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

合集下载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rtPA)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rtPA)

1
血管再开通
通过血管再开通的情况来判断治疗的有效性,如血管造影或颅脑CT检查。
2
神经功能改善
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如NIHSS评分的下降程度。
3
生活质量
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如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rtPA溶栓的并发症和风险提示
颅内出血
rtPA溶栓治疗可能增加颅内出血 的风险,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 和出血症状。
rtPA溶栓治疗的原理
rtPA溶栓治疗是通过将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注射入血管,促使血栓溶解,从而恢复脑血流, 减轻脑梗塞区的缺血和缺氧病变。
rtPA溶栓的适应症
1 时间窗为内
2 神经功能受损
rtPA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 时间窗内的急性脑梗死患 者,通常为发病3小时内。
患者需符合特定的神经功 能受损评分标准,如国际 卒中量表 (NIHSS)。
rtPA溶栓的治疗注意事项
严密监测
rtPA溶栓治疗期间需要严密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抗凝治疗
溶栓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抗凝 治疗以预防再梗死,但需注意 出血的风险。
康复与护理
溶栓后的康复与护理至关重要, 包括早期康复训练、合理饮食 和症状管理。
rtPA溶栓的疗效评估
过敏反应
个别患者对rtPA溶栓治疗可能出 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 难等。
神经功能பைடு நூலகம்化
部分患者在溶栓治疗后可能出现 神经功能恶化的情况,如脑水肿 或脑内血肿的扩大。
3 实施条件达标
rtPA溶栓治疗需要在特定 的医院设施和专业医生的 监护下进行。
rtPA溶栓的禁忌症
1 出血风险高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
4 劣势
治疗时间窗短,需要尽早诊断和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的注意事项
1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及 时发现异常。
2 出血风险评估
全面评估患者可能出血的风险,避免溶栓治 疗后出血。
3 禁用禁忌病史
仔细排除符合禁忌病史的患者,避免不良后 果的发生。
4 多学科团队合作
以多学科的方式进行治疗与护理,提高治疗 效果。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 疗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帮助恢复供血,保护脑细胞。
急性脑梗死的适应症
早期治疗
尽早施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 者的预后。
无禁忌病史
患者需排除有禁忌病史,如严重高血压、出血 倾向等。
合适的梗死范围
只有符合一定范围内的梗死才能进行静脉溶栓 治疗。
有效的时间窗
静脉溶栓治疗需在确保安全性的情况下,尽可 能在有效时间窗内进行。
静脉溶栓的原理
血栓溶解
静脉溶栓药物通过促进纤溶系 统活化,直接溶解血栓。
血液循环恢复
溶解血栓后,血液循环将恢复 至脑组织,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脑损伤预防
早期溶栓可减轻脑梗死颅内高 压、水肿等的损害,预防并发 症。
栓 再形成。
康复训练
积极进行功能性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 复日常生活能力。
阿替普酶
常用静脉溶栓药物,通过激活纤 溶酶原溶酶系统,溶解血栓。
替咪替酶
与阿替普酶类似,具有更长的半 衰期,溶栓效果更持久。
瑞替普酶
稳定性更好,能够更快地恢复脑 血流,减少梗死体积。
静脉溶栓治疗的优势与劣势
1 优势
快速恢复脑血流,减少神经功能缺失。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血管的突发性闭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使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该疾病发病急、病情危重,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在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已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为护理人员,了解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要点,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引言、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要点以及结语三个部分对急性脑梗塞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进行介绍。

一、引言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要点1. 观察及时性在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病情恶化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和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溶栓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脑出血、过敏反应等情况也要及时观察和处理,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 血压监测在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指标。

因为血压的升高会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而血压的降低又会影响溶栓药物的作用。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以保证患者血压的稳定。

3. 出血风险评估4. 内生理环境护理在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内生理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要点。

包括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需要经常监测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以保证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5. 神经功能评估6. 心理护理7. 功能康复护理三、结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护理人员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护理。

通过对急性脑梗塞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有助于指导护理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常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动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改善预后。

