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翅片管管外沸腾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T形翅片管卧式重沸器和蒸汽发生器性能研究及应用

T 形翅片管卧式重沸器和蒸汽发生器性能研究及应用郭宏新,刘 巍,梁龙虎(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河南洛阳 471003) ①摘要:介绍T 形翅片管卧式重沸器和蒸汽发生器的研究开发过程和工程应用效果,包括T 形翅片管的结构特征、机加工技术研究、小试及工业试验、计算数模及使用范围、计算软件、设备系列图的开发,并介绍了T 形翅片管重沸器和蒸汽发生器在沸腾传热过程中的应用和取得的节能、节资效果,以及在装置扩能改造、解除瓶颈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T 形翅片管;重沸器;蒸汽发生器;沸腾传热;工程应用开发中图分类号:T Q 0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9954(2004)0120013204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 2shaped finned tube reboiler and vapor generatorGU O H ong 2xin ,LIU Wei ,LIANG Long 2hu(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 orporation of SI NOPEC ,Luoyang 471003,Hen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 2shaped finned tube reboiler and vapor generator were presented ,which covered T 2shaped tub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machining technique study ,small and pilot 2scale test ,and the develop 2ment of s oftware and equipment series diagram.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 2shaped reboiler and vapor generator in process of boiling heat trans fer and its g ood performance in energy saving and cost saving as well as its function in plant revam ping and debottling were described.K ey w ords :T 2shaped finned tube ;reboiler ;vapor generator ;boiling heat trans fe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devel 2opment 重沸器一般用于分馏塔底以提供分馏所需要的热源,其设计对分馏塔的操作至关重要。
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0年第 29卷增刊 ·82·化工进展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与优化司子辉,张燕,康一亭,欧顺冰(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10039摘要:利用 FLUENT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两种翅片(波纹三对称穿孔翅片与波纹翅片的表面流动性与传热性,得到不同风速表面传热系数的分布。
表面传热系数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误差为 5%~10%,证明该模拟方法的正确性。
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流速度不同时,波纹三对称穿孔翅片表面传热系数比波纹翅片表面传热系数高20%~28%,节约能耗,强化传热。
关键词:翅片;数值模拟;表面传热系数中图分类号:TB 657.5; TQ 0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6613(2010 S2–082– 05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finned tube heat exchanger SI Zihui , ZHANG Yan, KANG Yiting, OU Shunbing(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 Sichuan , China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surfac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two kinds of different finned-tubes (wavy three symmetric holes fin surfaces and wavy fin surfaces are numerically studied by using FLUENT software, and distributions of convection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s are obtained. The error of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between simulation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 ranges from 5% to 10%, which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the wavy three symmetric holes fin surfaces increase by 20%—28% compared to the wavy fin surfaces, thus saving energy and enhancing heat transfer.Key words: fin; numerical simulation;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翅片管式换热器应用广泛,其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课题。
