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探析 (2)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探析1 引言一直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中,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被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但是虽然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一直在深入,但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这一目标去往往由于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能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
所以找到目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完善措施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我国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行政管理模式改革以初见成效。
成绩尤为突出的是政府调控经济市场和监管方面[1]。
3 行政管理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3.1 政府职能转变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关系被分离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落实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首先要完成的就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但是当前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关系被分离情况确普遍存在[2]。
3.2 创新管理模式与合理的组织机构的构建被分离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管理模式创新取代传统落后的行政管理手段。
但是当前很多政府在落实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时,为了改革而改革,脱离了组织机构的构建合理的要求[3]。
3.3 组织结构改革的法制化与规范化的程度比较低由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程度较高,但是我国法制化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造成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一部分人由于眷顾手上的权利等原因,在政府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和行为失范情况的屡屡发生。
这就是组织结构改革的法制化与规范化的程度比较低导致的[4]。
3.4 在服务性政府的构建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归根结蒂的讲,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目的是为人民提供更好、更优质、更有效的服务。
但是目前哦地方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却产生了单纯为了适应改革而改革的情况出现[6]。
4 完善我国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的建议措施4.1 调整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完善行政管理体系调整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就是要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落实行政管理组织结构优化的有关要求,在明确行政管理机构职能的同时,还要科学划分不同机构的权利分工[7]。
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期末复习资料
作业1.第1题有效政府以()为政府行为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A.行政效率B.公共效益C.政府绩效D.公众满意度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2题衡量一个政府是否有效最直观的标准是看其()如何。
A.职能B.效益C.政绩D.效率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3题下列关于地方的专有权力不正确说法的是( )。
A.地方教育事业B.维护社会治安C.地方财产管理D.本地区财政、税收、工商、贸易管理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4题知识经济时代以()为基础。
A.权力配置B.组织机制C.信息技术D.产品更新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6题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从()倾斜和转移。
A.统一向分散B.有形向无形C.分散向集群D.集中向垄断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31题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不正确的是()。
A.年轻化B.科学化C.民主化D.制度化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32题下列不是政府的本质特性是是()。
A.阶级性B.政治性C.社会性D.自律性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33题重塑政府的改革趋向体现在“控制行政理念”向()转变。
A.即使行政理念B.信息行政理念C.服务行政理念D.人本理念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34题法治政府的核心是()。
A.依法行政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依法办事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35题政府公共危机中人为因素引起的危机有()。
A.龙卷风B.恐怖事件C.疾病流行D.飞机失事E.民族冲突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1.第61题政府放权和退却的程度以()的高低为限度A.市场质量B.社会质量C.体制质量D.组织质量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12.第62题干部人事制度创新以改革()为重点,探索干部管理新机制。
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考试资料
三、问答题
简述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问题。(5 分)一、缺乏危机防范意识和有效的预警机制二、缺乏独立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 三、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继续评估体系四、不同层级危机决策系统的协调性不够五、政策制定、社会参与机制有待完善八、危机管理的法律机制不健全
