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林六经医案6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一、引言范中林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他在六经辨证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范中林的六经辨证理论,并通过医案分析其应用。
二、范中林的六经辨证理论范中林的六经辨证理论是指通过对人体的寒热、阴阳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观察,从而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他认为人体有六个经络,分别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和厥阴。
每个经络都与特定的脏腑器官相连,通过观察人体表面的疾病表现,可以判断出内部脏腑器官的变化。
范中林还提出了“四诊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望诊可以观察人体外部的形态特征,如面色是否红润、舌苔颜色等;闻诊则是通过听取患者呼吸声音和咳嗽声音来判断其肺部是否有异常;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症状和感受;切诊则是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触诊来判断人体内部的变化。
三、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分析1. 案例一:头痛发热患者男性,年龄30岁,主要症状为头痛发热。
通过望诊发现其面色苍白,舌苔黄腻。
闻诊时听到他有咳嗽声音。
问诊时得知他近期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
切诊时发现他的脉搏偏快。
根据范中林的六经辨证理论,这位患者属于阳明经出现问题。
阳明经与胃相关,因此可以推断该患者可能存在胃火上升引起的头痛发热问题。
治疗建议:给予该患者清凉解毒药物,并鼓励他适当休息和调整工作压力。
2. 案例二:肩颈酸痛患者女性,年龄40岁,主要症状为肩颈酸痛。
通过望诊发现其面色红润,舌苔薄白。
闻诊时未听到异常声音。
问诊时得知她长期工作紧张,经常熬夜。
切诊时发现她的脉搏偏快。
根据范中林的六经辨证理论,这位患者属于太阳经出现问题。
太阳经与膀胱相关,因此可以推断该患者可能存在膀胱湿热引起的肩颈酸痛问题。
治疗建议:给予该患者利尿通淋药物,并鼓励她适当休息和调整工作生活习惯。
四、总结范中林的六经辨证医案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通过对人体表面的观察和其他四诊法的应用,可以判断出人体内部器官的变化,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本文介绍了范中林六经辨证理论,并通过两个医案分析了其应用。
干姜的用量多少克
干姜的用量多少克干姜:本品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 c in aleRo sc.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
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处方用名】白姜、均姜、干姜。
【炮制加工】将原药洗净,春冬季用热水浸半小时,夏秋季用温水略浸片刻,捞入筐内,滤干水分,投入缸内润透,取出切直片半分厚,晒干。
【功效及用法用量】辛,热。
归脾、胃、肾、心、肺经。
属温里药。
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为温暖中土之专药,温中回阳之要药。
用于治疗脾胃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无论是外寒内侵,或阳气不足之虚寒内生均可应用。
治疗肢冷脉微之亡阳证,常与附子同用。
亦常用治寒饮喘咳,症见咳嗽气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
此外,本品兼能散寒燥湿,宣通脉络,可用于寒湿痹痛。
常用剂量:3~10g;内服煎汤,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大剂量单药应用经验】1.吴求经验:治痈疽初起,以干姜一两(30g),炒紫,研末,醋调敷周围,留头。
(《诸症辨疑》)2.葛洪经验:干姜末40g,清酒600mL,温酒热,即下姜末投酒中,顿服之。
治卒乏气,气不复报,肩息,老人冷气逆,心痛结,举动不得。
(《肘后备急方》卷三)。
【大剂量配伍及名方应用经验】1.张仲景经验:张氏治病广泛使用干姜,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应用干姜的方剂达23方之多。
干姜一般用量为二两(30g),但作为君药温中散寒、温散水饮、温阳止血及反制诸石之寒,用于散寒止痛、止呕时通常大剂量应用。
(1)干姜配细辛、五味子温肺化饮治寒饮喘咳,代表方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干姜用量为三两(约45g)。
(2)取回阳救逆之效,治心肾阳衰,阴寒内盛之少阴证,常与附子、炙甘草同用,代表方通脉四逆汤,干姜用三两(45g),并注明“强人可四两(60g)”。
(3)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常配人参、白术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代表方理中丸,干姜用三两(45g)。
范中林运用姜桂附的规律研究
状、 中药 名称 、 量 作数 据 规范 处 理 . 资料 经 统 一 剂 在
规 范 的基础 上 . 用 Mi ootA cs 建立 资 料数 据 利 c sf ces r 表, 进行 统计 分析 , 总结 如下 。 现
1 医案一 般资料
药物
表 1 姜 桂 附 用量 表
最大用量 最小用量
等) 的医案 共 5 8例 , 中提取 医案来 源 、 证 名 、 从 病 舌
一
象 、 象 ( 括 指纹 ) 症 状 、 医 案 处 方 用 药 ( 诊 显变 化 , 脉 包 、 各 初 可增 至 10 。 阳虚更重 , 2g若 如少 阴阴寒极盛 。 及 复诊 ) 药 物 用 量 、 服 法 、 方 剂 型 、 桂 比例 、 阳气 欲脱 , 、 煎 处 姜 重用 干姜 回阳散寒 , 起始 用量 即为 6 g或 0 桂 附 比例 、 附 比例 、 桂 附 比例 、 姜 姜 复诊 姜 桂 附 的加 10 , 大可 加至 5 0 。风寒湿郁 久成痹 . 2 g最 0g 以理 中丸 减 变化 量 、药 后 反应 等 共 1 8项 内容 。对 其 中 的症 加味培补脾 肾 , 制成 丸剂缓调 。 干姜用 10 。 2 g
人汤 剂 , 以干姜温培 脾 肾 , 用量 1 ~ 0 , 2 2 g 多 名医。潜心于《 伤寒论》 的研究 , 辨证以六经为纲 , 善 善后缓调 , 用经 方 , 方严 谨 , 组 以药精 量 重 为特 点 , 用 大剂 附 用 1g 阳虚重证 , 量可 增加 至 3 g 擅 5, 用 0 。入 丸 剂 , 干姜 子 。本 研究 收 录范 中林 先 生 运用 姜 ( 姜 、 姜 、 生 干 炮
类 用量 。
பைடு நூலகம்
