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配置实例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笔记二十]VLAN配置实例详解
这篇文章介绍一下VLAN相关技术,通过几个实例来演示VLAN干线、VLAN的封装和工作方式、VLAN配置、VLAN间路由等。(本文中的大部分实验均可在”Cisco Packet Tracer 5.3″中完成)
文章目录
▪[*1*].VLAN介绍
▪[*2*].VLAN干线
▪什么是VLAN干线
▪干线协议介绍
▪交换机间VLAN通信过程
▪DTP协议
▪[*3*].VLAN配置实例
▪创建VLAN
▪把端口加入VLAN
▪配置主干端口(Trunk)
▪本地VLAN
▪语音VLAN
▪VLAN维护操作
▪在GNS3上模拟配置VLAN
▪[*4*].VLAN间路由
▪基于路由器物理接口的VLAN间路由
▪基于路由器子接口的VLAN间路由(单臂路由)
▪交换机上的端口类型
▪基于三层交换机的VLAN间路由
▪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在实现VLAN间路由上的区别
[*1*].VLAN介绍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通过在支持VLAN的交换机上添加VLAN,并且动态的调整每个端口所属VLAN(默认端口都属于VLAN1),实现一台物理交换机上可以有多个LAN,每个LAN称作VLAN,VLAN之间的广播互不可达,VLAN间互不影响。每个VLAN 是一个独立的广播域,如果不同VLAN中的结点想要互相访问,需要通过一台三层或三层以上设备才能实现(比如路由器、三层交换机、防火墙等)。这样就增加了安全性,可以在三层设备上配置访问列表来达到流量控制的目的。
[*2*].VLAN干线
* 什么是VLAN干线
干线(Trunk)就是在两台交换机之间可以传输多个VLAN的信息的那条线缆,干线又称主干。下图是没有使用干线的情况,在SW1和SW2上划分了两个VLAN(VLAN1、VLAN2),PC1和PC2属于VLAN2,PC3和PC4属于VLAN3,在没有使用主干线路的时候,需要在SW1和SW2之间使用两条线缆,将一条线缆的两个端口划分到VLAN2,另一条线缆的两个端口划分到VLAN3,这样PC1和PC2才能正常通信,PC3和PC4也能正常通信。在没有使用间路由的情况下,VLAN2中的PC1和PC2无法和VLAN3中的PC3和PC4通信。
下图是使用了主干线路的情况,只需要在SW1和SW2之间使用一条线缆,并且设置这条线缆为主干,这样这条主干线缆就能同时传输多个VLAN的数据了。PC1和PC2能正常通信,PC3和PC4也能正常通信。在没有使用间路由的情况下,VLAN2中的PC1和PC2无法和VLAN3中的PC3和PC4通信。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只有100Mb/s以上(包括100Mb/s)的线路才支持Trunk。
* 干线协议介绍
对于VLAN交换机来说,干线就是交换机之间的连线,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VLAN之间传输业务流。每个交换机必须确定它所收到的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
在传统的交换机中,当一个帧进入交换机时,交换机只检查目的MAC,然后根据自己的MAC 表进行转发或者泛洪。在VLAN中除了需要知道目的MAC做转发决定外,还要考虑帧的源地址,因为帧的源地址通常会影响它所属VLAN,并可能影响它被转发出去的端口。追踪一个帧的源地址有两种常用的方式:
▪帧标记(又称显式标记): 根据数据进入交换机的端口属于哪个VLAN来标记一个帧。
当一个帧进入交换机的时候,根据那个端口所属VLAN,为帧添加一个包含VLAN标识的域(VLAN着色),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大多数不支持VLAN的设备会将这种更改后的帧当成无效帧丢弃。但现在这种技术已经形成了一个IEEE802.1Q的标准,这个标准解决了不同厂商进行帧标记时候的兼容性问题。
▪帧过滤(又称隐式标记): 这种方法为每个VLAN保持一张MAC地址表,确定目标后就做出转发决定。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不更改原来的帧格式,帧通过不同的网络设备都不会出现问题。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每个VLAN交换机都要保存一张MAC地址表,这张表还要包含每个MAC所属VLAN的信息,并且能根据源地址的VLAN以及MAC进行过滤转发。
现阶段最常使用的干线协议是802.1Q和ISL(在不同厂商设备混用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802.1Q):
1,802.1Q
802.1Q是IEEE提出的一个通用标准,也是现在大部分厂商的默认干线传输协议,通过在原来的以太网帧头部添加一个4字节的802.1Q头部,然后重新计算FCS(帧效验序列)来实
现,如下图:
本文中的配置均以802.1Q为例。
2,ISL(Interior Switching Link,交换机间链路)
ISL是思科私有的干线传输协议,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 交换机间VLAN通信过程
这一部分结合“* 什么是VLAN干线”中的第二张图片,讲解一下802.1Q干线协议的工作流程:
图中PC1和PC2属于VLAN2,PC3和PC4属于VLAN3,SW1和SW2通过干线相连,干线运行的是802.1Q协议。
1,假设PC1发送消息给PC2,刚开始PC1不知道PC2的MAC地址,所以它首先发送ARP查询包,查询PC2的MAC地址,ARP查询包以广播形式发送。
2,交换机SW1收到PC1发送过来的ARP查询广播包,SW1知道数据是从fa0/0接收到的,fa0/0被划分到VLAN2中,是一个接入端口,SW1知道这是一个来自VLAN2的广播包,SW1在MAC地址表中加入PC1的MAC和VLAN号以及对应的端口号,非VLAN交换机和VLAN 交换机都会根据数据的源地址进行学习,只不过VLAN交换机除了记录源MAC地址,还需要记录源MAC所对应的VLAN号。
3,SW1在收到的数据帧中加入VLAN2的标识(VLAN交换机从Access(接入)端口收到数据时需要插入VLAN标识),接着SW1将这个VLAN2的广播包从除接收端口以外的所有属于VLAN2的接口以及主干发送出去,在从所有属于VLAN2的接入接口发送出去前需要去掉VLAN标识(VLAN交换机从Access将数据发出时要去掉VLAN标识,否则其他计算机不能识别这个加了标识的帧),从主干发送出去的帧不需要去掉VLAN标识(后面介绍到的本地VLAN 除外)。也就是说如果此时SW1上还有一个非主干端口也被分配到VLAN2中,这个广播从这接入端口送出前要去掉VLAN标识,而从SW1的fa0/2发往SW2的数据帧不需要去掉VLAN 标识(本地VLAN除外)。
4,PC3接收不到PC1发出的ARP广播请求,因为连接PC3的端口被划分到VLAN3中了,不属于VLAN2,一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
5,当SW2从自己的fa0/2接口(主干接口)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SW2查看数据帧中的VLAN标识,并在本地MAC地址表中添加了帧中源MAC地址、VLAN号以及对应的端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