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
西方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西方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第三章消费者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fe6e3bc783e0912a3162aa2.png)
西方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第三章消费者选择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三章 消费者的选择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答:用X 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MRS XY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比,则有:201804X XY YP Y MRS X P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的价格P 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 点的MRS 12的值。
解答:(1)横轴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元。
(2)图中纵轴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P 1X 1+P 2X 2=M 所以本题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第3章--消费者选择-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
![第3章--消费者选择-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f5ce51d4d8d15abf234ecd.png)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第6版)
第3章 消费者选择 主讲老师:吴汉洪
重要问题
☆分析消费者行为 ☆推导需求曲线
3.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效用论概述 无差异曲线 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公司的期望收益 pLS0, 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这项投保业务。
风险发生 风险不发生 财产期望值
不购买保险 30万元 50万元 48万元
购买保险 48万元 48万元 48万元
概率
0.1
0.9
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例3.1】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化时,无 差异曲线是否会发生改变和移动?请说明理 由。 [清华大学2003研]
二、不确定性和彩票
彩票可以表示为:
L p , 1 p ; W 1 , W 2 0 < p < 1
三、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1.期望效用
对于一张彩票 Lp; W 1, W 2来说,彩票
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E U p ; W 1 ,W 2 p U W 1 1 p U W 2
2.期望值的效用 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
【例3.2】假设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
为 b 的直线,并且给出任意的价格 P 1 、P 2 和收入M,试说明消费者在 P 1 大于、小于
P2
和等于b时的最优选择。[辽宁大学2002研]
答:如图所示,横轴表示商品 X
的数
1
量,纵轴表示商品 X 2 的数量,线段AB表示
无差异曲线,其斜率为-b。
消费者的均衡
MU1 MU2 ...MUn
P1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三章消费者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28a957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5.png)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三章:消费者选择1. 引言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者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消费者选择是指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如何作出最优的消费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满意度。
本章将介绍消费者选择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消费者行为。
2. 效用理论2.1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解释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基础。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一单位商品所获得的额外满意度。
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满足初级需求后,对于同一商品的边际满意度逐渐降低。
通过分析边际效用,消费者可以决策如何分配有限的收入,以达到最大化总体满意度的目标。
2.2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总效用是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后所获得的满意度总和。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呈增加趋势,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开始减少。
消费者选择的目标是在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停止购买。
3. 限制性消费选择3.1 收入限制下的消费选择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做出消费决策。
消费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边际效用,选择能够提供最大满意度的商品组合。
当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可以扩大消费范围,或者购买更高级的商品,以提高满意度。
3.2 价格限制下的消费选择在商品价格有限制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根据商品价格和边际效用来选择购买的商品数量。
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反之亦然。
消费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边际效用,选择能够提供最大满意度的商品数量。
4. 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因素4.1 偏好和需求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可能对某些商品有强烈的偏好,因此会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
而对于其他商品,消费者可能并不感兴趣,因此会选择较便宜的替代品。
4.2 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者的选择的重要因素。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fd62983968011ca2009173.png)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关键概念消费者偏好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二、单项选择I. 兰德只买激光唱片和棒棒糖,它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当他沿着预算约束线移动时:A 激光唱片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棒棒糖的价格不变B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和激光唱片的价格不变C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不变D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也在改变E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及其收入都不变2•个人的消费机会集由—决定。