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性能的数值模拟

文章编号:CAR105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性能的数值模拟陈莹1高飞1高冈大造1徐林虓1李维仲2左建国2(1三洋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2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摘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翅片间距为1.6mm的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在不同的迎面风速条件下1-5列换热器空气侧的换热和压降特性。
得到了翅片表面温度分布、压力分布等结果,分析了迎面风速对翅片表面的温度、空气流动的影响。
数值模拟结果与在相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波纹翅片换热器数值模拟换热系数压力损失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IR-SIDE PERFORMANCE OFFINNED TUBE HEAT EXCHANGERChen Ying1 Gao Fei1 Daizo Takaoka1 Xu Linxiao1 Li Weizhong2 Zuo Jianguo2(1 SANYO Electric(ChinaCo.Ltd. Dalian Branch Research Dept2 Energy and Power Department of DLUT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corrugated finned tube heat exchangers are simulat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air side heat transfer and friction of 1-5 rows heat exchangers a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frontal velocities. The results of temperature profile and pressure profile on fin surface are achieved. The effect of frontal velocity with the fin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air flow is analyz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validat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under the same boundary conditions.Keywords Corrugated fin Heat exchanger Numerical simulation Heat tranfer coefficient Pressure drop0 引言管翅式换热器被大家广为关注[1,2,3],因此,对于管翅式换热器的换热及阻力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翅片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及强化分析

得不少成果, 如通过增加肋片、 增强流体扰流等提高 传热能力等等。从早期的铸铁式换热器开始, 人们就 设法提高肋片的高度,减小肋片的厚度以提高传热 能力, 但是受制造水平和工艺的影响, 肋片的高度和 厚度已被限制在一定尺度。随着制造水平和加工工
!""# 年 $! 月刊
艺的提高,发展了各种更高效的肋片。在空调行业 中, 象光管绕铝翅片、 皱折翅片、 镶片、 轧片、 套片、 串 片等翅片管式换热器渐渐形成了行业的主力 产 品 。 随着我国空调行业的成熟,各厂家为了追求更大的 利润空间,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生产出传热性能更 好的翅片管换热器, 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通 过对现有空调行业中常见的空气处理机用铜管铝串
—— %I—接触效率, /2F=;
JKI 翅 片 外 侧 圆 管 部
换热热阻的降低, 同样也可以使换热性能得到提高 。 分表面积, ,#; 如 图 = 所
JKI && A)G ;#LMC :! N
( !////"5) LM< ( !/) 其中, 管外径; )G: —— LM—翅片厚度; —— "5—翅片间nned-tube heating exchangers . overall coefficient of heating transfer
:".;290 fined-tube heating exchanger
0
引言 人们对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方法的研究,早已取
中央空调终端产品空气处理机上常用的铜管铝 串片结构如图 1 所示。铜管采用 !!"#$%&,铜管叉 如图 *。翅片材质为铝翅片, 厚度 排, 管间距 ’()), 和翅片间距各厂家有所不同,此处以大连某空调设
论文振动翅片管流动与换热的介观数值模拟研究

论文振动翅片管流动与换热的介观数值模拟研究振动翅片管是一种常见的换热器件,其通过管道内的振动翅片来增强热传导和流动混合,从而提高换热性能。
介数模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振动翅片管流动与换热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对振动翅片管流动与换热的介数模拟研究的分析:1. 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首先,需要对振动翅片管的几何形状进行建模,包括翅片的结构和管道的几何参数。
