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范(2017)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一、线网规划(一)线网规划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内容,线网规划应满足以下原则:(1)线网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并预留未来发展余地。

(2)线网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与地貌,城区线路尽可能沿城市干道布设。

(3)线网规划要考虑线路建成后的实际运营,不仅要满足城市主干客流需求,同时要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乘客换乘的便捷性,此外还应兼顾整个线网客运量负荷的均衡。

(二)线网规划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作用:(1)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立项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线路设计的主要依据。

(2)线网规划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建设顺序以及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3)线网规划是决定线网结构、换乘车站和换乘形式的基本依据。

(4)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

(5)线网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骨架,可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可持续性。

(三)线网规划内容线网规划涉及专业面广,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主要内容包括前提与基础研究、线网规模和架构、分阶段实施规划等。

1.前提与基础研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状和规划、城市工程地质分析和建设必要性论证等。

2.线网规模和架构线网规模和架构是线网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线网合理规模、线网架构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分析与评价。

3.分阶段实施规划分阶段实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

具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和其他基地的选址与规模、线路敷设方式和主要换乘节点方案,修建顺序规划,联络线分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和环境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国家标准规定,线网规划的方案主要包括线网规模、线网功能层次、线网空间布局等。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理论与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理论与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理论与方法全章总结首先我得出规划在一项工程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因为规划基本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末。

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结构的合理性、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线网的规划要有凭可依却又要结合实际,不能纸上谈兵,对于这样一门灵活性很大的学科来说,城市实际现状以及发展目标是应该主要考虑的。

轨道交通投资巨大,因此其线网规划要非常严谨,必须顺应城市发展的城市,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

合理的线网规划可避免建设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应根据城市形态、人口分布、就业分布以及客流组织的需要,确定城市的主干线运量等级。

线网的运营组织要灵活和变通,在线路尽端,应预留发展空间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轨道网规划要在确定的规划期限内对整个轨道网的大致走向、总体结构、用地控制、车辆段及换乘站的配置作出规划,轨道网规划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初级路网不断优化完善的动态滚动过程。

其互动过程保证了规划的严谨性和合理性在规划方法上,主要有两类,一个事定性分析,另外一个是定量计算。

定性分析是基于现状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合理判断,它需要深入研究,但是它没有具体化的标准可依。

而定量计算虽能提供具体参考标准,但是由于发展的动态性和各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性,往往呈现的单的数字对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表达得并不是十分清晰。

线网规划和建设均会对全市的规划格局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要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地融为一体。

线网规划的研究工作涉及城市规划、交通工程、轨道交通专业工程、建筑工程及社会经济等多项专业。

各专业相互联系紧密又彼此独立,因此整体研究方法是一个包含多项子方法的集合体系系统分析法是定性经验和定量数据相结合的动态规划过程。

我觉得今后在系统分析法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多种模型进行讨论。

这样既避免了定性分析所带来的主观随意性,也能避免定量分析所带来的误差。

对已运营的线路的理论分析及经验获取是今后形成规划理论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评价方面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评价一个系统的好坏,而要从这些城市的规模、布局形态、社会经济特征以及发展轨道交通的背景去研究其线网形成的过程,对照分析其实际运营状况以及对城市土地利用影响,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49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49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为做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后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切实加强后续监管,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坚持“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方针,按照统筹衔接、经济适用、便捷高效和安全可靠的原则,科学编制规划,有序发展地铁,鼓励发展轻轨、有轨电车等高架或地面敷设的轨道交通制式。

把握好建设节奏,确保建设规模和速度与城市交通需求、政府财力和建设管理能力相适应。

二、加强规划管理(一)超前编制线网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线网规划”)是指导城市轨道交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性方案。

根据城市总体发展要求,确需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要编制线网规划,确定长远发展目标。

按照前瞻性和系统性要求,线网规划应统筹人口分布、交通需求等情况,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功能定位等;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走向、主要换乘节点、资源共享和用地控制要求,实现与城市人口分布、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相协调;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主要铁路客站和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的衔接。