危机情境下政府决策的特殊性表现为(A.时间压力大B.决策问题复杂C.决策风险高D.危机决策对决策者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实践行政服务创新包括(A.市长热线B.领导下访C.扶贫济弱D.治安联防全民教育)。 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实践中干部选拔和权力制约包括(A.干部竞争上岗B.乡镇长直接选举C.公推公投 和两票 制D.行政诉讼E.离任审计F.舆论监督) 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实践中行政效率和廉洁自律包括(B.强化行政责任,实行多种承诺制度C.简化行政审批手 续D.急事急办制度(公共服务方面的紧急事务))。 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实践中政治透明包括(A.政务公开B.警务公开C.司法公开D.检务公开E.任前公示F.政 我国国家机构的构成包括(A.国家主席B.国家行政机关D.国家审判、检察、军事机关)。 我国政府的纵向层次分别是(A.省B.乡C.地级市D.市县E.中央政府(国务院))。 下列选项中不是政体类型的是(D.首长负责制F.邦联制)。 下列属于人为因素引起的政府公共危机的是(A.恐怖事件B.疾病流行C.煤矿爆炸D.飞机失事 E.战争)。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是(A.合法原则B.合理原则C.效能原则D.责任原则E.监督原则)。 有效政府的基本价值是(B.制度效率C.技术效率D.配置效率)。 有效政府的内涵体现在(A.有效政府以公众满意度为政府行为的目标和评价标准B.有效政府的基本特征是现有社会 资源的充分利用C.有效政府是有限政府D.有效政府是分权的政府)。 在弥补市场固有缺陷方面中国政府必须承担的经济职能是(A.遏制市场竞争走向垄断C.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 D.进行信息引导)。 责任政府的责任体系包括(A.政治责任C.法律责任D.道德责任)。 政府的特点是(A.主权性和独立性B.政治性和阶级性C.强迫性和约束性D.执行性和实践性E.综合性和动态性) 政府公共危机的类型按可影响范围分为(A.全球性危机B.国家危机D.地方性危机)。 政府公共危机的类型按原因可分为(B.不可抗拒自然因素引起的危机C.人为因素引起的危机)。 政府失灵的原因是(A.政府决策失误B.制度缺失C.政府角色错位、越位、缺位D.寻租及腐败)。 政府危机管理的基本特征是(A.政府危机管理的不确定性B.政府危机管理的应急性C.政府危机管理的预防性D.政 府危机管理的综合性E.政府危机管理的国际性)。 政府要实现其职能向市场化的转换必须做到:(A.健全政府培育市场、规制市场的职能B.加速政府采购的市场化进 程C.加快国有银行的改革步伐D.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政府职能的含义包括(A.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在一个特殊方面的体现B.政府职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D.政府职能是 一种公共性的职能)。 政府职能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B.政治C.经济D.其他社会事务)房门的管理中所应履行的职 责及应起的作用。 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应该是(A.自身管理B.内外协调C.市场监管D.社会管理E.公共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新的政府管理模式需要(A.增强政府与社会各种力量互动的能力B.建立一个杜绝权力市场化现象 的硬政权C.建立新型的责任政府D.建立新型的高能政府)。 中国政府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还必须承担的特殊职能是(A.政府部分替代市场B.推行市场化改革D.对市场的培 中央和地方的共有权力有:(A.保护人权与公民权C.维护社会治安D.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E.其他依法应由中央与 地方共有的权力)。
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和重点任务
整 、行政法 制建设等一 系列 改革 ,实
同时 , 推进 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改 革 , 实 现政 府公共 管理职 能和 国有资产 出资 人职 能分开 ;三是推 进 国有经 济布局 结构 的战略调 整和现代 企业制度 建设 , 努力 实现 政资分开 ,减少政府 部 门通 过资 产 纽带 对 企 事 业 单位 的 直接 干
件 上来 ,从不 计代价 单纯追 求经济 的 高速增 长转变 到促进 经济速度 、 质量 、
纯服 务于国有 经济 转向服务于一切有
M n yC ia财经界 1 oe hn 5
维普资讯
国圃瞽 一一 日
} Q 垂 工 旦 l 旦
17 9 8年 以来 ,适应 经济体制改 革 入展 开 , 围绕政 府职能转变 , 中国 守 推行 了政 企分开 、行政审 批制度 行 政府机构 改革 、 、 科学 民主决策机
有 经济是公有 制的唯一形式和社会 主
义的正宗经济成分 的观念 . .政府从单
机制 充分而健 康地 发挥作 用的环境条
政府行 政管理 体制改 革是 中国改
围、规 范政府 管理职 能成为 改革 的重 要 内容 。 是推进放 权让 利 , 一 采取 多种
形式 扩大企事 业单位 的 自主权 ,把不
宜 由政府管理 的事务 逐渐 交还 给企 事 业单 位. 二是推 进政企分 开 , 现政府 实
部 门同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 业脱 钩 ,
掌着宏观 管理 和经济调 节 的权 力 ,又
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 改革 司司长 范恒 山:
直接从事 着具 体的生产 经营 活动 。政 府角色错 位、 责混杂 , 职 产生 了一系列 经济社 会 问题 。 因此 , 调整 政府管理 范
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三十年理论回顾
章文光 , 煜 东, 杨 郭彦英 , 毕
( 京 师 范 大学 , 京 1 07 ) 北 北 0 8 . 5
博
【 摘 要 】 当 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 前, 政府管 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日 益凸现。理论是实践的先导, 文章分三个阶段对
政府管理 制改革三十年的理论发展进行回顾:9 8年至 1 9 年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的初步探讨阶段 ,93年至 20 年 17 92 19 02 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理论 的纵深发展 阶段 ,03年 至2 0 20 07年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理论 的创 新发 展阶段。
【 键 词 】 政府 管理体制 ; 关 政府机 构; 政府职能; 宏观调控 【 中图分类号 】 11 【 F2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 04 26 (0 82—040 10—7820 )300—6
17 9 8年以来 , 中国政 府为适应经 济体制改革 的深入展 开 , 围绕政府 机构改革 、 政府职能转变 和宏观调控 完善 , 推行 了政 企分开 、 行政审批制度创新 、 机构 调整 、 科学 民主决 策机制建设 及 国有经济 布局和结构 战略调整 、行政 法制建设 等一 系列 改 革, 丰富并推 动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理论 的发展 。
一
来 。相反 , 在行政改革结束后 , 马上 又出现了机构膨胀 、 人员猛 增 的势头 , 政府行 为方式也一 如其 旧。H 在此现象分析 的基础上 , 学术界开始关注政府机构改革 的 实质 。有学者提 出“ 职能缩小论” 认 为尽管我 国曾多次努力实 , 行精 兵简政 , 下放权 力 , 但均 未L: IN实效 ,  ̄ 机构 反而越来 越庞 大, 人员反而越来 越增 多 , 因在于没 有缩小政 府职能和相应 原 政 府 管 理体 制 改 革 理 论 的初 步 探 讨 ( 9 8年 17 地扩大社会功能 。 其他社会 主义 国家在这方面的实践也从正反 19 9 2年 ) 两方 面证明 , 凡是扩大 了社会主 义 自治功能 , 整政 府有关职 调 本阶段 的政府 管理体制改革从 政府机构 的“ 简政放权 ” 开 能 的, 政府机构 就能够得 到精简 ; 而满 足于从 中央到地方的权 始, 精简政府机构 , 放开部 分政府权 力, 提高政 府工作效率 ; 随 政 而不能切实得到精简。[ 5 1 之 以国家 对企业的 “ 放权让利 ” 为起点 , 推行 “ 政企 职责分开 ” , 利下放 , 府机构 只会更加臃肿 , 有学者 提出“ 全面 改革 论” 夏 书章指 出 , 府机构改革实 , 政 使 企 业 初 步具 有 为 市 场 进 行 计 划 外 生 产 的 自 主权 和 追 求 自身 不仅 利益的动力 与活力 ,从而逐 步打破 了国家计划一 统天下 的局 际上是全 面的行政改革 。因为通过 机构改革带动起来 的 , 是精 简机构问题 , 还有工作方 法 、 程序 、 作风 、 导干部的 四个 领 面 。 之相 应 , 府 职 能 发 生 了 巨 大 的 变 化 , 以 政 治 统 治 为 重 与 政 从 以及人 的精 神状态 问题等等 : 因此 , 全面的机构改革关 系到 点 , 向以经济和社会管理为重点。… 转 与此 同时 , 为解决 改革 所 化 , 如何搞好 现代化 建设 事业 的问题 ,不 仅要解决 为什么改的 问 带来 的一些 问题 , 处理计划与市场 的关 系上 出现 了理论 “ 在 大 还要解决改什么 、 怎样 改的问题 , 而不是 为改而改 。机构改 论战 ” 一派 观点 认为 : , 改革 中 出现 的问题 , 由于选择 了“ 是 市 题 , 革关 系重大 , 只许前进 , 不许后退 ; 只许成功 , 不许失败。 机构改 场取向” “ 、削弱计划经济” 。既然 问题 归因于“ 市场取 向” 出路 , 革并不简单 , 牵扯到很多问题 , 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场革命 。