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关系普遍“冷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合集下载

大学课堂管理初探

大学课堂管理初探

大学课堂管理初探[摘要]文章概述了高校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接着从课堂秩序不规范、学生逃课现象突出、师生关系冷淡疏远、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几个方面找出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课堂管理师生关系课堂秩序很多大学教育者有这样的共识: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和教学实践,还取决于有效的课堂管理。

在课堂管理中会有一些共同的问题,如课堂秩序不规范、学生逃课现象突出、师生关系冷淡疏远、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

现在将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试着解决,以期抛砖引玉。

一、课堂秩序不规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1.大学课堂秩序不规范的原因。

(1)大学扩招后学生素质整体大幅度下降。

我们很清醒地看到,随着大学扩招的深入,高等教育已经迅速地、真实无疑地进入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

毫无疑问,“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学生素质必然要逊色于“精英式”高等教育的学生素质。

(2)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意识的整体滑坡。

市场经济打碎了旧的道德观念和礼仪规范,但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

课堂秩序的混乱就是社会道德滑坡的一个反映。

(3)新“读书无用论”的泛滥。

大学扩招速度过快,毕业生增多,还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非正常因素的干扰等,导致了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泛滥。

许多学生无心学习,直接表现就是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冲击。

(4)中小学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缩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人和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学起、从小养成。

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小学由于升学率的压力,只顾成绩,忽视了德育和素质教育。

这种影响就集中反映在大学阶段,特别是在大学的课堂上。

(5)新一代大学生中一些人伦理道德、做人规范的缺失。

新一代大学生中很多人从小娇生惯养、放纵自由,一些人更是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懂得、更不关心做人的基本规矩。

在大学课堂上就反映为不懂规矩、不守纪律、不讲礼貌。

2.对策。

(1)国家、社会以及各界人士应该积极树立起新的道德观念和礼仪规范来引导人、鼓舞人。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篇一: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自的地位、作用、价值与活动的联结及其相互作用的状态, 它以老师“教”和学生“学”为中介,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

师生关系的好坏及人们对它的认识, 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理论和实践。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 试图就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状况作些初步的分析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师生关系工作化。

师生关系不仅仅包括工作关系, 它还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和心理关系等。

所有这些关系处在不同的层次上, 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但又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但据调查, 除了上课外, 80%的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为零;而在上课时, 教师与学生相隔一个讲台也似乎隔了一道鸿沟。

如此, 必然影响到了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质量。

对此, 学生中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少管制甚至无管制是对学生自我的充分释放, 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有人却感到一种失落, 他们习惯了在老师的庇护下成长, 在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下一步步前进。

对于高校师生关系越来越工作化, 教师也有其苦衷。

首先, 大学的班级观念松散,且自由时间较多, 学生很难管理;同时,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如高中时期,大多数学生不会轻易找教师交流。

二是教师要参加一些研讨会 , 同时教师有一定的科研任务 , 时间和精力也难得顾及与学生交流。

三是教师在教学之外的其它工作不易量化, 通常没有列入教师考核、评优的指标中, 影响了教师加强与学生交流的主动性、积极性。

2、师生组织关系异化。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 履行不同的职责, 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 从组织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师生组织关系。

这种关系并不是单向的, 而是一种双向的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 学生通过教师的影响获取知识, 学到治学的方法, 为自己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 教师也能通过旨在培养学生求学的兴趣和能力的种种交往中获得启迪, 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德育研讨★★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化镇中傅丽娜【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育目标。

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冲破重重阻力,探究、改善和解决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努力建立平等、真诚、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用自己无私的爱培育祖国未来的花朵。

【关键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即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1]。

良好的师生关系驱动教师满腔热情、专心致志、投入教学,千方百计地想把学生教好,而学生则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对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和爱好;完全消除了学生恐惧、忧虑的心理负担,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反之,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和学的关系难以协调,给教育活动带来重大的挫折。

因此,新时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同时也是师生互尊互敬,促进教学相长的需要[2]。

一、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1、应试教育是师生之间权利混乱和情感关系淡化的主要原因。

