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合集下载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步骤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步骤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步骤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也被称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和髋关节骨折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步骤。

1. 术前准备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相关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

术前还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心电图、X光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髋关节的状况和确定手术方案。

2. 麻醉手术开始前,患者会接受麻醉。

一般情况下,全麻会被使用,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状态。

3. 切口医生会在髋关节附近做一个切口,通常位于大腿外侧或臀部。

切口的大小取决于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偏好。

4. 骨切割医生会使用手术器械将患者的股骨头切除。

这个步骤旨在去除受损或疼痛的骨头,并为人工骨头的植入做准备。

5. 髋臼准备医生会使用特殊的工具清除髋臼内的软组织和骨头,为人工髋臼的植入做准备。

6. 人工骨头植入医生会将人工髋臼植入骨盆中,并使用特殊的骨水泥或螺丝固定它。

然后,医生会将人工股骨头插入股骨髓腔中,并通过骨水泥或螺丝固定。

7. 关节组装医生会将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组装在一起,以形成一个新的人工髋关节。

医生会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髋关节的稳定性和正常运动。

8. 切口缝合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切口缝合起来,并进行必要的包扎。

切口的缝合可以使用可吸收的线或非可吸收的线,具体取决于医生的选择和患者的情况。

9.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会被转移到恢复室进行观察和康复护理。

医生会给予相应的药物以控制疼痛和预防感染。

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和专业的团队来完成。

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髋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

虽然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但对于严重的髋关节疾病患者来说,它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并减轻疼痛和不便。

因此,如果您有需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更多关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信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实施方案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实施方案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实施方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如髋关节炎、髋关节骨折等。

这种手术通过将患者的受损股骨头和髋臼换成人工假体,以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实施方案。

一、手术前准备在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骨密度、血液检查等。

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人工假体。

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准备,包括营养调理、术前体能锻炼等,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

二、手术过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通常采用全麻下进行,医生会通过切开髋部皮肤和肌肉,将受损的股骨头和髋臼移除,并植入人工假体。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精准地操作,确保人工假体的稳固植入,以及髋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手术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三、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康复护理,包括疼痛管理、抗感染治疗、功能锻炼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指导,以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康复效果的提高。

同时,医生还会定期对患者进行复诊和康复评估,确保术后效果的稳定和持久。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之后,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超负荷的活动,以免影响人工假体的稳定性和寿命。

同时,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髋关节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以及定期复诊,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和异常情况。

总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对于严重的髋关节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在手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方面都需要严格执行,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效果的稳定。

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充分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和康复指导,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查房精选全文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查房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内容:一、病情介绍:患者XXX,女,84岁,已婚,以“跌倒致髋部疼痛,活动障碍1天”为主诉于2011年7月18日11:50入院。

缘于入院前一天,患者不慎跌倒致做髋部疼痛、畸形、活动障碍。

无肢体麻木,无头晕、头痛、昏迷,无胸闷、呼吸困难,无腹胀腹痛,无大小便失禁。

急诊于我院,x线片示“左股骨颈骨折”,门诊拟“左股骨颈骨折”收住入院。

发病的体重无明显下降,精神尚可,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

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无禁忌征于2011年7月21日在全麻+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于13:00返回病房,神智清楚,伤口无渗血,伤口橡胶管引流夹闭,引流液呈红色,留置导尿通畅,持续镇痛泵镇痛。

给予安赛玛平喘及美士灵等抗感染常规治疗,骨肽、松梅乐等常规促进骨生长药物,控制血糖、血压的药物,控制冠心病的药物,病情控制良好。

现给予二级护理低盐糖尿病膳食。

专科检查示脊柱侧弯畸形,各棘盘及棘突常无明显压痛及叩击痛,左下肢屈曲外旋畸形,做髋部稍肿胀,左腹股沟中点下方压痛明显,左下肢活动障碍,较对侧缩短约1cm左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左下肢皮肤感觉无明显减退,双上肢及右下肢检查未见异常。

二、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1)药物镇痛:按医嘱给予镇痛药特耐以及镇痛泵,并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及有关不良反应发生。

(2)物理方法止痛:可用太高患肢减轻伤肢,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3)心理护理:告知家属多与病人说说话,听听音乐,分散注意力2、有生命征改变的可能:心电监护以及吸氧3L/min,持续监测生命征T、P、R、BP、SpO2等并记录,术后每小时测量1次。

