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知识点的总结与练习
知识点1:力和运动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力和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力和运动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紧密且复杂。
从宏观世界的天体运动到微观世界的粒子行为,力和运动无处不在。
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自然、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推动科技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力的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方面: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3. 力的分类(1)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 G = mg。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常见的弹力有支持力、压力、拉力等。
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2)按效果分:动力、阻力、向心力等。
二、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的作为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4. 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 速度和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6. 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三、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它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力与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力与运动的知识对于理解物理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力与运动的关系,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1. 力的概念与分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力的分类主要有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类。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与运动的基本定律,对于物体的运动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果没有其他力的干扰,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即 F=ma。
其中,F表示合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运动的描述与分析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需要引入一些描述运动状态的量。
(1)位移与位移矢量: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差。
位移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的特点,用箭头表示。
(2)速度与速度矢量: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速度矢量包括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3)加速度与加速度矢量: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加速度矢量也包括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4.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
(1)力对物体的影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会改变其运动状态,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2)质量与惯性: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度量,质量越大,物体越不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
(3)惯性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过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或形状。
5. 重力与运动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非接触力。
(1)重力的性质: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指向地心。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和倾斜轨道BC平滑对接于B点,整个轨道固定。
现某物块以初速度v0从A位置向右运动,恰好到达倾斜轨道C处(物块可视为质点,且不计物块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
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平均速度为v̅1,在BC斜面上的平均速度为v̅2,且v̅1=4v̅2。
物体在AB处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在BC处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且μ1=6μ2。
已知AB=6BC,斜面倾角θ=37°。
sin37°=0.6,cos37°=0.8。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BC运动时间之比t AB=23t BCB.物体经过B处的速度大小为16v0C.物体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637D.物体到达C处之后,能保持静止状态答案:CB.由题可知v̅1=4v̅2,物体在AB阶段、BC阶段分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此v0+v B2=4×v B2因此vB=13v0选项B错误;B.由v̅=xt可得x AB t AB =4x BCt BC因此可求t AB t BC =x AB4x BC=32因此选项A错误;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1mg=ma AB,mgsinθ+μ2mgcosθ=ma BC 根据运动学公式2as=v2−v02可得(13v0)2−v02=−2a AB x AB 0−(13v0)2=−2a BC x BC代入数据μ2=6 37因此选项C正确;D.由于μ2<tan37°,则物体不可能在C处静止,选项D错误。
故选C。
2、2019年11月,在温州翔宇中学举行的浙江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某校高二学生王鑫宇以2米的成绩获得冠军,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A.王鑫宇在上升阶段重力变大了B.王鑫宇在空中跨越过程处于失重状态C.王鑫宇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D.王鑫宇在助跑过程中,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做正功答案:BAB.王鑫宇在上升阶段只受重力,处于失重状态,且重力大小不变,故B正确,A错误;C.王鑫宇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王鑫宇在助跑过程中,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故D错误。
运动和力的知识点总结
运动和力的知识点总结1. 基本概念-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 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基准物体或坐标系。
-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是标量和矢量。
- 加速度:物体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
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描述了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之间的关系。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3. 力的分类-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摩擦力:物体之间接触面产生的阻力。
- 弹力:物体形变产生的恢复力。
- 流体阻力: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4.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5. 动量与冲量- 动量: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是矢量。
- 冲量: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是矢量。
-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6. 动能与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系统中,系统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7. 圆周运动- 向心力:使物体沿圆周路径运动的力,指向圆心。
- 向心加速度:物体在圆周运动中,速度方向的变化率,指向圆心。
8. 相对运动- 相对速度: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速度。
- 相对加速度: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加速度。
9. 刚体的平衡与转动- 刚体平衡条件:刚体上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所有力矩的矢量和也为零。
- 转动惯量:刚体对于旋转轴的惯性特性。
- 角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矩作用的系统中,系统总角动量保持不变。
10. 流体静力学- 浮力:流体对物体的上升力,与物体所排流体的重量相等。
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点总结
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点总结
一、运动与力
1、运动与力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运动是物体发生空间变化的结果,这种变化是由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运动离不开力。
2、运动可以分为持久的运动和瞬时的运动,而动和静态的力都可以使物体发生持久的运动。
而只有瞬态的力,也就是间断的力,才能使物体发生瞬时的运动。
3、物体受到力作用时,力可分为平衡力和不平衡力。
