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有人说,结尾句中的“不”应该改为“正”,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结合全诗阐明理由。
【答案】我不赞同。
夕日欲颓,落霞绮丽,远山一抹,宛如美人的翠黛,河畔的青草绿绿的,嫩嫩的,作者由望景而望乡,望景怀乡,望景怀人,本是常情,但是作者越是反意说之,“不是”,正是突出思乡之情深切。
正如辛弃疾《丑奴儿》识尽愁滋味却欲说还休一样的道理。
【解析】
【详解】
考查诗人的炼字技巧。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春风吹青了河边的芳草,绿油油的一片,顺着河畔延伸开来。
现在还不是望乡思家的时候啊。
“不是望乡时”这一句是承上句“春青河畔草”而来,这是诗人情感的表现。
其中,“不”字很见功力。
我们知道,在古代诗歌中,登高望远,怀乡思人,往往却是自伤情。
然而,诗人不说此时“正是望乡时”,而是说“不是望乡时”,这是诗人反其意而用之。
这样,不但强调了望景怀乡之意,而且暗示了诗人所具有的一种无奈的伤感。
真是不言望乡而望乡之情弥切矣,在写作上,这更有助于提高表情达意的效果。
所以“不”不应该改为“正”。
2.阅读许浑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一诗,回答问题。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③,河声入海遥。
帝乡④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唐都城长安。
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是应召入京。
②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境内;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③迥:远。
④帝乡:京都,指长安。
(1)首联中“______”暗合诗题中的秋日,“______”点明诗人自己是漂泊之人。
尾联以“到帝乡”与“梦渔樵”对照,含蓄地表达了______的矛盾心境。
(2)赏析划线句。
【答案】(1)红叶长亭出仕与归隐(或他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留恋闲适逍遥的生活)
(2)运用了拟人,写出残云、疏雨对太华山、中条山的依恋,写景壮阔、意趣盎然;写出初见潼关之景的喜悦之情和诗人开阔的胸襟。
或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诗人用“残云的归”来点染华山,用“疏雨的过”来烘托中条山,静中有动,意趣盎然。
写出了初见潼关之景的惊喜之情和诗人开阔的胸襟。
或借景抒情,借“残云聚集在高耸的华山,秋雨洒落到中条山上”的壮阔之景,写出初见
潼关之景的惊喜之情和诗人开阔的胸襟。
或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归”“过”用得好。
动词“归”,聚集的意思,“过”,经过洒落的意思,写出了初见潼关的“残云聚集在高耸的华山,秋雨洒落到中条山上”的壮阔之景,抒发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和诗人开阔的胸襟。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首联“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中的“红叶”交代了时间,与题目中的“秋日”相照应;“长亭”是古时道路每十里设长亭,供行旅停息。
暗示诗人自己是漂泊之人。
尾联“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中的“帝乡”指的是京都长安,“渔樵”是指渔人樵夫们的那种闲适逍遥的生活。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既有出仕做官的思想,也有对归隐的闲适生活的向往。
所以心情是复杂矛盾的。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
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诗句“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从修辞的角度看,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写作手法看,运用了“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的手法;从炼字的角度看,“归”“过”两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残云聚集在高耸的华山,秋雨洒落到中条山上的壮美景色。
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结合诗句所表达的作者“初见潼关的欣喜”和“表达宽阔的胸襟”来分析作答。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
(2)请对“梦觉流莺时一声”一句进行赏析。
【答案】(1)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
(2)“流莺时一声”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解析】
【详解】
(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
第一句写午睡的场所,“深深”说明别院深幽寂静,因为寂静,而感到了“清”,体现出物我之间的通感,使人直观地感觉到在这里午睡的宜人。
第二句写院外的环境。
院内屋中是一味清凉,窗外榴花盛开,透过窗帘,仍能感觉到它艳丽的色彩。
(2)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
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从色彩运用的角度分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两句的妙处。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燕脂”“夜紫”两个凝重的色彩,勾画了悲壮、奇特的意境;烘托凝重而惨烈的战斗气氛,为下面写夜袭做铺垫。
(意思对即可)
2.流露出诗人对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英雄气概的赞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解析】
1.题干要求从色彩运用的角度分析诗句。
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基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天边的云霞将夜空凝结成紫色。
从声、色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悲壮的气氛。
“塞上燕脂凝夜紫”则从色来烘托。
此时战场之上鲜血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为这个悲壮的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同时创设了悲壮、奇特的意境。
2.考查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抒发了誓死报国、奋勇杀敌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首联从远望的角度写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岱宗”指泰山。
B.“割”字描绘了泰山分割天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
C.颈联对仗工整,描绘层云变幻,归鸟翱翔。
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
D.前六句写诗人仰望泰山,表现其高大雄奇之美,后两句写登上泰山顶峰后的内心感
慨。
2.诗的结尾两句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写出这两句诗后来衍生的意义。
【答案】
1.D
2.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积极进取、乐观自信、志向远大等,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
ABC三项正确。
D项错误。
诗歌最后两句不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而是希望有朝一日,一定要登顶,俯视天下。
2.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意思为“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故可以衍生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积极进取、乐观自信、志向远大等意思)。
