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知识点》word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1、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对持续性内外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与改变了的内外环境间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2、适应的主要表现:①萎缩②肥大③增生④化生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组织或器官的萎缩还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注意与发育不良、未发育的区别)1、分类:①生理性萎缩:多与年龄有关。

如青春期胸腺萎缩②病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的常见类型和举例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恶性肿瘤、长期饥饿→全身器官、组织萎缩肾盂积水→肾萎缩下肢骨折固定后→下肢肌肉萎缩脊髓灰质炎→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肌肉萎缩垂体功能减退→性腺、肾上腺等萎缩3.病理变化:肉眼观:器官或组织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呈褐色,质地变韧。

镜下观:细胞体积缩小或兼有数目减少,间质增生,细胞浆内出现脂褐素。

肥大: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引起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肥大的细胞内细胞器增多,功能增强。

分类①生理性肥大:妊娠期雌、孕激素刺激子宫平滑肌蛋白合成增加,举重运动员上肢骨骼肌的增粗肥大②病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病时的左心室心肌肥大、一侧肾脏摘除,对侧肾脏肥大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如肢端肥大症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称为增生,是细胞有丝分裂活跃的结果。

分类生理性:①女性青春期乳腺②病理性:激素或生长因子过多,如乳腺增生病注:肥大与增生往往并存。

在细胞分裂增殖能力活跃的组织,其肥大可以是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数量增多的共同结果;但对于细胞分裂增殖能力较低的组织,其组织器官的肥大仅因细胞肥大所致。

化生:是指由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替代的过程称为化生化生的形成是由具有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幼稚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转型分化的结果。

通常只发生在同源性细胞之间。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在学习病理学时,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病理学复习的重点资料,帮助您更好地备考。

以下为详细内容:第一部分:细胞损伤与适应1. 细胞损伤的类型1.1 物理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如创伤、烧伤)1.2 化学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如药物、重金属中毒)1.3 生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如病毒、细菌感染)1.4 缺血缺氧引起的细胞损伤2. 细胞的适应性变化2.1 肥大与萎缩2.2 良性与恶性增生2.3 组织化与纤维化第二部分:炎症与免疫反应1. 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1.1 血管反应与炎症介质释放1.2 炎症细胞的迁移和吞噬1.3 炎症细胞的趋化与激活1.4 炎症的局部与全身反应2. 免疫反应与炎症2.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2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调节2.3 免疫反应与炎症的关系第三部分:肿瘤学1. 肿瘤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1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1.2 原发性与继发性肿瘤的概念1.3 肿瘤的组织学分类2. 癌症的发生与发展2.1 癌症的基因突变和致癌机制 2.2 癌症的细胞周期与增殖2.3 癌症的侵袭与转移第四部分:循环系统病理学1. 心血管疾病与动脉硬化1.1 心血管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2 动脉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1.3 心肌梗死与冠心病的发生机制2. 心脏瓣膜病与心肌病2.1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和病理变化2.2 心肌病的类型与病理特点第五部分:消化系统病理学1. 消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1.1 胃肠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1.2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机制1.3 胃癌与肠癌的病理特点2. 肝脏疾病与肝硬化2.1 肝脏的解剖结构与功能2.2 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机制第六部分:肾脏病理学1.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1.1 肾单位的组成与功能1.2 肾小球肾炎的分类与病理变化1.3 慢性肾脏病的发生机制2. 肾小管功能障碍与血管性肾病2.1 肾小管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2.2 血管性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第七部分:神经系统病理学1. 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1.1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2 脑出血与脑梗死的发生机制1.3 脑肿瘤的病理特点2. 神经变性病与脊髓损伤2.1 神经变性病的分类与病理变化2.2 脊髓损伤的病理特点与临床表现总结:通过本篇完美版的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我们了解到细胞损伤与适应、炎症与免疫反应、肿瘤学、循环系统病理学、消化系统病理学、肾脏病理学和神经系统病理学的基本知识。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病理学,这门学科就像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探身体内部的秘密。

今天,咱们聊聊那些病理学复习的重点,帮助大家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别担心,我会用简单的语言和真实的例子,让你更容易理解。