A生产可能性曲线B需求曲线C 供给曲线D无差异曲线E预算约束线3.下面哪个不是家庭四个基本决策之一:A如何配置收入B储蓄多少C交税多少D如何用储蓄做投资E如何工作4•下面除去哪个全是度量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表示方法:A 相对价格B预算约束线的斜率C个人面对的权衡与替代 D 一种商品以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为单位的价格表示E需求曲线的斜率5•收入效应指商品消费随—的变化而变化。
A 其相对价格B购买力C消费者收入D需求弹性E价格水平6•伊丽莎白只消费衣服和食物,当衣服的价格上升时,意味着她能在衣服和食物上花的钱少了,这种在衣服上购买力损失的影响叫做:A替代效应B需求法则C收入效应D价格效应E需求弹性7•当商品的消费与收入同向变化时,这种商品叫做: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替代品D互补品8•当商品的消费与收入反向变化时,这种商品叫做: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替代品D互补品9•消费者的根本问题是:A 在预算约束内实现效用最大化 B 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约束最大化C在预算约束内实现效用最小化D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约束最小化10. 替代效应是指由一种商品—的变化引起的对其消费的变化。
A相对价格B购买力C消费者收入D价格水平II. 替代效应是指由的变化引起的对一种商品消费的变化。
A 购买力B消费者收入C需求弹性D消费者面临的权衡和替换12. 价格上涨的替代效应之所以会引起个人消费较少的该种商品,是因为:A 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下降B商品相对其它商品价格下降C现在消费者可能花的钱少了D商品相对其它商品价格上升13. 预算线的斜率与位置取决于:A消费者收入B消费者偏好C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14. 总效用达到最大时:A边际效用为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为正三、分析讨论1-5 CEEEB 6-10 CBAAA 11-14 DDDB1.试解释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
西方经济学第六版题库完整版
![西方经济学第六版题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1dd67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5.png)
西方经济学第六版题库完整版单项选择题第1章引论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 C )A.一般均衡论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D .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3.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 )A.既定资源的配置B.资源总量的决定C.如何实现充分就业D.国民收入的决定4.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4.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C)A.商品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不足B.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绝对数量很少C.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D.世界上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5.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完全相同的6.人们通常认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C )A.经济资源的配置 B.经济资源的利用C.经济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7.迄今为止,人类经历的经济体制中,效率较高的是(A)A.市场经济B.计划经济C.自给自足经济D.混合经济第2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假设其他情况不变,乒乓球拍的价格下降,乒乓球的需求量将( A )。
A、增加B、不变C、减少D、无法确定2.. 如果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同时右移,则该商品( D )。
A、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上升。
B、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下降。
C、均衡产量减少,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化不一定。
D、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上升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化不一定。
3.如果A物品价格上升引起B物品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那么( B )。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fbf84e982b160b4e777fcf78.png)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令狐文艳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 =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
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10+5P和需求函数Q 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6,且当P e=6时,有Q d=Q s =Q e=20;同时,均衡数量Q e=20,且当Q e=20时,有P d=P s =P e=6。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9a9e8ff46527d3250ce074.png)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 =-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
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
5,Q e=22.5。
如图2—3所示.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10+5P和需求函数Q 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6,且当P e=6时,有Q d=Q s=Q e=20;同时,均衡数量Q e=20,且当Q e =20时,有P d=P s=P e=6。
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1570f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4.png)
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习题一1.简释下列概念:稀缺: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充分的或者说不足的。
自由物品: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自给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特点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扩大一点说,是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市场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
这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
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实证经济学: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的评价。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阐述怎样才能符合这样的标准。
内生变量:是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由外部因素(如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
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西方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
![西方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679271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1.png)