(二)科学编制建设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建设规划”)是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实施性方案。

城市要结合自身经济、人口、客流需求等情况,根据线网规划编制5~6年期的建设规划。

拟建地铁初期负荷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拟建轻轨初期负荷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4万人次。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范(2017-2022)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范(2017-2022)

附件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首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规划编制单位: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规划环评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六年五月1规划概况1.1规划背景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陆续建成一期、二期工程,于2011年底全部建成1、2、3、4、5号线,共计178公里线路投入运营。

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深圳市城市近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2016)》,即轨道三期工程,包括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以及11号线。

目前,7、9、11号线预计2016年开通运营,6、8号线正在建设。

为适应深圳市社会经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的发展变化,深圳市于2012年组织编制完成新一轮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2012-2040)》,对深圳市城市综合交通和轨道交通发展目标进行了调整,提出由20条线路总长约753公里的远期线网以及分期建设方案。

2014年初,深圳市政府组织编制完成《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1~2016)》,新增8条(段)线路,即2号线三期(东延)、3号线三期(东延、南延)、4号线三期(北延)、5号线二期(南延)、6号线二期(南延)、9号线二期(西延)及10号线,线路总长约85公里。

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基础[2015]2147号文予以批复。

目前各线路正在进行工程前期工作。

根据规划安排,至2020年,三期及三期调整工程全部建成后,深圳市将形成11条线路总长约430km的轨道交通网络,但是,轨道交通仍仅仅只覆盖主要“轴带组团”中的发展轴和部分城市中心和副中心,城市次一级交通走廊、城市近期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原特区外的一些组团中心和密集建成区尚没有被轨道交通覆盖,难以满足城市和特区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按照建设一批、研究一批滚动发展的思路,以及根据国办发[2003]81号文要求,为给后续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提供立项报批依据,深圳市于2014年底组织开展第四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研究。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十三号线二期工程(朝阳~天河公园)(含交通衔接工程)停车场设计招标文件第Ⅰ卷投标须知第Ⅱ卷合同条件第Ⅲ卷投标文件格式第IV卷技术要求第Ⅴ卷评标办法招标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6月第I卷投标须知目录一总则 (5)1.定义 (5)2.招标说明 (5)3.投标资格要求 (8)4.踏勘现场及投标费用 (8)二招标文件 (9)5.招标文件的组成 (9)6.招标答疑 (9)7.招标文件的澄清、修改及补充 (9)三投标文件的编制 (10)8.组成投标文件的文件 (10)9.投标价格 (10)10.投标有效期 (10)11.投标保证金 (11)12.业主拒绝投标人的情形 (11)13.投标文件的份数和签署 (12)四投标书的递交 (12)14.投标文件的包封、密封和标记 (12)15.投标截止时间 (13)16.迟到的投标文件 (13)17.投标文件的补充、修改与撤回 (13)五开标与评标 (14)18.开标 (14)19.评标过程保密 (14)20.投标文件的方案介绍及澄清 (14)21.投标文件响应性的确定 (15)22.投标文件的评价与比较 (15)六授予合同 (15)23.合同授予标准 (15)24.中标通知书 (15)25.合同协议书的签署 (15)26.合同生效 (16)27.其他费用 (16)投标须知前附表一总则1. 定义本招标文件使用的下列词语具有如下规定的意义:(1)“招标人”指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业主”指经招标人指定的与中标人签订合同的主体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3) “总包方”指受招标人委托对广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十三号线二期(朝阳~天河公园)(含交通衔接工程及枢纽综合体同步实施工程)号线工程设计总承包的单位,对广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十三号线二期(朝阳~天河公园)(含交通衔接工程及枢纽综合体同步实施工程)号线工程总体设计、工点(包括车站和区间)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总负责单位。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年)环评公示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年)环评公示

