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经营管理思想

合集下载

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实践

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实践

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实践盛宣怀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政治家,他坚信实业救国,推崇实用主义,并在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化和现代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探讨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实践。

盛宣怀出生于江苏武进,家境优越。

他曾先后在天津、烟台、上海等地从事商业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他开始关注中国的落后状况,认为只有通过发展实业才能使中国摆脱困境。

因此,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盛宣怀的实业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实用主义盛宣怀认为,只有通过实用主义才能使中国真正实现工业化。

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他强调,“西法可师,而西法非可袭也”,要灵活运用西方的经验,使之为我所用。

二、强调国家干预盛宣怀认为,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国家的干预和支持。

他主张政府应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资金和组织人才等方式,促进实业的发展。

同时,他也认为国家应该保护民族产业,防止外商的侵吞。

三、发展大型企业盛宣怀认为,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大型企业。

因此,他通过兼并、合作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实力。

例如,他曾先后控制了多家银行、矿山、铁路等大型企业,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注重人才培养盛宣怀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

他认为,要实现工业化必须要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

因此,他创办了多所学校和培训机构,培养了大量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和商业人才。

盛宣怀实业思想的实践及影响:一、创立近代企业1896年盛宣怀得到朝廷授权,负责办理以官督商办为原则的轮船招商局,两年后他实际控制了该局。

以此为契机,盛宣怀先后创办了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等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

这些新式学堂的创办不仅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为中国的现代化培养了大量人才。

二、推动铁路建设1898年盛宣怀担任中国铁路总公司督办大臣,负责督办铁路建设。

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

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

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内容提要】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的思想;二是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的思想;三是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思想;四是营建企业精神的思想。

这些思想的确立与实施,使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得以在同帝国主义国家的企业的竞争中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日益深入,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19世纪60年代,中国先是出现了由洋务派创办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继而到70年代末,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渐次产生。

中国的民族资本企业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排挤和压迫,是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

在与外国资本激烈的竞争中,虽然他们在资金、原料、技术和设备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却能得以逐渐发展和壮大,并敢于与外国资本相抗衡。

究其原因,除客观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历史条件给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时的有利时机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有一批民族企业家,他们在民族企业艰难、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思想并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的经营管理思想民族企业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重要的任务就是从它所要达到的经营目标和战略高度,来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的计划,组织生产,指导企业的经营。

在国外商品充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要赢得市场并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打破洋货独霸市场的局面。

民族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市场方面,其经营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加强质量管理,开拓流通市场外国在华企业凭借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以图挤垮民族企业。

这就迫使民族企业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用名牌优质产品开拓市场,占领市场。

名牌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企业不创立自己的名牌产品,就不能建立企业的信誉,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很难在市场上站住脚跟。

2018年9096中外管理思想史

2018年9096中外管理思想史

简要回答中国近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1)近代经济管理思想反映了部分商人、地主以及官僚等人向新式工业投资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先富后强”成为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管理的总目标。

(2)改革实业家们希望在清政权下通过“变法”(自上而下的改革),使国民经济的管理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相适应。

(3)外国资本主义和清朝政府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压迫,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此,民族实业家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揭露和抨击。

(4)中国近代的民族企业家们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创造名牌产品。

首先,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有在国外经济侵略的威胁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决心和毅力;其次,尽量利用自己的资源、市场和优势发展企业;同时,还重视创新和科技的作用,舍得为科研投资。

(5)中国近代企业家善于采用“避实就虚”的战略技术,从而能在国外经济列强的压迫下求得生存和发展。

菲德勒认为组织的环境条件情况包括哪几个方面?他认为,组织的环境条件情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工作任务结构:工作任务的明确程度。

单纯的常规性的任务明确程度较高,相反,非常规的任务明确程度低。

第二,领导者拥有的职位权力:领导者正式职位权力强弱程度。

有明确职位权力的领导者比没有明确职位权力的领导者更容易使下属人员追随。

第三,集体的气氛:领导者与下属人员之间的关系。

指领导者与其下属人员之间是否相互信任,下属人员是否欢迎该领导者。

论述东西方管理思想在研究方法上有哪些不同?东方管理思想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的产物,它的创立者通常是哲学家、思想家,本身缺乏管理实践,而且管理思想只是作为一种副产品,在论述其他问题时附带提出。

因此这种理论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具有规律性的理论。

西方管理思想的研究由偏重于由静态的规章制度的研究,到动态的事实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到“定性、定量”分析结合的转变。

