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饮食问题

儿童常见饮食问题
儿童常见饮食问题

儿童常见饮食问题

1、儿童常见饮食问题之不吃饭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吃饭,喂食的时候需要花上很多的时间。儿童不吃饭怎么办?

饮食定时定量方法妙

定点定时、定点进食会使孩子形成条件反射,每当临近吃饭时,他的消化系统便会活动起来,产生饥饿感,从而为进食作好准备。

提高进食兴趣,搞点花样很受用

家长可经常变换食物的烹调方法,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这样就能提高孩子的进食兴趣,促进食欲。

餐前零食,坚决反对

有些孩子每天在正餐之间要吃喝许多高热量的零食,所以到了正餐时间他根本就没有胃口吃饭,而过后又要以点心零食充饥,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儿童常见饮食问题之偏食

孩子偏食、挑食很普遍,这让不少爸妈都感到头痛。儿童偏食该怎么办?

把吃饭变成有意思的事

如果发现孩子偏食,千万不要以粗暴的方式、强硬的态度逼迫孩子进食。正确的做法是采取迂回战术,通过一些比较策略的方式来增加吃饭的乐趣,帮助宝宝摆脱厌恶吃饭的情绪。比如,将宝宝的餐具更换

成更可爱的样子。

改变食物的形态

如果某种食材是宝宝不喜欢的,不妨试着帮这些食物“变装”.如果宝宝最近对鸡蛋失去了兴趣,不妨变个花样做鸡蛋,例如蛋炒饭、蛋饼……巧手妈妈甚至还可以试着烹制好看又营养的“童话餐”,用健康的食材摆出卡通造型。

3、儿童常见饮食问题之肥胖

儿童肥胖症要减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让儿童没有足够的营养供应,这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儿童肥胖该怎么办?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从小培养孩子定时进餐,从小学开始就应该一日三餐,课间不要加餐,不要让孩子吃零食,鼓励按时吃正餐。爱吃零嘴或不吃早餐的孩子,妈妈特别注意,赶快改掉坏习惯。不吃早餐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

增加体力活动,给孩子玩耍的时间和空间,幼童也不要关在室内,有条件就到户外活动,可带稍大孩子一起晨练,帮助孩子养成乐观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等,对防范高血压很有帮助。

3大儿童饮食安全常识

1、膨化食品对儿童身体有害无益

儿童经常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

2、常吃营养补品并不好

营养补品对成人可能有益而无大碍,但对儿童却经常会引发很多不利的后果,如食欲下降和性早熟。

3、过食冷饮对儿童健康有害

过食冷饮会引起儿童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缓等症状,影响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甚至可能导致儿童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和经常性腹痛。

吃什么有利于儿童发育

1、钙质食物

让孩子多吃含钙的食物,有助骨骼发育。还可以防治孩子佝偻病、骨折愈合。这些含钙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酸奶、骨头等。

2、蛋白质食物

多吃蛋白质食物有助肌肉、韧带和软组织的恢复。对防治肌肉扭伤、韧带拉伤等骨科疾病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豆制品、鱼虾、瘦肉等。