当物体受多部力作用时,如果各部力抵消,那么物体受到的就是平衡力,此时物体的运动将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不能抵消,物体也就受到了不平衡力,此时物体会发生变化,也就是发生了运动。
4、正常情况下,物体运动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方向正相关,也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一相对,如果力的方向变了,物体的方向也会随之改变。
1、力不仅仅影响物体的运动,而且它还有着强大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在运动中的运动量,并作用在物体质量上。
2、力引起物体质量发生变化,运动量也会随之改变。
质量是指物体定义质量及其内部结构和动量的参数,而运动量则是物体受力后发生的变化。
3、力与运动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物体受一定力作用后,其动量的变化和力的大小及方向有关,如果力越大,物体的运动量也会越大,物体受多部力时,只要物体的质量恒定,物体的动量也将恒定。
4、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会影响物体的合力,合力是物体受到的每一部力的总和,所以只要物体受到的力是稳定的或叙述性的,物体一定能受到合力,这样物体就有可能受到恒定的加速度,并发生恒定的动量变化。
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
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运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力和运动的知识点,并探讨其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益处。
1. 力和重量:力是物体的特性,可以用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运动。
力的大小与方向有关,可以通过重量来表示。
重量是指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是牛顿(N),重量的单位是千克(kg)。
2.运动中的力:运动中的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包括摩擦力、弹力、支持力等,而非接触力包括引力、电磁力等。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和方向。
3.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三大定律是力学中的基本法则,分别是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惯性定律指出物体会保持现有的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影响。
动量定律指出物体的动量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外力会改变物体的动量。
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且反向的反作用力。
4.阻力和运动:阻力是物体运动中遇到的阻碍力,可以分为滑动摩擦、黏性阻力和空气阻力等。
阻力会减缓物体的运动速度并消耗能量。
5.力和功率:力与运动的功率有关。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大小。
功是将力作用于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单位是焦耳(J)。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6.运动和能量:运动的过程中,物体会具有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高度和弹性有关。
7.运动与健康: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加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改善身体姿势和身体形状,预防骨质疏松和肥胖等疾病。
8.运动与心理健康:运动也对心理健康有益处。
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改善情绪和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运动还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认知功能,促进社交和增强自尊心。
9.运动的类型:有不同类型的运动可以选择,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性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柔性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灵活性,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完整版)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完整版)运动和⼒知识点总结与练习班级姓名学号第⼋章运动和⼒知识点总结与练习8-1、⽜顿第⼀定律1.⽜顿第⼀定律内容:⼀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作⽤时,总保持静⽌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①⽜顿第⼀定律说明⼒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顿第⼀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③探究⽜顿第⼀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同⼀个⼩车从同⼀斜⾯上同⼀⾼度滑下,其⽬的是使⼩车滑到⽔平⾯初速度相等。
2.惯性惯性的概念:⼀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说明:(1)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①“⼀切物体”包括受⼒或不受⼒、运动或静⽌的所有固体、液体、⽓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所固有的⼀种属性,不是⼀种⼒,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等,都是错误的。
③同⼀个物体不论是静⽌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还是不受⼒,都具有惯性,⽽且惯性⼤⼩是不变的。
惯性的⼤⼩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的物体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关。
(2)在解释⼀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8-2、⼆⼒平衡1、⼒的平衡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或多个⼒)作⽤时,如果能静⽌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或多个⼒)叫做平衡⼒。
2、⼆⼒平衡的条件:作⽤在同⼀物体上的两个⼒,如果⼤⼩相等,⽅向相反,并且作⽤在同⼀直线上,这两个⼒就彼此平衡。
可简单记为:等⼤、反向、共线、同体。
说明:如何判断两个⼒是不是平衡⼒:①根据⼆⼒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两个⼒只有同时满⾜等⼤、反向、共线、同体这四个条件时才属于平衡⼒,否则不是平衡⼒。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如果⼀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个⼒⼀定是平衡⼒。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重力1.重力:重力就是把物体拉向地面的力。
2重力的例子: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等这些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我们在以垫圈的重力作为动力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实验中发现:①垫圈数量越多,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②拉力的大小与垫圈数量有关。
③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是垫圈的重力。
反冲力4.反冲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5.反冲力的例子:火箭、喷气式飞机、水火箭、水上飞行器6.用气球驱动小车的实验结论:①小车行驶的方向与喷气方向相反。
②气球吹得越大,小车行驶的越远。
③气球的喷嘴越粗小车行驶的越远。
弹力7.弹力: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8.利用弹力的例子:跳跳球、跳高的撑杆、跳水的跳板、蹦床、健身球等。
9.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实验结论: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行驶的距离越长。
②橡皮筋在车轴上的缠绕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10.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1.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例子:鞋底的花纹、瓶盖上的花纹、轮胎上的花纹、手指上指纹、运动员手上镁粉等。
减小摩擦力的例子:轴承中的滚珠、链条上涂润滑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等。
12模拟搬运重物过程的实验结论:①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②“滚木”在移动盒子时受到的摩擦力比直接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小。
③搬运货物时使用轮子既方便又省力。
认识弹簧测力计13.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一种工具。
14.弹簧测力计的组成: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
15.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受力大,伸长长16.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7.使用弹簧测力计注意事项:①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1. 基本概念1.1 力(Force):作用在物体上的推或拉,能够使物体的静止状态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2 质量(Mass):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1.3 惯性(Inertia):物体保持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1.4 运动(Motion):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1.5 速度(Velocity):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1.6 加速度(Acceleration):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2. 力的作用2.1 重力(Gravitational Force):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2 摩擦力(Friction):物体之间接触面产生的阻力。
