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财务造假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财务造假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财务造假的国内外文献综述财务造假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本文关键词:造假,综述,文献,国内外,财务财务造假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本文简介:第2章文献综述 2.1国外文献综述2.1.1动因理论证券市场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国外研究财务造假的理论成果不断增多。

主流研究集中在造假动因分析上,比较经典的动因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 (1)舞弊三角理论该理论被公认为迄今为止财务造假动机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

最早研究舞弊因财务造假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本文内容:第 2 章文献综述2.1 国外文献综述2.1.1 动因理论证券市场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国外研究财务造假的理论成果不断增多。

主流研究集中在造假动因分析上,比较经典的动因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1)舞弊三角理论该理论被公认为迄今为止财务造假动机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

最早研究舞弊因子学说的是美国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先生,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提出舞弊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异常需求、机会和合乎情理,为后来舞弊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

在 1995 年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的创始人、伯明翰大学的史蒂文▪阿伯雷齐特(W.Steve Albrecht)进一步完善了舞弊学理论[2]。

该理论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是由压力(Exposure)、机会(Opportunity)和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三要素组成,三者缺一不可。

经营受到阻碍、财务上出现困境、资金供应不足都会给企业带来压力,企业也就产生了舞弊行为的动机。

企业采取舞弊通常由于以下四种压力:工作压力、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和其他压力。

这四种压力构成企业舞弊的动机。

舞弊的第二种要素--机会,是指企业进行舞弊的同时又不会被揭发或者不会受到相关处罚,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

在具备以上两个要素以后真正的舞弊行为就差借口(自我合理化)这一要素,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的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上市公司爆出令人震惊的财务舞弊事件,使投资者的信心大受影响。

2011年11月,美国安然公司会计丑闻,拉开了人们了解财务舞弊事件的大幕,安然事件尚未平息,世界通信、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莱德艾德等公司的财务舞弊,进一步的加剧了对证券市场的震动。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更为严重。

琼民源、银广夏、亿安科技、蓝田股份等一个接一个财务舞弊事件出现,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相当不利影响。

财务舞弊既有上市公司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客观因素,还有我们会计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缺陷。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国内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

本文对他们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整合。

一、上市公司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观动因(一)弥合融资要求资金与企业,犹如血液与人体。

企业为了达到借款或增加资本的目的,可能虚报其财务报表。

1 初次发行阶段在许多企业、许多人看来,发行股票实质上是“圈钱”,所以许多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十分强烈。

但是根据规定,发行股票和上市的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于是许多企业为了发行股票和上市,便通过各种舞弊手段进行会计处理,以确保连续三年盈利。

2 配股阶段配股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再筹资工具。

中国证监会将上市公司配股的条件规定为“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3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

为了满足该项要求,以保持可能的配股资格,上市公司大都需要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时测算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10%。

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净资产收益率位于10%—1l%区间的上市公司很多,而净资产收益率位于9%—10%区间的上市公司几乎没有。

3 增发新股阶段增资发行条件虽然比配股的条件低,但它也要在增发新股的前3年连续盈利。

上市公司为了“圈”得更多的钱,自然有可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包装。

此外,为了更有利于从银行取得贷款,许多资信状况不好、偿债能力较差、经营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自然会产生操纵会计信息、实施财务舞弊,人为虚增利润,抬高收益。

关于财务舞弊的研究综述

关于财务舞弊的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财务舞弊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会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而且复杂的角色,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

舞弊一旦发生,所造成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信息使用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作出错误的投资,融资等决策,破坏市场运行机制,损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扰乱社会经济次序。

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维护会计的发展,必须对舞弊展开行动以查处并减少舞弊。

因此,对财务舞弊相关问题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所以本文献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方法,舞弊预警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讨论。

用于披露和解决一定的财务舞弊上的问题。

关键字:财务舞弊,舞弊报表,不当披露前言:近十年来格林柯尔引发科龙危机;顾雏军创造的格林柯尔“神话”;绿大地放心的隐瞒费用,虚增利润。

财务舞弊充斥着整个经济市场,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财务舞弊及其常用的舞弊方法。

一、财务舞弊的定义“财务舞弊”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为我们所熟知,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明确规定,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

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中对舞弊定义为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财务报表舞弊是为了欺骗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财务报表附注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

它包括:对财务报告据以编制的会计记录或凭证文件进行操纵、伪造或更改;对财务报告的交易、事项或其余重要信息的错误提供或有意忽略;与数量、分类、提供方式或披露方式有关的会计原则的有意误用。

二.财务舞弊的方法1,舞弊报表(1)虚增销售收入。

通过收入来粉饰财务报表是舞弊者最常用的手法,而且虚增销售收入也有多种不同的手段,以下列示几种最常见的虚增销售收入的舞弊手法。

(1)提前确认收入;(2)扩大销售核算范围虚增收入。

(3)通过三角交易虚增收入(2).多计应收账款。

通常债权人比较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能否按期还本付息直接决定着债权人的信贷决策。