3、维生素食物

喊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有很多,丰富的维生素可以促进儿童的发育,所以在生活当中,父母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哦,这样宝宝才能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儿童不良饮食习惯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幼儿园儿童不良饮食习惯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物质条件不断充裕给人们的饮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很多大人都存在挑食等不良饮食现象存在,而缺乏自控能力的幼儿在这方面显得更加严重。不良的饮食习惯影响幼儿身心发育。本文重点分析目前幼儿不良饮食的现状,并给出应对措施,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不良饮食;现状;应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营养是决定幼儿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缺乏营养、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是营养不良的三大主要表现,直接影响健康,只有吃得合理才能活得健康,因此要保证幼儿的健康,就必须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幼儿园儿童多为3到6岁,该阶段幼儿各种行为正处于易引导阶段,所以要在幼儿园时期就加强对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纠正。 一、当前幼儿饮食习惯现状 当今社会,多数家庭还是独生子女。父母对独子的爱护程度不言而喻。很多家长由于教育方式的不科学,使得很多幼儿形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不良饮食习惯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很多幼儿把一些不合胃口的饭菜挑出来不吃,甚至将饭食扔到饭桌下面。而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在幼儿阶段十分关键。研究证明,三至四岁幼儿的偏食、挑食行为较为容易纠正,适合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说,需要在这个关键时间点,对克服幼儿不良饮食习惯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使幼儿自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形成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由于部分家长对健康教育以及相关知识的匮乏,对于儿童的均衡发展重视程度也不够,对于儿童的不合理要求给予了过度的满足,长期的娇惯使得孩子在进食时恣意妄为,由着孩子的性格来,而不会为孩子的健康着想。在家庭中形成这种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后,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就会出现各种挑食的情况。更为不妥的是,当教师在跟家长沟通幼儿在园的不合理饮食情况时,部分家长甚至会说:不想吃就不吃了,在家里也是不爱吃这些东西。有的家长其实想给孩子纠正这些不良习惯,但是孩子的挑食情况已经形成,习惯不容易改变。这成为了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面对的一大难题。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最后发的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题目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姓名_________余小彬______ 教育层次_______ _专科___________ 学号__ 1333001416691 省级电大__ ___浙江电大_______专业___学前教育 ___ 市级电大____ ____温州___ 指导教师__ _ 梁世君_ 教学点__ _苍南____ _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摘要:早期营养为幼儿大脑及身心全面健康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对挑食偏食幼儿的防治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幼儿饮食习惯养成中出现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分析了造成幼儿挑食偏食的形成原因:受大人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幼儿的口味比较挑剔且与成人不同;强迫进食,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借此要挟,控制父母;疾病及药物的影响。并根据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幼儿;不良饮食习惯;浅议 一、挑食偏食的定义及其对幼儿的危害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广泛。现代家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理应不存在营养问题。但是事实上,却看到由于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宠爱迁就,致使幼儿任性娇惯,只吃想吃的,结果饮食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挑食偏食。据调查,偏食儿童在广大农村约占35% 左右,在各大城市中高达50%以上。营养摄入不全面、不平衡,对幼儿的身体、智力发育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让幼儿健康成长,家长必须注意孩子的全面饮食,帮助幼儿克服挑食偏食的毛病。 (一) 定义及其表现 挑食偏食是指孩子爱吃某些食品或调味品,不爱吃另一些食品或调味品。喜欢吃的就爱吃并且多吃,不爱吃的就不吃。这种“喜欢吃的就没个够,不喜欢吃的就不沾边”的择食标准为挑食或叫偏食。幼儿的挑食与偏食往往表现为:有的爱吃肉类而不爱吃蔬菜,有的只吃蔬菜而不吃肉,有的只吃鸡蛋,有的却怎么也不吃鸡蛋,有的爱吃甜食,有的只吃咸菜,以咸菜就饭吃等等。 (二) 对幼儿的危害 两岁的凉凉只吃小菜,其他菜一律不吃,并且吃饭的时候要大人喂,不喂就不吃。每次吃饭时总会把盛在碗里的晕菜挑选出来,还皱着眉头很不高兴。她个儿长的非常瘦小,面黄肌瘦,走起路来感觉都不太稳,和同龄幼儿相比,显得有点不健康,就像营养跟不上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其营养状况的相关分析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其营养状况的相关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05T09:04:36.3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作者:黄春英 [导读]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保健科广西南宁当今社会,儿童饮食营养健康问题是家长首要关心的儿童问题。家长对于孩子的饮食营养问题十分的重视。 黄春英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保健科广西南宁 530012) 【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其营养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和促进身体健康提出的策略。方法:在市内选择1766名中3到6岁的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重或偏胖的儿童与其不挑食偏食、常吃甜食和西式快餐有关;营养不良的儿童与其不吃早餐、挑食偏食有关(p<0.05)。结论:1766名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欠佳的发生率均较高,改善儿童的饮食习惯才可提高儿童的健康状况。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营养状况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383-02 儿童的饮食营养是生命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饮食是保证合理营养的惟一途径。在家庭对孩子的抚养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合理营养的重要保障[1-2]。为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的饮食习惯状况,对3~6岁儿童和他们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9月~2014年12月)本市的1766名3~6岁幼儿园学龄儿童做为调查对象,其中男923人,女843人,年龄范围在3到6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的儿童饮食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在班级统一分发,经受过系统培训的儿童保健医生解释填写事项后,由家长带回家填写,限期内交回。 1.3 调查内容 1.3.1儿童饮食行为 儿童的饮食行为,主要指早餐情况、挑食偏食等情况,以及甜食的喜爱情况,糖饮料、腌制食品、油炸食品及西式快餐等的进食行为,分为偶尔吃或不吃(好),有时吃(中)、经常吃(差)三个等级。其中早餐行为为几乎每天吃(好),有时不吃(中),经常不吃(差)。挑食偏食行为为无较好,1到2中事物较差,大于3种最差。 1.3.2儿童营养状况 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情况,根据身高标准体重对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分为营养不良(包括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超重或肥胖。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以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基础资料概况 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835份,收回问卷1766份。问卷的真实有效性为96.24% 2.2儿童饮食行为分布 在各种不良的饮食行为中,儿童挑食偏食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常喝含糖饮料,再其次为常吃甜食。详见表1。 2.3儿童营养状况分布 1766名儿童中,86.85%的儿童营养状况正常,6.20%的儿童超重或肥胖,6.95%的儿童营养不良。详见表2。

小学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竞赛题试题 答案

垫江县界尺学校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竞赛题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20分) 1、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喝含咖啡因的可乐饮料。 (×)2、爆米花不能多吃是因为过量食用,可使人铅中毒。 (√)3、食物变质后经过加工处理,煮熟煮透后仍不可以食用。(√) 4、松花蛋中含有一定量的铅,经常使用会引起铅中毒。(√) 5、烤羊肉串在烟熏、烧烤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故不宜多吃。(√) 6、儿童少年不要常吃巧克力糖。(√) 7、食品放入制作粗造的小玩具、卡通画,很容易造成食品污染。(√) 8、粗粮、杂粮的营养成分比精白米、精白面粉多,要提倡常吃。(√) 9、油炸食物营养丰富宜多食用。(×) 10、补充维生素,种类越多越好。(×) 11、只要吃足够多的饭菜,就可以满足人体所需全部维生素和矿物质。(×) 12、营养过剩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13、适量的皮下脂肪可以为人体防寒保暖,维持正常体温。(√)

