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课题
体育教研同课异构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体育教研同课异构活动。
本次活动以“小学四年级跳绳教学”为主题,旨在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同课异构,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小学四年级跳绳教学的有效方法。
2. 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提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3. 增强教师对体育学科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展示和课后研讨。
1. 课前准备(1)确定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跳绳教学。
(2)确定授课教师:由两位教师分别进行教学展示。
(3)制定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课堂教学展示(1)第一位教师的教学展示第一位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法,以“小小跳绳手”为主题,通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动作示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跳绳的基本动作。
同时,教师运用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跳绳。
(2)第二位教师的教学展示第二位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此外,教师还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挑战自我中提高跳绳技能。
3. 课后研讨(1)教师自评:两位教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同行互评:其他教师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议。
四、活动效果1. 教师们对小学四年级跳绳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方法。
2. 教师们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3. 学生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了跳绳技能,增强了体质。
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日开展了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共研共进”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2.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
3. 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课前准备(1)确定同课异构主题: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为主题,选定了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作为研讨内容。
(2)分组:将参加活动的教师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
(3)教学设计:每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自身教学风格,进行教学设计。
2. 课堂教学展示(1)第一节课:由第一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第二节课:由第二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3. 评课交流(1)听课教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
4. 总结反思(1)活动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教师们的努力和成果。
(2)教师们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总结1. 本次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2. 教师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身的教学风采,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3.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同课异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4. 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5.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五、活动建议1. 建立长期稳定的同课异构教研机制,定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案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案篇一:语文同课异构方案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钻研,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深入探寻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教学规范。
3、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二、组织动员本学期9月份底,学校制定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
校教导主任,负责对同课异构教研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
组织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了解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安排及相关要求。
三、确定课题根据语文教学进度,选择二年级《识字5》一课,作为“同课异构” 教研活动课题。
四、独立钻研,写好教学预案。
课题确定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
使用的教学预案必须自己设计,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预案。
五、分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本次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分为一个小组进行组内集体备课。
在校教导主任的主持下,各任课教师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对他人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教研组长深入各小组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指导。
六、实施教学,集中听课。
举行同课异构现场教学活动时间定为:10月30日上午在校多媒体教室10月30日下午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要求全校语文教师必须全部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七、互动研讨,总结提高。
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后反思,然后教研组内互动交流评课,重点谈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设计,最后确定出一份最为优化的教学案例。
八、自我反思,撰写教学反思附:“同课异构”活动具体安排“同课异构”即对同一个课题,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大家在比较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课异构主题_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探讨和实施“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课题的不同教学设计和实施,展示教师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准备1. 课题选择:本次教研活动选取了小学语文《秋天的雨》这一课作为研究课题。
2. 教师分组: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将教师分为两个小组,每组选派一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
3. 教学设计:两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独立进行教学设计。
4. 教学实施:两位教师分别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三、活动过程1. 第一节课:教师A授课教师A以“引导发现法”为主,通过提问、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秋天的雨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A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第二节课:教师B授课教师B以“情境教学法”为主,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秋天的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B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B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课后研讨课后,两位教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其他教师也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
在研讨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1)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各有特色,教学效果良好。
(2)教师A的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师B的教学注重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4)两位教师都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们对“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教师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师徒同课异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0月开展了“师徒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师徒之间的教学交流,探讨不同教学风格下的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学习他人的平台。
