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十四式太极拳课件ppt

合集下载

24式太极拳

24式太极拳

练习中心要静、无杂念、用意不用 力、轻松自然,刚柔相济,涉及全身各 大肌肉群和关节的运动。因此,24式太极 拳不断继承了传统太极拳所具有的“练 脑,练身、练气”的三大作用,蕴涵有 健身、健心和防治疾病的诸多功效,而 且还具有简单、易学易练、不受场地限 制,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均可练习等 优点。所以,在学校众多文化活动中,具 有特殊的地位。
弱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
1、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太极拳采用心静用意,全神贯注,不存杂念 的练法,亦即是强调练意、练气和练身三结合。 这种意识结合身体锻炼的方法,能使大脑皮质 有关中枢神经形成一个特殊的优势兴奋性,而
周期其他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由于负诱导 机理,使某些与慢性病有关的兴奋灶加强了抑 制,而神经中枢的相互诱导,使病灶得到积极 的调理。久之,可修复和改善某些神经中枢的 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因而病状得到控制、减 轻或消失,使机体康复。
第三部分常见错误动作与纠正
二十四式太极拳完整动作
的负担,血压也相应有所降低。可预防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
3.促进呼吸系统的作用
太极拳的呼吸遵循缓慢深长 ,其作用 是:
①呼和吸都比较充分 ,吸足、呼够。
②肺(血管)内气体交换充分。
③呼吸肌运动柔和。
④腹压、胸压的变化平缓、渐进 ,对内脏 起到“按摩”作用 ,使呼吸器官得 到充足 的血液供应 ,从而使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得到改善。
5.增强运动系统的作用
练拳时要达到“一动无有不动” , 要求全身的骨骼、关节、腰腹肌群都要 充分调动,从而提高关节的柔韧性、灵 活性以及脊柱的活动幅度。肌肉和关节 由于血液循环的改善而得到充足营养, 增强肌肉的弹性、伸展性和灵活性,发 展了肌肉力量。因此,对颈、 肩、腰、 腿痛和关节瘀血等疾病起到防治的作用。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程(图文)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程(图文)

第三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拳术之一,在我国广为流传。

随着武术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太极拳以它独特的运动风格和显著的健身效果闻名于世。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组织有关专家,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原有的套路而创编的。

它不仅简单易练,而且保留了杨式太极拳的技术精华,具有极佳的健身功能和丰富的技击招法。

第一节太极拳基础知识一、概述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它采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命名的。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太”就是大的意思,“极”就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

宋朝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第一句话就是“无极而太极”。

并非说太极从无极产生,而是“太极本无极”之意。

太极图是我国古代人的一种最原始的世界观,拳术和太极说的结合,逐步产生了太极拳术。

关于太极拳的缘起,据考证是于明末清初逐渐形成的。

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陈王廷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

陈王廷是卓有创见的武术家,他研究道家的《黄庭经》,并参照戚继光的第三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67-《拳经》创编了太极拳。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三个方面: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

戚继光是明代著名武术家、抗倭名将,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并吸取了其中三十二势编成拳法套路。

陈王廷吸收了其中二十九势编入太极拳套路,甚至陈氏的《拳谱》和《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仿照戚氏《拳经》,可见其影响之深。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

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动作、气沉丹田、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

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要求“以意引气,以气运身”,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主宰发力于全身。

各式传统太极拳也都以太极阴阳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24式太极拳简化太极拳详解教学 ppt课件

