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一必修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必修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惊鸿一瞥雅俗共赏B. 风和日丽雪中送炭面面俱到C. 惊涛骇浪漫不经心风雨同舟D. 瑞雪纷飞水天一色眼花缭乱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为了参加这次比赛,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D. 通过这次旅行,我深刻地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不好的一项是()A. 月光如水,洒满了整个房间。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读起来非常有趣。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让人感到舒适。

D. 这个方案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B. 他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 这条河,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流淌在广袤的大地上。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苹果很甜,你尝尝看。

”他笑着说。

B.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我说。

C. “这本书我看过,很有意思。

”他回答道。

D. “这个难题我不会做,你能帮我一下吗?”我问道。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沁园春·长沙》中,“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句中,“携”字的含义是______。

7. 《背影》中,作者回忆起父亲送他上学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______。

8.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主要源于当时社会的______。

9. 《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______。

1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最终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是______。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958年,苏联汉学家费什曼出版了一本专著《李白生平与创作》,认为李白的世界观和创作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接受道家思想,认为道家哲学是在当时社会的桎梏下寻求个性解放的途径;另一方面,他又意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对人民的命运有一种责任感,想用自己的才华造福于人民。

”李白的诗继承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又赋予其新的内容,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疾苦,因而他的诗歌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西方学者开始注意到李白的天才表现,指出李白诗歌的根本特征是“想象力”,这种卓越的想象力使他的诗才超越了所有其他唐代诗人。

持此观点的,有法国学者路易·拉卢瓦、俄罗斯汉学家瓦西里·阿列克谢耶夫等人。

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李白天才般的幻想源自道教思想的熏陶。

谈到这一点,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机杼独见,他说:批评家和传记家经常讨论李白对道教的倾心,特别是他对神仙的崇拜。

李白结交著名的道教人物,接受初级的道箓,有时在诗中显示对道教密旨的了解,这在大多数人那里是罕见的。

玄宗对道教的扶植,使它成为宫廷宠臣的迷人捷径,李白走的正是这条路。

李白从未参加进士考试,也从未表示在这方面有何兴趣,似乎也不可能为获得必不可少的引荐而努力。

即使他参加考试也极不可能通过,因为要想成功通过这条指向恩宠的标准“文学”之路,就必须结合社会和教育的有利因素。

与王维相比,李白更算不上是宗教诗人:他所深切关注的,既不是道家的宇宙法则,也不是道教炼丹术的原始科学。

对于李白来说,神仙不过是驰骋幻想的对象和释放想象力的工具。

他们的异常与李白个人的异常感觉相应:“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正好解释了李白想象力生发的深层次原因。

宇文所安还指出,包括杜甫在内的其他唐代诗人,没有人像李白这样竭尽全力地描绘和突出自己的个性,向读者展示自己作为诗人和作为个体两方面的独一无二。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其中,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②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如宗族文化、节庆文化、耕读文化、祭祀文化等。

这些文化元素相互交织形构了朴素的乡村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进而构建了乡村社会的行为规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乡土文化蕴含的礼俗秩序开始在乡村社会中消解,乡村出现了内核“空心”。

重塑乡土文化,建设乡村精神家园,对筑牢乡村振兴之根,确保乡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记录了乡村历史、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成为维系乡村社会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

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好古树、古桥、古村落、古建筑等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且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留代表性乡村公共记忆景观。

积极推进剪纸、捏面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育乡村文化的传承人,延续和发展历史遗留的珍贵精神财富。

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和表演,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了解地方乡村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在保护和传承中寻根溯源,从而在中国传统式的“乡愁”中滋养乡土文化归属。

④涵养乡风文明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效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精神层面的需要,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

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

⑤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方向保证,是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坚实保障。

涵养乡风文明,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担当,推进改革创新,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重点校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重点校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重点校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15分,每小题6分)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影长留。

朱自清字佩弦,性刚劲。

虽然朱自清性格温和内敛,但他的一生与其所处时代却有一种剧烈的张力,又具心忧国难的爱国之情。

朱自清笔下的文章,折射出民国的______和战争硝烟。

1927年,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引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清贫大约是朱自清一生的底色。