二、活动准备1. 活动主题:师徒同课异构教研活动2. 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3. 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4. 参与人员:学校全体教师5. 活动流程:(1)徒弟教师授课(2)师傅教师授课(3)教师评课(4)活动总结三、活动过程1. 徒弟教师授课本次活动以“小学语文《草船借箭》”为课题,由我校青年教师张老师担任徒弟,进行公开授课。
张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感受草船借箭的智慧和谋略。
在课堂上,张老师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2. 师傅教师授课紧接着,由我校资深教师李老师担任师傅,进行公开授课。
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品味文字,感受文章的韵味。
李老师的课堂设计巧妙,教学方法多样,充分展现了师傅的教学功底。
3. 教师评课课后,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
首先,徒弟张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指出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随后,师傅李老师分享了教学经验,对徒弟的教学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改进意见。
其他教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
4. 活动总结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本次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学习他人的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他强调,教师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四、活动成效1.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师徒同课异构,徒弟教师学习了师傅的教学经验,师傅教师也在交流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了教师共同进步。
2. 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徒弟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师傅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题目(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已成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比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可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探讨不同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使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和交流,拓宽教学思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3. 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探索适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活动内容1. 确定研讨课题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科和教学内容,如小学语文《狐狸和乌鸦》、数学《分数的意义》等,作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研讨课题。
2. 教师分组备课将参与活动的教师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对同一课题进行备课。
要求各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和经验,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
3. 同课异构课堂展示各小组选派一名教师进行课堂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展示过程中,教师需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充分展示教学特色和教学智慧。
4. 教学反思与交流展示结束后,各小组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随后,各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 教研总结与成果分享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对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梳理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形成教研成果。
同时,将教研成果分享给全校教师,推广优秀教学经验。
四、活动组织1. 活动前期准备成立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筹备小组要提前确定研讨课题,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活动实施活动当天,按照既定方案进行。
各小组按照要求完成备课、展示、反思、交流等环节。
同课异构活动方案【范例15篇】
同课异构活动方案【范例15篇】同课异构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促进教师学习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与实效性,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深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规范。
3、促进反思与实践的优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组织动员本学期学校制定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
教学主任负责同班异类教研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
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三、确定课题根据语文学科特点,选择课外阅读这个专题作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课题。
四、独立钻研,写好教学预案。
课题确定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
教学计划必须是自己设计的,要使用有自己特点的教学计划。
五、分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在学校教学主任的带领下,全体教师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对他人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六、实施教学,集中听课。
举行同课异构现场教学活动时间定为:第五周到第八周要求全校同科教师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七、互动研讨,总结提高。
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后反思,然后教研组内互动交流评课,重点谈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设计,最后确定出一份最为优化的教学案例。
同课异构活动方案2全校各年级、各教学备课组: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助推我校“对接新课标、迎接新高考、构建新课堂”的各项工作,展现我校“生本四权?三优三度”新课堂风采,经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研究和部署,决定于20xx年3月16日(星期二)――3月30日(星期二)期间举行沅江一中“生本四权?同课异构”第一轮公开课赛课活动。
(注:高考文化9科以外科目赛课方案于3月底另行公布并于4月份举行)现将方案安排如下:一、活动领导机构组长:副组长:组员:各年级行政干部、各处年级教学备课组组长、二、各年级公开课“主题”、赛课时段公开课“主题”高三新高考第二轮复习研讨高二“新课标、新教法”研讨高一“新教材、新教法”研讨赛课时段高三年级3月16日――22日高二年级3月23日――30日高一年级3月23日――30日三、活动地点各年级相关班级教室四、公开课赛课活动展示科目:年级一组:语、数、英、年级二组:物、化、生、年级三组:政、史、地公开课赛课活动参加教师:各年级9个文化科目按“2名/科”选派参赛,全校共54――58名教师。
教研活动数学同课异构(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开展了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同课异构”为主题,旨在通过对比不同教师对同一课题的课堂教学,探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同课异构,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 探索不同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活动内容本次教研活动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分数的加减法”为课题,由两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
四、活动过程1. 第一课时(1)教师A的课堂展示教师A以“生活中的分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分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A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师B的课堂展示教师B以“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为主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B注重学生的计算练习,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2. 第二课时(1)教师A的课堂展示教师A以“分数加减法的应用”为切入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课堂上,教师A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2)教师B的课堂展示教师B以“分数加减法的拓展”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究分数加减法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在课堂上,教师B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活动总结1. 两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师A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B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计算练习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研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教研组决定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共促成长”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评课、研讨,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