财务舞弊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文献综述

娄权 (2004)提 出会计舞弊 的 “四因子 假说” 一当机会 、文化 、权 衡 、 动机 四因子都具备时 ,发生财务舞弊。
4、五 因素 理 论 Rezaee(2008)将财务 舞弊 的动因概 括为 五个方 面 ,用 CRIME来 表述 :C指公司首席执行官 、财务 总监 、董事长 以及公司股 东 ;R代 表 舞 弊 的方 式 众 多 ,包 括 高 估 收 入 与 资 产 、低 估 负债 与 费 用 ,其 中盈 余 管 理是较为常用的财务舞弊 方法 ;I指上市公 司进行 会计 舞弊 的动机 ;M 指外部审计和监管 机构 、董 事会 、审 计委 员会等 为 主体 的直接 监督 机 制 ,以及各类 间接监督机制 ,并发现监督机制弱化 是财 务舞弊 的成 因之 一 ;E反应财务舞弊带来的严 重后果 。 5、 风 险 因 子 理 论
~ 、 财 务舞 弊 的识 别 会计 舞弊的研 究多 集 中在 “红旗 ” 标志方 面 ,即舞 弊公 司 的特征 和舞 弊的征兆方 面,这个标 志使 注册会 计师在 审计业务中产生舞 弊动机 的职业谨慎 ,提 高对舞 弊风险 的警报 。代 表性 的观点 :Romney (1986) 通 过 调查 问 卷发 现识 别 上 市公 司 财 务 舞 弊 的 指 标 与 管 理 人 员 的个 人 素 质 有密切关 系。Cottrell(1994)在对卫 生保 障行 业进 行研究之后证 明可辨 认 的财务舞 弊征兆 可分 为六类 :高级 管理人 员行为的变化 、会计 处理方 法前后 的变化 、内部 控 制不 力 、财 务分 析 异 常 、秘 密 消息 以及 抱 怨。 阎、王 (2001) 以及刘 (2011)也 都认 为可 以通 过资产 负 债率 、周 转 率等一些财务指标 来识别 舞弊的公 司 ,后者又增加了审计意见这 一非财 务指标作为对财务舞弊行 为的甄别特征 。 随着数学统计 知识被 广泛应 用于各个领域 ,一 些会计学者将 数学建 模与统计 方法 与财 务舞 弊识 别 相结 合 。有 代 表性 的是 :Green和 Choi (1997)在运用人T 神经 网络 (ANN)技术 构造 了财 务舞弊 判别模 型 , 认 为在审计 的初始 阶段 ,首先可根 据这一 模型判 断公司 是否存在 舞弊 , 并在此 基 础 上 增 加 实 体 性 检 验 ,更 好 判 别 是 否 存 在 舞 弊 行 为。Lin Hwang and Beeker(2003)构建模 糊神经 网络模 型 ,这个模 型融合模 糊 回归 、神经 网络及其他 的方法来模拟人类理性 巾的不 确定性 ,此模 型可 以有效地弥补审计师 的不 足或减少审计师 的偏 见。梁 杰 ,位金亮 和扎彦 春 (2006)构建混合模 型来识别企业是 否实施 了财务舞 弊。 二 、财 务 舞 弊 的动 因 对于财务舞弊 的动 因,不 同研究者有着 h己的看 法 ,可 以分 为两因 素 、三因素 、四因素 、五 因素 、多种 因素等理论 。 1、 两 方 面 动 因 财务舞弊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从结构和行为两方而考虑财务舞 弊。结构 是企 业 内部管 理 ,行 为如 员lT的价 值观 、态 度及 管理 层 的激 励 等 。识 别财 务 舞弊 ,不仅关注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 ,还要观察是甭存在潜在舞弊的 可能 慈 宁宫 和经 营财 务 压 力 。Mei Feng (2010) 认 为 CFO 和 CEO有 股 权 激 励 的动机 进行 会 计操 纵 ,而 CEO股 权 激励 动机 更 大 ,CFO进 行 财 务舞 弊 原 因更可能是受到 CEO的压力 ,非个人财务压力。葛和黄 (20oo)认为导致 我国财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利益驱动和经济利益驱动两方面。 2、三 方 面 动 因 劳伦斯于认 为舞弊产生于机会 、动机和合乎情理三个 方面 ,这个理 论 为舞弊理论 的发展 奠定 了基础 。Albrech (1995) 指出舞 弊 的产生 是 因为存在着压力 、机会和借 口。压力是导致财务舞弊 的行 为动机 ,主 要 是 _[作压力 ,资金短缺压力 ,不 良习惯压力 以及其他 因素的压力 。研究 显 示 ,资 金 短 缺 压 力 和 不 良习 惯 压 力 这 两 种 类 型 的 压 力 大 约 占 95% 。 机 会 主要包 括公 司控制不完善 ,信息不对称 ,缺乏 良好 的企 业氛 围,内部 审计 的匮乏等方面 。借 口是指 舞弊 者为 了掩盖 财务 舞 弊这种 不道 德行 为 ,逃避 自己的责任而编制的各种理南。研究证明 ,防范财 务舞弊 的发 生不仅要加 强内部控制 ,还要通过解除压力消除借 口来抑 制舞弊 。此 三 要 素是有 机整体 ,缺少任何一个 ,都构不成真正的舞弊 。 3、 四 方 面 动 因 国外将 财务舞 弊 的动 因归 结 为 四个方 面 的 比较 著名 的理 论是 Bo— logua (1993)提 m四因素理论 :贪婪 、机会 、需要 和暴露 。“贪婪 ”和 “需要 ”与个体的素质和认知有关 , “机 会” 和 “暴 露” 与公 司环境 和 内部控制有关 。国内的相关研 究出现的较晚 ,主要有 :何红 (2002)认 为财务 困境 、利益驱动 、道德 困境 和制度 缺陷是诱 发财 务舞弊 的动 因。