关 键 词 医案 中草 药 投 药和 剂 量 中 图分 类 号 R 8 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9 X( 0 2 0 — 0 4 0 6 2 3 7 2 1 )2 0 5 — 3
四逆汤合真武汤加减(范中林医案)
四逆汤合真武汤加减(范中林医案)
范中林医案(少阴证偏枯)
陈某,女,65岁。
因“脑血管意外”左侧半身不遂已经8年,口㖞斜,流清涎不止。
每年秋冬开始卧床,次年春天可扶床缓慢移步。
1971年冬,病势沉重。
刻诊:入冬以来,畏寒倦卧,重被覆盖,(寒象明显)左侧半身不遂,骨瘦如柴,手足厥冷。
头部发木,如盛盒内。
脸面水肿,面色苍白。
舌质淡,苔白腻。
分析半身不遂多年,阳气日衰,少阴寒化,阴寒内盛,阳虚水泛已极。
急需回阳救逆,化气行水,以四逆汤并真武汤加减主之:
炙附子120克(久煎),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炮姜60克,肉桂15克(研末,冲服)
上方服1剂后,全身发痒,如虫爬行。
连服4剂,身上开始感觉轻松,头木之感渐消。
上方随证加减:遇有外感风寒、关节疼痛,加麻黄、桂枝、细辛;阳气渐回,则姜附酌减。
其后又酌加人参、黄芪、当归、菟丝子等,以增助阳益气、活血养血之效。
坚持服药6个月,面色渐转正常,水肿消退,食欲倍增,四肢变温,精神好转。
1972年4月已能起床,依靠拐杖或他人搀扶,能缓缓移步;同年七月,可去拐杖而行。
7年来再未卧床不起,尚能料理家务。
范中林医案
范中林医案太阳少阴证头痛李××,男,48岁。
解放军某部老红军。
[病史]1957年12月,患剧烈头痛,夜间尤甚。
痛时自觉头部紧缩似鸡蛋大小,如铁箍紧束,不能入睡。
在四川××医院住院八个多月,病因不明,按“神经官能症”治疗。
每日服安眠药强行控制。
出院后,头痛复发时,又增肩背痛楚如缚。
后转部队××医院,采用睡眠疗法等治疗。
又入××医院,按“癔病”论治。
病情未见好转,被迫全休。
每日剧痛发作一至数次。
发展严重时,舌强目呆,手不能抬,脚不能移,说不出话。
1965年来诊。
[初诊]头剧痛,连及肩背,每日发作数次。
神衰气短,四肢无力,手足不温,经常下利。
面色萎黄,舌质暗淡,苔黄夹白,根部厚腻。
此为太阳少阴证,多年陈寒凝聚已深,表里之邪交织难解。
法宜扶阳解表,峻逐阴寒。
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主之。
处方:麻黄10克制附片60克(久煎) 辽细辛6克桂枝12克干姜60克生姜120克甘草30克[二诊]上方连服十余剂,头痛减轻,余证同前。
病重药轻,熟附久煎,难奏其功。
遂令将上方加倍重用附子,改久煎制附片为略煎(煮沸后二十分钟下群药)。
嘱其尽量多服,若身麻,甚则失去知觉,不必惊骇,任其自行恢复。
处方:麻黄10克制附片120克(略煎) 辽细辛6克桂枝12克干姜60克生姜120克甘草30克患者遵法服之,服后等待药性发作。
半小时后,信步庭院,忽然倒下。
被家人抬进卧室,很快清醒。
除全身发麻外,无明显不适。
起身后,又倒在地上,口中流出不少清泫粘液。
数小时后,逐渐恢复常态。
间隔数日,依上法又重复一次。
从此,多年剧痛明显减轻,头、肩、背如紧箍重压之苦,皆如释。
其后将初诊方附片久煎又连续服用两月,病遂基本治愈。
十余年来,未再复发。
1979年10月31日追访:患者已年逾花甲,谈笑风生,介绍二十年来患此奇病之种种经历,不胜感慨之至。
(按语]此例头部之剧痛,如绳索捆绑,似头戴“紧箍”之状,乃寒湿之邪久聚,循太阳经入里,日积月深而不解。
范中林医案(中)
・
28 ・ 2
辽宁中 医杂志 20 0 8年第 3 5卷第 2 期
范中林医案 ( 中)
张存悌 吕海婴 ,
(. 1 沈阳市大东 区医院, 辽宁 沈 阳 10 4 ;. 岛科技大学校医院, 10 22 青 山东 青岛 26 4 ) 60 2 关键 词 : 咳喘 ; 太阳症风湿; 阳症历 节病 ; 阴证骨痹 ; 太 厥 范中林 ; 医案 医话 中图分类 号 :2 9 R 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 号 :00— 7 9 2 0 )2— 22— 2 B 10 1 1 (08 0 0 8 0
3, 齐。 g 4 U 三诊 : 便 皆觉通 畅 , 胀 、 迫等 多年痛 楚消 失 , 二 憋 急 咳喘 、 涎 亦进 而 减轻 。 以后改 服 理 中汤 , 证 加 减 , 痰 随 又 服药月余 , 理 而安 。 调
卧 , 乃 患 者 多 年 以来 诸 证 蜂 起 , 延 不 愈 之 病 根 。 此 迁 初 诊 时 , 寒 、 痛 , 质 淡 润 而 苔 白夹 黄 , 兼 有 恶 头 舌 乃 太 阳 外 感 表 实 之 邪 。 单 解 表 则 里 证 不 去 , 治 里 则 表 单 实不 解。为 此 , 以麻 黄 附子 甘 草 汤 , 顾 阴阳表 里 。 投 兼 附 子 与 麻 黄 并 用 , 气 散 而 不 伤 元 阳 , 其 里 而 及 其 寒 救 表 ; 以甘 草 缓 之 , 发 其 汗 பைடு நூலகம் 。 且 微 本例上 、 、 三焦 , 、 、 中 下 肺 脾 肾、胃、 小 肠 、 胱 等 大 膀 多脏 腑 皆 已受 病 , 相 连 累 和 交 织 。 病 之 症 结 在 于 肾 互 阳虚 衰 , 使 下 焦 失 固 , 喘 缠 绵 。 病 邪 传 变 趋 向 , 致 咳 为 寒湿 浸入太 阳 , 日久 失 治 , 传 少 阴 , 寒 化 益 深 , 病 则 以致 缠 绵 数 载 , 证 蜂 起 。 病 情 虽 然 复 杂 , 住 六 经 辨 证 线 变 抓 索 , 临 床 施 治 提 供 了可 靠依 据 。 为
四逆散治疗尿频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日:“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可见小便虽由膀胱所司,但若无气机之转化,那是不行的。
故小便之病变,与肾、肝、脾、肺、三焦之气化,关系密切。
在临证中,对各种原因之小便失利或不禁,往往以相关脏腑经络全面考虑。
范中林先生认为,凡尿频、尿急,欲出不尽,或闭塞不通,排尿涩痛;小腹、两胁、腰部或胀或痛或酸;上述诸证,不必悉具,皆可以四逆散辨证加减论治。
学生在北京期间有幸跟随吕仁和老师学习,发现吕老也经常用四逆散治疗泌尿系感染,效如付鼓。
故这里学生就自己应用四逆散治疗尿频腹痛验案总结一下与同道分享:姜×,女,34岁。
2010年4月初诊。
主诉:尿频腹痛1年余. 现病史:患者2009年阑尾炎术后,自觉麻醉药打多,小便不畅,甚则欲解不出,必打开水龙头听流水声方能尿出,时尿道灼痛,淋漓不尽,西医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经多方检查治疗,疗效不显。
刻诊:每日(昼夜)小便数十次,量少,有时仅数滴,涩痛,腰酸腹痛,四肢怕冷,舌尖边红,舌质暗淡,脉沉细。
此为少阴阳郁,气机不利。
法宜宣通气机,化阴通腑。
以四逆散加味主之。
处方:柴胡25g、白芍25g、枳实25g、甘草10g、苏叶15g、茯苓30g,水煎服3剂。
二诊,药后小便通利,腰及小腹亦觉疼痛,舌质暗淡,脉沉细。
狗脊15g、川断15g、川牛膝15g、杜仲15g、柴胡15g、枳实壳各10g、赤白芍各15g、生甘草10g 、乌药10g、香附10g,水煎服3剂,诸证悉解。
效不更方,2周后获愈。
《伤寒论》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四逆散主之。
”本案小便不利,四肢怕冷,并腹中痛,为邪入少阴,阳为阴郁。
少阴为三阴之枢,邪气滞于中,清浊不分。
加之患者久病不愈,郁积而气机阻滞日甚。
投四逆散举下陷之阳邪,疏不宣之气机。
以柴胡启达阳气,兼解郁滞;芍药养真阴,调解肝脾,俾土木和而气机流畅;柴枳同用,一升一降,清浊分行。
麻黄汤、桂枝汤(火神派范中林医案)