特别是到了现代管理理论,研究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侧重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代和当代管理理论还为管理提供了各种分析工具,运筹学、计量学、计算机、统计学、会计学方面的发展,使管理的精确性越来越高,从“定性分析”逐渐向“定性、定量”分析转变。

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探析

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探析

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探析作者:黄武彬来源:《魅力中国》2015年第32期摘要:甲午战争以后,各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转为资本输出,纷纷在华设厂,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最终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

此后民初政权更迭频繁,军阀混战,中国社会又陷入一片动荡。

正是在这种内外矛盾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开始寻找各种让中国富强的方法,各种思潮兴起,这其中就包括了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

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对实业救国的主张,张謇也有其自己独特的观点。

本文对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进行了简要探析。

关键词:张謇;实业救国思想;原因;主张;观点一、张謇实业救国思想内涵实业救国论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议论。

20世纪初,宣扬实业救国论的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級上层的代表人物。

在国内以张謇、汤震等为代表,在国外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

张謇曾经说过:“实业在农工商,在大农大工大商。

”胜英曾经在自己的《实业救国悬谈》一文中指出:“夫实业者,国民资赖以生之物,而国家之血液营养也。

实业之兴衰,原为国民生计之舒渗所系,亦为国政隆污之所系,且即国命延促之所系。

”实业救国在本质上就是指通过振兴发展实业,提高国民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步建立起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此来改变国家存在的贫困落后的局面。

实业救国思想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其思想源于“商战”思潮,到了辛亥革命(1911)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特点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有其自己的特点。

其一是,打破了传统重农抑商的模式,也和其他注重发展工商业、忽视农业的实业家不一样,张謇主张农工商并重;其二,张謇注重教育,认为实业、教育两者同为富强之大本,相辅相成。

(一)实业在农工商农工商关系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显性地位。

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商号重要精神

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商号重要精神

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商号重要精神在近代,在同外国势力的激烈竞争中,民族工商业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一批杰出的民族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在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的感召下,以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勇于献身的敬业精神奋力支撑企业的生存发展。

他们以强国惠民的精神在逆境中奋起,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地探索富国强民的道路;他们始终以弱敌强,不断创新,谋求发展;他们善于经营、勤劳节俭、巧妙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共同融入企业管理,使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企业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夹缝中成长起来。

一、近代民族企业家阶层产生的社会条件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企业家产生前夕的社会条件做一简要分析。

1.资本主义萌芽。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佣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

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根据这个标准来衡量,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的母胎里早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并在有些地区和行业中有着突出和充分的表现。

如以南京、苏州、杭州为中心的江南手工丝织业,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广东佛山的铁器业,陕西汉中一带的冶铁业、木材业和造纸业,四川自贡的井盐业,上海的沙船业等等。

2.外国资本进入和买办商人出现。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凭借着以《南京条约》为先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侵入中国,成为促使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的催化剂。

外国资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大量设立洋行,“1843年间,上海等通商口岸还只有英美洋行11家;至1855年即增加为209家,……;至1872年已达343家,……;1894年更增加为552家,外商人数9350人。

中国近代发展实业的历史回顾

中国近代发展实业的历史回顾

中国近代发展实业的历史回顾作者:张连文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01期【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展实业的时代背景和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实业发展并没有替近代中国的发展洗去“尘埃”。

今天,通过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发展的脉络和前尘往事,在认识史实的过程中,了解近代时代经济、政治的变迁,也真正理解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认识新时代经济社会提供历史比较和借鉴。

【关键词】振兴实业;民族情感;实业家;经济发展;实业救国;商业史【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090-03【本文著录格式】张连文.中国近代发展实业的历史回顾[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1):90-92.一、重商主义的历史渊源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欧洲,一些专制主义的政府与商业资本结盟,社会上流行起重商主义,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种“开明专制”主要在东欧的普鲁士、奥地利、俄国等国展开,改革教会、兴办教育、发展商业。

“开明专制”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源于法国伏尔泰等人的启蒙思想,欧洲除英国、法国之外,君主多愿意把自己打造成“开明君主”支持海外贸易。

此外,地理大发现,直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十五世纪末,资本主义在西欧社会开始萌芽和生长,商业资本大行其道,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并得到一些封建专制国家力量的支持。

重商主义成为十五至十八世纪备受推崇的经济哲学,法国孟克列钦1615年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国家应该注重保护商人的利益。

重商主義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主张限制货币流出本国国境,最终衰落下去。

二、发展实业成为晚清时代下的强国良策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对统治阶级来说值得庆祝的大事,太平天国运动湮灭于清王朝汉族地主湘军和淮军的强力镇压下,清王朝也摆脱了被英法一路讹诈,以出让主权换取侵略军退出北京。