1920年夏,朱自清用三年时间修完四年课程,从北大提前毕业。

毕业时他原本想去西方留学,这个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当时江浙一带中学教师奇缺,朱自清和好友俞平伯结伴南下执教巨大的压力、清贫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得朱自清的身体______。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人们凭吊朱自清,是在尊崇一种气节,一种风骨,上海《新民报晚刊》刊登题为《朱自清不愿做官》的短文:“朱氏年来备尝清苦,家累又重,但朱氏______明志,不以为苦……”(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血雨腥风囊中羞涩每况愈下淡泊B.生灵涂炭入不敷出病入膏肓淡泊C.血雨腥风入不敷出每况愈下平淡D.生灵涂炭囊中羞涩病入膏肓平淡(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B.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激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C.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燃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D.清华园月色中荷花池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2.(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

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1)浴乎沂,______,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阿房宫赋》中,作者指出秦王朝如果爱惜六国百姓,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2. 按要求选择。

(1)有评论家指出:《红楼梦》的含蓄风格,反映在书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

以下不能表现其含蓄风格的一项是()A.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B. 《红楼梦》原来的书名为《石头记》。

C. 贾宝玉、甄士隐、四春姐妹等人名皆有隐喻。

D. 湘云喝醉酒后,沉酣于芍药花丛中。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要发现社会矛盾,反映社会问题。

B.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都是优秀的论辩文,前者峻切坚定,后者循循善劝。

C. 《阿房宫赋》《六国论》均为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名篇。

D. 只有多采用铺陈、夸张的写作手法,才能达到理足气盛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70分)(一)(1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我写了许多信,还没有郑重其事地谈到人生问题,这是一则因为这个问题实在谈滥了,一则也因为我看这个问题并不如一般人看得那样重要。

在这最后一封信里我之所以提出这个滥题来讨论,并不是要说出什么一番大道理,不过把我自己平时几种对于人生的态度随便拿来做一次谈料。

②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

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③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不但和旁人一样,并且和鸟兽虫鱼诸物也都一样。

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

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卷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今天,人们对氧气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

如果把时钟拨回到几十亿年前,回到生命刚刚在地球上立足的时代,我们会发现那时的地球上根本没有氧气,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虽然地球上没有氧气,但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氧元素。

在衰老恒星的演化过程中,恒星核心通过核聚变合成了氧,所以宇宙中氧的含量还是比较丰富的,仅次于氢和氦。

不过,因为氧特别容易和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绝大部分的氧是以某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这类化合物被称为氧化物,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水。

②与仅存于海底火山口的化学能相比,太阳能是地球上更为普遍的能源来源。

现在,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依赖太阳能生存和繁衍。

例如,植物可以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物,这一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要想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就要设法还原二氧化碳,给二氧化碳提供电子。

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可被视作一个“泵站”,它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类似于抽水泵利用电作为能量),从某个电子供体中抽取电子提供给二氧化碳。

③在距今约30亿年前,蓝细菌(也称蓝藻)“发明”了利用水作为电子供体支持光合作用的“技术”。

也就是说,蓝细菌利用太阳能将水的氧原子的电子夺走,再将之传递给二氧化碳。

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水被不断地裂解并释放出氧气。

所以,随着蓝细菌的繁殖,氧气会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

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

相比之下。

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

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

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

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

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

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者雪樵凯歌雪樵的字儿写得好,是大伙儿都知道的事。

窗外,杏树枝头的雀雀儿刚叫上早,雪樵就已经站立在书案前,眼皮子似合微张,整个人似醒未醒,就那么傻乎乎地站着;要么,就直接往椅子上一蹲,面无表情,活脱脱一块榆木疙瘩。

良久,他双眼圆睁,挽袖、吸气、提笔,横竖撇折点,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末了,瞥上一眼未干的墨迹,捧起沏好的一壶“铁观音”,长长地舒上口气。