14、长期过量吃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易诱发肥胖病、冠心病等疾病,对健康不利。(√) 15、锻炼身体,应该在吃饱了以后立即进行。(×) 16、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许多疾病。(√) 17、晚上看电视时,可以关闭室内所有的灯,这样可以减轻眼睛的疲劳。(×) 18、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看书会引起视力损伤。(√) 19、游泳后要用清洁的水洗澡,还要点眼药水预防眼病。(√) 20、水果营养价值比蔬菜高,可以考虑多吃水果代替蔬菜。(×) 二、单选题(20分) 1、食用鲜豆浆,以下哪种食用方法最安全(D) A、鲜豆浆压榨后即可食用B、鲜豆浆压榨经过滤后即可食用C、加入一定量的开水后便可食用D、必须将鲜豆浆彻底煮沸并持续5分钟后再食用,最安全 2、下列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是(A) A、纯牛奶B、酱油C、奶油 D、火腿 3、儿童不宜经常食用以下哪种食品:(C)A、五谷杂粮B、坚果类的零食 C、各种保健品 4、发霉的茶叶不能喝的主要原因是(C)A、霉变的茶叶失去了香味B、发霉的茶叶泡出的茶水混浊C、发霉的茶叶可能含有毒素,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首先,我们需要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1、按时定位饮食,餐前有准备。 按时饮食就是小朋友每天吃饭要有个相对规律的时间,不能今天5点吃饭,明天改6点,后天再换成7点,这样很不利于消化吸收,长期以往,还会导致小朋友患上胃病。因为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大脑支配的。我们的胃肠道也不例外。每当食物进入口腔后,大脑便发出信号使消化液大量分泌,胃肠道开始蠕动,以使各种营养素在此得以充分的消化吸收利用,提供各个营养器官需要的营养物质。然后有一段休息时间等待着下一次的进食。如果吃饭不规律,久而久之便淡漠了大脑对进食的强烈刺激。消化液分泌减少了,胃肠活动被打乱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孩子也整日处于不饥不饱的状态下,既没有饥饿感也没有食欲,于是便出现了厌食、食欲不振的症状。这时即使提供的食物营养价值高,也得不到很好地消化和吸收,从而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定位饮食是指家长要为幼儿提供相对稳定的进餐环境,并且督促幼儿在一处完成饮食。 餐前有准备,指要吃饭前,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与吃饭关联的事:如抹桌子、摆筷子等,幼儿在这一系活动中,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使食欲大增。 2、进餐时环境安静,心情愉快集中精力细嚼慢咽。 在吃饭的时候,家长要提供给幼儿专用的茶杯、碗筷等,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使孩子能愉快地吃饭。为了使孩子能专心吃饭,凡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玩具、图片都不宜放在餐桌上,要收起来。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幼儿只好集中精力进餐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要保持进餐的环境安静、心情愉快、不能在幼儿进餐时向幼儿提问,包括向幼儿询问在幼儿园的情况等,应避免与幼儿提及与吃饭无关的问题。孩子也不能拿着玩具边吃边玩,或边说边吃,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因为消化器

婴幼儿饮食营养与健康

1到12个月母乳喂养实用安排 刘纪平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中国妇儿中心项目专家,中国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6—2010周期母子系统促进项目国家级专家组成员。 1、液体食物喂养阶段的营养 1)、母乳喂养 《生命知识》第三版中明确指出:“与用其他液体和食物喂养的儿童相比,用母乳喂养的儿童患病较少,营养也更丰富。如果全球所有儿童在出生后6个月内都用母乳喂养,那么每年将约有150万婴儿的生命能被挽救,还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其他儿童的健康和发育状况能得到改善。 ★母乳喂养的要点 ①建立信心 要想成功地实现母乳喂养,很重要的一点是乳母自己对用母乳哺喂孩子有充足的信心。当然实现母乳喂养还离不了家人和社会的支持。 乳汁的产生直接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乳母紧张焦虑的不良心态;劳累、生活无规律;自己食欲不佳、营养搭配不当等因素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其中情绪和信心是成败的关键。 ②姿势 哺乳的最佳姿势是母子均感到舒服的姿势。在哺乳过程中,必须注意孩子嘴和乳房的衔接姿势是否正确,正确衔接姿势可归纳为“三贴”,即:a.婴儿的嘴及下颌部紧贴母亲乳房。 b.母与子胸贴胸。C.母与子腹贴腹。在孩子觅乳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忌“抓头”和“捏腮”。 ③哺乳的时间 我们主张早开奶。一般正常分娩的新生儿可以在结扎脐带后1小时内开奶。 ④初乳的重要性 初乳指母亲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在分娩后的前1—2天初乳分泌量少且稀,它含脂肪少,抗体多,正好满足此时新生儿的需要。大约第2—3天乳汁分泌量就会增多了。初乳还具有通便的作用,可以帮助胎便顺利地排出。这也同时利于胆红素的消除,有利于减轻孩子黄疸。初乳中的生长因子还可促进新生儿的小肠的发育,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⑤母婴同室 同处一室妈妈可以随时看见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减少了许多因为母婴分离而产生的忧虑和担心。母婴同室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实现。 ⑥按需哺喂 指母乳喂养过程中不要严格地限定哺乳的间隔时间,尤其在孩子出生后的前几周,孩子吃奶还未形成规律之前。新生儿需要频繁地喂奶,一方面是孩子的生理状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通过频繁的吸吮,强化了对母亲泌乳和排乳的刺激,有利于婴儿获得充足的乳汁。 ⑦判断饱饿 一般新生儿每日哺乳8—12次,排尿6次以上,大便2—4次且为黄色糊状的正常便,就可以判断为母乳充足。孩子体重的增长,每周应大于125克,满月体重增加应大于600克。

