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培训课件.pptx

合集下载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ppt课件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ppt课件
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 的西中部,供水区总面积约15.5万km2。因引 汉水量有限,不能满足规划供水区内的需水要 求,只能以供京、津、冀、豫、鄂五省市的城 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兼顾部分地区农业及 其他用水。
31
PPT课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工程布置
(一)水源区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由水源区工程和输水工
京杭运河为输水主干线,部分输水河段增设分干线,各河段输水规 模见下表:
河段
规模(m3/s)
总体规划 主干线
分干线
规模(m3/s)
长江~洪泽湖 洪泽湖~骆马湖
1000 850~750
里运河400
1.运东线200 2.运西线400
中运河630580
徐洪河220-170
600~525 450~375
第一期工程 主干线
工程简介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相关工程
PPT课件
1
南水北调工程位置
胶东调水
西线 工程
东线工 程
PPT课件
2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 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 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 以的”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 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 50年的南水北调工作,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 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 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 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18
PPT课件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工程布置
黄河以北各蓄水洼淀进出口设5处抽水泵站, 设计抽水能力共326m3/s,装机容量1.46万kW。
19
PPT课件

南水北调工程ppt课件

南水北调工程ppt课件

5 407 11
中西部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比重(%)
想一想:
(1)中西部经 济耕 可地地 利用带水能 在资源 方煤面的优势有哪 些石 铜?油 (铝2土)矿 我国东部 经磷 硫济矿 铁矿地带经济发 展存在的限制性 问题是什么?
结论: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情况与目前的
26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 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 态效益。
1、经济效益:缓解供水区的生产用水,促进供水区 的经济发展。
2、社会效益: 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 金。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地区的矛盾,有利于 社会稳定。
原因: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5、京杭运河自南向北连接的水系:
6、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那些措施?
25
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除了南水北调 外,还有哪些措施?
提示:①修建水库;②节约用水,防治水 污染;③发展节水农业;④加强水资源的 宏观调控;⑤海水淡化;⑥工业污水处理 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⑦提高水 价;⑧保护生态环境等。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 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 放会降低水质。
--“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各年之间变率大”
17
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PPT课件

《南水北调》PPT课件
5.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线路中,须逐级提水的是 A.东线工程B.中线工程C.西线工程D.东中西线均需要
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不经过哪个省区? A.江苏 B.山东 C.河北 D.河南
32
7.水利专家们论证后提出让东线工程的北上 江水经大型涵洞在黄河河床下通过的设想。 从地理角度看,政府最终采纳这项建议而否 定了空中跨越方案的主要理由是???
27
(09重庆)图8和图9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A、B 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40°N
40°N
35°N
33°N
118°E
125°w 120°w
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12分) 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不同点:图8调入区春季降水少;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 降水年际变化大。图9调入区夏季降水少,蒸发旺盛;28 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
不同点:图8调入区春季降水少;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 降水年际变化大。图9调入区夏季降水少,蒸发旺盛;34 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
5
比较东、中、西三条线路的起止点和经过的省区
起止点
经过的省区
东线
南起扬州,北到 天津,烟台,威海
苏、鲁、冀、津
中线
南起丹江口水库, 北到北京,天津
调通天河、雅砻江
西线 大渡河的水到黄河
上游
鄂、豫、冀、京、津
6
1.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中线都可以到达的城市是 A.北京 B.天津 C.烟台 D.威海
2.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线路中,须逐级提水的是 A.东线工程 B.中线工程 C.西线工程 D.东中西线均需要
20
21
海河 黄 河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PPT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PPT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现有的江苏省江水北调 工程、京杭运河航道工程和治淮工程的基础上, 结合治淮计划兴建一些有关工程规划布置的。 东线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 程三部分组成。
(一)输水工程
包括输水河道工程、泵站枢纽工程、穿黄 河工程。
1.输水河道
引水口有淮河入长江水道口三江营和京杭 运河入长江口六圩两处。输水河道工程从长江 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1150km,其中黄河以南 651km,穿黄河段9km,黄河以北490km。分干 线总长740km,其中黄河以南665km。输水河道 90%利用现有河道。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 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 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 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 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 到北京、天津。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 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 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 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 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 (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 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 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 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 下游补水。
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涉及苏、皖、鲁、冀、津 五省市。具体为:苏北除里下河腹部及其以东 和北部高地外的淮河下游平原;安微省蚌埠以 下淮河两岸、淮北市以东的新汴河两岸及天长 县部分地区;山东省的南四湖周边、韩庄运河 和梁济运河侧、胶东地区部分城市及鲁北非引 黄灌区;河北省黑龙港运东地区;天津市及近 郊区。
3.穿黄河工程
选定在山东东平县与东阿县之间黄河底下 打隧洞方案。通过多年地质勘探和穿黄勘探试 验洞开挖,查明了河底基岩构造和岩溶发育情 况,并成功解决了河底隧洞堵漏开挖的施工难 题。