一、病理学基础1.1 细胞损伤细胞损伤就像一颗苹果,外表看着光鲜,里面却可能腐烂。

很多因素能导致细胞损伤,比如缺氧、化学物质和感染。

细胞损伤的结果有时是可逆的,有时却是不可逆的。

想象一下,一个细胞受到强烈的压力,开始肿胀。

就是这种状态叫水肿。

没多久,如果得不到救治,细胞就可能死掉。

这时候,身体的组织就像失去了支柱,整座大厦随之崩溃。

1.2 炎症反应炎症就像一场小型战争。

身体的免疫系统在发现入侵者时,立刻就会派出战士。

这些战士是白细胞,它们奔向受感染的区域。

肿胀、红肿、疼痛,都是这场战争的结果。

这种反应是自然的防御机制,旨在清除病原体和修复损伤。

但有时候,战争打得太激烈,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发展成慢性炎症。

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战斗。

二、肿瘤病理2.1 良性与恶性肿瘤肿瘤就像是个不请自来的客人。

它们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

良性肿瘤像是那种温和的朋友,通常不会扩散,只是在原地长大,偶尔给你带来点小麻烦。

相反,恶性肿瘤就像个暴徒,疯狂地生长并侵袭周围的组织。

恶性肿瘤不仅仅是在生长,更是在摧毁。

2.2 癌症的发生机制癌症的发生,就像一部悲剧的电影。

有时候,基因发生突变,就像一本书的字被涂改,细胞失去控制。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多年,甚至几十年。

生活习惯、环境因素都可能是诱因。

吸烟、饮酒、肥胖,这些都是可能的罪魁祸首。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2.3 病理分级与分期病理分级和分期是评估肿瘤的重要工具。

分级就像给肿瘤打分,决定它的恶性程度。

分期则是看肿瘤扩散到哪个阶段。

这个过程复杂,但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对待肿瘤,越早越好,毕竟,时间就是生命。

三、感染与免疫3.1 感染类型感染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 ⎩ ⎨ ⎩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一、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1. 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 1)生理性萎缩: 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器官萎缩⎪ ⎧ ⎧全身性:饥饿、因病不能长期进食 ⎪⎪a.营养不良性萎缩:⎨⎪⎪ ⎩局部性:结核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 ⎪萎缩⎨ b .压迫性萎缩:器官长期受压迫引起,如肾炎积水引起的肾萎缩 ⎪(⎪ 2)病理性萎缩⎨c .失用性萎缩:长期工作负荷减少和功能降低所致,如长期不动引起肌肉萎缩⎪⎪d .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经受损,如骨折引起的肌群萎缩 ⎪⎪e .内分泌性萎缩:由内分泌功能下降引起,发生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器官 ⎪⎪ f .废用性萎缩:骨折长后长期固定石膏所致的肌肉萎缩2. 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

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偿性肥大: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 ⎧代偿性:体力劳动肌肉发达⎪生理性肥大⎨ ⎪ 肥大⎪ ⎪⎩内分泌性:妊♘期孕激素促使子宫平滑肌肥大 ⎧代偿性:高血压时左心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左心室肥大、⎪ ⎪病理性肥大⎨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残存肾单位肥大、幽门狭窄时胃壁平滑肌肥大⎩⎪ ⎪内分泌性: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症3. 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

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增强的结果。

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

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 ⎧代偿性:久居高原者红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胞核血细胞经常更新⎪生理性增生⎨ 增生⎪ ⎩内分泌性:青春期和哺乳期的乳腺上皮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上 ⎪病理性增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低血钙引起的甲状腺增生、细胞损伤后修复增生⎨⎩⎩内分泌性:子宫内膜、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生、肝硬化4.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医学考研备考病理学考试重点Word版

医学考研备考病理学考试重点Word版

医学考研备考病理学考试重点(一)细胞与组织损伤1.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

2.变性的概念、常见的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3.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4.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二)修复、代偿与适应1.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再生的概念、类型和调控,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3.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4.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1.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2.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3.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以及血栓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和结局。

5.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6.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四)炎症1.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2.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

3.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炎性肉芽肿、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五)肿瘤1.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

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2.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

4.常见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常见肿瘤的特点。

(六)免疫病理1.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

2.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心、肺、肝、肾和骨髓移植)。

3.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4.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6.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7.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七)心血管系统疾病1.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完整word版)病理学重点总结(学霸整理版)

(完整word版)病理学重点总结(学霸整理版)