麻黄汤、桂枝汤(火神派范中林医案)1.郭某,女,24岁。
近3年来常间歇性低热,体温波动在37.4-38℃,偶尔在38℃以上。
今日来诊。
今晨自觉恶寒发热,测体温37.4℃,畏寒发热、身无汗,两膝关节疼痛,面色正常,唇淡红,舌质淡红而润、微紫暗,苔黄夹白较腻,脉浮紧。
从中可看到,脉浮紧,畏寒发热、身无汗,两膝关节疼痛---《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脉浮,病在表;脉紧,为有寒;舌质淡红润,苔白,为有寒象;苔黄夹白、微紫暗,为陈寒郁滞已久。
予麻黄汤开腠发汗、安中攘外。
麻黄10g 桂枝6g 甘草18g 杏仁15g 2剂。
服药后,身觉微汗出,恶寒减,舌紫暗渐退,苔白滑根部微黄,脉细微缓。
尚有轻微发热。
《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以及第6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予桂枝汤调和营卫。
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6g 生姜60g 大枣10枚白薇12g 3剂。
上方服3剂后热退。
后未再低热,膝关节偶尔短暂疼痛,继续上方巩固5付,至今未再发。
(2)胡希恕先生指出: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
里指人体的极里,即由食道、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
半表半里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
(3)♢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半表半里证多见弦脉。
♢表证及半表半里证舌苔变化不明显;里证舌苔多有变化。
♢表证-发热恶寒同时并见;半表半里-寒热往来;里证-但热不寒、但寒不热。
(太阳病多恶寒发热。
阳明病多蒸蒸发热或潮热。
少阳病为往来寒热。
少阴病发热有寒化热化之别,还有兼证及阳气渐复发热之异。
厥阴病发热主要在阴阳胜复过程中,有正胜于邪及阳复太过发热等不同。
唯有太阴为至阴,所谓“两阴相合,无热可发”)♢表证以头身疼痛,鼻塞或喷嚏为常见症状,内脏证候不明显;半表半里证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为特有表现;里证以内脏证候,如咳喘、心悸、腹痛、呕泻为主症。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范中林是中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他的六经辨证医案是其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本文将以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为主题,探讨其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独具特色。
其中,六经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范中林研究的重点。
范中林通过对大量临床医案的研究,总结出了六经辨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经辨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诊断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诊、脉诊等综合分析,判断疾病所属的经络,并进一步确定病机和治疗方案。
范中林在其医案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准确判断疾病所属的经络,并运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六经辨证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范中林的医案中涵盖了多种疾病的辨证治疗,例如风寒感冒、湿热黄疸、风湿关节炎等。
他通过对不同疾病的辨证,揭示了病机的本质和治疗的原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范中林的医案中还包含了许多疑难复杂的病例,如不孕症、癫痫、心梗等。
他通过对这些疾病的辨证,展示了中医学的独特优势,为疑难病症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的研究还对中医学的理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大量医案的归纳总结,范中林发现不同疾病之间存在着相似的辨证规律,从而形成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对医案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医学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范中林的研究成果为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通过对医案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
范中林的研究成果为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医学专题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按:《素间·通评虚实论》云:“癫疾、厥 狂,久逆之所生也。”《素问·宣明五气论》 云:“邪人于阳则狂……搏阳则为巅疾。”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本用治太阳伤寒误下
后,胸满惊烦、谵语等症。后世常以此方
治狂、痫诸病,今验之临床,确有效验。
此案去有毒之铅丹,重用并加赭石镇静安 神,应当参考。
癫痫
谢某某,男,22岁。幼时曾患“脑膜炎”。18岁忽 患癫痫,发时周身抖战,不省人事,良久始醒。以 后渐发渐重,或几日一作,或日二三发。发作时浑 身麻木,仆地,不省人事,全身僵直,向右侧抽搐, 口吐涎沫,喉间痰鸣如猪羊叫,时有遗尿。半年未 参加劳动,终日由其老母伴随,以防不测。当时面 潮红,头晕,便秘,时欲呕,自觉畏风烘热。脉弦 数,舌红苔中腻。用温胆加珍珠母、龙齿、龙胆草、 地龙等,服3剂后,舌苔稍薄,呕吐减,余症如前。
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 龙骨 黄芩 生姜 铅丹 人参 桂枝 茯苓 半夏 大黄 牡蛎 大枣)
惊怖
案例
尹某某,男,34岁。胸胁发满,夜睡呓语不休,且乱梦纷 纭,时发惊怖,精神不安,心中烦热,汗出而不恶风,大 便经常秘结。问其患病之因,自称得于惊吓之余。视其人
范中林学术思想探讨(下)
・
18 ・ 12
辽 宁 中 医杂 志 2 0 06年 第 3 卷 第 9期 3
范中林学术思想探讨 ( 下)
张存悌
( 辽宁 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 医院, 辽宁 沈 阳 100 ) 10 3 关键词 : 中林 ; 范 学术 思想 ; 医话