这字,就算是成了。

字好,又出名,雪樵隐退的祖屋门前依然不清静。

先是有后生向雪樵求字,雪樵瞥一旁棉絮外翻、冻得红鼻青脸鼻涕顺溜的年轻人,微笑着点头。

提笔,发力,转眼间,几个遒劲的楷体已是入木三分,写的是“业精于勤”四个大字。

又有人风尘仆仆往神木县而来,来的是一位河东商人。

来人双手施礼,恭敬地放下润金。

雪樵头也不抬。

也就在片刻之间吧,来人挨着木椅的屁股还没有蹭出温热来,这边雪樵已经风起云止,大功告成了。

雪樵吹着茶叶说,拙字取走,这东西(润金),就拿回去吧。

人家是诚心想交这个朋友啊,商人是个不错的商人,在河东很有慈善之名,雪樵早有耳闻。

商人冲雪樵肃然施礼,过些日子,却让人送来用四头骡子驮着的八垛习墨用纸。

陕北的九月天高云淡,却不时有阴雨扑来,让人猝不及防。

前脚刚跨出门的雪樵就给迎面而来的一大片黑云驻了足。

随黑云一道而来的是国军副师长子清。

子清土匪出身,但素来敬仰读书人。

子清使人呈上二百块银圆,并说,过些天是陕北镇守使大人的寿辰,我辈均仰慕先生大名,望先生不吝赐墨,为寿宴添光盈彩!陕北镇守使大人,咱不认识呀?雪樵耷拉着眼皮说。

忽地一抬头,恍然大悟地说,想起来了啊,可是那个娶了好几房姨太太,又拼命捉拿红匪的陕北镇守使大人吗?副师长子清低下头来干咳了两声,一抱拳说,正是,那可是咱们西北的一位英雄豪杰啊!雪樵抚着胸口自言自语,唉,莫非昨夜受了些寒,为甚感觉这般恶心呢?子清脸色陡变,卫兵齐刷刷地拔出枪。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埃德蒙在《社会人类学》一书里评论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几个人类学者的著作时,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像中国人类学者那样,以自己的社会为研究对象是否可取?二是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家,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埃德蒙对这两个问题都抱否定的态度。

先以第一个问题说,我们的分歧归根到底是各自的文化传统带来了“偏见”,或更正确些应说是“成见”。

这些“成见”有其文化根源,也就是说产生于埃德蒙所说的公众的经验。

他所谓公众经验,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指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当前处境。

我的选择是出于一种价值判断,个人的价值判断离不开他所属的文化和所属的时代。

我是出生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人,正逢社会剧变、国家危急之际。

我学人类学,是想学习到一些认识中国社会的观点和方法,用我所得到的知识去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以是有所为而为的。

如果真如埃德蒙所说中国人研究中国社会是不足取的,就是说,学了人类学也不能使我了解中国的话,我就不会投入人类学这门学科了。

埃德蒙第二个问题的矛头则直指我的要害。

如果我学人类学的志愿是了解中国,最终目的是改造中国,那么我们采取在个别小社区里进行深入的微型观察和调查的方法,果真能达到这个目的么?个别入手果真能获得概括性的了解么?我确是没想把江村作为整个中国所有千千万万的农村的典型;也没有表示过,研究了这个农村就能全面了解中国国情。

我也同意,解剖一个农村本身是有意义的。

但我的旨趣并不仅限于了解这个农村。

我确有了解中国全部农民生活,甚至整个中国人民生活的雄心。

调查江村这个小村子只是我整个旅程的开端。

我这样想:把一个农村看作是全国农村的典型,用它来代表所有的中国农村,那是错误的。

但是把一个农村看成是一切都与众不同,自成一格的独秀,也是不对的。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答题卡)2023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答题卡)2023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古典小说以及“旧历史小说”常常体现单一的、线性的时间观念,归根结底与传统的历史时间观念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关。

中国古代一贯奉行“天人合一”的思想总是使古人时刻牢记要把天道、时间、人心交融为一体。

自然,与此相应的是,时间观念上的整体性和生命感,使中国人采取独特的时间标示的表现形态。

它不同于西方主要语种按“日-月一年”的顺序标示时间,而是采取“年-月-日”的顺序。

人们对此也许习以为常;不过一种文化方式正是到了习以为常的境地,方能沉积为民族群体的潜意识。

中西文化之异,并不一定在于我有的你没有,而在于可以互相对应的时间标示采取了逆行的顺序,或者处于顺序构成的不同位置。

道理很明显,在“年-月-日”或“日-月-年”时序表述中,同样的组合因素以不同的结构组合,或以不同的顺序排列,是具有不同的意义的。

顺序也是一种意义,而且是精神深处反复估量和整理了的意义。

不同的顺序反映了二者的差异:一、它的第一关注点不同,是年还是日,是整体还是部分;二、它在第一关注以后的思维方向不同,是以大观小,还是以小观大;三、确定了思维方向以后,它的前后环节的衔接方式不同,是以前环节统率后环节,还是以前环节积累成后环节,是统观性的,还是分析性的。