[ 6 1 就只能是 “ 计划取 向” 要收 回政府 对企业的管辖 权 、 , 物资调 配 2政府机 构改革的方向。 . 有的学者从行政组织 自身分析。 夏 权、 投资权和财权等 。 另一派观点认 为改革 中出现 问题 的根源 , 第 行政组织 或者在于改革 偏离 了市场方 向, 或者在于市场取 向的改革进行 书章认 为机构改革要 解决好 四个方面 的问题 : 一, 的 设 置 不 能 盲 目和 随 意 , 在 确 定 其 日的 性 、 要 性 和 适 应 性 要 必 得过于迟 缓 , 从而造成体制失灵 , 出现通货 膨胀 、 分配不公等 问 在人事管理问题上 , 对待干部的选拔不能 题, 出路还在于坚持市场取 向的改革。 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的框 后再进行设置。第二 , 只依靠考试 、 选举 、 荐 、 派这些单 一的方法 ; 推 指 对待 干部年轻 架 在 论 战 中基 本 形 成 。 化的问题上不能仅谈年轻化 , 还要结合革命化 、 知识 化 、 专业化 ( ) 一 对政 府机 构 改 革 的 探 讨 等; 对待“ 副职” 的问题 』 , 为“ 一认 副职过多 于事业不利” 应该减 , 1 府 机 构 改 革 的 实质 。随 着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深 入 发展 和 政 第三 , 作方法一定要正确 ,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 四, 第 政治体制 改革 的逐步展开 , 改革 政府 工作机构 , 克服官僚 主义 , 少副职 。 在 机 关 管 理 的 问 题 , 该 在 精 简 机 构 的 前 提 下 , 强 智 力 机 应 加 提 高行 政 效 率 , 为 我 国 政 治 生 活 中必 须 认 真 解 决 的一 个 重 要 成 从而帮助权 力机构更好地用权 , 更好 的对机构进行管理 。 课题。1 9 2年政府机构改革后 , 3 8 q 由于行政 系统的功能和结 构 构 , 有的学者从机构改革与其他改革 的联动效应 分析 。首 先, 并没有得 到根本 的变革 , 政改革所取得 的成果也未能巩 固下 行
关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关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进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式、方法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的改革基本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赶超战略。
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迭经变迁,多次实行权力下放和上收,却只限于调整中央和地方、条条和块块的管理权限,其目的是鼓励中央大计划的完成。
表现形式是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行政体制随着国家经济、政治设定的目标而调整和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与机构改革同国家经济涨落周期基本同步。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适应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行政体制改革越来越多的具有为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开辟道路的指向,逐渐向“有限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为减少了行政审批,决策更加注重民主化、科学化,政策更加关注民生。
第一,政府治理理念上有了重大的调整。
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政府的权力是有边界的。
计划经济年代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导致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政府过去那种无限权力和无限责任的“全能政府”的弊病。
要建立有限权力和有限责任的新型政府,重塑政府形象。
这个有限权力和有限责任的新型政府不能越位、错位、缺位,必须真正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方面的职能。
第二,政府职能和公共治理发生重大转变。
基本建立了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日益明显;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实行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大大减少;加强对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努力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和垄断领域的改革,推进公共服务创新;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更加关注民生的公平与权利,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发挥社会组织的调节作用。
浅析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浅析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摘要: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创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办法。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
但是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行政管理体制中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所以各级政府应该认真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充分认识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切实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政府的服务职能不到位。
目前来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导致了对微观经济领域的干涉较多,同时使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等方面处于薄弱状态。
政府的越位主要表现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管理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国有资产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对市场监管体制还要不完善,行政垄断、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较为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建立。
同时,社会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覆盖面仍然不高,公共服务投入力度不够,许多关系群众自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我国政府机构设置不完善、不合理。
由于政府职能定位的不清晰,因此承担职能的相应部门机构也存在职责交叉、责权脱节、效率低下和行政成本过高的问题。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以往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虽然也注意到了要改革组织结构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常常做出一些错误的举措,结果不仅未优化组织的结构,反而使组织难以跳出精简一一膨胀一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以往行政改革中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
政府职能是政府适应社会环境的需求而发挥的职责和功能,而政府的组织结构则是实施政府职责的载体.由此可见,政府组织结构与政府职能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在以往的历次改革中,人们往往割裂了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
