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脏腑辨证要点表格
八纲辨证最全基础篇表格版(纯干货收藏)
八纲辨证最全基础篇表格版(纯干货收藏)——以下是正文——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辨证的总纲。
辨证,即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辨,即辨认,辨别,也就是分析。
证,即证候,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所以,明确了某一证候,即是对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斗争的强弱、阴阳的偏盛偏衰等病理情况的概括。
辨证的过程,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等理论为依据,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推理、判断、辨明其内在联系,以及各种病变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辨证和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具体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辨证是认识疾病,论治是针对病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症”是指单个的症状,中西医认识是一致的,如头痛,发热,咳嗽,心慌,恶心…等。
“病”,是指病名,中医所说的病名中只有少数与西医病名是一致的,如麻疹,白喉,破伤风,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
由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对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的基础上,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体格检查、化验检查;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临床辨证主要依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舌象、脉象等),诊断时不一定要确定病名,而是要明确是什么“证”。
“证”,即证据、证候的简称,它不单纯是症状或主观感觉,而是一组征候群,也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
“证”是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并包含着病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等方面的综合概念。
“证”是从分析症状和体征着手,归纳成为比症状更能说明疾病本质的概念。
中医辨证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精津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
傲视宝典 中医诊断 脏腑辨证章节重点
脏腑辨证1.心气虚=心病表现(心悸,胸闷,气短)+气虚2.心阳虚=心病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阳虚鉴别:心气虚疲乏心悸,胸闷,气短心阳虚畏冷肢凉,色晦暗3.心脉痹阻=心病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血瘀4.心血虚=心病表现(心悸,失眠,多梦)+血虚鉴别:心血虚心病(心悸,失眠,多梦)血虚肝血虚肝病(眩晕,经少,视力减退,肢麻手颤)5.心阴虚=心病表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阴虚鉴别:心血虚色白,无热心烦,失眠,多梦心阴虚6.心火亢盛=/小便短赤灼痛/神乱/衄血)+实热7.痰蒙心神=/癫/痫)+痰浊内阻8.痰火扰神=神志异常(心烦失眠/神昏谵语/狂)+痰火内扰鉴别:痰蒙心神神昏/癫/痫神志异常痰火扰神心烦失眠/神昏谵语/狂9.小肠实热=小便异常(赤灼痛,尿血)+心火炽热10.肺气虚=肺病(咳嗽无力,气短而喘,咯痰清稀,或有自汗、畏风)+气虚11.肺阴虚=肺病(干咳少痰/咳中带血声音嘶哑)+阴虚鉴别:风寒犯肺咳嗽,咯稀白痰为主,表轻风寒束肺(风寒束表)咳嗽轻,不咯痰,表主鉴别:风寒束肺表寒(恶寒发热,脉浮紧etc)寒邪客肺里寒12.风热犯肺=肺病(咳嗽,痰黄,咽喉肿痛)+表,实热鉴别:风热犯肺外感重,恶寒轻,痰少色黄,流浊涕,舌苔薄黄,脉浮数咳嗽风寒犯肺表(与上面相反),痰白清稀,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 13.