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现状与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画现状与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就国画发展现状及前景展开探讨,对如何感应外来文化、正确认识美学价值、思考国画艺术的文化发展进行研究,对推进国画艺术的多元化提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国画;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191-01
一、国画艺术发展现状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国画艺术最早呈现出了生活流与伤痕艺术,该类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核心意义,画家们经历了生活坎坷后有感而发,在作品中抒发了真实的情感。从另一侧面则反映出,国画并没有在较高的层次水平上有所突破,因而没有真正散发出艺术作品的耀眼魅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创作者们无不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取舍,即他们在与时俱进的寻找属于自身的坐标点,进而意图形成全球性的开放意识,同时时刻不忘追怀传统文化进而激发寻根意识,科学促进现代艺术感与民族艺术性的完美融合与有机统一。许多现代艺术家在纷繁多变的现实世界中更加向往返璞归真的境界,因此他们基于理性观念发掘民间艺术,并采用意向造型等方式手段进行实践创作,令艺术作品在时空、透视、色彩、解剖等层面散发出了富于童趣的情感,显示出了旺盛、富于内涵的生命力。
在学习民间美术的基础上,一些画家则将关注力逐步转向国画文人画主体层面,他们崇尚国画文人画艺术家们修炼的完善人格精神,并欣赏其不拘泥于陈法的创作态度。当前,国画艺术家们共同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便在于如何科学超越国画文人画形成的艺术高峰。一些行业领域具有较深修为的艺术家不断追求艺术创作的独特个性,并致力于努力超越传统文人画,赋予其更高的艺术内涵。因此他们开始持续的尝试引入西画因素、精神于写意国画之中,创造出美术史上新型的流派艺术,即新文人画。同时,艺术家们还深刻的认识到,倘若脱离了传统国画高峰文化,那么要想在纸砚笔墨上凭空创造,则并非一件易事。因此只有有效借助传统国画文人画具有的自然风貌,合理吸收外来的文化艺术,并引入全新的、丰富的审美观,才能科学创造出一种真实展现新时期文化艺术家创作心态的完美艺术形式。
艺术史在经历了探索发展到某一阶段后,可以允许其采用片面方式不断推进艺术史的发展进步,然而这一片面性是相对性的。也就是说国画艺术今后的发展应科学注重自身结构、技法、形式与材料的科学探索,应上升到道德、美德、宗教等文化层次水平上,才能真正创作出既野朴又高亢的良好艺术风格,并促进国画艺术的持续发展延伸。
二、国画艺术发展前景
(一)国画艺术发展应注重传统民族性
对传统民族性理解应挖掘深处,将传统思维作为民族审美结构,注重其统摄作用。当代国画艺术家审美观念与思维方式均具备一定特殊性,其进行艺术创作中应科学联系实际,促进艺术传统与文化心理的融合,在历史范畴中最大限度进行艺术自由创作,而非真空的创造,其应作为文化继承者展开艺术活动。同时传统民族性文化并非一沉不变的,国画艺术家们应把握其习惯与经验特性,促进自身现代价值的不断前进与持续优化更新。
(二)国画艺术应良好感应外来文化
艺术发展实践进程中,我们不应忽视其展现的当代性艺术一面以及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倘若不进行比较则很难将其应该突出的内容适当展现。当代艺术形式提出的要求是,展现艺术家应有的历史使命感,进而映射社会审美客观心理与时代生活特色。也就是说,国画艺术在实践发展中,面对挑战当代特色的外来文化,艺术家们不应全面移植、不加思索的拷贝应用,而应用自身的意识思维、审美心理进行良好的感应,令国画保持自身具备的独立性艺术特色,并在现代、外来文化的洗礼中实现良好的持续、更新发展。
(三)正确认识中西方美学价值
和谐性是国画艺术的现实根本,实际层面来看,中西方绘画艺术只有差别之分,而不包含优劣高低性,因此国画艺术家们应基于历史发展与人类文明高度深刻反思自身及西方美学的内涵问题,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主动应用自身艺术理想并通过勇于实践,合理吸
取世界艺术文化中的价值精华,并赋予现代艺术新鲜的元素,进而真正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当代文化气息的国画艺术作品。
三、结语
总之,国画艺术的发展状况与未来前景值得我们深刻探索,只有抛弃极端、深入研究,继承传统,秒和当代,通过国画艺术家们的自身不断完善与更新,创作国画富于特色的意境、富于时代的鲜明美感、体现健康、积极向上的艺术内涵,注重传统民族性,良好感应外来文化,正确认识中西方美学价值,才能促进国画艺术向着多元化、健康化的方向持续发展,优化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幼华,侯磊,殷凤玲.国画艺术气质在插画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1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