西方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消费决策的一门学科。
在这一理论中,经济学家致力于分析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以及其如何在市场中作出最佳的选择。
首先,消费者选择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效用。
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追求的是最大化总效用,即在有限的预算下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可以是物质上的,如购买商品的享受,也可以是非物质上的,如获得社交认可或满足自我价值观。
其次,为了达到最大化总效用,消费者需要做出决策,包括选择哪些产品和服务以及购买的数量。
这些决策是基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和预算限制。
经济学家通过构建偏好函数和预算线的模型,来分析消费者在各种选择下的最优策略。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与物品价格的关系,而偏好函数则表示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喜好程度。
此外,消费者选择理论还涉及到了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概念。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购买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额外满足感的增量,而边际成本则是指购买这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需付出的额外成本。
经济学家认为,理性的消费者应该在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停止购买,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最后,消费者选择理论还会受到市场力量的影响。
供需关系、商家竞争、产品差异化等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例如,商品价格的变动和其他因素的变动都会导致消费者重新评估其选择。
此外,消费者还会受到广告、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产品的需求和选择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强调消费者在有限资源下的选择行为。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以及市场因素,经济学家可以预测消费者的行为,并为经济决策提供指导。
这一理论不仅对个体消费者有指导作用,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
消费者选择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探讨了消费者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的过程。
消费者选择理论对于理解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行为以及市场运作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方经济学(本)第三章 效用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第三章 效用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e9363ced630b1c59eeb516.png)
西方经济学(本)第三章效用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3.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4.家庭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5.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6.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7.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该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二、单项选择题1.C2.B3.D4.B5.C6.B7.B8.C9.A10.B11.C12.D13.A14.B三、多项选择题1.ACE2.CE3.BDE4.BCDE5.AD6.AC7.ABD四、判断分析题1.√2.×3.√4.×5.×6.×7.√8.×9.√五、计算题1.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
解:总效用为TU=14Q-Q2所以边际效用MU=14-2Q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应该为零。
即MU=14-2Q=0 Q=7,总效用TU=14·7 - 72 = 49即消费7个商品时,效用最大。
最大效用额为492.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试求:(1)消费者的总效用(2)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产品?解:(1)因为X=16,Y=14,TU=4X+Y,所以TU=4*16+14=78(2)总效用不变,即78不变4*4+Y=78Y=623.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 =2元,PY=5元,求: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1)消费者选择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1)消费者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4779daf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6.png)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习题一、单选题1、人们常说“多多益善”,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是指随着所消费的商品数量增多( )。
A 总效用递增B 边际效用递增C 总效用递减D 边际效用递减答案:A2.假设在同一时间内,罗斯消费的X商品为3单位,钱德勒消费的X商品为5个单位,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A.罗斯的边际效用大于钱德勒的边际效用B.罗斯的边际效用等于钱德勒的边际效用C.罗斯的边际效用小于钱德勒的边际效用D.两者的边际效用的相对大小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在同一时间内,商品的价格是不变的。
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
那么无论罗斯消费多少,钱德勒消费多少,他们一定是在有限的资金约束下,实现了身的利润最大化,那么,根据等边际原则,必然有也就是说每个人在该商品上的花费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效用值必然等于货币本身的新用估加里任何一人人比如罗斯甘在该商只的消费上花费的是后3、有关消费者行为分析存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之分,二者最主要的差异性在于是否假定( )。
A 需求规律B 效用取决于商品的价格C 边际效用递减D 总效用递增答案:C4、假定咖啡的价格为10元一杯,苹果汁的价格为5元一杯,当咖啡对苹果汁的MRS=3时,消费者为了达到最大的满足,会选择( )。
A 增购咖啡,减少苹果汁的购买B 增购苹果汁,减少咖啡的购买C 同时增加咖啡、苹果汁的购买D 同时减少咖啡、苹果汁的购买答案:A5.当收入没有改变时,某种普通商品价格的上升会( )。
A.使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B.减少该消费者的总效用C.改变该消费者的偏好D.对该消费者所能购买的最大化商品组合没有影响答案:B解析:普通商品价格上升使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减少,A错。
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表示效用最大化的总效用,商品价格上升,预算线向内转,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相交,新的无差异曲线离原点更近,是较低水平的效用,B对,减少该消费者总效用。
商品价格和消费者偏好同为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价格不影响消费者偏好,C错。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c4b402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6e.png)
目录分析
第1章引论
第2章需求、供给和 均衡价格
第3章消费者选择 第4章生产函数
第5章成本 第6章完全竞争市场
第7章不完全竞争的 市场
第8章生产要素价格 的决定