本文将介绍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的指南及操作流程。

指南:1.患者选择:动静脉溶栓治疗适用于已确认急性脑梗塞,梗塞部位与症状一致,并仍在治疗时间窗内的患者。

具体选择患者的标准应根据相关的治疗指南进行判断。

2.确认溶栓时间窗: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时间窗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认为溶栓治疗时间窗为发病后3-4.5小时内,但根据不同的临床研究,也有研究认为在发病后6小时之内的患者可能也能从溶栓治疗中获益。

3.溶栓药物的选择: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原激活剂。

tPA是最常用的溶栓药物,其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促使纤溶酶溶解血栓。

对于单纯的动脉栓塞,通常使用tPA;对于大面积脑梗塞、严重血管阻塞或有明显颅内出血风险的患者,通常使用尿激酶原激活剂。

操作流程:1.善后准备:在进行溶栓治疗前,必须做好相应的采血和溶栓药物准备工作。

在溶栓治疗前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

2.导管室准备:在进行溶栓治疗前,需要确保导管室准备充分,包括设备准备、消毒、导管通路的选择和准备等。

3.引流支架植入:对于存在颅内大动脉阻塞的患者,应优先考虑重新开通断流血管。

可以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植入支架,重新建立血流通道。

4.溶栓药物的准备和导管通路的建立:根据患者选择的溶栓药物,进行药物的准备。

建立导管通路是实施溶栓治疗的前提,可以选择经股动脉或经肘动脉进行导管插入。

5.溶栓治疗的过程:在溶栓治疗中,应仔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根据溶栓药物的种类和用量,按照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溶栓药物的输注。

6.溶栓后监测和处理:在溶栓治疗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测,并进行相关处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脑梗塞是指脑血管血流不畅或阻塞,导致局部缺血性脑损伤的一种疾病,属于急性危重病症。

在脑梗塞的治疗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法已被广泛运用,然而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操作风险,需要护士在治疗过程中予以适当的观察和护理。

阿替普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能够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使血管内血凝块发生降解而达到溶栓的作用。

在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中,阿替普酶能够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脑血灌注,减轻神经功能障碍,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和生存率。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适用于急性脑梗塞发病时间在4.5小时以内,CT或MRI显示梗死面积较小,不伴有出血、颅内压增高和器质性损害的病人。

治疗前需评估病人的血管状态、出血倾向、休息血压等指标,安全性评估合格后才能进行治疗。

1. 对病人进行详细的护理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神经功能评估、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等。

2. 监测病人的心电图和血压:发生快速溶栓反应可能会导致心电图异常和血压升高,护理人员要及时予以观察和处理。

3. 帮助病人维持急性期的生活护理:病人在溶栓治疗期间需要卧床休息,护理人员要协助病人完成生活护理如吃饭、喝水、换洗衣物等。

4. 监测病人的神经功能:溶栓治疗后病人的神经功能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护理人员要随时关注病人的意识状态、语言和运动功能。

5. 关注病人的出血风险:治疗期间病人可能会出现出血的风险,护理人员要关注病人的出血情况,如静脉穿刺部位、消化道出血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 配合医生评估治疗反应:溶栓治疗后需要对病人进行定期干预和监测,护理人员应认真配合医生评估治疗反应,协助医生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1. 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病人的选择要谨慎,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严格执行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口。

2.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护理病人,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出血状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肝功能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
早期梗死
发病时间短,脑组织未坏死。
合并危险因素
年龄、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增加治疗的必要性。
较大血栓பைடு நூலகம்
血栓较大,危及大脑功能。
无禁忌症
无与溶栓治疗相关的禁忌症。
静脉溶栓治疗的禁忌症
• 活动性出血 • 重度高血压 • 近期手术或创伤史 • 出血性疾病
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口
最常见的时间窗口是 发病后3小时内或者 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
2 保护脑细胞
及早恢复血流可以减少脑细胞死亡和后遗症。
3 改善症状
静脉溶栓可以缓解脑梗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突发中风样症状,如面瘫、手臂无力等。
2 影像学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确诊。
3 时间窗口
静脉溶栓治疗需要在发病后的一定时间内进行。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
了解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原理、适应症和并发症。
血栓形成的原因
1 狭窄血管
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狭窄,易发生血栓形成。
2 血液状况
血液黏稠度高、凝血功能异常等,增加了形成血栓的风险。
3 心脏问题
心房颤动、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与血栓形成有关。
静脉溶栓治疗的原理
1 溶解血栓
静脉溶栓药物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通畅。
静脉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与风险提示
1 出血风险增加
静脉溶栓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并发症。
3 过敏反应
溶栓药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2 血栓重塞
治疗后血栓可能再次形成。
4 闭塞性血栓
部分血栓可能无法完全溶解。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危重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溶栓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溶解血块,恢复脑血流,但是必须严格按照指南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以下是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