浅析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浅析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浅析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清末民初的实业救国思潮是中国近代进步的社会思潮之一,它随着中华民族的危机而产生,扩大,又随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深入。

研究清末民初的实业救国思潮,无论是对辛亥前后十余年间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面认识,还是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潮和经济学说的深入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及其发展实业救国思潮从19世纪开始。

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兴办实业,提倡“商战”,他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

张之洞虽然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但认为发展实业可以强国强民。

他积极地创办铁厂、兵工厂,并筹办铁路。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设厂救国。

张謇创办多种企业,兴办学校,企图实现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目标。

他认为,实业和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大本”。

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并提出国家振兴实业“要道”。

在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

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

他们的共同口号是:“振兴实业,挽回权利。

”实业救国论在辛亥革命前后颇为流行。

甲午战争后,陈炽宣称:今后中国的存亡兴废,“皆以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这可说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论的滥觞。

20世纪初,张謇极力宣扬实业救国论,他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论的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实业救国论经他提倡而在资产阶级上层人物中风行一时。

实业救国论风行于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获得了初步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朝廷卖国政策帮助下,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主权,民族灾难空前严重,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日趋高涨。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步发展,提高了资产阶级人物投资办新式工商业的兴趣。

帝国主义的猖狂的殖民掠夺,激起广大人民爱国救亡的义愤,资产阶级也感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加致命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相号召的实业救国论,成了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又具有广泛影响的议论。

卢作孚的企业管理

卢作孚的企业管理

卢作孚的企业管理摘要:卢作孚,一位在辛亥革命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民主主义者,特别推崇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建国思想,主张实业救国,以创办“民生实业有限公司”和“北碚乡村建设"而著称于世,成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卢作孚虽早已过世,但他企业的管理理念对当今社会企业发展仍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探寻与挖掘其中内涵。

关键词:卢作孚企业管理思想文化思想作为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被毛泽东称为旧中国实业界不能忘记的人物的卢作孚在企业管理中充分重视人的作用,把人的因素看作是企业生产中的决定性因素。

在他企业中,卢作孚永远把人摆在首要位置,如针对企业职工普遍缺乏知识技术,缺乏集体生活习惯与纪律的情况,卢作孚不惜重金和时间开展职工培训。

这种教育与实业的结合,极大促进了民生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理论提出较晚,但有关企业文化的思想与实践在我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企业管理中早有运用。

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民生公司创始人卢作孚就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其民生公司更是被学者们称为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内企业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的一个范例。

本文拟结合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对卢作孚的企业文化思想进行分析。

一、卢作孚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

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

对于企业的价值,卢作孚曾说:民生公司“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组织,绝对是一个帮助社会的事业”,“民生公司最后的意义决不是帮助本身,而是帮助社会"。

在他的眼中,依靠“群众”的力量“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才是创办公司的目的.这一思想后来被概括为民生精神,成为民生公司育人用人,开发产业的指导思想.在民生精神的指导下,卢作孚强调企业员工的奋斗目标最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卢作孚的企业管理思想