2.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3.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4.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丰富教学手段。
三、活动主题同课异构,共促成长四、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2022年11月15日五、活动内容1. 确定同课异构课题2. 教师备课与教学设计3.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4. 教师评课与研讨5. 总结与反思六、活动流程1. 确定同课异构课题(1)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师讨论,确定同课异构课题。
(2)课题确定后,教研组长将课题及要求通知到每位教师。
2. 教师备课与教学设计(1)教师根据课题要求,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和班级特点,进行备课。
(2)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3.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1)每位教师按照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其他教师进行听课,并做好记录。
4. 教师评课与研讨(1)课后,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2)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 总结与反思(1)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制定改进措施。
七、活动要求1. 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备课、听课、评课、研讨。
2.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教材,创新教学设计。
3. 课堂教学展示要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师在评课、研讨过程中,要本着客观、公正、诚恳的态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八、活动保障1.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为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二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第一篇:二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二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活动时间: 10月25日活动地点:二年级教室和办公室参加人员:数学组教师人员分工:马丽萍主持、做方案王志萍记录、收集资料朱紫幽写信息活动形式:上课、议课交流活动内容:上午三位老师上课《5的乘法口诀》,下午议课评课活动主题: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活动目的:开展这次同课异构活动,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低效或者无效等现象进行研讨,对存在的疑惑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出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交流活动中进一步发挥同伴互助的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活动流程:(1)上午上课、听课(2)下午议课评课(3)讨论交流后形成供案(5)教师谈自己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收获。
(6)总结。
二年级10月25日同课异构安排:第一节马丽萍(二3班)第二节王志萍(二2班)第三节朱紫幽(二4班)分工:马丽萍做方案主持王志萍做活动记录收集资料朱紫幽写信息二年级三位老师和一、三年级的备课组长全都听课议课,提前把课调好。
第二篇: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小结数学教研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小结数学教研组组长勾延天2015年5月6日,在学校教务处统筹安排下,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承担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两位数学教师是赵天浩老师和李建华老师,上课的内容都是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由于两位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学重点各有侧重,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呈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在评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我校决定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通过选取同一课题,不同教师进行教学展示,以此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难点和困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小学语文《草原》一课的同课异构”。
三、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四、活动地点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室五、参与人员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六、活动流程1. 课前准备- 教研组提前确定课题《草原》。
- 教师分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备课和教学设计。
- 每位教师根据自身教学风格和班级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2. 教学展示- 每位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展示。
- 教师展示结束后,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和记录。
3. 课后研讨- 教师们集中进行研讨,针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展示,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和交流。
- 分组讨论,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困惑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改进措施。
4. 总结反思- 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 教师们撰写个人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七、活动内容1. 教学展示教师A的教学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B的教学设计则侧重于朗读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情感。
教师C的教学设计则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直观地展示草原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后研讨在课后研讨环节,教师们针对三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 教师A的教学设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认为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教师B的朗读教学设计也得到了认可,认为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 教师C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也受到了肯定,认为其能够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研活动同课异构(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语文教研组决定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荷塘月色》为例,旨在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课文的解读和教学设计,展示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准备1. 教材分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课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适合进行文学鉴赏和情感教育。
2. 教师分组: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两位教师组成,分别负责不同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3. 教学设计:各小组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分别设计了独特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三、活动过程1. 第一节课——教师A组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景。
- 学习散文的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 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自然。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荷塘月色,激发学生兴趣。
- 自主阅读:学生阅读课文,勾画重点句子,交流感受。
-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情感表达等。
-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散文写作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 自主阅读- 小组合作- 讲授法、讨论法2. 第二节课——教师B组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 学习散文的抒情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荷塘月色相关的音乐,营造氛围。
