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u l t i ma t e g o a l o f t h e r e f o r m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o f s o c i a l i s m wi t h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At t h i s s t a g e ,t h e r e e x i s t i n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o f Ch i n e s e 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si r t i e s , b a c k wa r d ma n a g e me n t c o n c e p t ,Go v e r n me n t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s t r u c - t u r e , t h e p o l i t i c a l d e mo c r a t i c s y s t e m i s n o t s o u n d nd a o t h e r i s s u e s , t h e s e i s s u e s f u r t h e r a g g r a v a t e d he t d i f i c u l t y o f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wo r k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Ab i l i t y o f Mo d e r iz n a t i o n
L I Da ,W ANG J u n - c h e n g 2,HU Ho n g — x i a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探析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探析
周建国
【期刊名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30)3
【摘要】实现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核心目标,对于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实现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着力推进依法治校深入、管理重心下移、学术体系完善、人才活力迸发、师生权利落实和校地联动发展.【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周建国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福州 350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创新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实现路径——"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综述 [J], 何志伟;张蕖
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J], CHEN Shi-wei;YU Rong-jian
3.依法治校视域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探析
——基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依法治校实践的思考 [J], 李荣生;郭秀芳;娄世超
4.依法治校视域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探析——基于哈尔滨工程大
学依法治校实践的思考 [J], 李荣生;郭秀芳;娄世超
5.“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探究 [J], 谢凌香;李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自身如何做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对高等教育的
理念如何更新、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如何改革、人才培 养模式如何创新等有属于自己的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
科学把握,进而对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
历史进程中应担负的使命和责任有自己的担当。
13
机构;处理好十大关系。
11
五、社会层面对大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 能力如何现代化?
评价的机构:全球化的视野: 评价的方式:国际化与信息化的结合; 评价的标准:国际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束语
“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所
大学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为此,高校的党委书记、
校长以及全体管理者,需要对“办什么样的学、培养
8
三、政府层面对大学的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如何实现现代化?
(一)国家层面所确立的高等教育理念应与全球高等教育的 发展趋势相一致。教育理念应为: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培养社会主义社会有责任感的公民和进步事业的积 极参与者。 (二)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的治理方式应该与大 学的组织特性相符。其职责与职能应回归为:教育体 系的构构建者、教育条件的保障者、教育服务的提供 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教育标准的制定者、教育质 量的监管者。 (三)政府提供技术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与网络技术 和数据科学的发展同步:MOOCS、翻转课堂、微课堂
9
三、政府层面对大学的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如何实现现代化?
路径在哪里? 解决上述四个问题的路径之一是实 施“片区党委制”! 片区党委制 :片区划分;组成人员;功能职责; 与教育部党组或与省级教育工委间的关系。
10
四、大学自身如何做到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壮大,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分析。
在引言中,介绍了背景情况,阐述了问题的提出,并分析了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在分析了当前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状,探讨了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措施和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
在结论部分进行了总结,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措施、路径、重要性、引言、正文、结论、背景介绍、问题提出、意义分析、现状分析、总结、展望、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逐渐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构,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对外竞争力。
背景介绍中首先需要指出我国高校治理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如决策权过于集中、缺乏透明度、学术权威受挑战等。
同时也要提出我国高校治理能力现状不足的问题,比如管理粗放、决策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完善高校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效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提出当前,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有高校治理体系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决策机制不够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部分高校领导层决策权过于集中,导致高校治理效率不高,决策不够科学合理。
高校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容易造成腐败现象的滋生。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高等教育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校的发展和治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求1. 迎合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教育理念和模式不断创新,高校治理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现代高校治理需要更加灵活和高效,要求高校管理者能够更加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发展环境,提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治理理念和方法。
2. 保障高校内部治理的公平与公正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体系,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和冲突。
现代高校治理要求能够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决策机制和治理体系,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来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各方利益的合理权益。
只有在公平公正的治理环境下,高校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科研的功能。
3. 适应国际化办学的需求随着中国高校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高校治理体系必须要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现代高校治理需要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要能够充分吸纳国际化的治理理念和经验,不断提升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二、实现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1. 加强法治意识,规范治理行为法治是现代治理的核心理念,也是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当尊重法律,依法治校,使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规则和制度都有法律依据,通过法治手段来确保高校治理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健全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健全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是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明确各个管理层级的职责和权限范围,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或滥用。
还应当加强各种规范性文件的立项和审批程序,提高治理效率和透明度。
3. 加强高校治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和机构管理的重要模式,而高校治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同样非常重要。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摘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对于激发办学活力、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实现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推动权责重心下移,完善教授治学模式,发挥师生主体作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立学校与社会联动发展机制。