2.3 弹力(Elastic Force):物体由于形变产生的恢复力。
2.4 流体阻力(Fluid Resistance):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3.1 合力(Resultant Force):多个力作用在一点时的等效力。
3.2 分力(Component Force):合力的分解,按照一定规则分解为若干个力。
4. 牛顿运动定律4.1 牛顿第一定律(Inertia Law):物体若未受外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2 牛顿第二定律(F=ma):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4.3 牛顿第三定律(Action-Reaction Law):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动量与能量5.1 动量(Momentum):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是矢量量。
5.2 动能(Kinetic Energy):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5.3 势能(Potential Energy):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5.4 机械能守恒定律(Conservation of Mechanical Energy):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6. 圆周运动6.1 向心力(Centripetal Force):使物体沿圆周路径运动的力。
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力和运动1.1 力的概念力是促使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它是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通常用矢量表示。
力的大小可以用牛顿(N)作为单位来衡量。
1.2 力的分类根据产生力的方式,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场力两种。
接触力是指物体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例如摩擦力和支持力;场力是指物体间通过场的作用产生的力,例如引力和电场力。
1.3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受力和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
第一定律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第二定律称为运动定律,它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表明任何一次力的作用都会有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
1.4 弹力弹力是一种由于物体间的接触而产生的力,它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弹力是弹簧、橡皮筋等弹性物体产生的力,它在生活和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运动与重力2.1 物体的运动描述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
位置是运动物体的空间坐标,速度是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而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2.2 运动的规律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规律。
根据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根据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根据第三定律,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将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2.3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它是一种场力。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物体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成反比。
在地球上,重力的大小约为9.8N/kg,它引起了物体的重量和物体跌落的速度。
2.4 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自由下落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与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向下。
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一维运动的公式来描述。
2.5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物体受到恒定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将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和力知识总结归纳
运动和力知识总结归纳
运动和力知识总结归纳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知道1N的大概概念,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的一个选项
4、力的三要素,可能会出现在填空或选择
5、力的`示意图考作图
6、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会用来解释某些现象
7、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实验
注意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可能考选择的一个选项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推理得出的
8、知道惯性现象
知道是利用惯性还是防止惯性危害
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某些现象(可能简答题)
9、知道并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能判断两个力是否为一对平衡力(选择题,一般考是否同体这一条件)
能理解力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牢记:当物体静止时,它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
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
当物体不受力时,它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它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只要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合力肯定为0
10、会进行同一直线的二力合成及求合力。
运动和力的知识点总结
运动和力的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运动的定义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当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发生位置变化时,我们就说该物体在运动。
2.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包括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置是物体所处的空间点;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3. 运动的类型根据不同标准,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等类型。
4. 运动的规律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一规律启示我们认识到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力决定的。
二、力的性质和分类1. 力的定义力是导致物体产生形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它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强度的物理量。
2. 力的性质力的性质包括方向、作用点和作用方式。
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可以合成和分解;作用点是力的作用位置;作用方式包括挤压力、拉力、摩擦力、弹力等。
3. 力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内力和外力、重力和电磁力、正交力和切向力等。
三、牛顿运动定律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就是所谓的惯性定律,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发发生改变。
2.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方向相同。
即F=ma,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3.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凡作用必有反作用,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任何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另一个物体对其也将施加等大反向的力。
四、重力和摩擦力1.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也被称为重量。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物体的状态和行为。
下面我们来详细总结一下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通常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是运动的。
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s / t ,其中 v 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的还有千米每小时(km/h),1 m/s = 36 km/h 。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3、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不断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来大致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三、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和分度值。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
