁亭记教案优秀教案6篇教案的制定可以帮助教师思考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教案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重要工具,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醉翁亭记教案优秀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通用10篇)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醉翁亭记》教案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醉翁亭记》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从“醉”和“乐”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2.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掌握基础的文言词语。
4.背诵课文,默写重要句子。
【教学重点】掌握实词解释与重要句子翻译;领会课文内容;体验作者心情。
【教学难点】领会“与民同乐”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多媒体显示:欧阳修图片知道他是谁吗?(欧阳修)谁为大家介绍一下欧阳修?多媒体显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24岁考取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多媒体显示:醉翁亭图片知道这个亭子的名子吗?(醉翁亭)醉翁亭与欧阳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去探寻答案!二、范读感知活动一:我是小导游1.听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提炼出醉翁亭的地理和人文信息。
活动:你来做导游,把醉翁亭介绍给游客。
注:此环节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听读全文,提炼醉翁亭的位置、造型、建造者、命名者、命名的原因、周围的环境、当年的历史等有效信息,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
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讲解,相信大家一定对醉翁亭有了初步的印象,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印象和了解把这篇文章齐读一遍。
多媒体显示:2.齐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②以导游的身份,读出对风景名胜醉翁亭的欣赏和赞美。
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组织学生落实字音,并初步感受醉翁亭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三、朗读探究刚才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让我想起了许多古文鉴赏家对《醉翁亭记》的评价,他们说:《醉翁亭记》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极富音韵美。
2024年《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2024年《醉翁亭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理解文章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醉翁亭记》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醉翁亭记》,感知文本。
3.课堂讨论《醉翁亭记》的主题是什么?文章中表现了哪些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4.知识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问,进行知识讲解,包括:文章的写作背景。
文章中的难点词语解释。
文章的写作特色。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课堂检测教师检查学生对《醉翁亭记》的背诵情况。
2.深入阅读学生深入阅读《醉翁亭记》,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3.课堂讨论《醉翁亭记》中的自然景观有哪些特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4.写作练习以《醉翁亭记》为题材,写一篇描绘自然景观的作文。
以《醉翁亭记》中的人物形象为原型,创作一篇故事。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课堂检测教师检查学生对《醉翁亭记》的背诵情况。
2.课堂讨论《醉翁亭记》中的友谊是如何表现的?文章中的人生哲理有哪些?3.知识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问,进行知识讲解,包括:文章中的友谊主题。
文章中的人生哲理。
4.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感受文章中的友谊和人生哲理。
5.课堂小结第四课时1.课堂检测教师检查学生对《醉翁亭记》的背诵情况。
2.课堂讨论《醉翁亭记》中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对主题的贡献是什么?文章的写作特色对主题的表现有何作用?4.作业布置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醉翁亭记》的理解。
5.课堂小结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堂检测、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醉翁亭记》的理解程度。
《醉翁亭记》课程教案
《醉翁亭记》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醉翁亭记》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并诠释文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意境、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会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寄情山水之间的情怀。
学生能够感悟到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醉翁亭记》的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2.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意境、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 领会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特殊的句式和用词。
2. 文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醉翁亭记》的插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的自然美景。
简介作者欧阳修及《醉翁亭记》的文学地位。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文意。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文中的难点问题。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解释文言特殊用法。
分析并讲解文中运用意境、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4. 案例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朗读课文时的感悟,讨论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醉翁亭记》。
2. 运用文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写一段描绘自然美景的片段。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利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醉翁亭记》的教案设计
《醉翁亭记》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 能够解读文中的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思考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醉翁亭记》,使学生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人生的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2.1.1 熟读并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2.1.2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1.3 解读文中的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2 教学难点2.2.1 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
2.2.2 文中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2.3 文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观的解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3.1.1 教师提前准备好《醉翁亭记》的全文和相关的辅导资料。
3.1.2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查阅生僻词语的解释。
3.2 课堂导入3.2.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2.2 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3 课堂讲解3.3.1 教师逐句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3.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思考。
3.4 课堂练习3.4.1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能力。
3.4.2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3.5 课堂小结3.5.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3.5.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熟读并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4.2 选择文中的一个段落,分析并欣赏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4.3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文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观的感悟。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欧阳修《醉翁亭记》教案
欧阳修《醉翁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分析并欣赏欧阳修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解释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文中的线索,推测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领会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醉翁亭记》的整体内容理解。
欧阳修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技巧。
2.2 教学难点:文中的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理解。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醉翁亭记》的插图或相关背景资料,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简单介绍欧阳修的生平背景和文学地位。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线索,推测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
3.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技巧。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中场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醉翁亭记》。
选择文中一种写作技巧,进行课后练习和总结。
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互动评估:在课堂上,观察并记录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表现。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6.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背诵《醉翁亭记》的情况,以及对文中写作技巧的分析和总结。
评估学生对欧阳修生平和文学成就的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考虑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7.2 学生反馈反思: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看法。
《醉翁亭记》课程教案
《醉翁亭记》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醉翁亭记》的作者背景、文学地位及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默写并背诵文章中的精彩片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体会作者淡泊名利、与民同乐的博大胸怀。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醉翁亭记》的作者背景、文学地位及主要内容。