中图分类号 :2 9 7 R 4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0—1 1 (0 6)9—1 8 0 10 79 20 0 12— 2 周身 血管 常有轻微 颤 动 , 神 倦 怠 , 欲不 振 , 精 食 胃脘 常 隐 痛 , 热 敷 , 体 消 瘦 , 履 艰 难 。 前 医 均 以 清 热 解 喜 形 步 毒 , 阴散 结为 治 , 药百余 剂 , 夏枯 草一味 , 养 服 仅 自采 煎 服 共 两 萝 筐 之 多 。 医 治 年 余 , 清 火 自觉 火 越 上 炎 , 越 舌 上 沾 少 许 温 水 均 觉 灼 痛 , 口牙 齿 松 动 、 痛 。 唇 乌 , 满 疼 舌 质 偏 淡 微 黯 , 苔 不 润 , 沉 细 。此 忧 思 郁 结 而 成 梅 少 脉 核气 , 因正气 不 足 , 服凉 药 , 为 少 阴证 喉痹 。先 并 过 转 以半 夏 厚 朴 汤 加 味 , 气 散 郁 为 治 。 药 用 : 夏 1 g 调 法 5, 厚 朴 、 苓 各 1 g 生 姜 1 g 苏 叶 l g 干 姜 1 g 甘 草 茯 2, 5, O, 2, lg O 。服 4剂 后 觉 喉 部 较 前 舒 畅 , 气 感 消 失 , 咽 自 憋 吞 如 。仍 咳 嗽 、 昏、 痛 , 太 阳表 证未 解 。法宜 温通 头 身 为 5 阴 经 脉 , 解 太 阳 之 表 , 麻 黄 附 子 甘 草 汤 加 味 主 " - 兼 以 之 : 黄 l g, 附 片 ( 煎 ) 2 g 炙 甘 草 、 麻 O 制 久 10 , 干姜 各 6 g 0 , 辽 细辛 6 。 g 6剂 后 咳 嗽 , 昏 、 痛 基 本 消 失 , 涎 减 少 。 悸 头 体 痰 心 好 转 。惟 喉 间 瘛 肉 未 全 消 , 侧 躺 卧 仍 有 不 适 。 尚觉 左 神 疲 , 疼松 动 , 触 温水 仍有痛 感 。此为少 阴虚火上 牙 舌 腾 , 壮 阳 温 肾 , 火 归 原 , 四 逆 汤 加 味 主 之 : 附 片 宜 引 以 制 ( 煎 )2 g, 姜 片 6 g 炙 甘草 4 g上 肉桂 ( 末 、 久 10 干 0 , 5 , 研 冲服 )2 辽 细辛 6 。 1 g, g 范 氏认 为 : 情 虽 较 复 杂 , 观 全 局 , 根 在 于 少 病 纵 病 阴心 肾阳虚 , 根之 火 上 扰 ; 证 在 于喉 部气 血 痹 阻 , 元 主 病 属 虚火喉 痹 ; 因 为忧 伤 太过 , 痰 气郁 结 而上 逆 ; 诱 致 兼 证 为 太 阳 风 寒 之 表 。 治 宜 先 开 痹 阻 , 气 化 痰 , 后 利 然 表 里 同 治 , 集 中 优 势 兵 力 , 火 归原 。 再 引 上 方 连 进 4剂 , 证 皆 减 。 以理 中 汤 加 味 善 后 , 诸 继 服 1 0余 剂 。 1 7 9 9年 7月 追 访 , 者 说 : 我 第 一 次 服 患 “ 这 样 重 的热 药 , 怕 上 火 , 心 试 着 服 , 果 几 剂 药 后 , 很 小 结 反觉得 比较 舒 服 , 部 就不 堵 了 , 此 , 喉 从 3年 来 未 再 发 病 ”。 按 一 般 治 疗 此 类 喉 证 , 以 阳 、 论 治 , 用 甘 多 热 药 寒 之 品 。 而 干 姜 之 燥 , 子 之 热 , 视 为 大 忌 。 范 氏 则 附 则 认为: “口 内少 实 火 ”。 临 床 所 见 , 虚 火 上 炎 , 结 于 凡 郁 喉 , 属 少 阴 者 , 用 寒 凉 之 剂 , 邪 聚 益 甚 。 而 投 以 证 概 则 辛 温 , 其 郁 反 通 。 不 仅 郁 结 于 咽 嗌 之 客 寒 , 之 能 则 温 散 ; 怫 郁 于 咽 喉 之 客 热 , 之 即 通 , 案 即 为 明证 。 且 散 本 4 2 舌 强 舌 干 案 王 某 , ,0岁 。 1 7 . 男 6 9 0年 被 钢 丝 绳 撞 击 头 部 , 迷 约 8 n, 为 急 性 脑 震 荡 。 约 1个 月 昏 mi 诊 内均 处 于 意 识 模 糊 , 字 不 清 , 吐 口角 流 涎 状 态 。 其 后 仍 觉 头 晕 、 胀 、 心 、 吐 、 声 音 刺 激 。 经 治 疗 诸 症 有 头 恶 呕 畏 好 转 。 严 重 失 眠 , 似 睡 非 睡 之 状 。 续 7年 余 。 头 但 呈 持
经方案例集锦(一)
经方案例集锦(一)1. 一肾病综合征,全身高度浮肿,阴囊肿如茶壶,中西药叠用无效,患者喘气难安。
后改用三拗汤合五苓散,药后15分钟即大汗淋漓、小便通畅。
开了3剂药,仅服1剂,浮肿大消,余药未再服而改方调治。
当时用三拗汤的思路依据是宣肺利尿、提壶揭盖,用五苓散则是温阳化气利水。
2.一女,患肝硬化10余年,因腹水加重住院,其小便不利,点滴难出腹胀脐突,喘促难安,命在旦夕,诸法叠用而乏效。
观其舌面光净无苔有裂纹,断为真阴涸竭,仿照张景岳补下启中法,重用生地黄、熟地黄各90克,并加芍药、山茱萸、五味子等,岂料药后小便渐出,逐日好转,未及半月出院。
3.一女患崩漏3年,历经中西医诊疗无效,当时天寒大雪,患者却不断地喝冷水,据此并结合其脉证选用白虎汤加阿胶,病情迅速好转直到治愈。
对于时方医来说,无法想象崩漏与白虎汤有何联系。
4.一患者,面如红枣半月观其有低热、口渴等症,查血糖正常,一时难以着手,细问后知其小便不利,再结合其脉浮数,便认定其为五苓散证,5剂而愈。
5.一高龄女患者,素有咳喘,一次复发,初在门诊输液治疗1周病情难以缓解转住院治疗。
观其咳喘不止,咳痰黏稠,舌面及咽光净而干。
仅以麦门冬汤原方两剂而愈,令人不可思议。
或许有人认为前面的治疗起了作用,可后来我以此方治疗有类似脉证特点而未经其他治疗的咳喘患者,用此方仍然疗效可靠。
6.另一患者胃痛数月,痛甚难忍,査为胃溃疡,观其痛甚则脘部隆起如块,不可触按。
以大建中汤原方3剂而愈,并没有用什么白及、瓦楞子之类的药,当然更没有用西药。
7.一患者因胆结石服排石药两个月,因苦寒药过重,后出现顽固性呕吐,吐大量清涎,住院治疗多日不效,邀我会诊,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两剂而愈。
8.一女年近五旬,患崩漏大半年,查为子宫肌瘤,妇科认为必须手术,患者拒不从。
观其有口渴多饮等症,按经验用白虎汤加味,十剂血止。
9.某些方证若非通过特殊的案例是很难理解的,如28条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及174条去桂加白术汤。
麻杏石甘汤——医案一条
麻杏石甘汤——医案一条麻杏石甘汤(2)(范中林六医案选)常某,女,22岁,患者五岁时出麻疹,曾合并肺炎。
其后常吐浓痰,并转为咳血。
1970年,经北京几家医院会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
先后在北京,上海,山西等地治疗,咳血基本控制,但经常头痛,时发高烧。
医院多次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未接受。
病情逐渐加重,终于不能坚持学习,从某军医学校休学。
1978年5月2日来诊,按太阳证温病论治,两月余基本治愈。
1 初诊;头昏头疼,身热而不恶寒,手心灼热,汗出,心烦,渴喜凉饮。
咳嗽,频吐大量浓黄稠痰,便秘,睡眠不安。
面红亮,双颧有明显黑斑,唇绛红,舌质鲜红,苔黄厚腻而紧密,脉洪数,此系温病伏邪,为外感所触发,并上犯肺经所致,法宜宣肺泄热,降逆止咳,以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10克,杏仁24克,石膏60克,甘草18克,葶苈子10克,川贝15克备注;本篇医案比较长,我给每段都编上号,上面的每一段序号是医案,对应下面的论。
注意;此是伤寒,表病不解,是为伏邪。
绝不是温病,也不是什么上犯肺经。
此就是太阳伤寒外感病,皮毛不解,则病久不愈。
太阳不解,经气不降,则头痛头昏,皮毛窍闭,卫气不泄,则肺气郁热,咳吐稠痰。
舌质红者,君火不降也,苔腻者,肺气不降,津液不能雾化而凝瘀,填塞心窍也。