韦曲南站至常宁站
3.4
4

1

昆明池至鱼化寨
8.3
3 三号线二期
保税区至水流路站
2.0
6

1

4 七号线一期
子午路至朝阳路
42.0
27
1
1

5
八号线
环线
50.5
36
1
1
2
十号线主线一 康复路至水景公园
40.0
17
6
期及支线
绳刘村站至高泾中路站
18.9
6
1
1
2
1

1
3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耗、经济发展、文物古迹、旅游环境的影响。其中,对城市土地利用、文物古迹(主要为
振动影响)产生的是负面影响,对道路交通、能源消耗、经济发展、旅游环境带来的是正
建设规划环评公示专用 面效应。比如轨道交通运行后,由于更多乘客采用轨道交通,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得到
提高,产生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轨道交通系统能够节约出行时间,提高了社会劳动 生产率;地铁的载运容量很大,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3.1.3 规划实施对城市各环境要素的影响
江新区、浐灞区、经开区、国际港务区、航天产业基地等各开发区和产业基地的发展起到 支撑带动作用,同时线路经过的各行政区及各开发区都希望尽早建设轨道交通,给轨道交 通的建设出财出力,为西安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的贯彻落实,陕西省建设厅组织编制了《关 中城市群核心区战略规划(2015)》。为了实现“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大都市”的构建、 《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战略规划(2015)》的落实,紧密结合未来都市区空间发展,发挥城 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和作用,在《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的基础上,进一 步深化、优化推荐方案,形成《关中城市群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由 23 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总规模 986.0km,其中西安市境 691.1km,西咸新区 境内 238.4km,咸阳境内 56.5km。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附件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 年)一、线网规划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 2020 年线网由 21 条线组成,总长度 约 973 公里,共设车站 465 座,其中换乘站 104 座;远景年线 网由 23 条线路组成,总长度约 1025 公里,共设车站 481 座, 其中换乘站 108 座。

预测 2020 年,广州市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 行量比例为 34%,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为 37%。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 3 号线东延、5 号线东延、7 号线二期、8 号线北延、 10 号线、 12 号线、 13 号线二期、 14 号线二期、 18 号线和 22 号线共 10 个项目,总长度 258.1 公里。

到 2023 年,形成 18 条 线路、总长 792 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3 号线东延工程自番禺广场至海傍站,线路长 9.6 公里,设 站 4 座,投资 56.98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9~2022 年。

5 号线东延工程自文冲至黄埔客运港站,线路长 9.7 公里, 设站 6 座,投资 78.62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2 年。

7 号线二期工程自大学城南至水西北站,线路长 21.8 公里,1设站 11 座,投资 162.35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2 年。

8 号线北延工程自白云湖至广州北站,线路长 20.0 公里, 设站 9 座,投资 150.83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9~2023 年。

10 号线工程自石牌桥至西朗站, 线路长 19.9 公里, 设站 14 座,投资 210.88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7~2022 年。

12 号线工程自浔峰岗至大学城南站,线路长 37.6 公里,设 站 25 座,投资 351.2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3 年。

13 号线二期工程自朝阳至鱼珠站,线路长 33.6 公里,设站 23 座,投资 370.75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7~2021 年。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指标选择及评价体系建立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指标选择及评价体系建立研究

Planning & Designing︱122︱2017年5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指标选择及评价体系建立研究陈元朵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执行办公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6摘要:发展轨道交通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影响重大,是实现城市总规中空间结构和布局的重要途径。

本文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乌鲁木齐城市特点以及以往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网络发展过程,选择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体系。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U49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5-0122-021 现有研究成果概述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早,对线网结构、线网布局、线网规模、线网规划判断性评价和分析性评价的研究起步也相对较早。

最早国外相关研究受认识水平及规划理论的限制,侧重对局部单条线路的效益评价,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的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的评价指标为重构节省能源的城镇体系,恢复中心区活力,促进旧城改建,改善环境等[1-3]。