卢作孚的企业管理思想
三、卢作孚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是由社会刺激而起反应的动物”。(4)为了满足职工的基本需求,他采取了许多福利措施,民生公司在早期推行的职工股东化办法就是其中之一,在“公司的问题职工解决”, “共度难关“等口号的掩饰之下,从经济利益上把职工与公司紧紧联在一起。优待和提倡职工入股,规定凡职工以工资入股者,可分期付款,并且由公司津贴二成。据一九三三年统计,职工已入股额占公司总股额的百分之六点七。抗战以后,由于通货膨胀,职工以工资来维持日常生活尚有困难,这种办法便停止了。民生公司用职工与企业经济利益一致性的方法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3)卢作孚 《中国的建设和人的训练》72页
(4)卢作孚 《 什么叫做自私自利》大公报 1934-2-17
结语:卢作孚的企业管理思想是一份珍贵的思想遗产,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操作性和可行性,虽然卢作孚逝去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是他的企业经营理念就像马克思主义一样仍不过时,还可以为当代人所用,对现代中国企业的发展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卢作孚 《一桩惨淡经营的事业-民生公司》第页16页
(2)卢作孚 《中国的建设和人的训练》169页
一、“民生精神“是民生公司的精神支柱,为此该公司制定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宗旨和“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经济的”(1)这些行动口号。要求职工“抛弃个人的理想,造成集团的理想”,个人都去解决集团的问题,个人的问题,都让集团去解决”(2)。 为了向职工灌输“民生精神”,他们利用各种场合和形式,通过口头和文字宣传,力求使职工明白“现在世界的趋势,中国的困难,社会的要求,中国的前途,懂得在公司工作,即在从事为国为民的事业,从而增强公司职工每一个人的责任感,并培养职工“群”的“集团”观念,“以团体的工作,团体的讲学和团体的娱乐乃至于一切生活包围了他们 ”(3)。力图改变职工传统的生活方式,抛弃个人的理想,将希望集中于集团。民生公司以会议多而著称于当时的实业界,公司不仅在领导生产的方式上,充分有效的利用各级主任会议来集中群众的智慧,检查、推动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而且还经常组织有职工参加的朝会、读书会、讲演会等。每周一、三、五早上举行一小时的朝会,在高唱救亡歌曲之后,或由各部门负责人轮流汇告本单位的工作情况,或作自由发言,或由新同志作自我介绍,这样就使人人都能对公司情况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积极为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解放前中国企业界的一般职工,完全处于被支配受雇佣的地位,民生公司员工则至少在形式上被视为平等的一员,因而有主人翁之感,虽然是象征性的,但正是因为这种感受,就更易于接受“民生精神”的薰陶。读书会的目的在于推动职工知识和技术的增长,具体方法是组织职工轮流作读书心得的发言。卢作孚自己就很喜欢读书,常常手不释卷,利用一切时间去博览群书,成为了自学成材的典型人物,为企业职工起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读书会还经常邀请社会名流、学者和专家来作讲演。郭沫若、马寅初、陶行知、黄炎培、等都到民生公司作过讲演,这对职工的读书学习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公司的文化体育活动也办得有声有色、。民生公司足球队,在三、四十年代,多次获得重庆市冠军,职工业余京剧队、川剧队、话剧队都编排节目演出,到周末则经常组织职工集体郊游或短足旅行。这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使整个公司充满了朝气。在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社会风气腐朽糜烂的情况下,令人耳目一新。今天企业经营管理者也应该学习卢作孚,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生产和效益,而且要丰富企业员工的业余生活,发展企业文化,为企业员工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

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

经营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管理组织:民族企业普遍采用现代化管理组织结构,重视组织设计与优化, 确保企业内部各部门协同高效。同时,企业重视人才培养与激励,打造高效团队。
经营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管理方法:在管理方法上,民族企业积极引进西方科学管理理论,如泰勒 制、福特制等,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法。
在数字环境下,广告公司的竞争优势往往来自于持续创新。广告公司应行业 发展趋势,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营销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以满足客 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此外,广告公司还可以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共 同研发创新项目,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三、数字环境下的广告公司未来 展望
1、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对当今企业的启示
3、创新与变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现代企业应保持创新与变革的精 神,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生产技术,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对当今企业的启示
4、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 素,这为现代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借鉴。现代企 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珍惜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将其融入企业管理与创新中, 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传统广告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往往注重经验积累和创意输出,而在数字环境 下,要求广告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一些广告公 司存在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流程繁琐等问题,导致创新速度缓慢。
二、数字环境下的广告公司创新 经营与管理模式
1、确定数字环境下的战略定位, 构建数字化营销体系
1、确定数字环境下的战略定位,构建数字化营销体系
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
目录
01 引言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张謇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张謇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叙述了:张謇科举之路,探究影响张謇弃官从商的因素;张謇创业之路,根据材料归纳张謇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体会张謇创业的不易与可贵;张謇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深刻体现张謇作为一个企业家,所具有的战略眼光,博大胸怀,民生情结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张謇的立宪政治和城市建设以及企业危机,探究张謇企业失败的原因;感悟张謇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2、教材地位、作用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张謇》是对人民版必修Ⅱ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这一专题的拓展或补充。

课本这一专题主要向我们介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

教材采取的是计量史学的史学理论,注重对整体的结论性的认识,和数据的分析。

而在次过程中,忽略的对个体人的关注。

使本节课缺乏历史的味道,不利于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因此,选择一个就有代表性的人物张謇,以他实业救国的具体实践,来了解面对民族危机、国难当头,一群救国实业群体所想、所思、所行。

学生在学习过程学会思考、判断和抉择。

二、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后,对张謇的状元身份,以及弃官从商,已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2、心理特征:高中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学习态度明确,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并趋向成熟。

独立自主性强,情感上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3、学习能力:自主阅读与语言文字口头表达有一定的基础;已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论;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能进行交流合作讨论。