第9章一般均衡论和 福利经济学
第10章博弈论初步
第11章市场失灵和微 观经济政策
附录指定高鸿业《西 方经济学》教材为考 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 表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考生,也可 供各大院校学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师生参考。高老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经济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 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介绍参见本书书后附录)。为了帮助参加研究 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 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 研真题)详解【附高清视频讲解】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 频课程【30小时高清视频】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 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 章节题库+模拟试题】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附高清视频讲解】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0 小时高清视频】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8.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 拟试题】本书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材的配套e书,对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 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质量 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 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西方经济学 第三章 习题
![西方经济学 第三章 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c9ce777fd5360cba1adb6a.png)
第三章一、选择题1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A.边际效用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总效用为零D.总效用达到最大2.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4.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5.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6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7.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8.预算线向右上方平移的原因可能是( )。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B消费者的收入下降了;C.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D.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一比率下降了9.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A.Px/Py=MUy/MUx B.Px/Py=MUx/MUy; C. Px·x=PY·Y D.以上三者都不是;10.如果消费者消费的x,Y商品的价格之比是1.25:1,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是2:1,为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 )。
A增购x和减少购买Y;B.增购y和减少购买x;C.同时增购x和y两种商品;D.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量11 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人为50元,商品x和y的价格分别为5元和4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和4单位y.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 )。
A.按原计划购买;B减少x和Y的购买量;C.增加x和Y的购买量D.增购x的同时减少y的购买量12.假如消费者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效用满足该购买( )。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三章消费者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e766f42a417866fb84a8e97.png)
一、基数效用论及其边际分析方法 二、序数效用论及其无差异分析方法 三、消费者均衡及价格、收入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四、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019/11/25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新闻摘要】
记者:你觉得幸福吗?郑州在读的大学生:幸福啊。
记者:你觉得幸福是什么呢?郑州在读的大学生:每天把 该做的事做完之后,舒舒服服地玩就是幸福。
17
(2)消费者均衡及条件多种商品的消费 者均衡条件(补充)
max TU U (Q1, Q2 ,, Qn ) P1Q1 P2Q2 PnQn I (把钱花完)
MUi
U Qi
i 1,2,, n
MU1 P1
MU 2 P2
MU n Pn
MU
(货真价实) m
2019/11/25
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喜新厌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先重后轻。
2019/11/25
序号 单个分值 总分值
第一个桔子 10
10
第二个桔子
8
18
第三个桔子
6
24
第四个桔子
4
28
第五个桔子
2
30
第六个桔子
0
30
第七个桔子 -2
28
MU
P’ Q
11
只生一个好? 婚姻——为什么离
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的两个点:
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但 效用水平相同
X1,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 数量;
U0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为负。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665bd14b35eefdc9d333a9.png)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关键概念消费者偏好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二、单项选择1. 兰德只买激光唱片和棒棒糖,它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当他沿着预算约束线移动时:A 激光唱片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棒棒糖的价格不变 B 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和激光唱片的价格不变 C 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不变 D 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也在改变 E 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及其收入都不变2.个人的消费机会集由___决定。
A 生产可能性曲线 B 需求曲线 C 供给曲线 D 无差异曲线 E 预算约束线3. 下面哪个不是家庭四个基本决策之一:A 如何配置收入 B 储蓄多少 C 交税多少D 如何用储蓄做投资E 如何工作4.下面除去哪个全是度量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表示方法:A 相对价格 B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C 个人面对的权衡与替代 D 一种商品以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为单位的价格表示 E 需求曲线的斜率5.收入效应指商品消费随___的变化而变化。