病理学病理学(Pathology)———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适应和损伤性变化都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改变。

适应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一.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其本质是该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肉眼观察:萎缩的组织、器官体积常均匀性缩小,重量减轻,质地硬韧、色泽加深.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2)萎缩细胞胞浆内常有脂褐素增多(3)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增生。

电镜观察:萎缩细胞的细胞器减少,自噬泡增多.分类:生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

炎症性萎缩二。

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肉眼观察:肥大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2)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减少.血管受压。

电镜观察:肥大细胞内细胞器及细胞内物质含量增多.分类: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时的心脏.内分泌性肥大:如雌激素作用下的乳腺。

三.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数量增多.分类:弥漫性.局灶性增生的原因:激素:如前列腺增生。

生长因子:如再生性增生.代偿:如缺碘所致的甲状腺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常见类型:.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子宫颈肠上皮化生:发生于胃粘膜。

骨组织化生:多见于间叶组织、纤维组织。

意义:1。

有利于强化局部抗御环境因子刺激的能力。

2.常削弱原组织本身功能。

3。

上皮化生可癌变。

(化生是一种对机体不利的适应性反应,应尽量消除引起化生的原因.)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1 缺氧:使细胞代谢紊乱2化学物质和药物3物理因素4生物因子5营养失衡:生命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剩6内分泌因素7免疫反应8遗传变异9衰老10社会—心理—精神因素:致心身疾病11医源性因素:致医源性疾病损伤的形式:可逆性损伤(变性)不可逆性损伤(坏死)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受损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又称细胞内外的物质蓄积。

(word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文档

(word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文档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害与修复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响1、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对连续性内外刺激产生的非损害性应答反响,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经过改变自己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与改变了的内外环境间到达新的平衡,进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2、适应的主要表现:①萎缩②肥大③增生④化生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减小称为萎缩,组织或器官的萎缩还可以够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注意与发育不良、未发育的差异〕1、分类:①生理性萎缩:多与年龄相关。

如青春期胸腺萎缩②病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的常有种类和举例类型举例营养不良性萎缩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局部营养不良恶性肿瘤、长远饥饿→全身器官、组织萎全身营养不良缩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肾萎缩废用性萎缩下肢骨折固定后→下肢肌肉萎缩脊髓灰质炎→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肌肉去神经性萎缩萎缩垂体功能减退→性腺、肾上腺等萎缩内分泌性萎缩损害性萎缩由于病毒、细菌等惹起3.病理变化:肉眼观:器官或组织体积减小,重量减少,颜色变深或呈褐色,质地变韧。

镜下观:细胞体积减小或兼有数量减少,间质增生,细胞浆内出现脂褐素。

肥大: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惹起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肥大的细胞内细胞器增加, 功能增强。

分类①生理性肥大:妊娠期雌、孕激素刺激子宫圆滑肌蛋白合成增加,举重运发动上肢骨骼肌的增粗肥大②病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 : 如高血压病时的左心室心肌肥大、一侧肾脏摘除,对侧肾脏肥大内分泌性〔激生性〕肥大: 如肢端肥大症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量增加称为增生,是细胞有丝分裂爽朗的结果。

分类生理性:①女性青春期乳腺②病理性:激素或生长因子过多,如乳腺增生病注:肥大与增生常常并存。

在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爽朗的组织,其肥大能够是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数量增加的共同结果;但对于细胞分裂增殖能力较低的组织,其组织器官的肥大仅因细胞肥大所致。

化生:是指由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种类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种类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化生的形成是由拥有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天真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转型分化的结果。

(完整word版)病理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完整word版)病理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完整word版)病理学考试题库(带答案)第一部分第一、二章细胞的损伤、适应与修复一、单选题(共132道)1.外科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A.尸体剖验B.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C.动物实验D.电镜E.活检2.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 A.肺B.阑尾C.膀胱D.四肢E.子宫3。

脱落细胞学可用来检查A.痰液B.尿液C.胸腔积液D.乳房穿刺物E.以上均可4.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A.肺、脾、肾B.心、脾、肺C.心、肝、肠D.肝、肾、脾E.心、肝、肾5。

病理学被视为桥梁学科的原因是A.与基础医学关系密切B.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C.能为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D.能指导临床的治疗E.与A、B、C有关6.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D.软骨E.平滑肌7.下列哪种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A.病因学B.发病机制C.疾病的治疗D.病理变化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8。