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是钟表。
在实验室中,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
四、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力至少涉及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高一力与运动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力与运动的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年级是学习物理的关键时期,其中力与运动是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力与运动是物理学的基础,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点对建立后续学习的基础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一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展开论述,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质量和重力、加速度、力学平衡等内容。
一、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与运动的基础,它们描述了物体如何受力以及对力的反应。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外力作用于它。
第二定律,也被称为加速度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F=ma。
第三定律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等大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二、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发生的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之前的力,它阻止物体开始运动。
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力,它阻碍物体继续运动。
摩擦力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系数有关。
三、质量和重力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它与物体所含物质的量有关。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F=mg计算,其中F是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约为9.8 m/s²。
四、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量度,它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a=(v-u)/t,其中a是加速度,v是终速度,u是初速度,t是时间。
如果速度增加,则加速度为正;如果速度减小,则加速度为负。
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为零。
五、力学平衡力学平衡指的是物体受力平衡时的状态。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力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但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动力平衡。
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是力学平衡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理解物体受力的平衡和不平衡状态非常重要。
通过对上述高一力与运动的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物理学中力与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力和运动知识点及习题
第三章运动和力一、力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作用叫做力。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2、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
3、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在手中两个较小的鸡蛋对手的压力约1N。
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4、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方向改变、运动快慢改变)。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练习1:力是,出现一个力必然有两个物体:物体和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力的三要素是:、、。
应用:人向后用力划船,船却向前走,原因是,使船向前运动的力是。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也可以改变物体。
应用: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匀速右转的汽车;B、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C、滑梯上匀速滑下的小孩;D、进站的火车3.力是_______对_______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_______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
4.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所决定的。
5 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____力的作用,受力物体是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
6.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电灯受到的力是_______和_______,其中受力物体是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和_______。
7.用电线把电灯挂在天花板下面,电灯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天花板B.地球C.电线D.电灯8. 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着用电线吊着的一盏电灯,对电灯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地球、地面C、地球、电线D、电线、地面E、电线、地球、地面9.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B.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只要物体发生接触,它们之间就一定有力的作用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一个足球运动员带球面对扑过来的守门员,巧妙地将球向上一踢,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曲线后飞进了球门.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忽略空气的作用,使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运动员C.守门员D.足球控制变量法研究力的作用效果:11.找一根钢片(钢条或竹片),将它的下端固定起来。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一、力1.力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称之为施力物体。
受到这种作用的物体称之为受力物体。
(2)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
(3)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
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小铁钉)。
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了力大约是1N。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个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
一只手去拍击另一只手,两只手都会疼痛;用手压弹簧时,有弹簧推手的感觉。
我们可以称之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直线性)、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性)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力可以改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始终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我们就说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可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能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也随之改变。
例如,以不同大小的力拉拉力器,方向、作用点相同,用的力越大,被拉的越长(控制变量法)。
所以要研究一个力的的作用效果,就必须明确这个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1、用一根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2、力的示意图是一种表示力的方法: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③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④在同一个力的示意图中,力越大,线段一般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了。
所以,它对于分析一个力来说,既形象又直观。
力与运动知识点详细归纳
力与运动知识点详细归纳力是一种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产生运动、形状变化或变形的原因。
在物理学中,力被定义为质点受到的作用,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以下是一些力与运动的知识点的详细归纳:1. 力和质量: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 F = ma,其中 F是物体所受的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说明了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2.弹力:当物体受到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被称为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成正比,与物体的初始形状无关。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即当物体拉伸时,弹力的方向指向物体的中心。