【《财务造假文献综述》3500字】

【《财务造假文献综述》3500字】

财务造假案分析文献综述目录财务造蜂分析文■述 (1)2.1财务造假的风险因素 (1)2.2财务报告舞弊的特点及手段 (1)3.1单一管施 (2)3.2综合管臃施 (3)1研究背景财务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账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

财务也是公司必不缺少的一部分。

在我国市场经济趋势不断的发展,对于会计胜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同时,能钻法律空子为了取得更多利益的财务造假事件已经是司空见惯的情况。

这情况非常严峻,直接导致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同时让财务造假事件渐渐扩散起来。

财务造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受到利益的驱使,并创造出一系列的造假动机和机会,所以才会让大大小小的企业置身犯险在法律边缘外来求取经济利益,本文主要是通过财务造假基本概念,了解并认识财务造假的手段,研究和分析瑞幸咖啡财务是如何进行财务造假,使得我们更加从深层次了解我国财务造假手段和危害性,最后围绕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行为提出合理的避免财务造假的建议。

2财务造假的识别2.1财务造假的风险因素郑朝晖(2016严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十起管理舞弊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基本有四种类型:那些频繁关联交易或者是资本经营的上市公司;或者是那些有比较大的股价波动的公司。

对银广夏舞弊案做了分析,发现具备以下这类特征的企业很容易进行财务造假:频繁变换行业政策,盈利减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的负差异衡量标准,一些异常庞大且有利可图的美联方交易,以及内部控制混乱。

张长江、温作民(2015)⑵以银广夏舞弊案为例,发现最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具有以特征:行业政策频繁变化、盈余减去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差值指标为负数、一些非同寻常的大额和获利丰厚的关联方交易、内部控制制度混乱。

张长海、陈险峰、吴顺祥(2015)⑶运用公开财务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式复核,发现资产负债率、销售毛利率和营运资金对总资产比可用来进行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及治理对策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及治理对策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及治理对策学院商学院专业会计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前言部分(一)相关背景自世界上首家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出现以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就如影随形。

21世纪初期,发生了“安然公司破产案”,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信誉,动摇了投资人的信心。

在2001年11月,曝光了安然公司的会计丑闻后又出现了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的会计作假,使纽约股市大跌,造成了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的破产,又使美国股民甚至全球的投资人都因此缺乏投资的安全感。

同样,中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也是屡闻不鲜,先是90年代初期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验资)案件”,随后1997年到1998年又发生了新“三大案件”——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

步入21世纪,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财务报告舞弊事件浮出水面。

2000年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案件的余震还未完全消失,2001年又曝出麦科特舞弊案,银广夏风暴更是将财务报告舞弊推到了高潮。

自“银广厦”、“蓝田”财务造假事件被揭露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屡有财务丑闻曝光,这些财务造假事件引起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巨大震动,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不仅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已成为各国证券市场的公害。

财务舞弊对市场参与者在财务信息上的信心是一个严重威胁。

财务舞弊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公共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

事实上,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已经威胁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甚至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

这就使得对财务舞弊的研究显得之分的有必要和有意义。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法、诱因,从而为我国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行为提供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进一步完善我国财务舞弊的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财务舞弊是财务造假主体为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采用欺骗手段故意谎报具有重要性质和实质性质财务事实的违法、违纪行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审计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审计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审计对策研究专业:会计学一、前言部分经济越发展,会计信息越重要。

财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

财务报告的信息不仅为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进行经济决策提供参考,而且有助于对企业高层管理者受托经营的资源进行必要的监督,以保证企业的资金不会流失,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会计信息作为经济管理的主要工具,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水平,保证会计的透明度。

然而,财务报告舞弊现象日益蔓延:从美国的安然、施乐、默克制药等到意大利的帕玛拉特事件的曝光,给全球经济笼罩了一片乌云。

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件也是屡见不鲜,从银广夏开始,到达尔曼再到科龙电器等等舞弊行径的发生,严重干扰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经济秩序,使投资者丧失了信心和积极性,歪曲了企业的价值,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

这些舞弊事件的发生对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独立审计产生了质疑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独立审计产生了质疑,影响到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生存发展。

为了重新整顿证券市场秩序,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审计师必须对舞弊展开行动并减少舞弊。

因此对舞弊审计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和审计对策的研究目的是使财务报告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仍有许多理论和实务问题需要研究,尤其是实务方面的研究更少。

因此,在对财务舞弊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从审计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在财务报表报出之前减少财务舞弊的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二、主题部分(一)国外研究综述1、相关概念美国审计准则公告82号中定义舞弊性财务报告是:为了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其余揭示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

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将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定义描述为是一种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报还是漏列,其结果是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

关于财务造假文献综述

关于财务造假文献综述

关于财务造假文献综述
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故意虚构财务报表或者隐瞒重要信息,以欺
骗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
公司的声誉和利益,也对整个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财务造假的研究领域,有许多文献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综述和分析。

从历史角度来看,财务造假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许多
学者和研究人员对财务造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他们从不同
的角度出发,对财务造假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进行了
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
财务造假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此外,从管理角度来看,财务造假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

许多文献对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以防范和应对财务造假行为。

这些文献的综述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和治理机制在预防和发现财务造
假方面的作用和局限性。

此外,从市场角度来看,财务造假也对投资者和市场稳定造成
了严重影响。

许多文献对财务造假对市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探讨了财务造假行为对投资者决策和市场效率的影响。

这些文献的综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财务造假对市场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