燥邪袭肺=肺病(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燥淫鉴别:燥邪伤肺外感新病,表,干燥明显,虚热不明显干咳,痰少难咯肺阴虚内伤久病,NO表,虚热内扰明显14.痰热壅肺=肺病(咳喘胸痛,痰多黄稠)+实热鉴别:痰热壅肺痰热俱盛,咯多量黄稠痰肺热炽盛无(或少)痰15.寒痰阻肺=咳喘胸闷痰多色白+寒痰内盛(痰,闷,苔腻,脉滑)(寒饮停肺,痰浊阻肺)16.大肠湿热=下痢脓血/泻下黄臭+湿热(身热不扬,渴不多饮,苔黄而腻,脉滑数)鉴别17.肠燥津亏=便结难解+津亏(渴燥裂干)18.大肠虚寒=大便失禁+虚寒(喜热喜按,舌淡苔白滑etc)19.脾气虚=脾病(食少,腹胀,便溏/浮肿)+气虚鉴别:脾气虚 NO小便短少脾气虚脾阳虚寒(畏冷肢凉,脘腹冷痛喜温),小便短少,20.脾虚气陷=内脏下垂(脘腹胀,坠,泄,尿浑如米泔,便溏)+脾气虚21.脾阳虚= 水湿内停 / 脾失健运 +阳虚(白带清稀量多食少,肢体浮肿)(食少,腹胀,便溏)鉴别:寒湿困脾实寒,病势急,病程短食少,便溏,寒脾阳虚虚寒,缓长22.脾不统血=各种慢性出血+脾气虚23.寒湿困脾=腹胀便溏/身重肢肿尿少+寒湿内困(身目发黄,晦,重,腻,缓)24.湿热蕴脾= 纳运障碍 + 湿热(脘腹胀闷,纳呆便溏) (身热不扬,渴不多饮,苔黄而腻,脉滑而数)25.胃阴虚= 胃病 + 阴虚26.胃气虚=胃病(纳差,脘腹隐痛,嗳气)+气虚27.胃阳虚=胃病(胃冷而隐痛,喜温喜按)+阳虚鉴别:脾气虚,脾阳虚食少脾失运化为主,胀痛(大腹),腹胀腹痛便溏水肿突出脘腹隐痛胃气虚,胃阳虚气虚/阳虚,胀痛(胃脘),脘痞隐痛,嗳气明显28.寒滞胃脘=胃病(脘腹冷痛剧烈,口泛青水,腹泻清稀)+ 实寒29.胃火炽盛=胃脘灼痛、消谷善饥、口臭龈肿 + 实热30.食滞胃脘(肠)=伤食病史+脘腹胀痛+嗳腐吞酸/便下臭秽31肝血虚=目/筋/甲/冲任失养 + 血虚(白淡细)32.肝阴虚=肝失濡养(胁肋灼痛/眩晕眼花/手足蠕动) + 阴虚鉴别:肝阴虚均为肝虚阴虚,虚热明显,常见眼睛干涩,颧红潮热,手足蠕动头晕肝血虚血虚,,常见眩晕,视物模糊,经少,肢麻手颤33.肝郁气滞=抑郁太息/胸胁、乳房、腹部胀痛/痛经、经乱、经闭 + 气滞(痛胀闷窜)34.肝火炽盛(肝火上炎)=肝经热盛(头目/情志/胁肋的改变。
脏腑辨证比较表
脏腑辨证比较表脏腑辩证之辩心病证侯一,心血虚。
临床表现 : 心悸,头晕,健忘,多梦,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等。
病因病机 : 脾气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因失血,劳神等耗伤血液,均可导致心血亏虚。
血亏心失所养,故心悸。
血不养神,则有健忘,多梦等证。
血不上荣于头面,故见头晕,面白,舌淡,血少脉道失充,则脉细无力。
补血养心,常兼以益气。
二,心阴虚。
临床表现 :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或见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脉细无力,舌红少津等。
病因病机 : 因热病伤耗阴津,或是肝肾等他脏阴液亏少,或因劳神太过而暗耗营阴,或因思虑日久而致阴阳失调等,均可形成心阴虚。
心阴虚的证侯,一方面心神不宁的症状突出,另一方面全身有阴虚阳亢的表现。
由于心阴亏少,心失濡养,再加上虚阳偏亢,扰乱心神,故有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心气不宁,神不守舍的症状。
阴液不足,虚火内扰,则可有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细数等症状。
滋阴安神为治。
三,心气虚。
心悸,气短,精神疲倦,活动后加重,或自汗,脉虚,舌淡嫩等。
病机 : 心气不足,鼓动乏力,故心悸。
动则气耗,故活动后劳累加重。
心气亏虚,不足以运行气血而供养全身,则见气短,神疲,舌质淡嫩,脉搏无力等。
补益心气为治。
四,心阳虚。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气短,自汗,脉弱或结代,畏冷,肢凉,心胸憋闷而喘。
面色及嘴唇暗滞,舌淡紫或淡胖,或见肢体浮肿。
甚者可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神志恍惚乃至昏迷等。
心阳虚一般是由心气虚发展而来,故常有心气虚的临床表现,阳虚则寒,故畏冷肢凉明显者,病情已属阳虚,心阳不振,胸中阳气阻痹,故心悸而喘,胸中憋闷,阳气虚弱不能推动血液,则血行不畅,故见唇舌青紫,血不利则为水,故见身肿而喘不得卧。
若心阳虚进一步发展,或因寒邪暴伤阳气,或因瘀痰阻塞心窍,均可导致心阳虚脱,而表现为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一派心阳垂微,宗气大泄的证侯。
温补心阳为治。
脏腑辨证
