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塞浦路斯因素对土美关系的影响

合集下载

土耳其与美国、欧盟、希腊关系刍议

土耳其与美国、欧盟、希腊关系刍议

土耳其与美国、欧盟、希腊关系刍议作者:陈德成西亚非洲1999年02期目前,土耳其与美国关系由冷变热,而与欧洲联盟的关系已跌到谷底,形成强烈反差,加之土耳其与希腊关系一波三折,这三对关系涉及美国的全球战略、欧盟的南下部署以及中东的战略格局。

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密切关注非常必要。

一、土美关系由冷变热随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海湾战争以后,土美关系在悄悄地变冷,相互之间龃龉增多。

综观分析,影响土美关系主要是四大问题:人权问题、经援问题、伊拉克问题和伊斯兰问题。

(一)人权问题自1984年以来,土耳其历届政府均对库尔德工人党采取坚决镇压的方针。

土耳其政府认为,镇压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纯系围剿分裂主义恐怖力量的内政问题;而美国则指责土耳其政府践踏人权。

彼此立场不同,自然增加了矛盾并导致了摩擦。

(二)经援问题美国在冷战后进一步把对外援助政治化,加强了在援助中附加政治条件的倾向,美国的这种做法也一度波及土耳其。

例如,1994年8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1995年度美国援外法案,从给土耳其援助款3.63亿美元中扣除10%,并规定这10%的援助是否继续提供将视土耳其人权状况而定。

此外,美国政府在1994年至少中止了4批运往土耳其的武器装备,土耳其称之为非正式武器禁运。

(三)伊拉克问题土耳其在海湾战争期间及海湾战争后,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1993年10月,土耳其总理奇莱尔访美时向克林顿总统提出此事,克林顿以不能用美国纳税人的款项支付对土耳其的补助为由予以婉拒,从而导致土耳其对伊拉克的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1994年8月28日,土耳其总统访问约旦时和侯赛因国王共同呼吁国际社会停止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

与此同时,土耳其的一个庞大贸易代表团访问伊拉克,双方签署了一项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备忘录。

此外,土耳其重新开放了自海湾战争以来关闭4年之久的土耳其-伊拉克边贸口岸哈布尔,恢复了该口岸的易货贸易。

土耳其政府还允许数以百计的卡车穿过边境进入伊拉克,当卡车抵达巴格达时,伊拉克政府铺上红地毯热烈欢迎,返回时,卡车满载伊拉克的廉价石油。

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问题初探提到中东的国际局势,国人一般会想到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作为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频频爆发,且以其长期性、复杂性和牵扯到众多的双边多边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成为敏感的国人热衷了解的国际话题。

无独有偶,塞浦路斯也是一个与巴以冲突相似的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牵扯到了为数众多的国家,对战后国际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也许由于其国小力微,且远距中国千山万水,也许其为多发的巴以冲突所遮蔽,国人对其了解不多,知之甚少。

因此本文拟对塞浦路斯希腊族和土耳其族的冲突矛盾,做一简单回顾,加深一下对塞浦路斯的了解。

一塞浦路斯是个岛国,面积9251平方公里,位于地中海东北部。

东临叙利亚海岸90公里,西至希腊的罗德岛360公里,南到苏伊士运河439公里,北距土耳其安纳托利亚海岸仅80公里,扼东西方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地中海“金钥匙”之称。

正是由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世界历史进程走廊的中继站,东西方文明交往的前台。

历史上先后经历了亚述、埃及、波斯、亚历山大帝国、埃及托勒密王朝、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控制,法兰克人的统治,阿拉伯帝国的侵扰和奥斯曼帝国的征服。

奥斯曼征服以前诸帝国及法兰克人的统治时期,形成了塞浦路斯的希腊人民族群体,确立了希腊文明的主体地位,从而也奠定了塞浦路斯的欧洲人文特征。

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则给岛上增添了土耳其族人,与希腊族人不同,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且民族传统文化独具特色。

1878年,塞浦路斯成为英国殖民地。

直至1960年,在亚非拉民族独立的浪潮中,才获得独立地位。

然而,历史的进程是复杂的。

与许多新兴的独立国家一样,塞浦路斯独立伊始,便陷入了内争的困境。

希腊族人和土耳其族人围绕国家的建制,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在冷战的国际格局下,背依自己的母国——希腊和土耳其,冲突日趋激烈,两族人先后同国异梦:1963年12月,土耳其族全部退出塞浦路斯共和国政府,成立自己的临时管理机构;1974年,希腊军政府发动了对塞浦路斯共和国总统马卡利奥斯的军事政变,意图实现—意诺西斯(enosis)1,与希腊合并;同年,因希腊军政府政变,无暇顾及塞浦路斯,土耳其派兵入侵,占领了塞浦路斯总面积37%的领土面积,第二年土耳其族人宣布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土耳其族邦”;1983年11月,土耳其族人又宣布成立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二战和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战和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战和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一、二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国际格局的变化: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欧洲衰落,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亚洲地区,日本战败,中国、苏联等新兴国家崛起。

2.联合国的成立: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1945年联合国成立,取代了国际联盟,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平台。

3.雅尔塔体系:二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就战后国际秩序、德国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为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奠定基础。

4.殖民体系的瓦解: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新兴国家纷纷独立。

二、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冷战格局的形成:二战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冷战格局逐渐形成。

2.两大阵营的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激烈竞争,形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

3.冷战政策的影响: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采取各种手段争夺国际市场份额,影响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4.冷战期间的冲突与危机:冷战期间,世界多次面临战争和核战争的危险,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

5.冷战的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6.冷战遗产: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仍受到冷战时期的影响,如国际组织、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问题。