教师对学生就是“不放心”,从早到晚跟着学生连轴转,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和时间,也谈不上创新和发展;而老师时刻在题海里苦战,让学生冲刺清华、北大;根本没有时间和学生交流[1]。

这样表面上老师对学生是关心备至,可实质上是侵犯学生的自由,剥夺学生的权利,疏远了师生的关系。

2、师德品质是师生关系情感疏远的直接原因。

作为一位教师,必然需要学生尊重、爱戴和亲近,教学效果才能因之而如愿,而要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就得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具备内在的人格魅力。

教师为了“为人师表”,常常超负荷运转:学生分数、升学率、在职进修,竟聘上岗等,还有不少教师在应对来自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压力,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必然导致心理的不堪重负。

此外,高昂物价和低廉的工资使一些教师的孤独、无助、贫困、焦虑、抑郁。

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及教育对策一、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1.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一些教师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

2.学生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一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害羞或是对学习缺乏兴趣,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建立。

3.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些家长可能存在过度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情况,导致孩子与老师的关系紧张。

4.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的制度和管理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学校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会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加剧。

5.社会价值观影响:社会价值观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学生可能会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对学习产生错误的看法,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

6.教师沟通能力不足: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如果教师缺乏沟通能力,就难以有效地与学生、家长和其他同事进行交流,容易导致误解和矛盾。

7.学生缺乏情感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情感的支持和关注。

如果学校缺乏情感教育,会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支持和安全感,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建立。

8.学校文化建设不足: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种精神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学校文化建设不足,会使得学生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建立。

9.社会环境压力: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社会竞争压力大、就业难等问题会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和恐惧,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

10.教育部门支持不足:教育部门对学校和教师的支持力度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的质量。

如果教育部门缺乏对学校的支持和投入,会导致学校设施不完善、教师待遇不佳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建立。

11.教师职业素养不足: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一方,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如果教师职业素养不足,会使得学生对教师失去信任和尊重,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属于教学管理环节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必须的。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师生关系会遇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的学术表现或教师的表现,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下面,我们将讨论关于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缺乏沟通缺乏沟通是导致师生关系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时候,教师和学生可能因为语言或文化差异而无法有效地交流,这可能影响到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和学生之间可能存在互相误解或偏见,也会导致沟通不畅,从而对师生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解决方法: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通过提供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外语交流课程来缩小师生之间的差距。

此外,学校还可以推广讨论会,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交互机会,以了解他们个人和学术需求。

2.教师能力不足一些教师可能不具备足够的教学经验或技能来帮助学生克服学术问题,或者他们可能无法在其他方面提供足够的支持。

这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动力和信心,负面影响了他们的学术表现和对未来学习的动力。

解决方法: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以帮助教师开发新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支持学生。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教学评估检查,以确保教师具有学院和工作的标准。

3.学生行为问题一些学生可能会在校内或校外停留,在课堂上分心或不尊重教师。

这些行为会对教师和其他学生造成干扰,影响到教学质量。

解决方法:学校可以引入纪律策略并强制执行,以确保学生尊重教师,并在校内恪守纪律。

此外,学校可以开展各项支持学生的活动和研究,以确保学生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4.文化差异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会给学生在教育和社交方面带来困难。

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出现差异和文化冲突,从而影响师生关系。

解决方法:学校应该提供多元文化教育和培训,以便学生和教师彼此了解和尊重。

学校还应该通过学生活动和课程设计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学校社区的包容性。

高校师生关系疏离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高校师生关系疏离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119时各种感官的敏感度和所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种主要记忆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和混合型。

视觉型的人,顾名思义,其大脑的记忆系统对视觉信息比较敏感,更多的是通过视觉来记忆事物;听觉型的人大脑处理听到的信息很快,很容易吸收听到的信息,这种人在记忆时偏重使用听的方式,能够很好地记住听到的内容;混合型是指以上两种类型的混合类型。

记忆信息靠感觉器官输入脑中,无论学生属于哪种记忆事物的类型,在激发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的情况下,记忆效果都是最好的。