3.引力:引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一个引力,这个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引力的方向指向两个物体之间的中心。
4.摩擦力:当物体相对运动或尝试进行运动时,存在一种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称为摩擦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在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力,动摩擦力是在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
5.正交力和平行力:当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将它们分解为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正交力和平行于运动方向的平行力。
正交力对物体的运动没有影响,而平行力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
6.动量:动量是物体在运动中的一种性质,它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
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动量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7.冲量:冲量是物体所受到的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果,等于力乘以作用时间。
根据冲量-动量定理,物体的冲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变化量。
8.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关系。
它包括运动方程、轨迹、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方面。
动力学的目标是描述和预测物体的运动。
9.能量:能量是物体完成工作或产生势能的能力。
它可以是动能、势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是守恒的,它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 、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运动和力的知识点总结
运动和力的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之一。
运动可以理解为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而力则是引起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1. 运动的基本概念: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
2. 运动的描述方法: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三个参数。
- 位移: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物体位置的改变,是一个矢量量。
- 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是一个矢量量,可以表示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加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是一个矢量量,可以表示为速度与时间的比值。
二、力的基本概念和特性1. 力的基本概念:指引起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 力的特性:力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特性。
-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的表示方法来表示,如牛顿(N)。
- 力的方向: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指向物体受力的方向。
- 力的作用点:是力的初始作用点,可以位于物体任意位置。
三、力的分类和力的叠加1. 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分类:- 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簧力等。
- 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2. 力的叠加: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根据力的叠加原理将其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四、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会保持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改变其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力时,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对于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五、动力学和能量转化1. 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因果关系,描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 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动量守恒;在有外力作用时,动量随时间变化。
- 动量定理:描述物体动量变化与作用力的关系,表示为动量的变化率等于作用力。
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知识点总结
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知识点总结物体的运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着物体的运动规律与力的作用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你总结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指的是物体在一条直线上以恒定的速度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知识点:1. 位移和位移公式位移是物体由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量值,通常用Δx 表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x = v * t其中,Δ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2. 速度和速度公式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通常用v表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恒定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 Δx / t其中,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3. 加速度和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的物理量,通常用a表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0,即物体的速度不会发生改变。
二、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指的是物体在一条直线上以匀速度不断加速或减速运动。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知识点:1.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 = v0 + a * tΔx = v0 * t + 1/2 * a * t^2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始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Δx表示位移。
2. 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和位移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2 = v0^2 + 2 * a * Δx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始速度,a表示加速度,Δx表示位移。
3.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一种特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指的是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g,约等于9.8m/s^2。
三、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的基本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学号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8-1、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①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③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同一个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面初速度相等。
2.惯性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说明:(1)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8-2、二力平衡1、力的平衡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可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
说明:如何判断两个力是不是平衡力:①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两个力只有同时满足等大、反向、共线、同体这四个条件时才属于平衡力,否则不是平衡力。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如果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几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它不处于平衡状态,则它受的几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应用①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注: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力,方向相同时其合力等于两个力的相加值,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相当于他们的差值。