-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抒情手法。
-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分享个人感受。
-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
教学方法:- 音乐导入- 朗读课文- 情感体验- 讲授法、仿写法3. 第三节课——教师C组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散文的结构特点。
- 学习散文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体育教研组同课异构(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体育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
本次活动以“篮球教学——原地运球”为主题,旨在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准备1. 教研组前期讨论:活动前,体育教研组对本次同课异构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明确了活动目标和要求。
2. 教学设计: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原地运球”这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设计了独特的教学方案。
3. 教学材料:每位教师准备充分的教学材料,包括篮球、教学卡片、录音机等。
4. 教学场地:学校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宽敞的篮球场地,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活动过程1. 第一节课:由张老师执教张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热身活动:张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帮助学生调整状态,预防运动损伤。
(2)基本技术教学:张老师通过示范、讲解、分解动作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原地运球的基本技术。
(3)分组练习:张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原地运球的分组练习,并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4)游戏环节:张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游戏,提高学生的运球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第二节课:由李老师执教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以游戏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热身活动: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篮球操”热身运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跃身心。
(2)基本技术教学:李老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原地运球的标准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术要领。
(3)分组练习:李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原地运球的分组练习,并强调动作规范和技巧。
(4)游戏环节: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运球穿越障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运球技能。
3. 课后研讨活动结束后,体育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课后研讨,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教研活动计划同课异构(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教研活动计划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
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解读和教学设计,探讨不同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活动主题同课异构——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三、活动目标1. 通过同课异构,促进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丰富教学思路。
2.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的创新能力。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
4.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星期日)上午8:00-12:00五、活动地点XX学校多功能厅六、参与人员1. 学校全体语文教师2. 邀请相关学科专家进行指导七、活动流程1. 准备阶段(2023年9月15日-9月30日)a. 确定同课异构的教材内容,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某篇课文。
b. 分组讨论,确定各小组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
c. 各组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2. 实施阶段(2023年10月15日)a. 第一节课:由第一位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授课。
b. 第二节课:由第二位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授课。
c. 第三节课:由第三位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授课。
3. 研讨阶段(2023年10月15日-10月20日)a. 各组教师对三节课进行评课,交流教学心得。
b. 专家对教学活动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c. 教师根据专家意见和同伴反馈,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4. 总结阶段(2023年10月21日)a. 各组教师总结活动收获,撰写活动反思。
b. 学校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彰优秀个人和团队。
八、活动内容1. 教学设计展示各组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2. 课堂教学展示三位教师分别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每位教师授课时间为40分钟。
教研活动同课异构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20日开展了教研活动——同课异构。
本次活动由语文教研组承办,邀请了全校语文教师参加。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同课异构,共研共进》,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同课异构,展示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过程1. 教学展示本次同课异构的课题为《匆匆》,由两位教师分别进行展示。
第一位教师以“品味语言,感悟人生”为主题,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二位教师以“情景交融,体验情感”为主题,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绘画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 交流讨论教学展示结束后,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首先,两位授课教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情况进行反思,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
接着,其他教师针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认为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学习他人的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她还对今后的教研活动提出了要求,希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提高。
三、活动反思1. 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本次同课异构活动,让教师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教学设计,关注学生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需求。
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同课异构,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活动,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了教学水平。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量一量: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课桌的边长,说说长、宽分别是多少米?学生动手量,教师巡视观察。
提问:你的桌子边长是整米数吗?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大多数同学的桌子边长都不是整米数,长和宽都不够1米,像这种情况该如何表示呢?下面我们先来一起分析一下米尺好吗?教师谈话:同学们,学生在日常购物、测量的过程中常常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时我们就用到了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二)新授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标价不够整元可以用小数外。
在量屋子的高度时,它不够整米时,以米作单位也常用小数表示。
1、教学小数的意义。
(1)教学一位小数蒙层把刚才的题目稍作更改:(出示米尺)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这样1份是米,用小数表示是()米。
超级分类板书: 1分米 3分米 7分米0.1米 0.3米 0.7米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
小练:如果8分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9分米呢?(2)教学两位小数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把刚才的题目再做更改:(出示放大的1分米)题目和上面哪里不一样?答案一样吗?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份,这样1份是米,用小数表示是()米。