2.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默写并背诵文章中的精彩片段。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涉及的古文词语和句式。
2. 深入领会作者淡泊名利、与民同乐的博大胸怀。
3. 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文段为例,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
3. 采用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运用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醉翁亭记》的作者背景、文学地位及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体会文章语言美。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文章主题思想,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选取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
5.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章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博大胸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欧阳修《醉翁亭记》教案
欧阳修《醉翁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能够分析并欣赏欧阳修的文风和表达技巧。
能够解释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问答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对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修辞技巧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醉翁亭记》,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作者简介:欧阳修,宋代文学家、政治家,有“文坛领袖”之称。
课文背景:《醉翁亭记》写于北宋时期,描绘了作者在醉翁亭的一次游玩经历。
2.2 课文内容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注意文中对景色、人物和情感的描绘。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结构,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等。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醉翁亭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有过游玩的经历,引发学生对课文中游玩情景的思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不懂的词汇和句子。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让学生进行举例分析。
3.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和情感表达。
每组选择一两个重要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解读和分享。
四、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背诵,并写下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翻译和改写,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读并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2)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欧阳修的语言特色。
(3)学习欧阳修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欧阳修的山水情怀。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2)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欧阳修的语言特色。
2.教学难点:(1)欧阳修的写作手法。
(2)文章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欧阳修及其作品《醉翁亭记》。
(2)激发学生对《醉翁亭记》的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醉翁亭记》全文。
(2)圈出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内容。
4.精讲点拨(1)讲解欧阳修的语言特色。
(2)分析欧阳修的写作手法。
5.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欧阳修的山水情怀。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
6.背诵全文(1)学生齐读《醉翁亭记》全文。
(2)个别学生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7.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2.写一篇关于《醉翁亭记》的读后感。
3.深入研究欧阳修的生平及其作品,了解其文学成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等方式,使学生深入解读《醉翁亭记》,了解欧阳修的文学成就。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欧阳修的山水情怀,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
同时,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分层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注重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醉翁亭记》教案优秀4篇
《醉翁亭记》教案优秀4篇情景导入,渲染气氛篇一杜甫说:“文章憎命达”,这话充分地说明了文章与生活处境之间的尴尬关系,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悖论。
一般情况下,文章写得好的人,他的生活景况都不太顺畅。
因而又有人说:愤怒出诗人,孤独出诗人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今天要学的《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被贬官滁州时写下的传世名篇。
《醉翁亭记》教案篇二《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诵读,积累文言词句。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赏析方法。
本设计以“醉”字为切入点,以“太守醉”、“我们醉”为突破口,带动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最后进行归纳、迁移。
并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目标: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1)《醉翁亭记》的第二课时。
(2)课型:赏析课。
教学步骤:一、问题的提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
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板书课题、作者。
(醉翁亭记,欧阳修)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
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
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出示两个问题:1.太守为什么而醉?2.我们为什么而醉?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一)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板书:(二)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实用的《醉翁亭记》教案四篇
实用的《醉翁亭记》教案四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实用的《醉翁亭记》教案四篇实用的《醉翁亭记》教案四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醉翁亭记》。
(2)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3. 掌握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2.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醉翁亭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
(2)要求学生标出生僻词语和句子,并进行自主学习。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4. 课堂练习:(1)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写作练习。
(2)挑选优秀的习作进行展示和点评。
5. 总结课堂:(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醉翁亭记》。
2. 深入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以“欣赏美好事物”为主题的作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word版】《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醉翁亭记》教案1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言虚词“而”“也”的用法。
2.发挥想像,再现美文的意境,体会__的意境美。
3.抓住“文眼”,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文意,反复诵读中体会__的语言美、意境美。
2.理解作者以“醉”写“乐”的笔法。
课前准备学生1.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有关欧阳修的资料,对作者有所了解,并准备向同学介绍,与同学交流。
2.利用工具书读准、读顺课文;读懂课文大意,记下疑难。
教师1.课文录音;找好与文中描写景致一致的醉翁亭风光图片,准备投影或制作成课件。
2.制作幻灯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合作读懂课文,熟练成诵;调动想像,感受自然美,再现__意境美。
教学设计导入课文大屏幕展示教学图片“太守之乐”或醉翁亭自然风景画面,由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作者欧阳修。
学生介绍“我所知道的欧阳修”。
教师可补充介绍欧阳修为何号“六一居士”,调动学生兴趣。
诵读入境1.小组合作学习(幻灯出示学习要求)大声自由诵读,读懂课文大意。
利用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小组解决同学们预习中的疑问,记录下共同的疑难。
2.班级学习交流提出小组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3.自学效果检查强调文言实词和重点句的释义落实。
(幻灯显示检查内容)朗读效果检查。
可指定一个小组朗读,其余评价朗读效果,教师加以点拨,指导朗读。
特别注意指导“也”“而”语气,读出它们的味道来。
“也”“而”朗读指导、示范: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
“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a.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b.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c.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
语文教案-《醉翁亭记》
语文教案-《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教案【教学目的】一、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二、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三、背诵全文。
第一课时熟读全文,疏通全文大意。
重点放在朗诵上。
一、简介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
第二年,写了本文。
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二、读课文。
1、正音滁(chú)壑(hè)琅琊(lángyá)潺(chán)酿(niàng)僧(sēng)辄(zhé)霏(fēi)暝(míng)朝(zhāo)而往伛偻(yu)(lǚ)洌(liè蔌(sù)射者中(zhòng)弈yì觥筹(gōng)翳(yì)2、学生放声读课文,达到熟读的地步。
三、疏通全文大意。
可先给学生译文,但不需细讲,只了解大概即可。
四、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讲解文中字词,逐段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
阅读这篇课文,要抓住“乐”这条主线,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
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一)教师指导学生研读第一段。
1. 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
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鸟瞰全景,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2. 解释加点词语,学生质疑。