舌黄者土色,胃气不降也。
脉洪数者,洪为卫气内郁(即浮之义),热燥之盛,肺胃之逆也,经热不泄,则见脉数(心火不降,也见上数),皆因皮毛不解,则肺气不敛之故也。
本条皮毛不解之脉洪,也为脉浮之变文;太阳三十一,微弱即不弦紧,洪大即浮义,勿泥。
肺病与脉证,舌象,皆为外感相符。
此就是太阳外感伤寒病,表病久不解之故。
2 辨证;《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者,为温病。
仲景在此提出不恶寒而渴,与恶寒而不渴,作为辨别温病与伤寒之标志。
本例患者,虽身热头痛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而渴,故当属温病。
因伤寒传变化热,必传经而后渴;温邪不待传变,虽病在表而热邪伤津,故渴。
同时伤寒为寒邪,故身发热而恶寒,温病为阳邪,故发热而不恶寒。
(原创)大承气汤治脑溢血
某患者,男,62岁,系笔者叔父。
于二十五年前患中风,先送至某医院治疗一周,病情加重。
后又转送至上级某市医院,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告之已病危,同时尽力抢救。
但病情日渐危重。
当时笔者尚在外地开业。
到医院探望其已重度昏迷半个月。
气粗、面红、舌红、苔焦黑芒刺,口气臭秽,大便近二十日未行。
喉中痰声漉漉。
症属阳明腑实重症,热毒蕴结。
蒙敝清窍,灼伤阴津。
难怪神志日渐昏迷而危象毕现。
此症非大剂大承气汤急下存阴不能救于万一。
遂急投大承气汤原方。
大黄20g 厚朴24g 枳实24g 芒硝(冲)15g一帖,水一碗半急煎八分。
尽量从速灌服。
从下午六点钟开始灌药,至当夜十一点即开始泻下臭秽难闻之粪便多次。
次日神志即转清醒。
医师查房皆甚感惊讶。
次日又将药渣煎服及在西医连续治疗下日渐好转。
最后竞无严重后遗症而存活十二年。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阳明证高热痿蹙张××,女,24岁。
四川郫县红光乡,农民。
[病史]1960年10月某日于田间劳动后,自觉身热头痛,周身不适,入夜尤甚。
次日,××医院按感冒论治,后改服中药,反复汗出,而热势不减。
十余日后,忽感下肢痿弱无力,难以移步,遂来就诊。
按阳明经证论治,一诊而痊愈。
[诊治]蒸蒸发热已十余日。
几天前,突然下肢痿软,步履维艰,甚至难以站立。
自觉口干烦渴,身热汗多,不恶寒,反恶热。
面赤,舌质鲜红少津,无苔,脉洪大。
此系阳明高热不退,肺胃津气两伤,以致筋骨失养成痿。
法宜泄热润燥,补气生津,以大剂白虎人参汤加味主之。
处方:知母60克生石膏120克生甘草15克粳米30克北沙参60克竹茹30克灯心草1克为引二剂连服两剂,一剂热势衰,二剂高热退,渐能独自行走。
遂停药,嘱其注意调养,旬日痊愈。
[辨证]患者来诊时,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所谓“四大”俱备。
脉洪大为阳明内热炽盛,热邪扰于内则作烦,热盛耗滓则口大渴。
加以患者面赤、舌红、口燥,皆为病邪在里,阳明热盛之象。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中医是怎样通过六经来辨证的】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纲领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纲领。
《伤寒论》包括多种热性病。
书中除将一些病证的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病。
书中除将一些病证的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种类型厥阴等六种类型,,并以此进行辨证外并以此进行辨证外,,又说明了有关病证的传变关系变关系。
此外此外,,它还用八纲分析病情它还用八纲分析病情,,如认为六经中的三阳证多属热证热证、、实证的阳性病证实证的阳性病证;;三阴证多为寒证三阴证多为寒证、、虚证的阴性病证虚证的阴性病证。
六经与八纲的相互配合与八纲的相互配合,,不仅扩大了六经的适应范围不仅扩大了六经的适应范围,,也在辨证用药上有了较明确的准则。
那么,中医是怎样通过六经来辨证的呢?【太阳证】太阳证可分为经证、腑证两种。
(1)太阳经证的主要证候:如为太阳中风证,则有头痛、发热、出汗出汗、、恶风恶风,,脉浮缓等表现脉浮缓等表现;;若病人恶寒发热若病人恶寒发热、、头身痛头身痛、、骨节疼痛、腰痛、无汗或有咳喘、脉浮紧,则为太阳伤寒证。
(2)太阳腑证的主要证候:①蓄水证蓄水证::发热发热、、汗出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烦渴或渴欲饮水、、进水则呕进水则呕,,小便不通畅,脉浮。
②蓄血证蓄血证::下腹硬满或急起板结下腹硬满或急起板结,,情绪躁动如要发狂情绪躁动如要发狂,,小便通畅。
【阳明证】阳明证也可分为经证、腑证两种。
(1)阳明经证的主要证候阳明经证的主要证候::身热身热、、出汗出汗,,口渴喜喝水口渴喜喝水,,心烦心烦,,苔黄而干燥,脉洪大。
(2)阴明腑证的主要证候;身热,日晡)阴明腑证的主要证候;身热,日晡((午后午后))潮热,汗出连绵,便秘便秘,,腹胀满腹胀满,,疼痛拒按疼痛拒按,,烦躁烦躁,,或胡言乱语或胡言乱语,,甚则神志不清甚则神志不清,,精神恍惚,苔黄燥,脉实有力。
【少阳证】少阳证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胀满,不思饮食,心烦少阳证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胀满,不思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喉干,眼花,舌苔白滑,脉多弦象。
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的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临床医案 道医网
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的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临床医案道医网【原文】1.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29)2.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
(91)3.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92)4.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225)5.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323)6.少阴病,……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324)7.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3)8.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54)9.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