一、治疗指南1.治疗时机: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时间窗口通常为发病后4.5小时内。

特殊情况下,可能可以延长至6小时内,但这需要遵循更加严格的筛选标准。

2.患者选择:适合溶栓治疗的患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年龄在18岁以上,症状明确,病程符合急性脑梗塞,发病时间可以明确,在治疗窗口内。

3.治疗禁忌症: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禁忌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史、显著的高颅压、颅内肿瘤、颅内出血、短期内进行过大手术或外伤、未控制的高血压、抗凝治疗的禁忌、过去3个月内发生过颅脑外伤、动脉穿刺部位或其他血管插管部位出血等。

4.溶栓药物: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K)。

tPA是最常用的溶栓药物,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需要在严密监测下使用。

二、操作流程1.评估患者病情:首先,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完整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可行性。

同时,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2.进行影像学评估:对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以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包括头颅CT和血管造影等。

3.筛选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影像学评估结果,医生需要进行筛选,确保患者符合治疗指南和禁忌症。

4.患者知情:医生需要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治疗的目的、可能的风险和效果,取得知情同意。

5.确定溶栓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溶栓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等。

6.药物准备:仔细准备溶栓药物,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记录和核对。

急性脑梗的治疗方案

急性脑梗的治疗方案

急性脑梗的治疗方案概述急性脑梗是指大脑血管突发性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和缺氧的情况。

正确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减轻脑梗带来的损害,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急性脑梗治疗方案。

急性脑梗的治疗目标1.快速恢复脑供血,减少梗死区域;2.保护梗塞区域周围的脑组织;3.防止梗死区域扩大;4.预防并控制并发症。

急性脑梗的治疗方案1. 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是指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血管内形成的血栓,恢复脑血流,阻止脑梗发展。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等。

静脉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脑梗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其治疗时间窗较短,需在4.5小时内开始治疗,且有出血的风险,因此需严密评估患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血管重建血管重建包括内科干预和介入手术。

内科干预主要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扩张血管,促进灌注,改善脑血流。

介入手术是指通过导管进入血管,清除血栓或修复狭窄血管,恢复脑血流。

常用的介入手术包括血管成形术、血栓抽吸术等。

对于适应症合适的患者,血管重建可以有效地改善脑血流,增加患者的康复机会。

3.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血液凝固,减少血栓形成,防止脑梗再次发生。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肝素等。

抗凝治疗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避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4.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指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等药物,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治疗可作为常规的治疗手段,对于急性脑梗的预防和一些高危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5. 对症支持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主要是针对急性脑梗的症状,如控制高血压、降低脑水肿等。

同时,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脑出血等。

急性脑梗的康复治疗急性脑梗的康复治疗是指在治疗急性期后,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措施,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常见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矫正、康复训练等。

康复治疗需要个体化的制定方案,并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指导和监护。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生命和健康的严重威胁。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治疗急性脑梗塞方法之一。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是一种可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药物。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血液流通,减少或预防脑梗塞的发生或恶化。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时,需在严密监测下给予,以避免溶栓过度导致脑出血等严重副作用。

1.血压监测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病人的血压,以及根据其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病人应横卧静息,避免大幅度的体位转换。

如病人出现明显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情况应及时联系医生,并加强观察。

2.神经系统监测治疗过程中需对病人的神经系统进行全面监测,包括神经系统功能的状态、升高征、压痛及肌力等方面。

如病人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暴力性头痛、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联系医生,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应。