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张謇人物活动所现的精神。

难点:学生探究张謇企业失败的原因以及学生个人感悟张謇的精神。

五、教学思路设计:1、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知识,在自主归纳中掌握知识,在教师点拨中升华知识,在合作探究中理解知识,在课堂实践中运用知识。

2、教法策略:(1)课前,印发关于张謇的相关材料,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张謇的相关知识。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中国的经济领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其中包括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经济模式和理论,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本文将从近代中国社会背景出发,探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近代中国社会背景近代中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晚清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束缚下,国内经济衰落,社会动荡不安。

中国的传统经济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中国开始思考如何改革现有的经济体系,寻找发展的出路。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随着对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学习,中国开始尝试引入资本主义经济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实业家和商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轻工业的发展:中国的实业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积极投资于轻工业领域,如纺织、造纸、制糖等。

他们采取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方式,逐渐建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企业。

这些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开始了对外贸易,为中国提供了外汇收入。

2. 重工业的兴起: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和对外贸易的扩大,中国的实业家开始将目光投向重工业领域,如钢铁、煤炭、机械等。

他们大规模引进西方的工业设备和技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并与外国资本合作,建立了一批大型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这些企业成为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3. 金融业的发展:为了支持实业的发展,中国的实业家开始积极探索金融领域,建立了一些民族资本主义的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提供了融资、信贷和资金储备等服务,为实业的扩张提供了支持,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与国家利益的结合: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利益的结合紧密相连。

从胡雪岩的失败简析中国近代“商战”思想

从胡雪岩的失败简析中国近代“商战”思想

从胡雪岩的失败简析中国近代“商战”思想胡雪岩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商人、实业家和政治家,他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先驱者之一。

而他的失败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国近代商战思想的发展轨迹。

胡雪岩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早年从事船运业,后来涉足军火、茶叶、银号等多个行业,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和财富。

他非常重视商业的运作机制,深谙市场经济规律,具有远见卓识的商业头脑。

胡雪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被誉为“江南首富”,成为了当时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典型代表和领军人物。

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并没有长久存在,最终以失败收场。

胡雪岩的失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胡雪岩落后的管理理念。

胡雪岩虽然在商业上很有眼光,但在管理方面却未能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他在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和运营模式上存在着很多弊端,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专业的管理团队。

这使得他的商业帝国在壮大后,管理层面的困难逐渐凸显,最终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和经营上的失控。

胡雪岩的商业经营模式并不够稳健。

胡雪岩在经营中有时过于冒险,投资风险较大,而且投资领域过于集中,缺乏分散投资风险的意识。

一旦遇到行业周期性波动、政策变化或市场竞争,他的企业就会受到重大冲击,难以应对,这也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胡雪岩在商业经营过程中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

他虽然敢于投资新兴产业,但在技术创新、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等方面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导致了企业的发展进程缓慢和局限性增大。

胡雪岩在商业经营过程中遇到了政治风险。

他的商业帝国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兵荒马乱、政治动荡的时期,在这种时候,政治因素对商业运作的影响非常大,而胡雪岩并没有很好地应对政治风险,从而使得企业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胡雪岩商业帝国的失败,但是胡雪岩的商业思想却对中国近代商战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实业家的积极精神

中国实业家的积极精神

中国实业家的积极精神石家庄鹿泉区第二中学高二1班封世鸿中国实业家的积极精神有两种表现:近代的“实业救国”,现代的“造福社会”。

时间追溯到清朝末期,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和萧条的经济,外部还有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一些爱国人士开始将个人抱负和国家命运结合考虑,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张之洞是一个为官清廉、重视民生的优秀官员,更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

1884年的中法战争,他起用冯子材挥师镇南关,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凉山大捷,是当时清政府取得的难得的胜仗之一。

张之洞还是晚清重工业先驱者,甚至可以说他是中国重工业的先驱者,他创办的近代化企业更是有声有色:1886年,他创办了第一家近代化兵工厂;1893年冬,汉阳铁厂竣工并于次年开火炼铁,这一消息传出后,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西方人甚至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惊呼“黄祸”即将来临。

宋则久,一个专卖国货的老板。

他15岁进绸缎庄当学徒,32岁时即被“敦庆隆绸缎庄”聘为经理。

然而他并不过分看重名誉和地位,创办一家专门经销国货的企业,才是他多年来的追求。

1913年,当时的“天津工业售品总所”由于经营不善,不得不向社会各界公开招商承接。

这对于宋则久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辞去“敦庆隆绸缎庄”经理职务,把“天津工业售品总所”改名为“天津工业售品所”,专售国货。