关键词:高校;改革;治理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推进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国内高校纷纷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抓手,在内部治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制订实施学校章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改革背景下,依法治校的第一要义,就是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进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
高校要实现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坚持以章程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校内规章制度体系,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校。
一要坚持将章程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法。
大学章程是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也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大学治理中的具体体现。
要通过章程制定,弘扬大学精神、规划未来远景、突显办学特色,同时完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的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巩固和推进学校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同时,应根据章程规定,积极做好学校规章制度的“废、改、立”以及汇编公布工作,着力加强学校法律事务机构的建设,重视学校各项政策措施出台前的专业把关和各类文本签发前的依法审读,充分保证章程规定在具体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中得到有效落实。
二要依法完善学校领导体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同时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要通过不断修订完善学校党委和行政工作规则,明确党委全委会议、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的职责定位、议事规则和议事范围,党委重在把好方向、抓好大事、用好干部、出好思路,行政负责贯彻落实各项重大决策。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举措。
高等教育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对于提升高校整体实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推动高校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状,探讨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和对策,以期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而当前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具体表现在:(一)治理体系不够科学健全。
高校治理体系主要包括高校领导班子、决策机构、管理机构、监督机构等。
目前一些高校在治理体系上存在着权责不清、机构设置不合理、决策程序不够民主等问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权力过分集中和不透明等情况。
(二)治理能力亟待提升。
高校治理能力的提升包括治理智慧、管理经验和领导能力的提升。
当前一些高校的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中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教育理念保守、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导致高校在组织管理、学科建设、科研引领等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三)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不适应高校发展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高校发展的需求之间出现了不适应和脱节的情况。
这种不适应表现为高校内部管理混乱、自身建设和发展计划不够清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一)建立科学健全的治理体系。
高校治理体系的科学健全是现代高校治理的基础,必须创新高校领导体制、完善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建立高校决策程序、构建高校监督机制等,实现高校治理体系的科学、透明、高效。
要建立起学校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学校治理透明度,提高社会监督和参与水平,形成多方治理格局。
(二)提升高校治理能力。
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需要不断提升高校的治理能力,包括高校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的素质提升、治理智慧和决策能力提升、管理经验和领导能力提升等方面。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高校治理体系建设高校治理体系是指高校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权力运行和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安排。
加强高校治理体系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完善治理结构。
高校应建立健全的治理结构,包括校董事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构建权责清晰、协调有序的治理体系。
2. 强化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的高校规章制度体系,明确各项制度的内容和依据,确保规章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增强高校治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加强内部监督。
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体系,包括审计机构、纪检监察机构等,对高校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纪行为。
4. 推进权力下放。
高校应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权力下放和责任下移,营造积极、开放、活力的管理氛围。
二、提升高校治理能力1. 健全管理团队。
高校管理者应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懂得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能够有效地协调和领导团队,推动高校治理能力的提升。
2. 加强决策机制。
建立健全的高校决策机制,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决策,培养高校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3. 拓展合作交流。
高校管理者应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和管理培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4. 推动信息化建设。
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分析服务,为高校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高校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估加强高校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估,有助于提升高校治理效能和管理水平,增强高校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能力。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摘要】当前,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状分析, 接着探讨了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高校治理体系建设和提升治理能力水平的路径和建议。
最后, 通过总结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展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未来发展, 为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文的研究将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倡议。
【关键词】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管理、治理体系建设、治理能力提升、未来发展、建议、重要性、路径、高校发展、现状分析、展望、提升水平、推进、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目的、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而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则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权力过于集中、决策不够科学、管理水平低下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的发展和提升。
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面临诸多困难,如高校领导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足、决策层次不清晰等,这些问题影响了高校的管理效率和治理水平。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的治理体系,提升高校的治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高校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中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对于促进高校的科学发展和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传播文化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机构,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对于提升高校整体实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路径研究
Vol.30 No.52020$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IIERSITY OF JINAN ( Soial SFenF Edition )第30卷第5期2020 年•教育学研究-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路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北京100088;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84)[摘要]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升要以“守正创新”为主基调,通过全方位综合改革破除束缚高等教育 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完善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具体制度体系,重构“大学操作系统”,调动大学治理各 方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大学系统的动态平衡,涵养创新生态并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治理效能,实现大学治 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大学治理;守正创新;依法治校;以人为本[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3842(2020)05 -0133 -06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在这种竞争中,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大学,因为大学凝聚了最具 有战略意义的要素一科学、知识、技术、人才,特别是各个学科的拔尖创新领军人物。
