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隋唐盛世的主要成就,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隋唐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 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的内在联系。
2. 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相关文献等教学资源。
2. 学生预习教材,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隋唐时期的初步了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隋唐时期的主要成就。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a.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哪些?b. 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a. 政治方面: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推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
b. 经济方面: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等都有较大发展。
c. 文化方面:唐诗、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达到鼎盛;儒、道、佛三教融合。
d. 科技方面: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2. 教师讲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隋唐盛世的重要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隋唐时期的历史小论文。
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2023新修订)
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2023新修订)前言本教案是根据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2023新修订)编写的教学指南。
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本教材的内容结构和教学要点,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概述本教材共分为X个单元,涵盖了以下主题:1. 单元一:XXX2. 单元二:XXX3. 单元三:XXX(以此类推)每个单元包括了XXX个课时,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课时一:XXX- 教学目标:XXX- 教学重点:XXX- 教学内容:XXX- 教学方法:XXX- 教学活动:XXX2. 课时二:XXX(以此类推)教学指南教案中的教学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研究目标:针对每个单元和课时,明确教学的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
2. 教学步骤:详细描述每个课时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引入活动、知识讲解、示范演示、练活动等。
3. 教学方法:介绍适用于不同课时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活动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研究。
4. 教学评估:提供合适的评估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 扩展活动:为了增加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拓展知识面,提供额外的拓展活动建议。
教材教案的编写时参考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力求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
使用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进度,适当调整教案中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风格和需要,进行相关教学素材的引入和补充。
此外,教师可以积极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扩展活动,在课堂之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源和机会。
结语本教案是根据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2023新修订)编写的教学指南,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补充,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实用4篇)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实用4篇)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1)课程标准: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知道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培养其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培养其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找出“一五”期间,我国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影像资料、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导入小助教复习旧知。
提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
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第一个五年计划教师简略补充有关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知识。
讲一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为什么要完成这几项任务?读图分析: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历史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1957年比1952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项目19521957增长百分比钢(万吨)原煤(万吨)粮食(万吨)棉花(万吨)动手找资料:课文列出了我国国产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产生以及建成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等资料。
九年级历史教案下册5篇
九年级历史教案下册5篇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根据教育考试规定,历史教案该如何与时俱进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九年级历史教案下册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九年级历史教案下册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1.归纳法。
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
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
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清•陈澧“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怕炮怕火箭?”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的武器炮和火箭。
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优秀5篇)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2023 篇一一、现状分析历史思品学科只占中考分数50分,由于学业繁重,学生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主科上,弱化了学生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
要想在这门学科上保证学业质量,我们首先要学会花时间下功夫,而且应该是尽可能花学生在校的时间,所以我们思考的是怎样去提高学生在校时间的学习效益,怎样做好有效教学环节中的细节落实?二、目标定位从目前各校联考成绩来看,我们社会学科有压力也有动力,压力是我们社会学科初三接班老师特别多,而学生对理科重视,放在社会学科上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少,基础又差。
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我们联考第二,进步较大,但期末的成绩就排在联考第五,成绩起伏很大。
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最后100多天时间达到最佳复习效果是我们备课组本学期重点工作。
今年的中考目标定位:最低目标是超过市平均分,最高目标是联考学校第二水平。
三、计划安排1、进度安排本学期,初三历史备课组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完成三轮复习。
(1)1-10周第一轮复习。
我们注重研究《考试说明》,认真组织上好每一节复习课,第一轮的复习要重视基础,扎实落实教学内容。
复习的模式为:依据考点——回归课本——重点突破——当堂检测。
重视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在校时间的学习效益,构建实效课堂。
(2)11-13周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要重视专题复习,加强题目的训练,尤其是选择题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导选择题致错误多。
(3)14-16周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复习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了解身边大事,感受社会发展变化是我们这门学科的方向和要求,也是命题必须遵循的原则。
综观这几年中考试卷,社会时政热点与考点知识的结合点往往是中考命题的重点。
而且思品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不仅仅为了应考,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人教课标)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人教课标)第一章:Unit 1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2. 掌握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
2.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发展: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感悟。
3. 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Unit 2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 掌握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
2. 中国古代文明: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体系,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
3. 中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和感悟。
3. 举办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章:Unit 3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
2. 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发展: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
3. 近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成就。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统一国家的建立1.1 秦朝的建立了解秦朝的建立背景,如战国时期的纷争和民众渴望统一的心情。
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意义。
探讨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
1.2 两汉的兴衰了解西汉的建立和汉武帝的统治成就,如开疆扩土、加强中央集权等。
掌握东汉的建立和衰落过程,如光武帝的改革和黄巾起义。
探讨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如农业生产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等。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的更替2.1 三国鼎立了解三国鼎立的背景,如东汉末年的宦官专权和民众疾苦。
掌握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和争夺过程。
探讨三国鼎立对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2.2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了解西晋的建立和东晋的建立过程。
掌握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如南朝的宋、齐、梁、陈和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探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第三章:隋唐时期的繁荣与衰落3.1 隋朝的建立与繁荣了解隋朝的建立背景,如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和社会动荡。
掌握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成就和问题。
探讨隋朝的大运河建设和科举制度的意义。
3.2 唐朝的繁荣与衰落了解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的成就,如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
掌握唐朝的衰落过程,如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
探讨唐朝的对外交往和文化影响。
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变革与发展4.1 宋朝的建立与变革了解宋朝的建立背景,如唐朝衰落和五代的分裂。
掌握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如科举制度的完善、商业经济的繁荣等。
探讨宋朝的文化成就,如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进步。
4.2 元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过程。
掌握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如行省制度、民族政策等。
探讨元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统一的政治体制、民族融合等。