针对这些,教师在训练学生记忆能力时就不能只偏重单一类型的刺激,而是要提供多种感官刺激的记忆活动。

以词汇为例,在训练学生记忆单词时,要分别安排侧重“音”、“形”、“意”的记忆活动,充分刺激学生感官,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更应主动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在记忆时充分调动大脑的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运动中枢等各个部位的积极性,发挥大脑皮层的综合机能,提高词汇记忆中枢的动力学效应,增强记忆的效果。

(三)强调学生记忆的不断巩固记忆最大的敌人是遗忘,这是每个英语学习者的切身体会。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一定规律的,只要采取一些策略,就可以大大降低遗忘率。

其中最重要的策略是及时复习和反复巩固。

及时复习可以防止记忆后发生的急速遗忘,在大脑中留住更多的信息;反复巩固有利于加强记忆成果,使记住的东西作为长时记忆储存下来。

还有研究指出,最先遗忘的是对学生没有重要意义的、不能引起其兴趣、不符合其需要的信息及引起其不愉快的信息。

此外,识记材料的呈现位置不同,遗忘的情况也不一样。

材料的首尾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最容易遗忘。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记忆中自己感受这些规律,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一整套最适合自己的巩固记忆的方法。

总而言之,站在美学的角度上、站在系统论的角度上、站在培养人才的战略角度上去看待并精心设计学生的英语学习,就会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

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也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职业发展。

但是,现实中存在着各种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如下:
1.教育理念不同——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不同,这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2.情感交流不足——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情感沟通和交流,这会使师生之间的疏离感增强。

3.教师的角色认知不清——教师对自己应扮演的角色认知不足,可能导致其在教学中缺乏自信和热情,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

4.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因素也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发展。

为了改善师生关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师生沟通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多进行交流,了解彼此,增进彼此关系。

2.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他们更有自信和热情地投入教学工作中。

3.注重情感教育——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增强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4.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应该积极与家庭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建立更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之,师生关系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学校也应加强
管理和引导,以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教育环境。

师生关系变化的原因

师生关系变化的原因

师生关系变化的原因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师生关系会发生变化,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是师生关系变化的一些原因:
1. 互动不足: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那么他们之间
的关系很可能会变得疏远,这样就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支持。

2. 焦虑和压力:教师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焦虑,
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有效地处理,那么就可能会对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3. 不适当的行为:教师的不适当行为,比如过度关注某个学生
或者不公正地对待某些学生,都会导致师生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 教育理念不符: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学生的需求不符合,
那么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师生关系的变化是由很多因素所导致的。

对于教师来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学生来说,要尊重教师的权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1 -。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 二) 心理关系的疏离、 冷漠 1 . 心理关系的疏离 2 .师生伦理关系道德教育的功能难以发挥 师生伦理关系处于师生关系体系中的最高层次 , 学生
学生学习功利性动机过多。当前, 大学生学习动机以
大学师生心理关系的疏离的主要表现是师生课堂交 的道德观念有很大部分是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得的, 由于师 流不充分, 课下交流不积极。 在课堂上, 师生之间缺乏有 生关系的疏远、 冷漠, 教师只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学, 缺乏对 效的交流互动。教师“ 上课 即来 , 下课即走 ” , 师生课下交 学生以 多种方式进行的 道德教育, 阻碍了“ 育人” 的进 程。 流的机会更少 , 而学生和教师交流的积极性也不高。根据 二、 当前 大学 师生 关 系问题 的原 因分 析 笔者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 约6 8 %的学生不知道教师的联 系方式; 而8 6 %的学生基本没有跟教师在课余时间交流的 ( 一) 专业教育的技术理性主义倾向
教育关系的功利化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过
育目 标简化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缺乏对学生的道德教 的学生仅占4 . O %, 认为“ 较密切” 的学生占 1 7 . 2 %, 认为
育, 简而言之, 即只“ 教书” , 不“ 育人” 。
“ 较冷淡” 的学生却 5 9 . 6 %, 而认为“ 很冷淡” 的学生占 9 . 1 %【 3 】 。 可见, 较大多数的 教师 和学生都认为高校的师 教育关系的机械化 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内容 1
Hale Waihona Puke 2 . 心理关系的冷漠 的人” 。虽然师生之间存在教育交往, 但是这种教育仅 “ 科学研究” “ 社会服务” 的功能凌驾于基本 目 标之上。在 仅以技术性的、 工具 的目 标导向, 导致作为完整生命个体 人才培养上, 应该改变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培养“ 工匠式人