24式太极拳简化太极拳详解教学  ppt课件
10
四: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步 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 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 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 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 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 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 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14
六:左右倒卷肱
(一)右倒卷肱 1.退步卷肱:上体稍右转,两手翻转向上,右 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上举至肩上耳侧,左手 停于体前;上体稍左转;左脚提起向后退一步, 脚前掌轻轻落地;眼视左手。
2.虚步推掌: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后移,成 右虚步;右手推至体前,左手向后、向下划 弧,收至左腰侧,手心向上;眼视右手。
11
(二)右搂膝拗步 1.收脚托掌:重心稍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 上体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右手经 头前划弧摆至左前肩,掌心向下,左手向左上 方划弧上举,与头同高,掌心向上;眼视左手。
2.弓步搂推:同前弓步搂推,惟左右相反。
12
(三)左搂膝拗步 动作与右搂膝拗步相同,惟左右相反。
学练要点:两手划弧时要以腰带动;推掌时要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8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
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 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 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注意:抱球是太极拳每一势动作中的一个节点,
它作用就是在步法的配合下;运用螺旋折叠劲,化 解对手的进攻;以杠杆力;螺旋力将彼旋转而起, 使其失去重心,打开彼门户;为发劲冲击扫清障碍。
6
一: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 腹前。

二十四式太极拳PPT课件

二十四式太极拳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流派,是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编创的简化太极拳 套路。
二十四式太极拳共24个动作,包括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 琶等招式。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简练、易学易练,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的人练习。
02
二十四式太极拳基本动作
起势与收势
起势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正直,两臂自然下垂,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避免常见错误的建议和指导
避免急于求成
太极拳注重内外兼修,需要长时间的 练习和体悟,不可急于求成。
避免用力过猛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避免使用拙 力,要注重松柔轻灵。
避免姿势不正
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安舒,避免前俯 后仰、左右歪斜等姿势不正的现象。
避免呼吸不畅
太极拳注重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要避免憋气、呼吸急促等呼吸不畅的 现象。
海底针
右脚向前跟进半步落下;同时右手下落经体 前向后、向上提抽至肩上耳旁再随身体左转 由右耳旁斜向前下方插出。
04
二十四式太极拳身法与呼吸配合
身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保持中正安舒
身体保持自然直立,不偏不倚, 中正安舒。
沉肩坠肘
两肩放松下沉,两肘自然下坠, 保持上肢松沉。
含胸拔背
胸部微含,背部挺拔,有助于 气沉丹田。
肘底捶与金鸡独立
肘底捶
身体微向右转,重心右移;两手在右 胸前相合后,左手外旋向下、向左划 弧置于左胯旁,右手握拳向右前方以 虎口向上抛出。
金鸡独立
左腿收回平屈成左虚步;同时右手先 下按至右胯旁,再经左胯前向右上方 划弧至右额上方。

24式太极拳(超精致版)PPT

24式太极拳(超精致版)PPT

8.抗老防衰的作用
太极拳以其轻、柔、平稳 ,没有忽起忽 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在用力均 匀的全身运动状态下,使身体各肌群都能得 到锻炼,从而增加了肌力、肌弹性、肌肉的 兴奋性 ,使人精神充沛,不易疲劳。
“太极拳”汇集了佛学,道学,儒学,医学, 武学的精髓,将他们有机地运化于一体,是多代 人锲而不舍地钻研、实践的结晶。 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自身的身体素质和 健康状况。所以,太极拳健身是具有坚实的科学 基础,是中国传统养生、医疗、保健运动方法的 典型代表。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轻灵,处处带有 螺旋和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连。它不 仅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也 是一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因为它是 练意、练身、练气三结合的运动,使人达到心 静气和的状态,调和人体之阴阳,疏通人体之 经络,故而是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最佳运动之 一。
太极拳的功效
整个套路虽然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 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精炼了, 动作更规范了,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出太极 拳的运动特点。正是因为24式太极拳套路 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容充实,易学易 练,所以深受太极拳学练者喜爱。是较为 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24式简化太极拳的特点
全部内容选自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柔和均 匀,姿势中正平稳,老幼咸宜, 人人可练,易于推广。为传统套路的1/4~1/3 ,适于在早操、工间操活动中开展。 内容尽量减少重复。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主要技术 内容及基本规格要领,同时又避免了传统套路中半数以 上为重复动作的现象。
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
一、起势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四、左右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琶 六、左右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九、单鞭 十、云手 十一、单鞭 十二、高探马 十三、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十七、右下势独立 十八、左右穿梭 十九、海底针 二十、闪通背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二十二、如封似闭 二十三、十字手 二十四、收势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ppt课件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ppt课件

