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中国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中国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初: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政策,产业政策主要以国家计划为主导,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工产业。

2. 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政策,产业政策逐渐向市场化方向转变,重点发展轻工业和出口导向型产业。

3. 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国家开始实行“科技兴国”战略,产业政策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4. 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国家开始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外向型产业和跨国公司。

5. 2000年代中期至今:国家开始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政策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国家也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支持等方面的政策。

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吴先满【摘要】2010年江苏省出台了6大类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但目前江苏新兴产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层次偏低,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存在着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的问题.从评价基准的重要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角度,本文分别运用自主技术基准、市场需求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对江苏省既定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估,得出结论:江苏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强,部分产品和技术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由此我们认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不同发展时期应明确不同发展重点.【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3)003【总页数】6页(P37-42)【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分析;发展对策【作者】吴先满【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2008年下半年以来,江苏经受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难影响。

一些不掌握核心技术、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传统产业,受危机冲击尤为明显。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江苏积极发挥技术创新作用,把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结合起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010年,江苏出台了6大类 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况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况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况2010年初开始,国务院就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在多个部委及各地方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

当时初步确定的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后来做了一定的调整。

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替换了“新医药”,将“生物育种”扩展为“生物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包含了原来的“电动汽车”。

2010年4月初,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成员部委开始了全国调研,该小组由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20个部门组成,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改委高新司。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先是从原本的7个领域扩展到了9个领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两大领域。

上述方向的不断变化,折射出的是各个相关领域对于被列入产业规划的迫切心态。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海洋产业曾一度被看好,在“九大领域”版本中,海洋工程作为单独一项,而海洋医药等项,则是被分配到其他各大项中(比如海洋医药被列入“新医药”大项中)。

而现在“海洋产业”没有被单独列示,“海洋工程”一项也被取消划入其他领域。

目前已经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节能环保产业,包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

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

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

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

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及特征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开放初期。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国家提出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以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

随着不断的开放,中国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

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政府的积极介入和政策扶持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通过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产业规划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集群的形成。

其次,有利于创新的创业环境和创新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

创新驱动是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政府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体制、鼓励研发投入以及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来推动创新。

此外,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并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进入。

最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还具有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价格竞争力,例如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和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总体来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政府引导、企业创新和市场竞争的过程。

政府在产业规划、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不断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市场的竞争也促进了产业的进一步演进和提升。

然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产业竞争激烈,集群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其次,缺乏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制约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仍然存在技术落后和依赖进口问题。

最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也成为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限制因素。

中国的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综上所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开放初期,其具有政府推动、创新驱动、人力资源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等特征。

南京这两年产业发展趋势

南京这两年产业发展趋势

南京这两年产业发展趋势南京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省会城市,也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升级,南京的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

本文将从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崛起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来探讨南京这两年的产业发展趋势。

首先,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南京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南京的传统产业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南京加大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

一方面,南京加强了对传统产业的淘汰和优化升级。

比如,南京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逐渐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以及新材料等领域发展。

另一方面,南京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比如,南京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

此外,南京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了对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的支持和引导。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南京正在逐步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新兴产业的转变。

其次,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是南京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南京一直以来注重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加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近年来,南京在创新型产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比如,南京成立了许多创新创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人才。

同时,南京还加大了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和投入,提升了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南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为南京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第三,服务业的崛起是南京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服务化进程,服务业在南京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近年来,南京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对南京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特别是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南京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京的金融业已经初具规模,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金融市场体系逐渐完善。

2024年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

2024年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

2024年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某某公司战略规划部的某某,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我将从行业整体情况、国内外竞争态势以及我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行业整体情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

截至2024年,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XX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超过了XX%。

新兴产业对就业和创新的贡献也日益凸显。

常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它们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截至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XX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XX亿美元。

生物技术行业在医疗、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发展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能源结构的转型。

二、国内外竞争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性产业,各国纷纷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争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中国和欧洲的竞争态势最为激烈,三者都在争夺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先地位。

生物技术领域,美国、瑞士和日本在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方面持续领先。

新能源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但欧洲和美国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也取得了突破。