在中国人的时间标示顺序中,总体先于部分,体现了其对时间整体性的重视,其统观性、整体性时间观念异于西方的积累性、分析性时间观念。

由此他们以时间整体性呼应着天地之道,并以天地之道赋予部分以意义。

时间的整体观是与天地之道的整体观相联系的,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或一种表现形式。

中国远古时代,人们观天以测岁时,依靠对日月星辰运行的轨道和位置来标示出年岁季节、月份和日子,以此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

因此远古人对天象运行位置比后人更关注、更熟悉,与天象的心离得也似乎比后人更近。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郑州市2023-2024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们如果注意诗坛的变迁,就必然会发现一件事情,那便是诗的原质时常在改变。

我们称为艺术宝库的那永不改变的大自然,在诗人的笔下也时常在改变。

诗的内容,原是取之于生活中最敏感的事物;“春花”“秋月”之所以常占有诗中相当的字数,正因为它原是最易感到的。

然而这些敏感的事物,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滥调,一种无病的呻吟;于是新的敏感的事物,便又成为生活中的必要了。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新的诗风最直接的,莫过于新的事物上新的感情。

这便是诗的不断的追求。

先就新的事物上说,音乐是最足以启发人的情绪的,中国本土的音乐可以琴为代表。

《诗经》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孔子在武城闻弦歌之声,当然是琴瑟一类了;司马相如以琴心挑文君,文君夜亡奔相如,琴的效力更可以想见。

可是“琴”之含有诗意,则一直要迟到建安以后,曹丕《燕歌行》说“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这是琴之开始有诗的感觉,之后..到左思《招隐诗》“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琴”才真正独立成为一个诗意的向往。

陶渊明蓄素琴一张,抚以寄情,琴不必弹,就已先有了诗意,可算是“琴”中的佳话了。

此后“琴”乃成为诗中敏感的事物,如庾信诗“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卢照邻诗“山水弹琴尽,风华酌酒频”,乃都于诗中别具不尽之意。

然而这时另外一种新的乐器则又代之而兴,那便是胡人的羌笛,其魔力远过于琴之在诗中。

“笛”的爱好起于北朝的《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从此之后只要碰见笛声,便似乎无往而不成为好句,如王昌龄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原是诗歌创作的要求,但“兴寄”的深浅有无,古人不仅常用于诗歌评论,且注重“兴寄”的诗,作者往往有意让它的意味“使人思而得之”,或“以俟人之自得”,而不正言直述。

所谓“兴”,原是赋比兴的“兴”。

“兴”的写法就是“托事于物”,或“托物兴词”。

寄托于某种事物以表达感情的“兴”,也就是“兴寄”。

“兴”字的含意是“起”,诗人所兴起的是情,所以,《文心雕龙·比兴篇》说:“兴者,起也。

起情,故兴体以立。

”只是这种情是诗人触发外物而兴起,又寄托于物而表达出来的。

由此可见,古典诗歌的所谓“兴寄”,主要就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唐代,“兴寄”逐渐形成和“彩丽竞繁”“其体华艳”相对的概念,用以指诗歌应具有充实而有意义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如白居易《与元九书》所论:“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杜诗最多……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从白居易在同文中称自己有关“美刺兴比”的诗为“新乐府”,元稹在《进诗状》中称自己的乐府诗“稍存寄兴”,可知“比兴”和“兴寄”的要求是相近的。

这种“比兴”或“兴寄”,就是要求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了。

用这样的要求来衡量齐梁时期的诗作,自然是“兴寄都绝”。

唐宋以后,诗词的“兴寄”受到诗人们更大的重视。

明人胡应麟、许学夷等多次用“兴寄”的深浅来评论诗歌优劣,到了清代,甚至认为“文无比兴,非诗之体也”(冯班《钝吟杂录》);“伊古词章,不外比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自序》)。