总之,财务造假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财务造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预防和应对财务造假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研究的实证发现文献综述与评论

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研究的实证发现文献综述与评论

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研究的实证发现:文献综述与评论*吴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29)摘要:本文旨在对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特征实证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回顾,重点从舞弊公司财务报告特征指标和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两方面进行总结,系统地评述了有关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问题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财务报告舞弊实证研究作者简介:吴革(1967-),男,江苏南京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一、西方国家财务报告舞弊特征问题研究(一)财务报告舞弊公司特征指标的研究从目前国外研究状况看,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文献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财务报告舞弊公司预警信号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术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问卷调查的方法归纳财务报告舞弊公司的财务特征和非财务特征。

Romney 等(1980)根据公开案例找出一组潜在舞弊的共同特征,作为预防舞弊或白领犯罪的早期预警信号———“红旗”,包括机会红旗、个人特征红旗和状态压力红旗;Loebbecke 等(1989)对当时8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根据其审计私人和公众公司的经验就公司重大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归纳了与公司舞弊存在环境、管理当局舞弊的动机和管理当局舞弊的伦理价值观念有关的公司特征和业务特征;Heiman-Hoffman 等(1996)通过对130名执业审计师的调查结果按顺序列出了前30位舞弊预警信号,其中客户的不诚信被视为最终要的红旗指标,控制环境的薄弱紧跟其后。

安然财务丑闻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颁布了第99号审计准则(SAS 99)《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取代了SAS88,为了帮助注册会计师更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舞弊,SAS99从动机/压力、机会、合理化借口三个角度,提出了识别财务报表舞弊的42个风险因素(黄世忠,2006)。

Tel-berg (2004)指出业绩重述(Financial restatement )是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预警指标。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成本收益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成本收益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成本收益研究专业:会计学一、前言部分美国CPA协会《美国审计公告第16号》解释:“舞弊是指故意编造虚假的财务报表,如管理人员蓄意虚报;有时指管理人员的舞弊、盗用财产,也称盗用公款。

”我国审计准则的定义是:“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已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也是本世纪财务会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从国际上看,新世纪美国安然公司财务造假一案给资本市场带来极大冲击,随后世界通信等几家知名上市公司也暴出财务报告舞弊丑闻。

据报道,部分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也涉嫌进行财务报告舞弊。

一向在资本市场以公司治理严谨,内外监督严密为本的美国,在这次舞弊风波中开始受到众人质疑。

在国内上看,20世纪90年代初,沪深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我国证券市场从应运而生到飞速发展。

虽然不断在完善改进,但对财务报告披露等相关问题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发展中不断出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例,2001年“银广厦”案件更是将这个风气推向高潮。

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探讨和研究有利于预防和治理财务舞弊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有利于上市公司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净化投资环境,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诚信建设,促进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本文搜集了2000年到2010年的一些著作与期刊杂志中有关财务报表舞弊等方面的研究文献。

包括W.Steve Alberecht(美)《Information Security Journal:A Global Perspective》等及国内在《科技创业》、《会计之友》、《商业经济》、《中国商界》、《现代财经》等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

文献的研究内容涉及了才财务报表舞弊产生条件的研究,财务报表舞弊手段表现形式的研究,财务报表舞弊防范等方面的研究。

二、主题部分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舞弊始终是危害经济秩序正常运作的重大社会问题。

财务舞弊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1.1概述本节将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财务舞弊理论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1.1.1财务舞弊的概念在研究公司舞弊问题时,国内外研究中和实际中经常出现财务舞弊(financial fraud)、财务报表舞弊(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和欺诈性财务报告(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三种表述方式。

这三种表述方式有典型的应用。

其中Beasley (1999)研究董事会构成和财务报表舞弊关系时使用了财务报表舞弊的概念,而欺诈性财务报告是国际审计标准(ISA)(AI240)规定的舞弊概念,与我国2001《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规定的舞弊概念非常相似。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还有财务舞弊概念与之接近的概念表述。

财务舞弊在文献中使用的概念,比前两个外延更广,有时指的是财务报表舞弊,有时不限定于财务报表,指通过欺骗等违法手段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行为,是一个通用的概念。

而财务报表舞弊与欺诈性财务报告两者在使用意义上基本一致,都是针对具体的财务报表而言。

中国,美国,国际上与此相关的准则对舞弊都有个自的界定。

表2-1就中国、美国、国际就关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部分列举。

表2-1由以上列表可以看出,我国准则中财务舞弊的概念和内容与国际准则相似度高,而且规定得更具体,在对财务舞弊进行判断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1.1.2财务舞弊理论研究方法在财务舞弊理论的研究领域对财务舞弊的研究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文章从财务舞弊的两种大类的研究方法进行概述,这两种大类的研究方法分别为规范性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首先是规范性理论研究。

国际上主要有四种规范性研究理论。

第一种规范性研究理论是二因素理论,又称作冰山理论,该理论将导致舞弊行为的因素分成两大类,并将这两大类因素形象地比喻成冰山,将导致舞弊行为的看得见的原因比作冰上在海面上的部分,而将导致舞弊行为的看不见得原因比作看不见得深深埋在海底的部分。

《财务舞弊的识别研究理论基础综述1700字》

《财务舞弊的识别研究理论基础综述1700字》

财务舞弊的识别研究理论基础综述(一)财务舞弊的概念我国于2010年11月1日新修订的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关于财务舞弊的基本概念:“舞弊是指被审计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审计组织之间使用欺骗手段来获取不当或是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这种行为实施具有目的性,且含有违法性质。

