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失街亭》人物性格探微-三笑与三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失街亭》人物性格探微-三笑与三哭
《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写的是诸葛亮想北定中原而出兵祁山,魏蜀两国在街亭的一场战斗。
本文用对比与衬托的手法,通过生动的情节与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的性格。
其中“细节”的描写尤见功力,文中以马谡的“三笑”、司马氏父子的“三笑”以及孔明的“三哭”为契机,巧妙地将诸葛亮和马谡的矛盾,马谡和王平的矛盾以及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矛盾这三条线索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既相互牵制,牵一发而动全身,又烘云托月,相得益彰。
其人物性格十分鲜明,值得我们注意和体味。
一、“三笑”
马谡的三次“笑日”和司马氏父子的“三笑”虽然都是围绕“攻”“守”街亭而发出的心声,然而作者通过栩栩如生的情态和语言描写,便将人物各自不同的个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1.马谡的三次“笑曰”
第一次笑孔明“多心”。
当诸葛亮判断认为司马懿“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时,马谡自告奋勇,并在以全家性命作担保的前提下,提出让孔明答应让他带兵防守街亭。
等到兵至街亭,他却得意忘形起来。
罨是一笑:“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马谡笑孔明“多心”,表现了他的狂妄自大,麻痹轻敌。
据他的浅陋推理,山之“僻”,魏兵就不敢来”,何等的轻率。
第二次笑王平“无知”。
当王平向他荐言:即使魏兵不敢来,仍要提高警惕,要防患于未然。
就在王平“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之时,马谡不但不采纳王平的建议,反而“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马谡“大笑”王平,其笑因是马谡认为“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些都是兵书所言。
可见,马谡是一个十足的纸上谈兵的空头军事家。
虽然马谡熟读兵书,深谙军事理论,曾在诸葛亮帐下出谋划策当过智囊团的主要谋士,还在北伐中原时提出使用反间计,使魏主曹叡削去了司马懿的兵权,可是他当时只不过是出谋划策而已,并没有亲临战场,实地考察与指挥。
而和马谡一起守街亭的裨将王平,虽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生长戎旅,手不能书”,但是他行伍出身,实战经验丰富。
因此,当马谡街亭屯兵布置失误时,首先指出其错误的便是王平,两人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次笑司马懿“胆怯”。
马谡在山上看到了司马懿的军队,此时司马懿已经令张邰挡住王平,打乱了“蜀军犄角之势”,马谡却还蒙在鼓里,“大笑日:‘彼若有命,不来围山”’,可
见他轻战自恃,违令拒谏,死守教条已经到了何等的地步。
2.再说司马氏父子的“三笑”
司马懿兵到街亭,派次子司马昭去探前路,探得“街亭有兵守把”。
司马懿灰心丧气,愧叹“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而司马昭见状,笑其父日:“父亲何故自堕志气耶!男料街亭易取。
”其子笑其父被孔明吓破心胆,自认为街亭是易取的。
两种性格的反差对比,既突出了次子司马昭初生牛犊的个性和聪明过人的军事才能,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而司马懿得知“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之后,才不禁大喜,这是他心中转忧为安的大笑:“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矣!”可见司马懿首先立足于了解情况,分析战机。
这反映了一个有才能的军事家善于知己知彼,与马谡的自恃轻敌又形成了对比。
其后,司马懿回到寨中,又“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
当听说守街亭的“乃马良之弟马谡”,不禁笑日:“徒有虚名,乃庸才耳!”这是司马懿的又一次“笑”。
此次之笑是“笑里藏刀”。
马谡在司马懿的心里是既可笑,又可恨的:可笑的是这个只知纸上谈兵的蠢材,只会出点雕虫小技的谋算,缺乏实地作战的指挥才能,如果“我”当道拦截,断绝蜀军军粮、饮水,定使蜀军不战自溃。
可恨的是马谡确实曾经以兵书上“攻心为上,功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术用反间计使自己失去了兵权。
要不是孔明整顿兵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曹叡大惊,于军情紧迫之际,恢复了“我”的官职,加为平西都督,率南阳各路兵马,至今“我”不过是个区区小卒而已。
因此,攻下街亭对于“我”司马懿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这样写,一个曾经遭马谡暗算过的军事家老谋深算、谨慎从事的性格特征便跃然纸上。