南水北调完整版课件

南水北调完整版课件
生态修复 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改善受水区的生态环境,有助 于修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 和平衡。
减轻环境压力 南水北调工程减轻了受水区的环境压力,降低了 因缺水引发的生态问题,如湿地萎缩、植被退化 等。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受水区提供了稳定的水资源保障,有助 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调度手段
南水北调工程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远程监控、数据采集等, 提高调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
南水北调工程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安全风险评估
南水北调工程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 隐患。
安全应急预案
南水北调工程制定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 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THANKS
感谢观看
政策与法规的完善
制定更严格的用水管理政策
为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制定更严格的用水管理政策,限制和规范用水行 为。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针对南水北调工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工程的管理和保 护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执法力度
为确保政策的执行和法律法规的遵守,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政府决策
为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政府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工程目 标
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
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南水北调,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 输送到北方,缓解北方的水资源短缺 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有助于改善北方的生态 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将带动沿 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PPT

南水北调工程PPT
闸站监控系统预警功能 在南水北调中线 输水调度中的应用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度中心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度中心
闸站监控系统预警功能 在南水北调中线
输水调度中的应用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中线工程概况 Overview of the Middle Line Project
1432公里
中线工程总干渠线路总长
输水干渠地跨4个省、直辖市
河南省 河北省
北京
天津
北京段80公里
采用PCCP管和暗涵 相结合的输水形式
漳河北至北拒马河
466公里
穿漳工程
陶岔至黄河南 493公里
颐和园团城湖
北京 拒马河 漳河
经验问题
无成熟的经验 可借鉴
自动化 信息化 数字化 智能化
如此庞大、复杂、伟大的 工程,在中国乃是世界是 前所未有的,要想管好, 运行好,必须实施信息化 管理,保障工程安全平稳 运行
天津
天津外环河
天津干线155公里 采用箱涵输水
西黑山进水闸
黄河北至漳河南
黄河
238公里
陶岔
陶岔渠首
穿黄工程
中线工程建设进程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central line project
2015年
急 供水工程建成通水
2013年
12月,中线干线主 体工程完工
中线通水一周年, 输水22亿m³ 惠及3800万人口
12月,中线工程 正式开工,进入全 面建设阶段;

《南水北调》课件

《南水北调》课件

自江苏扬中始,北抵北京平谷,全长约1431公里。
2
东线工程
自江南富丽至江苏淮安,全长约1786公里。
3
西线工程
自四川重庆至北京水源地,全长约1600公里。
水资源调配与水生态保护
水资源调配
通过水源的转移,实现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向 北方的输送。
水生态保护
通过采取措施保护源地水环境,确保水资源调 配的可持续性。
《南水北调完整版》PPT 课件
南水北调完整版PPT课件将介绍南水北调的背景、目的,主要工程,水资源调 配与水生态保护,成果与影响,未来展望,总结与讨论。
背景与目的
背景
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匮乏,南方地区的丰富水资 源没有充分利用。
目的
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
主要工程
1
中线工程
3 拓宽国际合作
与国际社会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挑战。
总结与讨论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 果。然而,仍需继续努力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成果与影响