6.阅读欣赏
醉著
韩偓①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②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注:①韩偓:晚唐诗人。
②桑柘(sāng zhè):指桑木与柘木。
1.前代诗论家曾指出“唐人忌重迭用字”,但是本诗前两句却重迭使用“万里”“一村”两词。
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这两处是诗人的有意重复,更能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
连用两个“万里”,更能突出清江的开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连用两个“一村”,则表现了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
2.旷达超脱、平淡闲适,同时也流露出一些迷惘、孤独(悲凉)之情。
【解析】
1.考查重迭使用“万里”“一村”两词的作用。
一定要把词语放入诗句或具体的语境中去解读。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乘船行驶在万里的清江之上,天空辽阔。
清江两岸的村落一个接着一个,炊烟袅袅升起。
两个“万里”突出宽广的天空下也是同样宽广的江水。
两个“一村”,则表现了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
由此描绘了一幅安静的乡间冬日风景。
“万里”“一村”两词,以白描手法勾摹广阔的天地,构图明晰,设色疏淡,宛如一幅幅饱含诗意的水墨画卷。
2.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
作者在诗中描绘了两幅画景。
第一幅:宽广的天空下也是同样宽广的江水,清净明亮的静静流淌;在江边的村落里可以看到许多桑树柘树,有的人
家已经升起炊烟,袅袅升起树间,一树轻烟。
第二幅:江边的渔翁在静谧中睡着了,虽然到了中午却还不曾转醒,也没有人来唤醒他,却在午后漫天雪花的清冷中醒来。
这两幅画的前后组合,在短暂的时间联系和强烈的对比中,流露出了诗人的内在情绪。
从最末一句“过午”二字看来,这首诗在时间上只写了半天,上午还是清江万里,风光明丽,而中午却降下一天纷纷扬扬的大雪来,风云变幻如此之快,真有些出人意外。
这不单单是指自然风云。
联系作者生活的晚唐和五代初期的情况看,那正是沧海桑田,朝野混乱之际,形势瞬息万变,这当中包含着作者对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深沉感叹。
关于对这剧烈变化的政治风云作者的态度,作者又巧妙地从渔翁形象中作了暗示。
渔翁是旷达的,他喝醉了酒睡着,也没有人唤醒他,安闲自在,无忧无虑。
直至寒气逼得冻醒了,他看着满船积雪,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诗中流露的情绪虽然令人惊讶,但主要仍是平静、安详,处之泰然,这是十分超脱的态度。
作者写此诗而以《醉著》为题,也暗中透露了这个消息。
当然,其中也多少流露出一些迷惘和孤独感,甚至有“一切皆空”的意味,似乎暗示着作者处境的艰难和心情的悲凉。
按以上分析整理答案即可。
【点睛】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7.阅读《泊秦淮》,完成后面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有人说,“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
说说你对这种看法的理解。
2.诗人通过“犹唱”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3.古代诗歌中常出现“月”有时是自然之月,有时是借月感叹时光流逝,寄托思念之情,象征哲理的启迪……下列诗句中,与“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月”表意相近的一项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答案】
1.示例:诗句中“夜泊秦淮”既点出了上一句景色的时间、地点,又照应了诗的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和“后庭花”,由此触动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这句诗承上启
下,体现了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
2.示例:“犹唱”是指国运衰微时,商女还在唱《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音。
表面上是指责商女,实则却是讽刺那些不顾国事、沉迷享乐的达官显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
3.B
【解析】
1.本义考查诗句的赏析,诗句的赏析还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用词角度等方面出发。
根据题干可知,本题需要我们理解“夜泊秦淮近酒家”中值得玩味的地方,这就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去理解。
内容上,“夜泊秦淮”点出了时间、地点;结构上,“夜泊秦淮”照应标题,“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和“后庭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做这类题目,不可孤立地看某个词语,需要将它放入诗句中理解。
在本题中,也就是要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这就简单了。
《后庭花》是亡国之音,作者通过商女唱《后庭花》这件事讽刺了那些不顾国家安危,只顾享受的达官显贵。
3.本题考查对诗歌中关键字的理解。
“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月”指自然之月,并且在此句中没有任何修辞手法,所以只有B项符合。
8.下列对《野望》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首联中的“望”字点题,交代了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的心情。
B.颔联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的景色。
到处一片秋色,在落日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C.颈联描写了春野的静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使整个画面洋溢着宁静安详的田园气氛。
D.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感觉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向前贤那里寻找慰藉,追怀古代的隐者伯夷、叔齐。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写了山野的秋天的动景,而“春野的静景”,也是对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所以,C项表述有误。
故答案为C。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
春夜别友人(其二)
陈子昂
紫塞①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②。
(注)①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
这里泛指北方边塞。
②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
1.这首诗在体裁和内容
.....上与下面诗歌都相同的一项是()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观沧海》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任选这首诗的一种表现手法简要赏析。
3.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A
2.“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二句,是说虽然处于良辰美景之中,但在这个充斥着离情别意的场面上,一切都变得黯然,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五六二句“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寓情于景,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情。
3.①与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
第四句直接写“离忧怅有馀”,五、六两句通过渲染离别时凄清寂静的环境来表达离别的悲伤。
