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律基础知识.pdf
经济法基础知识习题
经济法基础知识习题 经济法主要调整社会⽣产和再⽣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经济法基础知识习题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经济法基础知识习题 ⼀、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 24⼩题。
每⼩题1、5分,共36 分。
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适⽤于解决⾏政机关与⾏政管理相对⼈因具体的⾏政⾏为发⽣的争议的是()。
A、仲裁和民事诉讼B、仲裁和⾏政复议C、⾏政复议和民事诉讼D、⾏政复议和⾏政诉讼 2、下列各项纠纷中,适⽤《仲裁法》的是()。
A、孙某与张某因解除收养关系⽽发⽣纠纷B、李某与钱某因财产继承⽽发⽣纠纷C、A公司与 B保险公司因保险标的理赔⽽发⽣纠纷D、纳税⼈C 不服税务机关的冻结其银⾏存款⾏为⽽发⽣的争议 3、出票⼈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该记载属于()。
A、不发⽣票据法上的效⼒B、不得记载事项C、任意记载事项D、相对记载事项 4、下列各项中,属于⾏政法规的是()。
A、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B、全国⼈民代表⼤会通过的《中华⼈民共和国会计法》C、国务院制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D、全国⼈民代表⼤会通过的《中华⼈民共和国公司法》 5、某镇⼀企业10 ⽉份被查补的增值税为45000元、房产税 15000 元,被加收滞纳⾦1000元,被处罚款5000元。
该企业应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 加为()。
(纳税⼈所在地区为县城、镇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是5%;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为3%)A、45000×(5%+3%)B、(45000+1000)×(5%+3%)C、(45000+15000)×(5%+3%)D、(45000+1000+5000)×(5%+3%) 6、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居民企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20会计初级经济法基础第一章 总论.ppt
(二)适用法的效力原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宪法至上原则、法律高于法规原则、法规高于规章原则、行
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原则
2.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举例:《民法通则》——一般法 《合同法》——特别法
3.新法优于旧法
4.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的变通规定优先
5.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殊规定不一致 ①同一机关制定的:制定机关裁决 ②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不一致:国务院裁决 ③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三效 特别一般)
一般法和特别法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分(主体调整国内外) 国际法和国内法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目的是为了开公司)
公法和私法
【例题·单选题】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空间效力、时间 效力或对人的效力进行分类的是(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知识点、法律关系三要素(★★★)
法律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注意】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一)主体
(1)自然人 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自然人性质的特殊主体
【注意】自然人性质的特殊主体:个体户、农户等。
(2)组织(法人组织和非法人组织) 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 ③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二)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分类标准 行为是否合法 行为的表现形式
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作出
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
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 质要件
法律基础pdf.doc
东方华尔理财规划师培训课程法律基础北京东方华尔金融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理财师的法律知识构架一、民事基础知识:二、商事基础知识:三、民事诉讼及公证基础知识:第一节民事法律基础知识第一单元民事法律关系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构成(一)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调整的、在平等主体之间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第一单元民事法律关系(二)民事法律关系特征1.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2.大多是民事主体自主形成的法律关系3.主体的权利义务通常是对等的、相互的(三)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例题:下列哪一选项是债权关系的客体() A.智力成果 B. 行为 C. 物 D. 人身利益【答案】B【解析】主要考核各民事法律关系对应的客体,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1、民事权利是指受法律保障的、民事主体实现其民事利益的行为范围;2、民事义务是民事法律规范规定或当事人依法约定,义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二、民事法律事实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或客观现象;(一)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1、行为事实;2、自然事实。
例题:下列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中属于行为的是( )。
A. 人的出生B. 人的死亡C. 时间的经过D. 签订合同【答案】D【解析】民事法律事实分为行为事实和自然事实。
人的出生,死亡事件的经过都是指非人的行为构成的事实,属于自然事实。
(二)民事法律事实构成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2个以上法律事实的总和;三、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一)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规范赋予民事主体满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分为:财产权、人身权、综合性权利。
2024年《经济法基础》教案(版)
《经济法基础》教案(附件版)《经济法基础》教案一、课程概述《经济法基础》是一门研究我国经济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法的基本框架,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法律事务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掌握经济法的立法目的、调整对象和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三、教学内容1.经济法概述:介绍经济法的概念、特征、调整对象和立法目的,使学生对我国经济法的基本框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经济法基本原则:讲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如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可持续发展等,使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3.经济法主体:介绍经济法主体的分类、权利和义务,使学生掌握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关系。
4.经济法制度:讲解经济法的主要制度,如市场准入制度、竞争政策、财税制度等,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法的主要内容。