表格遮罩板书: 1cm 4cm 8cm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二位,表示百分之几。
音频小练:如果28厘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70厘米呢?(3)教学三位小数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1份是米,用小数表示是()米。
小练:256毫米呢?999毫米呢?指名学生出题,全班化成分数和小数。
(4)师:我们还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下去,可以得到四位、五位......小数。
启发学生根据前面3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成1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分成10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2、小结:像上面这些分数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幼儿园同课异构完整材料
同课异构活动通知一、活动主题:小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罐子》;中班语言活动:《狮子和老鼠》;大班数学活动:《图形变变变》二、活动时间:2024年11月14日——11月18日三、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指南》精神,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旨在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由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理解、策略的不同选择、资源的不同选用,进行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达到园际共研,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活动形式:园本教研“同课异构”。
即:平行班级内容相同,教法相异;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五、参加范围:本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的主班教师。
六、活动程序:1. 设计教案:参与教师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上交。
2、教学观摩:由平行班几位主班老师执教同一课题,要求听课老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写好听课、评课记录。
3、教学研讨:听课后,组织老师们讨论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讨论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
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4、教学总结:通过观摩了几位老师的课例后,把自己的认识、收获写下来,进行总结交流。
2024年11月10日教师同课异构一览表小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罐子》小1班胡文艳活动目标:1、识别不同物体放在罐子里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锻炼孩子的认知感官能力。
3、增强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15个分别装有米、红豆、和核桃的罐子2、游戏图卡教学过程: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一个空罐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罐子,你们来猜一猜罐子里有东西么?”2、“你们是怎么知道罐子里没有东西”引出———耳朵听见没有声音,是用耳朵听的。
3、放入一颗核桃,让幼儿再听一次。
教研活动之同课异构(3篇)
第1篇一、引言同课异构,顾名思义,是指同一节课,由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这种教研活动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一次成功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展开论述。
二、活动背景某中学语文教研组在学期初,针对七年级《记念刘和珍君》一课,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不同教师的授课,展示教学风格的多样性,探讨如何更好地把握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活动过程1. 教师A的授课教师A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以下环节进行授课:(1)导入:以刘和珍君的生平事迹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炼文章中心思想。
(3)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脉络。
(4)讨论交流: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总结:总结文章主题,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2. 教师B的授课教师B以“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以下环节进行授课:(1)导入:播放刘和珍君的生平事迹视频,让学生感受人物精神。
(2)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人物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
(3)艺术鉴赏: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
(5)总结:总结文章主题,强调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3. 教师C的授课教师C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以下环节进行授课:(1)导入:以刘和珍君的生平事迹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分析其写作技巧。
(3)写作指导:结合文章,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4)展示交流: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总结:总结文章主题,强调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四、活动反思1. 教学风格的多样性:三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各异,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案
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案
年级:高中
课题:同课异构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同课异构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掌握如何在同一课堂教授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学重点:
1. 同课异构的定义;
2. 如何实施同课异构教学。
教学难点:
如何平衡教学内容,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等教学工具;
2. 不同难度层次的练习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同课异构,为什么需要同课异构。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讲解同课异构的概念(10分钟)
教师用 PowerPoint 等教学工具讲解同课异构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同课异构是指在同一节课中,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任务。
三、实施同课异构教学(30分钟)
1. 将学生分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小组,让每个小组完成相应难度的练习题;
2. 教师巡视各小组,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同课异构教学的优点及不足,总结教学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同课异构的教学,我发现教学困难在于如何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
下一节课我将更加关注如何更好地平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为例,旨在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课件的解读和教学设计,探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
2.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活动过程1. 教师备课本次活动由两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她们分别为张老师和李老师。
在活动前,两位教师分别进行了认真备课,对教材进行了深入解读,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
张老师的教学方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她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思。
李老师的教学方案则以教师为主导,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理解。
她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新课、知识讲解、巩固练习。
2. 教学展示活动当天,两位教师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
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
她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她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李老师的课堂严谨有序,她通过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她注重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3. 评课议课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
首先,两位教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
随后,其他教师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
大家认为,张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李老师的教学严谨,知识讲解清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