消息传开后,金融界不少人对此报以冷淡的态度,银行甚至不愿意贷款,更无人愿和他一起经营。

这些事都没有动摇宋则久的决心,他说:“我干国货,干的好国家受益多,干的不好国家受益少,但总是于国于民有益!我宁愿牺牲小我,舍私而从公,绝不半途而废。

”虽然未能像张之洞创办的实业那样影响深远,但是宋则久树立了一种中国实业家的爱国精神。

在近代有很多人设厂救国,如:缫丝业的陈启源、丝织巨擎都锦生、创办商务印书馆的夏瑞芳、面粉大王荣氏兄弟等,他们为中国近现代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打破了近两千年来中国农业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更树立了“实业救国”的理想蓝图,鼓舞和影响更多国人走上发展中国近代经济之路。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经营管理思想的显著特点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经营管理思想的显著特点
o o rm n g me ttd y. t u a a e n o a Ke r s a in lid sr l t ywO d :n t a n u t ai ;ma a ig ie ;dsic h rc ei i o i s n g n a i n tc a trs c d t a t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经营管理思想 , 属于资本 “ 战” , 商 中 中国 的民族企 业是 地地道 道 的哀者 。 民族 主义企业 管理思想的范畴 . 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移 企业在外 国资本压迫下求 生存 , 求发展 , 也就是参加 植过 来 的。但这 并 不等 于说 , 不受 中华 民族 传统 的 全 国人 民反 对帝 国主义 侵 略 、 它 争取 民族 独立和 国家 富 影响 , 没有中国的民族 特点。那么 , 它们到底有 哪些 强的斗争 。民族实业家及其代表人物懂得这一点, 因 特点 和优点 呢 ?这些 特 点和 优 点能 为 当前 建设 有 中 而 经常在 办 企业 的过程 中高 呼“ 业救 国” 口号 , 实 的 以 激励 自身 的斗 志 , 取 企业 员 工 和 争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经营管理和管理科学提供哪 爱 国主义 为旗 帜 , 些历史借鉴呢?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维普资讯
第 1卷 4
第 2期
—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o a u j ,n l fYelw v rCo s r a c c nc lI s i ot a o l Ri e n e v n yTe h i n tt r
V 11 。2 o.4N
i b u h u h” .ma ig ma a i y tmsa a t bet i Al t ee c aa tr t saesi S fl g n a o tt eb s :5 k n n gn s se d p a l o Chn g a l h s h rcei i r t l e u sc lU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敬业精神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敬业精神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敬业精神
熊秋良
【期刊名称】《文史杂志》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为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营管理经验,更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企业家形象.其中,他们的敬业精神就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一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无不把创业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他们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执着的事业追求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为了创办实业,张謇放弃了历经几十年苦读而叩开的科举入仕之门,而以一个“穷学生”的身份到处奔波,筹资建厂.其时,南通等地“风气未开”,股款难集,而地方官员又多刁难,张謇几次走投无路,“泪水如潮水一样涌出来……”但他丝毫没有动摇自己“实业救国”的雄心壮志.为了使大生纱厂早日开工,他不惜去仰求各级官吏,劝募至诚,几至舌敝唇焦.建厂期间,他往来于上海、南通、海门等地,所有旅费都来自他在崇明书院讲学所得的薪俸.有时,经费支绌,他宁愿在朋友家借宿或上【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熊秋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3
【相关文献】
1.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经营管理思想的显著特点 [J], 王国永
2.黄炎培与穆藕初——中国近代教育家和实业家携手合作奋斗的典范 [J], 谢长法
3.中国近代实业家对儒家伦理价值取向的实践探析 [J], 黄江泉;邓德胜
4.武汉: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三)——武汉近代民族实业家的经营理念及其时代性 [J], 王钢
5.中国近代纺织实业家宋棐卿 [J], 蔡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经营管理思想

谈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经营管理思想

谈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经营管理思想摘要:中国民族近代企业引进西方管理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尽管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工商企业数量有较大增长,而且已产生资金雄厚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但多数企业的经济技术水平仍然较低。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经营管理思想依然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影响,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

本文主要探讨这些特点和优点,以及这些特点和优点能为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经营管理和管理科学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民族实业家经管思想显著特点在民族经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巨大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经营管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人才为事业之灵魂;发挥优势创造名牌产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营管理制度。

这些民族特点对于我们搞好今天的企业经营管理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近代中国一个是受列强侵略和殖民掠夺的国家。