5.经济法律责任:介绍经济违法行为的种类、法律责任和处罚,使学生了解经济法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6.经济法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经济法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经济活动中感受经济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作业完成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024年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2024年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1、法具有衡量和判定人们行为的作用,它可以( ACD ) 。
A 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B 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犯错误C 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犯罪D 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违法2、法的关系最终根源于( C ) 。
A 思想社会关系B 人与人的关系C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 财产关系3、同法律规范相比,道德规范( BCD )。
A 一般只规范思想不规范行为B一般不规定具体制裁措施C一般较原则D调整的范围宽得多4、全国人大有权制定( AD )。
A 基本法律B 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C 行政法规D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5、就法与政治的关系来说,( BD )。
A 法应当脱离政治B 政治的外延大于法C所有的法与政治的本质都一样D 并非所有政治措施都应采取法的形式6、债权属于( B )。
A 绝对权B相对权C 一般权利D职权7、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法的调整范围和方法的深刻影响表现在:( BCD )。
A 可以改变法的本质B 可以增强法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C 可以扩大法调整的范围D可以为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新的有效的手段8、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这一规定表明:( AB )。
A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B 国家保护公民的正常宗教活动C 公民可以通过宗教从事各种活动D 宗教同国家政治生活应当紧密联系9、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要存在于( A )。
A民法法系B英美法系C宗教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10、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存在于( D )。
A罗马法系B印度法系C成文法系D普通法法系11、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C )。
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2、下列行为中,既是违反道德又是违法的行为是 ( B )。
A撒泼骂街B结伙打架C铺张浪费D经常撒谎13、政策和法的相互关系应当是( A )。
A 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两者相辅相成B 政策高于并大于法,法必须服从政策C 法高于并大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D 政策和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14、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公私法混合法律关系的是( D )。
2024法硕考前聚焦纸(高清电子版pdf)(2024)
定性思路
根据法律关系分析的结果,对案例进 行定性,确定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和法律适用。
2024/1/24
13
案例分析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常见问题
事实认定不清、法律适用错误、论证不充分等。
应对策略
加强案例阅读和信息提取能力,提高法律关系分析和定性水平,注重论证的充 分性和合理性。同时,多做案例分析练习,积累经验,提高应对能力。
求更高。
政治理论和外语部分的考察更加 灵活多变,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
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综合课的考察 更加注重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 用,需要考生具备深入的法律思
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1/24
5
备考时间规划与策略
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合 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科 目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11
案例阅读及信息提取方法
2024/1/24
案例阅读
先快速浏览案例全文,了解基本 事实和争议焦点,再仔细阅读, 注意细节和关键信息。
信息提取
从案例中提取与法律分析相关的 信息,如当事人、法律关系、权 利义务、证据等。
12
法律关系分析和定性思路
法律关系分析
分析案例中的法律关系,确定法律关 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明确权利义 务关系。
运用词汇于实践
尝试在法律英语写作、口 语表达或模拟法庭等实践 中运用所学词汇,加深对 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16
法律英语句式特点及翻译技巧
掌握法律英语句式特点
进行翻译实践
学习法律英语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如 被动句、定语从句等,理解其含义和 用法。
选择适当的法律文本进行翻译实践, 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和水平。
初级经济法基础各章节知识点速记要点
《初级经济法基础》考点速记第一章总论一、法律基础(一)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记忆口诀:说起法,找国家。
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来保证;本质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特征也为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益导向性、规范性。
(三)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任何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包括:(1)公民(自然人)(2)机构和组织(法人)(3)国家(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2.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2)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也就是说,任何一方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
记忆口诀:权义不分家。
(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第⼀节法的基本知识(了解)⼀、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执政阶级意志和社会公正价值⽬标,并由国家政权强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的总和。
⼆、法的特征1法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在我国,制定是⽴法的主要⽅式。
2、法具有普遍约束⼒,3、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规范。
4、法是由国家政权强制⼒保证其实施的。
三、法的渊源法,是⼀个综合的抽象的概念,法的表现形式,即是法的渊源。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主要由以下⼏种: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称母法。
宪法具有的法律效⼒,其他法的表现形式,不得以其相抵触。
宪法“全国⼈⼤”制定。
2、法律。
其中⼜分为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