成果
解决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生活水 平和生态环境。
影响
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推动 了生态文明建设。
未来展望
1 继续项目建设
继续推进南水北调中、东、西线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满足水资源需求。
2 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工程培训

南水北调工程培训

目标
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实现水资源的 合理配置,保障华北地区的供水安 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组成部分
南水北调工程由东线、中线和西线 三条调水线路组成,其中东线和中 线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
解决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为华北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资源,缓 解该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03
案例分析
04
该工程通过隧道和泵站将长江上 游的水输送到黄河上游,然后通 过黄河流域输送到西北地区。该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了诸多挑 战,如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 脆弱、技术难度大等。
案例总结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成功实 施,为解决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 短缺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 也为中国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 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04 南水北调工程面 临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补偿机制
0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工程建设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和
修复,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监测与评估
02
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
,确保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环保技术应用
03
推广和应用环保技术,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
管理内容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调度 和水质监测等方面,旨在确保工程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03
管理要求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强工程监
管和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提高管理效率和水
平。
南水北调工程运营与维护
运营模式
南水北调工程运营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或委托运营的方式确定运营单位, 由运营单位负责工程的运行和维护。

南水北调(30张)专题培训课件

南水北调(30张)专题培训课件

4.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流域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
.和 地区,为什么选择该流域作为水源地?
5.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线路,即 线、 线、 线,读
课本P64 3-3-2图说出三线的调入区、调出区。
1.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六 位, 其空间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 时间分布特点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
能自流
引水渠道 穿越山脉 工程量大
方法归纳一
选择或评价调水线路时,主要考 虑哪些因素: 1、可调水量 2、水源地水质 3、能否自流 4、工程量大小
探究问题二:
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 调出区及沿线各产生哪些有利 、不利影响?(以东线为例)
影响 对调入区
对沿线
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和调出区 及沿线有利和不利影响
质疑反思: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学得怎样?
小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了解资源分布状况及各区域的地理背景 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优措施
分析措施实施的影响,趋利避害
当堂达标
1、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D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水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2、对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实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B.促进调入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C.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 D.加快了山西煤炭的外运 3、对南水北调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大大促进了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B.缓解了调入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C.地下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 D.缓解了地区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对洪涝起有限的分洪作用

南水北调完整版PPT课件

南水北调完整版PPT课件

❖ b、中线工程

2019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截至2019年2月,中线河南段干线
工程全线开工。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自2019年9月26日开工建设,2009年6月20日
,混凝土坝坝顶全线贯通。2019年3月31日,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全
部完成。

2019年9月27日,中线穿黄工程开工建设。2019年9月27日,中线
1
背景
2
进程
3
争议
4
评价
themegallery
一、建设背景
❖ 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 “南方水多,北方
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的设想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做了 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 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 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11294 14509
26990
32343
2167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东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
附近。
线路走向 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
(解决华北 缺水的问题)
北送。一路向北经黄 河隧洞至山东,河北
,天津;一路向东,
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 3、工程完工方面
❖a、东线工程 穿黄河主体工程于2019年开工,2019
年1月8日完工。2019年10月,徐州截污导流工程开工建 设,2019年3月15日主体工程建成,同日睢宁二站和徐 洪河影响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江苏段工程进入全 面加快建设高峰期。

南水北调教学课件 (共29张PPT)