没有比兴就不成其为诗,以至一切文学作品,无不是用比兴写成的,这就把比兴的地位提得更高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3·江苏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高中语文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六校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六校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六校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8分)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如海死后是否有巨额家产留给林黛玉,自清代便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涂瀛在《红楼梦论赞•红楼梦问答》中首提此说:“林黛玉葬父来归,数百万家资尽归贾氏。

”论者坚持认为林如海留下巨额遗产并流入贾府,依据主要有三:一是第七十二回贾琏说“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曰“再”说明有“初”,当初可发的三二百万之财只能来源于林如海遗产。

二是第二十五回王熙凤指着贾宝玉向林黛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三是巡盐御史属肥缺,一定会积揽下大笔私财。

其实,“再”有“如果”义,是常见义项,贾琏此语中完全可解释为“如果”,并不意味着有发过三二百万财的初次情况。

王熙凤说贾宝玉在人物、门第、根基、家私方面能配得上林黛玉,这是婚配方面的常见提法,并不说明林黛玉也有大笔家私,特别是此处是说贾宝玉能配得上林黛玉,并未提林黛玉能配得上贾宝玉,“配得上”是单向度的,贾宝玉一定比林黛玉更好或不比其差,并不能反过来说明林黛玉不比贾宝玉差,就如第二十九回贾母所说贾宝玉的对象标准:“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

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这种情况自然也属于贾宝玉能“配得上”对方。

至于认为林如海有巨额遗产,并且林黛玉可以继承至少一部分,从生活逻辑上是成立的——林如海即便从书中所写看,也不会是穷官,林家无论是户绝而林黛玉继承家产,还是按惯例从宗族立祀而为林黛玉预留嫁妆,林黛玉都会有一笔财产。

但关键问题是如果写到了林家财产并由林黛玉继承,对小说情节特别是宝黛爱情、对林黛玉形象是有益还是有害?也就是说,艺术逻辑上是否讲得通,是否需要这样写?林黛玉在贾府的生存状态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寄人篱下,二是孤高脱俗。

两者是互相依存的,这又直接影响到其性格心理及命运结局。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礼”并不一定是文明的东西,旧时的礼有更多的残酷成分。

费孝通说,孔子虽然有恻隐之心,也没有同意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这和法律中的惩罚功能大概是一致的,是以一种强制力维持一种秩序。

那么,礼和法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

“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

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秩序的再生产中经验的累积和调整,是在人们相互配合向环境索取资源的行为中发生的,不是个人自行规划的,而是实践先于规范、然后累积的文化。

这种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

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没有哪个社会没有传统,即使现代社会也离不开传统,传统文化依然发挥着作用。

其实,法治本身也可以成为传统。

不过在前现代的乡土社会里,传统文化的力量更大、更重要。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

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变换,而不是时代变更。

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

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事实上,在传统社会里,因为环境变化的缓慢,人们应付生活的一套文化和规范也就变化很小了。

当事人往往意识不到有什么变化,但是变化缓慢并不等于不变化。

宋朝的社会生活与唐朝的就很不一样,唐朝的文化就比宋朝的文化开放得多。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期末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期末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期末统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先秦”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正是它的承先启后,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就思想、文艺领域说,这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了它的对立和补充。

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

汉文化思想来由应追溯到先秦孔学。

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

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

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

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

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它以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

孔子答宰我“三年之丧”,把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朗。

三年丧制把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

把礼仪制度予以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从而也就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

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

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与“礼”一样,“乐”也被重新作了一系列实践理性的规定和解释,使它从原始巫术歌舞中解放出来。

在这里,艺术已不是外在的仪节形式,而是(一)它必须诉之于感官愉快并具有普遍性;(二)与伦理性的社会感情相联系,从而与现实政治有关。

这种由孔子开始的对礼乐的理性主义新解释,到荀子学派手里,便达到了最高峰。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在人类历史上,现代机器文明绝对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孤立的。