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372)10.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377)11.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88)12.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389)13.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385)【组成】四逆汤:生附子10g 干姜4.5g 炙甘草6g四逆加人参汤:四逆汤加人参10g【煎服】水浸30分,煎40分,约600ml,分3次服,或频频饮服。
【功效主治】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畏寒,下利清谷,四末不温者;或大汗出,或呕吐、腹泻剧烈,出现手足厥冷、脉沉微细等亡阳症状者。
上症至四肢厥冷,躁扰不宁,脉不起者,四逆加人参汤证也。
【加减】1. 兼脉微欲绝,面赤,干呕,咽痛等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者,倍附子、干姜量。
(通脉四逆汤)2. 寒极格热,药难入口者,加童便、猪胆汁。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3.阴阳俱虚,阴阳将脱者,加人参、熟地、当归(景岳六味回阳饮)。
中医火神派案例赏析张存悌2
案例赏析火神派张存悌一、“火神派”述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名医辈出,各显身手.1929年秋,上海一巨贾,因患伤寒遍请中西医高手诊治,病势日增,某名医断为“误投辛燥,法在不救”.名医祝味菊力排众议,全力承揽,“具结”担保,果断采用附、桂、麻、姜之剂,不数日而愈.当时沪上医界为之轰动,不仅赞其医术,更佩服其“具结”担保之勇气.陆渊雷谓“君(祝味菊>心思敏锐,又自幼专力治医,造诣非予所及.”徐相任称他为“国医中不羁才是也”.名医章次公也大为叹服,自谓:“此后一逢先生则奉手承教,俯首无辞.”考陆、章诸公皆为沪上医硕,自视颇高,能说出如此肺腑之语,足见对祝味菊钦佩之情.郑寿全(1804—1901>,字钦安,四川邛崃人,清同治年间,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誉满全川,《邛崃县志》称其为“火神派首领”.以善用附子,单刀直入,拨乱反正著称,“人咸目予为姜附先生”,实医林一代雄杰.传此派之学者,百余年来不乏其人.吴佩衡(1888—1971>南下昆明,云南遂有“吴附子”之名,他尤以善用附子治麻疹逆证而风靡一时.b5E2RGbCAP 祝味菊(1884—1951>东去上海,沪上医界几无不知“祝附子”者,他治热病,虽高热神昏,唇焦舌蔽,亦用附子,认为热病不死于发热,而死于心衰.吴、祝二位,驰名华夏,其影响较之郑钦安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祝味菊还是第一个提出“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概念者.其它还有华阳刘民叔(川藉沪上名医>,以及卢铸之(有火神之称>、补小南、范中林、龚志贤(重庆>、戴云波(成都>等,皆为四川人,这一点颇有意味.其中祝味菊虽系浙江人,但弱冠(25岁>入川,拜蜀中名医刘雨笙等3人为师,数年学成,且在四川度过了17年地光景,逐步形成温补为特点地用药风格,1926年为避“川乱”才迁居上海,名扬沪上.p1EanqFDPw祝味菊(1884—1951>,以善用附子著称,人誉“祝附子”,是近代中医史上一个著名流派———“火神派”地代表人物之一,本文借其轶事开头,谈谈火神派.DXDiTa9E3d所谓火神派,是因为该派风格独特,以善用附子、干姜等热药著称,屡起大证、重证,惊世骇俗,在全国独树一帜,而且代有传人,发扬光大,历百余年而不衰,至今犹有余韵.中医史上有金元四大家,有经方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等等,千百年来,它们各树一帜,各呈异彩,汇聚而成中医学地丰富源流.鲜为人知地是,在清代末年,四川还出现了一个重要地医学流派———火神派.以笔者看来,其理论之精妙,用药特色之鲜明,影响之大都不下于上面各家医派,堪称中医宝库里地明珠,实有发掘之必要.各位同仁若有兴趣或有相关资料,万望不吝赐教.医史证明,凡能创造一家学派者,必有领军人物和几个代表人物,还要有一定地理论著述与相当地临床实践(医案>.这几条缺一不可,否则难以形成气候,更无以造成影响.按此标准衡量,火神派可谓条条具备.其领军人物是郑寿全.RTCrpUDGiT粗略总结,火神派理论有如下一些特点:①学术上以《内经》为宗,“洞明阴阳之理”,“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郑钦安语> 5PCzVD7HxA②临床上则“用仲景之法”,用药多为附子、干姜、肉桂等,附子常用至100g以上甚至300g,尊附子为“百药之长”(祝味菊语>,用方则多为四逆汤、白通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这是火神派最鲜明地特点.jLBHrnAILg③用药上虽有执滞之嫌(其它医派如寒凉派、温补派亦有此特点>,但该派持论还是公允地,并不专用姜附,其它药当用者则用,并不偏颇,“予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郑钦安语>.xHAQX74J0X④对附子地应用有一整套铰为成熟地经验,包括其配伍和煎煮方法,如祝味菊用附子多配伍磁石、枣仁等。
中医辨证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pdf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阳证发热(长期低热)郭××,女,24岁。
北京某医院医务人员。
[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
1976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
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
腋温,一般在37.4~38℃,偶尔在38℃以上。
曾查血沉25毫米/小时,其它如白血球和基础代谢均正常。
注射卡那霉素后,热暂退,但始终呈间歇性发作。
自1978年初以后,每日皆发热两次,体温在37.5℃上下。
虽经治疗,未愈。
1979年3月来诊,按太阳伤寒证发热论治,两诊热退。
[初诊]3月1日。
今晨自觉畏寒发热,测体温37.4℃,畏寒发热、身无汗,两膝关节疼痛,面色正常,唇淡红,舌质淡红而润、微紫暗,苔黄挟白较腻,脉浮紧。
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法宜开腠发汗、安中攘外,以麻黄汤主之。
处方:麻黄10克桂枝6克甘草18克杏仁15克二剂[辨证]《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为太阳伤寒之主证。
柯韵伯曾指出:“麻黄八证……重在发热身疼,无汗而喘。
本例患者未致肺气郁闭,故无喘证,其余麻黄汤之主证皆备。
舌质淡红润,苔白,为有寒象,这种舌质,再加淡黄色苔,参之舌微现紫暗,为陈寒郁滞已久之征。
脉浮,病在表,紧则为寒。
寒邪外束,身之阳气不得宣散,故令发热。
此非阳明实热,故虽发热而不甚,虽间歇性发热而非潮热可比。
寒主闭藏,使皮毛闭,故身无汗。
营卫阻滞,失正常之卫外机能,故畏寒。
寒邪郁于经脉之间,阳气不舒,故令骨节疼痛。
此病之初,原为外感风寒之邪,虽迁延三载,但始终缠绵未解,并未传经。
转来初诊时,病仍属太阳伤寒表实,麻黄证具,故不拘其日,仍当发其汗。