南水北调教学课件 (共29张PPT)
知识集 锦
种类 水能资源 煤炭资源 石油资源 天然气资源 太阳能资源
水资源
中国能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富集区
贫困区
西南、中南、西北
东部沿海
华北、西北、东北、西南
华东、华南
东北、华北、西北、近海
华东、华南
中部、西部、近海
华东、华南
西北、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东部、南部
西部、北部
背景资料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东线: 江苏扬州→沿京杭运河
向北至天津 向东经过济南至烟台、威海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规划示意
中线: 丹江口水库→郑州、石家庄→北京、天津
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引水 工程拟定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上游筑 坝建库,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 水岭巴颜喀拉山入黄河。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规划示意
西线: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西北
讨论
试从水量、水质、建设成本、运转成本、 对沿途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南水北 调工程东、中、西线的优缺点。
优点
东 线
中 线
西 线
缺点
优点
缺点
水量丰富,供水稳定; 水质较差,易出现二次污 东 可利用现有水道,工程 染; 线 量较小、投资较少;
对调出区:
利——利于加强河流综合治理
东线——
长江入海水量减少,河 口 三角洲萎缩,海水倒
灌,盐度升 高,咸潮加
剧;

中线——
移民问题;对 汉江中 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西线—— 生态环境问题
对调入区:
经济效益——
缓解水资源紧张,促进经 济发展。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有效 利 生态效益—— 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

水利工程之南水北调-PPT课件

水利工程之南水北调-PPT课件

据中国工程院专家刘昌明院士预测,2030年 我国每年需要粮食6.80-7.25亿,远远超出现有 的生产能力,粮食缺口高达1.8-2.2亿t。即使通 过节水改造,使单位灌溉水粮食产量提高25%, 仍将增加不少农业用水。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展,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必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刘昌明院士的预测是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 城市化进展,城镇和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零增长或 负增长情况下做出的,但是我国经济社会仍在快 速发展的过程中。
《总体规划》提出了“政府宏观调控、准市 场机制运作、现代企业管理和用水户参与”的 体制设置原则。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 事分开,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南水北调项目法 人,由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债 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全过程负责。分别组建水源 有限责任公司和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各有关省 市组建地方供水公司。干线有限责任公司与地 方供水公司签订供水契约,实行合同管理。
水利工程专题之-----
南水北调
东南大学
1.南水北调的原因 2.南水北调的规划历史 3.东中西线介绍 4.技术论证 (1)长江水如何穿越黄河 (2)丹江口水库加高扩容 (3)冰冻期输水防止断流 (4)治理膨胀土变形滑坡 5.投资估算 6.生态问题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继三峡工程以后,我们国家 正在实施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设。它是一项跨流 域、长距离的调水工程。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性 的水资源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总体规 划推荐东线、中线和 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 长江、黄河、淮河和 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 构成以“四横三纵” 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南水北调工程的由来 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听取原黄河水 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同志关于引江济黄的设想 汇报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 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从此,拉开了南水北 调工程的大幕。 1958年3月,毛泽东在党中央召开的成都 会议上,再次提出引江、引汉济黄和引黄济卫 问题。同年8月,发出了《关于水利工作的指 示》指出:“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指长江水系) 北调为主要目的地,即将江、淮、河、汉、海 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规划”。这是 “南水北调”一词第一次见之于中央正式文献。

南水北调工程培训课件PPT(共 60张)

南水北调工程培训课件PPT(共 60张)

我 国人 同均 世径 界流 部量 分的 国比 家较
人均径流量 (米³/人.年)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32343 26990 11294 14509 2167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105117 加拿大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 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 5、京杭运河自南向北连接的水系: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 6、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那些措施?
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除了南水北调 外,还有哪些措施?
提示:①修建水库;②节约用水,防治水 污染;③发展节水农业;④加强水资源的 宏观调控;⑤海水淡化;⑥工业污水处理 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⑦提高水 价;⑧保护生态环境等。
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兴建 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长江流域属我国的丰水区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
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 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南水北调
西线
北京 ★●天津 石家庄 ●
中线