1脏腑辨证表格一览2五脏主要生理功能联属功能在志在体其华开窍在液心1、主血脉2、主神志喜脉面舌汗肺1、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肃降3、主通调水道4、朝百脉,主治节悲忧皮毛鼻涕脾1、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2、主统血3、主升清思肉唇口涎肝1、主疏泄(调气机、助消化、调情志、调生殖)2、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怒筋爪目泪肾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2、主水3、主纳气惊恐骨发耳唾3五脏本身病变心●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志错乱肺●咳嗽、气喘、咳痰、胸痛、水肿、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脾●纳少、腹胀、便溏、浮肿、内脏下垂,头晕目眩、肢体困重肝●抑郁、烦躁、胸胁,少腹胀痛,头晕目眩、筋膜失濡、月经不调,肢体震颤,手足抽搐,胸胁、少腹疼痛,巅顶痛,睾丸疼痛肾●腰膝酸软,或疼痛、阳痿遗精,精少不育、经闭不孕、水肿、呼吸气短而喘4常见病变气虚症气短神疲、自汗,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无华血虚症头晕眼花、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阳虚症畏寒肢冷、气短自汗神疲、面色胱白或面唇青紫阴虚症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消瘦瘀血症刺痛,固定不移;舌色晦暗,舌质紫黯或有斑点风寒表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风热表症发热重,恶寒轻或恶风、有汗5心病辨证6心的生理病理心主要功能联属功能在志在体其华开窍在液生理功能1、主血脉2、主神志喜脉面舌汗常见病理表现1、心脏本身病变:●心悸、怔忡、心痛2、神志病变:●心结、代、促舌痛、舌疮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志错乱●7心病辨证虚证1、心血虚2、心阴虚3、心气虚4、心阳虚5、心阳虚脱实证或虚实夹杂6、心火亢盛7、心脉痹阻8、痰蒙心神9、痰火扰神10、瘀阻脑络8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常见症状舌象脉象1 心血虚●病因:●耗血太过●生血不足●病机:●心与心神失于濡养心悸、失眠、多梦+血虚症(头晕眼花、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舌色淡脉细无力2 心阴虚●病因:●思虑劳神暗耗心阴●温热火心悸、心烦、失眠+阴虚症(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心阴●肝肾阴虚累及心阴●病机:●心与心神失养●虚热内扰●9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常见症状舌象脉象3心气虚●病因:●素虚、久病、先天不足、年老体衰●病机:●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心悸、胸闷+气虚症(气短神疲、自汗,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无华)舌淡脉虚4心阳虚●病因:●心气虚发展而来●他病及心●病机:●心阳虚衰,鼓动无力,虚寒内生心悸怔忡、心胸憋闷+阳虚症(畏寒肢冷、气短自汗神疲、面色胱白或面唇青紫)舌淡胖或紫黯,苔白脉弱或结代5心阳虚脱●病因●心阳虚发展而来●寒邪暴心悸胸痛、冷汗、肢厥+心阳虚症舌青紫脉微欲绝瘀阻心●失血亡津●病机●心阳衰极,阳气欲脱●10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常见症状舌象脉象6心火亢盛●病因:●五志化火、火热之邪内侵、过食辛辣等●病机:●火热内炽、扰乱心神●迫血妄行●上炎口舌●心热移小肠1、轻证:发热、失眠、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2、重证狂燥谵语、神志不清(热扰心神、或热闭心神)舌尖红绛脉数有力11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常见症状舌象脉象共同症状常见特色症状7心脉痹阻●病因:●瘀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瘀阻心脉:刺痛舌暗,有青紫斑点脉细涩或结代血、痰浊、阴寒、气滞●病机:●心阳不振,运血无力,而致气滞、瘀血、痰浊、阴寒等邪气痹阻,心脉瘀阻●本虚标实+瘀血症(疼痛,舌色紫黯有青紫斑点,脉细涩或结代)痰阻心脉: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寒凝心脉: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气滞心脉:胀痛,发作与精神有关+胁胀,善太息脉弦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常见症状舌象脉象8痰蒙神窍●病因:●湿浊酿痰,阻遏气机●情志不遂,气郁生痰●痰浊内盛,夹肝风上扰●病机:●痰浊上蒙,神明失司神志异常(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