以广州市为例的相关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王艳荣[1]对线网规划指标选择和体系建立做了较为充分的梳理和研究,先建立了综合性的线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而后结合呼和浩特市实际情况建立了评价指标层次模型。

顾保南[4]也结合广州、南京等地的研究成果,从比较性研究的角度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适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

兰州[5]、武汉[6]等地的线网规划评价也有相应的研究成果。

经过长时间以来的研究,线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初步解决了影响因素分析不全面、指标概念关联度大、所选用的评价方法适用性不强等问题。

乌鲁木齐市于2011年完成第一轮线网规划,并以第一轮线网规划为基础实施了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3号线一期以及4号线一期,目前第二轮线网规划已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完成,并将支持下一轮建设规划的编制研究,将结合乌市总规纲要(2030年)研究启动下一轮线网规划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
1 出入口、风亭、冷却塔、变电所和无障碍电梯等附属设施结构外边线外 侧 10 米内;
3
2 地面车站和地面线路、高架车站和高架线路结构、车辆基地用地范围外 边线外侧 30 米内;
3 地下车站与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 50 米内; 4 轨道交通过河湖、过河隧道和桥梁结构外边线外侧 100 米内。 2.1.22 未经批准不得在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内进行下列作业: 1 新建、改建或者拆除建筑物、构筑物。 2 敷设管线、挖掘、爆破、地基处理或者打井。 3 挖沙、疏浚河道。 4 其他大面积增加或者减少荷载的活动。 2.1.23 城市轨道交通应设置公共安全保护区,以及阻挡外界人、物进入的禁入 区域及防范设施。公共安全应按照区域和部位设防。 2.1.24 与列车运行有关的系统联调,应在完成行车相关区段轨道系统、供电系 统初验、冷滑试验和热滑试验合格后进行。 2.1.25 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后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投入载客运营: 1 不载客试运行的时间不少于 3 个月; 2 验收合格。 2.1.26 城市轨道交通的设施及设备应进行有效的维护,确保其处于安全、可靠 和正常的状态。 2.1.27 在发生故障、事故或灾难的情况下,应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或依据应急 预案进行处置。
1 不应大于线路设计允许的最高速度;且车辆设计最高速度应符合线路设 计最高运行速度。
2 当有轨电车在道路上与其他交通方式混合运行时,设计允许最高速度不 应超过道路交通法规规定的最高行驶速度。
3 在站台计算长度范围内,当不设站台屏蔽门时,越站列车实际运行速度 不应大于 40km/h。
4 列车通过站台、曲线线路、道岔区、车辆段场或其他特殊地段应规定限 速。
2
2.1.9 车辆和机电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要求,投入使用前,应经过电磁兼容测 试并验收合格。 2.1.10 供乘客自行操作的设备,应易于识别,并应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当乘 客使用或操作不当时,不应导致危及乘客安全和设备正常工作的事件发生。 2.1.11 城市轨道交通的接地系统,应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使用。乘客身体 接触到的设备,其所有金属接触部分应可靠接地和有漏电保护措施。 2.1.12 城市轨道交通各场所内部空气环境、照度、室内环境污染物等进行控制 的设备设施应与工程同期建设。 2.1.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具有消防安全能力,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应具 备乘客和相关人员安全疏散及方便救援的条件。 2.1.1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采取有效的防震、防淹、防雪、防滑、防风雨、防 雷等防止自然灾害侵害的措施。 2.1.15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网络应实行国家网络安全等 级保护制度。密码产品和密码技术的使用和管理应符合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 的规定。 2.1.16 全封闭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应设置公共厕所。 2.1.17 无障碍设施工程设计应列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总设计。 2.1.18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确保相邻建(构)筑物的安全,应采取稳 妥可靠的通过人员安全措施和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措施,必要时应进行拆迁 或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人口稠密区域项目施工时应根据安全、环保与防灾要求 设置施工围蔽、降噪、防火与疏散等措施。 2.1.19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满足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 要特殊保护地区的保护要求。 2.1.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建立完善的工程风险监测体系和管控体系,对工程 风险的警情必须及时报送和处置。 2.1.21 应按照下列规定设置轨道交通地下和地上工程安全保护区的范围,制 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监测方案:

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

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
(三)资金安排 项目总投资为 840.13 亿元,其中:资本金占 35%,计 294.04
2
亿元,由市政府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 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
(四)实施保障 近期建设项目由长沙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 排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 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长沙市 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 设和运营管理。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做好规划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土 地利用规划、大托铺机场搬迁、部分线路初期客流风险、环境 风险点和征地拆迁等问题的协调,进一步稳定外部环境,做好 各种风险的防范措施;深化线路方案研究;专项规划设计车站 周边土地利用和交通接驳,重点控制好车辆段和停车场建设用 地;合理安排近期规划建设项目,做好资源共享工作,以控制 投资;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工作,做好资源开发和经营工作, 以保障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西段
6 号线
中段
东段
7 号线一期
彩霞路站~开福区 政府站
金桥站~梅溪湖西 站
连江路站~普瑞大 道站
大托东站~时代阳 光大道站
纬三路站~蟠龙路 站
梧桐路站~麓谷西 站
麓谷西站~东四线 站
东四线站~西航站 区站
匍园路站~云塘站
线段长度(km)
总长
地下 高架
9.93 14.72 14.26 8.43 3.65 10.05 26.50 12.15 21.60
2
0
2
14.09
3.86
7
7
0
75.65
7.53
20 20 0 223.60
8.44
5
5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

✓ 小站间距则正好相反
✓ 大站间距的设站数量相对于小站间距要少,故相应的车站配套设施和管 理维护人员也会相应减少,从而节省了日常开支,降低了运营费用
7.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内容
7.2 站点设置
车站分布应根据科学的综合分析,详细的方案比选后确定。 尤其是轨道交通车站分布数目多对建设费用、运营成本、施工 等都有很大影响。 但是客流吸引量及乘客出行时间需要进行具体分析计算,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车站分布一定要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和线网规划的原则有什么区别? 2、线网规划的定义是什么? 3、线网规划分那两类? 4、线网的基本结构有几种?
线路间的联络线
7.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内容
7.2 站点设置
(1)站点设置一般能在
的地区,尤其是能充分接近高密度
居住区为最好。
(2)换乘枢纽应能满足各种交通方式的便利换乘,尽量缩短乘客的换乘
时间。
7.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内容
7.2 站点设置
车站间距的选择
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 大站间距可以减少车站数量,从而节约车站的土建工程投资,但 同时也将引起部分客流向邻近车站转移,导致邻近车站规模增大
4.线网规划的原则
(1)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要沿主要客流方向布设,尽可能经过大型客流 集散点 (2)为了加强中心城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线路应贯通市中心 线路 (3)尽量沿城市道路干线走向,一方面便于吸引沿线地面交通量,另 一方面便于施工。
4.线网规划的原则
(4)力争多设换乘点,尽量使得城市内任意起终点间的乘客出行至多换 乘1次即可到达目的地。 (5)选择线路走向要考虑城市的自然人文地理等制约条件,选择较好的 地形、地质条件,注意历史文物保护。 (6)线路经过中心城区时,宜以地下隧道为主,以减少拆迁、噪音、振 动、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

20171101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通知 建办质[2017]68号

20171101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通知 建办质[2017]68号

索引号:000013338/2017-00276 主题信息:工程质量安全发文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生成日期:2017年11月0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有效期:文件名称:的通知文号:建办质[2017]68号主题词: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通知有关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天津市、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交通委: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大多与工程关键节点施工前风险预控不到位有关,造成较大生命财产损失。

为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以下简称关键节点)施工前风险预控措施,提升关键节点风险管控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明确关键节点风险管控原则。