在新材料领域,美国和日本在材料科学和工程方面领先。

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竞争中,我国的优势在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市场需求潜力大和政府支持力度大。

但仍需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我国在新兴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从各产业的区域布局来看 ,全省6 大战略性
新兴产 业具有 较强 的地 域集 聚特征 。 特别 是生 物 技术及 新 医药 、 能环保 产业 、 节 软件 和服务 外包 、 物联 网等4 大产 业集 聚现象更 为 明显 。 1生物技 () 术及新 医药产 业 : 京 、 南 苏州 、 州 、 泰 连云港 、 州 常 等重 点产 区已经 初 步构 建起 较 为 完善 的 医药研 发 和制造 产业链 。 点产 区医药企业 总数 占全省 重 的 比重超 过 8 % ,销 售 收入 占全 省 的 比重 接近 0 9 %。 城 、 州 、 5 盐 扬 常州等地 区在生 物农药 生产上 具 有显著 的 品牌 效应 。 而宜 兴环保 科技工 业 园则 已发 展成 为生物 环保 产业集 中区 。( ) 能环保 2节
目前 , 江苏省l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园区 6
集 中 了全 省 约4 %的 高新 技 术 产 业 产 值 和6 % 0 0 的新 兴 产业产 值 。从6 战略 性新 兴产 业 的 区域 个
J N S E TL 江 纺 i G UT X I局来看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分部在
化 政 策支 持 , 大 财 政投 入 , 育新 的经 济 增 长 加 培 点” 。在 中 央作 出发展 战 略性新 兴 产业 的重 大 战
保 、 件 和服 务外包 、 软 物联 网6 战略性 新兴 产业 大 实现销售 收入 1 2 . 万亿 元 , 5 同比增 幅达2 % ;7 战 6 6k :
日召开 的首都科 技 届 大会 上 , 国务 院总理 温 家宝 发 表 了题 为 《 科 技 引领 中 国可持 续 发 展 》 让 的重 要讲话 。 在讲话 中 , 温总 理 明确 提 出要 “ 逐步 使战 略性 新 兴 产业 成 为 经济 社 会 发 展 的 主 导力 量 ” , 并 对 战 略性 新 兴 产业 的选 择 依 据 和发 展 方 向作

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2年末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中国软件与新兴产业名城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市要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条件,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六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重大发展机遇,抢占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

一、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标准划定,截至2012年末,市国税局管辖的新兴产业税户已接近2.6万户,当年入库国税收入120.4亿元,约占当年全市国税总收入15%。

其中增值所75.5亿元,所得税44.9亿元。

1、企业数量、经济规模双扩张,新兴产业税收发展潜力凸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科技引领发展为突出特点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数据显示,我市新兴产业从业户数呈逐年加速增长态势,2012年新兴产业从业户数已较2008年(两法合并)翻了一番,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则分别较2008年增长了111.8%、102.2%,在近几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以20.63%、19.39%的年均增幅,跑赢GDP增幅超过3个百分点。

同时新兴产业入库国税收入也迅速提升,尽管由于新兴产业税收优惠不断加大,产业税款年均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及利润增幅,但仍达到了15.28%,2008年至2012年五年入库税款总额达到了467.2亿元,仅以2012年为例,新兴产业税收的增长对当年国税收入增长的贡献超过三成。

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我市经济税收发展的强力引擎。

2、信息技术产业规模领跑全局,新兴产业协调并进。

2012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已超过3600亿元,分行业看,除新能源汽车规模略小外,其它五个产业发展较为均衡,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以软件产业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12年该产业申报销售收入1314亿元,当期入库国税收入36.5亿元,分别占新兴产业营业总收入及入库国税收入总量的36.5%、30.4%,位居各产业之首,当之无愧的成为引领我市产业发展的龙头行业。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战略意义,具备国际竞争力,具有创新性、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奠定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以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为例,中国已经连续数年拥有全球最强的超级计算机,这得益于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此外,中国人工智能、新能源车、新型材料等领域的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

据统计,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已经占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拥有数量庞大的科技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有望在未来发展壮大。

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光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业实力不断提升。