谈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因素

谈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因素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应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与幼儿关系最密切、接触最多是家庭、幼儿园、同伴、邻里等,其中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最直接、最常接触的环境,无疑是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重要因素,会直接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培养。 家庭作为与幼儿发展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微观系统,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长的饮食行为会直接影响幼儿的饮食行为,幼儿对食物的接触往往模仿父母和家中的其他成年人。富有家庭色彩的“食物圈”影响着幼儿对食物的喜好,以致形成某种终生难变的口味。我在有关幼儿饮食行为的调查中也发现幼儿的饮食习惯和家长相似,受家长的影响很大。可以说,家长的饮食行为、家庭食物圈是影响幼儿饮食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其次,家长的饮食观念影响着幼儿的饮食行为。当前,家长的营养意识越来越强,在给孩子准备食物时都会考虑到营养的搭配。家长正确饮食营养观念的增强,对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也有一些家长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做不到。家长的饮食观念不仅影响着家庭的食物圈,也直接影响了孩子的饮食行为。 第三,家长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影响幼儿的饮食行为。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最关心的。因此,对于孩子饮食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家长都会予以关注,并对其进行教育。根据我的调查,几乎所有父母在进餐时都对孩子进

行过教育,通常采取提示、劝说、批评甚至是强迫的方法进行。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趋于消极、负面。我认为,简单的批评并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它不仅会让幼儿对食物产生厌烦,而且可能影响亲子关系。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或许就因家长一次次的批评而走向负向、否定,这样家长的任何教育可能都只会使幼儿反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第四,家庭结构影响幼儿的饮食行为。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幼儿基本都有爷爷奶奶照顾,,这样的家庭相比核心家庭来说,在幼儿饮食行为培养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如与祖辈同住幼儿的挑食行为明显高于核心家庭的幼儿。祖辈的过度溺爱使得父母对幼儿的要求很难落实。而祖辈在亲子教育中的干预又让幼儿找到了“保护伞”,在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亲子关系。因此,在幼儿饮食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如何与祖辈协调、沟通教育观念与做法,是父母必须做的一门功课。 从现有的研究看来,幼儿园和教师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幼儿进餐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里教师的话语、表情、动作、原由和幼儿的反应来看,教师不仅要注重探索、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而且还要注意言传身教,注重心理环境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除了物理环境的创设之外,目前幼儿园教师也很注重创设幼儿进餐时心理环境。很多教师都表示一般不会强迫幼儿吃不爱吃、不想吃的菜。“我觉得不能强迫每个孩子都喜欢吃每样东西,因为大人也做不到。我觉得有些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喜欢吃不爱吃的东西,但是可以通过教育让他变得不那么讨厌那些不爱吃的东西,我觉得能这样就可以了。”这样做不仅让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正向,同时师幼间形成的良好的情感也为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提供了保障。所以,在幼儿园里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表现对幼儿的影响,在与幼儿一起进餐时,是绝对不能表现出自己不爱吃什么、爱吃什么的。

如何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习惯--不再 为孩子吃饱吃好伤脑筋 家长们都很关心孩子的饮食和习惯问题,但现实中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幼儿对成人精心配制的食物兴趣索然,许多教师也因为孩子的吃饭问题感到烦恼。 1 满足幼儿对食物的好奇心 现象:幼儿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对于新接触的食物,也会经常发问,例如“这个能不能吃?”“这是什么?是蛇(指鳝鱼)吗?”“海虾是鱼吗?”“为什么要吃这个?” 对策:成人应及时满足幼儿对食物的好奇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比如,周末可以带孩子逛超市或农贸市场,当孩子小心翼翼地主动用手触摸生鲜食品时,不要因为会弄脏小手而阻止孩子,更不应以鲜活水产来吓唬孩子,而是应抓住机会,引导孩子认识食品,了解其名称、外形及主要营养价值,并将初步认识的食品购买回家烹调食用。 2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现象:不同幼儿对于食物的喜好不同,例如有些幼儿不喜欢吃“卡牙齿”、“难嚼”的青菜,有些不喜欢吃有特殊气味的胡萝卜、芹菜,有些不喜欢吃“张牙舞爪”的螃蟹。不同性格的幼儿,饮食习惯也有差异,平时做事磨蹭、注意力