综上所述,二战和冷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国际格局的变化、国际组织的建立、殖民体系的瓦解、两大阵营的对立、冷战政策的影响以及冷战期间的冲突与危机等。

这些影响至今仍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习题及方法:1.习题: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解题方法:回顾二战后的历史,思考世界格局的变化。

可以从欧洲、亚洲、非洲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欧洲衰落,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亚洲地区,日本战败,中国、苏联等新兴国家崛起;非洲地区,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新兴国家纷纷独立。

中东变局下美国与土耳其关系变化及前景

中东变局下美国与土耳其关系变化及前景

462021.3中东变局下美国与土耳其关系变化及前景魏 敏【内容提要】“阿拉伯之春”引发中东剧变以来,美国和土耳其的关系因叙利亚问题、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土耳其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等事件龃龉不断,美国中东政策的变化与土耳其内外政策变化的冲突面不断上升,双方分歧和盟友关系裂痕不断扩大。

库尔德问题、美国在东地中海问题上的立场、土耳其与俄罗斯走近以及美土在阿以问题上的立场分化等是影响美土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虽然拜登政府表示不会改变对土耳其的相关制裁立场,但应该看到,美土之间的相互需要和共同利益超过了双方的差异和分歧,两国在许多地区和全球问题上仍彼此依赖,双方的战略同盟关系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关键词】美土关系;拜登政府;土耳其;中东变局【DOI】10.19422/ki.ddsj.2021.03.007“阿拉伯之春”爆发十余年来,美国与土耳其之间龃龉不断,矛盾频发。

这不仅是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结果,也是土耳其国内政治变革和中东地区及全球格局变化的体现。

2013年土耳其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同居伦组织分裂后,土耳其面临中东剧变和国内政治生态变化的双重压力,其外交政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并谋求取得地区乃至伊斯兰世界的领导地位。

2016年来,围绕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引渡居伦问题、土俄关系走近特别是土耳其采购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等,美土矛盾日益公开化。

2020年12月,美国对土耳其实施制裁,双方关系呈现螺旋式下降的态势。

拜登政府上台后将“促进民主”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

2021年2月9日,美国国会50名参议员联合要求拜登政府对土耳其采取强硬外交路线。

在中东变局下,美土关系的走向已经成为中东地区格局重塑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东变局后美土关系的演变“阿拉伯之春”引发中东剧变后,伴随美国对中东的战略收缩和中东局势的变化,土耳其也从美国标榜的中东地区民主化改造的“优等生”成为“麻烦制造者”。

在过去的20年中,土耳其一直是北约的问题之源,土耳其的地区战略目标与美国及北约其他国家的利益不断背离,使双方逐渐成为“不同路的盟友”。

论二战后土耳其中东政策的演变

论二战后土耳其中东政策的演变

家率先缔结 了 《 促进共同合作条约》 95年 ,在美英压力下 ,土耳其又与伊拉克缔结了 《 。15 巴格 达条 约 》 ,并欢 迎阿 拉伯 国家 和其 他 国家 加入 该 组织 ,组 建一 个共 同防务 的军 事 同盟 。后 来 ,巴基
斯坦 、英 国、伊 朗等 国宣布 加入 。同年 1 月 ,参 加 巴格达 条 约 的国家 举行 首 次理 事会 议 ,正式 宣 1
联 盟外 长会 议 发表 联 合公 报 ,宣称 拒 绝参 加 西方 国家 在 中 东建立 军 事 同盟 的任何 计 划 ,美 国与 土 耳 其 的 防务计 划 再次落 空 。
在 中东两 次 建立 防务 组 织 的计划 落 空后 ,美 国又提 出了 中东 防务 中 的 “ 层联 盟 ”概 念 , 即 北 在 与 苏联 毗邻 或 接近 中东北 部建 立 一道 防止 “ 产 主义 威胁 ”的 防线 , 以防止 苏联 势力 向中东 渗 共 透 ,阻 止苏 联进 入 地 中海和 阿 拉伯 湾 。在 美英 两 国 的撮 合 下 ,土 耳其 和 巴基斯 坦这 两 个伊 斯 兰 国
中东 各 国主权 与 民族 独 立 的倾 向 , 出台伊始 就 遭到 几 乎整 个阿 拉伯 世 界 的反对 ,特 别 是在 阿 拉伯 世界 具 有重 要 影响 的埃 及拒 绝 参加 该组 织 ,这 对 英 、法 、美三 国的战 略意 图是沉 重 打击 。埃 及在
给 四 国的复 照 中说 ,在英 国 占领 军仍 然驻 扎在 埃及 和 苏丹 时 ,埃及 政府 不 能考 虑这 些建 议 。最终 , 阿 拉伯 世界 中响应 四 国倡议 的只有 叙利 亚和 伊 拉克 两 国 。加 之苏 联 的极 力反对 , 中东 司令 部 ”防 “ 务组 织 计划 遭 到失败 。
有 益借 鉴 。

塞浦路斯问题再度陷入僵局地区冲突与国际调解的困难

塞浦路斯问题再度陷入僵局地区冲突与国际调解的困难

塞浦路斯问题再度陷入僵局地区冲突与国际调解的困难近年来,塞浦路斯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个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岛国,自20世纪中叶开始,就一直困扰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塞浦路斯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地区冲突不断升级,并给国际调解带来巨大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塞浦路斯问题的背景、地区冲突的原因以及国际调解面临的挑战。