基本法律由全国⼈⼤制定。
其他法律,由全国⼈⼤常委制定。
3、⾏政法规。
⾏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的规范性⽂件。
4、地⽅性法规。
5、民族⾃治地⽅条例和单⾏条例。
6、⾏政规章。
⾏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政规章。
7、特别⾏政区法律。
四、我国的法律体系:法律的调整对象是划分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的标准。
法律的调整原则和⽅法,也是划分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准。
第⼆节经济法的基础知识⼀、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了解)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参与、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中发⽣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以“社会本位”为基本特征,以追求社会经济利益的均衡协调发展为根本宗旨。
法律是以⼀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经济法调整以下社会经济关系:1、国民收⼊分配关系,(⼯资关系由劳动法调整)。
2、国有财产关系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4、市场竞争关系⼆、经济法的原则(了解)(⼀)、国家⼲预与市场⾃由相统⼀的原则(⼆)社会利益优先原则(三)、权⼒制衡原则(四)严格责任制原则。
三、经济法学科体系经济法学科体系,是出于经济法的研究和教学及其对象所需,有学者按照实际需要各⾃安排的研究和教学内容体系。
四、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所确认和保护的、具有直接经济内容的、由国家政权强制⼒予以保障的权利义务关系。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经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习题一一、单选题1.(C)不是税率的基本形式。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浮动税率D.定额税率2.(A)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和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
此外,消费者还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A.公平交易权B.知情权C.选择权D.监督批评权3.裁决书自(A)起发生法律效力.A.作出之日B送达之日C.批准之日D.公开之日4.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按顺序首先清偿(B)A.所欠银行贷款B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C.所欠税款D.其他债务5.证券法的公开原则又称信息披露原则,其核心是实现(D)A.证券市场票据的公开化B.证券市场竞争的公开化C.证券市场垄断的公开化D证券市场信息的公开化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C)A.所有的财产关系B.纵向的财产关系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经济管理关系7.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照(B)的意见做出裁决。
A.少数服从多数B.首席仲裁员C.检查院D.法院8.仲裁一般(A)进行。
A.不公开B.公开C.调节D.判决9.对合同内容的修改、补充(A)A.是合同内容的变更B.是合同主体的变更C.是合同一方主体的变更D.是合同双方主体的变更10.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不得使用的图形是(A)。
A.我国的八一军旗C.熊猫B太阳D.黄山迎客松11.1裁决书自(A)起发生法律效力。
A作出之日B送达之日C.批准之日D.公开之日12.2.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公积金的比例是利润的(A)。
A.10%B.13%C.15%D.12%13.3.级别管辖是指基层人民法院管辖除上级人民法院管辖以外的(A)行政案件。
A.第一审B.第二审C.审判监督D.再审14.4.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的罚款,额度为(C)。
A.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B.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C.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15.5.破产财产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之后的第一清偿顺序是(C)。
2024年一级建造师《法律法规》重点整理(可打印背诵)
2024年一级建造师《法律法规》重点整理(可打印背诵)第1章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1.1建设工程法律基础考点1.民法商法:《民法典》、《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招标投标法》;经济法:《建筑法》、《标准化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节约能源法》、《政府采购法》;行政法:《土地管理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城乡规划法》;社会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残疾人保障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考点2.我国法的形式是制定法,具体可分为七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国际条约。
尾巴是规定、办法的,有地名为地方政府规章,没地名为部门规章;尾巴是条例的,有地名为地方性法规,没地名为行政法规。
考点3.效力等级:(1)宪法至上;(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4)新法优于旧法。
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的,适用地方性法规;认为适用部门规章的,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1.2建设工程物权制度考点4.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交付生效。
不动产物权,登记生效(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的,可以不登记)。
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1)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或政府的征收决定,物权自法律文书或征收决定生效时生效。
(2)合法建造、拆除房屋,自事实行为成就时生效。
考点5.所有权是对自己的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其中处分权是核心。
用益物权是对他人的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居住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解析及示例(二)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解析及示例(二)2018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税收法律制度概述初级会计职称备考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
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中华会计网校为考生提供了精心整理的初级会计职称知识点,以下为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税收法律制度概述部分的知识点,你看了吗?一、税收与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与税法1.税收。
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提示1】税收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税、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提示2】社会剩余产品和国家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基本前提。
【提示3】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税法。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宪法为依据,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在征纳税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纳税秩序,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是国家税务机关及一切纳税单位和个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规则。