”因为财务会计舞弊案件涉及的从业人员覆盖范围很广,不单单是公司管理层,甚至于会牵扯到基层的财务人员。

财务舞弊通常都是主动的行为,常常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财务舞弊的手法越来越先进,使得其处理的手法很隐蔽,很难被发现。

从而造成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的不真实。

(二)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对于一些更为隐蔽的舞弊行为,我们可以财务报表中发现端倪,科技发达的现今,舞弊的方式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财务指标、关联交易事项等方面入手去辨别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了财务舞弊。

1.财务指标识别财务指标的识别可以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分析三个方面来识别。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

可以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和现金变现能力,如果该指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明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就较弱,而为了能够维持日常的经济活动,会选择财务舞弊掩饰短期偿债能力的不足。

盈利能力通常是以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的盈利状况,当该指标出下降的趋势,则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不断地减弱。

而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就会面临退市风险。

而通过净资产收益率就可以发现公司的盈利状况是否稳定,如果出现异常的数据变动,而上市公司却是连续盈利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更可能发生财务舞弊行为。

营运能力体现了上市公司的资金周转状况和经营运行能力,一般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来衡量。

上市公司营运能力的强弱可以从这三项指标中看出来,这三项指标越低,就表明上市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较低,公司的营运能力不佳。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作者:罗瑛璇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18期一、研究背景财务舞弊所产生的错误信息会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进而导致资本市场各行为主体乃至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出现决策偏差。

如今,财务舞弊问题已经威胁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安然、麦道夫、银广夏、蓝田、兴业银行、长虹等国内外资本市场出现的重大财务丑闻事件也印证了防范财务舞弊的必要性、紧迫性。

目前国内外对舞弊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涵盖财务舞弊的动机、手段、监管、环境等多方面。

但当前研究仍存在一定缺陷,未来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二、关于财务舞弊的文献综述(一)对舞弊动机的研究国外学者对舞弊动机的研究主要包括冰山理论、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舞弊冰山理论(二因素论),由美国的G. Jack Bologna和加拿大的Lindquist Robert J.提出。

该理论把舞弊比作海平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平面上的只是冰山的一角(结构部分),更庞大的危险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以下(行为部分)。

舞弊三角形理论(三因素论)。

美国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提出舞弊的产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异常需要、机会和合乎情理。

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创始人Albrecht博士(1995)进一步发展了舞弊学理论,认为舞弊的动机包含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要素。

舞弊GONE理论(四因素论),由Bologna等人在1993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G(Greed:贪婪)、O(Opportunity:机会)、N(Need:需要)、E(Expo-sure:暴露)四因子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了舞弊风险程度。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在GONE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把舞弊风险因子分为个别风险因子与一般风险因子。

个别风险因子指因人而异,且在组织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

一般风险因子是指由组织或实体来控制的因素。

当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结合在一起,并且被舞弊者认为有利时,舞弊就会发生。

《企业财务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1900字》

《企业财务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1900字》

企业财务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Raval(2020)指出可能导致财务报表舞弊的四个人为原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它们具有自觉的性格,自我控制,判断力和自我效能感。

使用选定的所谓欺诈案件和实际舞弊案件,可以识别并说明从这些因素分别或集中考虑后得出的舞弊风险因素,包括每个因素的说明性控制[1]。

Hugo van Driel(2019)对商业历史中的财务舞弊案例进行了调查,并深入研究了财务舞弊和其他可疑金融行为,构建了决定因素与其后果的观点框架。

他认为财务舞弊事件发生主要由个人特质,公司治理控制,经济环境法规所决定[2]。

2.国内研究综述李菲(2019)农业企业财务舞弊现象的不断发生,会严重干扰整体市场的经济运行[3]。

王蕾(2019)通过对我国2012—2018年间IPO企业上市的情况进行研究以外,分析了近年来相关的审计不成功案例和类似处罚案例,对审计失败案例中的财务造假行为的进行分析,发现了利润、关联方交易信息不充足等是造成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4]。

于丽莎(2019)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过去20年证券市场IPO金融欺诈案件,并以欺诈的数量、时间规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了农业企业IPO金融欺诈具有欺诈发生率高、长期性的特点[5]。

赵宇(2019)目前来看,我国舞弊数量最多的行业还是制造业,但其他行业如农业舞弊数量也在持续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70.41%的舞弊上市公司会对报表内的某些确认事项进行虚构或粉饰,其中调节资产类项目的占比达到57.14%,调节收入和其他损益类项目占比达到65.82%[6]。

张晓晨(2019)针对财务舞弊问题提出,应明确农业企业发展方向、加强对农业企业内部道德建设、拓宽农业IPO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引导媒体舆论监督,控制交易风险,建立健全公司的管理结构,相关监管部门要严厉打击财务舞弊行为,加强对舞弊企业执法惩治力度[7]。

潘红英(2020)首先,财务舞弊的原因包括管理层激励绩效审计的故意和主观行为、由此产生的资本压力、上市公司回避“ST”和“PT”以及退出市场、隐瞒违规行为和谋取利益的压力;还有促进公正的动机;还有内部缺陷,包括会计和各种控制制度系统的缺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探析[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探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会计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探析一、前言部分(一)写作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宏观经济的发展大大刺激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股市从零起步,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市值已经位居亚洲第二、世界第七,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但在今天,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市场的持续低迷,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缺乏信心,说明中国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正常的预期机制。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主体存在着严重的违法、违规现象,财政部2000年调查157家企业,结果利润、资产不实的竟然占到154家,失实率接近100%。