塞浦路斯问题一直源于岛国的宗教和民族问题。

塞浦路斯岛自古以来就是希腊人和土耳其人的争夺之地,两个民族的历史冲突和争夺权益造成了长期的分裂。

在20世纪中叶,塞浦路斯岛发生了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1974年,土耳其干涉塞浦路斯内战,占领了塞浦路斯岛的北部,并于1983年一边宣布北塞浦路斯自治区的独立。

这一举动导致了塞浦路斯的分裂,形成了现在的北塞浦路斯自治区和南塞浦路斯共和国两个政权。

塞浦路斯问题是地区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岛上的希腊和土耳其族群之间长期存在的敌意和分歧,导致了两个政权之间的对抗。

南塞浦路斯共和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并成为联合国会员国,但北塞浦路斯自治区则被只有土耳其承认的孤立状态。

两个政权在政治、经济和领土等方面都存在冲突和争议,这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国际调解塞浦路斯问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首先,塞浦路斯问题的复杂性及其时代背景使调解工作充满挑战。

历史上的分歧和仇恨弥漫在地区的每个角落,构成了解决问题的巨大阻碍。

其次,塞浦路斯问题牵涉到许多利益相关方,包括希腊、土耳其、英国以及塞浦路斯的两个政权。

这些利益之间的纷争和竞争,使得国际调解难以取得有效成果。

再次,塞浦路斯问题还受到地区其他冲突的影响。

例如,土耳其和希腊在地中海的资源争夺,加剧了塞浦路斯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

为了解决塞浦路斯问题,国际社会进行了多次调解努力。

联合国成立了塞浦路斯问题特别顾问团,并多次邀请各方进行和平对话。

然而,由于各方立场的差异和利益的纷争,这些调解努力并未取得显著进展。

约翰逊政府对塞浦路斯政策的成因分析

约翰逊政府对塞浦路斯政策的成因分析

约翰逊政府对塞浦路斯政策的成因分析摘要: 塞浦路斯问题是当今重要的国际问题之一。

美苏冷战期间,希、土两国政府为了争夺塞浦路斯屡次要想交火,西方阵营的内部团结受到严重威胁。

作为西方阵营首领的美国为了避免希、土两国发生战争,维系东地中海地区的稳定,不得不直接插手解决塞浦路斯问题。

关键词: 塞浦路斯约翰逊希土关系塞浦路斯岛是地中海上面积仅次于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的第三大岛,岛上的居民主要由信仰希腊东正教的希腊族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族人组成。

因其毗邻欧亚非三大洲的有利地势,素有地中海“金钥匙”之称,在东地中海及中东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以来也是强国必争之地。

一战后,英国通过《洛桑条约》在该岛实行殖民统治,二战后,伴随着中东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希腊将塞浦路斯问题国际化,多次呼吁联合国主持解决该问题,这就为美国插手此事提供了契机。

1963年塞浦路斯出现修宪危机,当时美国的约翰逊政府对此立即作出反应,且最终决定直接参与解决塞浦路斯问题。

从此事上看,约翰逊对于解决塞浦路斯问题似乎显得有些积极主动,殊不知早在肯尼迪政府时期,时任副总统的约翰逊及其政要们曾在美国是否应该参与解决塞浦路斯问题上持坚决的否定态度,因为他们担心这将会影响到美国与希腊或土耳其之间的盟友关系。

如今,约翰逊一反常态,作出了直接参与的决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约翰逊政府的态度前后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首先,作为战后资本主义阵营的首领美国极为关注希土两国及其关系的变化。

美国官员认为,作为北约组织的领导者,维护盟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是美国义不容辞的义务。

因此,约翰逊政府不得不设法阻止希土战争,否则,两国一旦开战,必然会危及到东地中海地区的安全,同时对西方阵营和美国的利益也会造成巨大威胁:首先,北约的东南翼将受到削弱,北约也会被逐渐地瓦解,盟国间的团结必然遭到破坏,这样下去在强大的苏共敌对势力面前将不堪一击。

其次,美国与希腊、土耳其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合作将受到影响。

冷战期间的塞浦路斯民族问题与联合国的斡旋

冷战期间的塞浦路斯民族问题与联合国的斡旋

National Problems in Cyprus during the Cold War and the United Nations Mediation 作者: 韩志斌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西安710069
出版物刊名: 世界民族
页码: 31-38页
主题词: 塞浦路斯;民族问题;联合国;冷战时期
摘要:塞浦路斯是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岛国,历史上被称为'爱神之岛'.该国居民主要由希腊人(信奉基督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和土耳其人(信仰伊斯兰教,占18%)组成.长期以来,由于两族在民族、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对立,双方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很深,纷争不断.20世纪60年代塞浦路斯独立以后,希、土两族在建立国家政权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加上外部势力(英国、希腊、土耳其和美、苏超级大国)的干预,一时间美丽的塞浦路斯兵连祸结,危机此起彼伏,动荡不安.1963年12月,希、土两族之间因为政治分歧发生了骚乱和武装冲突,塞浦路斯陷入了内战的深渊.自1975年土耳其出兵塞浦路斯北部以来,该国就'一分为二'形成希、土两族南、北各自为政且相互对峙的局面.南部是希族人控制并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塞浦路斯共和国,北部是土族人控制、只得到土耳其一国承认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目前土耳其在那里仍然保持约4万人的军队).塞浦路斯民族问题成为中东地区民族问题中难以解决的难题之一.。

冷战初期土耳其对外政策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

冷战初期土耳其对外政策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

冷战初期土耳其对外政策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作者:张宇恒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 2017年第8期摘要:1947 年至1960 年这段时间,土耳其共和国一方面受到北方强邻苏联的压力与威胁,另一方面则为美国重视和拉拢,最终土耳其选择了追随美国并加入西方阵营,对苏联进行防范和遏制。