痰浊症(面色晦滞,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舌苔白腻脉滑9痰火扰神●病因:●气郁化火,炼液成痰●热邪煎熬,灼津成痰●病机:●痰火交结,扰闭心神神志异常(神志狂燥,神昏谵语)+痰火内盛症(吐痰黄稠,喉间痰鸣;胸闷不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10瘀阻脑络●病因●头部外伤,瘀血停积●久痛入络,瘀血内停●病机●瘀血犯头,阻滞脑络头痛,头昏+瘀血症(刺痛,固定不移;舌色晦暗,舌质紫黯或有斑点,脉细涩)舌色晦暗,舌质紫黯或有斑点脉细涩肺病辨证14肺的生理病理肺主要功能联属功能在志在体其华开窍在液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肃降3、主通调水道4、朝百脉,主治节悲忧皮毛鼻涕常见病理表现1、呼吸功能失常:●咳嗽、气喘2、宣降功能失常:●咳痰、胸痛3、通调水道输布津液失职:●水肿4、肺气虚,卫外不固:●自汗、畏风、易于感鼻塞流涕冒●15肺病辨证虚证1、肺气虚2、肺阴虚实证或虚实夹杂3、风寒犯肺4、风热犯肺5、燥邪犯肺6、肺热炽盛7、痰热壅肺8、寒痰阻肺16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常见症状舌象脉象1肺气虚●病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脾虚失运,肺失所养●病机:●肺气虚弱,呼吸减弱●宣降失常,卫外不固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气虚症舌淡苔白脉弱2肺阴虚●病因:●燥热伤肺、耗伤肺阴●久病咳喘、耗伤肺阴●病机:●肺阴亏虚,虚热内扰干咳、痰少而粘+阴虚症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17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常见症状舌象脉象3 风寒袭肺● 病因:● 外感风寒● 病机:● 风寒袭肺,肺卫失宣 咳嗽、咳稀白痰、流清涕 +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苔薄白 脉浮紧4 风热犯肺● 病因:● 外感风热● 病机:● 风热袭肺,肺卫失宣 咳嗽、痰少色黄、流浊涕 +风热表证(发热重,恶寒轻或恶风、有汗) 舌尖红,舌苔薄黄 脉浮数5 燥邪犯肺● 病因● 秋季感受燥邪 ● 风温之邪化燥● 病机● 燥邪犯肺,肺失宣降干咳痰少,痰粘难咳。
中医脏腑辨证要点表格
辨证要点
虚证
血
肝血虚
筋脉、爪甲、目睛失养 血虚见证
阴
肝阴虚
头目筋脉肝络失润 阴虚见证
实证
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肝郁气滞
情志抑郁或易怒 肝经部位胀痛 妇女月经不调
火
肝火上炎
头晕胀痛 胁肋灼痛 急躁易怒 实火见证
寒
寒凝肝脉
肝经部位冷痛 实寒见证
湿
肝胆湿热
胁肋胀痛 厌食腹胀 身目发黄 阴部湿热瘙痒 湿热见证
虚实夹杂
肝阳
肾气不固
腰膝酸软 耳鸣耳聋 小便频数清长 男子滑精早泄 女子白带清稀 胎动易滑
肾虚水泛
水肿 腰以下肿 阳虚见证
肾不纳气
久病咳喘 呼多吸少 气不得续 动则益甚
肾精不足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成人生殖机能低下 性机能低下 早衰
膀胱
膀胱实热
尿频尿急尿痛 湿热见证
脏腑兼病
脏腑辨证
辨证要点
心肺气虚
心悸咳喘 胸闷气短 气虚辨证
小肠
心火下移
小肠实热
小便赤涩灼痛、心火炽盛
阳虚
小肠虚寒
肢冷乏力 畏寒畏冷 口淡不渴 喜暖喜按 小便频数清长
肺、大肠
脏腑辨证
辨证要点
虚证
肺气虚
咳喘无力 咯痰清稀 气虚
肺阴虚
干咳痰少或咳血 口干舌燥 阴虚见证
实证
表证
风寒束肺
咳,痰(清稀)+风寒表证
风热犯肺
咳,痰(黄稠)+风热表证
燥邪犯肺
干咳少痰 干燥少津
肺脾气虚
腹胀食少便溏 咳嗽气短 气虚见症
肺肾阳虚
咳嗽痰少 腰膝酸软 遗精 月经不调 虚热见证
八纲辨证简表
八纲辨证简表
"八纲辨证" 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一个基本理论。
八纲分为表里、寒热、虚实、脉象等八个方面,通过对这八个方面的辨证,中医师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八纲辨证表格示例:患者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诉: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脉象辨证:
五、舌象辨证:
六、情志辨证:
七、饮食辨证:
八、病程辨证:
初步诊断与治疗方案:
•初步诊断:
•治疗方案:
这是一个简单的八纲辨证表格,用于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对八纲的初步辨证情况。