从治理角度 看,大学的作用不仅在于为国家治理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其治理行为本身也是国家治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大学治理的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大学治理提出的目标要求, 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障①。
十九届四中全会开辟了 “中国之治” 的新境界,高等教育界应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通过不断完善大学治理体系、持续提升治 理能力,实现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从而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大学的贡献&一、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示&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潮头,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深邃的战略思考,他为四中全会定下 了“守正创新”的主基调,“守正创新”也就成为贯穿全会《决定》的逻辑主线&因此,推进高校制度 建设、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一系列重要指 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把“守正创新”作为推进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主基 调。
内部审计助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内部审计助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者:陈琴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 2020年第7期陈琴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
内部审计作为高校治理的重要一环,在促进学校完善治理、实现目标方面,同高校治理目标高度契合。
高校内部审计通过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工程审计等业务,在优化高校治理结构,提高高校治理绩效,助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部审计助推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一)内部审计有利于推动高校体制机制改革。
实行内部控制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核评价,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设计性缺陷和运行性缺陷,推动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
通过这种方式,由点到面,积少成多,促进学校层面体制、机制与制度的完善与优化。
而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审计整改中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涉及体制机制问题,可以由分管校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并落实到位,促进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二)内部审计有利于强化高校风险防范管控。
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预防、揭露、处理问题的免疫系统功能。
将具有普遍性的风险领域和风险点列入重点审计内容。
重点加强对校内重大资金、重要部门的审计监督,对涉及人、财、物等重要岗位进行岗位风险评估和排查,对招标采购、基建项目、科研经费、合作办学与投资、校办企业监管等重要领域进行业务管理流程的审查和评估,揭示单位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风险隐患,及时提出预警防范信息,督促各单位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切实防范各类风险。
(三)内部审计有利于促进高校权力规范运行。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高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需要不断进行现代化的改革和探索。
本文将从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完善高校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路径等方面展开论述。
现代化的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对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履行以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的决策效率和治理效能,使高校在日常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中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可以推动高校内部的改革和创新,促进高校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最重要的是,现代化的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能够为优质人才的培养和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二、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一方面,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对滞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跟不上高校规模扩大和发展需求,导致高校决策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高校治理中存在权责不清、监督机制不完善、权力滥用等现象,尤其是一些学术腐败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声誉和社会形象,甚至威胁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众的根本利益。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全球化的挑战下,高校需要面对国际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求,加强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下,高校治理体系需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高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高校治理体系还需要面对多元化、复杂化、规模化的挑战,有效应对高校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和庞大的情况,提高高校治理体系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为了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加强高校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高校内部的治理结构和机制,提高高校的治理效能和治理水平。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中国高校已经齐齐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而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了高校向着这个目标迈进的必要条件。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推进。
一、加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设。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利于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这个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由校内各类机构、部门参与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等一系列治理结构,使高校的管理更为科学化和规范化。
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高校内部自我评估工作,评鉴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学性和健全性,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高校管理制度建设也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应根据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积极研究和制定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如学术评估、招聘、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
同时,制度执行和监督,也是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环节,要建立相应的责任、激励和问责机制,确保制度执行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三、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高校应通过制定合理的师资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全体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
同时,建立教师培训和考核机制,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和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提高高校教师整体水平。
这样才能满足高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要求,促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加强高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
高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可以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优秀人才,促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校可以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优秀科研人才及外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高校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
此外,高校还可以适当拓宽校园交流与推广平台,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促进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营造有益的外部环境。
综上所述,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和努力,共同携手推进高校现代化进程,为构建现代化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地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以宁夏大学为例