3.心电图监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心电图监测,对于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的病人,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进行监护。

1.维持良好的身体姿势治疗过程中需加强护理,避免病人翻身等突然动作,保证其安全和舒适。

阿替普酶溶解血栓的机理是依靠溶栓剂的直接作用,因此需保持患者水平卧床,避免二次血栓形成。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方面,及时发现异常反应,对症治疗。

3.预防出血并贴心护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需预防出血并贴心护理。

应避免病人受伤、坠床、剧烈运动等活动。

病人因病情影响食欲,应根据情况选择可口可乐、汤水等易于消化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4.监测计划性的临床指标检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束后,应继续监测患者的脑动脉血流、颅内压力等临床指标,了解药物的疗效及预测治疗的效果。

在完善的护理标准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为病人恢复健康贡献力量。

2024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

2024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

2024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脑梗死属于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是指在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即使用溶栓药物,使闭塞的血管血流再通或部分再通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疗效,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发病后4.5小时内是急性脑梗死溶栓的黄金时间窗,最长不超过6小时。

因此,时间就是大脑。

对于大血管闭塞的中、重度患者,可能还要采取动脉溶栓或机械取栓的治疗手段。

二.溶栓患者的适应症1.有急性脑梗死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表现2.症状出现时间<6小时(最好4.5小时之内)3.年龄≥18岁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三.溶栓患者的护理溶栓前护理目标时间及准备工作1.护理工作人员需知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给药溶栓时间在1小时之内。

2.做好急性脑卒中患者应急预案。

预案开始启动后,可以在界面弹窗提醒或是在移动设备提醒,做到所有团队成员知晓,并且可以及时查看救治相关信息,根据救治进程提前做好准备。

3.在患者送院途中将溶栓设备、药品、监护仪等处于即刻启用状态。

4.接诊护士如提前接到患者相关信息,可将患者引导至影响检查室。

评估及快速检查1.患者到院后,应先急救原则,优先评估患者呼吸、气道循环功能。

2.接诊护士可以配合主治医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机能评定,评估患者病情程度。

3.由接诊护士或者专人配合,在25分钟以内对患者快速完成CT检查,且至少1名人员具备当场阅片能力,快速确定诊断方案。

4.与此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做好CT检查的准备工作。

5.护士遵医嘱,留取患者相关数据(血小板计数、血糖以及心肌缺血标志物等),并督促相关部门同事优先送检。

6.溶栓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如情况紧急,不必等待血液报告,但必须快速得到患者血糖指数,根据患者体重计算用药量。

家属知情同意1.设标准化手册,以备及时准确解答患者家属的疑虑,尽快得到家属同意。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阿替普酶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的静脉溶栓药物,其作用是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脑血流和降低残疾的风险。

在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做好观察并提供适当的护理,以下是相关内容的详细说明。

1. 监测生命体征: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

特别注意出现异常情况,如血压升高或下降过快、心率失常等,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2. 评估神经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的变化,包括意识状态、语言能力、肢体活动和感觉等。

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3. 导管管理:在静脉溶栓治疗期间,患者通常需要留置静脉插管和尿管。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 出血风险评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出血情况,特别是皮肤瘀斑、鼻衄、呕血、粪便中有血或尿液呈红色等情况的出现。

一旦发现出血情况,需立即停止药物溶栓治疗并及时报告医生。

5. 定期化验检查:在药物溶栓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红细胞计数和肝肾功能等指标。

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发现并发症的存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6. 卧床休息: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或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风险。

7. 心理支持: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交流,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塞的重要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在观察和护理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症状和出血风险,定期进行化验检查,并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溶栓治疗期,并为康复奠定基础。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危急情况,通常由于脑动脉阻塞引起的脑血管破坏。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来避免永久性损害和死亡。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

在接受该治疗的患者中,护理和观察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他们获得最佳的治疗结果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需要接受密切的监测和护理。

护理人员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症状,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和体征等。

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状态的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瞳孔等。