不够集中的幼儿进餐时更容易表现为发呆或说笑,而平时独立性较强的孩子则相对较快、较好地完成进餐。 对策:成人要增加幼儿对天然食物唯美的感官认识,让幼儿有机会充分地欣赏食物固有的美,比如黄瓜的清香爽口、玉米的整齐有序、火龙果的艳丽多姿、西瓜的多样色彩、带鱼的修长鲜美等,以激发幼儿对食物的亲近感,而不是生硬地逼迫孩子进食某些食物。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行为来塑造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比如,通过进餐中注意桌面清洁、愿意与人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愿意尝试自己不熟悉的食物等,以培养幼儿的进餐礼仪和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 3 培养习惯要坚持“行为先” 现象:大多数3-6岁的幼儿能认识到不良饮食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害处,大中班幼儿对不良饮食行为后果的认识较小班幼儿更加清晰。虽然大多数幼儿知道“挑食”的后果,但“说得到,做不到”的比比皆是。 对策:树立知行并进,“行为先”之饮食观——饮食营养认知与饮食行为并不完全同步,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应尽早开始。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的拓展,不少幼儿的挑食、偏食现象有所缓解,但不良饮食行为一旦形成则有碍健康饮食行为的确立。为此,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应先入为主,而不是在幼儿已经形成了不良饮食行为之后再花时间

合理搭配膳食营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合理搭配膳食营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合理搭配膳食营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我们成年人都如此注重饮食文化,更何况正处在茁壮成长中的孩子们呢?根据中国目前的家庭结构状况,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宝贝,在家长心中,孩子的身心健康太重要了,而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幼儿园,要想不断的发展,永葆园所的旺盛生命力,就必须注重幼儿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以及膳食结构的创新。 我园以生命的第一需要——进餐为内容,研究幼儿食品营养的均衡摄入,研究进餐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培养与相应知识经验的传递,研究饮食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与情操的形成,让幼儿在愉快的心情下进餐并保持营养的摄入和均衡,从而使幼儿形成健康的体魄,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幼儿膳食营养的重要性 1 均衡幼儿膳食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迅速,骨骼处于骨化过程,各个器官逐渐成熟和完善。由于幼儿期的快速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质与量上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只有合理的营养才是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的膳食又是摄取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幼儿期营养均衡与否,不但对其一生的身高体重影响举足轻重,对其大脑的生长发育也是极其重要的。只有为幼儿提供营养搭配均衡的膳食,才能满足幼儿身体发育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 注重膳食营养是满足家长需求的需要 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孩子在园能否吃饱吃好。家长接幼儿离园时,问的第一句话几乎都是:“今天吃的什么呀?”可见家长对幼儿园伙食质量的重视与关心,虽然大多数父母都知道营养不良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发育,但往往又缺乏相应的营养知识,他们唯恐孩子营养不足,影响正常发育,拼命给孩子吃这吃那,甚至滥用营养药,却往往造成孩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因此幼儿园做好膳食工作,既能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又能使家长走山营养误区,从而满足家长需求,使家长放心送幼儿来园。 二、科学合理调配膳食营养,制定四季特色食谱 1.合理调配各种食品,均衡营养 合理的营养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均衡的膳食是摄取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幼儿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足量营养素的摄入,我园根据幼儿每天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结合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合理调配食物的结构,制订合理的食谱,坚持为幼儿提

幼儿饮食行为习惯

中五班幼儿饮食行为习惯 观察对象:全体幼儿 观察时间:2015.9.11 观察目的:对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过程: 1、这一段时间,每星期五吃早饭的时候,我看见有的小朋友一会儿把馒头撕成小块、小块的捏着玩;一会儿就用手把包子压扁,然后往嘴里面塞. 2、吴雅婷小朋友吃饭特别香,每次盛上饭,迫不及待地抓起勺子就吃,经常端起碗就开始把饭和菜往嘴巴里塞,两分钟就把饭吃完了。而且她吃完饭时,碗放在桌子中间,等到打汤时人就跑到外面去了,总是要去外面把她喊进来才把汤喝完 分析: 老师们对幼儿的饮食习惯要求是:安静愉快地进餐,正确使用餐具,饭后擦嘴,细嚼慢咽,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就餐时,不发出声音,不乱扔残渣,饭后收拾干净,掌握正确的就餐姿势等.现在的幼儿由于父母的工作忙,而且也缺乏科学的营养卫生知识,致使孩子们养成了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吃饭时,好吃的一味往肚里填,不好吃的“拒之门外”,有的边吃边玩,浪费饭菜;有的需要大人端着碗在后面追着喂,一顿饭能吃一小时;有的吃饭时不吃,只爱吃零食;种种情况造成了孩子们不好的饮食习惯。 教育措施。 1、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首先,我们向家长介绍有关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方法,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饮食教育观念,家园配合共同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2、针对幼儿这些不良习惯,幼儿园制定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导。 3、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及教学内容。 4、日常生活中,适当安排运动,增进幼儿食欲。 5、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及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常规。 教育措施实施效果

开学已经有几天了,现在幼儿吃饭挑食、偏食现象改变了,孩子们明显长胖了,脸色也好看了,家长对我们的工作十分满意,都说孩子在幼儿园很放心,还经常向我们请教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