关于动物实验,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可以复制某种疾病的模型B.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C.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D.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药物或其他因素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和影响E.可利用动物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9。

“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了A.机化B.钙化C.包裹D.脱落E.吸收10。

下列哪种色素与细胞萎缩有关A.胆色素B.疟色素C.脂褐素D.黑色素E.含铁血黄素11.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变是A.萎缩B.发育不全C.肥大D.增生E.化生12.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A.过再生性增生B.再生性增生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13。

组织发生坏死时,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应该是A.和实质细胞同时发生B.较实质细胞出现更早C.一般不发生改变D.在实质细胞病变之后发生E.只发生轻度变化14.“肥大”是指: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15。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病理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机制以及相关的病理变化。

对于医学学生来说,病理学的学习和理解对于他们的临床实践至关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提供一份病理学复习的重点资料,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细胞病理学1. 细胞结构与功能:了解细胞的结构、分子运输以及细胞器的功能。

2. 细胞增殖与凋亡:学习细胞的增殖方式、凋亡机制以及细胞周期的调控。

3. 细胞损伤与适应:掌握细胞损伤的类型,了解细胞适应的方式和机制。

4. 细胞与免疫:研究细胞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了解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免疫反应过程。

二、炎症与修复1. 炎症的基本概念:了解炎症的定义、病理生理和发展过程。

2. 炎症反应的组成:掌握炎症反应中各种细胞和分子的参与。

3. 炎症的类型与特点:学习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的特点,以及相关的病理变化。

4. 炎症后修复:了解炎症后修复过程中的各种细胞和分子的参与。

三、肿瘤学1. 肿瘤的基本概念:研究肿瘤的定义、发生机制和分级。

2. 肿瘤的性质与特点:了解肿瘤的生长模式、浸润性和转移能力。

3. 肿瘤的分类与命名:学习各种肿瘤的分类标准和常见肿瘤的命名规则。

4. 肿瘤的病理变化:掌握不同类型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和病理变化。

四、循环系统疾病1. 心脏病理学:研究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病理变化。

2. 血管病理学:了解动脉和静脉疾病的病理特点和病变过程。

3. 血液系统疾病:学习血液病理学中各种疾病的分类和病理变化。

五、消化系统疾病1. 口腔和食管病理学:掌握口腔和食管疾病的常见病理变化。

2. 胃肠病理学:了解胃和肠道疾病的病理特点和病变过程。

3. 肝胆胰病理学:学习肝脏、胆囊和胰腺疾病的病理变化和诊断标志。

六、呼吸系统疾病1. 鼻咽和喉病理学:研究鼻咽和喉部疾病的病理特点和病变过程。

2. 肺病理学:了解肺部疾病的常见病理变化和影像学特点。

3. 胸膜病理学:掌握胸膜疾病的病理特点和诊断标志。

病理学笔记电子版全

病理学笔记电子版全

病理学整理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体积缩小,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减少。

(器官先天的部分性和完全性未发育所导致的体积小,分别称为发育不全和不发育,应注意与萎缩的区别)顺序:脂肪,骨骼肌;平滑肌肌肉,脾,肝;心,脑。

2.细胞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兼有细胞数目减少,间质结缔组织增多胞质浓缩,核深染,可见褐色颗粒,称为脂褐素。

3.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体积增大,细胞器增多4.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只能转化为同源性的组织细胞)鳞状上皮化生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肠上皮化生见于萎缩性胃炎5.细胞水肿(颗粒样变性,混浊肿胀)主要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水分含量增多6.细胞水肿严重时细胞体积增大更明显,称为水样变性。

细胞胞质异常疏松透亮,细胞肿胀体积增加为原来的 2-3 倍,形如气球,故有气球样变之称。

(病毒性肝炎)7.肝细胞最宜脂肪变性三大原因是:脂质大量输送至肝脏(例如饥饿和糖尿病);脂蛋白合成障碍,使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内质网被破坏);脂肪酸的氧化障碍(线粒体异常)。