而上市公司情况亦不会太好,相继出现的银广夏事件、蓝田股份事件、中科创业事件、基金黑幕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地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规范证券市场,打击财务舞弊,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当务之急。

当然财务舞弊的受害者绝对不仅仅是投资者而已,舞弊之风会严重影响交易“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和市场发展赖以存在的信用基础,进而进一步削弱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能乃至对国民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舞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究解决之路,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二)相关概念1.财务报表舞弊我国2001年7月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中对“舞弊”的定义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它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财务报告舞弊包括了除侵占资产以外的其他行为(挪用或侵占资产是不同于财务报告舞弊的另一种舞弊行为)。

2.会计信息失真、盈余管理以及财务报表舞弊的关系在这三个概念中,会计信息失真所涵盖的范围最大,它包括了无意识的会计错误和有意识的盈余管理及财务报表舞弊。

财务报表舞弊与会计错误最大的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表错误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

财务造假国外文献综述范文

财务造假国外文献综述范文

财务造假国外文献综述范文
《财务造假:国外文献综述》
财务造假一直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一大难题,它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也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国外,学者们对财务造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方法来识别和防止财务造假的发生。

本文将综述国外学者对财务造假的研究成果,从理论探讨到实证研究,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首先,国外学者对财务造假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他们广泛应用了行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财务造假的动机和手段。

其中,行为经济学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认知偏差和情绪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财务造假的发生。

信息经济学理论则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解释了财务造假的产生机制。

此外,公司治理理论也提出了监管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对财务造假的影响。

其次,国外学者还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总结了各种财务造假的识别方法。

他们采用了财务指标分析、行为分析、市场监控等多种手段,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财务造假识别模型。

这些模型不仅能够帮助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及时发现财务造假行为,还为公司管理者提供了防范财务造假的参考。

最后,国外学者还对财务造假的防范和惩治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他们提倡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审计质量,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等措施,以有效遏制财务造假的发生。

总之,国外学者对财务造假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和加强对财务造假的防范和监管,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财务舞弊的成果及其丰富,要将如此丰富的的理论进行系统性归纳的困难极大,特别是在进行归纳分析时,需要专业的文献归纳能力。

本文仅仅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将与本文最相关的理论进行主要综述,而略微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择尽可能科学的概述。

具体而言,本章节文献综述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节是对相关理论的概述。

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是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分别从国内研究、国外研究以及小结三个层次展开。

1.1 概述本节将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财务舞弊理论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1.1.1 财务舞弊的概念在研究公司舞弊问题时,国内外研究中和实际中经常出现财务舞弊(financial fraud)、财务报表舞弊(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和欺诈性财务报告(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三种表述方式。

这三种表述方式有典型的应用。

其中Beasley (1999)研究董事会构成和财务报表舞弊关系时使用了财务报表舞弊的概念,而欺诈性财务报告是国际审计标准(ISA)(AI240)规定的舞弊概念,与我国2001《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规定的舞弊概念非常相似。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还有财务舞弊概念与之接近的概念表述。

财务舞弊在文献中使用的概念,比前两个外延更广,有时指的是财务报表舞弊,有时不限定于财务报表,指通过欺骗等违法手段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行为,是一个通用的概念。

而财务报表舞弊与欺诈性财务报告两者在使用意义上基本一致,都是针对具体的财务报表而言。

中国,美国,国际上与此相关的准则对舞弊都有个自的界定。

表2-1就中国、美国、国际就关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部分列举。

表2-1 区域中《独立审计具体准则规定了舞弊的定义是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同时列举舞弊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二、侵占资产;三、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四、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五、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财务舞弊理论最新研究报告

财务舞弊理论最新研究报告

财务舞弊理论最新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舞弊现象日益增多,给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利益方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

财务舞弊已成为学术界、监管部门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立足于财务舞弊理论,针对当前财务舞弊手段及防范策略展开研究,旨在揭示财务舞弊的内在规律,为监管部门和企业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

本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梳理财务舞弊理论的最新发展,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分析财务舞弊的手段和特点,为监管部门制定针对性监管政策提供参考;三是探讨财务舞弊防范策略,为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舞弊风险提供指导。

研究问题提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财务舞弊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和新趋势?针对这些特点,如何构建有效的财务舞弊防范体系?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系统分析财务舞弊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财务舞弊的新特点、新趋势,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为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研究假设:假设财务舞弊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外部监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研究范围与限制:本报告主要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进行研究,不考虑非上市公司及其他类型的财务舞弊。

本报告简要概述:报告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引言、财务舞弊理论概述、财务舞弊新特点与新趋势、财务舞弊防范策略、结论与建议。

以下各部分将围绕研究目的和问题,系统呈现研究过程、发现、分析及结论。

二、文献综述财务舞弊研究历经多年发展,学者们从多个角度构建了理论框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早期研究主要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舞弊行为是企业在利益驱使下的理性选择。

在此基础上,后续研究逐步拓展至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外部监管等方面。

理论框架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财务舞弊现象,如Greed、Opportunity和Need(GONE)理论、舞弊三角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分析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主要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缺陷、外部监管环境等因素与财务舞弊行为密切相关。