从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后,每次改革都把政府职能转变喊得展天响,但却一直却未落到实处,其要害就是忽略了职能的载体。
历次改革到最后的硬任务就是精简机构,而这彬精简唯往是简单地合并一些机构,改革风声一过,一些撤销的机构又死灰复燃,因此,政府职能转变离不开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同时,组织结构优化又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依据。
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政府职能转变落到实处。
(二)以往行政改革中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机构设置是每一级政府都是大而全,职能配罗上下一般粗,上下对口。
其结构形式是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权力才能得到制约。
在以往的改革中,对这种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的组织结构形式触动不大,往往是在承认这种结构的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革。
这就把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与创新管理模式割裂开来了。
西方发达国家在改革中普遍探索出将决策、执行、监督职能分开的分权体制。
我国虽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但是,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者适度分权的管理体制则势在必行。
(三)以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关于组织结构改革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
所谓组织结构改革的规范化、法制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行政管理组织改革有完备的可操作性的行政法规;二是具备了对行政权力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内容摘要:2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巨大,已经基本摆脱了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形成。
主要成就表现在四个方面: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迈出重大步伐,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取得很大进步,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正在逐步推行。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了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在动因都有所不同,使其呈现出了极其鲜明的个性,表现在:⑴变革的深刻性。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进行的革命性变革,对政府职能的简化、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政府行为方式的改革乃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的冲击都是史无前例的;⑵改革与发展相互依存度高;⑶内外部制约因素的相互交织。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深入持久地进行着,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必要性行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其改革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基点,以重塑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推动力,全面履行行政职责,提高政府的行政意识和能力。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己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了,甚至成为其阻力和障碍。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所以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了当务之急。
2、中国的行政管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力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3、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考核体系不健全。
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意义和重点
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意义和重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本文将从核心意义和重点两个方面,探讨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传统政府职能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亟待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实现政府职能的精简化、市场化和法治化,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2. 提高政府执行效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提高政府执行效率,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现在的政府机构繁多、职能交叉、重复劳动严重,导致政府执行效率低下,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推动政府服务向群众需求更加贴近,提升政府整体治理能力。
3. 促进政府自身治理能力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提升政府自身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
政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其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理效果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协同性不足、职能之间重叠等问题。
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构建现代化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协调能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 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推进管理体制创新。
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是推动政府改革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需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人才,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政府工作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政府管理的现代化、专业化和法治化。
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意义和重点
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意义和重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了推动政府机构有效运行和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
