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琴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化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2013 届)
题目:试述《诗经》中的琴文化
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
专业:对外汉语
班级: 2009 级 5班
作者姓名:韩冰学号: ************ 指导教师:徐栋梁职称:副教授学历:博士论文成绩:
2012 年 4月
目录
中文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试述《诗经》中的琴文化 (1)
(一)琴与《诗经》中的宴飨文化 (2)
(二)琴与《诗经》中的礼文化 (3)
(三)琴与《诗经》中的乐文化 (4)
(四)琴与《诗经》中的祭祀文化 (4)
(五)琴与《诗经》中的日常生活 (4)
(六)琴与《诗经》中夫妻生活的关系 (5)
小结 (6)
参考文献 (6)
结束语 (7)
试述《诗经》中的琴文化
中文系2009级5班韩冰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部分篇目借用琴这种乐器来传达儒家的礼乐精神。琴在周代人的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体现着重要的文化内涵。宴飨文化,祭祀文化,礼乐文化中都存在着琴的影子,除此之外,琴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成为美满的夫妻生活的象征,日常生活中不仅是用来陶冶心性的工具,更是传达诗人心情的重要媒介。琴不仅可以用来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要求,而且可以作为人与神沟通的媒介。儒家讲究制礼作乐,琴作为“八音之首”必然体现这种儒家独特的礼乐规范。
关键词:诗经;琴;礼乐
The Culture Of The Instrument Of
Qin In the Book Of Songs
Class 5, Grade 2009English Department Han Bing
Abstract:The Book Of Songs" is China's earliest collection of poetry, some of the contents is tried to express Confucian spirit of music by the use of a seven-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Music in the Zhou dynas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aily life, which was important in reflecting the spe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re is a seven-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in the poems which is related to treats culture, ritual culture,and music culture, besides, a seven-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become the symbol of a hamonious couple life because of its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 A seven-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is not only used to edify disposition tool in the daily life, but also convey the poet's mood of important medium. Music is not only can be us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but also regarded as a vehicle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god. Confucian exquisite system of ritual music, as one of the eight tones, a seven-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must be used to reflect this Confucian unique music and specification.
Key words:The Book of Songs;a seven-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rites and music
琴是弦乐器的一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内涵。《诗》对西周春秋时期的生活描写涵盖方方面面,所表达的情怀也几乎涵盖了人类最本真最自然的所有情怀。但儒家为了宣扬自己学说的需要,对其内容上进行了重新筛选,提炼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更将礼和乐结合起来,使之符合礼的要求,形成独特的礼乐文明。所谓“礼”,指的是外在的社会规范,所谓“乐”指的是通过乐使得人的内心达到平衡的状态。“礼”与“乐”相结合即外在的规范通过内在的感化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礼”与“乐”的核心精神可以归结为“仁”。“仁”即“仁者爱人”。只有每个人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本着一颗帮助别人爱护别人的心,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整个社会才能和谐。显然,《诗经》体现了儒家这种独特的礼乐文化。琴因其重要的身份,也随着礼乐制度出现在各种礼仪中。
(一)琴与《诗经》中的宴飨文化
周代社会是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奴隶制社会者出于维护政权的稳定的需要对礼乐制度给予高度重视。产生于西周初期的宴飨文化与周初和谐稳定的政治氛围不可分割,反映了当时繁荣清明的政治面貌。此时的宴飨文化中之所以出现乐舞并非只是单纯的满足享乐刺激的需求,而是希望通过宴饮乐舞这种方式彰显出上下尊卑的礼。《周礼》规定,宴饮必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但同时要遵循严格的等级规定。琴在宴会中的出现使得乐与礼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琴的中和雅正使宴会的氛围维持在浓厚的礼乐文化氛围中,不至于流于俗务之中。
《棠棣》是一首歌唱兄弟亲情的诗。全诗阐发这一主题的角度是多层次的:诗中既有对“莫如兄弟”的歌唱;也有对“不如友生”的感叹;更有对“和乐且湛”的推崇和期望。诗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据说常棣花开两三朵皆彼此相依而生。古人非常重视兄弟之情,认为“兄弟者,分形连气人也”(《颜氏家训·兄弟》)。因而,比之良朋、妻孥,他们更重兄弟亲情。钱钟书论及《常棣》时也指出:“盖初民重‘血族’之遗意也。就血胤论之,兄弟天伦也,夫妇则人伦耳;是以友于骨肉之亲当过于刑于室家之好。……观《小雅·常棣》,‘兄弟’之先于‘妻子’,教然可识”(《管锥编》)。
《棠棣》第七章中出现了对乐器的描述“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形容夫妻之间情谊深厚,渲染了举行家宴时兄弟妯娌和睦相处的欢乐场面和美好气氛。其中乐器的应用对全诗所表达的情绪和氛围起到了恰到好处的烘托作用,同时揭示了全诗的主旨:在一个家庭中只有夫妻,兄弟和睦相处才能共享美好的生活。
《鹿鸣》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宴)飨宾客之诗也。”又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也就是说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
全诗共三章,都以“呦呦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麋鹿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故《诗集传》云:“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也就是说君臣之间限于一定的礼数,等级森严,形成思想上的隔阂。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而以鹿鸣起兴,则一开始便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它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音乐伴奏声中。《诗集传》云:“瑟笙,燕礼所用之乐也。”按照当时的礼仪,整个宴会上必须奏乐。《礼记·乡饮酒义》云:“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据陈澔注,乐工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三篇终,则主人酌以献工焉。”由此可知,整个宴会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诗,而歌唱《鹿鸣》时又以笙乐相配,故诗云“鼓瑟吹笙”。乐谱虽早已失传,但从诗的语言看,此诗三章全是欢快的节奏,和悦的旋律。
诗之首章写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人“承筐是将”,献上竹筐所盛的礼物。献礼的人,在乡间宴会上是主人自己,说见上文所引《礼记》;在朝廷宴会上则为宰夫,《礼记·燕义》云:“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足可为证。酒宴上献礼馈赠的古风,即使到了今天,在大宾馆的宴会上仍可见到。然后主人又向嘉宾致辞:“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诸位光临,示我以大道”一类的客气话。主人若是君王的话,那这两句的意思则是表示愿意听取群臣的忠告。诗之二章,则由主人(主要是君王)进一步表示祝辞,其大意则如《诗集传》所云:“言嘉宾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当则效。”君主要求臣下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因此,这样的宴会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第三章大部与首章重复,上一章没有写到奏乐,因为群臣嘉宾要恭敬的听宴会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