财务舞弊动因研究综述文档

财务舞弊动因研究综述文档

财务舞弊动因研究综述文档财务舞弊动因研究综述一、财务舞弊研究概论早在20世纪末的1999年,美国的国家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以下简称COSO委员会)发布的《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1987一1997:An Analysis of U.S. Public Companies》报告,已经充分揭示了高级管理人员广泛牵扯财务舞弊案件的实务发展趋势。

在安然丑闻、世通舞弊的压力下,为了揭露和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美国国会于2002年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希冀通过审计师财务舞弊审计能力的提升减少财务舞弊的再次发生。

同年10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也于2002年10月发布了SAS NO.99,引入了新的舞弊风险评价模式,试图从审计程序入手,增强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揭露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能力。

针对中国资本市场屡次出现的诸如银广夏、蓝田股份等财务舞弊,中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08年5月22日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于2010年4月26日,发布了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在内的18项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层面,防范企业财务舞弊风险的防范。

此后,中注协于2009年10月14日中注协公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希望审计师实现执业会员与非执业会员抵制舞弊的联动,以强化审计师发现和报告舞弊的职业道德约束。

而中国证监会于2010年12月27日起草了《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将再次加大了对财务舞弊信息披露的打击力度,明确规范规范了包括财务舞弊信息的信息披露违法行政责任认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财务舞弊的成果及其丰富,要将如此丰富的的理论进行系统性归纳的困难极大,特别是在进行归纳分析时,需要专业的文献归纳能力。

本文仅仅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将与本文最相关的理论进行主要综述,而略微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择尽可能科学的概述。

具体而言,本章节文献综述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节是对相关理论的概述。

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是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分别从国内研究、国外研究以及小结三个层次展开。

1.1 概述本节将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财务舞弊理论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1.1.1 财务舞弊的概念在研究公司舞弊问题时,国内外研究中和实际中经常出现财务舞弊(financial fraud)、财务报表舞弊(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和欺诈性财务报告(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三种表述方式。

这三种表述方式有典型的应用。

其中Beasley (1999)研究董事会构成和财务报表舞弊关系时使用了财务报表舞弊的概念,而欺诈性财务报告是国际审计标准(ISA)(AI240)规定的舞弊概念,与我国2001《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规定的舞弊概念非常相似。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还有财务舞弊概念与之接近的概念表述。

财务舞弊在文献中使用的概念,比前两个外延更广,有时指的是财务报表舞弊,有时不限定于财务报表,指通过欺骗等违法手段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行为,是一个通用的概念。

而财务报表舞弊与欺诈性财务报告两者在使用意义上基本一致,都是针对具体的财务报表而言。

中国,美国,国际上与此相关的准则对舞弊都有个自的界定。

表2-1就中国、美国、国际就关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部分列举。

表2-1 区域中《独立审计具体准则规定了舞弊的定义是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同时列举舞弊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二、侵占资产;三、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四、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五、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准则条例或颁布机构规定的具体内容国第8号――错误与舞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准则第114号――财务报表审计中队舞弊的考虑》美规定舞弊的概念是组织内、外人员用欺骗等违法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利益的行为。

规定舞弊的概念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部分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审计准则第82号》将舞弊规定为“为了得到他人的信任、故意歪曲事实真相,并且明知是违法的或者是错误的行为,舞弊者因此行为得到收益,而第三方却因此行为遭受损失”。

《审计准则第99号》没有为舞弊下具体的定义,但是强调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SAS No.99)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管理人员诈骗、盗用财产、管理人员蓄意虚报。

国(SAS No.82)将财务报告舞弊定义为司或企业故意错报和遗漏重大事项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即进行欺诈性的财务报,又称管理欺诈(management fraud)国国际审计标准(ISA)将舞弊规定为欺诈性财务报告,是管理层、员工或第三方有意识的行为,这种行为导致财务报表的误报,它可以包括操纵、篡改或改变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消除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恰当的会计政策。

际(AI240)由以上列表可以看出,我国准则中财务舞弊的概念和内容与国际准则相似度高,而且规定得更具体,在对财务舞弊进行判断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1.1.2 财务舞弊理论研究方法在财务舞弊理论的研究领域对财务舞弊的研究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文章从财务舞弊的两种大类的研究方法进行概述,这两种大类的研究方法分别为规范性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首先是规范性理论研究。

国际上主要有四种规范性研究理论。

第一种规范性研究理论是二因素理论,又称作冰山理论,该理论将导致舞弊行为的因素分成两大类,并将这两大类因素形象地比喻成冰山,将导致舞弊行为的看得见的原因比作冰上在海面上的部分,而将导致舞弊行为的看不见得原因比作看不见得深深埋在海底的部分。

这种理侧重强调表面上看得见得的因素,不一定是主要的,或者说作用性最大的因素,有时候深深埋在冰山以下的因素,不可见得,不可知的,不可感的,才是最大的危险,这种危险可能在措不及防的时候就以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产生作用,有时候甚至在作用产生了,危害已经形成后还识别不出这个潜在在海底的危险因子。

第二种规范性研究理论称为三角理论,它因将人的贪污雇主的资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而得名。

这三个条件分别是异常需要,这种异常需要包括想象的和实际的异常需要,然后是机会和合乎情理的条件。

这一理论最先由劳伦斯提出,后来这一理论发展成压力、借口和机会三个要素共同影响舞弊行为的产生。

这里的压力因素包括经济压力、恶癖压力、工作压力和其他压力。

而导致机会的产生有内部控制的薄弱,信息不对称,惩罚缺乏效力,工作质量无法检验,审计制度不健全等。

借口是舞弊实施的行为人为自己证名的理由,常见的借口有,别人都这么做,我没有理由不这么做,既然情况已经这么糟糕了,应该不会更糟糕下去了,我本来就应该得到这些的,我的行为不是从自身的私利上考虑的等。