根据研究需求,可以选择二维或三维模型。
然后,将领域分割为网格单元,通常使用结构化网格或非结构化网格,以适应复杂的几何形状和流场。
2. 运动方程模拟:为了研究振动翅片管的流动特性,需要在数值模拟中考虑流体的流动运动。
通过求解流体力学中的Navier-Stokes方程,可以模拟流场的速度、压力和温度的变化。
针对振动翅片管,需要考虑流体的不可压缩性和翅片的良好运动模拟。
3. 振动翅片模拟:振动翅片的运动是振动翅片管换热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可以通过振动翅片上加入适当的振动力,或根据实验数据模拟振动模式。
同时,应考虑翅片在流动中产生的阻尼效应,如流体-结构相互作用(FSI)等。
4. 换热模拟:振动翅片管主要应用于换热领域,在模拟中需要考虑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换热机制。
根据流体的温度分布和翅片表面的换热特性,可以计算出管道内部和外部的换热效率和温度场分布。
5. 结果分析与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可以获得振动翅片管流动与换热的参数和特性。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工况和翅片设计的结果,可以评估翅片形状、振动频率和幅度等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优化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数值模拟只是对振动翅片管流动与换热的近似预测,具体的结果仍需与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和修正。
此外,模拟过程中还需要合理选取边界条件、流体模型和模。
LNG开架式海水气化器强化传热过程数值模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 NG 开 架式 海 水气 化 器 强化 传 热 过 程数 值 模 拟
郭 少 儒 ,张 尚 文。 ,郭 长 瑞。 ,周 少 斌 。 ,文 晓龙 。 ,郭 煜。 ,席 良贤 。 ,苏 厚德
( 1 . 中 国海 洋 石 油 东 海 石 油 管 理 局 ,上 海 上海 2 0 0 0 3 0 ;2 . 中海 石 油 ( 中国 ) 有限公司 上海分公司 , 2 0 0 0 3 0 ;3 . 甘 肃 蓝 科 石 化 高 新 装 备 股 份 有 限公 司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7 0 )
关 键 词 : 开架 式气 化器 ; 挤压式翅片管 ;液化天然气 ;换热 过程 ; 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 号 :TU9 9 6 ;TH1 8 3
文献 标志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7 4 6 6 . 2 0 1 3 . 0 6 . 0 1 2
N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i n t h e Co u r s e o f He a t Pr o g r e s s f o r
翅片管式换热器传热与流场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耦 合计 算 , 这 就要求 管 壁和管 外都 需要 布置 网格 , 整 体建模 的思路 必 将 产 生数 量 巨大 的 网格 , 在 实 际模 拟计 算 中受 到计算 机软硬 件 的限制 。为 了便 于 计算 , 在实 际情 况 的基 础 上对 翅 片 管 换 热 的物
理模 型 作如 下简化 假设 :
中图分类号 T Q O 5 1 .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0 2 5 4  ̄0 9 4 ( 2 0 1 3 ) 0 3 - 0 3 4 7 05 -
扩 展表 面强 化传 热在换 热器 中已得 到广泛 的
应用 , 翅 片 管 是 最 常 见 的扩 展 表 面 形 式 之 一 … 。
1 换 热器 的基本 结 构参 数及 整体模 型 简化 笔者 研究 的换 热器 是油 田用 注气 锅炉 的对 流
d .基 管 与 翅 片 的导 热 系 数 为 常 数 , 且 忽 略 基 管轴 向导热 对换热 的影 响 ;
e .对 辐 射 换 热 和 重 力 影 响 忽 略 不 计 , 且 不 考虑 翅 片管 的污垢热 阻 。
段, 由1 4排共计 1 6 2根翅 片管 组 成 , 每 根翅 片 管
长3 7 9 2 m m, 翅 片管 基 管外 径 8 9 am, r 壁厚 1 3 m m,
通过 对翅 片管 换 热 器 几何 形 状 进 行 分 析 , 发 现 与管束 轴 向垂 直 的截 面 形 状 和尺 寸 均 相 同 , 都 为矩 形和梯 形 的组合 。在 受热 管束 轴线 的 中点 取 如 图 1所示 方框 中的区域作 为计 算域 进行 数值 模 拟 。计算域 的截 面与 管 束 轴 线 方 向垂 直 , 沿 轴 向
摘 要
在 对 大 型 翅 片管 式换 热 器 结 构 合 理 简 化 的 基 础 上 , 应用 C F D 和 数 值 传 熟 学方 法 , 建 立 了翅 片
不同结构型式纵翅片管综合换热性能的数值模拟

化工进展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935·
研究开发
不同结构型式纵翅片管综合换热性能的数值模拟
范国荣 1,范魁元 2,刘丕龙 2,江乐新 1
(1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 齐齐哈尔轨道车辆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2)