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意义在于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理顺权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重要举措。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意义在于优化政府机构设置。
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数量庞大、职能交叉、重复办事现象严重,导致了政府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对政府机构进行适度整合和优化调整,减少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提高政府绩效和服务能力。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意义在于理顺权责关系。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繁杂、权责不清,导致了一些问题的长期得不到解决。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明确政府机构的职责权限,强化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服务,建立科学合理的权责配置机制,使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市场主体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意义在于提高行政效能。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审批繁琐、办事速度慢、效率低下等,这不仅浪费了企业和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从过程管理转向结果导向,加强行政效能评估,引入市场机制和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
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意义在于优化政府机构设置、理顺权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
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政府机构设置。
通过整合和精简政府机构,减少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提高政府协同工作的效率和效能。
明确政府机构的职责权限。
建立科学合理的权责配置机制,明确政府机构之间的职权关系,推动机构职责的专业化和精细化。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功能,构建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
推动政府绩效评估和奖惩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和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
国家治理与政府改革
国家治理与政府改革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地位提升,国家治理和政府改革成为了热门话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治理和政府改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需要不断调整和改变自身的管理方式和治理理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一、国家治理的现状和挑战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各国面临着新的治理和发展挑战。
尤其是中国,由于其巨大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速度,不断面临着治理和管理方面的挑战。
其中最大的一个挑战是提高治理效率和效果。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他们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更高的社会义务和更好的管理效果。
然而,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繁琐的程序和繁重的层级制度,加上缺乏创新和灵活的管理方法,使得政府在面对危机和变革时不能快速做出反应和应对。
二、政府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中国政府已经开始不断地调整和改革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具体来说,中国政府需要加强对政府系统的改革,强调创新和效率,加强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提高公众的治理意识和参与度。
1. 改革政府制度首先,政府需要改革其制度,优化留给市场的空间,发挥政府在市场主导和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政府需要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机制,提高公众满意度和参与度。
2. 强调创新和高效其次,中国政府还需要注重创新和高效。
新时代的中国需要倡导创新精神,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政府服务升级和转型升级。
这通过推动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转化,增强行业竞争力,并达到更可持续和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3. 加强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再次,中国政府需要强化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政府需要增加公共服务的透明度,通过公开信息、证据和统计数据来证明政府的决定、政策和政策审批过程。
此外,政府需要尽可能的保护公民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并增强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
佚名
【期刊名称】《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1993(000)020
【摘要】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指对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权限、内部关系、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和变革。
它要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着重围绕着"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改革。
转变职能主要是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是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分开的原则.弱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管理职能.强化对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职能.从而实现微观放开搞活、宏观管住管好的目标。
首先,要把生产经营职能交还给企业。
今后,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理企业。
其次,政府摆脱企业生产经营等微观管理事务,重点转到加强对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上来。
再次,加强国有资产
【总页数】1页(P39-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
【相关文献】
1.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前瞻 [J], 魏礼群
2.西方政府管理理论与中国行政哲学的交融——以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过程为例 [J], 张琳
3.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前瞻 [J], 魏礼群
4.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前瞻 [J], 魏礼群
