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

第一部分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肉鸡业从80年代起步后飞速发展:1981年全国肉鸡存栏仅

0.4亿只,到2009年达到34亿只,30年间共增长了约80倍。然而,我国肉鸡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第一次高峰是80年代末到90年

代初,种鸡和商品雏鸡供不应求,每套父母代种鸡价格高达17元,商品雏鸡价格每只达到3-4元;但是由于价格的飙高,很多鸡场扩大规模,新建鸡场和养鸡专业户不断增加,造成了1992年市场供过于求,

肉鸡价格暴跌,饲养量萎缩,肉鸡发展进入第一次低谷。之后随着市场的自发调节经过慢慢恢复,1996年又迎来了肉鸡饲养量的第二次高峰。但紧接着发生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了中国肉鸡业前所未有的打击,祖代和父母代种鸡饲养量大量减缩,以至于有些企业黯然退出肉鸡产业市场。2002年底至2006年初,我国肉鸡业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持续亏损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非典”禽流感等不

可抗拒的因素使中国肉鸡产业市场严重受挫;另一方面,肉鸡行业内部缺乏自律,没有准确把握中国肉鸡市场规律,造成市场过度膨胀,父母代种鸡供过于求。将近30个月的肉鸡市场低谷期造成了肉种鸡存栏量大幅下降,鸡肉产量下降,鸡肉市场供不应求,养殖户的养鸡热情又被重新燃起;另外,养猪利润

越来越微薄、饲养风险不断加大,加上受市场周期性波动和疾病因素影响,众多农村散养户逐渐退出养猪行业,这诸多原因导致猪肉产量下降,生猪供求关系失衡,猪肉价格上涨,人们又转而消费更为廉价和高营养的鸡肉产品。鉴于以上两个原因,2007、2008年成为我国肉鸡市场史上最好的年份。

然而,好景不长,此后,国内祖代种鸡场和父母代种鸡场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下游商品鸡苗市场陷入供过于求的状态。于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肉鸡行业又进入了新一轮的衰退期。2010年,特别是上半年整个行业都处于亏损的状态或悬于亏损的边缘,大家都在期望能尽快走出低谷,但这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经过一年多的低迷期,种鸡、商品鸡、屠宰因为肉鸡养殖量的锐减而触底,今年肉鸡市场行情有所抬头,而整体社会购买力还要看这次经济危机给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因为目前全球经济还没有足够的整体变暖的数据支撑,更多的还是变数中求得局部稳定。

1.1.2肉鸡产业发展趋势

一是建立标准化、健康养殖新模式。当前,我国肉鸡业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生产方式落后,鸡肉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大群体小规模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肉鸡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我国,无论是大规模的一条龙企业还是小型的饲养散户,鸡舍条件都普遍很差,主要表现在:鸡舍密闭性差,漏风、漏雨;屋

顶、墙体隔热和保温效果不好,耗电费能,运行成本高。多年来,大家一方面抱怨我国养鸡条件差,鸡越来越难养,但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搞所谓的低成

本”扩张,忽视养鸡硬件设施的建设,使我国肉鸡产业长期处于低成本扩张f 鸡舍条件差f鸡容易得病生产性能低f产量不够f再低成本扩张”的恶性循环。我国肉鸡产业整体效益不高,与我们鸡群整体健康状况不佳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祖代种鸡群的不健康,祖代种鸡群健康状况不佳,生产出的父母代鸡苗抵抗能力就会差,育雏、育成期间就容易感染疾病,影响鸡群均匀度,最终导致父母代产蛋性能不好。同理,如果父母代鸡群不健康,生产的商品鸡苗也弱,使得商品肉鸡死淘高,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效率低。整个肉鸡产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具备上游对下游负责任的态度,保证鸡苗的质量。因此,我国肉鸡产业需要加大对鸡舍建设、饲养设备等的投资,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通过高科技的投入来降低养殖风险。肉鸡产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就是要在场址布局、鸡舍建设、饲养设施配备、良种选择、生物安全体系、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

二是加快肉鸡业生产集约化、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肉鸡产业的集团化、产业化程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正在崛起。2004年中国肉类50强企业中,鸡肉

企业占33%。2005-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中,肉类制品24个,其中禽肉产品12个,占肉类产品的50%。2006年公布的17家出口食品农产品免检企业中,肉鸡类企业10家,占到58.82%。但与国外相比,我

国的肉鸡行业规模还不够大,集团化、产业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美国最大的肉鸡生产企业年屠宰肉鸡超过20亿只,而我国最大的肉鸡

生产企业年屠宰肉鸡仅1亿只左右,美国前十位肉鸡生产企业生产了全国

72.3%的鸡肉,而我国前十位的肉鸡生产企业累计生产不到全国总产量的12%,差距还非常明显。可见,我国肉鸡集约化生产水平还较低,标准化、规模化肉鸡产业项目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此外,我国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也大幅增加,1995年至2010年,中国平均工资年增长率在8%到12%之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据估计,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将在5至8年之后消失。因此,依靠设备自动化养鸡必定是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在整个肉鸡产业中,实行人养设备,设备

养鸡,鸡养人”的理念也必定是大势所趋。

1.1.3肉鸡养殖模式

我国肉鸡产业化经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大型龙头企业的扶持下,施行公司+农户”的肉鸡经营模式,即公司和养鸡户签订生产合同,养殖户负责投资建场、提供设备和劳动力以及从事经营管理,公司则负责种鸡饲养、雏鸡孵化、鸡的屠宰加工、运输、饲料供应以及提供技术服务等,带动养鸡户从事专业生产。公司按合同价约定回收养殖户生产的肉鸡,并按其饲养数量和质量提供报酬。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世界各地具有普遍性,在美国90%左右是合同饲养。

目前,我国肉鸡业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上遇到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农户对待合同缺乏严肃性,不能严格履行合同,同时,龙

头企业也没有足够重视农户的利益,甚至还想方设法压缩农户的利润空间;其次,由于农户鸡舍简陋、设备简易、鸡舍布局不合理、防疫体系不健全,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