3、肢体活动障碍:与手术有关(1)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协助大小便,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协助翻身,按摩关节和隆突部位,做好患者个人卫生:勤更衣。

(2)安全护理:保护性床栏,走道设扶手,地面平整干燥,呼叫器和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伸手可及处等(3)心理护理:提供信息,关心病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步骤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步骤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步骤
手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医生将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通常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X光、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认病情,并评估
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麻醉:
手术开始前,患者将接受麻醉,包括全身麻醉或脊椎麻醉。

一旦患者
被麻醉,手术将正式开始。

切口:
医生会在患者髋关节附近做一个几厘米长的切口,用于进入髋关节。

切割骨头:
医生会使用特殊的骨锯来切割股骨头,并清除受损组织。

通常还会刮
去受损的骨质和软组织,为人工骨头的植入创造良好的接触面。

植入人工骨头:
医生会将特制的人工骨头安置到股骨骨干的上端,并使用钉钩、螺丝
或胶水等方式将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患者可能会得到金属、塑料或陶瓷
制成的人工骨头。

恢复软组织:
医生将重新定位患者的股骨头,然后修复并重建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这可能包括修复关节囊、肌腱和韧带。

切口缝合:
手术结束时,医生将对切口进行缝合,并施加结扎或胶带来加固伤口。

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将被送入恢复室进行监护。

麻醉效果消退后,患者
将通过物理治疗来帮助复苏。

通常会在数天内开始走动,但具体的康复时
间取决于患者个体差异和术后康复情况。

总结: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骨科外科医生
进行。

手术步骤包括切口、切割骨头、植入人工骨头、修复软组织和切口
缝合等。

术后恢复关键是物理治疗和康复,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康
复和恢复锻炼,以便重新获得髋关节的正常功能。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步骤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步骤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步骤
1.麻醉:手术开始前,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或脊髓麻醉。

麻醉师会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2.手术准备:在麻醉完成后,患者会被置于手术床上,并稍微向一侧
倾斜。

外科医生会消毒手术区域,并用无菌布将手术区域遮盖住。

3.切口:外科医生会在臀部或腹股沟处做一个切口,以便进入髋关节。

切口的位置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4.切割髋关节:外科医生首先会通过切割髋关节的方法来移除病变的
髋关节。

这一步骤包括切割髋臼(盆骨的部分)和切割股骨头。

5.钉入骨头:在切割髋关节后,外科医生会使用特殊的金属钉和螺钉
来固定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

这些钉子和螺钉将在手术区域固定人工关节。

6.植入人工关节:在固定骨头后,外科医生会将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
头植入髋关节中。

人工关节通常由金属、塑料或陶瓷材料制成,具有优良
的耐磨性和生物兼容性。

7.关节替换效果检查:一旦人工关节成功植入,外科医生会检查关节
的活动范围和稳定性。

他们还会确保人工关节的位置和对齐都正确无误。

8.切口缝合:手术结束后,外科医生会用缝线将切口缝合起来。

这些
缝线通常会在几周后自动消失,不需要额外拆线。

9.术后治疗:手术结束后,患者会进入恢复期,需要进行一些物理治
疗和康复训练,以便尽快恢复活动能力。

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查房

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查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坐下之前做好准备有靠背 和扶手旳椅子加坐垫,倒 退时看好位置双手扶稳, 缓缓坐下
屈髋不能超出 90度,要坐较 高旳椅子
体位指导
出院指导
⑴体位指导:取平卧或半卧位,3个月内防止侧卧。术后3周内屈髋不不 小于45°,后来根据病情逐渐增长屈髋度,但不可不小于90°。遵照 “三不”原则: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屈膝而坐。 ⑵功能活动指导:术后3周内可用助行器、拐杖行走,3个月后,患肢可 逐渐负重,但拐杖旳使用应坚持双拐→单拐→弃拐原则。晚上可合适抬 高患肢,以减轻水肿。6个月内防止患肢内收和内旋,站立时患肢应尽 量外展。完全康复后可进行散步、骑车、打保龄球、打乒乓球、游泳、 跳舞等活动,并保持合适旳体重,防止做对人工髋关节产生过分压力造 成磨损旳活动,如跳跃、快跑、滑冰、打网球等。
QD,同步注意观察有无皮肤、
4.术后抬高患肢,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20~30cm,防止腘窝部垫枕或小
腿单独垫枕。
5.术后早期使用下肢正负压治疗仪,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条件允许可 采用逐层加压弹性袜
6.指导患者防止吸烟,防止下肢静脉穿刺 7.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下肢踝趾关节旳屈伸运动,每日四次,每次5-10分
• 向患者及家眷简介疾病旳有关知识 以及住院 手术成功旳病例,增强他们对治疗 旳信心,或减轻消除患者旳心理障 碍。
疼痛
• 倾听患者主诉,正确评估患者疼痛性 质、类型
• 指导减轻疼痛旳措施:转移注意力, 保持情绪稳定,取舒适体位
• 根据疼痛评分,遵医嘱予塞来昔布、 曲马多、氟比洛芬酯等止痛治疗
躯体移动障碍
轻病人痛苦,能够手术置换。
禁忌症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损伤原因主要是拌倒时扭转伤肢,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引起断裂。