8.心肌脂肪变性(严重贫血的情况下)可产生虎斑心。

(乳头肌处出现平行的黄色条纹,与心肌红色相间而形成的)。

9.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缓进行或良性高血压时在细动脉内膜层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是大中型动脉的内膜层10.纤维素样变性(名为变性,实为坏死,又被称为纤维素样坏死)在恶性高血压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在细动脉壁11.组织间质内出现类黏液(黏多糖与蛋白质复合物)的积聚,称为黏液样变性风湿病变质渗出期:粘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12.坏死细胞核的变化,主要形态学标志: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13.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的轮廓在一段时间内仍隐约可见。

干酪样坏疽是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常见于结核病14.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迅速发生分解,液化成浑浊液体状。

常见于脑组织坏死,称为脑软化,化脓性炎症(渗出性炎症),阿米巴原虫感染(变质性炎症)15.较大面积坏死并伴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称为坏疽。

病理重点总结

病理重点总结

病理重点总结.doc病理学重点总结引言病理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疾病的原因、发展过程、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疾病的结果。

病理学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对于医学生和医生来说,掌握病理学知识至关重要。

细胞损伤与修复细胞损伤原因: 缺氧、毒素、感染、物理损伤等。

类型: 细胞死亡(坏死、凋亡)、细胞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等)。

细胞修复再生: 损伤后细胞的再生能力。

纤维化: 损伤后纤维组织的增生。

炎症: 机体对损伤的防御反应。

肿瘤学肿瘤分类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不侵犯周围组织。

恶性肿瘤: 生长迅速,可侵犯周围组织和远处转移。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异型性: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形态差异。

侵袭性: 肿瘤细胞侵犯周围组织的能力。

转移性: 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部位。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分级: 根据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象等进行分级。

分期: 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分期。

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因: 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等。

病理变化: 动脉内膜脂质沉积、纤维化、钙化。

心肌梗死原因: 冠状动脉血流受阻。

病理变化: 心肌缺血、坏死。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因: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

病理变化: 肺气肿、支气管炎。

肺炎病因: 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

病理变化: 肺泡内炎症、渗出。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

病理变化: 胃黏膜炎症、萎缩。

肝炎病因: 病毒感染、药物、酒精等。

病理变化: 肝细胞损伤、坏死、纤维化。

泌尿系统疾病肾炎病因: 免疫反应、感染等。

病理变化: 肾小球炎症、坏死。

肾结石病因: 代谢异常、尿液浓缩等。

病理变化: 晶体沉积、结石形成。

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病因: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

病理变化: 血糖升高、微血管病变。

甲状腺疾病病因: 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异常。

病理变化: 甲状腺肿大、功能亢进或减退。

神经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病因: 遗传、环境因素等。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一、病理学基础知识1.1 病理学的定义病理学,这个词听上去有些生疏,但其实它就是研究疾病的科学。

简单来说,它帮我们理解生病时,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各种疾病,像癌症、心脏病,都是通过病理学来解析的。

医生通过观察组织样本、细胞形态,来揭示潜藏在身体深处的秘密。

听起来很高深,但其实它就像是解开谜团的侦探。

1.2 细胞的变化想象一下,细胞就像小工厂,正常运转时井然有序。

但一旦生病了,工厂就乱了套。

细胞开始变形、增殖,甚至死亡。

这些变化被称为“细胞变异”。

比如,肿瘤细胞常常无节制地增殖,结果就像失控的机器,最终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

细胞的变化就像一幅变幻莫测的画,让人惊叹又感到无奈。

二、常见病理现象2.1 炎症反应炎症就像身体的警报器,遇到问题立刻发出警告。

身体的免疫系统像警察一样赶到现场,试图消灭入侵的敌人。

这时候,红肿热痛都成了常客。

不过,炎症也可能是双刃剑,过度的炎症反应会损伤正常组织,反而导致更多的问题。

就像一场火灾,虽然是为了扑灭敌人,却可能把周围的房子烧得焦黑。

2.2 组织坏死组织坏死,简单说就是细胞的死亡。

想象一下,一座城市被孤立,断水断电,最终一片死寂。

这种情况下,身体某个部分的细胞失去活力,导致组织功能丧失。

比如心肌梗死,心脏的某个部分缺血,细胞无法获得氧气,最终只能“退休”。

这样的过程让人痛心,生命在这一刻仿佛被无情地抽离。

2.3 肿瘤的形成肿瘤,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紧。

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良性肿瘤像个乖宝宝,生长缓慢,不会扩散。

而恶性肿瘤则像个魔鬼,疯狂扩张,侵犯周围组织,甚至转移到身体其他地方。

肿瘤细胞的行为就像一群不听话的孩子,想干嘛就干嘛,完全不顾后果。

早期发现肿瘤,就像及时发现了问题,能够尽快“叫停”。

三、病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3.1 诊断疾病病理学在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医生通过组织切片和细胞学检查,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