精 品JINGPIN地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以宁夏大学为例■常海波宁夏大学党委办公室 宁夏银川 750021摘 要:刚刚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第一次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意义深远而重大。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必须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整体部署,通过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加以解决。
关键词:地方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路径选择引言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和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布局,肩负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也存在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水平与凝练不够合理、竞争力偏弱;国家级高端科研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成果有待突破;服务国家、区域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够强;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层次不够高;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必须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整体部署,通过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加以解决。
1.创新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党建工作一是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重点搞好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学校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
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围绕把各类优秀人才团结和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这个核心,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民办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和提升路径研究
民办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和提升路径研究摘要: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实现高校内部善治的重要保障。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现状及不足,厘清董事会、校长及其管理团队、教职工以及学生等民办高校内部治理主体的权责,提出民办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方法,以期实现民办高校治理能力水平提升建设。
关键词:民办高校;治理能力;提升;一、民办高校全国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包含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1]。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
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
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实行办学许可证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对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发给办学许可证。
二、意义河南省共有普通本科学校56所;其中民办本科高校19所,占比34%。
推进民办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乃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剖析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探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路径,有利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促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为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治理改革提供参考[2]。
三、存在的问题(一)董事会的组成及运行程序不够规范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促法》),对民办高校的董事会人员构成数量和结构都有明确要求,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3]:一方面,董事会成员组成结构不合理。
另一方面,董事会会议召开频次不高。
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民办高校的董事会会议章程和制度不完善,是否开董事会、什么时候开董事会都由举办者决定。
民办高校的“一元决策”虽然能保证决策效率,但也增加了学校的决策风险。
(二)校长负责制得不到落实我国民办高校校长团队在组建、结构以及运行等方面存在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路径
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
信息化建设
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决策、管理 、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人才队伍建设
重视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治理理念和能力 的优秀人才,为学校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风险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学校对内外部风险的识别、评估、预 防和应对能力,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案例三:某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建设成效分析
治理效能提升
通过治理体系改革和治理能力提升,学校的管理效能得到显著提高 ,师生满意度也随之提升。
科研成果丰硕
治理现代化建设为学校科研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 ,学校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
社会影响力增强
学校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校的知名 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4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与 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路径
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整体效能
多元共治
构建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 与的治理体系,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清晰权责
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与权力,形成科学、高效 的管理与决策机制。
强化监督
加强对治理过程和结果的监督与评价,确保治理 体系的公正、透明与高效。
学校向更高水平发展。
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完善管理机构和 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加强学校民主决策机制建设,促进学 校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学校 决策水平和执行力。
推进学校制度建设,加强制度的执行 和监督,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和激励 机制。
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等的合作,增 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学 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 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 引言1.1 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性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性在于,高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机构,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不仅关乎高校的发展与建设,更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现代化的治理体系能够提升高校的管理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创新和改革,进而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高校内部的组织运作和发展方向的影响。
现代化的治理体系能够更好地激发高校内部的创造力和活力,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增强高校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能力,使高校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育环境。
高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只有不断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高校才能更好地履行其使命,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1.2 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项重要任务,而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改革。
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高校具备更高水平的治理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需要根据新的挑战和机遇及时调整治理策略和措施。
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提高高校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关键。
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规范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竞争力。
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还能够促进高校内部的民主化和透明化。
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可以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决策机制,增强高校内部成员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推动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和民主化。
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时代发展、提高高校竞争力、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外部要求的统一体现。