4、平衡力与相互做用力的对比分类平衡力相互作用力定义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叫做平衡力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同时产生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不同点①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②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效果相互抵消①受力物体是两个物体②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共同点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5、力和运动的关系①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受到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8-3、摩擦力1、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相对滑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其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接触面粗糙。
②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
③两个物体之间要发生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阻碍其滚动的力)注: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摩擦的方向: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该物体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摩擦力的作用点: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等价在物体的重心上。
2、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①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压力不等价于物体的重力)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上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的面积大小等无关。
3、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加物体间的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改滚动为滑动;如:橡胶鞋、沥青路、车闸、防滑粉、在纸上写字,手拿东西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减小物体间的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改滑动为滚动;○4加润滑油;利用气垫;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如:轴承、润滑油、滑冰、气垫船、冰壶运动等针对训练一.选择题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D、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2、()氢气球下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匀速上升。
若细线突然断裂,则小球:A、不再受力B、依靠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上升C、立即下落D、继续上升一段距离后再下降3、()子弹从枪膛里射出以后仍然向前飞行,这是由于:A、子弹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B、子弹具有惯性C、子弹的惯性大于受到的冲力D、子弹受到惯性力的作用4、()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
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A、车速太快B、车速太慢C、突然起动D、紧急刹车5、()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6、()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下列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C、汽车轮胎上做有很多花纹D、北方下雪时,常在路面上撒些灰渣7、()下列物体中,正在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 B.坚直向上抛出的石子C.沿光滑斜坡滚下的小球 D.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8、()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不动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9、()如图所示,一木块立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时,车上木块将:A、立即停止运动B、立即向前倒下C、立即向后倒下D、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10、()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多选)A、投掷出去的标枪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B、用铲子向锅炉里送煤,铲子停止后,煤进入炉内C、汽车紧急刹车时,站立的乘客向前倾倒D、用细木棍敲打悬挂的衣服,衣服上的尘土掉了下来11、()如图,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12、()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A.6N,向左 B.4N,向右 C.6N,向右 D.4N,向左13、()手握酒瓶,瓶口朝上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等于瓶重 B.手握瓶的力增大时,摩擦力也增大C.向瓶中注少量水,若手握瓶的力不变,瓶仍静止,则摩擦力和以前一样大D.酒瓶能静止,是因为摩擦力大于瓶的重力的缘故14、()一个小孩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被推动,则桌子受到的摩擦力A.大于20N B.等于20N C.小于20N D.以上均有可能1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A、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做不出来的,因此该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B、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不能做出来,但是可以经过科学推理而得出,因此该定律是正确的C、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可以做出来的,因此该定律肯定是正确的D、选用优质的材料,一定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该定律二.填空题16、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___________,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______;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________________。
17、炮弹离开炮膛后仍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炮弹具有___,炮弹飞行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____的缘故,最后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____的缘故。
18、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的摩擦叫____摩擦,圆珠笔在纸上写字时的摩擦叫___摩擦。
19、某同学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重为500N的木箱,使它在地面上匀速前进,如果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200N,那么人的推力是__N,木箱受到的合力是___N。
20、人坐在行驶的汽车上,当人不自觉地向前倾,说明汽车速度在突然____;当人不自觉地向后倾,说明汽车速度在突然____。
21、吊车以1m/s的速度将1×104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N;若吊车改为以2m/s的速度使该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N,方向是____。
22、绕地运行的“神舟”五号飞船上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他_惯性。
(填“有”或“无”)23、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它相对于____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的.24、如图所示,物体重5N,一人用20N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方向是。
25、汽车在1500N的牵引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向东做匀速运动,汽车所受F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若汽车行驶的牵引力减小为1200牛,则汽车将做运动.26、自行车上的轮胎、脚蹬、把套、刹车橡皮及各种紧固螺丝都要利用________,其中轮胎、脚蹬、把套采用橡胶材料等制成并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或线条,使接触表面________些,来达到增大摩擦的目的;刹车时通过紧握把手,增大刹车橡皮跟钢圈间的________来增大摩擦;螺丝要旋紧也要采用增大________来增大摩擦.自行车上减小摩擦的地方主要是转动部分的各个________,其中轮轴处装有________,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有些地方加________达到减小摩擦的目的.三.实验题27、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木块放在(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
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如果,方向相反,作用在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28、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水平面上用三种不同的表面(毛巾、棉布、木板)分别做同一实验:(1)每次实验都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___表面上,开始运动时的______相同。
(2)由实验可知,在同样条件下,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___,它前进得就越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