5.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专辑——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和重点任务 [J], 范恒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的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中国的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推进体制改革,以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的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首要任务。
政府逐步放开市场,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实行市场经济。
这一改革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政府逐步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改革企业所有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政府职能从过去的“大包大揽”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更注重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中国的体制改革还包括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旨在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效率。
政府职能从过去的简单行政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建立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政府取消和简化了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企业和个人的行政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权力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的建设,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能。
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的体制改革还包括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旨在提高社会安全和社会管理水平。
政府注重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社会参与化。
为了提高社会管理的效果,政府逐步建立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社会公共服务的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提高了民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和资源保护,提高了生态环境的质量。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加强环境监管、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普及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5)-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
作业1.第23题衡量一个政府是否有效最直观的标准是看其()如何。
A.职能B.效益C.政绩D.效率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24题责任政府建构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归责原则基础上的()制。
A.首长负责B.政府问责C.行政监督D.引咎辞职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25题有效政府以()为政府行为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A.行政效率B.公共效益C.政府绩效D.公众满意度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26题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是坚持:()行政机构改革方向。
A.大政府、小社会B.小政府、大社会C.垄断政府D.全能政府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27题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不正确的是()。
A.年轻化B.科学化C.民主化D.制度化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28题政府放权和退却的程度以()的高低为限度A.市场质量B.社会质量C.体制质量D.组织质量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37题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不正确的是()。
A.年轻化B.科学化C.民主化D.制度化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38题行政审批制度处理和协调的重点是:()。
A.行政机关外部并且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B.行政机关内部C.上级行政机关D.下级行政机关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39题干部人事制度创新以改革()为重点,探索干部管理新机制。
A.公务员制度B.政绩考核C.干部人事制度D.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40题政府职能重构的内涵包括纠补()失灵和弥补()失灵。
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首先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然后针对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必须不断地深化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才能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告诉发展。
关键词:改革;体制;行政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了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深化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我们知道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不断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强调经济自由,因此,需要排除政府不适当的干预。
高标准的市场准人要求,过多的行政审批项目和程序,各种行政壁垒,部门、地区封锁等都将损害市场的完整性和公正性。
政府权力的介入点应当是市场自我调节的临界点。
凡是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出面解决,如市场规则的建构,市场重大风险的防范,维护市场的正当竞争、解决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对在市场竞争中暂时处于劣势的人们的帮助等。
我国现行的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体制仍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职能宽泛,审批事项过多,行政机关的分工过细以及权力高度集中,政府信息不透明等都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因而,需要通过改革对政府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健全行政管理体制。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该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行政民主化、社会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加强。