民族企业同外国资本企业的竞争,不只是一般的弱对强的竞争,而是被侵略反对经济侵略的斗争。

在这种“斗争”中,中国的民族企业是地地道道的受害者。

民族企业在外国资本压迫下求生存与发展,也就是全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

所以民族实业家及其代表人经常在办企业的过程中高呼“ 实业救国”的口号,以爱国主义为旗帜,激励自身的斗志,争取企业员工和广大人民的支持。

从而为民族企业以弱敌强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

“实业救国”是体现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一面斗争旗帜。

1.近代中国企业家中一部分人由原来的洋行买办转化过来。

他们不仅有在中国经商的实践经验,也学会了西方经营商业的方法。

民族实业家在创办企业时,经常是针对外国资本企业在殖民特权掩护下对中国进行的经济侵略,把创办某种企业或某一企业作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任务提出来,以唤起和加深中国人民的危机感。

从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看,买办出身的企业家经营工业企业成功者为数不多。

专题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朱能【专题导读】19世纪60年代,在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后,为了应对内忧外患,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内的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中国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

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二是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发展动力。

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资本,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清政府为了应付严重的财政危机,也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因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成长中的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分别领导了旨在中国实现制度变革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民国政府推行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政策;民众爱国热情的高涨;西方列强因忙于一战而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上述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史称“短暂的春天”。

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都不断壮大,日益显示出它们在改造中国社会方面的巨大力量。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7—1936年,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再度有了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也在不断强化。

抗日战争爆发后,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的压榨,使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而走向萎缩。

抗战胜利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的残酷挤压,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方法导引】1.对基本的历史概念进行分类理解。

如从资本属性看,有“外国资本”“国家(官僚)资本”和“私人资本”等概念;从企业属性看,有“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和“民族工业”,后者又包括了“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等概念;从阶级属性看,有“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等概念。

中国管理思想

中国管理思想

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孕育了许多优秀的管理思想,而把握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脉搏则是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管理创新的有益尝试。

一、中国古代百家思想中的管理精华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在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蕴含着及其丰富的管理思想。

这些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

(一)顺道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自然界来说,“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理·形势》),其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他看来,“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管理·形势》),只能“因之”而不能抗拒。

因此,管理者必须能辨道(辨识客观规律)和顺道(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来组织管理活动)。

(二)重人重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管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前出师表》)(三)求和“和”强调的是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孔子也提倡“礼之用,和为贯”。

求和的关键在于当权者,是谓“无私者容众”,切不可“以爵禄私所爱”以至“党而成群者”,而是要“循公而灭私”(《管子》)。

(四)法治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源于先秦,其后不断发展、完善,包含了一下三条基本原则:第一,明法。

是法的公开性原则,“法必明,令必行”,“上有明法,下有常事也”;第二,一法。

是法的统一性和平等性原则,“权度不一,则循义者惑”(《管子·君臣上》)、“罚不畏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第三,常法。

是法的稳定性原则,“执者固,固者信”,“法判有常,则民不散而上合”(《韩非子·五蠹》)。

(五)守信信誉是国家和企业的生命。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论语·尧曰》),“言而不可复乾,君不言也;行而不可无再者,君不行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经营管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2)12-0035-01
摘要:中国民族近代企业引进西方管理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
尽管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工商企业数量有较大增长,而且已产生资金
雄厚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但多数企业的经济技术水平仍然较低。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经营管理思想依然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影响,
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

本文主要探讨这些特点和优点,以及这些特
点和优点能为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经营管理和管
理科学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民族实业家经管思想显著特点
在民族经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巨大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经营管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
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人才为事业之灵魂;发挥优势创造名牌产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
经营管理制度。

这些民族特点对于我们搞好今天的企业经营管理仍
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近代中国一个是受列强侵略和殖民掠夺的国家。

民族企业同外国
资本企业的竞争,不只是一般的弱对强的竞争,而是被侵略反对
经济侵略的斗争。

在这种“斗争”中,中国的民族企业是地地道道
的受害者。

民族企业在外国资本压迫下求生存与发展,也就是全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

所以民族实业家及其代表人经常在办企业的过程中高呼“实业救国”的口号,以爱国主义为旗帜,激励自身的斗志,争取企业员工和广大人民的支持。

从而为民族企业以弱敌强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

“实业救国”是体现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一面斗争旗帜。

1.近代中国企业家中一部分人由原来的洋行买办转化过来。

他们不仅有在中国经商的实践经验,也学会了西方经营商业的方法。

民族实业家在创办企业时,经常是针对外国资本企业在殖民特权掩护下对中国进行的经济侵略,把创办某种企业或某一企业作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任务提出来,以唤起和加深中国人民的危机感。