比如,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能够看出是良性还是恶性。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一、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转归,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认识疾病地本质,为防止疾病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1.人体病理学研究:1、尸体解剖;2、活体组织检查;3、细胞学检查2.实验病理学研究:1、动物实验;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解剖病理学观察方法:肉眼观察、镜下观察和分子检测第一章:疾病的概论一、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组织和细胞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

(健康是人的身体、生理、心理所处的一种良好的状态)二、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所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

三、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生物性因素是最常见的病因。

(其他: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四、疾病发生的条件:在病因的作用下,能影响疾病发生的其他因素。

条件不能决定疾病的特异性,仅能促进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诱因是疾病发生条件之一(疾病发生的条件中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分类:1、内部条件:年龄、性别、免疫状态;2、外部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气候,生活工作环境五、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1.疾病过程中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对抗,贯穿疾病的始终,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

以损伤为主,疾病会逐渐恶化致死亡;以抗损伤为主,疾病会逐渐好转至康复)2.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3.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关系(所有疾病都是整体疾病)六、疾病发展的基本机制:1、神经机制2、体液机制(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3、组织细胞机制4、分子机制(蛋白质和核酸:主要分子基础,染色体基因不是分子机制)七、疾病的过程:1、潜伏期;2、前驱期;3、临床症状明显期3、转归期(康复和死亡)康复:1、完全康复: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结构改变全面修复,功能代谢恢复正常,又称痊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它对于理解疾病的本质、诊断疾病以及指导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病理学复习的重点资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这部分内容是病理学的基础,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萎缩:包括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的类型及原因。

肥大: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理解其机制。

增生:了解增生的原因和常见例子。

化生:重点掌握常见的化生类型,如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等。

2、细胞损伤细胞水肿: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

脂肪变:好发部位和病变特点。

玻璃样变: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淀粉样变、黏液样变等:了解其概念。

3、细胞死亡坏死:重点掌握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等)及结局。

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凋亡的形态特点。

二、损伤的修复1、再生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

干细胞在再生中的作用。

2、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成分、作用及形态特点。

瘢痕组织:形成过程和对机体的影响。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和淤血充血的类型和原因。

淤血的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

2、出血出血的类型: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

出血的后果。

3、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血栓的类型和形态。

4、栓塞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等。

栓塞的后果。

5、梗死梗死的原因、类型(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及病理变化。

四、炎症1、炎症的概述炎症的概念和原因。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2、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3、急性炎症炎症介质:了解常见炎症介质的作用。

急性炎症的类型: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

4、慢性炎症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

肉芽肿性炎:概念、类型及病理特点。

五、肿瘤1、肿瘤的概述肿瘤的概念。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2、肿瘤的形态大体形态: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

病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物超所值)

病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物超所值)
②消除病原微生物; ③阻止病菌扩散、有助于 WBC 捕捉抗原,提供修复支架; ④吞噬杀灭病原微生物,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⑵弊:压迫周围的组织和器官
-7-
如:心包或胸腔积液分别压迫心脏和肺脏;严重喉头水肿可引起窒息;纤 维素渗出若不能被完全溶解吸收,则会发生机化,引起器官和组织的粘连。
38. 炎细胞的种类:
43.肉芽肿: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形成结节状、境界清楚地增生性病灶。 (名解)
44.癌:指来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名解)
45.肉瘤:指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名解)
46.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 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名解)
⑵液化性坏死:常见于脑。例如脑软化。
⑶特殊类型坏死:
① 干酪性坏死:结核病时,坏死区内脂质较多,颜色带黄,质地松软,状 似干酪。(名解)常见于结核病
② 纤维素样坏死
③ 脂肪坏死
④ 坏疽:大块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败性变化。 (名解)
8.坏疽的分型及特征:
⑴干性坏疽:坏死局部干燥、皱缩、黑褐色;多发于动脉阻塞而静脉回流 仍然畅通的四肢末;腐败性变化较轻
化生:①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或长期吸烟者,气管及支气管 的纤毛上皮转变为鳞状上皮;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慢性宫颈炎;肾 盂结石。
②肠上皮化生
③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
5.变性:又称可逆性损伤,指新陈代谢障碍时,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一些异 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积蓄。(名解)
⑴细胞水肿(水变性):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的心、肝、肾等脏器的 实质细胞。(病毒性肝炎和四氯化碳中毒时,肝细胞水肿,严重者细胞肿大如 圆球状,特称为气球样变)