第五章:明清时期的巩固与挑战5.1 明朝的建立与巩固了解明朝的建立背景,如元朝的统治问题和社会动荡。
掌握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如科举制度的改革、海外贸易的限制等。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2023(精选7篇)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2023(精选7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备课教案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2023(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2023篇1本学期,本人主要担任初三历史的教学,为了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更好的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并根据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学习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掌握世界古代到近代史发展的一个总体的概况,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培养学生对各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教学情况1、制定好计划,备好课,备好学生,上好课。
针对目前初三学生在校学习状况,要完成新授课程并复习好迎接中考,必须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时的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
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
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
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
为使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
2024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2024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历史教学,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知识与理解:掌握九年级历史下册中的基本史实,包括重大事件、人物、社会变迁等,理解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自主搜集、整理、评价历史资料,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认识历史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各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主要历史人物及其影响。
社会变迁和经济、文化发展的脉络。
难点:深入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对历史资料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讨论的形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变化性。
展示相关历史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2. 新课讲解系统讲解新课内容,包括历史事件、人物、社会变迁等,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历史认识。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课堂互动性。
3. 课堂讨论针对新课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讨论题目,如“某某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它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分组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点评和补充,确保讨论的深入和有效。
4. 课堂练习与巩固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练习结果,指导学生进行错误纠正和知识巩固。
5. 课堂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精选10篇)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精选10篇)九班级历史下册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的,不断深化历史课程改革。
二、学生情况分析初三级部共有4个班,从上学期的成绩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已有厌学情绪,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没有爱好。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两部分,从三四百年前人类的出现到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世界历史进展的基本进程,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
四、学期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世界古近代史的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制造的文明成果。
4、通过对世界历史的学习,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教学进度及单元课时安排总课时46节六、教学措施1、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转变老师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进展。
2、精心设计#教案# 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爱好。
3、继续深化“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写好利用好教学反思。
4、乐观参加教科研活动,合理使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准确定位教参的地位。
九班级历史下册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进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给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一步培育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历史教案优秀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历史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重大事件。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重大事件。
2.教学难点: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知识讲解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中国古代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重大事件。
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4.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有关中国古代近代史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方法。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知识。
3.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近代史的某个事件,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古代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重大事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历史的兴趣,激发爱国情怀。
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重大事件教师通过时间轴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历史的发展脉络。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中国历史比作一条长河,那么你们能告诉我这条长河中都有哪些重要的转折点吗?”学生:“唐朝的繁荣,宋朝的变迁,明朝的开放,清朝的衰落……”教师:“非常好,那我们今天就来详细看看这些转折点,理解它们如何塑造了我们的历史。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设计说明本课主要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本课内容较简单,故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探究的方式,结合图片、文献、视频等各种史料,帮助学生识记斗争的主要内容,理解斗争的背景和意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虽然发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它们的目的都是反抗殖民者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争取民族独立。
玻利瓦尔、圣马丁、章西女王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殖民者的爱国主义热情,值得青少年学习,所以本课通过多个活动落实情感价值,培养青少年爱祖国、爱人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
学习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过程,认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艰巨性。
2.了解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理解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必要性,认识其对印度发展的意义。
3.了解玻利瓦尔、圣马丁、章西女王在反抗殖民统治斗争中的主要事迹,感受殖民地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教学难点: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玻利瓦尔》(书目)。
2.影视作品:《章西女王》(电影)。
(二)工具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观看影视作品,如《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眼中的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引导学生从史料实物中认识历史,并提醒学生,本节课将从一些更为真实的史料入手进行学习。
二、预习检查1.拉丁美洲的地理范围和名称由来。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时间、领导人、经过、结果。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主要领导者、过程和影响。
三、学习任务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师活动:结合教材第2页第1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强迫印第安人开采金矿、银矿。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最新3篇】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最新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最新3篇】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宋词、史学、绘画、书法)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隋唐盛世的主要成就,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隋唐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
2. 唐太宗的统治和贞观之治。
教学难点:1. 对隋唐盛世成就的理解和评价。
2. 唐太宗贞观之治的特点及其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历史资料、图片等。
2. 学生准备:预习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相关人物和事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隋唐时期有什么了解?隋唐时期有哪些重要成就?二、自主学习1. 学生根据预习内容,结合教材,了解隋唐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隋唐盛世的原因。
三、合作探究1. 分组讨论:隋唐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哪些重要成就?2.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讨论1. 讨论唐太宗的统治和贞观之治的特点及其影响。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唐太宗成功的原因。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隋唐盛世的重要意义。
2. 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
2. 写一篇关于隋唐盛世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隋唐盛世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2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汉朝的建立和巩固统一的主要史实。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一、新课标标准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和主要战场,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二、内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也是一场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
战争初期,由于西方大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势力猖獗。
英、法两国纵容侵略,结果遭到了德国的进攻。
苏联军民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世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国陷人两面夹击的境地。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1945年9月,日本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未来世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了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过程;了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产生的影响。