只有把它放置于长期、多元的历史背景中才能让人理解。

那种认为只需要几个发明家就能让18世纪的英国机器轰鸣的想法显然是太拙劣,连小孩子都骗不了。

所有现代技术的关键工具,如时钟表、印刷机、磨房、指南针、织机等,在其他文明中都有。

中国人、阿拉伯人和希腊人远在北欧人之前就在许多领域中率先使用机器,掌握了大量技术,只是并无“机器体系”这个概念。

作为机器体系发展核心的重要发明和发现,也许正因为它们并不源自西欧文明,在这里也就没有天敌,就像不远万里来到南美潘帕斯草原的加拿大蓟属植物一样,生长得格外迅速、蓬勃。

在机器出现的最开始的700年内,时空概念的变化对现代机器体系的成形有关键的作用。

寺院在新的时间概念的出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当时世俗反复无常、飘忽不定的时间观念相反,僧侣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按规定时间,每天重复无误地进行着。

机械钟表传出寺院,按时传送的钟声使工人和商人的生活有了新的规律性。

钟楼上的大钟标志都市的存在。

从遵守时间到按时服务到按时记账再到按时分配,在这个进程中,时钟走出宗教领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起关键角色。

现代工业时代的关键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

在时钟发展史的每一个阶段,它都是机器的出色代表,也是机器的典型符号。

其标准化与自动化让它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是带头的,即使到今天,时钟仍然无处不在,为其他机器所不及。

时钟还是一种有能源驱动的机件,其“产品”是分和秒。

它把时间和人们的具体活动的事件分离开来,帮助人们建立这样一种信念:存在一个独立的、数学上可度量其序列的世界,这是科学的专门领域。

就人的机体而言,机械时间更显得是一个外部的事件:人类生活有其自己的特殊规律,脉搏、呼吸都与人的情绪和人的活动有关。

2023-2024年学北京海淀区高一语文(上)期末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年学北京海淀区高一语文(上)期末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年学北京海淀区高一语文(上)期末试卷2024.01学校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16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在中国,春节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节日。

它展现出来的巨大黏性让合家团圆有了一个契机,让在外打工挣钱的务工者和求学的学生有了回家的动力。

春运,即春节运输,一般指的是在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交通运输高压力现象。

春运不仅仅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有的人口迁移活动,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

《2018年春运大数据报告》显示,全国旅客发送量为29.7亿人次,这一庞大的数字刷新了春节运输的记录,此消息也被大众迅速刷屏。

春运现象的出现,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联。

费孝通认为,“乡土中国”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前,居民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基本是不流动的,人们安土重迁,以村为单位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同时,乡村具有“熟人社会”的特点。

这些使得乡村生活富于“地方性”。

人们“生于斯,死于斯”,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改革开放后,传统乡村体系虽被人口流动打破,却也总有一种力量牵引着外出的人们毫不犹豫地在春节返乡,形成中国特有的“春运”现象。

《论语・里仁》写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传统观念里,如果父母健在,子女就需要陪伴在侧,履行赡养义务。

现代社会中,子女往往需要外出挣钱来维持家庭稳定。

一般来说,现在的外出打工模式已经不是以前的青壮年男性健康劳动力出走,而是夫妻二人一同外出打工,养家糊口。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

丰台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练习高一语文2024.07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率先掀起高潮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据统计,从2014年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900万辆,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今年5月,第18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展出新能源车型278款,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展台挤满了中外客商。

除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其他新能源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有数据显示,2023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作为外贸“新三样”,全年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在今年3月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新三样”交易持续火爆……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强劲,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在中国,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能源产业正在快速崛起”,日本《每日新闻》在年初的报道中这样说。

什么是新能源产业?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具有环保、可再生、低碳排放等特点。

新能源产业,就是以开发和利用这些能源为基础的产业,这些产业对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强劲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政府能瞄准未来方向,顺应产业变革趋势,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与西方汽车业发展相比,中国汽车业不用受制于认知和战略转变困难、石化利益集团掣肘等阻力。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车企最早确定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策略方针,抓住了汽车动力技术的变轨机遇。

他们瞄准纯电、混动和氢燃料等多元技术路线,“死磕”智能化、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形成领先的技术优势。

2024年部编版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部编版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部编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原文】《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奇书”。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群人物的命运。