从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看,买办出身的企业家经营工业企业成功者为数不多。

当然,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经营形式输入中国起过积极作用。

早期某些新式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的设立和业务发展活动中,买办出身的企业家作出了颇见成效的努力。

然而,历史的局限性使他们缺乏视野和能力将西方近代管理方法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并加以应用。

2.在争夺市场的竞争中,民族实业家还用爱国主义旗帜争取广大消费者,以保证和扩大民族企业产品的市场,限制和抵制外国商品抢占中国市场的活动。

由于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经常受到帝国主义及本国反动政府的压制,中国人民就经常用“抵制敌货、仇货”
的斗争来抗拒帝国主义侵略。

如1905年因反对美国压迫、驱逐华工而发动的抵制美货运动,1915年因反对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31年因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而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都是这种爱国斗争的典型。

二、发挥优势创造名牌产品
1932年成立于天津的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是近代以生产优质
毛线而闻名的企业,创建最初并无雄厚的资金,经营环境也不优越。

充分发挥自己在资源、市场方面的优势。

中国资源丰富,便于就近取材,产品又可就地销售,既节省运费,又熟悉情况、熟悉消费者喜好等特点。

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对创造名牌产品十分有利。

近代民族实业家范旭东深深懂得这一点在天津创办化工企业,就充分估计到这一因素:附近的长芦盐区,是中国优质盐的主要产区之一。

唐山等地又盛产煤及石灰石,天津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城市,是化工产品的广阔的市场。

正是这些有利条件。

使范旭东在天津的化工企业越办越好。

三、人才为事业之灵魂
一个企业乃至一个社会是否拥有人才,是决定企业成败或社会兴衰的关键。

穆藕初曾说:“凡百事业之成在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有卓识的民族企业家都认识到,我国实业发展缓慢的一大原因,在于“缺乏人才,并缺乏独树一帜之人才”(穆藕初,《藕初文录》)。

康有为认为,中国之所以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剥削与欺
凌,民族工商业之所以发展缓慢,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人才缺乏。

中国近代的实业家很重视人才问题,把人才看作企业成败的关键,把择人、用人看作经营管理的首要问题。

在选择人才的标准方面,近代著名实业家都是“任人唯贤”论者。

他们用人重知识,重能力,对一些在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专家,不惜以高薪聘请。

商品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张謇认为:“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之竞争也;农工商之竞争,学问之竞争,实践、责任、合群、阅历、能力之竞争也”(张謇,《教育录》),他总结出“无人才不可为国”(张謇,《专录》)的结论。

民族企业家还把一败,全视人才之优劣。

”(穆藕初,《中国棉业发展史》)。

民族企业家所重视的才干,既包括理论知识,更包括实战经验,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结合,是大多数民族企业家所强调的。

穆藕初认为,用人“仅有实在经验,而无专门知识,可小就而不可大授。

仅有专门知识,而无实在经验,能拟议而不能建设”。

民族企业家除了对社会上现有人才尽力挖掘、量才使用外,还注重职工专业素质的提高。

卢作孚曾明确指出“管理方法的实施特别重在工作人员的训练”,要“训练所有的工作人员,使其活动有效率、有技术,而且有管理的技术”(卢作孚,《中国的建设问题与人的训练》)。

民族企业家除了对社会上现有人才尽力挖掘、量才使用外,还注重职工专业素质的提高。

卢作孚曾明确指出“管理方法的实施特别重在工作人员的训练”,要“训练所有的工作人员,使其
活动有效率、有技术,而且有管理的技术”(卢作孚,《中国的建设问题与人的训练》)。

有的企业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对新进厂的职工,先进行一个时期的培训,期满根据学习情况分配工作。

有些民族实业家还把眼光放大到本企业或资本集团之外,创办一些普通的大、中、小学或资送学生出国留学。

例如,陈嘉庚出资办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穆藕初设立基金选送学生出国学习等。

近代许多著名实业家大都既是实业救国论者又是教育救国论者,在办实业的过程中也致力于办教育,建学校。

卢作孚在重庆北碚,张謇在南通,都大办地方教育事业。

张元济则利用自己办出版业的条件,力求用出好书,尤其是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大、中、小学教材,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莫言钧中华大实业家发迹录[ 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
[2]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速要(下) [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98
[3]穆湘位藕初五十自述[ z ]台北:龙丈出版社,民国78(1989)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工商经
济史料丛刊(第二辑) [ z ] . 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 [5]磕耀伦. 周永林.卢作孚研究文集[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00
[6]刘以钟《论民国教育宜采相对的国家主义》。

《民国经世文
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