大学师生关系

大学师生关系

一般认为:“和谐”是事物发展的成熟阶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原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三个时期,而和谐只产生于成熟阶段;和谐是人的思想协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作用的结果;和谐是事物内部关系全面协调的统一。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

由此可知,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师生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协调内部关系而形成的,是师生关系发展的成熟阶段、完美阶段。

而在如今的高校中,教师不知道为何要去找学生,一学期下来几乎叫不出几个学生的名字;学生也不清楚该如何去找教师,谈理想?谈学术?谈生活?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出诸多不和谐。

一、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状1.师生交往少,关系淡漠当前,师生除课堂交往外,课后各自行色匆匆,哪怕碰面也是擦肩而过。

感情沟通渠道明显变窄。

当学生对教师业务素质不满意、就业前景迷惘及心理问题未能及时解决时,师生间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代沟或情感期待上的落差,产生隔膜,师生交往出现“厌其师,背其道,毁其道”的现象。

除了上课外,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非常少;而上课时,教师与学生相隔一个讲台也似乎隔了一道鸿沟。

他们仅仅是认识的人,而不是亲密的人,师生关系越来越趋向单一,蜕变为一种纯粹的工作关系。

正如一位学生所言:“到今天为止,开学时班主任的那个背影已在我脑海里模糊,我不知道在街上偶然碰到还能不能认出他来。

因为大半年来,我只见过他一次,就是开学的时候。

”2.师生关系疏离,学生的心理失落对于师生关系的疏离,学生中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少管制甚至无管制是对学生自我的充分释放,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有人却感到一种失落,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习惯了在老师的庇护下成长,离不开老师。

从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既成熟又不完全成熟时期,他们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面对人生、社会的表象,一切都似乎容易理解。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三一文库()〔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篇一: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自的地位、作用、价值与活动的联结及其相互作用的状态,它以老师“教”和学生“学”为中介,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

师生关系的好坏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理论和实践。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试图就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状况作些初步的分析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师生关系工作化。

师生关系不仅仅包括工作关系,它还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和心理关系等。

所有这些关系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但据调查,除了上课外,80%的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为零;而在上课时,教师与学生相隔一个讲台也似乎隔了一道鸿沟。

如此,必然影响到了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质量。

对此,学生中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少管制甚至无管制是对学生自我的充分释放,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有人却感到一种失落,他们习惯了在老师的庇护下成长,在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下一步步前进。

对于高校师生关系越来越工作化,教师也有其苦衷。

首先,大学的班级观念松散,且自由时间较多,学生很难管理;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如高中时期,大多数学生不会轻易找教师交流。

二是教师要参加一些研讨会,同时教师有一定的科研任务,时间和精力也难得顾及与学生交流。

三是教师在教学之外的其它工作不易量化,通常没有列入教师考核、评优的指标中,影响了教师加强与学生交流的主动性、积极性。

2、师生组织关系异化。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从组织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所谓师生组织关系。

这种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师的影响获取知识,学到治学的方法,为自己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师也能通过旨在培养学生求学的兴趣和能力的种种交往中获得启迪,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问题的提出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改革。

党和国家通过这次改革,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亿万青少年,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民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未来。

①而新课程的实施者——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儿童美好未来最主要最直接的“策划者”。

教育学是“人学”,教育工程是“灵魂工程”。

学校教育,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和教育的成败。

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冲破重重阻力,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探究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实施改革的根本内容和任务。

可从许多资料显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大多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探讨上,较少涉及师生关系更广泛的天地——精神、思想和生活的互动关系研究。