特别是在治疗开始后的头几个小时内,需要每15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和神经功能评定,以及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

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常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出血、过敏反应和颅内出血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

对于出血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其出血的部位和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压迫止血、输注凝血因子等。

对于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需要立即停止药物治疗,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对于出现颅内出血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并采取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措施。

在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在疾病发作后,患者通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心理问题,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帮助。

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营养,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和护理患者,以确保他们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症状,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给予他们全面的康复和护理。

通过护理人员的努力,患者可以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改善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ppt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ppt

出现下列情况,停止输注:
• 过敏反应,显著得低血压/舌源性肿胀 • 神经功能恶化: ◊ 意识水平下降(GCS眼/运动项评分下降2分) ◊ 病情加重(NIHSS增加>4 ) • ↑ BP >185/110 mmHg 持续存在或伴随神经功能
恶化 • 严重得全身出血 • 胃肠道或腹腔内出血
一般处理
• 24h内绝对卧床 • 用药后24h内不使用抗血小板剂或抗凝药
①HI1:围绕梗塞灶边沿得小出血点
②HI2:在梗塞灶内出血点融合但没有占位效应
③PH1:血肿体积≤30%得梗塞灶,仅有轻度得占位效应
④PH2:致密血肿体积>30%得梗塞区,且有显著得占位效应,或 者在梗塞灶以外任何部位有出血性损伤。CT片上有多于一处得出 血灶,要归为HI2或PH2
HI1:围绕梗塞灶 边沿得小出血点
• 24h内尽量避免中心静脉穿刺与动脉穿刺
• 24h内避免插胃管 • 用药30min内尽量避免插尿管 • 及时控制血压在180/105mmHg以下 • 纤维蛋白原<0、7 g/L,补充血浆 • 发现出血及时处理
病人得监护
• 测血压q15min×2h,其 后q30min×6h, 其后q60min×16h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
超早期静脉应用rtPA得现状及对策
• 指南与实践得差距/溶栓不规范 • 3h/短/获益人群极少/溶栓率极低(1-2%) • 人为时间窗/不符合个体化病理生理状态 • 溶栓再通率低(33-50%)
溶栓不规范
• 规范培训 • 安全监测
溶栓率极低(1-2%)
• 促进公众教育 • 院前快速合理转运 • 院内绿色通道
• 颅内出血 - 出血转化或远隔部位出血
• 脑梗塞复发 • 原发卒中进展 • 癫痫发作 • 低血压 • 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 • 低血糖 • 脑水肿

脑梗塞急性期溶栓治疗

脑梗塞急性期溶栓治疗
药物注射完毕局部按压5-10分钟,
注意注射部位有无发红、疼痛,
24小时内绝对卧床、避免插胃管
用药30分钟内尽量避免插尿管
8溶栓后的护理
仔细聆听病人主诉:如腹痛(肠系膜上静脉栓塞)四肢局部疼痛、肿胀(周围静脉阻塞)
2再灌注损伤,和脑水肿
3溶栓后在闭塞
6动脉溶栓:对大脑中动脉等其他动脉闭塞引起的严重脑卒中患者,如果发病时间在6
小时内)
7溶栓后的注意事项:防止损伤与出血:
避免不必要的触及病人,
尽量减少肌肉、动静脉注射次数,
④ 脑CT排除颅内出血,无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及其他明显早期脑梗死改变
⑤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6 正常凝血状态
3溶栓治疗禁忌症
(1)活动性内出血或者外伤骨折的证据,不能除外颅内出血(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2)神经功能障碍非常轻微或迅速改善
(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
糖尿病性出血性视网膜炎,胃肠或泌尿生殖系出血
(9)血糖小于2.7
(10)严重高血压未能未能很好控制,其溶栓治疗前收缩压 大于180,或者舒张压大于100
(11)CT显示早期脑梗死低密度大于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
3溶栓的药物
(1)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 )(3小时内)
剂量:0.9mg/Kg/次,最高剂量不超过90mg
(4)凝血功能异常
(5)发病时间无法确定
(6)神经功能缺损考虑癫痫发作所致,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
(7)最近三个月内有颅内手术,头外伤或者缺血性脑卒中病史,最近21天内有消化道,泌尿系等内脏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性脑梗塞是指大脑血管突发性闭塞所致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脑梗塞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常导致患者长期残疾甚至死亡。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作为急性脑梗塞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逐渐被广泛应用。