林壑尤美(尤其)蔚然而深秀者(幽深)名之者谁(给……命名)⒊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醉翁亭记》全文;(2)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翻译重要的段落;(3)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2)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3)通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自然,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3)通过文中的人生哲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醉翁亭记》全文;(2)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翻译重要的段落;(3)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2)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欣赏;(3)对文中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及其文学地位;(2)简介《醉翁亭记》的背景和创作动机;(3)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全文,理解文意,体会文中意境;(2)让学生自主查阅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3)让学生自主翻译重要的段落,总结文中的主题思想。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对比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2)分组讨论,探讨文中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热爱;(3)分组展示,分享学习成果,互相评价和借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态度;(2)评价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如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3)评价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回答,如思维敏捷性、知识掌握程度等。
2. 作业评价:(1)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如字迹工整、答案准确等;(2)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3)评价学生对作业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醉翁亭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3)了解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山水和生活的热爱;(2)学会乐观面对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醉翁亭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3)了解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2)文中某些句子结构的分析和翻译;(3)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欧阳修及其作品《醉翁亭记》;(2)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文中生僻词语的含义;(3)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用法;(2)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拓展:(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文中描绘场景的理解和感悟;(2)进行仿写练习,尝试运用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3)邀请学生进行朗诵表演,展示对课文的掌握。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醉翁亭记》全文;2. 总结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并进行运用练习;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醉翁亭的图片和相关的古诗词,为学生营造一个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学习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教案醉翁亭记教材分析及教学构想《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
“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
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
骈散相间,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章结构,把握中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积累名言和议论文素材,熟读成诵。
2.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抓住“醉”与“乐”的关系,把握文章主旨。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名句。
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同一年也被贬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二、简介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
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
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
《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三、初步感知文章 1.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
2.学生试读课文。
3.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
集体纠正读音。
(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读得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
)四、疏通全文大意 1.通读全文。
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
然后对照注解再读全文,仍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还可查古汉语词典,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在巡视中发观较普遍的问题作筛选,寻求教学的针砷洼。
) 2.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教师对在巡视中发现的较普遍的问题进行点拨或给予解答。
3.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读出声。
五、再读课文,分析讨论2020-01-26醉翁亭记教材分析及教学构想《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
“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
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
骈散相间,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章结构,把握中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积累名言和议论文素材,熟读成诵。
2.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抓住“醉”与“乐”的关系,把握文章主旨。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名句。
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同一年也被贬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二、简介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
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
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
《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三、初步感知文章 1.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
2.学生试读课文。
3.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
集体纠正读音。
(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读得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
)四、疏通全文大意 1.通读全文。
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
然后对照注解再读全文,仍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还可查古汉语词典,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在巡视中发观较普遍的问题作筛选,寻求教学的针砷洼。
) 2.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教师对在巡视中发现的较普遍的问题进行点拨或给予解答。
3.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读出声。
五、再读课文,分析讨论2020-01-26醉翁亭记教材分析及教学构想《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
“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
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
骈散相间,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章结构,把握中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积累名言和议论文素材,熟读成诵。
2.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抓住“醉”与“乐”的关系,把握文章主旨。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名句。
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同一年也被贬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二、简介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
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
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
《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三、初步感知文章 1.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
2.学生试读课文。
3.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
集体纠正读音。
(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读得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
)四、疏通全文大意 1.通读全文。
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
然后对照注解再读全文,仍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还可查古汉语词典,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在巡视中发观较普遍的问题作筛选,寻求教学的针砷洼。
) 2.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教师对在巡视中发现的较普遍的问题进行点拨或给予解答。
3.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读出声。
五、再读课文,分析讨论2020-01-26醉翁亭记教材分析及教学构想《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
“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
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
骈散相间,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章结构,把握中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积累名言和议论文素材,熟读成诵。
2.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抓住“醉”与“乐”的关系,把握文章主旨。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名句。
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同一年也被贬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二、简介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
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
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
《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三、初步感知文章 1.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
2.学生试读课文。
3.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
集体纠正读音。
(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读得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
)四、疏通全文大意 1.通读全文。
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
然后对照注解再读全文,仍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