A 其相对价格 B 购买力 C 消费者收入D 需求弹性E 价格水平6.伊丽莎白只消费衣服和食物,当衣服的价格上升时,意味着她能在衣服和食物上花的钱少了,这种在衣服上购买力损失的影响叫做:A 替代效应 B 需求法则 C 收入效应 D 价格效应 E 需求弹性7.当商品的消费与收入同向变化时,这种商品叫做:A 低档商品 B 正常商品 C 替代品 D 互补品8.当商品的消费与收入反向变化时,这种商品叫做:A 低档商品 B 正常商品 C 替代品 D 互补品9.消费者的根本问题是:A 在预算约束内实现效用最大化 B 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约束最大化 C 在预算约束内实现效用最小化 D 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约束最小化10.替代效应是指由一种商品___的变化引起的对其消费的变化。
A 相对价格 B 购买力C 消费者收入D 价格水平11. 替代效应是指由___的变化引起的对一种商品消费的变化。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00b00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7.png)
第三章 效用论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答: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MRS XY =-ΔY ΔX其中,X 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MRS XY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 P Y即有 MRS XY =2080=0.25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商品2的价格P 2;(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 点的MRS 12的值。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元。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 1X 1+P 2X 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 12=P 1P 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79e8c7910ef12d2bf9e730.png)
第三章 效用论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答: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MRS XY =-ΔYΔX其中,X 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MRS XY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P Y即有 MRS XY =208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的价格P 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 点的MRS 12的值。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元。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 1X 1+P 2X 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 12=P 1P 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
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88517f31b765ce0508149a.png)
习题一1.简释下列概念:稀缺: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充分的或者说不足的。
自由物品: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自给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特点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扩大一点说,是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计划来解决。
市场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
这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
混合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度。
在这种体制下,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实证经济学: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消费者的选择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答:用X 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MRS XY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比,则有:201804X XY YP Y MRS X P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商品2的价格P 2;(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 点的MRS 12的值。
解答:(1)横轴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元。
(2)图中纵轴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P 1X 1+P 2X 2=M所以本题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211212X P MRS X P ∆=-=∆,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
因此,MRS 12=P 1P 2=23。
3.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同时请对(2)和(3)分别写出消费者B 和消费者C 的效用函数。
(1)消费者A 喜欢喝咖啡,但对喝热茶无所谓。
他总是喜欢有更多杯的咖啡,而从不在意有多少杯热茶。
(2)消费者B 喜欢一杯咖啡和一杯热茶一起喝,他从来不喜欢单独喝咖啡,或者单独喝热茶。
(3)消费者C 认为,在任何情况下,1杯咖啡和2杯热茶是无差异的。
(4)消费者D 喜欢喝热茶,但不喜欢喝咖啡。
解答:(1)根据题意,对消费者A而言,热茶是中性商品,因此,热茶的消费数量不会影响消费者A的效用水平。
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见图(a),箭头均表示效用水平增加的方向。
(2)根据题意,对消费者B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互补品,其效用函数是{}12U=min x x 、。
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见图(b)。
(3)根据题意,对消费者c 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替代品,其效用函数是122U x x =+。
消费者C的无差异曲线见图(c)。
(4)根据题意,对消费者D 而言,咖啡是厌恶品。
消费者D 的无差异曲线图(d )。
,,关于咖啡和热茶的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4.对消费者实行补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的实物补助,另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笔现金补助,这笔现金额等于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
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哪一种补助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解答:一般说来,发给消费者现金补助会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用。
其原因在于:在现金补助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购买商品,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用。
如图所示。
在图中,直线AB 是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等于现金补助情况下的预算线。
在现金补助的预算线AB 上,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量分别为x *1和x *2,从而实现了最大的效用水平U 2,即在图3—3中表现为预算线AB 和无差异曲线U 2相切的均衡点E 。
在实物补助的情况下,则通常不会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U 2。