关键节点是指轨道交通工程开(复)工或施工过程中风险较大、风险集中或工序转换时容易发生事故和险情的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

关键节点风险管控要坚持全面识别、重点管控、各负其责、强化落实的原则。

要将开展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核查作为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

(二)规范开展关键节点风险管控。

应严格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规范》(GB50722-2011)等制度规定和标准规范,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实施风险管控。

(三)强化关键节点风险管控责任落实。

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等参建各方要高度重视关键节点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不断加强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核查,严格控制施工风险。

二、明确关键节点风险管控内容要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自身风险和周边环境特点及危险程度确定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具体内容。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最新完整版)条文说明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最新完整版)条文说明

条文说明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为了减少篇幅,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条文。

1.0.1 为满足城际铁路建设和发展需要,充分体现城际铁路的功能需求和技术特点,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求,突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理念,强化绿色低碳环保要求,编制一项有效指导城际铁路建设的技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规范是在全面总结我国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珠三角、武汉城市圈等城际铁路建设、运营实践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是我国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设计速度为200km/h及以下的标准轨距城际铁路,不考虑机车牵引旅客列车上线运营,速度分级一般按200km/h、160km/h、120km/h三档划分。

1.0.3运输组织方式主要有跨线方式和换乘方式两种。

开行跨线列车方案,与铁路网互联互通,不换乘即能到达目的地,实现了客运服务的延伸,有利于发挥铁路快速客运网的整体效益,全面提高铁路服务质量及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

采用换乘方式时,城际铁路上仅运行本线列车,列车组织简单,列车间相互干扰少,行车组织相对容易,能充分发挥城际铁路运力大的特点。

为实现与铁路网的无缝衔接,提高服务质量,路网性、大型中心城市铁路枢纽或车站等重要节点可采用互联互通或同站换乘的方式来实现与铁路网的联通。

故城际铁路可结合运营需求采用跨线方式和换乘方式两种运输组织模式。

始发站和各中间站需注重实现与城市轨道交通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换乘的条件。

城际铁路建筑限界、设计活载、列车编组形式等主要技术标准要充分体现城际铁路的特征,突出城际铁路的经济性。

1.0.4城际铁路具有速度快、密度高、运量大、安全性好和快进快出等特点,采用高密度、小编组、公交化方式组织运行,能够缩小行车间隔,减少乘客旅行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前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对城市的交通疏导、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出行体验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时需要遵循一些规范,以保证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

本文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进行阐述。

设计原则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通行原则: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畅通无阻,便于城市居民出行。

3.经济合理性原则: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投资效益,不浪费资源,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经济效益。

4.环保原则:减少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排放量和噪音污染。

设计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应该满足以下标准:1.工程设计应该遵循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

2.设计应该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要求,如在满足交通需要的前提下考虑车站、车辆、信号系统和运营方式等。

3.设计应该考虑环境影响,如噪音、振动和空气污染等,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影响。

4.设计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交通需求、地形和气象条件等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

设计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轨道交通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行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要求车辆稳定运行。

2.轨道交通设计应该满足运营的高效性,要求排队和调度等过程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

3.轨道交通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性,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4.轨道交通站点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乘客的需求,包括无障碍设施、标识、广告和信息提示等。

5.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该满足安全和高效的要求,确保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和运行顺序。

6.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的设计应该满足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车辆、线路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是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安全、高效的重要保障。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遵循相应规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TCCES2-2017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

TCCES2-2017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

T /C C E S 2-2017UD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P T/CCES 2-2017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metropolitan rapid rail transit system2017–3–29 发布 2017–4–1 实施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发布T /C C E S2-2017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metropolitan rapid rail transit system T/CCES 2-2017 批准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施行日期:2017年4月1日2017 北 京T /C C E S 2-2017前 言本规范是根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关于发布2015年第一批学会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土标[2015]4号)的要求,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讨论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23章和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和参考标准;3 基本规定;4客流预测;5 运营;6 线路;7 车辆;8 限界;9 轨道;10 路基工程;11 车站建筑;12 车站结构;13 隧道;14 桥涵;15 供电;16 通信;17 信号;18 综合监控系统;19 客服系统;20 机电设备;21 车辆基地及综合维修;22 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23防灾等。