第三种规范性研究理论称为四因素(GONE)理论,该种理论是规范性理论研究中最流行的理论,它将舞产生的原因归纳为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分别为贪婪因素(Greed)、机会因素(Opportunity)、需要因素(Need)、暴露因素(Exposure)这种理论从舞弊行为个人的角度考虑,如果一个人要实行舞弊,他会怎么行事。

他应该是贪婪的,对自己的欲望不加限制,在有机会时,是不会克制的,当然如果有条件限制他,他会考虑到为了自己的欲望,利用了机会获得后而使自己暴露在可能受处罚的境况中,这种状况比起欲望的满足来说值不值得,但如果他因为贪婪以外的需要而导致非要舞弊行为时,他也许就不那么再乎将自己暴露在被发现的风险中了。

第四种规范性研究理论是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这种理论是四因素理论发展而来的,它所划分成为的以般风险因子和个被风险因子是对四因子理论的各种因素的不同角度的归纳,将死因子理论的四种因素分别化归到组织和个人方面,以四因素理论框架进行有侧重有强盗的区别分析。

关于财务舞弊研究的第二种方法是实证研究,也称为经验研究。

近年来,涌现了大量通过实证来研究财务舞弊的研究成果。

由于财务舞弊识别和预警机制的重大意义,以财务舞弊识别为对象的研究越来越多样化。

而国外的发展较于国内的发展丰富,使用的分析方法也更加多样化,特别在财务舞弊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上,出现了各种模型,极大的提高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的判别效果。

本文将财务舞弊的经验研究的主要方法归纳为实证识别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如下表2-2所示。

表2-2 实证识别模型 Logistic财务舞弊判别模型BP神经网络财务舞弊判别模型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财务舞弊判别模型通过概率分析法建立Probit回归识别模型用序数回归UTADIS模型进行舞弊识别检验模型神经网络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决策树数据挖掘分类技术识别财务报表舞弊贝叶斯网络数据挖掘分类技术识别财务报表舞弊利用静态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进行会计报表识别方法利用数据分组处理方法GMDH(Group Method of Data Handling)识别财务舞弊探索概率神经网络PNNs构建欺诈财务报告识别模型实证分析模型问卷调查法扩展的定性响应模型对财务舞弊的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学中博弈论对财务舞弊的实证研究基于心理学中认知学派ABC理论研究财务舞弊的实证研究基于冰山理论,三角理论理论四因素理论对财务舞弊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理性行为学(planned action)理论对财务舞弊实证研究1.2 财务舞弊与公司治理影响财务报表舞弊的因素有很多。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所处的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就是企业所处的外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治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部治理环境,国内外研究集中在企业的政治关系,公司所在行业的市场类型,外部审计环境,法律环境,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发展状况。

内部治理环境,主要指公司治理。

现代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代理成本,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本节主述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和财务报表舞弊的研究成果。

1.2.1 国外研究无论是现代公司成立的现实状况,还是与此相关的研究,国外都早于国内。

早在1982年,Allen和Panian研究发现管理人员任期和管理层权利显著正相关。

FAMA 和Jensen1983年得研究发现董事会是监管最高管理层最高级的内部控制机制。

他们认为外部董事有履行监管责任的激励,而不会和管理层勾结侵害公司利益。

同时他们也论证了董事会中有独立董事,可以提高董事会监督公司高层的效力。

J.Forker在1992年的研究发现了非执行董事能够有效(no-executive directors)对董事进行监控,从而使董事会对投资者利益的代表度更高,更能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competiveness)Jensen 1993年、Boyd 1984年得研究成果表明两职合一,即董事兼职总经理的的情况会影响董事会的有效性和效率。

Cobb和Gordon在1993年以1981至1990年年间48家财务报告舞弊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审计会员会成员的独立性(以是否在公司任职来衡量)和任职年限的增长,可以降低财务报表舞弊性的概率。

根据FAMA和Jensen1 983年得出的理论,Beasley在1996年进行了实证经验研究,他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对75个舞弊样本公司和75个非舞弊样本公司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财务报表舞弊的显著关系。

而内审委员会的显著性不强,还考察了外部董事持股比例,外部董事任期,以及担任其他公司董事的外部董事人数这些特征业和财务报表舞弊有显著关系,自Beasley的实证研究后,基于他的研究方法,国内外学者都做了更加深入地探索。

在公司内部治理为焦点的研究方面,Dechow 1996年的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如果较弱,公司舞弊的可能性大。

同时Dunn在2021年以及Abbott在2000年得出的研究结果都支持Dechow的结论。

而B.Heiman-Hoffman et al.在1996年构建的著名的财务报表舞弊公司的舞弊信号体系――红旗信号(red flags)体系中,对财务舞弊的识别实践具有重大意义,而他所提出的舞弊信号其中的第七条信号就是公司管理的内部系统非常薄弱,说明公司内部系统与财务舞弊具有相关关系。

在Berge Ofek 和Yermack 于1997年对总经理的任期时间长短与其控制公司内部监督管理机构的可能性的关系进行研究中,研究结果发现总经理任期越长,他就越可能控制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