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女性稍多于男性,儿童及青年发病甚少。

我科从2007年至2009年共手术治疗28例。

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术前护理1.1 生活起居护理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在50~60%之间。

指导与协助病人维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忌外旋、内收,以免重复受伤机制而加重骨折移位,做到不侧卧、不下地、不盘腿。

尽量避免搬动髋部,如若搬动,需平托髋部与肢体,复查X片尽量在床旁,防止骨折或移位加重。

由于病人术后需卧床,术前应训炼在床上大小便,可每3~4h在床上训练小便一次,每日:早晨训练大便一次。

1.2 心理护理运用讲解法,解答病人所提出的问题,让其了解手术对所患疾病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便与病人进行自我调理,消除顾虑。

正确运用开导法,向其介绍成功病例,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配合治疗,以期尽快康复。

老年人意外致伤,常常自责,担心给家人带来经济和精神负担,担心于术后效果,担忧骨折预后,应给予耐心开导,保持良好的心情。

1.3 饮食护理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饮食,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且易消化,以适合手老年骨折病人。

骨折初期饮食宜清淡,可用青菜、萝卜、米粥、藕粉等调理脾胃,多食新鲜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不要急于服用补养品,待病情稳定、大便通畅时,再进清补之品,如牛肉,鸡蛋、鸡汤,忌油腻、生冷、酸辣及发物。

术前12h禁食,4~6h禁饮水,避免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物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术后护理2.1 生活起居护理应保持室内整洁、安静,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定时开门窗通通风,但应避免病人着凉。

术后去枕平卧位6h,嘱病人穿丁字鞋(防旋鞋),肢体仍为外展中立位,不盘腿,不侧卧,仰卧时在两大腿之间置软枕或三角形厚垫,以防内收,要平卧手硬板床上,不宜睡软床。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配合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配合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落实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包括年龄、手术 类型、手术时间等因素。
预防措施
在术前和术后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穿 弹力袜、进行早期活动等,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监测与处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 理深静脉血栓形成。
呼吸等。
异常情况处理
02
一旦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采取相应的处
理措施。
记录与沟通
03
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处理情况,并与医师保持密切
沟通。
医师需求响应与沟通协调
及时响应医师需求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医师的需求,及时提供所需的物品或信 息。
保持有效沟通
与医师保持密切沟通,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提高手术效率。
隔离制度
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对感染患者及特殊感染手术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医疗器械清洗保养流程优化建议提
清洗流程
建议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对手术器械进行彻底清洗,确 保无残留物。
保养措施
定期对手术器械进行保养,如涂抹防锈剂、检查器械 完好性等。
监测与记录
建立医疗器械清洗保养监测与记录制度,确保流程可 追溯。
持续改进计划制定和效果评价
问题反馈
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汇总并分 析原因。
改进措施
针对问题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如完善制度、加强培训等。
效果评价
定期对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将评 价结果作为持续改进的依据,推动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THANKS FOR WATCHING