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
4、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数据治理: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大学需 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数据治理。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可以提高管 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保障各个主体 的合法权益。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高等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这个 背景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本次 演示将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展开讨论,旨在 让读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公平公正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公平 公正原则,保证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七、注重质量提升原则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注重质量提升原则,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质 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 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加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大学需要积极寻求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 作与支持,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可以实现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3、推进制度创新:大学需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包括管理制度、人事制度、 科研制度等。通过制度创新,可以激发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学校的 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治理理念:树立现代大学治理理念,坚持学术自由、民主管理、法制精 神和社会责任等价值原则。
2、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大学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大学治理行为,提高大 学治理效能。
3、组织架构:构建符合现代大学特点的组织架构,包括校院系三级治理结 构、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研究作者:李达王俊程胡红霞来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01期摘要:建设结构科学、职能明确、体制健全、社会满意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政校职责不清和管理结构、政治民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矛盾。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必须树立现代化的高校治理理念,进一步理清政府和高校职责,更好地发挥高校主体作用,全面加强高校民主治理体系建设,同时要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全面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路径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411/ki.sxsx.2015.01.025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
这次我国政治领域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并正式提上了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
随后,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论述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目标和任务。
教育领域的高校治理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也是我国高校下一步改革的具体工作目标。
在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环境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校领域的各项变革已成为高校进一步发展的一个艰巨而现实的任务。
目前,高校内部的权力分配和结构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明确治理主体职责、畅通治理体系、进行科学化管理,是现阶段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难题。
笔者将以中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全面落实深化改革目标为依托,探讨中国高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症结和内在原因,找出解决的路径,以期对加快推进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有所启发。
高校内部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策略
高校内部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策略概述高校内部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是提高高校运行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要素。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高校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提出一些实现高校内部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策略,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技术在现代高校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此外,高校还应注重信息安全,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核心资源。
高校应注重培养各层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
同时,高校也应加强对教师和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通过人才培养,高校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强化内部组织架构良好的内部组织架构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高校应建立清晰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实现管理层级的科学分工和合理配置。
此外,高校还应加强横向协作和信息沟通,提高内部协同效率和工作效能。
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运行规律,灵活运用现代化管理工具和方法,推动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改进。
同时,高校还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吸收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实践。
加强外部资源整合高校管理现代化需要依靠外部资源的支持和合作。
高校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推进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合理利用和整合外部资源,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多有益的支持和发展机会。
结论高校内部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内部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模式以及加强外部资源整合等策略,高校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不断适应和引领时代的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摘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对于激发办学活力、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实现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推动权责重心下移,完善教授治学模式,发挥师生主体作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立学校与社会联动发展机制。
关键词:高校;改革;治理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推进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国内高校纷纷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抓手,在内部治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制订实施学校章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改革背景下,依法治校的第一要义,就是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进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
高校要实现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坚持以章程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校内规章制度体系,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校。
一要坚持将章程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法。
大学章程是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也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大学治理中的具体体现。
要通过章程制定,弘扬大学精神、规划未来远景、突显办学特色,同时完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的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巩固和推进学校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同时,应根据章程规定,积极做好学校规章制度的“废、改、立”以及汇编公布工作,着力加强学校法律事务机构的建设,重视学校各项政策措施出台前的专业把关和各类文本签发前的依法审读,充分保证章程规定在具体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中得到有效落实。
二要依法完善学校领导体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同时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要通过不断修订完善学校党委和行政工作规则,明确党委全委会议、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的职责定位、议事规则和议事范围,党委重在把好方向、抓好大事、用好干部、出好思路,行政负责贯彻落实各项重大决策。
同时,依法落实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支持和鼓励每位领导班子成员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把握“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党政合作”三个关键点,形成“职责分工不分家、相互支持不拆台”的有效分工配合格局。