本文将从《红楼梦》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人物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个性鲜明。

作者通过丰富的生活细节和个性化的对话,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1.贾宝玉: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生性纯真,热爱自然,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

他身上有着许多矛盾的性格特点,既同情弱者,又反对封建统治。

作者通过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展现了宝玉的性格魅力。

2.林黛玉: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她才情出众,性格敏感多疑。

她与宝玉的爱情充满了悲剧色彩,体现了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悲惨。

3.薛宝钗: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另一位表妹,她贤良淑德,端庄大方。

她与宝玉的婚姻是封建礼教的代表,体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

二、情节安排《红楼梦》的情节安排错综复杂,跌宕起伏。

作者巧妙地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与主人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1.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故事:宝玉与黛玉的相识、相知、相爱,充满了浪漫色彩。

然而,封建礼教的束缚使得他们的爱情无法走到一起,最终以悲剧告终。

2.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宝玉被迫与宝钗成婚,这场婚姻是封建礼教的代表,也是宝玉对封建统治的反抗。

3.四大家族的兴衰:小说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没落。

三、主题思想《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爱情的赞美以及对人性的探讨。

1.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小说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绘,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2.对爱情的赞美:宝玉与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悲惨,同时也表达了对真爱的赞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体育运动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中一语文期末考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倩.影(qiàn)遒.劲(qiú)参差..(cēn cī)绛.紫(jiàng)B.羁.鸟(jī)恐吓.(xià)给.予(jǐ)笙.箫(shēng)C.城隅.(yú)樊.笼(fán)豁.然开朗(huò)戏谑.(nuè)D.铁砧.(zhān)启碇.(dìng)休憩.(qì)宁谧.(m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座博物馆内部装饰堂皇典雅,展品精妙绝伦,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B.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武警中队的战士们能在接到命令后的两分钟内全付武装作好战斗准备。

C.由于连年内战,许多百姓流离失所,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活。

D.自实行独立核算、自负赢亏的经济承包制以后,公司面貌焕然一新,经营业绩逐日上升。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峥嵘..(飘荡,起伏不定)参差..(长短高低大..(不平凡的岁月)荡漾小不齐)B.游目骋.怀(驰骋)峨.冠博带(高)贻.我彤管(赠送)C.说怿女.美(女人)钟鼓馔玉..(形容饮食精美,享受奢华)危.樯(高)D.建树..灌顶(盛酒的器皿)..(建立的功绩)礼尚.往来(崇尚,重视)醍醐4.依此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也不是;有人说,崛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A.即使但是可能之所以是因为B.尽管然而当然之所以是因为C.虽然但是当然所以还要不然D.虽然然而可能所以还要不然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东方歌舞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B.英法帝国主义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C.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与前者比,差别是很悬殊的。

D.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在伦敦逝世了,那是马克思逝世后的第12年。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对于“教养”(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是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

B.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C.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D.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通感)B.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比喻)C.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夸张)D.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借代)8.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这里有一座古老的教堂,建筑古雅,不很规整,是有山墙的那种房子。

柔和的灯光透过淡紫色花玻璃窗子映射出来……A.苏比的冬居计划并不过奢。

B.生物学家伯克曼当把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物种,在越冷的地方,个体愈大,而且愈接近于圆形。

这就是伯克曼法则。

C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D.许多的工夫过去了;上坟的人渐渐增多,几个老的小的,在土坟间出没。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

著有诗文集《踪迹》《背影》《欧游杂记》。

优秀作品有《春》《背影》《一件小事》《荷塘月色》等。

B.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和散文诗集《野草》等。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句。

《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弃官归田的第二年所写的一组诗,这一组诗,历来被称为陶渊明的代表作。

D.苏比是《警察与赞美诗》中的人物,《警察与赞美诗》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欧·亨利,他曾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还有《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等。

10.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作者把自己的情趣、理想渗透进作品中,给读者创造了一种超然空灵、情韵深长的境界。

B.《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拿来主义》这两篇课文都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C.《景泰蓝的制作》抓住景泰蓝制作的每道工序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有详有略,语言准确朴素、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景泰蓝这种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D.《静女》诗写的是一对青年恋人,相约在城隅相会的有趣情景,它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展示了青年男女恋爱生活的诗画场景,极具特色。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一)①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②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1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介绍了得到“大宅子”的几种途径。