目前,我国正处在剧烈变革之中。
一方面,随着科技、经济、信息的发展,我国正在从传统的农业型、工业型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以及公共行政民主进程的加快,社会正朝着权力分散化、利益多元化的多元社会发展,政府垄断公共行政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
对公共行政进行民营化、市场化的改革,让更多的民间企业和组织参与公共行政,通过吸收民间资源和技术来提高政府的行政供给能力,也已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的治理与政府改革
中国的治理与政府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治理方式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政府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变化,以提高治理效能,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的治理与政府改革。
一、权力下放与地方治理中国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权力下放。
这一措施的出发点在于推动地方政府的自治和发展,使其具备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权力下放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权限和责任,使其能够更好地回应社会需求和解决地方问题。
此外,权力下放还有助于减轻中央政府的负担,使其更专注于国家层面的决策和管理。
地方治理的改革也是中国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推进地方治理的现代化,中国各地政府能够更好地应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地方治理的改革包括构建透明高效的政府机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加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和沟通等。
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改善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社会参与与意见表达中国的治理与政府改革还注重社会参与和民众的意见表达。
通过引入公众参与的机制和渠道,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意见,加强和民众的互动和沟通,增加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公众参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例如听证会、座谈会、意见征集等,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到决策和治理的过程中。
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吸收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治理中来。
非政府组织在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凝聚社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政府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反腐败与廉政建设中国的治理与政府改革还涉及反腐败与廉政建设。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打击腐败现象,推行廉政建设,以保持政府的清廉和公正。
反腐败工作包括加强监督与审查制度,实施严格的反腐惩处措施,加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开性等。
廉政建设则涉及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创造廉洁和公正的政府环境。
论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论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推进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
本文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并从当前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
标签:政府;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探索新的行政管理体制创造了条件,国际上相继出现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等改革理论,中国这政府管理体制一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民主水平的提高,还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并进行相应改革。
根据政务院制定的《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第一次精简工作,并在1954年初步构建了中国的基本行政框架,1956年,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关系,先划分中央和各省、市的行政管理职权,再逐步划分省和县、县和乡的行政管理职权。
现在政府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没有限制部门权力利益化,这跟政府的职责划分利益划分不明确有直接关系,而且政府部门的监督也不是很到位,所以政府需要明确划分职能和利益,并实行相应的奖惩机制进行口常业务处理和相互监督。
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大幅度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三个阶段。
阶段一:改革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模式(1978—1992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模式,国家管得较多,抑制了企业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行政体制改革和创新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了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
这一阶段进行推进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撤销一些部门,推进政府工作人员专业化,探索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阶段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探索(1993-2012)1992年,党的十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行政管理改革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行政管理改革新公共管理视角是一种对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颠覆性挑战,它强调市场化、社会化和权力下放,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
在这种视角下,中国的行政管理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致力于在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的改革道路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
本文将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分析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市场化、社会化和权力下放,把更多的管理权力下放到基层,倡导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提倡以客户为导向,强调效率和绩效。
在中国,新公共管理视角已经渗透到行政管理改革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化改革。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强调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