(二)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体现为国家征税与纳税人纳税的利益分配关系。
1.主体。
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提示1】主体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提示2】对这种权利主体的确定,我国采取属地兼属人原则。
2.客体。
是指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就是征税对象。
3.内容。
是指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的灵魂。
二、税法要素1.纳税义务人。
简称“纳税人”,是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相关概念】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交纳义务的单位。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法律第33-37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法律第33-37章1."经济法”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整经济的法",是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既包括传统法律体系中的民法、商法,也包括近代产生的经济法,它既包括调整国内经济关系的法,也包括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它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现代市场经济是"混合经济",是市场力量与政府干预力量综合作用的经济形态。
法律对市场经济的调整,表现为多个法律部门的综合运用、协调作用。
具体来说,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①民商法;②经济法;③其他法律部门,主要包括劳动法、环境法、社会保障法等法律部门。
3.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挥着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民商法处于基本法的地位。
民法是市场经济基本法。
民商法主要调整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
民商法主要包括《民法总则》《合同法》《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等。
4.法律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在经济领域,法律的调整对象即是经济关系。
5.宏观经济管理关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如发展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因而可以分化出各种具体的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如计划关系、财政政策关系、货币政策关系、产业政策关系等。
6.市场管理关系是国家在市场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市场管理关系由经济法调整,其内容具体包括:①维护公平竞争关系;②产品质量管理关系;③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7.根据物权有无从属性可以将物权区分为主物权和从物权。
主物权是可以独立存在的物权,它与其他权利没有从属关系,如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采矿权、取水权等。
从物权是从属于其他权利而存在的物权。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一章 知识产权基础-第1节知识产权概述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一章知识产权基础一、本章考情概况(一)本章共计17个知识点,主要涉及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一般不会考到不定项选择题。
(二)本章考查考生对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难点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管理、国际保护原则。
二、本章教材结构1第一节知识产权制度概述一、本节知识点(一)【知识点】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重要程度★)。
(二)【知识点】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重要程度★★★)。
(三)【知识点】知识产权政策法律体系(重要程度★)。
二、本节内容精讲(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1、概念: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商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2、客体范围(1)广义: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及其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权利。
(2)狭义:三个部分两个类别保护范围著作权(含邻接权)文学产权保护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和传播者的权利。
专利权工业产权保护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无形财产权利。
商标权3、本部分知识点相关例题精讲【例题•多选】狭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B.与著作权有关邻接权C.专利权D.商号权E.商标权【答案】ABCE【解析】狭义的知识产权,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例题•多选】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可以分为两个类别()。
A.文学产权B.著作权C.与著作权有关邻接权D.工业产权E.专利权【答案】AD【解析】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文学产权,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主要是专利权和商标权。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1、知识产权的性质(1)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
私权各国立法及《TRIPs协定》一致认可。
私权与公权是相对而言的立法分类。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第1章-重点
初级-经济法基础子峰居士逢考必过第一章总论第1节法律基础【知识点】法和法律(一)法和法律的概念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是社会各阶级的意志的体现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不是随心所欲、凭空产生的【提示】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并不等于“完全不顾及”被统治阶级的意愿。
2.法的特征国家意志性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国家强制性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规范性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①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同归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达到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
法具有为人们提供行为模式和标准的属性。
②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利益导向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者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题例: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的特征的有()。
(2020年)A.行为规范性B.国家意志性C.国家强制性D.普遍约束性【答案】ABCD【解析】法的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题例:判断题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答案】√【解析】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