三要提升师生员工的法治素养。
依法治校离不开制度的约束,离不开治理模式的创新,更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培育。
实现依法治校,必须在广大师生员工心目中树立牢固的法治意识、确立坚强的法治信念。
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在校内积极开展法律漫画展览、义务法律咨询或法治文艺演出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同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的示范作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不断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局面。
二、改革校院管理体制,推动权责重心下移学院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和依靠力量,只有学院办好办活,学校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校对学院管理过多,忽视不同学科的差异和特点,必将极大制约学校的整体发展。
处理好校院两级关系,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
要坚持从“功能定位、职能分工、利益分配”的角度,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下移管理重心,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激发学院的办学活力。
一要科学合理放权学院。
学院自主权不够,是当前许多高校中较为常见的问题。
要坚持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相结合,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学校与学院的科学分工,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
合理界定校院两级责权,学校重在宏观指导、政策制定、过程监督、科学评价和服务保障,强化学院办学的主体职责,明确学院在人员选聘、职称职级晋升、人员考核、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学院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要实施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
目标管理责任制,是一种责任主体明确、注重工作成效的管理方法。
通过实施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目标管理考核评估办法及指标体系,定期对学院的目标达成度、实际贡献率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资源分配、干部考核、评优评先等相挂钩,充分调动学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断完善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细化分解到学院,建立相应的奖惩和监督机制,促使各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推动由“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
三、改革学术组织架构,完善教授治学模式作为大学的“精神楷模”,教授始终以研究学问、追求真理为首要任务。
学术自由是教授从事学术活动、探究客观真理的必要条件与重要保障,也是学术活动发展的最高境界。
所谓“教授治学”,指的是教授利用学术优势,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使学校的行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更加符合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实现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通过逐层建立和完善学术组织,逐步构建起学术本位的“教授治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一要完善学术组织架构。
在学校层面建立学术委员会,严格规范学术委员会的运作程序,明确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的学术审议、评定和咨询机构,成员应以无行政职务的教授为主,同时兼顾学科和年龄等结构,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学院层面建立教授委员会,明确教授委员会的组织设置和主要职责,通过选举的途径产生教授委员会,确保教授委员会产生程序的合法性,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在学术评议、学位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教学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确规定学院负责人不能担任教授委员会主任一职,确保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离。
二要完善学术管理制度。
依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厘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明确各级各类学术组织的功能定位,健全学术组织运行机制,尊重教授治学权威,真正确保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的地位,统筹行使其在学术事务上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将教授治学落到实处,以解决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威“打架”的难题。
同时,系统梳理其他学术组织的职能定位和职责范围,确保各级各类学术权力独立有效行使。
四、推进民主管理改革,发挥师生主体作用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其核心是依靠师生办学,助推学校发展。
实现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在保证党委有领导权、校长有行政权、教授有治学权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师生有民主权。
一要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
教代会,即教职工代表大会,是高校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为教代会更好地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高度重视提案工作,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民主权利,将教代会赋予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落到实处。
同时,要充分发挥工会作为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作用,积极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更好地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要畅通师生诉求表达渠道。
通过健全学校机构,畅通师生反映问题、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倾听师生呼声,听取师生意见,接受师生批评,及时化解师生群体间的突出矛盾,将师生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通过定期举办校领导与青年学生面对面交流等活动,逐步建立起校领导直接联系和服务师生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主体作用。
三要加大校务信息公开力度。
信息公开是落实师生员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有效方法,是广大师生员工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重要形式。
要通过党政班子齐抓共管、部门单位各负其责的途径,把广大师生员工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作为重点信息进行公开,逐步扩大校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提升校务信息公开的实效性。
同时,在做好向学校师生员工公开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校务信息拓展到向社会公众公开,不断拓展民主监督与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人事制度改革是高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要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作为高校实现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努力突破高校在体制、财力、地缘等方面的瓶颈,充分激发和释放各类人才的创新潜能。
一要完善编制管理模式。
积极推进以岗位聘任为核心的用人制度改革,在岗位设置上强调科学定编、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在人员结构上强调学缘比例,避免近亲繁殖。
同时,探索建立长聘和短聘制度,大力支持各类高水平教师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
推动人才资源共享,在交叉学科和平台引入“虚拟编制”,探索建立教师联聘制度。
扩大学院教师聘任聘用管理自主权,由学院自主制定教师职务晋升、聘任条件和岗位职责,并自主组织实施,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与实效。
二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体,基本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并存的多元收入分配体系,逐步扩大基本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的实施范围。
设置少数重要管理岗位,推行年薪制或专项岗位奖金制。
坚持将聘期考核与分配体系合理挂钩,构建不同序列人员的薪酬(福利)体系和相对稳定的增薪机制,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薪酬相统一。
三要改进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基于岗位的分类评价制度:教师岗位重点推进聘期目标考核,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完善聘期考核评价标准;管理岗位以效能为中心,以岗位职责为依据,重点推进岗位年度和任期目标考核;其他岗位以保障为核心,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以技能、态度、质量等为要素,确定年度考核目标。
同时,尽力争取有关政策支持,开展管理岗位职员职级制试点工作,建立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干部管理模式和校内管理服务人员的职员分类分级管理体系。
六、扩大对外开放办学,建立学校与社会联动发展机制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主动服务国家社会需求往往是高校迅速崛起的重要条件,积极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应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科研、区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要创新社会服务机制。
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明确办学目标定位,积极探索提高办学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吸纳社会资源、接受社会监督,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深入开展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
不断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制订实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深化拓展与地方政府、行业产业的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