其实,师生关系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涵深刻的内容:伦理关系、情感关系。

②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我们认为:努力建立民主、平等、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和真诚、和谐、全面沟通的师生情感关系,是构建这一系统最科学、最理想的方向。

二、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目前教育第一线的实际看,师生关系不容乐观,尤其是我们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师生关系的观念转化,其过程艰难而漫长。

历史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目标教学,就是有目标可不讲教学;“双基”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自然具备了;至于素质教育,那就是“放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离开了管、卡、压,教师就“名不符实”!于是,历史记下了这样的事实——学生是新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教育、教学、师生关系“涛声依旧”。

就师生关系总体来说,在存在着急需改善和优化的复杂问题,其任务十分艰巨。

二·1、伦理关系方面,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位置”模糊、混乱。

这里涉及的首先是学生观的问题。

学生观,是指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怎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怎么样的态度问题。

哪些因素会影响师生关系

哪些因素会影响师生关系

哪些因素会影响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及师生之间的互信和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师生关系的好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1.个人因素:师生双方的性格、价值观、教育理念等都会对师生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师生之间存在个性冲突、价值观差异或教育观念不合,都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甚至破裂。

2.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包括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学资源、教育政策等。

如果学校存在高压教育、竞争过度、文化冲突等问题,都会对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3.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匹配,也会导致师生关系的困扰。

例如,教师过于强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而学生习惯于互动式学习,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4.信任和尊重: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信任,过分指责或对学生有偏见,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怀疑和抵触。

同样,如果学生对教师缺乏尊重和敬意,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5.互动和沟通: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提供反馈和支持。

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机制,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受到阻碍。

6.知识水平和能力: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其的认同和尊重。

如果教师的知识水平不够或教学能力不强,学生可能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产生疑虑,从而对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7.性别、种族和文化差异:性别、种族和文化差异都可能导致师生之间的理解障碍和沟通困难。

教师应该重视个体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背景和经验,创造一个包容多元的教育环境。

当前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成因探析

当前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成因探析

当前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成因探析
当前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1. 教育理念不合:教师和学生的教育理念不一致是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常见原因之一。

教师可能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和成绩,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而学生可能期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希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尊重和鼓励。

2. 教学方法不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可能不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一些教师可能存在无准备、讲授枯燥、过分批评等问题,也会影响到师生关系的融洽度。

3. 沟通不畅:师生之间沟通不畅也是导致关系不和谐的因素之一。

教师可能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而学生可能不敢或不习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这将导致双方之间信息传递的不畅和误解的产生。

4. 对待问题态度不同:教师和学生对待问题的态度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摩擦和冲突的产生。

教师可能对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过于严格、苛刻,而学生可能对教师的要求和评价持不同意见,认为教师不公正或不合理。

5. 社会变革背景:当前社会变革速度较快,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

这可能导致师生之间的代沟加大,教师和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到师生之间的相处和关系。

以上是一些导致当前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常见成因,为了改善师生关系,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积极采取措施,例如加强师资培
训、提供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机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等,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和谐相处。

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旧的师生关系依然存在,新的问题和矛盾应运而生,大学师生关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大学生成才、促进教师个人魅力的辐射和渗透、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对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入手,引出在大学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原因,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分析;对策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高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无疑是全体高校师生的共同心愿。

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日渐扩大,学生人数逐年猛增,一个老师往往面对上百人甚至数百人的大班进行教学,师生之间的交往变的困难,不可避免地会给高校师生关系带来冲击和影响。

为此,我们要了解现在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找出问题,从而更好地协调师生关系。

1.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学师生关系总体呈现出老师敬业、乐教,学生尊师、好学,师生关系呈良性发展的趋势。

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1师生间情感关系淡漠一般而言,人际交往的亲密程度与交往水平成正比,而交往水平可以通过交往的主动性、交往的频率、交往中的情绪体验等来衡量。

交往越主动、交往频率越高、交往中的情绪体验越积极,交往主体彼此的关系越密切。

现在大多数高校师生都普遍感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淡化,彼此之间十分疏远,这种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一学期的课结束了,学生不知道老师姓名,评教的时候不知道给哪位老师评,老师上完课就夹着书本走,对学生也不太熟悉和了解,甚至师生在路上遇见也彼此互不相识。