(二)左右野马分鬃 ( 1 )上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
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 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第二组 4. 左右搂膝拗步(1)转体摆臂(2)转体收脚(3)上步屈肘(4)弓步搂推 (5)后坐撇脚 (6)转体收脚(7)上步屈肘(8)弓步搂推 (9)后坐撇脚 (10)转体收脚(11)上步屈肘(12)弓步搂推 5. 手挥琵琶 (1)跟步摆臂 (2)后坐挑掌 (3)虚步合臂 6. 左右倒卷肱 (1)转体撤手(2)提膝屈肘 (3)退步错手(4)虚步推掌 (5)转体撤手 (6)提膝屈肘 (7)退步错手 (8)虚步推掌 (9)转体撤手 (10)提膝屈肘 (11)退步错手(12)虚步推掌 (13)转体撤手 (14)提膝屈肘(15)退步错手(16)虚步推掌
第六组 16. 左下势独立(1)提膝勾手(2)仆步穿掌(3弓步挑掌(4)提膝挑掌 17. 右下势独立 ( 1 )落脚勾手 (2) 仆步穿掌 ( 3 )弓步挑掌 (4) 提膝挑掌
第七组 18. 左右穿梭(1)落脚转体(2)丁步抱球(3上步翻掌 (4)弓步架推 (5)后坐撇脚 (6)丁步抱球 (7)上步翻掌 (8)弓步架推 19. 海底针 (1)跟步落手 (2) 后坐提手 (3)虚步探掌 20. 闪通臂 (1)收脚提手 (2) 上步翻掌 (3)弓步架推
两手自然放在大腿外侧,指尖向下;向前平视。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集中(起
势由正立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高与肩平,同肩宽,手心向下。 (3)上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手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
膝相对,眼向前平视。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屈。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 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运作要协调一致。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图示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图示
图 3-90 ②仆步穿掌
图 3-91
图 3-94 (七)第七组 1. 左右穿梭 (1)左穿梭 ①丁步抱球
图 3-95
图 3-87 ④提膝挑掌
图 3-88
图 3-92 ③弓步挑掌
图 3-93
图 3-96 ②弓步架推
图 3-97
图 3-98 (2)右穿梭 ①丁步抱球
图 3-99 ②弓步架推
图 3-100
1. 单鞭 ①转体侧抱
图 3-55
图 3-56 ②丁步勾手
图 3-57 ③弓步推掌
图 3-58
图 3-59 2. 云手
(1)云手一 ①转体侧抱
图 3-60 ②并步云手
图 3-61 (2)云手二 ①开步云手
图 3-62 ②并步云手
图 3-63 (3)云手三 ①开步云手
图 3-64 ②并步云
图 3-65 3. 单鞭 ①丁步勾手
图 3-38 ③后坐捋
图 3-41 ⑤后坐收掌
图 3-44 2. 右揽雀尾 ①转体抱球
图 3-39
图 3-42
图 3-45
图 3-46
图 3-47 ②弓步掤 图 3-48 ③后坐捋 图 3-49
图 3-50
④弓步挤
图 3-51 ⑤后坐收掌
图 3-52
图 3-53 ⑥弓步按掌
图 3-54 (四)第四组
图 3-19 Leabharlann 弓步推掌图 3-22 ③弓步推掌
图 3-25 ③弓步推掌
图 3-20 (2) 搂膝拗步二 ①重心后坐
图 3-23 (3) 搂膝拗步三 ①重心后坐
图 3-26 2. 手挥琵琶
①顺势跟步
图 3-21
图 3-24
图 3-27