在实际中医诊疗中,医师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脉象、舌象等详细信息进行更为深入的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表格完美打印版
肝胃不和证
脘胁胀痛、嗳气吞酸、情志抑郁与气滞症状共见。
脾肾阳虚证
腰腹冷痛、久泻久痢、五更泄泻与虚寒症状共见。
肝肾阴虚证
胸胁隐痛、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两目干涩与虚热症状共见。
肝胆湿热证
肝胆湿热以胁肋胀痛、身目发黄与湿热症状共见。
肝经湿热以阴部瘙痒、带下黄臭与湿热症状共见。
痰饮水停证
痰证:痰多胸闷、呕恶眩晕、体胖、局部圆韧包块,苔腻脉滑。
饮证:胸闷脘痞、呕吐清水、清稀痰涎、肋间饱满,苔滑脉弦。
水停: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腹胀如鼓、周身困重,舌胖苔滑。
六淫辨证
风淫证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常兼夹其他邪气为病。
发病迅速、变化快、游移不定。
恶风、微热、汗出、脉浮缓;或突起风团、瘙痒、麻木,肢体关节游走疼痛。
血热证
出血与实热症状共见。
血寒证
拘急冷痛、形寒、肤色紫暗、妇女痛经或月经愆期与实寒症状共见。
气滞血瘀证
气滞与血瘀症状共见。
气虚血瘀证
气虚与血瘀症状共见。
气血两虚证
气虚与血虚症状共见。
气不摄血证
出血与气虚症状共见。
气随血脱证
大量失血,随即出现气少息微、大汗淋漓、脉微等。
津液亏虚证
以口渴、尿少、便干,皮肤、黏膜干燥等为主要表现。
气血津液辨证
气虚证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剧,舌淡脉虚。
气陷证
气坠、脏器下垂与气虚症状共见。
气不固证
自汗、或出血、或二便失禁,或津液、精液、胎元不固与气虚症状共见。
气滞证
常见有:肝郁气滞、胃肠气滞、肝胃气滞(不和)。
脏腑辨证表格化(超实用)
阴部湿疹
清热利湿
呼、呵、嘘
肝风内动
头痛,头昏,肢体麻木,突然昏厥,抽搐,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说话困难,神志不清,脉象强有力。
高血压
脑出血
镇肝熄风
养阴潜阳
呵、嘘、吹、嘻
肝血虚
全身性血虚症候
眩晕眼花,眼睛干涩或夜盲,面无血色,肢体麻木,爪甲不荣。月经量少,闭经。消瘦,少寐,舌质淡。
高血压、神经衰弱、夜盲症、贫血
肝气犯胃
胃脘疼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
胃病
疏肝和胃
呵、嘘、呼、嘻
肝气犯脾
腹胀,腹痛,腹泻
肠炎
调和肝脾
呵、嘘、呼、嘻
肝炎上火
性情急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干,耳鸣,严重者可吐血衄,舌红,脉眩数有力。
高血压
脑中风
清肝泻火
呵、嘘
肝胆湿热
口苦纳呆,恶心,呕吐,腹胀,尿少而黄,严重者可有黄疸,苔黄腻,脉弦数。
肝风内动
头痛,头昏,肢体麻木,突然昏厥,抽搐,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说话困难,神志不清,脉象强有力。
高血压
脑出血
镇肝熄风
养阴潜阳
呵、嘘、吹、嘻
肝血虚
全身性血虚症候
眩晕眼花,眼睛干涩或夜盲,面无血色,肢体麻木,爪甲不荣。月经量少,闭经。消瘦,少寐,舌质淡。
高血压、神经衰弱、夜盲症、贫血
补血养肝
吹、嘘、呵、呼
慢性支气管炎
补益肺气
呼、呬、嘻
肺阴虚
咳嗽无痰、痰少而粘,面颊潮红,夜间盗汗,舌质红干,脉细数。
肺结核
滋阴润肺
呼、呬、吹
肺燥咳嗽
干咳少痰,不易咳出,鼻干咽燥,咳甚胸痛,苔黄,少津,脉数。严重者发烧、咯血。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歌诀(便于打印)
脏腑辨证歌诀1《肝气郁结》肝气郁结疏肝散,抑郁胸闷太息短,胁肋胀刺两相兼,急躁易怒病在肝,经期不调乳胀痛,舌苔薄白脉沉弦。
2《肝血虚证》肝血虚证见雀目,头晕眼涩肢麻木,胁肋隐痛面无华,手足震颤难持物,行则肢摇立不稳,视物昏花足难步,甲枯舌淡脉弦细,草枣木瓜加四物。
3《肝阴虚证》肝阴虚证一贯煎,视物模糊两眼干,胁痛潮热或低热,盗汗唇燥口苦烦,舌红少津尿黄赤,便结咽干细数弦。
4《肝胆湿热》湿热之邪在肝胆,身目俱黄腹胀满,口苦胁痛带下黄,尿道灼痛尿黄短,纳呆舌腻脉数弦,龙胆茵陈用之痊。
5《肝火上炎》肝火上炎面目红,口苦咽干耳鸣聋,头痛眩晕烦易怒,胁肋灼痛耳流脓,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龙荟用之雄。
6《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头晕眩,耳聋耳鸣口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目涩舌红脉急弦,麻震天麻钩藤饮,晕眩杞菊地黄丸。
7《肝风内动总歌》肝风内动分四种,肝阳热血阴虚风,眩晕欲仆兼抽搐,手足震颤为特征。
(1)肝阳化风:眩晕欲仆头胀痛,语謇肢颤头摇动,手足麻木履不正,卒然倒地人不醒,舌红白腻弦有力,镇肝熄风便有功。
(2)热极生风:热极生风手足抽,颈项强直目上勾,角弓反张牙关紧,高热神昏躁狂求,弦数有力舌红绛,羚羊安宫可解忧。