阿替普酶是一种纯化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能够溶解血栓,并通过重建受损血管通畅程度,恢复脑组织的血供,从而减少梗死面积,降低神经功能损害。

静脉溶栓治疗通过将阿替普酶输注至患者体内,使其直接作用于血栓形成部位,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脑部供血,从而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已经证明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了解治疗原理,严密观察患者情况,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以及及时处理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可能。

1.2 目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总结该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探讨未来在脑梗塞治疗方面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治疗原理、观察指标、护理措施、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的详细探讨,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相关知识,提高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引起医护人员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重视,提高临床实践中对该疗法的应用水平,为患者的康复争取更多的希望和机会。

2. 正文2.1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原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常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溶解形成血栓的血小板聚集物,从而恢复脑血流的通畅,减轻脑组织的缺血和缺氧情况,降低脑梗塞面积,进而减轻神经系统的损伤。

阿替普酶是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酶,可以有效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溶解血栓。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1. 引言1.1 背景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脑梗塞会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时可导致脑梗塞区坏死,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已被证实是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有效恢复梗死脑组织功能,缩小梗死范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阿替普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能够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进而溶解血栓。

通过该药物的静脉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复梗死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梗死灶的范围,减轻患者的症状,并降低残疾率及死亡率。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塞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对于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正确的护理和观察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1.2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进行系统性总结和分析,以提供临床医护人员在处理急性脑梗塞患者时的指导和参考。

通过深入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作用机制、护理措施、观察要点、并发症处理以及术后护理,旨在全面了解该治疗方式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意义,探讨未来发展方向,为促进临床实践的进步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加深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理解,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作用机制阿替普酶是一种溶栓药物,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受阻的血流,从而减轻脑组织的缺血和缺氧情况,达到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目的。

在急性脑梗塞发生后,血栓会阻塞血管,导致周围脑组织缺血坏死。

阿替普酶作用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使其溶解,恢复血流通畅。

脑梗塞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

脑梗塞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

脑梗塞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一:技术原理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之一,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和尿激酶(UK) 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通过溶栓使闭塞的动脉恢复血液供应,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 h 内或6 h 内。

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及时评估病清和做出诊断至关重要,医院应建立脑卒中诊治快速通道,尽可能优先处理和收治脑卒中患者。

表1 是美国指南关于急诊室处理时间期望达到的目标国内可作为今后努力方向的参考。

1. 脑梗塞诊断(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 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脑CT/MRI 排除脑出血。

2.现有证据已有多个临床试验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 静脉溶栓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研究的治疗时间窗包括发病后3 h 内、3~4.5 h 及6 h 内。

NINDS 试验提示3 h 内rt-PA 静脉溶栓组3 个月完全或接近完全神经功能恢复者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两组病死率相似,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ECASS III 试验提示发病后3~4.5 h 静脉使用rt-PA 仍然有效。

2012 年发表的IST-3 试验提示发病6 h 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能是安全有效的,80 岁以上患者发病3 h 内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与80 岁以下患者相似,但80 岁以上患者发病3~6 h 溶栓的疗效欠佳。

最新发表的包括IST-3 试验的芸萃分析表明,发病6 h 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其中发病3 h 内rt-PA 治疗的患者获益最大。

3.指南推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3h内(I级推荐,A级证据)和3~4.5h(I级推荐,B级证据)的患者,应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阿替普酶是一种纤溶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1. 神经功能观察:包括对患者的意识、瞳孔对光反应、肢体活动度等情况进行观察,特别要注意出现新的神经功能异常或症状加重。

2. 血压观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特别是收缩压,因为阿替普酶可能引起血压升高。

3. 凝血功能观察:要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监测肌钙蛋白I的浓度,以防止出现出血或血栓形成。

4. 心电图观察:要监测患者的心电图,特别是ST段变化和心律失常的出现。

5. 血糖观察:要定期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可能加重脑缺血。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排除患者呼吸道梗阻,注意监测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2.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3. 严密观察症状变化:每日定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特别是神经功能的改变,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预防出血并发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的鼻出血、呕血、便血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 管理血压:根据医嘱控制患者的血压,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对脑组织造成损伤。

6. 给予维持治疗:包括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况。

7. 提供心理支持: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面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不适。

8. 教育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强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理解和配合。

总结: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如何治疗急性脑梗死?