二、“三哭”
“三哭”,主要指街亭失守之后,诸葛亮严明军纪,挥泪斩马谡时的情感流露。
对此历来褒贬不一。
孰是孰非?笔者认为应该实事求是,从历史的真实美与文学艺术的真实美的角度,去正确理解人、事、情之间的“内核”。
1.孔明“挥泪”
孔明第一次“哭”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街亭失守后回到汉中,嘉奖赵云不折一人一骑,严肃追究马谡违反军纪,失掉街亭战略要地的责任,并将马谡“明正军法”。
而马谡服法泣求:“……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马谡用上古传说中舜杀死鲧而用禹的道理,实则是请求诸葛亮在杀他之后,还能照顾他的儿子。
于是,诸葛亮听之不禁热泪滚滚。
这是富有人性美的哭泣。
作为爱将如子的孔明,更体现出他对待部下的一腔仁爱。
可是“军中无戏言”,为了严明军法,只能“挥泪斩马谡”。
2.孔明“流涕”
对于孔明第二次“哭”,笔者认为要从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来分析。
参军蒋琬从蜀国的都城成都来到军中,经过法场,恰逢武士将要斩马谡的危急关头,大惊失色,高叫“留人”。
他大声喝住斩马谡的武士后,立即责问孔明两点:其一,“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
蒋琬拿典故警戒孔明,意思是说春秋时楚国大将成得臣,带兵同晋文公作战失利,楚成王逼他自杀;晋文公听到这个消息极为高兴。
言下之意,你孔明眼下杀马谡正好被魏耻笑,这是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情。
其二,“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这一责问是个激将法,因为孔明在《出师表》中明确表示,他的目的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而战事刚刚开始就杀了谋臣策士,这岂不影响“宏图大计”的实现吗?面对蒋琬的责问,针对如此棘手的发难,如果是其他一般大臣的确难以回答,而“多智”的诸葛亮脑筋转得快,对答的言辞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今四方分争,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
”他的话中同样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历史上孙武曾因“用法明”而能战胜天下。
其二,如今天下大乱,戎马倥偬,假如废除军纪,将无法战胜顽敌,实现恢复统一的蓝图。
所以结论为“合当斩之”。
而孔明为何一边说一边哭呢?其人物性格的精神“密码”有待于破译:孔明的“哭”一则是因人情、人性的内驱力自然流露出的哭态;一则为如果不以情动人,如果不以哭腔来感染手下的大将蒋琬,弄不好会涣散军心,亦或来个“起义”走极端什么的,岂不乱了大计,毁了蜀的天下?所以为人为己孔明只能以泪洗面说服蒋琬。
这就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孔明“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精彩之处,也是作者把握人物性格的神来之笔。
3.孔明“大哭不已”
孔明的“大哭”与前两次“哭”的不同之处在于:前两次哭侧重于人性、人情之美;此次是为“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而“痛哭”的。
这既突出了孔明勇于自责的精神,又表现了“效忠先帝”的忠君思想。
这是深得军心,人心向背的关键所在,难怪骁勇善战的蒋琬不解其意。
关于街亭失守的责任应该由谁来负的问题,马谡轻敌自恃,违令拒谏,死守教条,到了街亭,不听王平劝谏,不顾诸葛亮临行前的叮嘱,不考虑实际情况,最终做出错误决策,导致最后的失败,应负首要责任。
可是,追究街亭之失,也是诸葛亮用人不当之过。
诸葛亮明知街亭“干系甚重”“守之极难”,先帝也曾嘱托他:“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但对自告奋勇,并下军令状的马谡未能拒绝,这不能不算是他用人的失策。
尽管他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但街亭还是失守,诸葛亮难辞其咎。
因此,诸葛亮的第三次大哭一来是表示愧对先主,二来也是他在将士面前煽情而感化军心的举动,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智绝”的一面。
综上所述,《失街亭》没有像其他章节那样神化诸葛亮,而是把他写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尤其是描写“挥泪斩马谡”的精彩片段,更展示了其人物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使故事的结尾显出悲剧意味,扩展并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
以其“‘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精练语言,前后照应的严谨结构,成为后代历史演义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