学生们认为除了与辅导员接触的机会多一点,其他任课老师也就是上课时见一面,课后很难相见,更不用说师生间的嘘寒问暖。

这种关系的疏离,造成了学生的心理失落感。

学生们认为他们不被重视,老师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后想请教问题,总是找不到老师的身影,有时想问老师拿个电话,总是那么不容易,向辅导员求助,辅导员在透露电话的同时,总会不忘加一句,千万别说是我说的,从中也体现了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差别。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一、前言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

然而,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1. 教师缺乏热情和责任感在一些高校中,一些教师对于自己的工作并不是非常热情,并且缺乏责任感。

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发展。

2. 教师思想观念过时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仍然使用过时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这样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并且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 教师评价标准不公正在一些高校中,教师评价标准并不完全公正,有时候会出现以私人关系为主导的现象。

这样会让那些真正努力工作但是没有私人关系的老师受到不公平待遇。

三、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1. 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新精神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

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2. 学生缺乏团队合作能力在现实社会中,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一些学生在高校中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只是单打独斗。

这样会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面临很大的困难。

3. 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清晰一些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并不清晰,只是盲目地跟从别人或者随波逐流。

这样会让他们在未来面临很大的挑战。

四、高校方面存在的问题1. 高校管理混乱在一些高校中,管理混乱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

这样会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很不舒服,并且影响到教育质量。

2. 高校资金分配不公平在一些高校中,资金分配并不公平,有些学院或者系部得到的资金比其他学院或者系部多得多。

这样会让那些资金较少的学院或者系部无法正常运转。

3. 高校官僚主义严重在一些高校中,官僚主义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

这样会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很不舒服,并且影响到教育质量。

五、解决问题的方法1. 加强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热情和责任感,同时也要加强他们对于新思想和新方法的接受和应用。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高校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

优秀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成才。

因此,研究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认识上的误差:存在一些师生对彼此认知不够、相互间的印象不准确的情况。

2.心理上的障碍:由于年龄、文化、性别等差异,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存在困难。

3.管理上的问题:高校过分注重管理,对师生关系的自然发展进行了限制。

4.课程内容不适应:一些课程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符,教学质量低,进而影响了师生关系。

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了师生之间紧张和不信任的态度,间接导致了出现一些校园糟糕恶性事件。

二、改进高校师生关系的策略有针对性地改进高校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并且对全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师生要摒弃个人私利,通过沟通与交流消除心理障碍。

2.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使教师拥有专业、生动、生活化的教学风格。

3.实行分类管理。

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分别进行教育,科学地培养他们的兴趣、理念和综合素质。

4.拓宽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置多种多样的选修和实践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结论在高校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上针对高校师生关系的策略,有助于师生间更好地互动,消除矛盾,提高校园和谐发展。

教育扶贫在家庭、教育、社会等多个方面都需要重视,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教育更好的奉献给社会。

高中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如何加强师生关系?

 高中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如何加强师生关系?

高中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如何加强师生关系?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高中阶段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不仅在学术表现上对学生产生影响,而且对他们的发展和成长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许多学生抱怨他们的高中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不够。

缺乏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可能导致学生心理上的问题。

因此,加强师生关系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中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加强师生关系的方法。

原因分析忙碌的教学日程很多高中教师面临着繁忙而紧张的工作日程,包括备课、批改作业和开展额外的课外活动。

由于时间的限制,他们可能无法花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互动。

缺乏个人化的关注高中教师通常需要面对大量的学生,这使得他们很难给每个学生提供个人化的关注和支持。

这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冷淡,学生可能感到被忽视或对教师的关注感到有限。

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主要集中在传授知识和教学方法上,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关注。

这种观念限制了教师对学生关心的程度。

加强师生关系的方法1. 提供更多个人化的关注高中教师可以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个人化关注。

这可以通过定期与学生交流、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生活来实现。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会面和一对一辅导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2. 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积极的沟通是加强师生关系的关键。