详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详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人工关节需要长期维护,患者需注意 保持身体健康,定期进行复查和保养。
活动限制
在康复期间,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和 重体力劳动,以免对人工关节造成过 度磨损或损伤。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感染
手术后可能出现伤口感染,需及 时处理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血栓形成
手术后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需 进行抗凝治疗和预防措施。
关节松动或脱位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 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骨骼 质量、预期寿命等,以评估手术
的风险和效果。
制定手术计划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详细的手术计划,包括选择合适的 人工股骨头、手术切口的位置等。
术前准备
患者需要进行一些术前准备,如备 皮、禁食、用药等,以确保手术顺 利进行。
手术过程详解
详解人工股骨头置换 术
目录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简介 • 手术过程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与影响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争议与展望 • 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注意事项
01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简介
定义与背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通过手 术将人工关节置换病变或受损股
骨头的治疗方法。
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骨关节炎等髋部疾病,以
手术效果评估
疼痛缓解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有效 缓解患者因股骨头坏死、 骨折等导致的疼痛,提高 生活质量。
功能恢复
手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 能得到恢复,能够进行正 常的站立、行走等活动。
关节活动度
置换后的人工关节具有较 好的活动度,能够满足患 者的日常活动需求。
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康复时间
长期护理
手术后需要一定的康复时间,患者需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逐步 恢复关节功能。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进展,人工假体置换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术切开内固定术式。

即便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虽然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明显有取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趋势,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仍然被较多骨科医生所乐于采纳。

我院于2001年1月~2007年4月对6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中意,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63例患者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70~88岁,平均75岁。

致伤原因:跌倒摔伤61例,车祸伤2例。

按Garden分型:Ⅱ型4例,Ⅲ型27例,Ⅳ型32例。

合并高血压20例,心脏病34例,糖尿病10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脑血管疾病7例,7例伤前均可下地行走。

63例中,很多患者数病并存。

入院后即予患髋牵引制动,完善各项检查,协同相关内科医生积极诊查和治疗内科疾病,操纵血糖、血压,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营养支持,术前请内科和麻醉科医师共同会诊,并使之成为常规,对有冠心病史或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有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的患者行肺功能测定,综合评估患者对麻醉和手术创伤的耐受水平。

对高血压患者尽量操纵收缩压在150mmHg以下,舒张压在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要操纵在9mmol/L以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积极预防肺部感染。

一般在骨折后3~7d即应采取手术治疗,对于内科疾病尚未得到操纵的患者,不可牵强手术,经积极治疗后,一旦情况同意,则应尽快手术以减少卧床时间。

手术采纳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经髋关节外侧入路,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采纳骨水泥技术。

术后将患肢抬高15°~30°,并置外展中立位防止假体脱位,术后第1天行股四头肌等张锻炼、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以促动下肢血液回流,减少DVT发生机会。

根据引流量,术后24~48h内拔除引流管,第2天可在床上坐起,叩背以促排痰。

术后抗生素应用5~7d,10~14d后逐渐下床,扶双拐下地锻炼。

老年病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方法

老年病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方法

老年病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方法近些年出现股骨头坏死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患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出现股骨头坏死之后,会产生很强的疼痛感,还会造成行动不便等,对患者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如果出现严重的股骨头塌陷或变形,就要采取置换手术。

就我国现代的医学条件来看,在股骨头置换手术中,使用的材料在不断改进,手术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从临床治疗来看,治疗效果较高。

但是在术后,需要患者以及家属做好预后工作,护理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做好护理工作,降低负面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护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主要有:1.麻醉恢复期间的护理股骨头置换手术需要进行术前麻醉,患者在术后回到病房中,要做好麻醉恢复期间的护理工作,做好吸氧,保证患者的氧气供应。

要让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患肢外展30度,两腿之间放置海绵垫子,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做好心电监护,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察,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1.手术切口的护理股骨头置换手术在患肢会留下伤口,所以在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力度,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观察,如果有出血情况就要及时做好止血方面的工作。

此外患处也有渗液的可能性,所以要做好引流工作,避免出现逆行感染,加重患者的恢复压力,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

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粗暴动作。

当然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多会选择微创手术,手术切口非常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术后出血的可能性,加快了恢复的速度,对患者的伤害非常小。

1.做好皮肤护理在术后也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护理,防止住院并发症的产生。

股骨头置换手术患者需要卧床静养,在静养期间,容易出现压疮等住院并发症,压疮对患者的影响也很负面,所以在护理期间就要嘱咐患者每两小时就要翻身,然后对患者的皮肤颜色等进行观察,如果有压红情况,就要进行按摩。

此外要对床单进行平整,避免出现褶皱,定期对床单进行更换,保证床单的清洁,降低细菌自身的速度,对患者产生负面影响。

人工股骨头置换训练注意事项

人工股骨头置换训练注意事项

人工股骨头置换训练注意事项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损伤等疾病的手术方法。

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以下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 术后早期(0-6周):
正确的体位:保持患肢的外展中立位,避免患肢的内收、外旋和盘腿动作。