冷战初土耳其的对外政策是在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这一对外政策具有亲美反苏等鲜明特征,对土耳其共和国及其与外国关系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冷战初期;土耳其共和国;对外政策;特征;形成因素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116现代土耳其共和国是在一战后瓦解的奥斯曼帝国废墟上建立的,它吸取后者经验教训,制定了和平中立的对外政策,成功地在二战中保持了独立,经受了考验。

随后冷战开始,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在新的形势下,为维护民族利益,土耳其最终选择加入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抵制苏联向中东地区的扩张渗透。

土耳其的这种对外政策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有力支持了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时至今日,土耳其共和国仍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

一、冷战初的土耳其对外政策关于“对外政策”,李少军先生将其定义为“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为促进国家利益而为政府官员设计的超出国家边界的明确或不明确的行为,这种设计所确定的优先性构成了国家在特定局势下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行动的指导方针”。

在冷战初期,即1947年到1960 年这段时间,土耳其共和国政府逐渐形成了追随美国并加入西方阵营,防范和遏制苏联的基本对外政策。

土美是为了共同对抗苏联而走在一起的。

二战末,苏联对土耳其海峡和部分领土提出了不合理要求,引起土耳其的不安与恐惧,土耳其开始寻求新的援助和安全保证。

1947 年,美国在“杜鲁门主义”的驱使下向土耳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后来的“马歇尔计划”也将土耳其纳入援助对象。

1949 年,土耳其进一步与美国签订了《军事互助条约》。

土耳其因应叙利亚危机的基本政策评析

土耳其因应叙利亚危机的基本政策评析

土耳其因应叙利亚危机的基本政策评析作者:孔刚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年第01期摘要:本文分析了围绕着叙利亚危机的国际政治中的土耳其因素。

文章回顾了冷战结束后土耳其外交路线的显著调整,以及由此展现的土耳其新的外交战略和抱负,分析了土耳其针对叙利亚危机采取的政策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限制,探讨了土耳其政策背后所隐藏的主要政治、战略与安全动机,并对土耳其与叙利亚危机的总体联系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土耳其外交叙利亚危机国际安全中东战略格局2011年春季以来,持续动荡的叙利亚国内局势成了国际政治与安全舞台上的焦点之一。

叙利亚危机引发了外部势力的高度关注和不同程度上的介入,其中土耳其的反应尤其引人注目。

这不仅仅由于土耳其是叙利亚最强大的邻国,以及北约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支柱(2011年北约对利比亚危机的武力干预令人记忆犹新),还因为土耳其自冷战结束以来,其外交政策走向正在经历着一个影响深远的转变,而周边的阿拉伯邻国正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因此,透过叙利亚危机这个特殊的棱镜,可以对土耳其的新外交捕捉到某些关键映像。

冷战后土耳其外交路线的调整土耳其外交历来有东西兼顾的传统,这是由她的地理位置(横跨欧亚两大洲)与历史经验(奥斯曼帝国)决定的。

不过自从1923年共和国建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土耳其外交政策却有着明显不同的侧重点。

从上世纪20年代到二战结束前夕,土耳其的外交重心在英、法、德、美等传统西方列强之间摇摆,并最终倒向了同盟国一边。

冷战时期,土耳其坚定地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成为北约在中东与苏联对抗的重要堡垒。

从1947—1960年,美国对土耳其的援助总额高达30亿美元,使土耳其有能力保持约50万人的强大武装力量以威慑苏联。

Cleveland W L, Bunton M.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 fourth edition. Westview Press, 2009:277虽然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在60—70年代出现些波折,而土耳其与苏联的关系一度有所改善,但是纵观冷战的全部历史,土耳其是西方坚定盟友的事实确是毋庸置疑的。

国关名词解释

国关名词解释

新自由主义强调的是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认为这种经济联系是国际体系之内确立和维持秩序的基础。

按照这一理论的假定,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以及各国经济利益的日益融合,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会越来越深化,越来越普遍。

这一现象已成为当代世界的界定性特征。

正是这种日益发展的相互依存,深刻的改变子国际关系的性质,使得国际合作日益成为可能。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

科学行为主义方法国际政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形成于50年代后期,流行于60年代。

强调国际政治理论的抽象化,一般化,系统化,注重将现代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方法引入到研究领域,强调分展研究,量化研究和计算机模拟,代表人物是卡尔多伊奇,特点是:过于强调理性而忽视人的因素对同际政治的影响,忽视非理性的因素。

苏东历史法学派苏联东欧国家国际政治学理论最早的一个学派。

主要从历史和法学的角度总结和探讨国际关系的基本规律。

主观性较大,颇受西方学者的批评。

但是却为苏联东欧国家推崇,曾经在苏东国家的对外决策中有重要影响。

苏东社会学派苏东国际政治学派别之一。

主要流行于60年代的苏联,从社会学,哲学角度对国际关系学进行理性分析。

主观性较大,对苏联东欧国家当时的对外政策有一定影响。

多学科派苏东国际政治学派别之一。

最早出现于南斯拉夫,70年代以后成为苏东地区的主流学派。

从多学科角度对国际政治进行综合的分析,是苏东地区的一个比较成熟的学派。

后来受到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沉重打击而日渐销声匿迹。

海权理论美国历史学家马汉提出的一种地缘政治学理论。

20世纪以前,国际社会的联系主要通过海上航线建立的,美国海军退役军官马汉提出了海权理论,强调海权对于国际政治和国家权力地位的重要意义,认为谁控制了世界重要的海峡和海道,谁就能有效地控制海洋,就会成为世界强国。

而要称霸海洋还要取决于一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结构、疆域等因素,特别是其海岸线长度和港口的质量。