高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向他们提问,分享观点和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该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以更好地关心和支持学生。

3. 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学生参与是加强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学生会活动和社区志愿者活动等,可以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这不仅有助于建立更好的师生关系,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4. 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情感需求教师应该瞭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感需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关心和帮助他们。

这可能包括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和鼓励学生间的友善互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趋于平等,教师对学生的约束力越来越小,这样能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但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独自面对网络进行学习、交往而没有集体生活,没有受到教师性格气质影响的学生会有正常人的交际能力和思想意识。因为人际交往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传播,而是让人在可感可触的交流过程中使人与人的言行、举止、观念等相互影响。
(二)网络文化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将使人类的生存状态发生巨大改变,教育的传统基石也将被强烈地震撼。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人,其角色、形象、地位以及心理状态自然会受到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文化理念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问题便成为需要关注的新问题。
(三)入学和择业政策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社会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高校管理层把精力放在筹措教育经费上。经济杠杆和市场规律使得学校教育日趋商业化,有人认为师生之间的一切关系仅仅是消费和表面交往的关系。当前高校的教育费用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首先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压力,学校或教师屡次向部分欠交学费的学生催交,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影响了师生的感情。此外,学生毕业自主择业政策与就业难的问题,也使学生感到学校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上学我交费,职业我自谋,似乎我不欠你学校什么”,持这种心态的学生不占少数,这就缺少了师生之间产生更深层次感情关系的基础。加之就业竞争激烈,大多数学生都渴望能多学点知识与技能,力求在就业竞争中胜过别人,始终保持自我中心,与教师保持距离,与同学维持关系。
(二)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发育中、晚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的后期,生理发育已接近或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精神方面自立性增强,观察、分析、判断等认识能力的发展意味着大学生们有可能从事成年人所能从事的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定了其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比中学阶段有所提高即独立自主性增强了,于是降低了对老师的依赖心理,不愿主动与老师多接触;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断乳期”,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不成熟导致了他们不想和老师多沟通交流,但又非常渴望老师成为自己的“感情寄托”。因为大学生远离父母和亲朋好友,心理上容易感到势单力薄、孤独无助,他们渴望老师能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关心自己,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这种心理使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值过高,当事实上没有能够达到这种愿望时,便容易加深他们的怨恨、封闭心理,从而更加剧师生关系的恶化。
其次,高校后勤社会化作为高等教育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和必然趋势,也使师生联系、交往更加困难。随着改革的进程,学生宿舍逐步脱离学校管理,而教师也将散居于校外各地。这一分散趋势,加上交通工具的制约和学校硬件的不足,使师生的面对面的联系交往和直接讨论交流变得更为不便和困难。(二)大学办学规模的盲目扩大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二、学生的因素
(一)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大学的教育主要是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教师的课堂教学重在理论、知识、技术的传授,其他知识的学习更多是依靠学生自学完成,因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二者互为主体,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依赖性减弱了,一般情况下,学生有难解的问题才去找老师,很多学生上完一学期的课,还没有与老师说过一句话。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文化信息传递渠道的多元化和教师的社会角色含义逐渐单一,也淡化了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信赖关系,或者说,学生不必只依靠教师来获得文化知识,从而使大学师生关系出现某种程度的疏离。