B.讽刺了做了富人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

C.批判了某些人为了得到“大宅子”不择手段的卑劣行径。

D.强调了对文化遗产的无条件接受。

12.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应当充分利用鱼翅的养料。

B.鱼翅只能提供给少数人。

C.提倡别把鱼翅看得太贵重,应该像吃萝卜白菜一样多吃鱼翅。

D.说明应吸收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以利其“平民化”。

13.最符合“拿来”要求的一项是()A.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师夷长技以制夷。

14.下列选项中,对语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拿来主义者的基本原则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B.作者运用比喻论证,将文化遗产比作具体可感的“大宅子”,阐明了为什么要“拿来”。

C.对如何占有,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阐明的:主张拿来,反对不拿。

D.对如何挑选,作者用生动贴切的比喻(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阐明了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的不同态度。

(二)可是,在一个异常的地段,苏比停住了脚步。

这时有一座古老的教堂,建筑古雅,不很规整,是有山墙的那种房子。

的灯光透过淡紫色花玻璃窗子映射出来,风琴师为了练熟星期天的赞美诗,在键盘上按过来按过去。

动人的乐音飘进苏比的耳朵,吸引了他,把他胶着在螺旋形的铁栏杆上。

明月悬在中天,光辉、;车辆与行人都很稀少;檐下的冻雀睡梦中啁啾了几声——这境界一时之间使人想起乡村教堂边上的墓地。

风琴师奏出的赞美诗使铁栏杆前的苏比入定了,因为当他在生活中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瑕的思想与衣领时,赞美诗对他来说是很熟悉的。

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会合在一起,使他灵魂里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

他猛然对他所落入的泥坑感到憎厌。

……一刹那间,新的意境醒醐灌顶似的着他。

一股强烈迅速的冲动着他去向坎坷的命运奋斗。

他要把自己拉出泥坑,他要重新做一个好样儿的人。

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罪恶。

时间还不晚,他还算年轻,他要重新振作当年的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地把它实现。

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

明天他要到熙熙攘攘的商业区去找事做。

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让他去赶车。

他明天就去找那商人,把这差使接下来。

他要做个烜赫一时的人。

他要——苏比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胳膊上。

他霍地扭过头,只见是警察的一张胖脸。

“你在这儿干什么?”那警察问。

“没干什么。

”苏比回答。

“那你跟我来。

”警察说,“你因为闲荡的罪名被捕了。

”第二天早上,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

”15.依此填入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幽静柔和静穆激荡激励B.安静微弱肃穆激励激荡C.清净微弱静穆激荡激励D.平静柔和肃穆激励激荡16.对“动人的乐音飘进苏比的耳朵,吸引了他,把他胶着在螺旋形的铁栏杆上”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胶着”运用了拟物的手法形象写出了苏比被音乐深深地吸引。

B.语句通过苏比的外在神态写出了苏比内心所受到的强烈震撼。

C.语句通过苏比的神态衬托出了赞美诗的美妙动听与震撼的效果。

D.这个情节表现了苏比的反省,与下文的被捕形成了对比,在出人意料的结尾再次达到了“含泪的笑”的效果。

17.对于文中划线部分使用的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里使用了排比的手法。

B.这句话只用了排比的手法。

C.排比手法凸显了苏比改过自新的决心。

D.这句话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

18.对于警察逮捕了苏比这个结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尾,体现了“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特色,让人回味无穷。

B.这时候的苏比正欲改邪归正,这个结局令人难以置信,但又在情理之中。

C.这个结局的发生是必然的:苏比已经连续犯罪多次了,早就引起了警察的注意。

D.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本质。

19.对苏比的转变分析正确的选项是()(多选)A.他的转变并非突然,在转变之前有伏笔。

B.苏比是个有自尊的人,他原本纯洁善良,内心有向善的潜质。

C.苏比曾有温暖的家庭、朋友和爱情,赞美诗恰巧提供了他对美好的回忆,促成了他的转变。

D.他现在有工作的机会,具备改邪归正的条件。

三、古诗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