侧卧时需保持患侧在上,以避免患肢过度内收。

肌肉收缩训练:进行患肢的股四头肌、臀大肌等长收缩练习,每天至少进行3组,每组10-20次。

同时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每天3-4组,每组10-20次。

预防深静脉血栓:通过肌肉收缩和早期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同时,可以穿弹力袜或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等机械方法,以增加下肢静脉回流。

2. 术后中期(6-12周):
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渐增加髋关节的活动度,可以进行床上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和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同时,可以进行站立位和步行时的平衡训练。

负重训练: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从部分负重到完全负重。

负重时需保持稳定的姿势,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

3. 术后晚期(12-24周):
全面恢复训练:进行全面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渐增加日
常活动的强度和复杂性。

同时,可以进行平衡、协调和耐力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脱鞋袜、上下楼梯、坐立等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遵循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进行训练。

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更好地恢复健康。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配合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配合

患者满意度调查
术后生活质量
了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以及患者在哪些方面获得 了改善。
对手术过程的评价
询问患者对手术过程、麻醉效果、医护人员的态度等方面的满意 度。
对术后护理的评价
了解患者对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满意度和评价。
手术经验总结与改进建议
手术操作技巧
01Leabharlann 总结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经验,以及如何提高手术效率和
感染
总结词
感染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引起手术部位炎症、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
详细描述
预防感染是至关重要的,医生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手术器械和敷料的清洁消毒。手术后,应定期检查 手术部位有无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治疗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清创引流等措施 。
指导患者自我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传授正确的自我护理方 法,如如何正确使用拐杖、如何进行 日常生活活动的自我保护等,以帮助 患者更好地进行术后康复。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Chapter
出血与血肿
总结词
出血和血肿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失血过多和手术部位肿 胀。
详细描述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采取措施减少出血,如使用止血带和精细的手术技术。手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和血肿的迹象,如手术部位肿胀、疼痛和发红。 如有必要,可采取冷敷、压迫包扎、药物治疗等措施减轻症状。
05
手术效果评估与总结
Chapter
手术效果评估
疼痛缓解程度
评估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是否显著减轻,以及疼痛缓解的时间 长短。
功能恢复情况
评估手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包括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 和日常生活能力。

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一、疾病概述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手术方法。

当髋关节因各种原因如骨折、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导致严重疼痛、功能障碍时,可考虑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通过手术将受损的髋关节部分或全部替换为人工关节,以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是导致髋关节病变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常见原因之一。

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股骨头血供受损有关。

长期大量饮酒、使用糖皮质激素、髋部外伤等因素可引起股骨头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股骨头骨细胞缺血、坏死。

随着病情进展,股骨头塌陷,髋关节疼痛加剧,活动受限。

例如,一位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逐渐出现髋部疼痛,行走困难,经检查诊断为股骨头坏死。

某些系统性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例如,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

2.髋关节骨关节炎髋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由于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引起。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关节间隙变窄,骨头之间的摩擦增加,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肥胖、长期过度使用关节、遗传因素等也与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例如,一位肥胖的老年患者,长期从事体力劳动,髋关节逐渐出现疼痛、僵硬,经诊断为髋关节骨关节炎。

3.髋关节骨折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髋关节骨折,如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等。

骨折后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者骨折类型不适合保守治疗,可能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例如,一位elderly 患者不慎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保守治疗可能会引起长期卧床并发症,医生建议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4.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由于髋关节发育异常,关节结构不稳定,容易在早期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

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总结

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总结

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总结一、前言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对于病患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关键,可以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情况。

本文将对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希望对相关护理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

二、手术后护理1. 术后疼痛管理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给予镇痛治疗,例如口服镇痛药物或者可调控的镇痛泵,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2. 术后康复训练手术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要按照康复医师的指导,协助患者进行被动、主动关节活动及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3. 术后心理疏导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是一次重大的身体创伤,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面对康复期的挑战。

4. 术后饮食护理在手术后的初期,患者的消化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和消化功能的恢复情况。

5. 术后并发症监测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三、护理总结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护理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细心的护理态度。

只有做好了术后护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四、个人观点作为文章写手,我认为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有耐心、细心、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关爱患者,从而为患者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对于患者来说,术后的配合和信心也非常重要,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勇敢面对康复的挑战。