实行市场化的人才流转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公共管理工作,提高行政效能。
政府推动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社会化改革。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公民社会的合作与共建共治,推动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提高公共管理的民主化程度。
政府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治理,提高社会管理的专业化和综合性。
权力下放。
中国政府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强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自主权,鼓励地方政府按照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模式,提高地方政府的政策灵活性和执行效率。
政府注重赋予基层政府更多的管理权力和责任,推动基层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本地问题,提高基层政府的服务水平。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行政管理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市场化改革中出现的失灵现象,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尚不完善,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受到影响。
社会化改革中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服务仍面临着一些制度性障碍和政策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强化与改善相关政策和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政府职能重构的目标。
答:随着开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政府职能在很多时间里已经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现在的中国迫切需要对政府职能作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这个时代。
而构建政府职能最主要一点是要有明确的目标。
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看法:首先,要完善各种法律法规。
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执政的核心。
法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管理各种政务的主要依据。
不完善的法制,成旧的法制都会制约政府职能的实现。
就拿金融市场来说,我国进入世界八百强的银行有84个,资本占9%,但利润却占25%,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的银行业务是一个暴利行业。
许多银行现在还在实行信用卡“全额罚息”。
不仅影起了消费者的不满,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我们的银行监管部门对此无能为力,原因是他们银行有法可依。
不过法律还是70年代制定的,已不再适合当今快速发展的银行业务。
其次,大力引进高学识,高能力的人进入政府管理机构中任职,大胆提拔人才。
一直以来我们政府存在一种按资格,按年龄决定升迁的潜规则。
这就使我们的政府部份存在许多结构老化的现象,也打击了有为青年做大事,做好事,做成事的积极性,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实现。
最后:要重新培养政府的公信力,让政府真正进入到人们心中!政府职能的实行很大程度取决这个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由于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问题,我们政府的公信力变的很差。
比如一些假借集体利益强行征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再比如乱摊派的事情屡见不鲜,还有仗势欺人的事情,一些公务人员服务态度恶劣的现象处处可见。
老百姓都不信任政府了,政府能做成什么大事是不可能的。
试述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努力建设廉洁、勤政、规范、务实、高效的政府。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建设学习型政府。
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做到不迷失方向、不偏离中心;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不断增强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能力,做到指导工作不违背规律、不脱离实际;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矛盾的战术本领,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设创新型政府。
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彻底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克服小富即安、温饱即满的落后意识,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
再次,转换职能、转变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做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实现经济管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管理方式由行政控制型向行政控制和规范服务结合型管理转变;行政职能由全能政府向主要提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转变。
再其次,依法行政、讲求诚信,建设法治型政府。
继续实施依法治市方略,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最后,廉洁自律、率先垂范,建设廉政型政府。
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把为人之本与为官之道统一在党性原则之下,从点滴小事做起,当好表率,防微杜渐。
第3题(10) 分简述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应该具备的构成要素。
答:(一)要有明确的服务理念(二)要完善约束机制,建立完整正确的评议监督机制政府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三)建立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和现代化服务手段
第4题(10) 分简述政府机构改革动力。
答:(一)经济体制改革(二)政治体制改革(三)社会文化体制的变迁(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五)国际环境的变化
第5题(10) 分衡量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标准是什么?
答:1、行政组织调控能力的百分数2、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百分数3、金融宏观调控能力的百分数
第6题(10) 分简述责任政府的实现途径。
答:(一)转变政府观念(二)理顺体制,将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责任以政府职能、公务员职责的形式表现出来(三)加强政府公务员良好的政德修养(四)建立有效的政法问责机制
第7题(10) 分简述网络经济时代政府应培养和开发的职能。
答:(一)数字化管理职能(二)培育环境职能(三)扩充教育职能(四)宏观经济预警职能(五)信息安全职能(六)电子政府的延伸职能
第8题(10) 分简述网络时代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
答:1、从被动服从型向主动应对型转变2、从体力操作型向知识智能型转变3、从例行程序到适应复杂多变的形势和不断创新4、从不信任到对话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