(一)法的分类划分标准法的分类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公法和私法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二)法的渊源1.我国法的主要渊源主要形式制定机关名称规律宪法(根本大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全国人大及(制定修改基本法律)其常务委员会(基本法律以外的)××法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办法、规定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特别行政区的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特别行政区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办法××条例实施细则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办法国际条约属于国际法而不属于国内法的范畴题例: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 总论
外,还不得与上
级和同级地方性 法规相抵触
2.其他形式: 自治法规(由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 特别行政区的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与特别行政区的基 本法) 国际条约(不属于国内法的范畴) (二)法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
标准
分类
法的创制形式和发布方式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
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
3.法的特征 (1)国家意志性: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 成的规范。 (2)强制性: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 力。 (3)利导性: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规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 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 (4)普遍适用性(规范性):法是明确而普通适用的规范,凡 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 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包括统治阶级每一个成员 (二)法律的概念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 性文件; 广义的法律则是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 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或者说,是被法 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 体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 系。 (一)主体: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 1.公民(自然人): 由公民组成的特定主体,如个体户、农户、合伙人等,也可以参加某些 特定的经济法律关系。 2.机构和组织: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3.国家 在国内,国家是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唯一和统一的主体;在国际法上,国 家是国际法关系的主体。 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二)客体 1.物:指能满足人们需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并能为人们“现实支 配和控制”的各种物质资源。 ①自然物:土地、矿藏、水流、森林。 阳光、空气等不是物。
2023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汇总pdf版
2023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汇总pdf版1.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B.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各阶级的政治斗争C. 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D. 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E.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答案】: A|C|D|E【解析】:B项,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2.管理跨度小且管理层次多的组织结构称为()。
A. 扁平结构B. 直高结构C. 职能结构D. 直线结构【答案】: B【解析】:直高结构是指管理跨度小且管理层次多的组织结构。
直高结构的优点有:分工明确,管理严密,上下级易于协调;直高结构的缺点有:管理人员较多,管理成本较高,不利于信息的纵向传递,抑制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法治体系和法律体系是不同的概念,法治体系的“法”主要是指()。
[2016年真题]A. 约束公民行为的法B. 规范社会生活的法C. 规范市场秩序的法D. 约束权力运行的法【答案】: D【解析】:法律体系、法制体系中的“法”包括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也包括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但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是其最大最主要的部分,而法治体系的“法”主要是指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即法治的“法”主要是指约束权力运行的法。
4.在控制工作中,应对控制费用和控制收益进行比较,这是控制工作的()要求。
A. 整体性B. 客观性C. 灵活性D. 经济性【答案】: D【解析】:控制的经济性要求必须对控制费用和控制收益进行比较。
A项,控制要具有整体性。
在控制工作中,只有把组织的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调动和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对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控,才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017经济法基础知识(财经版)教案:第八章合同法
第八章合同法教学目的:了解合同及合同立法概况,理解并掌握合同从订立到履行直至终止全过程的基本制度,明确合同法的重要作用。
课时分配:6学时教学重点:合同的订立、履行教学难点: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和保全授课方法:讲授法第一节合同及合同法概念一、合同概念(一)合同的概念及特征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身份关系的协议,使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法律特征:(1)合同的主体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3)合同是以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二)合同的分类:1、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
单务合同:是指至于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义务的合同如:赠与合同、借用合同;双务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相互承担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
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等2、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为成立,而不需要以交付标的物为成立要件的合同;实践合同:是指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3、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有名合同属于典型的合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较为广泛、普通地存在,法律为其设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定;无名合同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得发展而不断地饿出现,但并非典型。