塞浦路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立和殖民地问题

塞浦路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立和殖民地问题

塞浦路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立和殖民地问题塞浦路斯是地处地中海东部地区的一个岛国,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枢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塞浦路斯面临着中立和殖民地问题,成为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塞浦路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立地位以及殖民地问题,并分析其对塞浦路斯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影响。

一、塞浦路斯的中立地位塞浦路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英国政府决定将其置于中立地位。

这一决定有多重原因。

首先,塞浦路斯地处地中海重要航道之间,掌控该地区船只的探查和监管权利对于实施封锁行动至关重要。

其次,英国需要维护塞浦路斯的稳定,以确保军队和海军有一个重要的基地可以用来扩大势力范围。

这意味着塞浦路斯在大战期间不会参与任何敌对行动,保持中立地位。

塞浦路斯的中立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尊重和保护。

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确保其中立性。

首先,塞浦路斯的港口和机场被严密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和物资通过该岛。

其次,岛上的居民被要求保持中立,并禁止涉及任何敌对行动。

再次,英国政府对外发布了声明,宣布塞浦路斯的中立地位,并表示会继续尊重并履行英国对该岛的殖民地责任。

二、塞浦路斯的殖民地问题虽然塞浦路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了中立,但该岛在战争期间仍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殖民地问题上。

塞浦路斯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政府在战争中继续推行其殖民主义政策。

首先,英国政府利用战争之机加强了对塞浦路斯的控制。

他们通过加大军事部署和加强行政管理,进一步巩固了对该岛的殖民统治。

英国军队获准在岛上设立军事基地,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岛上资源的充分利用。

其次,战争期间塞浦路斯的居民面临着经济困境和社会动荡。

战争引发了经济衰退和物资短缺,给塞浦路斯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同时,战争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动荡也使得岛上的社会秩序受到一定的威胁。

最后,塞浦路斯的殖民地地位在大战之后引起了更多的争议和反对声音。

战争结束后,国际社会开始质疑和反对殖民主义,许多国家纷纷寻求独立和自主权。

塞浦路斯冲突

塞浦路斯冲突

塞浦路斯冲突塞浦路斯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岛国,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一直是欧亚非三大洲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然而,自20世纪以来,塞浦路斯一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动荡之中,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塞浦路斯冲突。

一、什么是塞浦路斯冲突塞浦路斯冲突是指塞浦路斯岛上两个主要民族——希腊族和土耳其族之间的纷争。

具体而言,希腊族占岛屿人口的80%,土耳其族只占20%左右。

自1955年以来,希腊族就一直在谋求岛屿的统一,而土耳其族则认为这是一种对自身利益的威胁,于是在1960年代开始逐渐采取行动。

1960年,塞浦路斯获得了独立,成为了一个自治共和国,同时也成为了英国和土耳其两国签署的联合王国。

然而,由于希腊族的推动,塞浦路斯政府开始试图将岛屿与希腊合并,这引发了土耳其族的不满。

在此背景下,1974年,土耳其政府发动了军事行动,占领了塞浦路斯岛的北部,成立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这一事件导致岛屿分裂,南部为塞浦路斯共和国,北部为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二、影响和后果塞浦路斯冲突产生了以下重要影响和后果:1. 人口流动:由于冲突,塞浦路斯岛上出现了内部人口流动。

大量希腊族逃离了北部,移居到了南部。

同时,为了支援北部的土耳其族,许多土耳其族从土耳其本土移民到了北部。

2. 矛盾化解困难:由于冲突双方立场不同,加上岛屿分裂后双方实际控制了一个不同的领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至今,塞浦路斯仍处于岛屿分裂的状态。

3. 政治经济影响:冲突带来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塞浦路斯南部取得了独立后,成为了欧盟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国家,获得了大量援助和投资。

而北部则因为被土耳其所占领,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制裁和封锁。

三、如何解决塞浦路斯冲突如何解决塞浦路斯冲突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

尽管经过多次和谈和谈判,目前仍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总会有一天,解决方案总会被找到的。

1.政治解决,达成和解协议。

希望通过政治谈判和政治协商解决问题,减缓人口流动,使难民能够回家,减少住房问题,缓解无家可归的情况。

论塞浦路斯统一问题

论塞浦路斯统一问题
收稿 日期 :0 l 1- 1 2 1一 2 0
问题 。
作者 简介 : 刘美霞(96 18一
)女 , , 山西忻州人 , 研究生 , 主要从事世界史方 向的英 国史研究。
长 治 学 院 学 报
塞 岛的和平解决做 出了不懈 的努力 , 但一 直悬而 塞 岛 的 主权 , 承认 英 国 队塞 浦 路 斯 的 占领 是 合 法 未决 。 原因在 于 , 一方面是希 、 土两族在领土划分 、 难 民遣返 、 宪及 外 国军 队撤 出等 方 面存 在 较 制 大 分歧 , 一时难以弥合 ; 更重要 的还是希腊 、 土耳其 对此问题的干预。 土两 国因领土 、 希、 宗教等积怨很

曼帝 国瓦解 , 土耳其在协约国列强 的宰割下 , 丧失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 , 中东处于东半球大陆 的中 了亚洲和非洲的大片领土 , 希腊希望能在协约 国的 心和欧洲侧翼 , 是亚 、 、 欧 非三大洲 的汇聚点和交通 支持下直接出兵土耳其 , 后来 由于土耳其发生 了资 枢纽 站 。 这里 一 向被西 方帝 国主 义称 为是 “ 生命 产 阶级革命 , 并与协约国签订 了合 同, 才使希腊 的 线”历来就是殖民主义 、 国主义激烈争夺的重要 梦想破灭 。 , 帝 其实土耳其与希腊之 间的争端 , 包括塞 场所 , 冷战期间 , 、 美 苏两犬超级大 国毫无例外地在 浦路斯 问题 , 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 国际社会也 曾为
21 0 2年 2月 第2 9卷 第 1 期
长 治 学 院 学 报
Ju a fC a gh iest o r lo h n z i n Unv ri y
Fb 2 1 e ., 0 2
V0 .9 N . I .o1 2
论 塞 浦 路 斯 统 一 问题

地缘政治:塞浦路斯一旦统一土耳其将困死中东!