二十四式太极拳

二十四式太极拳

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和要求
要求头部自然上顶, 下颌微内收; 运动中头部始终沿纵 轴转动。
头部
要求“沉肩垂肘”、 “舒指坐腕”。
上肢
躯干部 下肢
要求上体正直 尾闾中正。
要求虚实分明, 进退轻灵。
起势
左脚开步 两臂前举 屈膝按掌
起势的攻防含义
二十四式太极拳预备势采用太极拳的 “无极势”。此拳势系桩功、静功、内功、 气功、养生功,是“阴阳之母”的“无极”, 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积聚内功、养蓄 灵机、随时发动。
转身搬拦捶
转体扣脚、转体握拳 踩脚搬拳、转体收拳 上步拦掌、弓步打拳
转身搬拦捶攻防含义
甲背后进攻乙,右拳击后心或头, 乙转身搬开甲拳;为防止甲顺势肘击, 乙左脚上步、左掌拦推甲肘部,同时 右拳出击甲胸腹部。
如封似闭
穿掌翻手 后坐收掌 弓步按掌
如封似闭攻防含义 乙上左步右拳击甲头,甲绕步
侧闪右手外接抓乙右手腕;乙左 掌由下脱袖破解甲右手控制;甲 又以左拳击乙头部;乙随攻势后 移重心,双手在甲双臂内侧向耳 外侧挂消;当甲势背欲回抽时, 乙双手腕外翻下压控其双臂,按 至甲腹部下推,致甲后倒地
2、捋攻防含义 甲顺步逼近,右直拳攻击乙头部;乙左闪 进同时右手外接掳手握其手腕顺势牵拉, 引进同时左手按压在甲肘部转腰向斜下方 捋甲右臂,使其倒地。
揽雀尾攻防含义
3、挤攻防含义 甲右拳直击乙头部,乙后闪身使甲拳打空, 左手内接抓握其手腕,趁甲欲回收右拳之 机,带推至其软肋部,同时进左脚落在甲 身体右后侧,右手掌贴按在左手腕部,左 小臂挤贴在对方肋部,后脚蹬地,运用整 体力将对方发放出去。
左下势独立
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 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右下势独立

2024版太极拳简介课件pptx

2024版太极拳简介课件pptx
动作熟练度。
呼吸不配合
如呼吸与动作不协调、憋气等, 应注意调整呼吸方式,使呼吸
与动作相配合。
意念不集中
如练习时心神不宁、注意力不 集中等,应加强意念练习,提
高练习效果。
03
太极拳养生保健功能介 绍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增强肌肉力量
太极拳注重腰腿功夫,经常练习 可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柔韧关节
太极拳动作圆活,可锻炼到全身各 关节,增强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02
太极拳基本动作与要领
身形姿势调整原则
虚领顶劲
头颈正直,神贯于顶, 下颏微收,颈部肌肉保
持松弛。
沉肩坠肘
两肩下沉,两肘松垂, 使上肢和躯干保持相对
放松。
含胸拔背
胸部肌肉放松,背部肌 肉相对紧张,形成前松
后紧的状态。
松腰敛臀
腰部放松,臀部内收, 使身体保持中正安舒。
手法、步法及身法要点
01
02
随着全球健身意识的提高,太极拳将成为更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健身选
择。
03
太极拳文化将得到更深入挖掘
太极拳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养生之道等将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传承。
THANKS
感谢观看
太极图解
太极图形象地展示了阴阳五行理论,是太极拳的 重要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对太极拳影响分析
中庸之道
太极拳强调中正安舒,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
仁义礼智信
太极拳注重武德修养,体现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 念。
儒家养生观
儒家养生观强调内外兼修,与太极拳的修炼方法相契合。
道家思想在太极拳中体现探讨
1 2
观众应尊重参赛选手和裁判的辛勤付出,不发表不当言论或进行 不礼貌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