病理学重点笔记(详细打印版)

病理学重点笔记(详细打印版)

病理学笔记绪论一、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1、尸体剖验(autopsy):简称尸检,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细胞学检查(cytology):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并通过疾病复制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

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一节适应适应:细胞和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

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病理改变:肉眼—小、轻;镜下—实质细胞缩小、减少;间质增生1、生理性萎缩:人体许多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地发生生理性萎缩。

如老年性萎缩2、病理性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可分为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和全身性营养不良萎缩,后者如:饥饿和恶性肿瘤的恶病质,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

(2)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引起的肾萎缩。

(3)废用性萎缩:即长期工作负荷减少所引起的萎缩。

(4)神经性萎缩:如:神经损伤所致的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如:垂体肿瘤所引起的肾上腺萎缩。

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不是数目的增多)。

病理学知识点总复习

病理学知识点总复习

病理学知识点总复习知识点章节: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绪论1、疾病:(1)狭义:身体的结构、功能异常(2)广义:身体、心理、社会2、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3、人体病理学: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临床诊断最重要)、细胞学检查4、实验病理学: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第一节适应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子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应。

形态学变化:细胞数目、体积、类型变化。

一、萎缩atrophy1、萎缩: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2、萎缩的病理变化(1)体积小,重量轻,色泽加深(脂褐素)(2)细胞器大量退化,细胞功能下降(3)蛋白分解加强、合成减少(4)假性肥大:间质增生。

3、病理性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分为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恶病质)和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脑萎缩)恶病质:糖尿病、结核病及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时,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引起全身肌肉萎缩,称为恶病质。

脑萎缩:脑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脑组织缺乏足够血液供应引起脑萎缩。

(2)压迫性萎缩:因组织和器官长期受压所致,其机制是受压组织和细胞缺氧、缺血。

肝脑肺肿瘤推挤压迫,致邻近正常组织萎缩。

尿路梗阻:肾盂积水(3)失用性萎缩:器官组织长期工作负荷减少和功能代谢低下,致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裹小脚)(4)去神经性萎缩:因运动神经元或轴突损害引起效应器萎缩。

小儿麻痹症4、生理性萎缩(1)动脉导管闭合(2)胸腺萎缩(3)妊娠后子宫复旧(4)老年性萎缩——心、脑、皮肤等二、肥大hypertrophy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1、肥大的属性(1)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

(2)核DNA合成增高、核体积增大(3)细胞器增大,增多(4)蛋白合成活跃,功能增强2病理性肥大(1)代偿性肥大:高血压心脏病(2)内分泌性肥大:毒性甲状腺肿(甲亢)、垂体腺瘤致肾上腺皮质肥大3、生理性肥大(1)代偿性肥大:需求旺盛、负荷增加(举重运动员上肢骨骼肌的增粗肥大)(2)内分泌性肥大:正常子宫0.4cm,100g 肥大子宫5cm,1000g4、假性肥大:某些病理情况下,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脂肪细胞却可以增生,以维持组织、器官的原有体积,甚至造成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此时称为假性肥大。

病理学名词解释WORD

病理学名词解释WORD

病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1、健康:机体没有疾病而且处于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2、疾病: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并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

3、病理过程: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所共同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过程。

4、病因: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5、条件:在病因作用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6、诱因:能加强病因作用并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7、内分泌作用:细胞分泌的化学活性物质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的靶器官。

8、旁分泌作用: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仅作用于邻近的靶器官。

9、自分泌作用: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将自身作为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10、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的受体感受胞外信息分子的刺激,并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而调节其生物学功能的应答方式。

11、跨膜信号转导:水溶性分子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而激活细胞内信息分子,并经信号转导级联反应影响靶细胞功能。