总结通过本文的总结,相信读者对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用】-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护理常规

【实用】-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护理常规

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全髋关节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采用金属及超高分子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模拟人体的髋臼和股骨头,用以替代严重受损髋关节的一种功能重建手术,从而使病人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适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骨肿瘤等。

【护理评估】1.病史:患者疾病产生的原因,多为高龄患者,同时可能存在其他老年疾病,是否服用相关药物。

2.症状:①痛疼②患肢活动障碍3.心理社会反应:因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患者及家属焦虑不安。

4.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及体检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

【护理问题】1.疼痛:与骨折或手术伤口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后强制性约束不能活动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外伤或长期卧床有关。

4.潜在并发症:静脉栓塞、肺部感染。

5.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

6.有肢体废用性萎缩的可能:与长期卧床、皮牵引及功能锻炼差有关。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

l1.1骨科术前护理。

1.2做好卫生宣教讲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锻炼股四头肌的肌力,以利于术后更快地恢复其关节功能。

1.3皮肤的准备,备皮包括会阴部皮肤和剪趾甲。

2.术后护理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2 注意静脉通道是否通畅及补液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和过慢。

2.3 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和负压状态,防止引流管折曲和脱出。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并做好记录、做出评价。

每日更换引流袋,根据24小时引流量的变化在术后24-72小时拔除。

2.4 术后常规予以镇痛治疗,减少疼痛刺激,保证患者安静休息。

2.5保持患肢外展30度,屈膝20度,小腿抬高15cm,患足置于中立位,可使用三角枕或丁字鞋或皮牵引。

2.6 如需翻身,则正确的翻身方法:手术当日可向患侧15—20度的翻身,身下垫软枕;手术后一日可抬高床头30—50度;手术后2—3日,可翻身侧卧,包括两种方法:向术侧翻身,首先伸直术侧髋关节,以保持旋转中立位,胸前和身后可垫软枕;向健侧翻身,健侧肢体在下呈弯曲状,伸直术侧髋关节,两腿之间必须夹垫软枕,以防止关节脱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课件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课件

远期预防措施:远期疼痛预防应重视指导患者出院后合理使用和加强置换关节的保护, 1、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持扛重物。 2、避免剧烈运动和患肢单腿直立。 3、尽可能不做下蹲运动和盘腿运动。
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足踝的主动、被动环转运动:20次/分钟,2分钟/次,1次/2—4小时。主动环转适用于麻醉作用消失后,或术后疼痛较轻、患者体力较好时。被动环转适用于麻醉作用消失前、患者疼痛能忍,体力较差时,由护士或他人操作。 2、加强小腿肌肉静态收缩。 3、腓肠肌电刺激疗法。4、按医嘱应用抗凝药物。
二、术后护理
由于术后卧床时间长,各种活动受限,病人易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因此要做到: 1、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定时按摩受压部位,按时更换体位。 2、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并给予拍背、超声雾化吸入。 3、指导病人多饮水,定时排尿,避免尿潴留。
二、术后护理
加强营养 多数病人年龄大、体质差、手术时间长,因此,在手术6小时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必要时,静脉点滴脂肪乳、白蛋白、氨基酸等。
预防便秘
二、术后护理
2
1
3
4
功能锻炼
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感染
1、术前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2、患侧臀部不作肌肉注射。 3、控制潜在感染,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至正常后方可手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部位深,暴露面积大,组织损伤也大,术后创伤反应增加,感染机会增多。
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引流管护理
术后护理
引流管通畅是降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病人在搬动过程中,要有专人看护,以防脱落。每隔2小时要观察1次,防止引流管折压阻塞,一旦阻塞,及时用50ml针筒抽吸。不主张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增加逆行感染率。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引流管保持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需24小时引流量低于6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进展,人工假体置换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已得
到广泛的应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术切开内固定术式。

即便对于老
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虽然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明显有取代人工股骨头置
换术的趋势,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仍然被较多骨科医生所乐于采纳。

我院于2001年1月~2007年4月对6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中意,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63例患者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70~88岁,平均75岁。

致伤
原因:跌倒摔伤61例,车祸伤2例。

按Garden分型:Ⅱ型4例,Ⅲ
型27例,Ⅳ型32例。

合并高血压20例,心脏病34例,糖尿病10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脑血管疾病7例,7例伤前均可下地行走。