因为,譬如,当实物补助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 11、x 21的F 点,或者为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 12和x 22的G 点时,则消费者获得无差异曲线U 1所表示的效用水平,显然,U 1<U 2。
5.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和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 1X 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总效用是多少?解答: 2121212236U MU X X U MU X X X ∂==∂∂==∂把已知条件和12MU MU ,值带入下面均衡条件12121122MU MU P P P X P X M ⎧=⎪⎨⎪+=⎩ 得方程组:2212123620302030540X X X X X ⎧=⎪⎨⎪+=⎩ 解方程得,X 1=9,X 2=12, U=3X 1X 22=38886. 假设某商品市场上只有A 、B 两个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函数各自为Q d A =20-4P 和Q d B =30-5P 。
(1)列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和市场需求表。
(2)根据(1),画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解答:(1)由消费者A 和B 的需求函数可编制消费A 和B 的需求表。
至于市场的需求表的编制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已得到消费者A 、B 的需求表,将每一价格水平上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加总来编制市场需求表;另一种方法是先将消费者A 和B 的需求函数加总来求得市场需求函数,即市场需求函数Q d =Q d A +Q d B =(20-4P )+(30-5P )=50-9P , 然后运用所得到的市场需求函数Q d =50-9P 来编制市场需求表。
按以上方法编制的线如图3—4所示。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市场需求曲线有一个折点,该点发生在价格P =5和需求量Q d =5的坐标点位置。
关于市场需求曲线的这一特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一个角度是从图形来理解,市场需求曲线是市场上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即在P ≤5的范围,市场需求曲线由两个消费者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得到;而当P >5时,只有消费者B 的需求曲线发生作用,所以,P >5时,B 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
另一个角度是从需求函数看,在P ≤5的范围,市场需求函数Q d =Q d A +Q d B =(20-4P )+(30-5P )=50-9P 成立;而当P >5时,只有消费者B 的需求函数才构成市场需求函数,即Q d =30-5P 。
市场需求函数是:Q =市场需求曲线为折线,在折点左,只有B 消费者的需求量;在折点右边,是AB 两个消费者的需求量。
7.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852831X X U =,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P 2,消费者的收入为M 。
分别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
解: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21211P P MU MU =,其中,由已知的效用函数852831X X U =可得:852*******X X dX dTU MU -==,8328312285-==X X dX dTU MU 于是,整理得:,532112P P X X =即有211235P X P X = (1) 以(1)式代入约束条件M X P X P =+2211,有,M P X P P X P =+21121135解得:1183P M X =,代入(1)式得2285P M X = 所以,该消费者关于两商品的需求函数为1183P M X =,2285P M X = 8.令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 ,两商品的价格为P 1、P 2。
假定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且斜率为-a 。
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
解:预算线方程为1122P X P X M +=,其斜率为12P P -, 由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且斜率为-a 可知:1122MU MRS a MU ==- 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有以下三种情况,其中第一、二种情况属于边角解。
(1)如果12P a P >,如图1,这时,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位于横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交点。
最优的商品组合2110,M X X P ==, 全部支出都购买横轴代表的商品。
该效用水平在图中用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
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的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
(2)如果12P a P <,如图2,这时,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位于纵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交点。
最优的商品组合 1220,M X X P == , 全部支出都购买纵轴代表的商品。
该效用水平在图中用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
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的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
(3)如果12P a P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重叠,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可以是预算线上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
此时所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在图中用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
9.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0.53U qM =+,其中,q 为某商品的消费量,M 为收入。
求: (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3)当1,412p q ==时的消费者剩余。
解:(1)商品的边际效用为0.50.5U MU q q -∂==∂,货币的边际效用为3U M λ∂==∂ 为实现消费者均衡,0.50.53MU q p p λ-=⇒=,则,2136q p=,即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2)根据需求函数2136q p =,可得反需求函数p = (3)消费者剩余1420114123CS q =-⨯=⎰4013-211333=-= 10. 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类型的,即βαy x U =,商品x 和商品y的价格分别为Px 和Py ,消费者的收入为M ,α和β为常数,且1=+βα。
(1)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x 和商品y 的需求函数。
(2)证明当商品x 和商品y 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时,消费者对两商品的需求量维持不变。
(3)证明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参数α和β分别为商品x 和商品y 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
解:(1)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βαy x U =,算得:11--=∂∂==∂∂=βαβαβαy x y U MUy y x x U MU x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方程为M y P x P y X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 y P x P P P MUy MU y xyX x ,代入已知条件,解方程组得://x y P x M P y M αβ==,,即分别为消费者关于商品x 和商品y 的需求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