12、完全康复:疾病造成的损伤完全消失,其功能、代谢和结构得以恢复,机体重新处于稳态。

13、不完全康复:疾病造成的损伤虽未完全消失,但已得到控制,机体通过代偿可以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14、死亡:机体作为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15、脑死亡:全脑功能不可逆地永久性停止。

第二章1、增生: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使该器官体积增大即为增生。

2、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3、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由于适应环境改变或受理化因素刺激而转变为另一种性质相似、分化成熟的组织的过程。

5、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致细胞浆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

6、脂肪变性:指非脂肪细胞胞浆内出现明显脂滴。

7、虎斑心:在严重贫血等原因时,心肌细胞可发生脂肪变性,在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处脂肪变性的心肌细胞呈现平行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状似虎斑,故称虎斑心。

病理学重点知识

病理学重点知识

病理学重点知识
1. 病理学的定义: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2. 组织学和细胞学:组织学研究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病变分类:病理学将疾病分为结构性病变、功能性病变和代谢性病变。

结构性病变指组织结构的异常变化,功能性病变指器官或系统功能异常,代谢性病变指细胞代谢异常。

4. 疾病发生与发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病因、病理生理变化和病理形态变化组成的过程。

5. 病理变化的特点:病理变化包括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异常变化、炎症反应、增生和变性、坏死和修复等。

6. 病理检查方法:病理学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分子病理学检查等。

7. 疾病的分类:根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疾病可以分为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根据病变机制,疾病可以分为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

8. 常见疾病的病理特点:常见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肝病、肾病、癌症等疾病都有各自的病理特点,熟悉这些特点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9. 病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病理学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定性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对于临床医生的诊疗决策和治疗方案制定起到关键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重要知识点
1.出血的概念、病因、病理变化
2.充血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3.病理性充血的类型
4.淤血的概念、病因、病理变化、后果
5.心衰细胞的概念
6.肺褐色硬化的概念
7.淤血性肝硬化的概念
8.血栓形成及血栓的概念
9.血栓形成的三个条件
10.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的概念
11.血栓的结局
12.血栓对机体的有利及不利方面
13.栓塞及栓子的概念
14.栓子运行的途径
15.栓塞的类型
16.梗死的概念、原因、条件
17.梗死的形态特征
18.出血性梗死形成条件
重要名词解释
1.充血
2.淤血
3.血栓形成
4.血栓
5.栓塞
6.梗死
7.出血性梗死
8.贫血性梗死
9.出血重要问答题
1.淤血的原因有哪些
2.简述慢性肺淤血的镜下病变特点
3.列出血栓形成的条件,简述血栓的类型及构成
4.血栓的结局有哪些,血栓形成对机体有那些影响
5.简述栓子的运行途径
6.简述栓子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7.类出梗死的原因
8.简述梗死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第十三章消化系统疾病
重要知识点
1.慢性胃炎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2.胃溃疡的病理变化、结局、并发症
3.病毒性肝炎的概念及类型
4.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5.急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6.三种慢性肝炎病变比较
7.急性重型肝炎与亚急性重型肝炎的镜下特点
8.肝硬化的概念
9...门脉性肝硬化的概念、最常见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
10.食管癌的类型及扩散
11.胃溃疡及溃疡型胃癌的肉眼形态鉴别
12.Krukenberg瘤的概念
13.原发性肝癌的概念
重要名词解释
1.胃炎
2.慢性浅表性胃炎
3.慢性萎缩性胃炎
4.病毒性肝炎
5.肝硬化
6.食道癌
7.胃
癌8.原发性肝癌9.大肠癌
重要问答题
1.列出胃溃疡的合并症
2.简述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基本病变
3.列出病毒性肝炎临床病理变化
4.列出我国肝硬化得分型
5.列出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肉眼及镜下病变特点
6.门脉性肝硬化形成的假小叶有何特点
7.试分析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的原因
8.肝硬化晚期,腹水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9.简述肝硬化时主要的侧枝循环和合并症
10.简述早期食管癌病变特点
11.列出中晚期食管癌的肉眼分型
12.简述早期胃癌病变特点并列出分型
13.简述晚期胃癌病变特点并列出分型
14.简述胃溃疡及溃疡型胃癌的肉眼形态区别
15.列出原发性肝癌的肉眼及镜下分型
16.列出大肠癌的肉眼分型
17.简述胃癌的扩散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