63例中,很多患者数病并存。

入院后即予患髋牵引制动,完善各项检查,协同相关内科医生积极诊
查和治疗内科疾病,操纵血糖、血压,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营养支持,术前请内科和麻醉科医师共同会诊,并使之成为常规,对有冠心病史
或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有慢性支气管
炎等肺部疾病的患者行肺功能测定,综合评估患者对麻醉和手术创伤
的耐受水平。

对高血压患者尽量操纵收缩压在150mmHg以下,舒张压
在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要操纵在9mmol/L以下,慢性支
气管炎患者应积极预防肺部感染。

一般在骨折后3~7d即应采取手术治疗,对于内科疾病尚未得到操纵的患者,不可牵强手术,经积极治疗后,一旦情况同意,则应尽快手术以减少卧床时间。

手术采纳全麻或
连续硬膜外麻醉,经髋关节外侧入路,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采
纳骨水泥技术。

术后将患肢抬高15°~30°,并置外展中立位防止假体脱位,术后第1天行股四头肌等张锻炼、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以促
动下肢血液回流,减少DVT发生机会。

根据引流量,术后24~48h内拔
除引流管,第2天可在床上坐起,叩背以促排痰。

术后抗生素应用
5~7d,10~14d后逐渐下床,扶双拐下地锻炼。

1.3疗效评定标准
按Harris评分标准,即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关节活
动度5分,总分100分。

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小于70分。

2结果
63例患者中,1例术中并发心肌梗死,于术后7h死亡。

62例患者随
访6个月~6年,其中,优34例,良24例,可4例,优良率为93.5%,绝绝大多数患者生活能自理,生活质量均较中意。

3讨论
绝绝大多数人认为患者年龄越高,骨折愈合越困难。

积水潭医院的资
料表明1,70岁以下的患者其平均骨折不愈合率为10%,70岁以上的
患者,不愈合率高达50%。

因为股骨头血供的特别性,骨折后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发生率为20%~40%。

如何提升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老年患者在社会、家庭、个人方面
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尚没有较好的方法解决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
股骨头坏死的情况下,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纳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单极人工股骨头基
础上增加了一个摩擦界面,在患髋活动量较小时主要是内衬关节活动,而在活动量较大时主要是外关节活动(头臼关节)。

这种特别构造有
利于减少髋臼关节面磨损,使术后疼痛、假体松动及下沉率减少。


代双极人工股骨头有了很多改进,如球、头、柄和颈长有一系列型号,手术操作的器械专门化,金属-塑料-金属的低磨损界面设计,以及假
体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拟人化等。

这些设计使人工关节使用寿命更长、并发症更少2。

吕厚山3曾提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软骨的磨损、人工股骨头的中心性突出位移和假体柄部下沉仍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的
主要问题。

所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后虽也有髋臼磨损、疼痛、髋中
心脱位等问题,但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平时运动量相对较小,
预期寿命较短,最佳使用期常可满足该年龄组患者的需要,所以对全
身状况较差、合并症多、估量难以耐受两次手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积极考虑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因为年龄大,骨折前即多伴有高血压、
心脏病、糖尿病等合并症,骨折后长期卧床更易引起一系列危及生命
的并发症,所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升康复水平和生
活质量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目的。

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全部采
纳术前实行全面检查和积极治疗合并症,请内科及麻醉科医师会诊,
综合评估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水平,协同评估风险,共同决定手
术时机和做好术前准备等措施,这对提升手术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卧床可增加相对应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如坠积性肺炎、压疮、DVT 等,选用骨水泥固定的假体在骨组织-骨水泥-假体界面上几乎没有微
动发生,不必担心假体的松动和下沉,术后能获得即时固定,能早期
下地负重活动,有利于并发症的预防。

其技术操作也不像非骨水泥假
体那样要求严丝合缝4。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较全髋关节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操作要求低等优点,手术相对较为安全。

另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总体费用也没有全髋关节置换术那样
昂贵,更易被一般家庭所接受。

对于髋臼破坏较重或髋臼已有明显退行性病变者,或一般状况差,不
能耐受手术者,严峻的糖尿病患者,伴髋关节化脓性感染者,均为手
术之禁忌,不宜手术5。

身体条件好,平时活动量大,髋臼磨损严峻,预期寿命较长者,则不应选择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而宜选择全髋关节
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