幼儿营养与健康

幼儿营养与健康 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基础。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无论是身高、体重、大脑和神经系统都迅速发育。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随着年龄增长也不断增加。因此,孩子的营养科学性、合理性地安排是极其重要的。不但让孩子吃好,更重要的是吃得科学,吃得合理,吃得健康。所以每天的平衡合理营养尤为重要。也许现在家长们多数认为自己最重视孩子的营养问题。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许多家长往往跟着电视广告盲目地追求高营养,却不注重营养的合理性。因此造成幼儿营养缺乏或过剩,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使幼儿的营养合理呢? 一、合理的膳食制度 为了使幼儿每天摄取足够的营养素,还要根据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制定,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进餐时间、进餐的环境、次数及各餐热量分配。每日可为幼儿安排三餐及午后一次点心,每餐间隔约3-4小时,各餐热量分配为早餐25%-30%,午餐35%-40%,午点10%,晚餐25%-30%。现在有句健康俗语:早上做皇帝,中午做平民,晚上做乞丐。 早餐:因为孩子一天的活动或学习内容主要在上午,需要足够的能量才能较好地完成。而生活中人们由于早晨食欲较差及传统生活习惯,不够重视早餐的质量,致使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因此早餐应给予质量好、热量高的食物,如保证供给一定量的牛奶、豆浆、鸡蛋、肉、豆制品、水果等。但因为早晨起来时,胃至少要半小时才能苏醒,同时唾液、胃液分泌较少,所以早晨不宜吃油腻食品。另外,早饭尽量让孩子在家里吃。原因有四。一能培养孩子良好用餐习惯,二在家用餐比较卫生安全,三能供给孩子全面的营养素,四能保证孩子热量的摄入。 午餐:因为早餐摄取的能量这时已消耗得差不多了,下午的活动仍然要求有充足的能量。所以午餐应是一天中最丰盛的,保证有充足的肉、蛋及豆类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不仅含有丰富的优秀蛋白质及矿物质,同时又含有较高的能量,还要保证有充足的蔬菜。这可以使幼儿获取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水及纤维素。 晚餐:因为晚餐后活动时间短,活动量较小(尤其是冬天)。所以晚餐不应过于丰盛,以避免热量在体内积累造成肥胖。合理的饮食制度还可保证幼儿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营养的吸收、利用。 二、合理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饮食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少吃零食,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不吃汤泡饭,进餐后保持安静及其他饮食卫生习惯。举例:1、有的家长太宠孩子,吃饭到处跑,喂一口跑几步,喂一口,看电视,喂一口,玩玩具等。2、有的孩子喜欢吃零食,超市里的各种膨化食品,各种颜色的饮料等。3、也许有的家长误认为孩子不吃蔬菜,就吃水果代替蔬菜,实际上因为蔬菜里有各种维生素、氨基酸、纤维素,所以水果不能代替任何蔬菜。 偏食是导致孩子缺乏营养的主要原因,所以预防和纠正偏食是非常必要的。孩子的偏食大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家长自己偏食,饮食过于单调;或者家长常常问孩子喜欢吃什么,久而久之,为孩子偏食创造了条件。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则体内易缺乏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还有的孩子不爱吃肉、蛋,长此以往则体内易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等,势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那么如何纠正偏食呢?可以把喜欢吃的食物与不喜欢吃的食物结合在一起;可以在孩子饥饿且心情愉快的时候给他吃不喜欢的食物;给孩子讲解一些简单的营养知识或者孩子与大人一起吃等。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绝大部分是由主食提供,主食类食物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族及一部分植物蛋白。如果人体内缺乏大量能量物质,将会用体内蛋白质来代替,那就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以及机体免疫力等。举例:如孩子平时喜欢吃零食、米饭、面食、各种荤、蔬菜吃得少,体内能量积累不够,那么他的生长发育需要体内蛋白质来代替,从而引起发育不良,导致免疫力降低,经常感冒,发热咳嗽等疾病。因此,每天保证孩子的主食摄入,对经济方面来讲,吃零食的费用是米饭的好几倍。 (一)说说杂粮 所谓粗粮,就是全谷类和豆类,包括全面食品、糙米、大麦面、小米、玉米、高粱米、燕麦、赤豆、绿豆、芸豆、蚕豆等。经常吃粗粮,不仅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一生健康的基础所需。粗粮的营养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健康宣教指导干预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健康宣教指导干预 目的分析对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临床干预的效果。方法根据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200例儿童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100例,分别给予常规喂养指导和综合指导干预;结果指导干预后,实验组儿童指导干预后的症状及饮食不良心理的相关指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和合理的综合指导干预,能对儿童的饮食行为进行显著改善。 标签:饮食行为问题;儿童;临床干预 父母的食物选择影响孩子的饮食行为。父母购买食物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儿童少年对食物的选择。家庭中的食物大多由父母或其他看护人负责购买,孩子们只能从买来的食物中选择。因此,父母及其他看护人的习惯以及他们为孩子提供的食物种类,对孩子早期食物摄入模式和膳食结构的形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甚至形成一生的影响。对于儿童保健来讲,饮食行为问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临床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25%~45%发育正常的儿童和超过80%发育遲缓的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饮食行为问题[1]。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对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临床干预的效果,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200例。纳入标准:年龄为2~5岁,居住期超过6个月;满足6大饮食行为问题症状中的相关行为表现,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能持续进行为期半年时间的干预。排除标准:重度肥胖儿童、重度营养不良儿童、器质性疾病患儿。全部200例儿童中,男女人数分别为126例、74例;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4.1±0.4)岁。根据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200例儿童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100例,在基线资料方面两组儿童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儿童选择常规喂养指导,实验组儿童则选择综合性指导干预,具体的指导干预内容如下。加强儿童的健康宣教工作,为其播放指导饮食的相关视频;对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为其建立档案,对儿童24 h的就餐时间、进食方式、食用数量以及食用的食品种类等进行了解;对儿童出现饮食行为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针对具体的饮食行为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干预:①胃口差的儿童:对儿童进行诱发,让其对食物感兴趣,就餐前半小时儿童不能吃零食; ②挑食的儿童:合理减少儿童偏爱的食物供给,对儿童进行诱导,让其从少到多的摄入不喜欢的食品,不能勉强儿童,对于儿童的进步应加以鼓励和表扬;③饮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形成情况分析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形成情况分析 摘要幼儿期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本文是为了较为准确地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而进行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高港区滨江幼儿园门口,随机选取30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幼儿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习惯越来越好。 关键词:调查问卷,良好生活习惯,年龄的增长 一、问题提出 曾经有位科学家[1]说过: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他在幼儿园学到了:饭前洗手,东西要放整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坚持睡午觉等。由此,我们感到: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需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但如今的孩子,一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许多家长认为“我们小时候吃了苦,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只有一个,不能让他受苦受累。因此,在生活中他们时时处处依顺孩子,吃饭﹑穿衣时出现了几个大人围着孩子一人转的现象;晚上睡觉时还任孩子嘴里含着糖入睡或是整天为孩子买一大堆的零食,结果使孩子对正餐了无兴趣……殊不知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若错过这个宝贵时期,一旦坏习惯形成了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饮食习惯: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等;睡眠习惯:能按时睡眠,按时起床,独立安静入睡,睡姿合理正确等;个人卫生习惯:每天有洗脸、洗脚、刷牙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保持服装整洁和环境整洁的习惯。本研究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泰州市高港区滨江幼儿园幼儿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幼儿正确、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活活动,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为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条件可以说是空前的优越,随之而来的“溺爱”、“娇生惯养”也比比皆是,他们对幼儿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琐事儿几乎是一切包办代替,从而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爷爷、奶奶背着或抱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吃鱼吃虾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造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局面。如此这般,父母的辛苦。幼儿受害,我们着急,现在如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良好的生活处理能力(包括饮食、睡眠、穿脱能力等);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酒店管理及其他相关专业 学时数:1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饮食营养与健康》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课程主要介绍了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及营养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特殊功效、人群营养学基础、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等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各类人群的合理膳食与营养平衡,以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课程及课时分配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概述 要点:1、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掌握营养学的相关概念,了解食品营养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的饮食营养状况,熟悉我国居民的主要营养问题。通过对营