我国数字经济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数据驱动的新生态正快速发展,北京、上海、深圳及杭州等地成为全国前四大创新中心,通过大数据的产业链拓展,传统的工业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洪流涌动带来巨大的机遇。

(2)技术储备愈加紧密。

中国在高铁、输变电、核电等领域的技术储备日益紧密,这些领域均具有国际上的核心技术,然而新产业对技术创新的追求更高。

可探索未来相互融合,使新产业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3)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供给也愈发多元化、优秀化,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于人才的政策支持与引进力度,已经成为该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4)政策保驾护航。

我国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上也一直采取了重视的态度,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及产业升级政策,用以提高企业创新性、研发效率、核心技术研发水平,以及在内外竞争中突显优势,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关键性的产业。

这类产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高盈利能力,被认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当前,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前沿,具有极高的发展速度。

例如,全球互联网经济的增长速度在近年来一直超过传统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在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居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2. 产业间融合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是单一产业的发展,而是多种产业之间的融合,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圈。

例如,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创造了诸如在线支付、网购、共享经济等新业态,为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也在不断融合,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的应用,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3. 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市场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中国的中产阶级和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带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二、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延续上述特点,同时也将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1. 突破技术瓶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未来,这些产业将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不断优化和升级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2. 优化产业布局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产业布局仍然不够均衡。

未来,产业布局将更加优化,更好地整合资源,形成更加合理的发展格局。

3. 引领国际竞争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国家。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及特征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驱动因素及模式根据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一定地理空间内的产业规模的增长都离不开两类主导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各类生产要素,另一方面是代表要素使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样可以归因于上述主导因素的变化。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因素包括三大类:传统要素、新型要素以及要素效率。

其中,传统要素主要指劳动力、资本以及土地,三者可以说是所有产业集群形成必备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样需要传统要素的支持。

新型要素主要指数据、信息、知识,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信息、知识所带来的影响力将不亚于甚至超过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生产要素,成为不可替代的新的生产要素,依托新型要素优势同样能够快速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要素效率主要指全要素生产率,包括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和升级、管理模式创新和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结构升级等各类提升要素系统生产效率的因素。

同三类因素相对应的有三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本驱动模式:传统要素驱动型、新要素驱动型以及效率驱动型。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类驱动模式下,需要配置或者拥有的要素并不是互斥的,只是主导的要素有所差异。

(1)传统要素驱动型:传统要素驱动型并不意味着传统要素是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唯一要素,而是指通过本地的劳动力、资本以及土地和区位上的先天优势,吸引创新要素入驻,或者形成自主创新体系,从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传统要素驱动型意味着重点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天然基础,依托政策优势或者要素成本优势推动构建创新体系,形成一定规模的集群。

比如,我国早期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主要依赖于国家工业布局带来的基础优势以及本地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支持;早期的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集群则主要依赖于本地丰富的原料要素支持。

(2)效率驱动型: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变化,新兴产业集群的模式也发生巨大转变。

江苏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第9期2018年3月No.9March ,2018作者简介:韩子睿(1984—),男,江苏南京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创新战略。

江苏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韩子睿,张雯,刘中正,沈瑾秋,黄斌(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摘要:文章立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要求,全面分析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情况,重点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6个产业的发展现状、创新水平和瓶颈问题进行深入梳理,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做法,从建设产业创新发展的载体、网络和生态等3个方面提出对策举措,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关键词:新兴产业;江苏;创新;创新驱动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引言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新兴产业发展部署、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战略重心和政策焦点。

江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面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必须坚持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针对重点领域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加强重大前瞻技术突破,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着力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集群。

1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情况分析1.1新兴产业总体规模全国领先,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十二五”以来,江苏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4.5万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年均增长率达1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近1/3(见表1)。

其中,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海工装备等产业规模居于全国第一,节能环保产业占全国比重达25%,光伏产业占全国比重近50%,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超过30%;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和思考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和思考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和思考前言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南京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对南京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南京产业结构的演进1.1 传统产业主导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的产业结构仍以传统的制造业和重工业为主导,其中以机械制造业、电子业、化学工业为代表。

在这一阶段,南京的工业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的政府投资和计划经济模式。

在保护和垄断的产业环境下,南京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都比较单一,缺乏竞争力。

1.2 转型升级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京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开始迅速发展。