of longitudinal finned tub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ngitudinal louvered finned tubes was 90% better in heat changing efficiency than ordinary flatbed longitudinal finned tubes,but the pressure drop was the largest among the tested tubes,Under the same pressure drop and pumping power conditions,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longitudinal louvered finned tubes was better than other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出,纵翅片换热器与其 他紧凑型换热器对比在传热效率和减轻结垢方面有 显著优势,但是其换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 此,本文作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纵翅片管换热 器的纵翅片结构进一步研究,提出几种新型的纵翅 片型式,以找出换热性能更好的纵翅片结构,为工 程应用提供解决方案及理论依据。
能量方程为
∂T ∂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型翅片管管外沸腾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秦政;刘闯;曹凯;门启明;杜柯江【摘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T型翅片管和光滑管管外沸腾强化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合T型翅片管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该换热管的沸腾强化传热机理.在所研究的范围内,T型翅片管管外沸腾传热系数最大时高于光滑管23.2%,强化传热效果明显.同时,综合评价了T型翅片管强化传热和增加压降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其强化传热综合性能评价因子在不同流速下均大于1,说明T型翅片管有较好的强化传热效果.【期刊名称】《化工装备技术》【年(卷),期】2016(037)005【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T型翅片管;沸腾;强化传热;数值模拟;换热管;流速;压降【作者】秦政;刘闯;曹凯;门启明;杜柯江【作者单位】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化肥厂;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建修公司;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51.5沸腾强化传热是强化传热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沸腾强化传热主要是通过多孔表面增加汽化核心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换热效率,更合理地利用能源[1-2]。
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可将多孔表面分为两类,一类为多孔覆盖表面,另一类为多孔开孔表面。
所谓多孔覆盖表面,就是在换热面上通过烧结、电镀等方法加工一层多孔层;所谓开孔表面,就是通过机械方法或者其他方法在光滑换热面上加工出凹槽、细缝等容易形成汽化核心的表面结构[3-4]。
本文研究的T型翅片管,其换热表面就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加工多孔表面,具有加工过程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5]。
T型翅片管在1978年就已问世,具有良好的沸腾强化传热效果,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
近年来,随着数值模拟技术的逐渐完善,大量强化传热研究采用CFD 软件进行,但目前尚未见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T型翅片管管外沸腾传热进行研究的公开报道。
本文利用Fluent 14.0中的沸腾模型对T型翅片管管外沸腾传热进行模拟。
结合其管外温度、气相体积分数分布等数据信息,探讨T型翅片管管外沸腾强化传热的机理。
本研究也为Fluent软件在沸腾传热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本文研究的T型翅片管结构及几何参数如图1所示。
考虑到数值模型的简化以及网格划分问题,数值模型只保留200 mm的换热管长度。
用于对比的直管模型与T型翅片管相同,为Ø25×2.5×200换热管。
由于T型翅片管翅片尺寸相对较小,导致三维模型需要大量的网格,使计算变得更加复杂,且换热管为对称模型,因此本文采用一半换热管的二维模型进行计算。
数值模拟对象为管外沸腾强化传热,因此只建立了管外流动区域,其区域宽度为换热管间距的一半15.8 mm,长度为200 mm。
图2为T型翅片管翅片部分网格划分情况,可以看出,翅片部分网格较细。
沿着远离翅片的流体区域,网格逐渐变粗,并有平滑的过渡。
对于上述两种换热管划分若干种不同尺寸的网格并进行网格无关解验证,最终得到光滑管网格数为3800左右,T型翅片管网格数较多,为40 800左右。
选择欧拉多相流模型中的沸腾模型(boiling model),在沸腾选项中选择RPI沸腾模型(RPI boiling model)。
黏度选择标准k-epsilon模型,并选择标准壁面方程(standard wall functions)。
在Phases选项卡下Interaction中选择适用于本工况沸腾计算的计算模型。
设置模型左侧边为速度进口,右侧边为压力出口,出口压力为常压。
计算进口流速分别为1.2 m/s、1.4 m/s、1.6 m/s、1.8 m/s和2.0 m/s时管外沸腾传热情况。
光管下侧边和翅片管翅片侧为壁面边界,给定恒定壁温105℃,模型上部直边段设置为绝热壁面。
为了更加明显地观察沸腾现象,给定入口为饱和水(水温为100℃)。
设置速度压力求解器为Coupled,其余均为二阶迎风格式(second order upwind)。
松弛因子根据Fluent帮助文档中推荐值进行设置。
计算过程中监测出口的气相体积分数,以此来判断计算是否收敛。
2.1 速度云图分析图3为流速1.2 m/s时T型翅片管管外气相速度矢量图。
由图3可以看出,在流动区域内,气相速度逐渐增大,最大速度达到2.34 m/s,大于给定进口速度1.2m/s。
这是由于气体在产生过程中不仅受到流动液体的作用沿着流动方向继续流动,而且受到浮升力作用,两者叠加使流速增大。