一、教师的因素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先导。教育理念会影响一名教师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当前将教师权威绝对化、权威使用过度的传统教育观念仍然严重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如“专制型”师生观导致了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成为教师的附庸、消极的教育对象。这样的师生关系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与此相对应的是“放任自流型”的师生观,片面强调学生的自然天性,一切围绕学生旋转,教师不干预和不限制,让学生放任自流。这样的师生观念排斥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当前,有的高校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意识到教师职能的变化和角色的转换,不及时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而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明确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所以,在网络媒体条件下,教师除了需要向学生传送知识信息以外,还应该与学生进一步沟通感情,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使教师对学生产生更多人格等方面的影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师的个性特点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师生的交往是在师生双方个体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展开的,师生关系在建立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师生个性特点的影响,而且教师的个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不良的个性品质则会使师生间产生相互排斥、疏远甚至冲突。据调查,大学生最喜欢尊重学生、知识广博、和蔼可亲、平等待人、风趣幽默的教师,最不喜欢那种讨厌学生、偏爱、不公正、无责任感、自傲、冷漠、教学不认真的教师。有的教师由于性格、心理的问题,不善于与他人交往与沟通,仅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或专业学术方面,导致了在教学方面仅与学生保持一种纯教的关系,不愿在课外与学生过多接触而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无论是知识面还是社会经验都不及自己,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不愿意与学生交往,师生之间仅维持着一种平淡的人际关系。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教书育人相脱节的现象仍很突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可见,教师如果不与学生时常交往就难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难于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更谈不上采取适当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师生关系不融洽。
(三)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学风和教风是良好校风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育人的重要文化环境。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端正,责任心强与否,均会对学生的思想及学习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然而,当前部分高校老师的敬业精神较弱,只把应付课堂几十分钟作为教学目的,上课流于形式,很少顾及教学效果。另外,一些教师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不满足于安贫乐教,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对学生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对学生缺少热情、漠不关心,生活中不求进取,言行轻率,学问上和品德上不足为师。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和特点,或了解不全面不准确,在教育工作中盲目行事,对学生评价也难以公正和客观,使学生不能对老师产生崇敬之心,损害了师者形象,自然就影响到师生间的交往。可见,教师在教学上的不够认真,品德上的不如人意是导致学生漠视教师、师生关系冷淡的原因之一。
[摘要]师生关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主要从教师、学生、学校方面以及社会风气和网络文化对师生关系的影响等方面。分析高校师生关系淡漠的因素。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影响
当今,我国的师生关系总体上体现了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初步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师生关系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据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较冷淡”的占到了74.1%,认为“很冷淡”的占到了11%。导致高校师生关系普遍“冷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网络虽然使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交流变得瞬时化、即时化,拉近了彼此的空间距离,满足了人性中渴望交流的愿望,但是这种交流毕竟是隔着网络媒体进行的,是符号化了的。视屏、屏幕等屏蔽了交往者之间情感的丰富性、真诚性表达,阻隔了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现代教育交往的一个显著症候是师生之间的面对面、直接言语的交往在减少,而传输文字符号、图片、图表、图像信息等的间接交往形式在增加。”这样,师生间难于感受到面对面交流时的情感,也进一步形成了师生之间相对冷漠的情感关系。
四、其他因素
/gaodeng/090604/14314456.html
(一)不良社会风气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围墙”被推倒,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两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同化逐渐加快,带给师生的是全新的思想观念,于是社会上的人情冷漠,“关系学”盛行,请客送礼和行贿受贿的现象无疑对高校师生产生腐蚀作用,引发了大学师生观的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师生间交往的经济现象日益增强,一些人把利益和金钱置于感情、友谊之上,根据别人赠送礼物的多少来确定关系的远近、人情的深浅,师生间自然增添了人情消费,染上了功利色彩。二是师生间交流的功利意识明显。师生间的利益交换。在师生中形成了一种互相排斥的离心力,使人近利轻德,失去感情与爱心,甚至变得冷酷、麻木。这种人际环境是令人痛心的。三是师生关系出现多元化格局。师生关系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物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特别是近些年来,高校人员成分繁杂,受教育水平各异,有的人利益愿望大于创价愿望,消费欲望大于工作欲望。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师生感情的自然流动与功利的利用回报之间往往纠缠不清,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被运用到人际关系中,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也就被扭曲了。
人际交往的频次,人际关系的疏密,与人际交往数量有关。过去,大学由于招生人数较少,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也相应较频繁,学生能在课程学习之外常与老师交谈,向他们请教治学之路与为人之道。近年来,高校在办学层次和规模上都迅速发展,层次多了,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班级人数日渐增多,而相应的教育与管理跟不上,教师常常要面对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学生上课,几乎不认识学生,合班上课与教室流动,减少了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也影响了师生的感情交流,因而师生交往困难自然使师生关系淡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