[二诊]3月3日。
服药后,身觉微汗出,恶寒减,舌紫暗渐退,苔白滑根部微黄,脉细微缓。
尚有轻微发热,病仍在太阳。
服麻黄汤后,发热恶寒皆减,但现身汗出,脉微缓,营卫失和之象。
法宜通阳解表,调和营卫,以桂枝汤加味主之。
范中林经典医案前列腺炎
范中林经典医案前列腺炎范中林(1895—1989)四川郫县太和镇人,享年94岁,蜀中现代名医,多年来潜心于《伤寒论》的研究,善用经方,尤以舌诊见长,深受火神郑钦安思想影响。
在掌握六经辩证规律治疗若干外感和内伤杂病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是对于许多虚寒证,疑难病的疗效尤为显着。
70年代末由范中林医案整理小组编写了《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范氏用药悉本《伤寒论》,组方严谨,以味精量重为特点。
从学者甚众,早期弟子唐步祺,是其突出的一位。
前列腺炎验案赏析张×,男,57岁。
某电影制片厂导演。
【病史】1961年冬,在某地农村,睡新修湿炕而致病。
初起,一侧睾丸肿大,坐立行走均疼痛难忍。
因未能及时就医而日益加重。
××医大附院确诊为“前列腺炎”。
经某中医研究所治疗一年而愈。
1974年冬,旧病复发,先后迁延约三年。
开始仅尿频,睾丸不适;服中药清热利尿剂数付,即告缓解。
其后屡犯屡重,不仅尿急,尿频,尿路灼痛,并常感生殖器冰冷麻木。
××医院检查确诊,仍羁“前列腺炎”(检查报告:脓球“B”,磷脂体少许,白血球每高倍镜视野50个以上,红血球每高倍镜视野30个)。
从1977年4月至8月,开始采取中西医各种方法治疗:化疗、超声波理疗、热水坐浴、针灸、按摩等,同时服清热解毒利湿等中药150多剂。
但自觉症状有增无减,并发展至阳萎,全身瘫软,步履艰难,终于被迫全休。
1977年8月30日来诊,按少阴阳衰阴盛证论治,治疗三个月病愈。
【初诊】恶寒踡卧,肢体萎软,神靡,头晕,失寐,食欲大减(每餐只进一两)。
睾丸坠胀及腹,常感凉麻疼痛,小便浑浊频数,阳萎。
面色萎黄暗黑,舌质淡白,全舌白苔密布,根部苔淡黄厚腻,脉象沉微细。
此为少阴阳衰,阴寒内盛,法宜补阳温肾,散寒止痛。
以四逆汤加上肉桂主之。
处方川附片120克(久煎)干姜120克炙甘草60克上肉桂15克(研末冲服)三剂连服三剂,少腹和睾丸坠胀疼痛减轻,小便色转清,尿频也好转,阳气渐复,原方附子、干姜减至60克;再加茯苓,炒白术,以健脾除湿,继服三十剂。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课件模板-007(共16)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阴证泄泻(慢性肠炎)
太阴证泄泻(慢性肠炎):
患者神疲恶寒,面色苍黄,显系下元亏损, 命门火衰,肾阳不振。王和安云:“但温 其中宜理中,温其中兼温其下宜四逆。” 故一诊即投之以四逆、理中相继为治。 【二诊】8月23日。服药后,腹泻止,精 神、睡眠均好转,食量增加。面色略转红 润,舌淡红,白腻苔减。多年陈疾,初获 显效。但久病后,脾肾阳虚,不能骤复, 宜继守原法,效不改方,加减再进。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阴证水肿
太阴证水肿:
日服2次,每次10克 。 1979年5月15日追访:服丸药四个多月, 病痊愈,体重由170余斤降至140余斤。 【按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乃至阴之脏, 少阴又为太阴之母。故肾不主五液,脾不 行水,则肿满生焉。本例先后以理中汤加 附子等,温补太、少二阴,阳气升,阴霾 散,气化行,水湿消,故病获愈。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 肌型)
太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五诊】1978年8月初,“睑废”基本治 愈,视物已正常。惟眼胞仍稍厚,乃脾虚 兼湿之象。以五苓散利水健脾,再除余邪。 处方 猪苓10克 茯苓15克 泽泻10克 白术12 克 桂枝6克 五加皮10克 三剂 其后,曾间服上方汤剂;或服剩余之针砂 散(有时间隔二、三周服一次)。 1979年3月8日,患儿再赴同仁医院复查: 未见异常,为重症肌无力恢复期。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 肌型)
太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上方服三剂后,眼皮稍可活动。原方加桂 枝,温通经脉,辛以散邪;配杏仁,疏理 肺窍,入手太阴以利水之上源。再服一剂, 患儿眼睑开裂稍大,后随证加减。 6月初,患儿曾有一整日可略微睁开右眼 睑。苔浊腻始退,脾湿稍减。原方损益续 服十二剂。 【二诊】舌质转淡红,白腻苔续减。湿浊 内困已有消退之象,惟眼睑变化无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初诊时,患者已待殓。试鼻息,触胸窝,切其脉,观其色,问其病史,此乃属少阴病阳衰阴盛已极,尚存一丝微阳,有倾刻欲脱之危。应急投四逆汤驱阴回阳。但附子须久煎,恐失救逆之机,故先投以甘草干姜汤,辛甘合用,专复胸中之阳,肺气得温,呼吸通利,而垂绝之阳不致立断。然后再以大剂四逆加参,回阳益阴,救元气于垂绝之乡;加童便引阳入阴,使阳昌阴和而回生。
40.少阴证虚损
陈××,男,28岁。解放军某部医生。
[病史]1971年,到西藏某地执行任务,长期风餐露宿而致病。开始自觉指尖、手掌、下肢关节咯咯作响,继而面肿,心悸,腰痛,彻夜不眠。某部医院曾按“肾炎”治疗一段时问。后又改服清热解毒之品,包括犀角、羚角等。逐渐行走乏力,神疲纳呆。其后按“肝肾虚损,气血亏耗”论治,服滋补之剂。曾出现脑内如鸣,头顶发脱,心悸加重,动则气喘,身出冷汗,肢体皆痛,四肢麻木等证。至1977年1月3日,自觉口内从左侧冒出一股凉气,频吐白泡沫痰涎,胸中如有水荡漾,左耳不断渗出黄水,听力减退,走路摇摆不定。血压70/50毫米汞柱。同年5月22日,突然昏倒。急入××医院,住院治疗三月,未查明病因。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加重,头昏胀难忍,转送××医院会诊。左半身痛、温觉明显减退,左上肢难举,提睾反射消失,悬雍垂向左弯曲,舌向左偏。结论为: “左半身麻木,感痛觉障碍,左上肢无力,水肿待诊。”数年来,服中药千余剂。1977年9月,转来就诊。
[二诊]上方服一剂后,全身发痒,如虫爬行。连服四剂,身上开始感觉轻松,头木之感渐消。上方随证加减:遇有外感风寒、关节疼痛,加麻黄、桂枝、细辛;阳气渐回,则姜附酌减。其后,又酌加人参、黄芪、当归、菟丝子等,以增助阳益气、活血养血之效。如此坚持服药半年,面色渐转正常,浮肿消退,食欲倍增,四肢变温,精神好转。1972年4月已能起床,依靠拐杖或他人搀扶,能缓缓移步;到同年7月,即可丢掉拐杖而行。
39. 少阴证心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于××,女,40岁。北京市某商店职工。
[病史]1973年初,自觉眩晕。至1976年病情加重,心悸,手麻,上肢震颤。××医院诊断为: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服中药调补,疗效不显。
[初诊]1978年10月13日。心悸,气短,胸闷,眩晕,纳呆,夜卧不宁,背畏寒,膝关节疼痛,肩臂肌肉时有颤抖。月经提前一周,色暗,有淤块。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细。病情虽错综复杂,主证乃少阴心肾阳衰,法宜温通心阳,益火之源,以桂枝甘草汤加味主之。
41. 少阴证偏枯(脑血管意外)