(3)血虚生风:血虚生风肢体麻,手足震颤面无华,眩晕耳鸣肉瞬动,肝血亏虚不荣甲,舌淡苔白脉弦细,阿胶鸡子最容恰。
(4)阴虚生风:阴虚生风两病源,外感热病阴液干,内伤久病肝阴虚,筋脉失养病势缓,外感卫气营血辨,内伤肝阴虚内观8《胆郁痰扰证》胆郁痰扰卧不宁,痰热乘胆是病情,失眠眩晕且惊悸,口苦呕恶兼耳鸣,胸胁胀痛苔黄腻,黄连温胆最有灵。
(脉弦滑略数)9《胆热壅滞证》大柴胡汤胆热壅,往来寒热便不通,尿黄口苦呕不止,两胁拘急并且疼,舌红苔黄脉弦数,少阳发热此方宗。
10《肝胆虚烦不寐》肝胆虚烦难入睡,视物昏花气力亏,易惊多梦口干苦,总由肝阴血气亏,舌淡苔白弦细数,酸枣仁汤可入寐。
11《寒滞肝脉》寒滞肝脉见寒疝,少腹冷痛牵睾丸,阴囊收缩得热缓,晄白唇青形肢寒,舌苔白滑脉迟弦,当归四逆暖肝煎。
58个脏腑辨证【值得收藏】
58个脏腑辨证【值得收藏】一、心与小肠病辨证心病证候:虚证有气、血、阴、阳不足;实证有气火痰郁、寒凝、瘀血等。
心病症状:以神志症、精神异常、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烦躁、谵语及面色、舌象和血脉表现为常见。
小肠证候:虚证有小肠虚寒(脾阳虚);实证有小肠实热,小肠气痈(寒滞肝脉)证。
小肠病症状;以小肠的分清泌浊失常为主,表现为二便异常。
(1) 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临床表现]其三证既有相同的特点,又有不同表现应注意鉴别。
相同点:有二点,一是神志症的心悸怔忡;二是气虚症的胸闷气短、自汗,活动后加重。
不同点:三证分述如下:心气虚:以气虚症状为主,主要表现面色、舌象和脉象变化。
面、舌色淡,脉虚。
心阳虚:气虚症状明显加重,同时出现虚寒表现。
有畏寒肢冷、心痛,面色白或晦暗,舌质淡苔白滑,脉微细。
心阳暴脱:气虚症状极重,虚寒象突出,且神志异常亦重。
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神志模糊或昏迷,舌淡紫青滑,脉微欲绝。
[证候分桥]盖心气虚、心阳虚和心阳暴脱证以心气虚、心脏全身机能衰退为病理基础;进一步发展为心阳虚,出现虚寒象;进而虚脱亡阳则为暴脱证,为审证要点。
气虚,宗气不足,神无所主,则表现一派心气虚症,如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盛等。
气虚血运无力,濡养不足,则有血虚不荣症,面、舌色淡,脉虚无力。
气虚及阳,失却温煦功能,故现虚寒象,如畏寒肢冷等;阳虚寒凝,气血郁滞,心脉痹阻,故有心痛证,脉道不充,则微细。
阳气暴脱,阴津无依,则冷汗肢厥;宗气大泄,血脉瘀滞,心神失养,是以亡阳诸证具在。
总之,其病理可概括为气虚阳衰,血运不足,神失所养基本过程。
(2) 心血虚与心阴虚[临床表现]上二证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为其共症。
不同症状:心血虚有血虚症,如眩晕健忘,面、唇、舌色淡,脉细弱等。
心阴虚必兼有虚热象,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颜红赤、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其阴血不足病因,一是先天或后天生成不足;一是损伤太过,如失血、热病、七情等因。
2020年整理中医脏腑辨证要点表格.pdf
不固 精早泄 女子白带清稀 胎动易滑
肾 虚 水肿 腰以下肿 阳虚见证
水泛
肾 不 久病咳喘 呼多吸少 气不得续 动则益甚
纳气
肾 精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成人生殖机能低下 性机
不足 能低下 早衰
膀胱 膀 胱 尿频尿急尿痛 湿热见证
实热
脏腑兼病 脏 腑 辨证要点 辨证
学海无涯
心 肺 心悸咳喘 胸闷气短 气虚辨证 气虚 心 脾 心悸失眠 食少腹胀 便溏 出血 气虚见症 两虚 心 肾 心悸失眠 腰膝酸软 遗精梦交 阴虚见证 不交 心 肾 心悸怔忡 浮肿虚寒见证 阳虚 肝 脾 胸胁胀满窜痛 善太息 腹胀 纳呆 便溏 不调 肝 胃 胃脘胁肋胀痛或窜痛 嗳气 呃逆 不和 肝 火 咳嗽或咳血 胸胁灼痛 急躁易怒 实热见证 犯胃 肝 肾 头痛耳鸣 腰膝酸软 胁痛遗精 经少 虚热见 阴虚 证 肺 脾 腹胀食少便溏 咳嗽气短 气虚见症 气虚 肺 肾 咳嗽痰少 腰膝酸软 遗精 月经不调 虚热见 阳虚 证 脾 肾 腰腹冷痛 久泻久痢 浮肿 虚寒见证 阳虚
学海无涯
心、小肠
脏腑辨证 辨证要点
虚气
心气虚 心神不足 血运无力
证血
心血虚 血不养心 心神不安 血脉不充
阴
心阴虚 血不养心 心神不安 虚热内扰
阳
心阳虚 形寒肢冷 血脉寒滞 心胸憋闷
实火
心火炽热 火扰心神 迫血妄行 口舌生疮
证
小便赤、涩、灼、痛
淤
心血瘀阻 心悸怔忡 闷憋疼痛
痰
痰迷心窍 神志异常 痰浊内盛
痰+火 痰火扰心 外感病,高热、痰盛、神昏:内 伤病,心火失眠、心志失常
小 心火下 小肠实热 小便赤涩灼痛、心火炽盛
肠移
阳虚 小肠虚寒 肢冷乏力 畏寒畏冷 口淡不渴
中医辩证表格大全(一查便知症)
中医辩证表格大全(一查便知症)表证和里证鉴别要点:主要审查寒热、舌象、脉象。
鉴别项寒热舌象脉象表证发热恶寒并重舌苔少变化脉浮里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舌苔多变化脉沉寒证和热证鉴别要点:主要审查寒热、渴否、二便、舌象、脉象。