如何治疗急性脑梗死?

如何治疗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减少脑损伤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目标是尽快恢复脑血流,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急性脑梗死。

1.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

它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来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

溶栓治疗的关键是在发病后的3-4.5小时内进行,因此及早就诊非常重要。

然而,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限制。

由于溶栓药物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禁忌症,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2.溶栓治疗溶栓治疗适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是由于大脑动脉阻塞引起的脑血流不足。

通常需要进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一般为发病后4.5小时内。

在这个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脑功能。

然而,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患者在3-4.5小时内到达医院),可能仍然可以考虑溶栓治疗。

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

溶栓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剂量和给药时间的要求,以避免出现出血等副作用。

3.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它通过使用抗凝药物来防止新的血栓形成,从而减少脑梗死的风险。

然而,抗凝治疗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出血风险或其他禁忌症,因此抗凝治疗可能不适合他们。

4.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帮助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再发风险。

抗血小板治疗通常是在急性期开始,并持续一段时间,具体的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5.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包括维持患者的呼吸、循环和营养状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急性脑梗死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塞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
一:技术原理
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之一,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和尿激酶 (UK) 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通过溶栓使闭塞的动脉恢复血液供应,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 4.5 h 内或 6 h 内。

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及时评估病清和做出诊断至关重要,医院应建立脑卒中诊治快速通道,尽可能优先处理和收治脑卒中患者。

表 1 是美国指南关于急诊室处理时间期望达到的目标国内可作为今后努力方向的参考。

1. 脑梗塞诊断
(1)急性起病;
(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 24 h 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脑 CT/MRI 排除脑出血。

2.现有证据
已有多个临床试验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rt-PA 静脉溶栓疗效
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研究的治疗时间窗包括发病后 3 h 内、3~4.5 h 及 6 h 内。

NINDS 试验提示 3 h 内 rt-PA 静脉溶栓组 3 个月完全或接近完全神经功能恢复者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两组病死率相似,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ECASS III 试验提示发病后 3~4.5 h 静脉使用 rt-PA 仍然有效。

2012 年发表的 IST-3 试验提示发病 6 h 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能是安全有效的,80 岁以上患者发病 3 h 内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与 80 岁以下患者相似,但 80 岁以上患者发病 3~6 h 溶栓的疗效欠佳。

最新发表的包括 IST-3 试验的芸萃分析表明,发病 6 h 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其中发病 3 h 内 rt-PA 治疗的患者获益最大。

3.指南推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3h内(I级推荐,A级证据)和3~4.5h(I 级推荐,B级证据)的患者,应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

rt-PA的使用方法为:0.9mg/kg(最
大剂量为90mg)静脉滴注,维持1个小时,其中10%在1分钟内静脉推注,用药期间及用药24h内应严密监护患者(I级推荐,A级证据)。