地缘政治:塞浦路斯一旦统一土耳其将困死中东!

地缘政治:塞浦路斯一旦统一土耳其将困死中东!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化身,天才的艺术家波提切利用他的画笔记录了维纳斯从海中泡沫诞生的情景,维纳斯没有婴儿时期,诞生伊始就是一个美丽夺目、光彩照人的姑娘。

她站在海中的贝壳上,仙女为她披上了衣裳,风神将她吹向了最近的陆地,这幅画现在收藏于佛罗伦萨乌菲奇美术馆,而风神把维纳斯吹向的那块陆地,就是今天的塞浦路斯岛。

塞浦路斯女神诞生的地方▼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面,处于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地中海东部飘荡的小舟塞浦路斯位置图▼但是,由于它并不十分明朗的“身份”,长期以来,人们对它争论不休,塞浦路斯以希腊族为主体,是希腊人建立的国家,文化风俗习惯与希腊十分相近,由此有人将它列为欧洲国家。

但是其靠近亚洲的地理位置使它难以完全摘掉亚洲国家的帽子,除此之外,塞浦路斯境内占比不少的土耳其族也加深了其亚洲国家的身份。

2004年5月1日,欧洲议会批准塞浦路斯入欧的提案,塞浦路斯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由此一来,原本就不十分明朗的身份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欧洲还是亚洲,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如果说塞浦路斯亚欧身份之争只是一个没有太多实质意义的名分之争的话,那么其国家身份之争则似乎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在许多人印象中,塞浦路斯是一个安逸美丽的岛国,然而事实却是这个安逸美丽的小岛的分裂现状已经走过了足足44个年头,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的原因是,中国对此只承认一个国家,即南塞浦路斯,就是我们地图上看见的塞浦路斯共和国。

早在亚述帝国统治时期,塞浦路斯岛就有古代腓尼基人与希腊人族裔居住。

传说,在塞浦路斯属于罗马帝国统治的时代,基督教门徒保罗将基督教带到该岛,同行门徒巴拿巴建立了第一座塞浦路斯教会。

由此塞浦路斯文化与希腊欧洲趋同。

与此同时,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在16世纪以后来到塞浦路斯岛。

1570年奥斯曼帝国从当时拥有著塞浦路斯岛的威尼斯共和国手中抢下此岛的控制权,开始鼓励土耳其士兵主动携家带眷移民到该地,新进入的土裔移民对于岛上原本的希腊裔居民来说有很强烈的排挤效应,因而种下数百年后分裂状况的伏笔。

塞浦路斯问题领土争端与国际法的解决途径

塞浦路斯问题领土争端与国际法的解决途径

塞浦路斯问题领土争端与国际法的解决途径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化,国家间边界和领土争端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塞浦路斯问题作为欧洲最为突出的领土争端之一,不仅关系到地区的和平稳定,也涉及到国际法的运用与解释。

本文将围绕塞浦路斯问题的领土争端,探讨国际法在解决该问题中的角色和途径。

一、塞浦路斯问题背景塞浦路斯是地中海东部一个重要的岛国,地理位置十分关键。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该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着希腊裔和土耳其裔之间的领土争端。

1955年,塞浦路斯问题的根源之一是希腊裔塞浦路斯人发起的反英抗议,要求并入希腊。

土耳其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引发了长期的冲突与争端。

经过多年的谈判和冲突,塞浦路斯于1974年发生军事政变,导致土耳其军队介入。

此后,塞浦路斯分裂为希腊南塞浦路斯共和国和土耳其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两个实体。

二、国际法在领土争端中的作用1.国际法的定义和意义国际法是国家间关系的基础,旨在调整国家之间的行为,并为冲突解决提供法律框架。

在领土争端中,国际法提供了解决争端的规则和原则,确保争端的公正和合法性。

2.国际法原则的适用在塞浦路斯问题的解决中,国际法中的一些重要原则被广泛应用。

例如,主权平等原则,旨在保护国家主权并防止外部干涉。

此外,禁止武力威胁和使用的原则也是国际法中的基本原则,旨在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

3.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国际法还提供了在处理领土争端时适用的解释和规则。

首先,根据国际法原则,当事国应尽量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争端,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其次,国际法要求保护人权和尊重少数民族等权益,在处理领土争端时,应考虑到相关权益的保护。

三、国际法解决塞浦路斯问题的途径1.谈判和协商根据国际法原则,谈判和协商是解决领土争端的首要途径。

对于塞浦路斯问题,持续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多轮,但尚未取得最终解决方案。

然而,谈判和协商仍然是解决该争端的必经之路,各方应保持对话,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努力达成共识。

塞浦路斯希、土两族新纷争的由来和影响

塞浦路斯希、土两族新纷争的由来和影响

作者: 李成贵
出版物刊名: 国际展望
页码: 12-13页
主题词: 族邦;联合国安理会;国际社会;单方面宣布;英国统治;英国殖民统治;地中海地区;南北分裂;流血冲突;英国殖民地
摘要:<正> 11月15日,塞浦路斯的土族邦议会宣布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应。