鉴别项寒证热证寒热恶寒喜热恶热喜冷口渴不渴渴喜冷饮面色白红赤四肢冷热二便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象舌淡,苔白腻舌红,苔黄脉象迟或紧数虚证和实证鉴别要点:同一症状,多有虚实之分。
鉴别项虚证实证气肺气虚气喘息短,自汗言语无力肺气实胸痞头眩,痰多气壅不得卧中气虚四末微冷,腹胀时减,痛而喜按不欲食,便溏泻胃气实中满,嘈杂,懊憹嗳腐吞酸,呕吐呃逆肠气实腹胀满,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赤白,潮热谵语元气虚多虚阳上浮,颧嫩红带白,耳鸣虚聋,头晕心跳,或两手发战,或气不接续肝气实头痛目眩血血虚唇淡面白,心烦不寐,精神衰弱,津液不足,夜热盗汗,筋惕肉瞤,甚则手足瘛疭血瘀特点:痛处不移或大便色黑腠理:局部青肿疼痛经络:身痛筋挛上焦:胸膈肩膊刺痛中焦:脘腹窜痛下焦:小腹胀满刺痛五脏心虚多悲心实神志失常,喜笑不休肝虚目无所见,或阴囊缩筋挛,善恐肝实两胁少腹痛,多怒脾虚四肢不用,饮食不化,腹痞满,善忧脾实腹胀满便秘,身肿肺虚少气息微皮毛不泽肺实气逆喘咳肾虚头昏眼花,腰酸痿厥,大便虚秘小便失禁或不通遗精,五更泄泻肾实下焦壅闭,或痛或胀阴证和阳证鉴别要点:需从望、闻、问、切诸方面逐一比较。
鉴别项阴证阳证望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萎蘼不振,舌质淡而胖嫩,舌苔润滑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质红绛,苔色黄或老黄甚则燥裂,或黑而生芒刺闻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语声壮厉,烦而多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狂言叫骂问大便气腥臭,饮食减少,口中无味,不烦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或硬或秘,或有奇臭恶食,口干,烦渴引饮,小便短赤切腹痛喜按,身寒足冷,脉象沉微细涩迟弱无力腹痛拒按,身热足暖,脉象浮洪数大滑实而有力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学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总)
临床表现:
肺失宣肃:咳喘,气粗,鼻翼煽动
肺热:胸痛,咽喉红肿疼痛
里实热:热、渴,二便,舌脉
辨证要点:
咳喘+里实热证
脏腑辨证
七、痰热壅肺证
脏腑辨证
涵义:
痰热交结,壅滞于肺的证候
病因病机:
外因:热——外邪化热,炼液成痰 痰热壅肺 内因:痰——宿痰化热
肺失宣肃 气机闭塞 肉腐血败
临床表现:
心火上炎下移+火热
神志异常+痰浊 神志异常+痰+火热 心悸怔忡+闷憋疼痛+痰瘀气寒 头痛,头晕+血瘀
肺病辨证
生理功能:皮、毛、悲、鼻、泪
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 通调水道:水之上源 肺朝百脉,主宣肃 主皮毛,主卫外司合
病理状态:
呼吸↓:咳、喘、痰;或胸闷,气短等 水液代谢↓:水、湿、痰、饮 卫外失司:自汗,易感外邪
失于滋润:口干咽燥,声音嘶哑
阴虚: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颧潮红,舌脉
辨证要点:
干咳,少痰或粘+阴虚
三、风寒犯肺证
脏腑辨证
涵义:
风寒之邪侵袭肺表,致使肺卫失宣的证候
病因病机:
外感风寒
损伤卫阳,卫阳被遏 风寒表证 肺失宣肃 咳、喘、痰(寒)
临床表现:
表寒证 肺失宣肃:咳喘痰涕,鼻塞流涕,痰涕清稀
证候:
虚:久病→气虚,阴虚 实:外邪(风、寒、热、燥)
病理产物:水、湿、痰、饮等
脏腑辨证
一、肺气虚证
脏腑辨证
涵义:
肺气虚弱,功能(主气、卫外)减退的证候
病因病机:
久病咳喘→消耗↑ 脾虚失运→肺失充养
临床表现:
肺气虚弱
呼吸↓ 卫外↓ 布津↓
脏腑辨证各种归纳表格
3
精神刺激,情志不遂
肝郁
病邪阻遏,他病影响
气滞 ❖病机: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
❖病因:
4
情志不遂,肝郁化火
肝火
火热内侵,他脏累肝
炽盛 ❖病机:
肝火炽盛,气火上逆
❖病因:
5
素体阳盛或阴虚阳亢
肝阳 ❖病机:
上亢
肝阳亢于上,肝肾阴
亏于下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舌象
情志抑郁(病情与情绪 舌苔薄白
变化密切相关)
+
胸胁或少腹胀痛
心气虚发展而来
+阳虚症(畏寒肢冷、
他病及心
气短自汗神疲、面色
❖病机:
胱白或面唇青紫)
心阳虚衰,鼓动无力,
虚寒内生
舌淡胖或 紫黯,苔 白
5 心阳 虚脱
❖病因 心阳虚发展而来 寒邪暴伤、痰瘀阻心 失血亡津
❖病机 心阳衰极,阳气欲脱
心悸胸痛、冷汗、肢 厥
+心阳虚症
舌青紫
脉象 脉虚
脉弱或 结代
脉微欲 绝
病因病机
湿热内盛,脾失健运
纳呆、腹胀、便溏
+
湿热内蕴症(肢体困 重,苔腻,脉滑+身 热不扬,汗出不解, 舌红苔黄,脉数)
舌红,苔黄 腻