4、主合同与从合同。
主合同从合同之间存在的主从关系角度观察,能够独立存在,不以其他合同的存在为存在条件的合同;从合同部具有独立性,而以其他合同的存在为存在前提的合同二、合同法概述(一)合同法立法概况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二)合同法的原则: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守信原则第二节合同的成立一、合同的订立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一般情况下,承诺生效时合同即为成立。
(一)要约1、要约的概念: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经济法基础知识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是( )。
A企业组织管理关系 B市场管理关系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D财产继承关系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行政法规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规范性决定、决议B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C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规章D省级人民政府发布的规章3.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 )。
A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B经济法律关系的标的C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D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A经济管理行为 B自然灾害 C智力成果 D生产资料5.根据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要求当事人互为给付一定代价来划分,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 )。
A单方的法律行为和多方的法律行为 B有偿的法律行为和无偿的法律行为C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D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6.某公司老板与其职员签订劳动合同时附加如下条款:若该职员在本公司工作满1年,则加薪5%。
该行为是( )。
A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B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C附生效期限的法律行为 D附解除期限的法律行为7.下列关于无效民事行为效力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无效的民事行为,从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B民事行为部分无效,整个民事行为均归于无效C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原物灭失的,应当作价补偿D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后,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按照各自过错的程度及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8.根据有关规定,对于可撤销民事行为,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该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当事人可行使撤销权的法定期间为( )。
A.6个月 B.1年 c.2年 D.20年9.下列行为中,不适用代理的是( )。
A代理合同的订立 B.代理税款缴纳c代理订立遗嘱 D.代理专利申请10.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应当由(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知识点整理第1章经济法律基础知识1. 试述债权与物权的区别?答: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物权关系的义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表现为一种绝对权和对世权;债权关系的义务主体则具有特定性,因而表现为一种相对权和人权。
法律关系的内容不同,物权关系集中反映为支配权,权利主体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无需义务人的积极协助。
债的内容则集中体现为请求权,即债权人只能请求债务人为特定的给付行为,不能直接支配权利的客体。
物权关系为绝对法律关系,因此具有排它性、优先性和追及性等绝对效力。
债权是一种相对法律关系,只是一种对人权,因而其效力仅限于请求力、执行力和保持力。
2. 物权变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公示原则、区分原则。
3. 你如何理解物权变动中的区分原则?答:区分原则指的是发生物权变动时,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物权变动的结果作为两个法律事实,它们的成立生效依据不同的法律根据和原则。
4. 一般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是什么?答:一般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为过错原则,构成要件是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加害行为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侵权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第2章企业法1.设立普通合伙企业应具备哪些条件?答:有符合要求的合伙人:必须为2人以上,若出资只有1人,则是个人独资企业而不是合伙企业。
必须有合伙协议有合伙人认缴或实际缴付的出资有合伙企业名称和必要的生产经营场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2. 合伙人具备哪些条件时当然退伙?答: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个人丧失偿债能力作为合伙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关资格而丧失该资格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3. 合伙企业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方可作出决议的事项包括哪些?答:改变合伙企业名称;改变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转让或者处分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利;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第4章公司法1. 什么是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它们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答: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对公司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股份公司是指将公司的全部资产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按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区别:有限责任公司:1、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2、股本不必分成均等股份;3、股东人数有法定限制;4、不能公开募股,不能发行股票;5、股东的出资转让受到较严格的限制;6、公司的财产不必向社会公开。
股份有限公司:1、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2、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3、股东人数限额不一样4、股票可以自由转让2. 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的资格是什么?答:《公司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3. 简述公司人格否定制度。
答:公司人格否定制度又称“揭开公司面纱”,是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
4. 简答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答:出资的限制: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