联合国安理会在11月18日作出决议,指出塞浦路斯土族邦的这一决定在法律上是“无效的”,要求它撤回独立的决定,呼吁各国不要承认塞浦路斯共和国以外的任何塞浦路斯国。

接着,塞浦路斯希、土两族分别在首都尼科西亚“绿线”两侧举行万人集会,希族表示拥护安理会决议,而土族提出抗议。

希腊和土耳其两国政府也发表了大相径。

后冷战时代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的开题报告

后冷战时代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的开题报告

后冷战时代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的开题报告1. 引言后冷战时代的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这一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对于地区的和平稳定以及全球战略格局的影响不能忽视。

本文将围绕后冷战时代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展开研究,包括历史和背景、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2. 历史和背景土耳其和美国两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但是直到冷战时期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冷战期间,土耳其成为了美国反苏联政策的重要同盟,两国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随着冷战的结束,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冷战期间,土耳其在地区的重要性主要是基于其军事战略地位,但是随着冷战结束,土耳其开始从一个军事战略位置向一个经济和政治地位转型。

3. 现状目前,土耳其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稳。

双方存在一些分歧,主要集中在土耳其的对叙利亚的政策、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土耳其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以及土耳其的民主和人权问题等方面。

双方曾多次就这些问题展开谈判,但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4.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土耳其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将有望逐渐稳定。

两国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有助于双方加强合作。

例如,土耳其在地区打击恐怖主义的经验和能力与美国进行合作,有助于提高地区的安全问题。

同时,两国的经济关系也有望加强,这对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来说都是有益的。

但是,这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解决存在的分歧,增加互信,并寻找共同的政治和战略利益。

5. 结论综上所述,土耳其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随着地区和全球战略格局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未来,双方需要坚持对话和合作,加强互信,解决分歧,增强合作,这对于双方以及地区的和平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战时期塞浦路斯因素对土美关系的影响
摘要:冷战期间,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多次起伏变化。

在塞浦路斯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和政策使土耳其人受到严重的伤害。

1964年的“约翰孙信函事件”,给土美同盟关系蒙上了阴影。

而1974年美国对土耳其的武器禁运,极大地恶化了土美关系。

关键词:塞浦路斯;土耳其;美国
冷战期间,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多次起伏变化。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两国国内的政治变化,土耳其和美国在冷战初期建立起来的战略同盟关系逐渐冷却,一系列问题开始显露出来并日益严重,双方关系进入了一个矛盾不断的多事之秋。

尤其是在事关土耳其安全利益和民族情感的塞浦路斯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和政策使土耳其人受到严重的伤害,土美关系也因此蒙上了浓厚的阴影。

一、塞浦路斯因素的背景
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部,居民主要由希腊人和土耳其人组成。

希、土两族由于在民族、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对立,双方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很深,纷争不断。

2O世纪6O年代塞浦路斯独立以后,希、土两族在建立国家政权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加上外部势力(英国、希腊、土耳其和美国、苏联)的干预,塞浦路斯兵连祸结,危机此起彼伏,动荡不安。

1963年l2月,希、土两族之间因为政治分歧发生了骚乱和武装冲突,塞浦路斯陷入了内战的深渊。

自1975年土耳其出兵塞浦路斯北部以来,该国就“一分为二”形成希、土两族南、北各自为政且相互对峙
的局面。

南部是希族人控制并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塞浦路斯共和国,北部是土族人控制、只得到土耳其一国承认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希腊和土耳其,同属于北约成员国,在美国的对外战略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当土耳其可以控制苏联黑海舰队的时候,在爱琴海上的希腊岛屿也能发挥同样的功能。

希腊在东地中海的位置使它在控制通过该地区海空的航线方面显得尤为重要[1]。

关于希、土在塞浦路斯问题上的冲突,美国主张在“北约大家庭内部”解决。

土耳其起初追随美国的主张,但是,希腊支持由希腊本土和塞岛的希腊人希望塞岛回归希腊本土的“伊诺息斯”运动,要求尽快把塞岛统治权力交给希腊,并迫使土耳其人迁离该岛。

土耳其内部也出现了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们支持塞岛的土耳其人。

1960年以后,土耳其军方认为,对塞岛出现的问题必须进行武装干涉。

对于土耳其的干涉,美国表示了极大地不满。

二、冷战前期土美关系中的塞浦路斯因素
根据塞浦路斯1960年宪法规定,总统由希腊人担任,副总统由土耳其社区选举产生。

土耳其社区在教育、法律和宗教方面享受高度自治,在议会、政府和警察部门拥有相应的席位,在外交政策方面也拥有发言权。

但是塞岛马卡里奥斯总统希望实现希腊人真正的自治,提出了削弱土耳其人特权的13条宪法修正案。

同时,塞岛上的希腊人和土耳其人之间发生了武装冲突。

土耳其空军飞临塞岛上空示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土耳其的行动有“不惜发动战争相威胁”的意味,
可能导致北约两个成员国之间的战争,这是西方世界难以容忍的。

1964年6月5日,美国总统约翰逊致函土耳其总统伊诺努。

我强烈要求总理先生务必引起对北约义务的重视。

你认为土耳其干涉塞浦路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这会导致土耳其与希腊兵戎相见。

最近在海牙举行的北约部长级会议上,国务卿腊斯克宣布希腊和土耳其之间战争是绝对不可能的……此外,土耳其的军事介入可能导致苏联的直接干预。

我希望你们理解,假如土耳其没有获得北约盟国的充分理解和同意,而采取导致苏联干预的行动,北约盟国将不会认为它们有责任保护土耳其免受苏联入侵……我也希望总理先生注意美国和土耳其在军事援助领域内的双边协议……我一定要非常坦率地告诉你,在现在的情况下,美国不允许你们利用美国给你们的武器来对塞浦路斯进行武装干涉[2]517。