养学相关知识的探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章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素 第一节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要点:掌握人体的能量需要及能量平衡,掌握人体的能量消耗及能量来源,熟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第二节碳水化合物 要点:掌握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供给量,熟悉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及性质。 第三节蛋白质 要点:掌握食物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及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熟悉蛋白质的组成、分类及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熟悉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了解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措施 第四节脂肪 要点:掌握脂肪及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熟悉脂肪的分类及食物来源,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功能。 第五节矿物质 要点:掌握矿物质的概念、分类及生理意义;掌握钙、铁、锌等无机盐吸收和利用的影响因素以及缺乏与过量的危害;熟悉各种矿物质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第六节维生素 要点:掌握VA、VD、VE、VB1 、VB2 、VB6及VC 的主要功能及与其它营养素关系、供给量、食物来源;理解VC、VA 、VB1等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视黄醇当量(μ g-RE )的表示及营养意义;了解维生素在体内的吸收与代谢。 第七节水 要点:熟悉水的生理功能及人体对水的需要量与来源 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要点: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生理特点,熟悉各消化器官的功能,掌握各类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过程,了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及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第四章各类食物的营养 第一节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要点:掌握谷类及豆类的营养成分及特点,熟悉几种常见豆制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大豆

饮食行为量表(儿童版)