历史解释:了解《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主要内容。
家国情怀:认识到世界人民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追根溯源】回顾所学,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二)讲授新课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教师活动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学生活动①欧洲西线战场:欧洲大陆基本沦陷。
②欧洲东线战场: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占领大片苏联国土。
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③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2024年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书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基础知识。
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全面认识。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历史资料、图表等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明确历史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等。
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变革,如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等。
历史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斗争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本质。
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形成系统的历史思维。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播放视频片段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提问学生关于上节课内容的回顾问题,巩固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明确学习任务。
新课讲授系统讲述本课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基础知识。
结合历史资料、图表等信息,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本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展开深入探究。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不同意见的交流与碰撞。
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进行及时解答和引导。
巩固练习设计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提问、抢答等形式,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精选6篇篇一: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主题专讲隋朝的历史。
隋朝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
“繁盛一时”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
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
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
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
而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则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隋朝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本课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二、教法建议1、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讲述的“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九年级下册教案历史(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使学生认识到统一和集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理解和分析。
2. 秦朝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吗?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有什么重要影响?2. 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出秦朝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二、讲授新课1. 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和过程a. 秦国崛起的原因: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等。
b. 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商鞅变法、连年征战、最终统一六国。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a. 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b.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权力高度集中、官员选拔制度、法律制度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秦朝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有哪些积极意义?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秦朝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知识点。
2. 强调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统一和集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六、布置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秦朝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内容。
2. 撰写一篇关于秦朝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使学生了解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制于政治形势。
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讲授新课:把“硅谷”并作简单介绍,以景触情,激发学生学习“美国经济的发展”的兴趣,提问“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由此导入新课。
先指导学生看书,制表来概括本课主要内容。
时期表现(特点)原因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9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一、战后的繁荣原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二、危机和经济调整原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三、新经济的出现原因: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P50页图片说明的问题:“互联网”显示了美国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更能说明美国高科技的发达、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强以及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等。
组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或“基本特点”时,注意提示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和现实情况,运用从具体的历史事实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做到言之有据地分析说明问题。
例如“特点”,从发展过程上看,五六十年代出现繁荣,七八十年代遭遇危机与通货膨胀,90年代稳定发展,21世纪初又发生经济衰退,这显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从实力地位上看,尽管发展出现波折,但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是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国家。
从主导产业上看,经过了传统工业到新兴工业再到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高。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要使学生认识:用图片或表格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讲授新课:向学生展示《重建柏林》和《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让学生从图表中直接感觉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步伐,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西欧和日本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也可运用教材上有关“欧盟”的几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这个组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它们的建立对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等等。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后,再导入新课。
一、欧洲的联合西欧:是指二战后,在国际政治概念上,指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面积360万平方千米,人口3.5亿。
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
课本采用的是后一概念。
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面临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1.英国战争夺去41万人口,全国1/4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大减,工业技术装备更加陈旧。
2.法国在法西斯占领摧残下,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生产处于瘫痪状态。
3.德国战争夺去700万人口。
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
主观条件是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客观条件则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
当然,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是为了控制西欧,西欧接受援助则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外部条件。
欧共体的产生:“欧共体”的背景,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
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60年代建立“欧共体”。
所以说“欧共体”是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同时,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
欧盟成为世界上的经济体。
二、日本的崛起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2、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3、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
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4、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
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
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
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
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5、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
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
经济高速发展使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达到了欧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发达水平,完成了自明治维新开始的在世界体系中从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的转变。
日本在经济上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就业人口转移,城市人口激增,其中新中间阶层比例不断增大。
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形成了“大众消费社会”。
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缩小,农民的收入与工人相当。
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间阶层”。
战后西欧与日本都乐于也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这一点是促使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移地坚持和贯彻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文章说明---------------------本文是经过精选整理后的精品文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下载后可对文档进行重新编辑,可按您的想法稍作修改直接套用,标题或正以精心写就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文中所有带()处可自行修改为需要字词,以便更好的为您所用!精挑精选精加工的精品文档,感谢您下载使用,希望使您的学习办公更便捷高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