同时,气泡的产生和破灭会不断扰动主流区域,使主流的湍流程度增加,也会使部分区域的流速增大。
图中对换热管末端翅片部位的气相速度矢量图进行了放大,可以看到,翅片位置产生的气相均在浮升力的作用下,朝着远离加热面的方向流动。
而且与主流区域相比,翅片位置液体流动并不剧烈,流速仅为0.2 m/s左右。
图4为光滑管管外沸腾工况下气相速度矢量图,气相流速最大为1.42 m/s,小于T型翅片管的2.34 m/s。
而且光滑管外流动比较有规律,其速度矢量基本上为平行矢量,方向也基本相同。
也就是说,由于光滑管管外没有凹坑和凸出物,相对而言不容易生成汽泡。
此外,翅片能够间接增大传热面积,因而翅片管更有利于传热。
2.2 气相分率及压降分析将进口流速为1.2 m/s时T型翅片管和普通光滑管计算域中心线上气相体积分数值示于图5中,图5(a)为T型翅片管气相体积分数分布,图(b)为光滑管气相体积分数分布。
可以看出,沿着中心线方向,两种换热管气相体积分数均呈递增趋势,且在流体流过一段距离后,增长速度增快。
对比两种换热管管外气相分布可以看出,T型翅片管管外气相体积分数大,两者最大值相差13%左右,而光滑管中心线气相体积分数最大也只有7%。
在进口流速及换热管壁面温度均相同的条件下,T型翅片管产生的蒸汽量大,传热量远大于普通光滑管。
图6为两种换热管沿中心线上混合相压力分布情况,图中横坐标为中心线上位置,纵坐标为混合相压力。
两种换热管压降趋势相同,沿着流动方向逐渐降低。
不同的是,由于翅片导致了更大的摩擦阻力损失,T型翅片管管外计算域中心线上压降更大,达到650 Pa左右,而光滑管只有225 Pa。
数值计算了不同流速下T型翅片管和光滑管管外沸腾传热情况。
图7所示为不同流速下两种换热管管外平均气相体积分数对比,随着流速的增加,两种换热管管外气相体积分数均呈减小趋势。
这种现象是由于流速的增加,使得冷流体受热时间减少,冷流体无法得到充分的加热,即在沸腾工况中冷流体没有得到充分的沸腾,因此其气相生成量也就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
图7也反应出T型翅片管沸腾传热能力强于光滑管,其管外平均气相体积分数远远高于光滑管。
流速为1.2 m/s时管外气相为光滑管的3.7倍多,2.0 m/s时最大,达到4.5倍。
机械加工得到的管外凹坑为气泡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气泡的生成和破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流动的湍流程度,进一步强化了换热管外沸腾传热。
另外,T型翅片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换热管的有效换热面积,使得传热量增大,气泡生成量增多。
图8为不同流速下两种换热管管外进出口压力降对比,可以看出,随着流速的增加,管外压降呈上升趋势,且T型翅片管上升速度更快,相差最多时为光滑管压降的3倍左右。
这是由于T型翅片管机加工表面引入了更大的流动阻力,因此对于这种强化换热管的使用,不仅要考虑到其强化沸腾传热的优点,同时也要考虑其较大的流动压降。
从计算结果中调出传热面上的热流量,再根据壁温和流体温度计算得到两种换热管的管外侧沸腾传热系数,将其绘于图9中,图中横坐标为流体流速,纵坐标为传热系数。
对比两种换热管的传热系数发现,T型翅片管管外沸腾传热系数在不同流速下均高于光滑管,平均高于光滑管20%左右。
在低流速下强化沸腾传热效果更加明显,1.2 m/s时达到23.2%;2.0 m/s时强化效果较差,也有18.7%。
因此,机械加工表面T型翅片管对于管外沸腾强化传热效果明显,而且在低流速下强化效果更好。
2.3 强化传热综合性能评价强化传热通过传热评价因子η来评估。
当η大于1时,表明在相同的换热管输送功率下,强化传热管传递的热量大于基准管。
η值越大,传热管增强传热的能力越强。
η计算式如下所示:式中Nu——努赛尔数,无因次;f——阻力因子,无因次;下标0——表示光滑管。
图10为T型翅片管强化传热综合性能评价因子η随流速的变化情况,图中的η都大于1,说明T型翅片管有很好的强化传热效果。
由图10可见:η值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在低流速情况下η值较大,强化沸腾传热效果较好,而在高流速情况下η值相对更趋近于1,强化传热效果相对不明显。
这是由于在低流速时,翅片管生成汽泡较多,同时造成了相对比较强烈的扰动;而在流速较高时,汽泡没有低流速时产生量多,且流速较高时本身湍流程度会比较高,此时扰动影响的比例就会比较小。
(1)机械加工得到的管外凹坑可以产生大量的汽化核心,使得T型翅片管的汽泡生成和破灭频率非常高,这一过程产生的扰动破坏流体与管道壁面之间的边界层,使传热得到强化。
另一方面,T型翅片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换热管的有效换热面积,使得传热量增大,气泡生成量增多。
在本文研究范围内,流速为1.2 m/s时管外气相为光滑管的3.7倍多,2.0 m/s时最大,达到4.5倍。
(2)对比T型翅片管与光滑管的管外沸腾传热系数发现,T型翅片管管外沸腾传热系数在不同流速下均高于光滑管,平均高出光滑管20%左右。
在低流速下强化沸腾传热效果更加明显,1.2 m/s时达到23.2%,2.0 m/s时强化效果较差,也有18.7%。
(3)在提高传热效率的同时,翅片结构也相应地引入了更大的流动阻力,使管外流动的进出口压降增大。
但其强化传热综合性能评价因子η在不同流速下均大于1,说明T型翅片管有很好的强化传热效果。
在低流速情况下,沸腾强化传热效果较好;在高流速情况下,强化效果相对不明显。
【相关文献】[1]林宗虎.强化传热及工程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2]朱冬生,钱颂文,马小明,等.换热器技术及发展[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 [3]Gottzmann C F,et al.High efficiency heat exchangers[J].Chemical Eng Progress,1973,69(7):69-75.[4]李冀.多孔表面管在炼油装置上的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9,30(11):64-65. [5]庄礼贤,崔乃英,阮志强,等.机械加工表面对空管的沸腾传热试验[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2,3(3):242-248.[6]梁龙虎.T型翅片管重沸器传热性能研究与工业应用[J].炼油设计,2001,31(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