此时,南京逐渐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

这一阶段南京的产业结构逐渐呈现出多元化、高科技化和服务型的特点。

1.3 发力高科技产业阶段2000年以后,南京进一步加快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布局。

大力鼓励创新创业,加大对科技研发投入,从而培育了众多的高科技企业。

南京的产业结构也逐渐由传统的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形成了以信息电子、软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节能、新能源等为特色的新兴产业。

二、南京产业结构的现状南京的经济总量已位列全国省会城市前五,而其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目前,南京的产业结构已逐渐呈现出以下特征:1.服务业成为主导。

现代服务业在南京的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

2019年,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50%。

2.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氛围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3.制造业仍占据一定比重。

虽然南京已经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但是制造业仍占据了相当比重。

其中,汽车、电子、机械以及化工等传统制造业仍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发展。

三、南京产业结构的未来思考3.1 加快优化传统产业传统制造业是南京产业结构的重要部分,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六大类11个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

南京六大类11个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

南京六大类11个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南京六大类11个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一、背景国务院先后出台文件,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南京对照国家的七大类分类,并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禀赋条件,主要明确了六大类,并在六大类里面明确了11个重点发展方向。

其中的部分方向,是过去儿年重点发展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新兴产业。

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里,推动南京软件和新兴产业名城建设,都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

依据国家和江苏省最新规划,我市对现有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做了进一步梳理、深化和完善,确定了最有基础、能够快速做大规模,最有优势、能够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六大类11个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下一代信息网络、新型显示三个方向)、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两个方向)、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包括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卫星应用三个方向)、新能源产业(智能电网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

其中,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将主要依托''一谷两园”,分布在雨花台、浦口和江宇区;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将主要依托中国(南京)未来网络谷(无线谷),分布在江宇区;新型显示产业将主要依托中国(南京)液晶谷、分布在栖霞区。

生物医药产业将主要依托位于浦口区的中国(南京)生物医药谷;生物农业产业将主要依托位于漾水县的中国(南京)生物农业谷。

节能环保产业将主要集聚在高淳县和六合区。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在江宇区;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在浦口开发区;卫星应用产业集聚在浦口的高新区。

新能源产业中的智能电网产业主要集聚在江宇区的中国(南京)智能电网谷。

新能源汽车产业则将集聚在漂水县与浦口区。

除六大“谷”夕卜,11 个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将重点依托21个园区和基地。

二、发展重点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突出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产业、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新型显示产业。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为特征,具有重大发展前景和战略意义的产业。

这些产业的兴起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目前处于我国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一个详细的情况汇报。

一、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产业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

通过互联网+,传统产业可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目前,我国互联网+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在电子商务领域,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网络市场,电子商务销售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同时,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共享经济等子行业也蓬勃发展,推动了消费升级和创新创业。

互联网+还在传统行业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包括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指以电池、超级电容器、氢燃料电池等为动力的汽车产业。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突出,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低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居世界前列。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突破,续航里程得到了显著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健全,包括电池制造、汽车生产和充电设施建设等多个环节。

三、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和药物技术,研发和生产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加大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并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我国已取得了多个原创药的研发和上市,成为创新药物研发的主要力量之一。

同时,生物医药企业也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04年到13年南京市城市发展数据统计

04年到13年南京市城市发展数据统计

7.7
11.6
10.5
11
城市经济
南京市04-13年人均GDP历年变化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人均GDP(元) 33050 40887 46113 53638 61445 67455 79427 96573 88525 98011 增幅(%)
5000.00 4000.00 3000.00
南京市04-13年第三产业产值历年变化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2000.00
1000.00 0.0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进出口总值(亿美元) 270.9315.3 362.0405.9 337.4456.0 573.4552.3 557.5
10 0 -10 -20
同比增长(%)
31.3 16.4 14.8 12.1 -16.9 35.1 25.8 -3.7
城市地位
长三角已初步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无锡、苏州、杭州、 宁波、南京五大城市为骨干,其余九个城市为支撑的 大都市圈,南京是长三角都市圈的重要城市
2013年,南京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 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和苏南平均水平; 新兴产业占工业的比重首次超过三 大传统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和 利润增速全省第一;单位GDP能耗
人口增长
常住人口 (万) 2004 668.18 同比 高校人口 (万) 49.15 户籍总人 口(万) 583.6 同比 迁入人口 (万) 迁出人口 (万)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