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
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身份公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公司登记中注明自然人独资或者法人独资,并在公司营业执照中载明。
决策方式:不设股东会。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推定混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5. 什么是累积投票制?其立法目的是什么?答: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
目的:有利于中小股东按照其持股比例选举代表进入公司管理层。
参与董事会的活动,保护其利益。
第6章合同法1. 简答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答: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2. 简述构成要约的条件。
答: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要约必须有约束力,表示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要约必须内容具体确定,能够反映所要订立合同的主要内容。
3. 简答合同无效的情况。
答: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4.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有哪些?答:当事人在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双方互负的债务同时届清偿期;对方未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合适;己方的对待给付能够完全履行。
5. 简答融资租赁合同中出卖人的权利和义务。
答:按照合同约定向承租人交付标的物的义务;对标的物承担瑕疵担保的义务。
6. 买卖合同中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和风险承担是如何规定的?答:所有权转移:不动产所有权移转:登记动产所有权移转——交付转移所有权原则A.现实交付:指直接占有的移转a送货上门:货送约定地点并交验收后b代办托运:办理托运手续后c邮寄的:办理邮寄手续后d自提的:出卖人通知的时间(合同约定或合理的时间)B.简易交付:买方已占有动产,买卖合同生效时移转所有权C.占有改定:卖方将出让所有权,但是签订租赁、借用合同等继续占有标的物。
租赁或借用合同生效时所有权移转。
D.指示交付:动产由第三人占有,卖方将其对该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买方,指示第三人向买方交付。
合同生效时,所有权移转E.拟制交付:交付提取标的物的单据(提单、仓单)合同生效时,所有权移转风险承担:一般,标的物风险在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
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买受人应自合同成立时起承担标的物风险。
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约定不明的,而由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的,买受人标的物交付时起承担标的物风险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约定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的风险出卖人按约定或法律规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约没有收货,买受人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风险出卖人未按照约定交付标的物单证和资料的,不影响标的物风险的转移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因而买受人拒绝接受或解除合同,标的物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第7章担保法1. 抵押与质押的定义?答: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某一特定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第9章票据法1. 简述票据行为的有效要件。
答:一般要件:包括行为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要件。
特别要件:包括票据必要事项之记载、票据交付。
2. 支票的绝对记载事项有哪些?答:表明“支票”的字样;无条件支付的承诺;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
3. 我国的失票救济制度有哪些?答:挂失止付;公示催告;诉讼;第10章知识产权法1. 试述商标侵权行为及其处理。
答:侵权行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近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销售明知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将商标作为商品名称或装潢等非商标标识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行为。
为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行为。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行为。
将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行为。
处理:2. 商标注册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申请在先原则自愿注册原则一件商标一份申请原则3. 专利权的取得条件有哪些?答:(1)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符合的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2)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新颖性和独创性;富有美感;不得与他人在先行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4.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有哪些?答:不实施时的强制许可;根据公共利益需要的强制许可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第11章竞争法1. 什么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不正当竞争行为?答: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包括:(一)欺诈性市场交易行为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2.仿冒他人知名商品;3.假冒他人名称或者姓名;4.在商品上伪造、冒用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2)商业贿赂行为(3)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4)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5)不正当低价倾销行为(6)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7)诋毁商誉行为(8)搭售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9)招标投标中的串通行为(10)限制竞争的行为2. 列举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有哪些?答: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第12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 产品缺陷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答:具有“不合理危险”或者不符合保障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
第14章保险法1. 投保人有哪些主要权利义务?答:缴纳保险费的义务保险事故发生后的及时通知义务保险事故发生后的协助义务危险程度增加的通知义务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的义务2. 什么是代位请求赔偿权?答:代位请求赔偿权也称代位追偿权,是指财产保险中保险人赔偿被保险人的损失后,可以取得在其赔付保险金的限度内,要求被保险人转让其对造成损失的第三人享有追偿的权利。
第15章房地产管理法1. 简述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概念和方式。
答: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出让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