郑州
● 丹江口

三峡
问题探究: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 提示: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 流量小,蒸发强;工农业发达,用水量 大;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 费严重;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问题探究:南方的珠江流域、浙闽台及 西南诸河的人均水量比长江要高,为什 么要选择从长江调水? 提示:从长江调水,路径较短,投资较 少,调水难度较小,长江水量较大。
东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1)中西部经 济耕 可地地 利用带水能 在资源 方煤面的优势有哪 些石 铜?油 (铝2土)矿 我国东部 经磷 硫济矿 铁矿地带经济发 展存在的限制性 问题是什么?
结论: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情况与目前的 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区域差异
资源差异
经济差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
西



北东东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3、生态效益: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 控制地面沉降,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南水北调带来的环境问题(以 东线为例)
zxxk
污水排放使调入的水质较差
容易学.科.网造成土壤盐碱化
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 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海水上溯,河口盐度升高, 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区域差异
资源差异
经济差异
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区域的开放性
水资源:从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70%分布在西南地区。
水能蕴藏总量约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水能资源:集中 在西部和西南部 的部分省区
矿物能源:南 少北多,东少 西多
• 5、京杭运河自南向北连接的水系: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 6、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那些措施?
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除了南水北调 外,还有哪些措施?
提示:①修建水库;②节约用水,防治水 污染;③发展节水农业;④加强水资源的 宏观调控;⑤海水淡化;⑥工业污水处理 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⑦提高水 价;⑧保护生态环境等。
自然原因: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降水少,水资源有限 --海水淡化
人为原因:
用水量迅速增加 --合理开采,控制人口增长
浪费严重 水质污染
--节约用水,循环利用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问题探究: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 提示: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 流量小,蒸发强;工农业发达,用水量 大;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 费严重;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思考:对中线和西线有哪些不利影响
对中线的不利影响:
1.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年径流总量的比较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年径流总量 (亿米³)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
居世界第六位。 51912 40000
31220 27115 28113 29702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人均径流量 (米³/人.年)
105117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人均径流量的比较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32343 26990
11294 14509 2167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 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 时间分配上: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各年之间变率大”
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解决措施
河输水到 天津 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
水到 北京
水源 区
长江 下游
长江中游 丹江口 水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
库、 三峡 库区
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供水 黄河 、淮河下游地 华北 平原大部分地区 西北 地区和华北部
区 区;海河 流域
分地区
评 优 有 京杭运河可以利 价 点 用,工程量较小;
可调水量大
可 自流 供水, 水质较好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 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 态效益。
1、经济效益:缓解供水区的生产用水,促进供水区 的经济发展。
2、社会效益: 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 金。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地区的矛盾,有利于 社会稳定。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 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 淤塞。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 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 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 放会降低水质。
问题探究:南方的珠江流域、浙闽台及 西南诸河的人均水量比长江要高,为什 么要选择从长江调水? 提示:从长江调水,路径较短,投资较 少,调水难度较小,长江水量较大。
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兴建 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长江流域属我国的丰水区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
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 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南水北调
西线
北京 ★●天津 石家庄 ●
中线

郑州
●丹江口

三峡
东线

扬州
方案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路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 从 长江 上游引水到
线 引长江水,基本沿 出 汉江丹江口水库,沿
黄河上游
可 自流 供水, 水质好
缺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需挖 渠道,工程量很大,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
点 北高南低,需梯级 占用农田多,迁移人口 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
抽水北送,耗能多,

西北和华北 部分地
水质差,
区供水,工程量大
总评 最具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大
最具生态意义
思考
• 1、三个方案中,完全在我国第一阶梯内的是:西线工程 • 2、穿过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西线工程 • 3、靠近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的是:中线工程 • 4、三个方案中最先实施的是:东线工程 • 原因: 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投资少。
中国主要油气田的分布
中国三个经济 地带及其发展 水平比较 (1999年)
东部经济最发达, 中部其次,西部较 落后;东部的经济 发展速度最快,中 部次之,西部较慢
地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总量(%) 人均GDP

(%)
(元)

59

41.1
10 089

27
35.7
5 407
中西部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