产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取
得了显著进展
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产业
升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战略性 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企业合作: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共同推
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产业政策支持
机等
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发展趋势:智能化、绿
色化、服务化等
6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 景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 的新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带动相关产业 链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预计到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 将占GDP的比重超过20%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促进科 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竞 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战略性新兴产 业注重资源节 约,采用高效、 节能、环保的 技术和设备。
战略性新兴产 业致力于环境 保护,减少污 染排放,实现 绿色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 业倡导循环经 济,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减 少资源浪费。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政策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 科技创新基金等
政策还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 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 点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南京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南京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南京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25•【字号】宁委[2012]324号•【施行日期】2012.10.25•【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南京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宁委〔2012〕324号)各区县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切实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立十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杨卫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季建业市委副书记、市长副组长:陈绍泽市委副书记沈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罗群副市长成员:刘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翁国玖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赵晶夫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规划局局长张新年市政府副秘书长黄澜市发改委主任谢志成市经信委主任黄河市科委主任黄玉银市国资委主任孔秋云市投促委主任林克勤市财政局局长陈光市国土局局长朱志宏市人社局局长韦昌明市环保局局长沈中立市国税局局长柏鹏市地税局局长王海宏市工商局局长徐翠华市统计局局长吴晓茅市教育局局长曾永健市新工集团董事长徐曙海玄武区区长曹永林白下区区长胡洪秦淮区区长张俊建邺区区长杨学鹏鼓楼区区长曹路宝下关区区长邢正军栖霞区区长张一新雨花台区区长陈发喜江宁区区长瞿为民浦口区区长霍慧萍六合区区长谢元溧水县县长沈剑荣高淳县县长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研究制定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组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听取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小组的工作汇报,统筹协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谢志成、黄澜兼任办公室主任,市经信委副主任叶荣生、市发改委副主任马巧生、市科委副主任刘小斌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现状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新兴产业成为了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支柱。

所以,在国家战略层面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政策,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以维持国家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本文将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概念和定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基础上,具有导向性、支柱性和先导性的产业,是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

这一产业群体主要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是新经济增长点的产物。

二、历程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该文件明确了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为新兴产业在市场、政策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09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中国科技创新体系。

2010年,国家提出了“新兴产业先导计划”,进一步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

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了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列入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

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发展现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里列出一些方面的发展现状:(一)新材料在人才、投资、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下,中国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了新兴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

无论是高技术、高端装备还是民用产品都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生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新能源新能源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我国一直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和风电光伏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历程
一、背景
国务院先后出台文件,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南京对照国家的七大类分类,并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禀赋条件,主要明确了六大类,并在六大类里面明确了11个重点发展方向。

其中的部分方向,是过去几年重点发展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新兴产业。

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里,推动南京软件和新兴产业名城建设,都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

依据国家和江苏省最新规划,我市对现有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做了进一步梳理、深化和完善,确定了最有基础、能够快速做大规模,最有优势、能够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六大类11个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下一代信息网络、新型显示三个方向)、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两个方向)、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包括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卫星应用三个方向)、新能源产业(智能电网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

其中,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将主要依托“一谷两园”,分布在雨花台、浦口和江宁区;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将主要依托中国(南京)未来网络谷(无线谷),分布在江宁区;新型显示产业将主要依托中国(南京)液晶谷、分布在栖霞区。

生物医药产业将主要依托位于浦口区的中国(南京)生物医药谷;生物农业产业将主要依托位于溧水县的中国(南京)生物农业谷。

节能环保产业将主要集聚在高淳县和六合区。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在江宁区;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在浦口开发区;卫星应用产业集聚在浦口的高新区。

新能源产业中的智能电网产业主要集聚在江宁区的中国(南京)智能电网谷。

新能源汽车产业则将集聚在溧水县与浦口区。

除六大“谷”外,11个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将重点依托21个园区和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