一、基本情况: 1. 儿童性别:①男②女。 2. 出生年月: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3. 儿童身高_____厘米; 体重____公斤。 4. 儿童日常生活主要照护人:①父母;②祖父母;③保姆;④其他。 5. 儿童主要照护人文化程度: ①初中及以下;②高中(含中专);③大专及本科;④研究生 (一)挑食 1. 我只吃自己选择的那些食物: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2.我会因为气味、口味、外观、质地的原因拒绝很多食物: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3.我不吃以前没有吃过的食物: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4.吃饭时,大人给什么我就吃什么*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5.我会把不想吃的食物扔掉或吐出来: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6.我喜欢多种食物*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7.我常常因为饭菜发脾气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二)食物响应 1. 不管什么时候给吃的东西,我都吃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2.我看见食物或闻到食物香味时就想吃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3. 如果允许,我就会吃个不停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4. 我即使吃饱了,看到我喜欢的食物仍能吃下不少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5. 我总是跟大人要东西吃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6. 家长每次给的食物好像都不够我吃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三)不良进食习惯 1. 我能乖乖地坐下吃完一顿饭*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2. 我在吃饭时把饭菜含在嘴里很长时间不咽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3. 我吃饭的时间长,超过半小时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4. 我吃饭时要看电视、玩玩具或讲故事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5. 我在正餐前吃零食或点心,而在正餐时不好好吃东西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四)过饱响应 1. 我的胃口很好*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2. 我吃几口就饱了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3. 我吃饭时会剩饭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4. 我比同龄小朋友吃的少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5.吃饭时,大人给盛多少,我就吃多少* ①从来没有,②极少,③有时,④多数,⑤总是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喂养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2013年第8期总第130期 No.8. 2013Sum 130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喂养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马盼丽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铜仁 554300) 摘 要:儿童饮食行为以及喂养行为是儿童保健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进行正确的儿童喂养,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饮食环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儿童饮食行为的介绍,分析了儿童饮食行为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儿童饮食行为的解决方法。同时也对儿童喂养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正确儿童喂养行为的方法。 关键词:儿童饮食行为;喂养行为 中图分类号:G4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3)08-0456-02 收稿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马盼丽(1985-),女,河南濮阳人,从事学前营养学教学。 一、儿童饮食行为问题 (一)儿童饮食行为概述 儿童饮食行为主要包括儿童喂养行为、儿童进食行为、儿童的食物选择以及进食环境等,儿童饮食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形成的。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儿童会逐渐掌握主动进食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儿童饮食行为会受到家庭环境以及家长行为的影响,而且儿童的年龄越小,受到的影响越大。同时,在儿童的成长环境中,各种外界因素也会对儿童的饮食行为造成影响,例如食品广告等。整个儿童饮食行为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过程,包含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因此对儿童饮食行为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主要是指由于儿童的个人意愿而出现的对进食行为的抵制,该行为具有无法预测和无规律性的特点,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很不利的影响,因此,引起了家长的强烈关注。据相关资料统计,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主要集中于2至6岁年龄段的儿童中,发生率高达25%到30%。 (二)儿童饮食问题的分类1.儿童饮食状态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发生在新生儿群体中,一些新生儿在进食时,不能进入饮食状态,往往处于不清醒和烦躁状态,过度的哭闹而不进食。哭闹产生的疲劳感也造成新生儿的嗜睡问题。 2.儿童交流问题 在年龄较小的儿童群体中,一些儿童由于被疏于照料,出生之后出现了营养不良的问题。这些儿童缺乏同大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对自己进食的需求也无法进行表达,针对大人的照顾和问候,缺乏反映能力,最终造成发育不良问题。 3.儿童厌食症问题 在婴幼儿群体中,厌食症比较常见,由于婴幼儿刚告别母乳之后,正常摄食时间不足1个月,在对儿童进行流体或者半固体食物喂养时,婴幼儿由于无法适应进食内容的变化,呈现出对食物不感兴趣的状态。 4.口腔感觉障碍 一些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口腔感觉发育不成熟,会选择性的对食物产生兴趣,容易出现挑食的问题。他们往往只对特定的食物感兴趣,对新食物一般持排斥态度,最终导致营养不均衡以及口腔运动功能成长缺陷等问题。 5.器质性疾病 由于儿童成长过程中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器质性疾病,这种疾病会造成儿童进食困难以及呕吐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儿童的进食障碍,影响儿童的成长。 6.饮食精神紧张问题 由于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不成熟,在儿童进食过程中,容易出 现哽咽以及咳嗽等问题。长时期的发展,容易在儿童心理上留下进食阴影,造成他们对事物有畏惧心理,饮食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精神紧张情绪。 (三)儿童饮食行为出现的原因1.遗传因素 一些儿童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先天性的食欲好,喜欢进食;另外一些儿童则不然,他们往往对食物不感兴趣。 2.进食器官内部原因 首先,儿童的胃成长不完善,容量有限,进食量也有限。随着儿童的生长,进食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儿童的进食器官发展跟不上进食量的发展状况,就会出现进食问题。其次,儿童的消化道随着成长过程慢慢的发育成熟,消化道的发育状况也对儿童的进食有着很大的影响。 3.儿童对进食的适应过程 随着儿童的成长,儿童的进食方式以及食物种类都会慢慢发生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儿童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慢慢适应,在适应的过程中,儿童的容易出现饮食行为问题。 4.其它环境问题 儿童的家庭成长环境对儿童的进食行为也会形成很大的影响。在一些儿童的喂养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的娇惯以及溺爱等原因,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三)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评估 1.对儿童的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考量 儿童的成长指标主要包括儿童的身高、体重、身高体重比以及儿童生长曲趋势等。儿童成长的各项指标都可以合理反映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通过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来对儿童的成长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估。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儿童进行身高评估时,需要区别对待正常身高矮小的儿童以及饮食问题造成的矮小儿童,因为有些矮小儿童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父母身高可能有限,因此他们的矮小属于正常情况。 2.合理的进行儿童进食调查 进行儿童进食量的调差时,需要全面的记录儿童每天的摄食量,然后对食物类型进行分析,看食物的营养容量能否满足儿童正常的成长需求。同时,在调查过程中也可以对儿童的既往病史、出生史以及喂养史等进行了解和记录,从而为儿童饮食问题的研究提供服务。 3.结合儿童调查对儿童饮食问题进行评估 在对儿童生长指标以及进食量进行该调查之后,就可以对儿童饮食问题进行评估,针对儿童饮食问题的各种症状,需要进行科学的医学检查,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儿童喂养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