本规范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与出版工作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市域快轨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3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的通知-建城[2014]169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的通知-建城[2014]169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的通知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的通知建城[2014]169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天津市规划局,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重庆市规划局: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和《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的要求,有序推进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现就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线网规划”)编制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线网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线网规划是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

及时组织和科学编制线网规划,并将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利于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开发时序、强度相匹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引导城市合理发展;有利于控制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规模,依法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综合效益。

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线网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视和加强线网规划编制工作,加强线网规划实施管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把握线网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

把改善出行条件、方便群众日常出行作为首要原则,以群众实际出行需求和意愿为导向,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二是适度超前。

把握现代城市发展规律,根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需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地谋划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发挥好对轨道交通设施建设的引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范Code for urban railway network planning(2017)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交通需求分析 (6)5 服务水平与线网层次 (9)5.1服务水平 (9)5.2线网层次 (10)6 线网组织与布局 (13)6.1一般规定 (13)6.2线网组织 (13)6.3线网布局 (14)6.4运能配置 (17)7 线路规划 (18)7.1一般规定 (18)7.2线路 (18)7.3车站 (19)7.4敷设方式 (19)7.5交通衔接 (20)8 综合评价 (22)9 车辆基地规划 (23)10 用地控制规划 (24)10.1一般规定 (24)10.2线路区间 (24)10.3车站 (24)10.4车辆基地 (25)10.5其他设施 (25)本规范用词说明 (26)引用标准名录 (27)附:条文说明 (28)Contents1GENERAL PRINCIPLE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TER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BASIC REGULAT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TRA VEL DEMAND ANALYSIS (6)5 SERVICE LEVEL AND CLASSCIFICATION OF RAILWAY NETWORK (9)5.1SERVICE LENEL OF RAILWAY NETWORK (9)5.2CLASSIFICATION OF RAILWAY NETWORK (10)6 NETWORK PLANNING (13)6.1GENERAL REQUIREMENTS (13)6.2NETWORK ORGANIZATION (13)6.3NETWORK LAYOUT (14)6.4TRANSPORT CAPACITY ARRANGEMENT (17)7 NETWORK PLANNING (18)7.1GENERAL REQUIREMENTS (18)7.2LINE (18)7.3STOP (19)7.4LAYING MODE (19)7.5TRANSPORT CONNECTION (20)8 COMPREHENSIVE EV ALUATION (22)9 DEPOT AND MAINTENANCE BASE PLANNING (23)10 LAND USE CONTROL PLANNING (24)10.1GENERAL REQUIREMENTS (24)10.2SECTION BETWEEN STOPS (24)10.3STOP (24)10.4DEPOT AND MAINTENANCE BASE (25)10.5OTHER FACILITIES (25)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26)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7)EXPLANATION OF PROVISION (28)1总则1.0.1为满足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引导优化城市空间与功能布局,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本规范不适用于有轨电车系统。

1.0.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符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1.0.4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的原则,落实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支持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使用策略,遵循安全、公平、经济可行的原则,促进城市和交通可持续发展。

1.0.5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urban railway network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车站衔接组合而形成的网络系统。

2.0.2线网规模length of railway network反映城市轨道交通供给水平的技术指标,一般是指城市轨道交通正线长度之和,单位为km。

2.0.3敷设方式laying mode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轨道结构相对于地面的竖向关系,主要有地面、地下和高架三种方式。

2.0.4换乘车站transfer station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交汇处设置的线路之间可以换乘的车站。

2.0.5线网密度railway network density在特定的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正线总长度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之比,单位为km/km2。