约翰逊总统的来信讨论的主题是塞浦路斯冲突,但是,它不仅涉及美国对于土耳其和希腊冲突所采取的立场,还涉及美国与土耳其盟国关系权利与义务的问题。

它表明,美国认为北约的利益优先于土耳其的利益。

华盛顿对待安卡拉的态度虽然比较傲慢,但是并不想要激怒土耳其人民,只是试图稳定该地区的局势。

而且,该信件在美国是属于机密文件,只有4~6个高层人士有资格阅读。

但是,信件到达土耳其后,土耳其总理伊诺努对此极为愤怒,把它公诸于众,在议会上讨论,在报纸上发表,从而成为正式的外交文件,引起社会舆论的巨大反响,从而扇起了土耳其强烈的反美情绪。

约翰逊政府在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立刻采取措施来挽回局势。

1964年6月11日,约翰逊派出外交助理乔治·贝尔到安卡拉进行解释,称措词方面可能比较粗鲁,伤害了土耳其人民的感情。

但是,他解释,美国所要表达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寻找到一个最适合土耳其和希腊利益的方法,解决塞浦路斯冲突。

鉴于土耳其在采取军事行动后国际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伊诺努总理于6月21日飞往华盛顿,配合华盛顿在该问题上的调解。

这样土耳其在受到美国的伤害之后,及时得到了美国的安抚。

三、冷战后期土美关系中的塞浦路斯因素
1964年以来,塞岛上的冲突一直没有平息,土族人退出了塞浦路斯中央政府,公开成立军事组织和土耳其国民军,并得到土耳其政府的支持,与希腊国民军公开对抗。

1967年,希腊国民军侵扰土耳其人。

对此,美国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干预意愿,只派出万斯进行调解,劝说希腊军队撤军和不要发生战争。

但是,军人执政的希腊政府却派出一位退伍将军率领的一支志愿军进驻岛上。

土耳其认为美国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阻止土耳其出兵,因此对美十分反感。

土耳其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没有一个党派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

1974年塞岛发生军事政变,原因是塞浦路斯总统试图摆脱希腊的控制,执行中立的外交政策。

1974年7月15日,在希腊军政府的支持下,塞浦路斯希腊人国民军发动政变,推翻了总统,希腊族军官尼可拉斯自任总统,他公开宣布这次政变的目的是把塞岛归并希腊。

当时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奉行现实主义外交,对于在该地区冲突的暴力行为采取容忍态度,用软处理的方法来对付危机,没有任何实质行动
[3]89。

并且还警告土耳其和希腊不要干涉塞岛独立,似乎有承认政变现状的可能。

在土耳其外交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外交战略的争论,即孤立主义和干预主义。

干预主义在1974年塞岛危机的表现就是主张出兵塞浦路斯。

土耳其政府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大规模调集军队到塞浦路斯岛北边。

美国官员西斯科去希腊调解失败,又前往土耳其与土耳其总理埃杰维特进行会晤,要求土耳其等待调解。

埃杰维特回答他说:“土耳其将不再重复1964年和1967年的错误……美国阻止了土耳其。

”埃杰维特总理经过4个小时的考虑,在1974年7月20日凌晨4点,接见西斯科和美国大使,告知土耳其将采取军事行动,“我们已经按照你们的方式做了10年,现在我们将按照我们的方式行事了。

”[3]92-93在苏联的默许下,7月20日凌晨5点45分,土耳其军队开始对塞岛采取军事行动。

土耳其出兵塞岛后,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1975年2月,在美国国会的压力下,美国政府开始对土耳其实行历时3年多的武器禁运。

对盟国采取武器禁运,在美国外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土耳其政府没有采取屈从于美国压力和控制的妥协行动。

作为报复,1975年7月土耳其政府接管了在土耳其与北约无关的所有美军基地。

土耳其迫使美国驻土耳其军队处于一种“临时地位”,并对美军基地和驻土耳其的美军加以限制。

土耳其的民众都支持土耳其占领塞浦路斯北部,都表示不屈服于美国的武器禁运。

土耳其从来没有像这样一次取得了广泛的一致,受到美国武器禁运影响最大的土耳其军队也不对美国有丝毫的妥协。

土美关系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武器禁运并没有促进塞浦路斯问题的有效解决,土耳其军队仍然拒绝撤走军队。

禁运也恶化了土美关系。

对土耳其的武器禁运损害了美国和北约的利益。

美国政府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土耳其一样具有收集华约情报的战略位置和条件,担心土耳其关闭军事基地将严重削弱土耳其、北约东翼和东地中海地区的防御力量,同时也担心土耳其可能向苏联求援。

基于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美国政府采取了修补被损害的美土关系措施,1978年9月26日,美国取消了对土耳其长达3年的武器禁运。

1978年以后,美国对土耳其的态度有了重大的转变。

美国把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多地放在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双边关系框架内来考虑,而不是北约内部。

而1974年以后,土耳其国内经济不景气和政治复杂化,也使土耳其各执政党不再把土美关系与希腊关系联系在一起。

土美关系中的塞浦路斯因素的影响大大地降低。

参考文献:
[1]肖宪.土耳其与美国关系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2]Suha Bolukbasi.The Johnson Letter Revisited[J].Middle Eastern Studies,London,July,1993.
[3]Theodore A.Couloumbis.The United States,Greece,and Turkey:The Troubled Triangle[M].Praeger Publishers 19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