二、适应症及禁忌症
最新静脉溶栓的适应证(3h内)
1.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急性脑梗死
2.发病3h以内
3.年龄18岁或以上
4.签署知情同意书
静脉溶栓-禁忌证(3h内)
1.近3个月内有较重的头颅外伤或脑梗死
2.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3.近7天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4.既往有颅内出血史
5.有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6.近期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7.血压过高:(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8.活动性内出血
9.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或其他情况
10.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上限)
11.已口服抗凝者,INR>1.7或PT>15秒
12.目前正常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各种敏感的实验室检查异常(APTT,INR,血小板数,ECT,TT或恰当的Xa活性测定等)
13.血糖<2.7mmol/L
14.CT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影>1/3大脑半球)
静脉溶栓-相对禁忌证(3h)
下列情况需谨慎考虑和权衡溶栓的风险与获益:
(即虽然存在一项或多项相对禁忌证,但并非绝对不能溶栓)
1.轻型卒中或症状快速改善的卒中
2.妊娠
3.痫性发作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
4.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或有严重外伤
5.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6.近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病史
静脉溶栓的适应证(3~4.5h)
1.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急性脑梗死
2.发病3~4.5h
3.年龄18岁或以上
4.签署知情同意书
静脉溶栓-补充相对禁忌证(3~4.5h)
1.年龄>80岁
2.严重脑梗死,NIHSS>25
3.糖尿病+缺血性卒中史
4.其他同3小时内
三、操作流程
1、初步确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急诊头颅CT未见出血
2、溶栓适应症、禁忌症表格填写,如患者家属有溶栓医院,通知护理人员准备溶栓,启动溶栓流程
3、完善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凝分析、心电图的检查,进行NIHSS评分,监护
4、向家属交代病情,告知患者及家属让其了解溶栓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急性期治疗药物,签署静脉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若拒绝,签署拒绝协议
5、根据患者体重计算阿替普酶的剂量,按照0.9mg/Kg计算
6、核对患者所有检查及化验报告,确认血压、血糖是否适合溶栓,溶栓前后维持血压在180/105mmHg;血糖控制在8mmol/L左右
7、rt-PA的使用方法为: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静脉滴注,维持1个小时,其中10%在1分钟内静脉推注
8、溶栓前后注意监测神经功能(NIHSS评分)
四、并发症及处理
rt-PA输注过程中注意事项。

出现下列情况,停止输注。

1、过敏反应:显著的低血压、舌源性肿胀。

2、神经功能恶化:意识水平下降(GCS眼运动项评分下降2分),病情加重(NIHSS评分增加4分)
3、血压大于185/110mmHg持续存在或伴神经功能恶化‘
4、严重的全身出血:胃肠道或腹腔内出血。

(1)过敏反应处理
a、停rtPA;
b、停ACEI/ARB;
c、高流量吸氧;
d、根据情况应用抗组胺药:扑尔敏口服;异丙嗪肌注;糖皮质激素静推;肾上腺素静推(2)出血(尤其是脑出血)处理
溶栓后出血以脑出血最为严重,也是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

a、脑出血的识别:1)、神经功能恶化;2)、新发头痛;3)、恶心、呕吐;4)、血压急性升高;5)、癫痫发作。

b、出血的处理原则:1)静脉或动脉穿刺点出血:压迫止血;2)血压升高,颅内出血;血压降低,胃肠道出血;输血,凝血功能检查,神经外科会诊,纤溶状态获得纠正后才应考虑外科治疗。

3)症状性ICH:请神经外科会诊,CT随诊,神经外科手术必须在凝血障碍纠正后进行,否则按原发性ICH处置。

(3) 再灌注损伤闭塞的脑血管经溶栓治疗再通后形成脑缺血的再
灌注损伤,是溶栓治疗的重要并发症。

目前认为自由基损伤、钙超载、脑水肿等是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

预防和治疗方面可采取:①自由基清除剂:如依达拉奉;②钙通道阻滞药;③亚低温治疗等。

(4) 血管再闭塞溶栓治疗再通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率为 10%~20%,是溶栓患者病情好转后再加重的最常见原因。

其机制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溶栓时,纤溶酶不但降解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而且通过激活因子V加速凝血酶的形成,并直接激活血小板,导致血浆
和溶栓局部呈高凝状态,尤其是在溶栓后短期内更为明显;②血栓溶解的同时,原有斑块仍然存在,是血栓再次形成的发源地,残留血栓具有高度的致栓性,是血栓扩大和再形成的
五、风险防范
1.严格选择适应症,排除禁忌症,和病人家属充分沟通、交代病情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掌握治疗时机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4.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准备好止血药物等
六、溶栓后治疗
24小时后常规加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24小时后复查脑CT,有病情变化随时复查脑CT。

第二天常规复查凝血功能、血常规。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