陈××,女,65岁。成都市某公司职工家属。
[病史]平素身体尚好,未患过大病。1963年10月间,正从事家务劳动,忽觉头似重物压顶,旋即昏仆,不省人事。急邀某中医来诊,用温针刺百会穴,约十五分钟,苏醒。左侧上下肢已偏瘫,口歪斜,流清泫涎不止,成都××中医院诊为: “中风”。××医院确诊为: “脑血管意外”。其后,由中医诊治,病未发展。每年秋冬开始卧床,直到次年春,天暖后可扶床缓慢移步。1971年冬,病势沉重,患者一再告之家人:今冬难以熬过,命备后事。遂来求诊。
[按语]《素问·方盛衰论篇》云: “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忘梦,其极至迷”。论其治疗阳之气,据其经脉盛衰而f台之。本例患者,即属少气之候涉及五脏,而以心肾气虚为主。始终以温通之法,扶其心肾之阳,注意以“弃阴附阳,不知并合”为戒。得其要领,故沉疾较快扭转,十余年来颇为稳定。
[二诊]语气低微,气不接续;阳气虽回,但气血虚衰已甚。再拟理中汤加味,补脾壮肾;又因其胃脘尚有寒凝积聚,故少佐驱寒散结之品。
处方:
党参18克干姜120克 炙甘草120克 白术18克制附片250克(久煎) 茯苓15克补骨脂12克枸杞60克吴茱萸10克山萸肉30克白胡椒10克上方服一剂,略知饥欲食,可进流质少许。原方再进四剂,病情大有好转,每餐能食稀粥一小碗。
[按语]本例患者,病情较重,迁延日久,加以误补误治,日益恶化。初诊时已明显可见三阴俱病,五脏虚损:心悸失眠,神疲肢冷,舌淡胖嫩,为手少阴心阳虚弱;头摇。脑鸣、发脱、胁痛,为足厥阴肝血亏损;浮肿、纳呆、便溏,为足太阴脾土虚甚;口中频冒冷气,吐大量泡沫痰涎,为手太阴肺气内伤;四肢厥逆,小便失禁,精神萎靡,记忆力和听力减退,为足少阴肾阳衰微。身痛、左半身及手足麻木,为风寒湿长期留滞肌肉经络,逐渐深入筋骨,正气日虚,精血耗损。可见,患者全身性之里虚寒证,十分明显。病情虽复杂,其症结实属少阴寒化,心肾阳微,尤以肾阳衰败为甚。所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抓住根本,坚持回阳救逆,益火消阴,大补命门真火,峻逐脏腑沉寒,守四逆辈,连服半载,多年痼疾始得突破。
43. 少阴证寒厥
王××,男,28岁。成都市某厂工人。
(病史]患者性情比较孤僻,善愁多郁,日久成疾,未予医治。1947年初,发现胃脘长一包块,如拳头大,以手按之,活动、有声,但不痛。急赴某地,请中医治疗。所服之药,多系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活血化淤之品。治疗约半年,疗效不显,食欲日减,形萎神衰。虽七月炎暑,穿绒衣,夜覆被,仍觉不暖。后就地改请他医治疗,至次年四月,病势更加沉重。某日突然昏厥,家人误认为暴死,将其放置屋外木板之上,待殓。此时范老恰在邻舍诊病,有人急忙叩门而入曰: “知先生在此,余邻友病危,似已断气,盼先生亲临视之,有无救药?”遂前往诊视。
[初诊]面部与双下肢肿胀,左半身及手足麻木,四肢厥冷,脑呜,头摇,神疲,心悸,失眠,记忆力及听力减退,身痛,胁痛。口中频频冒冷气,吐大量泡沫痰涎,纳呆,大便稀薄,小便失禁。舌质暗淡、胖嫩,边缘齿痕明显,苔白滑厚腻而紧密,脉沉细。此为少阴寒化,迁延日久,阴盛阳微, 气血亏损,已成坏病。法宜回阳救逆,化气行水。以四逆汤、真武汤加减主之。
[初诊]昏迷不醒,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脉沉微,舌淡苔黑润。此为少阴证气厥,立即以自制坎离丹五粒,温开水灌服,同时速煎温中扶阳之剂急救。
处方一:
川附片三份半上肉桂一份真琥珀二份
柏子仁二份 飞朱砂一份 麝香半份
研细末,水打丸。
处方二:炮干姜15克炙甘草10克一剂煎服。
[二诊]灌下坎离丹后,约时许,病人慢慢苏醒过来。然后急进汤剂,每二小时一服。次日,自己坐车前来就诊。心累心悸稍减,四肢微觉有力,精神亦好转。黑苔减少,脉沉弱。法宜温脾补肾,以干姜附子汤主之。
[三诊]面色略有润泽,精神转佳,但萎黄未消,食欲不振。仍以理中汤加味,俾土气旺,以助生机。
处方一:
党参15克炒白术30克炙甘草60克干姜120克制附片250克(久煎) 上肉桂20克(冲服)
枸杞30克桂枝15克茯苓25克处方二:砂仁30克 白蔻30克共研细末,饭后冲服少许。
根据病情,上方加减共服两月余,诸证消除,身体复原。1979年追访,患者已五十九岁,三十多年来,能经常上夜班,身体一直较好。
[五诊]11月17日。心悸、头晕基本消失,余证 均已好转。令再服五剂。
1979年5月10日随访,病未复发。
[按语]本例心悸诸证,病情交织错杂。但其主证乃手足少阴心肾虚衰之病变。正如《伤寒明理论1)>所说: “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也”。其病根又在于肾阳不振,不能升腾上济于心所致。始终以补肾气、通心阳为治。故投桂枝甘草汤加味,以桂枝为君,入心助阳;甘草佐之,以补中气;二者相得,辛甘合化,则有温通心阳之功。真气之根既藏于肾,故加附子,大补命门火种,配生姜开提散郁,逐阴行阳之意也。因兼有经络之寒郁,故少佐麻黄、辽细辛。肾气旺而气血和,诸证即可迎刃而解。
处方:干姜60克制附片60克(久煎)
三剂
[三诊]上方连服三剂,诸证虽有好转,但久病大衰,心气亏耗,肺脾肾皆虚。宜温阳益气,健脾补中为治,以脾胃着手,滋气血之源,以理中汤加味主之。
处方:
潞党参12克干姜片15克炒白术15克炙甘草6克 茯苓25克 法半夏15克连进十余剂,诸证显著好转,操持家务如常。1979年7月追访,患者已年逾六旬,十余年来仅复发过一次,但病情较轻,恢复正常后,一直比较稳定。
42 .少阴证气厥
黄××,女,48岁。成都市街道居民。
[病史]经常头晕,咳嗽气紧,心累心悸,四肢乏力,头面及双膝以下腿足浮肿,迁延已有五年。严重时,自觉心往下坠,甚至短暂昏迷。1964年3月,因劳累后,突觉心累心悸加重,旋即昏迷, 不醒人事。邻友见危,欲急送医院;但家属恐途中颠簸而致气绝,遂来邀至家中急诊。
处方:
制附片60克(久煎) 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 上肉桂10克(冲服)
上方连服半年,全身肿胀消退,摇头基本控制,身痛和手足麻木显著减轻,心悸明显消失,吐白沫:欠减,二便正常。血压回升到120/80毫米汞柱,身体逐渐恢复正常。
1979年11月20日随访:于1978年下半年病基本痊愈,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初诊]入冬以来,畏寒踡卧,重被覆盖,左侧手足仍厥冷。头部发木,如盛盒内。左侧偏枯,骨瘦如柴。脸面浮肿,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腻。半身不遂多年,阳气日衰,属少阴寒化,阴寒内盛,阳虚水泛已极。急须回阳救逆,化气行水,以四逆汤并真武汤加减主之。
处方:
制附片120克(久煎) 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 炮姜60克上肉桂15克(冲服)
1979年11月23日追访:患者已73岁,向来访者兴奋地介绍,从1972年底,在冬季继续服些温阳补肾药,七年来再未卧床不起。这几年一直能料理家务。
[按语]中风之发生,总不外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本例初诊时,患者已成中风后遗证,偏枯达八年,病势沉重,显然不能按一般中风之常规论治。观其诸证,少阴寒化,阴盛阳衰已极。故投大剂四逆,随证加减,始终按少阴寒化证论治。
[初诊]只见患者面色苍白,唇乌,四肢厥冷。当即用细灯芯探试鼻息,略有微动。触胸窝, 微热尚存。切脉,似有似无。日:犹有一毫生机, 可试服药,看能否救之。并留其家中,亲自指导用药,以观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