②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七、八句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议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体裁。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与A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体裁相同;B 项,古体诗;C项歌行体诗;D项,宋词。
故选A。
2.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
首联虚实结合,“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中,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
颔联“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以乐景写哀情,属于反衬手法。
颈联“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寓情于景,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情。
抓住一种手法作答即可。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具体分析。
颈联“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从景物描写中可见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表明作者此行非为其他,而是向国家献书论政,是为了政治事业,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丰年留客足鸡豚”中“鸡豚”是指鸡肉、鱼肉,“足鸡豚”的正确语序应是“鸡豚足”。
B.颔联描写诗人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道出了世间事物此消彼长的哲理。
C.尾联塑造了一个轻叩柴扉、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依恋。
D.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显得游兴十足。
2.诗中说“古风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
1.A
2.具体指村民保有吹箫打鼓,在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民俗活动;保有穿着简朴,热情好客,淳朴的品性。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豚”是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所以A项中所说的“鸡豚是指鸡肉、鱼肉”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2.试题分析:考查诗文内容的理解。
诗中说“古风存”是指“丰年留客足鸡豚”“箫鼓追随春社近”和“衣冠简朴”。
即:在立春后,村民保有吹箫打鼓祭祀土地神的民俗活动以及村民们穿着简朴,热情好客,淳朴的品性。
11.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词人中秋节的述怀之作,题目中的“京华”指现在的北京。
B.“为篱下黄花开遍”中的“为篱下”化用陶潜“采菊东篱下”的典故。
C.“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对比手法,反映词人对冲破家庭牢笼的渴望。
D.“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展现了词人巾帼英雄的形象。
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2.示例:“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表达了词人向往革命(或参加革命、想革命)却不被世俗所了解的孤独、悲伤之情。
【解析】
1.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
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
这里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
C项理解“对比手法”有误。
2.本题考查理解词的情感。
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作者虽是女子,但却有一颗男子之心,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
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
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去寻找知音。
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
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
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据此理解作答。
1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意为“西北边塞上的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之意”。
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为“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白了鬓发,士兵泪满衣襟”。
C.“枯藤老树昏鸦”意为“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为“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2.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家傲·秋思》表现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建功立业的决心;《天净沙·秋思》表现悲秋思乡的情感。
B.《渔家傲·秋思》描绘的是西北边境的军旅生活;《天净沙·秋思》刻画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游子形象。
C.《渔家傲·秋思》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给人以苍凉悲壮之感;《天净沙·秋思》描绘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恬静明丽的意境。
D.“长烟落日孤城闭”,一个“闭”字隐隐透出当时军事态势的严重;“古道西风瘦马”,一个“古”字给人以苍凉之感。
【答案】
2.C
【解析】
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
B项不正确。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为: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
C项“恬静明丽”不正确。
《天净沙·秋思》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1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这首诗歌给我们描绘了哪三幅画画?
(2)请简要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一、惜时收割,妻儿送茶饭;二、丁壮勤收割;三、有贫妇拾遗穗,居易感悲伤.
(2)写夏天天热昼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体现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
“惜”字用得非常好,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的感情烈度。
【解析】
【详解】
(1)《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
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据此概括即可。
(2)这是古诗鉴赏常见题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为:写作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作者思想感情。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