脉象 脉缓 弱或 沉细
脉滑 数或 濡数
肝病辨证
肝的病理生理
联属功能
肝
主要功能
在志 在体
其华
开 窍
生理 功能
1、主疏泄
调气机、助消化、调情志、调生殖
2、主藏血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生风 筋脉失养化风 +血虚症
舌淡
脉细 或弱
病因病机
•病因:
•外感寒邪
7 •病机: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汇总
心脉痹阻证:心悸怔忡心胸闷痛+①瘀阻心脉:刺痛伴舌质晦暗青紫斑点脉细涩结代②痰阻心脉:憋闷伴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③寒凝心脉:痛势剧烈突然发作遇寒加剧得温痛减伴形寒肢
冷舌淡青紫苔白脉沉迟紧④气滞心脉:胀痛伴情志因素常见胁胀善太息脉弦肾精不足证: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育机能低下早衰
肝风内动:①肝阳化风:眩晕欲仆肢麻震颤口眼蜗斜半身不遂②热极生风:高热神昏抽搐+实热③阴虚动风:手足震颤或蠕动+阴虚④血虚生风:手足震颤肢体麻木+血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 心阳
心悸怔忡浮肿虚寒见证
肝脾
不调
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腹胀纳呆便溏
肝胃
不和
胃脘胁肋胀痛或窜痛暧气呃逆
肝火
犯胃
咳嗽或咳血胸胁灼痛 急躁易怒实热见证
肝肾
阴虚
头痛耳鸣腰膝酸软 胁痛遗精 经少虚热见 证
肺脾
气虚
腹胀食少便溏咳嗽气短气虚见症
肾
肺H
咳嗽痰少腰膝酸软 遗精月经不调 虚热见 证
脾肾
腰腹冷痛久泻久痢浮肿虚寒见证
阴
肝阴虚
头目筋脉肝络失润阴虚见证
实
证
气
肝郁气
滞
情志抑郁或易怒肝经部位胀痛妇
女月经不调
火
肝火上
炎
头晕胀痛胁肋灼痛急躁易怒实
火见证
寒
寒凝肝
脉
肝经部位冷痛实寒见证
湿
肝胆湿
执
八、、
胁肋胀痛 厌食腹胀身目发黄 阴
部湿热瘙痒湿热见证
虚
实 夹 杂
肝阳
肝阳上
亢
头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
肝风内
动
肝阳化
风
肝阳上亢病史突发动风或猝然昏
热证
痰热壅肺
咳喘咯痰黄稠量多,有脓血,腥
臭味
痰饮
痰湿阻肺
咳喘痰白清稀里寒见证
大肠
大肠湿热
腹痛下痢泄泻湿热见证
大肠液亏
便秘干燥难于排出津亏湿润
大肠结热
腹满硬痛便秘里热炽盛
脾、胃
脏腑辨证
辨证要点
虚
证
气虚
脾气虚
胃脘隐痛 腹胀纳呆气虚见症
脾气下陷
内脏下垂脾气虚
脾不统血
脾气虚出血见证
阳虚
脾阳虚
脾胃气虚虚寒见证
心、小肠
脏腑辨证
辨证要点
虚
证
气
心气虚
心神不足血运无力
血
心血虚
血不养心心神不安血脉不充
阴
心阴虚
血不养心 心神不安 虚热内扰
阳
心阳虚
形寒肢冷血脉寒滞心胸憋闷
实
证
火
心火炽热
火扰心神迫血妄行 口舌生疮
小便赤、涩、灼、痛
淤
心血瘀阻
心悸怔忡闷憋疼痛
痰
痰迷心扰心
外感病,高热、痰盛、神昏:内
倒半身不遂见证
热极生
风
高热神昏动风实热见证
血虚生
风
血虚动风
阴虚生
风
阴虚动风
胆
胆郁痰
扰
惊悸失眠眩晕苔黄腻
肾、膀胱
脏腑
辨证
辨证要点
虚证
肾阳
虚
腰膝酸软性与生殖机能减退阴虚见证
肾阴
腰酸耳鸣男子遗精 女子月经失调 阴虚见
虚
证
肾气
腰膝酸软 耳鸣耳聋 小便频数清长 男子滑
不固
精早泄 女子白带清稀 胎动易滑
肾虚
水泛
水肿 腰以下肿 阳虚见证
肾不
纳气
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益甚
肾精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机能低下性机
不足
能低下早衰
膀胱
膀胱
实执
八、、
尿频尿急尿痛湿热见证
脏腑兼病
脏腑
辨证
辨证要点
心肺
气虚
心悸咳喘胸闷气短气虚辨证
心脾
两虚
心悸失眠食少腹胀 便溏出血气虚见症
心肾
不交
心悸失眠 腰膝酸软 遗精梦交 阴虚见证
阳虚
伤病,心火失眠、心志失常
小
肠
心火下
移
小肠实热
小便赤涩灼痛、心火炽盛
阳虚
小肠虚寒
肢冷乏力畏寒畏冷 口淡不渴
喜暖喜按小便频数清长
肺、大肠
脏腑辨证
辨证要点
虚证
肺气虚
咳喘无力咯痰清稀气虚
肺阴虚
干咳痰少或咳血 口干舌燥 阴虚
见证
实
证
表证
风寒束肺
咳,痰(清稀)+风寒表证
风热犯肺
咳,痰(黄稠)+风热表证
燥邪犯肺
干咳少痰干燥少津
实
证
寒
寒湿困脾
脾阳受困运化失职寒湿内盛
(阴黄)
执
八、、
脾胃湿热
脾运化失调湿热内盛(阳黄)
胃
胃阴虚
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阴虚见
证
胃阳虚
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得食痛减
胃火炽盛
胃脘灼痛 拒按吞酸 实热见证
食滞胃脘
胃脘胀满或胀痛 呕吐、泄泻酸腐
食物
胃府气滞
胃脘胀痛痛窜两肋
肝、胆
脏腑辨
证
辨证要点
虚
证
血
肝血虚
筋脉、爪甲、目睛失养 血虚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