2.0.6负荷强度load intensity线路日客运与线路长度之比,即单位线路长度所承担的日客运量,单位为人次/(km·d)。

2.0.7客流密度passenger flow density线路日客运周转量与线路长度之比,即单位线路长度所承担的日客运周转量,单位为人次·km/(km·d)。

2.0.8客流方向不均衡系数directional disequilibrium factor for passenger flow在一条线路上,高峰小时时段内,客流量较大方向的最大客流断面客流量与较小方向的最大客流断面客流量之比。

2.0.9车厢站席密度standing passenger density城市轨道交通车厢有效站立面积上站立的乘客人数,单位为人/㎡。

2.0.10普线网regular line network多条城市轨道交通普线组合形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2.0.11快线网express line network多条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组合形成的网络系统。

3基本规定3.0.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模和布局,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要求。

3.0.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规划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一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城市规划区应为规划编制的重点范围。

2 在市域范围,应结合市域城镇发展和交通需求特征,研究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需要规划建设的城市,规划范围应增加市域空间层次。

市域城镇连绵地区超出城市行政辖区范围的城市,可将城市行政辖区范围以外的城镇连绵地区作为规划编制的协调范围。

3.0.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年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致,同时应对远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提出总体框架性方案。

3.0.4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应以交通需求分析为依据,在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多方案经综合评价确定。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应以线网规划实施评估为基础进行编制。

3.0.5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目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规范》GB XXX—2016第3.0.4条的有关规定。

3.0.6在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500万及以上的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应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占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应大于50%;规划人口规模100万至500万的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宜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占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规划人口规模300万至500万的城市宜大于40%,规划人口规模100万至300万的城市宜大于30%。

3.0.7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应综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平和交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分析确定,并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的要求。

3.0.8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对不同范围内的线网进行功能组织与布局,并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互动反馈,以促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用地功能、开发强度相匹配,引导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集约节约发展。

3.0.9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与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3.0.10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满足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遗产、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保护规划的要求。

3.0.1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处理好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重要桥梁、江河等的关系,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可实施性。

3.0.1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满足运营和资源共享的要求。

3.0.1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必须符合城市防灾减灾的要求。

3.0.14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收集社会经济、城市规划、交通、环境、工程地质等基础资料,基础资料应准确、可靠,具有时效性。

3.0.15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和规划图纸。

对涉及城市空间资源保护等重大事项应增加专题研究报告。

成果表达应清晰、规范。

4交通需求分析4.0.1交通需求分析应以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为基础,分析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状况和城市轨道交通需求。

论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确定线网总体规模、评价线网规划方案、研究分期建设时序、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用地等应以交通需求分析为依据。

4.0.2交通需求分析的年限应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年限一致,包括远期和远景两个年限。

4.0.3交通需求分析的基础资料应包括社会经济、土地使用、交通系统、五年之内的综合交通调查等资料。

4.0.4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应包括合理的估计、标定、校核和应用过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利用本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模型的标定和校核,当借用其它城市的模型参数时应论证两个城市的相似性或借用的合理性。

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应使用现状运营数据进行标定和校核。

2 模型校核与模型标定应循环进行,应对比模型预测结果与调查数据的一致性并调整模型参数。

交通需求预测模型道路系统校核误差应符合表4.0.4-1的规定。

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还应校核轨道交通系统误差,其误差应符合表4.0.4-2的规定。

表4.0.4-1 交通需求预测模型道路系统校核误差表4.0.4-2 交通需求预测模型轨道交通系统校核误差3 模型预测结果与模型参数取值之间的关系应进行分析与说明,并应选择对预测结果影响显著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4.0.5交通需求分析应包括下列重点内容:1 人口与就业特征分析;2 城市重要客流集散点客流特征分析;3 城市重要客流走廊客流特征分析;4 城市重要截面、交通瓶颈客流特征分析;5 线网方案对已开通线路的客流影响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